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血竭对心血管系统作用概述
龙血竭的功效与作用

龙血竭的功效与作用龙血竭,又称乌木胶、龙胆树脂,是一种来自于龙胆科龙胆树属植物的树脂,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龙血竭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并被很多人视为珍贵的药材。
本文将介绍龙血竭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它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一、龙血竭的功效与作用1. 止血作用:龙血竭有出色的止血作用,特别是对于外伤性出血效果显著。
它能够快速凝固血液,形成结痂,阻止血液的持续外流,促进伤口的愈合。
因此,龙血竭常被用于治疗刀伤、擦伤、皮肤裂伤等外伤性出血。
2. 消炎作用:龙血竭富含挥发性油类成分,这些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有效杀灭细菌,消除炎症。
因此,龙血竭被广泛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烧伤、皮肤溃疡、褥疮等。
3. 退肿作用:龙血竭中富含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组织供氧量,有助于消除毒素和代谢废物,减轻组织水肿,缩小肿瘤体积。
因此,龙血竭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
4. 凝血作用:龙血竭具有改善血液凝血功能的作用,可以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血凝块的形成,有效防止出血和溃疡引起的贫血。
因此,龙血竭常被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 修复作用:龙血竭中的活性成分有助于刺激和促进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加速组织的愈合过程。
因此,在治疗烧伤、创伤以及手术切口愈合的过程中,龙血竭常被用于促进伤口修复,减少疤痕形成。
6. 抗氧化作用:龙血竭中富含的多种抗氧化成分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细胞氧化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因此,龙血竭被广泛用于抗衰老化妆品的制作中。
二、龙血竭在中医药中的应用1. 外用治疗:龙血竭可以直接外用于治疗肌肤病变,如烧伤、溃疡、皮肤瘙痒等。
一般来说,将适量的龙血竭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水调成糊状,涂抹于患处,可以减轻症状,促进伤口愈合。
2. 内服治疗:龙血竭也可以内服治疗某些疾病,如咳嗽、坏疽等。
一般来说,将适量的龙血竭研磨成粉末,用温水冲服,每次3-5克,每日2-3次。
但需要注意的是,内服龙血竭不宜过量,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医嘱。
龙血竭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龙血竭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龙血竭简介龙血竭,又名蜥蜴血或暴龙血,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
它主要生长于南美洲的亚热带地区,被广泛用于中药和保健品行业。
龙血竭具有丰富的药用成分,被认为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2. 龙血竭的作用龙血竭具有以下作用:•抗氧化作用:龙血竭中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黄酮类、多酚类等,可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抗炎作用:龙血竭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并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抗菌作用:研究发现,龙血竭提取物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能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
•改善免疫功能:一些研究表明,龙血竭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3. 龙血竭的功能主治根据现有的研究和临床经验,龙血竭具有以下功能主治:3.1 舒缓疼痛龙血竭中的活性成分具有镇痛作用,可以用于缓解头痛、关节炎和神经性疼痛等疾病引起的疼痛症状。
3.2 改善皮肤问题龙血竭可用于治疗皮肤问题,如湿疹、痤疮和烫伤。
其抗菌和抗炎作用有助于减少皮肤感染和炎症反应。
3.3 提高心血管健康研究发现,龙血竭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水平,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4 抗衰老龙血竭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细胞的损伤,从而有助于延缓衰老过程。
3.5 改善消化问题龙血竭被认为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可以缓解胃痛、胃溃疡和消化不良等问题。
3.6 增强免疫力龙血竭可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感冒和其他感染性疾病。
4.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龙血竭通常以草本提取物、胶囊或粉剂的形式供应。
具体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应根据产品的说明书进行。
在使用龙血竭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如抗凝血药物和降糖药物等,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避免使用过量,遵循产品说明书上的剂量指导。
龙血竭对心血管系统作用概述

