麒麟血竭功效与作用
麒麟竭(血竭)简单介绍

麒麟竭
麒麟竭的简介 麒学名:麒麟竭 门:被子植物门
别称:龙血竭、麒麟血 科:百合科 界:植物界 属:龙血树属
麒麟竭的简介
龙血树:
原产于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全世界共有 150种,我国有5种,生长在云南、海南岛、台湾 等地。龙血树属于百合科的乔木,树高可达10多 米,树干粗壮,直径常常可达1米左右。叶片长带 状,先端尖锐。当它受伤之后,也会流出一种紫 红色的树脂,把受伤部分染红,这块被染的坏死 木,在中药里也称为“血竭”或“麒麟竭”。
麒麟竭的开发
麒麟竭的开发与利用仅仅限于直接使用 原品或者提取物用于内外伤口治疗止血, 基本属于空白。
麒麟竭的功效
麒麟竭味甘咸,平。入心、肝、脾经。 麒麟竭有活血散瘀,定痛,止血生肌, 敛疮的功效,也称为“云南红药”。主治 跌打肿痛,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 臁疮溃久不合。
麒麟竭的功效
麒麟竭的主要成分:
麒麟竭含血褐红素,血竭素,去甲基血褐红 素,去甲基血竭素,(2S)-5-甲氧基-6-甲基黄烷7-醇,(2S)-5-甲氧基黄烷-7-醇,2,4-二羟基-5甲基-6-甲氧基查耳酮,2,4-二羟基-6-甲氧基查 耳酮,血竭黄烷,血竭二氧杂庚醚。另含海松酸, 异海松酸,松香酸,去氢松香酸,山达海松酸。
麒麟竭
麒麟竭
麒麟竭就是麒麟血凝结成的血块,是一味非常名贵的中药,不过它却不 是真正的麒麟的血,而是一种植物的汁液,这种植物叫做麒麟血藤, 又名血蛇藤,一般在比较南边的地方才有。 麒麟竭放置的年代越久,功效越好,初期它只有一些普通的功用,一般 用来入药,但是中医里面还有一种罕见的用法,就是用来熏尸。古时 候有些少数民族和一些山村里的习俗,会将一块麒麟竭压在尸体的肚 脐之上一起入敛,可以剔除尸体的阴气,尸体会腐烂,但是不会招来 蛆虫。 麒麟竭随着年代的逐渐长远,会逐渐由暗红变黑。年代越久黑的越沉, 到了一定地时候,性质就会改变,变的入口即化,人吃了以后。血液 邪虫不近,夏天连蚊子都不敢找你。
血竭

血竭暂无名称中文名称:血竭中文拼音:j in yin hua拉丁学名:L onicera japonica Thunb别名:海蜡,骐驎竭,麒麟血,麒麟竭,木血竭属性来源: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及树干中的树脂。
药性:甘咸,平工艺:采取果实,置蒸笼内蒸煮,使树脂渗出;或取果实捣烂,置布袋内,榨取树脂,然后煎熬成糖浆状,冷却凝固成块状。
亦有将树干砍破或钻以若干小孔,使树脂自然渗出,凝固而成。
作用主治(功效):治跌打肿痛,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
用法:内服:研末,1~3分;或入丸剂,外用:研末撒或入膏药内敷贴。
注意事项:“得密陀僧良。
”“凡血病无瘀积者不必用。
”血竭快讯皇冠血竭走稳,时下市场正品货价格1800元、一般货价格800元左右。
2011-04-19血竭市场走动不快,目前印尼进口统货售价600-1100元、手牌市场售价1300-1450元。
2011-01-26皇冠血竭行情如前,该品目前荷市正品货价格1800元、一般货价格800元左右。
2011-01-19血竭,小量交易畅快,价稳,现市场价正牌皇冠市价800儿茶落叶乔木。
树皮棕色或灰棕色,常呈条状薄片开裂,不脱落。
小枝细,有棘刺。
叶为偶数二回羽状复叶,互生。
总状花序腋生,花黄色或白色。
荚果扁而薄,紫褐色,有光泽,有种子7~8枚。
花期8~9月,果熟期2~3月。
为豆科金合欢属植物儿茶树(Acacia catechu(L.)Willd.)的干枝加水煎汁浓缩而成的干浸膏。
清热、生津、止血,主治肺热咳嗽,咯血,腹泻,小儿消化不良;外用治疮疡久不收回,皮肤湿疹,口疮,扁桃体炎。
分布于云南南部地区,海南岛有栽培。
名称中文名称:儿茶中文拼音:j in yin hua拉丁学名:L onicera japonica Thunb别名:孩儿茶,黑儿茶,儿茶膏,乌丁泥,乌垒泥,乌爹泥,西谢,粉儿茶属性来源:本品为豆科合欢属植物儿茶树Acacia catechu(L. f.)Willd.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
血竭——中医识方

⾎竭——中医识⽅⾎竭[xuè jié]【原名】⾎竭【别名】⽊⾎竭;骐驎竭;海蜡;麒麟⾎;龙⾎竭;⾎结;⾎⼒花;麒麟竭;朱⾎竭;⾎竭花;海脂⽯【药性】平性【药味】⽢;咸【归经】归⼼经、肝经。
【功效】散瘀定痛,⽌⾎⽣肌【主治】治跌打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不⽌,瘰疬,臁疮溃久不合【⽤法⽤量】内服,研末,0.3~1g,或⼊丸剂;外⽤研末撒或⼊膏药内敷贴。
【禁忌】不宜⼊煎剂,应研末冲服;孕妇忌⽤。
