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房设计及施工说明

合集下载

锅炉房设计说明书

锅炉房设计说明书

锅炉房和锅炉房工艺课程设计题目:锅炉房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零一六年七月本设计为兰州市某工业园区锅炉房工艺设计。

在文中系统详细地解释了该锅炉房设计的原理和设计所依数据,并给出了合理的设备选型依据和主要设备的型号。

根据建筑设计节能要求,计算出最大热负荷为h。

本设计选用台400-H型锅炉。

单台锅炉额定容量为20t,工作压力为。

本锅炉房原水硬度和含氧量不符合锅炉给水要求,需要进行软化和除氧处理。

根据补给水的流量,本设计选用一台?1200的固定床逆流再生钠离子交换器,选用S0405-0-0热力除氧器各一台。

最后通过计算确定管段的尺寸及水泵和风机型号。

关键词:燃煤蒸汽锅炉;水处理锅炉对人民的生活生产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居民的冬季供暖,家庭及旅馆,体育馆,健身中心等建筑物内的生活热水,还是工厂内为生产提供动力及热量,都需要锅炉来提供热量。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锅炉设备以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的各个部门,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供热设备之一。

随着城市建设和保护环境的需要,尽管燃油,燃气的锅炉日益增多,但由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锅炉燃料还是以煤为主,燃煤锅炉约占80%。

它们的热效率普遍较低,而且排放的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严重污染了环境,需要节能减排的潜力巨大。

因此,我们当前面临的是节能和环保两大课题。

能源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国民经济的基础,与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节约能源,降低污染对国民的身心健康负责,是当下政府所必需做的。

加强新燃烧技术和新炉型的开发投入我国在洁净煤燃烧的研究和开发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根据目前我国燃料的使用程度,煤的使用仍然占大部分,燃油燃气锅炉虽然发展很快,但由于其建设的经济条件、设计经验相对来说比较不成熟,再者其所用燃料的输送问题很难解决及成本价格太高,故燃煤锅炉仍是将来的主流趋势。

燃煤锅炉房初投资小,经济实用性强,做燃煤锅炉房的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一.锅炉房及锅炉房工艺课程设计原始数据(资料)(一)呼和浩特盛乐园区已知面积规划面积:建筑密度:建筑面积:供热面积:×==×106m2(二)水质资料总硬度H: L非碳酸盐硬度H FT: 0mmol/L碳酸盐硬度H T: L总碱度A: L溶解氧: L溶解固形物: 610mg/L(三)热负荷部门采暖热负荷回收率:90%生产热负荷回收率:50%生活热负荷回收率:0二.锅炉型号和台数的确定热负荷计算1.最大计算热负荷(计算确定法)Q=K0(K1Q1+K2Q2+K3Q3+K4Q4)+K5Q5式中,K0 管网热损失及漏损系数,取Q1、Q2、Q3、Q4 采暖、通风、生产、生活的最大热负荷,t/h(无通风,Q2为零)K1、K3、K4 采暖、生产、生活的同时使用系数,分别为1、、K5 自用汽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取为1Q1=×106×16/=h其中节能建筑耗热量指标取 16w/m2Q3=Q1=hQ4=8t/hQ5=4t/hQ=×(1×+×+×8)+1×4=h2.平均热负荷(1)采暖平均热负荷Q PY1=Ф1Q1=×=hФ1采暖系数,取(2)生产平均热负荷Q PY3= Q PY1=h(3)生活平均热负荷Q PY4=1/g×Q4=1/×8=h(5)锅炉房平均热负荷Q PY=K0(Q PY1+ Q PY3+ Q PY4)=(++)=h3.年热负荷(1)采暖年热负荷D1=24n/ Q PY1=(24×183)/=yn 采暖天数,183天(2)生产年热负荷D3=8nSQ PY3=8×306×3×=yS 每昼夜工作班次数,3n3 年生产天数,一般为306天/年(3)生活年热负荷D4=8n4SQ PY4=8×306×3×=y(4)锅炉房年热负荷D0=K0(D1+D3+D4)=y(一)锅炉型号和台数确定燃料选择依据《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第11条锅炉燃煤的选择,应根据国家的能源政策,按供需的可能,采用就近煤种,并应尽量采用低质煤种。