龙血竭对心血管系统作用概述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中医中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就龙血竭的主要心血管作用做一综述,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Abstract: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s increasing,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as made some progress. Now we review the major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of the Longxuejie in order to settle its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Key words:Longxuejie;Cardiovascular function.心血管疾病在当今世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超过恶性肿瘤而跃居各病之首。
全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300万人,且发病年龄呈现日益年轻化的趋势[1]。
祖国传统医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医中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1国产血竭的种属、命名及主要成分血竭(Dragon’s blood )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性平,味甘、温、咸,具有良好的活血散淤、定痛止血、生肌敛疮等功效,主要用于外伤出血、溃疡不敛、跌打损伤、淤滞等症,有“活血之圣药”的美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34)。
《中国植物志》(14卷)记载,龙血树属植物全世界约40种,分布于非洲、澳大利亚和亚洲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海南等地。
我国国家标准[WS3-082(Z-OI6)-99(Z)]中将百合科龙血树属植物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 Lour. S. C. Chen提取的树脂定名为“龙血竭”[2]。
龙血竭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龙血竭胶囊的功效与作用龙血竭胶囊是一种传统中药,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功效和作用在中医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龙血竭胶囊是由龙血竭植物的根茎磨成粉末,经过加工制成胶囊形状的中药制剂。
它的主要成分是龙胆紫素、龙胆黄素和龙胆素等,具有消炎、止痛、抗菌、抗病毒和抗炎等药理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龙血竭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一、消炎和杀菌作用龙血竭胶囊具有显著的消炎和杀菌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一些炎症性疾病。
它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阻断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
同时,龙血竭胶囊还可以激活巨噬细胞,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炎症部位的修复和康复。
因此,龙血竭胶囊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感染等疾病的治疗。
二、止痛作用龙血竭胶囊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可以缓解由于炎症和感染引起的疼痛。
它可以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组织炎症反应,从而减少疼痛的发生。
龙血竭胶囊还可以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少病理性疼痛的传导,对于慢性疼痛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因此,龙血竭胶囊被广泛应用于关节炎、腰肌劳损、牙痛等疼痛性疾病的治疗。
三、抗病毒作用龙血竭胶囊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阻断病毒的侵入和复制。
它可以抑制病毒的蛋白合成,阻碍病毒的基因转录和复制过程,从而减少病毒的数量和活性。
龙血竭胶囊对于一些常见的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因此,龙血竭胶囊被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治疗。
四、改善循环系统功能龙血竭胶囊具有改善循环系统功能的作用,可以提高心脏和血管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
它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减少心脏负荷,提高心肌收缩力和泵血能力。
龙血竭胶囊还可以调节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功能,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龙血竭胶囊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循环系统疾病的治疗。
五、调节免疫功能龙血竭胶囊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它可以促进巨噬细胞的活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杀伤能力,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
龙血竭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龙血竭的功效与作用禁忌龙血竭(Croton lechleri)是一种生长在南美热带雨林中的乔木植物,常被用于药用目的。
它的学名"lechleri"源于拉丁语"leche",意为"乳汁",因为这种植物含有丰富的乳汁状树脂。
龙血竭的乳汁树脂富含活性成分,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传统草药医学和现代医药。
龙血竭的功效和作用主要归功于其包含的化学成分,其中最为重要的活性成分是称为“龙血素”的物质。
龙血素具有抗氧化、抗炎症和抗菌作用,可以帮助治疗多种疾病和促进身体的健康。
1. 抗炎症作用:龙血竭的乳汁树脂中含有丰富的龙血素,这种物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