【现代药理研究】1.⾎竭有⽌⾎、抗⾎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增加⾎流的作⽤。
2.⾎竭具有增加冠脉⾎流量、提⾼⼩⿏对减压缺氧的耐受⼒作⽤。
3.⾎竭有明显⽌痛的作⽤。
4.⾎竭有抗炎、加速伤⼝愈合的作⽤。
5.⾎竭对多种致病杆菌、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
【古籍摘要】《本草纲⽬》:骐驎竭,⽊之脂液,如⼈之膏⾎,其味⽢咸⽽⾛⾎,盖⼿、⾜厥阴经药也。
肝与⼼包皆主⾎故尔。
河间云:⾎竭除⾎痛,为和⾎之圣药,乳⾹,没药虽主⾎病,⽽兼⼊⽓分,此则专于⾎分也。
散滞⾎诸痛,妇⼈⾎⽓,⼩⼉瘈疭。
《本草蒙筌》:味⾟、咸,⽓平。
有⼩毒。
治跌仆伤损,疗恶毒疮痈。
专破积⾎引脓,竟驱邪⽓⽌痛。
凭作膏贴,任调酒吞。
《景岳全书》:味⽢咸微涩,性平。
善破积⾎,⽌痛⽣肌。
疗⾦疮折伤打损,⾎瘀疼痛,内伤⾎逆,妇⼈⾎⽓凝滞,亦能⽣⾎补虚,俱可为末酒服,并治⼀切恶疮癣疥久不合⼝。
然性能引脓,不宜多⽤。
《本草备要》:补,和⾎敛疮。
⽢咸。
⾊⾚⼊⾎分,补⼼包肝⾎不⾜,专除⾎,散瘀⽣新,为和⾎之圣药。
治内伤⾎聚,⾦疮折跌,疮⼝不合,⽌痛⽣肌。
性急,不可多使引脓。
⾎竭单⼊⾎分,乳⾹、没药兼⼊⽓分皆⽊脂也。
血竭功效与作用

血竭功效与作用
血竭,又名大血主、忍冬藤,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中草药。
在中医学中,血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其功效和作用非常丰富。
血竭的功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活血化瘀:中医认为,血竭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的流动,防止血液淤滞,从而达到消除瘀血的效果。
因此,血竭常被用于治疗中风、心脏病、痔疮等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疾病。
2. 退热滋阴:血竭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湿热病变引起的高热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血竭还具有滋阴降火的作用,能够改善体液代谢,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对于治疗热性病症、口干口渴、咽干咳嗽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3. 温阳助阳:血竭被认为具有温补虚寒、助阳的作用,能够改善体内阳气不足的状况,具有抗寒保暖、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因此,血竭常被用于治疗阳虚所致的寒病、阳萎、阳痿等疾病。
4. 抗炎镇痛:血竭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
血竭中的活性成分可以调节炎性介质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疼痛综合征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5. 祛风湿:血竭被认为具有祛风湿、化湿除湿的作用,对于风寒湿痹、湿热身痛、关节酸痛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关节内血液代谢,以及减轻关节炎炎症的发生。
总的来说,血竭具有活血化瘀、退热滋阴、温阳助阳、抗炎镇痛、祛风湿等多种功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血竭虽然对多种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避免滥用以及潜在的不良反应产生。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这五大功效和作用要知道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这五大功效和作用要知道血竭是一种非常名贵的中药,它的功效和作用非常多,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血竭可以抗菌、抗炎、止血、抗血栓、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中医认为,血竭可入血分,起到非常好的散瘀止痛的效果,因此是一种伤科和治疗其他血液淤滞痛症的要药。
血竭是一种功效和作用非常多的中药,可用来治疗很多种疾病,因此也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中药。