锅炉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锅炉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一、本工程为白羊线业锅炉房,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结构平安等级为二级,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

相对标高±0.000相关于原5#厂房标高于100。

根底为独立根底,根底坐落在原状土上。

二、工程特点本工程施工工作量不大,但施工工期较为紧张,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这就要求施工前要充分研究本工程的特点,编制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采纳先进、科学的施工方法,合理地安排施工,确保本工程优质如期竣工,到达业主满足。

第二章施工组织一、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我公司在本工程施工中严格实行“工程法〞施工,由公司优秀的工程经理组建的工程经理部来负责此工程工程的具体施工治理。

同时向业主郑重承诺:针对该工程工程,我公司推选的工程班子一律持证上岗。

实行工程经理责任制,工程经理将对质量、工期、平安、本钞票及文明施工全面负责。

各施工治理职能部门在工程经理部的指导下做到有方案的组织施工,确保本工程质量、工期、平安等方面到达目标要求。

二、施工组织机构的启动与高效运作1、依据本工程的情况及特点,有针对性的组建工程班子,未进场之前,可依据设计要求积极为本工程做好开工前的预备工作〔材料、机械、技术等预备工作与筹划工作〕,同时以无条件满足本工程需要为前提.2、依据工程经理部的工作实际,具体明确每个工程治理人员的责、权、利,使全体治理人员有条不紊、忙而有绪地开展工作,从而较大幅度地提高工程经理部的工作效率,有效促进整体治理实力的强化,使工程经理部治理体系有更多的精力和时刻来分析运筹各种复杂的治理局面,做到工程整体下活一盘棋,充分发扬每个棋子的作用,同时决策有的放矢,成竹在胸,不打无把握之仗。

3、以已制定的各项治理制度来指导、督促、标准每个治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效率。

变“人治理人〞、“人盯人〞为“制度治理人〞,做到工程治理“有章可循、执法必严、违章必纠〞,如此形成赏罚清晰的先进治理模式。

锅炉房设计

锅炉房设计

1. 隔声降噪:为了保证机组正常运转和维修方便,在原机房内基本设施不变的情况下,在适当的部位,设置密封隔声窗,在原机房内全部用密封金属门代替木门,使机房内的噪声传播强度相应减弱。

2. 吸声隔噪:机房密封的结果虽然防止了噪声外传,但由于原机房室内墙面平均吸声系数很低,因此加剧了声波在室内的反射混响。

为了减小混响声,在节约资金的前提下,在机房值班室四周墙壁和顶部进行吸声、隔声处理,保证值班室操作工人不受强噪声的干扰,并进行了自然通风处理,安装了换气扇,保持值班室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对流。

3. 消声隔噪:通过设置消声器对机房内的辐射噪声进行有效的控制。

4. 通风降噪:通过隔声、吸声、消声处理,机房内外可以达到预定的降噪目标。

但是,机房内机组运行时产生的热量较大,必须解决机房内的通风散热问题,为此可以采用窗式迷宫消声器、折板式通风消声器、蜂窝进风式消声器来有效地解决机房内的通风散热问题。

5. 操作工人自我防护:虽然机房内进行了噪声处理,但是针对每个操作工而言,接触噪声还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机房值班室设计了墙壁式电控柜一个,它能显示风压、温度、轴温等工作状况,同时能就地操作某台设备的启动和停止,并实现了自动控制,操作工人接触强噪声的次数相应减少,起到了自我防护的作用。

3 锅炉鼓风机房噪声综合治理措施几年前经过调查研究,制定了综合治理方案,并逐步付诸实施后,终于取得了良好效果。

综合治理方案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消声、吸声、隔声和隔振诸方面,可分述如下。

3.1 消声3.1.1 使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该消声器的特点是消声频带宽,消声量大。