炎症是身体对于创伤或感染的自然反应,但过度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龙血素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伤口的愈合和减轻关节炎等炎性疾病的症状。
2. 抗菌作用:龙血竭乳汁树脂中的龙血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真菌和寄生虫。
这使得它成为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有效工具,尤其是对于一些耐药菌株,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3. 促进伤口愈合:龙血竭的乳汁树脂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它可以刺激新生组织的生长,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速创伤的修复过程。
这使得它在传统草药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割伤、烧伤和溃疡等创伤性疾病。
4. 抗肿瘤作用:最近的研究发现,龙血竭的乳汁树脂中的龙血素具有抗肿瘤活性。
它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来抑制肿瘤的发展。
这使得龙血竭成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候选物之一。
除了以上所述的主要功效和作用外,龙血竭还具有许多其他的医疗应用。
例如,它被用于治疗胃溃疡、消化不良和肠炎等胃肠道疾病。
它还被用来缓解关节炎、风湿痛和肌肉疼痛等症状。
此外,龙血竭还被用于改善血液循环和心血管健康,减少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
然而,尽管龙血竭具有许多功效和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龙血竭散的功能主治

龙血竭散的功能主治1. 简介龙血竭散是一种中药制剂,由龙血竭草药制成。
龙血竭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
龙血竭散具有多种药效,可以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和症状。
2. 功能主治下面列举了龙血竭散的主要功能主治:2.1. 抗菌作用龙血竭散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它对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各种感染症状非常有效,例如肺炎、腹泻、尿路感染等。
2.2. 止血作用龙血竭散具有显著的止血作用,可以促使血液凝结,防止大出血的发生。
它可以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如咯血、崩漏、便血等。
2.3. 退热镇痛龙血竭散具有退热镇痛的作用。
它可以降低身体的温度,缓解发热引起的不适感。
同时,它还可以缓解疼痛症状,如头痛、关节痛等。
2.4. 消肿散结龙血竭散具有消肿散结的功效,可以减轻因积聚的水分或炎症引起的肿胀症状。
它可以用于治疗各种肿胀疾病,如肿菌、痈肿等。
2.5. 补气活血龙血竭散有助于补充机体气血。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
同时,它还可以改善血液流动性,缓解疲劳和乏力。
2.6. 抗炎作用龙血竭散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它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炎症疾病,如关节炎、皮炎等。
2.7. 抗氧化作用龙血竭散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细胞损伤。
它可以用于延缓衰老过程,保护身体健康。
3. 用法用量龙血竭散一般以草药粉末的形式使用,可以口服或外敷。
使用剂量根据具体病情而定,一般情况下建议遵循医嘱或包装上的说明。
4. 注意事项在使用龙血竭散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请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药剂量,不要超量或改变用药方法。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如果症状未缓解,请及时就医检查。
5. 结论龙血竭散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拥有多种功能主治。
它可以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和症状,包括抗菌、止血、退热镇痛、消肿散结、补气活血、抗炎和抗氧化等作用。
龙血竭的功能主治

龙血竭的功能主治龙血竭(学名:Daemonorops draco)是一种常见的热带植物,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
其树脂被称为龙血,因为它具有红色或暗红色的外观,常被用于药用或工艺品制作。
龙血竭被广泛用于中药和传统草药中,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效果。
下面是龙血竭的主要功能和主治:1. 抗炎止痛•龙血竭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传统上,龙血竭被用于处理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
•可以内服或外用,具有降低疼痛水平的效果。
2. 促进伤口愈合•龙血竭常被用于外伤和创伤的治疗,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
•具有抗菌和消炎作用,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并加速伤口愈合。
•可以应用于各种割伤、擦伤、烧伤等伤口,有助于减少疤痕形成。
3. 解毒清热•龙血竭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
•传统上,龙血竭被用于治疗中暑、火灼伤等症状。
•具有降低体温、减轻症状的效果,对外界环境的异常反应起到调节作用。
4. 涩肠止泻•龙血竭被认为具有收敛作用,可以帮助止泻,改善消化系统功能。
•传统上,龙血竭被用于治疗腹泻、便秘等肠道问题。
•可以通过口服或搭配其他草药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5. 抗氧化抗衰老•龙血竭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和抗氧化物质,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功效。
•可以减少自由基的损伤,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影响。