但是很多人对它的功效和作用都不了解,今天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血竭的功效与作用,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就会对血竭的功效和作用有更多了解:1、抗真菌:血竭是一种具有抗真菌作用的药物,临床中研究发现,用血竭制作成的水浸剂使用,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石膏样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等多种致病真菌的作用。
2、止血:临床中通过动物实验总结认为,血竭具有缩短血浆再钙化时间的作用,从而增加其凝血的作用。
2、抗炎:血竭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拮抗二甲苯导致的小鼠耳廓炎症,还可以治疗烫伤引起的炎症,可促使伤口结痂和愈合。
3、抗血栓:血竭虽然可以起到止血效果,但是它对凝血以及血液黏稠度不会造成影响,并且它还具有抗血栓作用,主要与其促进纤维蛋白酶溶解活性作用有关系。
4、增加冠脉流量:血竭是一种可以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和兴奋β-受体的药物。
5、散瘀止痛:血竭可以入血分,起到非常好的散瘀止痛的效果,因此是一种伤科和治疗其他血液淤滞痛症的要药,可用来治疗心腹疼痛、跌打损伤、瘀滞、筋骨疼痛。
为了提高其疗效,中医多把血竭配合乳香、没药、儿茶等药物使用。
6、治疮疡不敛:血竭外用可以起到敛疮生肌的效果,因此可治疗皮肤痈肿疮结、疮疡久溃不敛,使用方法一般为研成粉末外敷。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血竭的功效与作用了,相信大家看完后已经知道血竭的功效和作用非常多,但如果需要使用血竭治疗疾病一定要经过专业医生指导,以选取最合适的剂量,在治疗期间还要做好复查,以便于及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使用剂量。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禁忌血竭是一种传统中药,主要由鲜血竭植物的干燥根茎制成。
在中医药学中,血竭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具有诸多功效和作用。
本文将对血竭的功效、作用和禁忌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血竭及其应用。
一、血竭的功效1. 止血功效:血竭具有显著的止血功效,可以用于咯血、吐血、便血、尿血等症状的治疗。
血竭能够增加血管收缩,收敛出血血管,减少血液流量,达到止血的效果。
2. 活血化瘀功效:血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动,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因此,血竭常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各种疼痛,如痛经、跌打损伤后的淤血瘀肿等。
3. 清热解毒功效:血竭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疾病。
例如,用于治疗口腔溃疡、扁桃体炎、痈疽等。
4. 抗病原菌作用:血竭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5. 抗炎作用:血竭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肿胀。
二、血竭的作用1. 收敛作用:血竭具有收敛作用,可以收敛创面和止血。
2. 温经作用:血竭具有温经作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使经络畅通。
3. 活血作用:血竭具有活血作用,可以疏通经络,增强血液循环。
4. 透疹作用:血竭可以透疹排毒,对治疗皮肤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血竭的禁忌1. 孕妇禁用:由于血竭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妇在怀孕期间禁止使用血竭。
2. 月经过多者禁用:血竭具有收敛作用,月经过多者不宜使用血竭,以免加重月经量。
3. 外伤溃疡患者禁用:外伤溃疡患者不宜使用血竭,以免加重病情。
4. 内出血患者禁用:由于血竭具有止血作用,内出血患者不宜使用血竭,以免阻碍疾病的自然康复过程。