它由两段串联而成,第一段为阻性部分,在通道周围衬贴超细玻璃棉,可吸声。

这段消声器通道截面较大,短波高频噪声易以窄束通过而不接触吸声材料;所以必须在通道内增设一阻性吸声层,且两端做成尖劈状,既能减少风流阻力损失,又可提高吸声效果。

它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中、高频噪声。

它的第二段为抗性部分,由两节长度不等的扩张室组成。

锅炉房设计

锅炉房设计

锅炉房设计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锅炉房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符合安全规定,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达到安全生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下列范围内的工业、民用、区域锅炉房和室外热力管道设计:一、以水为介质蒸汽锅炉的锅炉房,其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为1~65t/h、额定出口蒸汽压力为0.1~3.82MPa表压、额定出口蒸汽温度小于或等于450℃;二、热水锅炉的锅炉房,其锅炉的额定出力为0.7~58MW、额定出口水压为0.1~2.5MPa表压、额定出口水温小于或等于180℃;三、符合本条第一、二款参数的室外蒸汽管道、凝结水管道和闭式循环热水系统。

第1.0.3条本规范不适用于余热锅炉、特殊类型锅炉的锅炉房和区域热力管道设计。

第1.0.4条锅炉房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2.0.1条锅炉房设计应取得热负荷、燃料和水质资料,并应取得气象、地质、水文、电力和供水等有关资料。

第2.0.2条锅炉房设计应根据城市(地区)或工厂(单位)的总体规划进行,做到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并宜留有扩建的余地。

对扩建和改建的锅炉房,应合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和管线,并应与原有生产系统、设备布置、建筑物和构筑物相协调。

第2.0.3条锅炉房设计应以煤为燃料,并应落实煤的供应。

如以重油、柴油或天然气、城市煤气为燃料时,应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第2.0.4条锅炉房设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排出的有害物和噪声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防治污染的工程应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第2.0.5条工厂(单位)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区域的供热规划确定。

当其热负荷不能由区域热电站、区域锅炉房或其他单位的锅炉房供应,且不具备热电合产的条件时,才应设置锅炉房。

第2.0.6条区域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城市(地区)的供热规划确定。

锅炉房设计及施工说明

锅炉房设计及施工说明

锅炉房设计及施工说明1、设计说明本说明编制时,所示标准版本均为有效版本,所有标准均有修订的可能性,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注意引用最新版本。

1.1 设计依据(1)×××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工程设计合同,合同号:(2)根据×××单位编制的×××工程的初步设计。

(3)关于×××工程初步设计批文及附件,批文号:(4)设计规范《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文《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7]74号文《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2008版)《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T20801. 1~3-2006《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1997(5)业主提供设备及配套辅机订货资料及有关参数锅炉型号:台数:生产厂家:额定蒸发量:t/h额定蒸汽温度:℃额定蒸汽压力:MPa(G)锅炉给水温度:℃1.2 设计规模及设计范围1.2.1设计规模______t/h燃×的蒸汽锅炉共_____台(其中_____台备用),总容量:______t/h;______MW(______kcal/h)燃×的热水锅炉共______台(其中_____台备用),总容量_______MW(______kcal/h)。

1.2.2 设计范围(1)锅炉房范围内的设计布置及安装设计。

(2)锅炉房范围内汽水管道设计。

(3)风、烟管道制作与安装设计。

(4)锅炉房的化学水处理及锅炉给水除氧系统设计。

(5)锅炉消烟、除尘、脱硫系统设计。

(6)锅炉上煤、出渣系统设计。

(7)锅炉燃气供应系统设计。

(8)热力设备和管道的保温和防腐(油漆)设计。

1.3 设计要求设计范围内各子项的设备和管道的布置和安装等全部内容,应严格按图纸和规范要求施工,对部分小型设备,小口径管道及其他要求,图中未详尽的,按如下要求施工。