•可以内服或外用,对改善肌肤质量、减少皱纹有一定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龙血竭时应遵循适量使用的原则,并根据个人情况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
此外,龙血竭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此使用前应注意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以上是龙血竭的功能主治,根据传统经验以及部分研究结果得出的结论。
虽然龙血竭在传统医学中被广泛使用,但对于其准确的药理机制和剂量的研究仍然有限,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来验证其疗效。
血竭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血竭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6-05-26T16:45:00.1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7期作者:张帆[导读]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药血竭,产地为广西省和云南省南部。
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对中药血竭的记录。
张帆(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中药血竭,又名龙血竭,通过天门冬科龙舌兰亚科中的剑叶龙血树中进行提取,其作为一种树脂,含有多种复杂的化学成分。
中药血竭的药用功效能有效帮助肝脏进行清热解毒,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其降低血糖和降低血脂的作用较为明显,此外,还能够有效促进表皮细胞进行修复等。
是目前中医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味中药制剂。
本次研究着重分析中药血竭的研究情况,供读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血竭;临床应用;现状【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321-02中药血竭,产地为广西省和云南省南部。
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对中药血竭的记录:性温和,味略甘发咸,不具有毒性,临床上可以用于活血化癖、止痛止血、生肌敛疮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国内外的中医学者对于中药血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为重视。
具体研究如下。
1.中药血竭的药理作用中药血竭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炎镇痛、保护心肌、抗肺脏纤维化、改变血流、降低一氧化氮活性等。
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抗炎镇痛功效。
运用免加热工艺对中药血竭进行提取,对其抗炎作用进行实验;运用传统工艺对其阵痛作用进行实验。
使用扭体实验,表明中药血竭镇痛作用较为明显,扭体次数少。
使用在体动物实验,表明中药龙血竭和其中包含的三种化学物质叶龙血素A、B及龙血素B,能够有效抑制非特异性神经元,当中药血竭的浓度在百分之零点零五时,这一抑制作用最大,三种化学物质叶龙血素A和B及龙血素B进行组合,也能够对非特异性神经元进行抑制。
两种方法的抑制效果一致,表明中药血竭和三种化学物质叶龙血素A、B及龙血素B,都能够抑制非特异性神经元,从而有效阻断神经放电过程产生的疼痛传导,即可以用于阵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血竭对心血管系统作用概述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中医中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就龙血竭的主要心血管作用做一综述,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Abstract: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s increasing,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as made some progress. Now we review the major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of the Longxuejie in order to settle its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Longxuejie;Cardiovascular function.
心血管疾病在当今世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超过恶性肿瘤而跃居各病之首。
全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300万人,且发病年龄呈现日益年轻化的趋势[1]。
祖国传统医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医中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1国产血竭的种属、命名及主要成分
血竭(Dragon’s blood )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性平,味甘、温、咸,具有良好的活血散淤、定痛止血、生肌敛疮等功效,主要用于外伤出血、溃疡不敛、跌打损伤、淤滞等症,有“活血之圣药”的美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34)。
《中国植物志》(14卷)记载,龙血树属植物全世界约40种,分布于非洲、澳大利亚和亚洲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海南等地。
我国国家标准[WS3-082(Z-OI6)-99(Z)]中将百合科龙血树属植物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 Lour. S. C. Chen提取的树脂定名为“龙血竭”[2]。
我国最早使用的药用血竭出自“西域”,其基源植物是产于西亚和北非的龙舌兰科植物龙血树(Dracaena draco)。
明清以来,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棕榈科黄藤属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 BL.)所产红色树脂成为我国药用血竭的主要来源(the resin from Daemonorops draco,RDD,本文称麒麟竭)。