5. 对血糖有影响者禁用:血竭可能会对血糖水平产生影响,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慎用。
6. 对血液凝结有影响者禁用:血竭可能会对血液凝结产生影响,因此,凝血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
7. 对心血管系统有影响者禁用:血竭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不宜用于心力衰竭等心脏病患者。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血竭的药用价值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_血竭的药用价值*导读:中药血竭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血竭的功效与作用、血竭图片、血竭的药用价值、血竭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血竭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血竭简介血竭图片血竭的功效与作用血竭的药用价值血竭的用法与用量血竭的副作用血竭的配伍应用血竭简介血竭,药用部分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的果实及树干中的树脂。
干燥树脂呈不定形的块状物,大小不等,表面有沟纹及因布包而遗留的布纹,赤褐色或紫褐色,质硬而脆,断面紫褐色至黑褐色,有玻璃样光泽,有时有小孔,用火燃之,冒烟呛鼻,研成粉末则呈鲜艳的深红色,无香气,味甘咸,嚼之砂样。
血竭图片血竭的功效与作用散瘀定痛,止血生肌。
治跌打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
1、《唐本草》:主五脏邪气,带下,止痛,破积血,金创生肉。
2、《海药本草》:主打伤折损,一切疼痛,补虚及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
3、《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恶疮疥癣久不合者,敷。
此药性急,亦不可多使,却引脓。
4、王好古:补心包络,肝血不足。
5、《纲目》:散滞血诸痛,妇人血气,小儿瘈疭。
血竭的药用价值1、治伤损筋骨,疼痛不可忍:麒麟血一两,没药一两,当归一两(锉,微炒),白芷二两,赤芍药一两,桂心一两。
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酒调下二钱,日三、四服。
(《圣惠方》麒麟血散)2、治腹中血块:血竭、没药、滑石、牡丹皮(同煮过)各一两。
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服之。
(《摘元方》)3、治产后败血冲心,胸满气喘:真血竭,研为细末,温酒调服。
(《朱氏集验医方》血竭散)4、治鼻衄:血竭、蒲黄等分。
为末,吹之。
(《医林集要》)5、治瘰疬已破,脓水不止者:血竭(炒)二钱半,大枣二十个(烧为灰),干地黄半两(别为末)。
上三味,都细研如粉,以津唾调贴疮上。
(《博济方》血竭散)6、治一切不测恶疮,年深不愈:血竭一两,铅丹半两(炒紫色)。
上二味,捣研为散,先用盐畅洗疮后贴之。
(《圣济总录》血竭散)7、治臁疮不合:血竭末敷之,以干为度。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_1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中药大全》血竭的记载:血竭为少常用中药,始载《唐本草》,原名麒麟竭。
血竭之名始见于《图经本草》。
别名:血竭花、血力。
来源:为棕榈科常绿藤本植物麒麟竭的果实成熟时分泌出的红色树脂。
均为进口。
产地:主产于印尼、马拉西亚、索马里等地。
采收加工:果实大如樱桃,其外密被硬质鳞片,鳞片间分泌出的红色树脂,几乎将鳞片全部遮蔽。
采集果实,充分晒干(干燥后的树脂甚松脆),如贝壳同入笼中强力振摇,使松脆的树脂与果实分离,而后筛去果实与鳞片等杂质,用布包起,入热水中,使软化成团状,取出放冷即可。
性状鉴别:血竭分原庄血竭两类。
1、原庄血竭:呈不规则的块状。
表面紫红色或被有深红色粉尘。
质坚脆或松脆、易碎裂,破碎面内色与表色一致,微有光泽。
因品质不一,常含有多少不等的花序,果实及鳞片等杂质气无,味淡。
以含杂质少,体松脆、断面黑亮、色红者为佳。
2、牌号血竭:现市售商品有手牌和皇冠牌,均系经过加工再制的成品,花序、果实及鳞片等杂质已被清除,并做成定型的团块状。
直径6~8厘米,底部平圆,顶部呈钝角四楞形并有纵顺皱褶沟梭。
表面暗红色或黑红色,并印有金印牌号。
质坚硬脆,易砸碎,断碎面微有光泽及细孔,红褐色。