所锅炉房施工方案

所锅炉房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本次设计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研究所南福利区燃气锅炉房设计项目,根据建设方的招标文件要求。

本锅炉房设计四台2.80MW天然气热水锅炉(进出水温度为70/95℃),用于供应南福利区61#~64#楼外,总建筑面积约12.5万平米的住宅楼采暖热水,并同时为该福利区约410户用户的生活热水换热提供一次热媒。

2.该福利区除65#~66#(楼层26F)楼为待建建筑外,其余住宅楼均已建成,最高楼楼层为7层;已建成建筑采暖形式为上供下回单/双管散热器采暖散热器承压为1.0MPa(建设方提供),由本次新设计的锅炉房直接提供95/70℃采暖热水,65#,66#楼经过设在其地下室的换热设备换热后,供给该楼采暖系统。

3.本锅炉房施工图必须经城规、消防、技术监督、劳动、环保等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安装。

二.锅炉及供热系统本锅炉房炉型确定为铸铁模块锅炉。

锅炉房内共设置4台MF型ZZS2.80-0.7-95/70燃气(天然气)铸铁模块锅炉,锅炉进、出水温度为70/95℃,额定工作压力为0.7MPa,单台锅炉供热量为2.80MW。

本锅炉房总装机容量11.2MW。

每台锅炉安全阀(两个)的开启压力分别设置为0.40MPa、0.43MPa。

每台锅炉运行压力0.33MPa。

锅炉为全自动燃气热水锅炉,锅炉配有燃烧调节、监控、程序控制及进、出口水温显示的功能和超温报警自动保护功能。

锅炉水系统设置2台TP80-400/2型热水循环水泵和2台TP150-390/4型热水循环水泵,当开启1台锅炉时,对应开启1台TP80-400/2型热水循环泵;当开启2台锅炉时,对应开启2台TP80-400/2型热水循环泵或1台TP150-390/4型热水循环泵;当开启3台锅炉时,对应开启1台TP80-400/2型热水循环泵和1台TP150-390/4型热水循环泵;当开启4台锅炉时,对应开启2台TP150-390/4型热水循环泵;4台泵互为备用,保证锅炉系统正常运行,热水循环泵设于锅炉的出口;锅炉供热系统采用补给水泵进行定压,补给水泵型号为CR15-4型(一用一备),补水点设于锅炉房集水器上,水泵的启、停由YTK-03(1.0MPa)压力控制器进行控制,当补水点压力≥0.33MPa时,补给水泵自动关闭,补水点安全阀的自动开启压力设置为0.38MPa。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1992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1992

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92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锅炉房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符合安全规定,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达到安全生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下列范围内的工业、民用、区域锅炉房和室外热力管道设计:一、以水为介质蒸汽锅炉房,其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为1~65t/h,额定出口蒸汽压力为0.1~3.82MPa表压、额定出口蒸汽温度小于或等于450℃;二、热水锅炉的锅炉房,其锅炉的额定出力为0.7~58MW、额定出口水压为0.1~2.5MPa表压、额定出口水温小于或等于180℃;三、符合本条第一、二款的参数的室外蒸汽管道、凝结水管道和闭式循环热水系统。

第1.0.3条本规范不适用于余热锅炉、特殊类型锅炉的锅炉房和区域热力管道设计。

第1.0.4条锅炉房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2.0.1条锅炉房设计应取得热负荷、燃料和水质资料,并应取得气象、地质、水文、电力和供水等有关资料。

第2.0.2条锅炉房设计应根据城市(地区)或工厂(单位)的总体规划进行,做到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并宜留有扩建的余地。

对扩建和改建的锅炉房,应合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和管线,并应与原有生产系统、设备布置、建筑物和构筑物相协调。