上世纪七十年代,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在云南省发现能够分泌出红色树脂的龙舌兰科龙血树属植物剑叶龙血树,成功开发了国产血竭,命名为龙血竭(the resin from Dracaena cochinchinensis,RDC),从而为名贵中药血竭的国产化开辟了途径。
血竭中含有多类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皂昔类、酚类、有机酸、酯类和挥发油等。
其主要成分血竭素、血竭红素,二者均为结晶性的血红素,为黄酮类的衍生物。
2龙血竭的心血管作用
2.1活血化瘀通过剑叶龙血树树脂水提取物及其总黄酮对家兔及用葡聚糖造成的家兔“急性血淤”模型试验,测定给药家兔血液全血和血浆浓度、血球压积
及红细胞、血小板电泳时间,表明血竭可明显降低其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显著地加快红细胞和血小板在直流电场中的电泳速度,缩短红细胞及血小板电泳时间,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
用家兔动静脉旁路循环实验法观察血竭抗血栓的作用,分别用蛋白质结合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的AMP和cGMP的含量,结果显示血竭能提高血浆中环磷腺苷酸(CAMP)水平,降低环磷鸟苷酸(cGMP)的含量,说明血竭有扩血管作用。
采用“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的测定方法观察家兔自身给药前后的ELT,表明血竭能使ELT显著缩短,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提高,缩短优球蛋白的溶解时间(ELT),显著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3]。
向金莲等[4]通过家兔体外、体内血小板聚集试验表明血竭能显著抑制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昔(ADP)和血小板聚集活化因子(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通过计算给药小鼠注射胶原蛋白(100ug/只)一肾上腺素(5ug/只)后的存活率得知血竭对胶原蛋白一肾上腺素诱导的血栓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马健健等[5]研究发现血竭总黄酮100ug/mL对体外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及PAF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一定抑制作用。
朱亮等[5]发现血竭总黄酮160,80mg/kg连续静脉注射2w,明显抑制大鼠实验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竭总黄酮200,100mg/kg连续静脉给药10d可明显减少结扎冠状动脉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梗死面积,并降低心肌缺血致肢体II导联心电图J点升高。
张晓燕等[7]进行了进口血竭与国产血竭两种药材对心血管系统的等效性研究,采用垂体后叶素造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结扎下腔静脉造大鼠血栓形成模型、毛细玻管法测定大鼠凝血时间考察进口血竭和国产血竭药材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血栓形成、凝血时间的影响。
通过测定药物的半数有效量((EDso)观察二者是否具有等效性。
结果发现进口血竭和国产结果发现进口血竭和国产血竭药材的高、中剂量组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有效抑制血栓的形成和延长凝血时间,具有一定的活血化淤作用,二者在95%区间内具有等效性。
目前,对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疗效及用于活血化癖类的中药多含有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菌、抗毒素、抗氧化作用,能净化血液,减少自由基引起的损伤,预防过氧化脂质的形成,排除体内毒素。
因此,黄酮类化合物被誉为“血管清道夫”、“微循环的保护神”,而血竭其主要成分正是黄酮类物质,为黄酮类的衍生物。
综上所述,血竭能加快血流,防止血栓形成,从而有活血化癖作用。
临床上用血竭或其复方制剂治疗冠心病、脑梗死等血栓性疾病。
2.2抗心律失常在家兔冠脉流量的实验中证明,国产血竭能刺激β-受体增加冠脉流量。
郑培黎等在对离体实验中发现,血竭能减少心肌耗氧量,甚至能增加心脏氧供,同时还有抗心率失常和对缺氧心肌的保护作用。
剑叶龙血树树脂(血
竭)注射液能明显减慢豚鼠的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肌供血,并使缺氧心肌细胞的乳酸脱氢酶的释放减少,降低心律失常率;剑叶龙血树果实中的gracillin具有刺激心肌细胞搏动和钙的摄取的作用。
另外,血竭的电生理实验也提示国产血竭有类似利多卡因的抗心率失常作用。
血竭抑制心肌缺氧再灌流时乳酸脱氢酶的释放和增加冠脉流量可能在其抗心肌缺氧再灌注损伤效果方面有一定意义。
临床上血竭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等症。
3展望
龙血竭对心血管系统显示较强的药理作用,这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有着极大的开发价值和研究前景。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病[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14-15.
[2]张庆云,朱辉,陈红英.龙血竭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3,13(1):69.
[3]文东旭.龙血竭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1,32(11):1053.
[4]向金莲,程睿,张路晗,等.血竭的活血和止血作用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00,5(6):430.
[5]马建建,宋艳,贾敏,等.血竭总黄酮对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及心肌缺血的影响[Jl.中草药,2003,33(11):1009.
[6]朱亮,俞红,冷红文,等.血竭有效组分对前列腺素合成酶系作用的研究[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2,42(2):9.
[7]张晓燕,陈深博,胡红伟,等.进口与国产血竭对心血管系统的等效性研究[J].中国药师,2009,12(6):726-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