研粉则成鲜艳的深红色。
气无,味淡。
嚼之有砂砾感。
以外色黑红似铁,断面黑亮,研粉鲜红似血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血竭红素、安息香酸等。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止血止痛,活血生肌。
动物实验证实能显著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时间。
对多种皮肤癣有抑制作用。
炮制:研细粉生用。
性味:甘、咸、平。
归经:入心、肝经。
功能:活血止痛,散瘀生新;外用止血生肌。
主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心腹卒痛,金疮出血,疮疡不敛等症。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跌打损伤而有心腹疼痛或出血者,常配乳香、没药、儿茶、冰片等,方如七厘散,此方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
血竭性较辛热而燥热,阴虚血热者慎用。
用量:内服1~1.5g,一般入丸散剂,不入汤剂。
外用适量。
处方举例:七厘散(成药):含血竭、红花、儿茶、朱砂、乳香、没药、麝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麒麟血竭功效与作用
【品名】珍御坊麒麟血竭
【性味与功效】
味甘、成,性平。
功效:活血散瘀,止血,止痛,生肌。
【传统应用】
主治跌仆损伤,金疮,瘀血凝滞作痛,疮l:2溃破不易收敛等病症。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
①麒麟血散(《太平圣惠方》):麒麟血、没药、当归、白芷、赤芍、桂心,为末,治疗损伤筋骨,痛不可忍;
②验方(《太平圣惠方》):麒麟竭、硫黄末,等分,温酒服一钱,治疗白虎风痛,两膝热痛。
在著名伤科方剂七厘散中,血竭也是主要的药物。
【主要成分】
主要含树脂和挥发油,还含植物性渣滓,赫朴酚等成分。
【药理作用】
(一)抗炎
其能拮抗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炎症,对烫伤所致的炎症能加速结痴,促进伤口愈合。
(二)抗栓
本品具有非常明显的抗血栓作用。
能促进纤维蛋白酶溶解活性。
但对家兔的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液黏度无影响。
(三)增加冠脉流量
本品能兴奋β-受体,增加家兔冠脉流量。
血竭能增加cAMP的含量和降低cGMP的水平。
这种作用与兴奋β-受体有关,而非M-受体的作用。
(四)其他
1.能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时间。
2.对多种致病菌和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挫伤、骨折、外伤肿痛。
2.治疗皮肤脓疡,溃破后久不收口。
3.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肿痛。
4.治疗冠心病。
【剂量与用法】
药典用量:1~2g。
临床常用剂量:1~1.5g。
大剂量:不宜大剂量使用。
使用方法:研末入丸、散吞服,外用。
【临床体会】
(一)专治血瘀,为伤科、外科之主药。
血竭为专治血瘀之药,这一点与乳、没不同,乳、没兼治气血。
《本草纲目》记载:“麒麟竭,木之脂液,如人之膏血。
”“河间刘氏云:‘血竭除血痛,为和血之圣药是也。
’乳香、没药虽主血病,而兼人气分,此则专于血分者也。
” 本品多为外用,主要用于骨伤科疾病,挫伤、骨折而疼痛,外科脓肿溃破久不收口而疼痛。
对既有瘀滞又有出血的病情,本品既能祛瘀,又能止血、止痛,促进愈合。
(二)关于治疗内科疾病
内服,如治疗类风关之肿痛,可加在复方中浸酒服用。
血竭可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研末,加在复方中治疗冠心病,可起到抗栓增流、扩管止痛作用的效果。
也有报道,本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非常好的止血效果。
其主要成分是树脂类物质,内服常有胃不舒、恶心等反应,只能在复方中少量服用。
使用前必须问清胃的情况,如胃本身有慢性疾病者就不宜使用。
本品能引起皮肤过敏,处于高敏状态的人也不宜使用之。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本草纲目》:无毒。
(二)《唐本草》:有小毒。
(二)临床观察
无毒。
在常规剂量内吞服即有胃不适反应。
严重者有可能出现皮肤和全身性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