第2.0.3条锅炉房设计应以煤为燃料,并应落实煤的供应。

如以重油、柴油或天然气、城市煤气为燃料时,应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第2.0.4条锅炉房设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排出的有害物和噪声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防治污染的工程应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第2.0.5条工厂(单位)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区域的供热规划确定。

当其热负荷不能由区域热电站、区域锅炉或其他单位的锅炉房供应,且不具备热电合产的条件时,才应设置锅炉房。

第2.0.6条区域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城市(地区)的供热规划确定。

锅炉房设计、施工、运行规范要求

锅炉房设计、施工、运行规范要求

锅炉房设计、施工、运行规范要求目录一、锅炉房位置要求1.1燃油、燃气锅炉用房宜独立建造,设置在建筑外的专用房间内。

1.2锅炉房(独立建筑)室内底层标高和构筑物基础顶面标高,应高出室外地坪或周围地坪0.15m及以上,锅炉间和同层的辅助间地面标高应一致。

1.3锅炉房的门均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外墙上的门、窗等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不燃烧体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20m的窗槛墙。

1.4当燃油、燃气锅炉受条件限制需与其它建筑相连或布置在建筑内时,严禁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部门的上一层、下一层、贴邻和主要通道、疏散口的两旁;并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室一层靠建筑物外墙部位。

1.5锅炉房设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的半地下室或第一层时,每台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不超过10,额定蒸汽压力不超过1.6;1.6由于条件限制锅炉房需要设置设在高层或多层建筑的地下室、楼层中间或顶层时,每台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不超过4,额定蒸汽压力不超过1.6;1.11.1 锅炉房的设置应事先征得市、地级以上安全监察机构同意。

1.11.2 必须是用油、气体作燃料或电加热的锅炉;1.11.3 选用燃油作燃料时,不宜选用重油或渣油;1.11.4 当锅炉房设置在地下室时,应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1.7常(负)压燃油、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

1.8常(负)压燃气锅炉房距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6.00m时,可设置在屋顶上。

1.9采用相对密度(与空气密度比值)大于等于0.75的可燃气体作燃料的锅炉,不得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1.10民用建筑与单独建造的单台蒸汽锅炉的蒸发量小于等于4 或单台热水锅炉的额定热功率小于等于2.8 的燃煤锅炉房,其防火间距可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0016第5.2.1 条的规定执行。

表5.2.1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1.11民用建筑与单独建造的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及蒸发量或额定热功率大于上述规定的燃煤锅炉房,其防火间距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0016第3.4.1 条有关室外变、配电站和丁类厂房的规定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房设计及施工说明
1、设计说明
本说明编制时,所示标准版本均为有效版本,所有标准均有修订的可能性, 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注意引用最新版本。

1.1设计依据
(1) XXX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工程设计合同,合同号:
(2)根据xxx单位编制的XXX工程的初步设计。

(3)关于xxx工程初步设计批文及附件,批文号:
(4)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041-2008
劳部发[1996)276号文劳部发[1997]74号文GB50316-2000 (2008 版)
《丿k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T20801. 1-3-2006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1997
(5)业主提供设备及配套辅机订货资料及有关参数
锅炉型号:台数:生产厂家:额定蒸发量:额定蒸汽温度: 额定蒸汽圧力:
锅炉给水温度:
1.2设计规模及设计范围
1.2.1设计规模
____ t/h燃X的蒸汽锅炉共 _________ 台(其中t/h
°C
MPa (G) °C
_________ 台备用),总容量:
______ t/h:
MW(kcal/h)燃x的热水锅炉共台(其中台备用), 总容量MW (kcal/h )□
1.2.2设计范圉
(1)锅炉房范围内的设计布置及安装设计。

(2)锅炉房范围内汽水管道设计。

(3)风、烟管道制作与安装设计。

(4)锅炉房的化学水处理及锅炉给水除氧系统设计。

(5)锅炉消烟、除尘、脱硫系统设计。

(6)锅炉上煤、出渣系统设计。

(7)锅炉燃气供应系统设计。

(8)热力设备和管道的保温和防腐(油漆)设计。

1.3设计要求
设讣范圉内各子项的设备和管道的布置和安装等全部内容,应严格按图纸和规范要求施工,对部分小型设备,小口径管道及其他要求,图中未详尽的,按如下要求施工。

(1)设备基础需设备订货,并与设备厂家的最终资料校核无误后方可施
工。

(2)设备安装应根据施工图及设备生产厂家的图纸和技术要求施工。

(3)设备本体管路(如锅炉本体管路)均按设备生产厂家的图纸施工。

(4)小型整体设备或静载设备,没有预留地脚螺栓和预埋钢板,可现场直接放置于基础上,也可设膨胀螺栓固定。

(5)管道支吊架除特殊要求和型式按施工图制作安装外,均按通用图集和国标图集制作安装。

支、吊架距离见下表:
(6)管道弯头除图中指明弯曲半径和特殊管材外,较大的冷却水管弯头采用焊接弯头,弯曲半径为管道外径的1.5倍。

ABS管采用专用弯头,其它均采用压制弯头,弯曲半径为管道外径的1.5倍。

(7)管道的种类和材质以材料明细表为准。

(8)管道连接:
DN<100的焊接钢管采用镀锌钢管,管螺纹连接。

ABS管采用特种胶粘接。

其余管道除与采用法兰连接外,均采用焊接。

(8)仪表检测的测点接口,图中未标出,请按系统图位置和仪表接口规

现场开孔安装。

(10)管道设计参数及压力管道类别
2施工说明
2.1施工及验收标准及规范
(1)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3-2009
(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
(3)连续输送设备安装丄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2010
(4)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2010
(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丄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
(6)丄业金属管道丄程施匸规范GB50235-2010
(7)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T20801.4-6-2006
(8)L: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9-1991
(9)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50126-2008
(10)匸业金属管道工程施1: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
(11)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资料及图纸。

2.2管道和附件的施工和验收要求
(1)所有管道、附件、阀门应有出厂合格证,对重要管道(主蒸汽管、主给水管、排污管)的阀门和附件,应做现场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2)管道焊接按GB50235和GB50236的有关规定。

(3)压力管道焊接后应按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技术规范进行。

(4)管道安装完毕,焊缝质量检验合格后,涂漆、绝热之前,应进行压力(强度)试验,试验介质一般釆用无油洁净水。

对奥氏不锈钢管道进行液压试验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X106(25PPm)o当管道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0.6MPa 时,也可采用气压试验,但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5)液压试验,注液时应把空气排尽,试压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C,

环境温度低于5°C时,应采取防冻措施。

(6)用气体强度试验时,按GB50235进行。

(7)管道试压后应进行吹扫,吹扫采用压缩空气,管道吹扫按GB50235 的规定执行。

2.3管道防腐
(1)管道除锈可采用人工或机械除锈,除锈后露岀金属本色,除锈等级达到St2级。

(2)保温钢管外表面刷耐高温防腐涂料底漆一遍,保温层外保护层刷醇酸磁漆二遍。

(3)不保温(常温)管道及支吊架和设备支撑架等刷红丹醇酸防锈漆和各色醇酸磁漆各二遍。

(4)埋地管道采用环氧煤沥青加强级防腐。

防腐要求参照HGJ229o
2.4设备和管道的保温
(1)锅炉筑炉及保温按设备生产厂家的要求进行。

(2)其它设备和管道的保温采用xx保温隔热材料,设备采用卷毡材,管道
采用管壳,阀门和附件采用膏体,保温厚度如下(单位为毫米)
保温结构参照98R418,外表面涂刷防水涂料,外保护层材料为0.7mm铝合板或0.5mm镀锌光亮铁皮。

2.5管道着色,可按下表执行或按本项I」的管道着色统一规上执行。

每种介质的管道应在醒LI位置标出介质流向和介质符号,具体要求按《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中的有关规定
2.6其它未尽事宜,按相应的规程规范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