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第十三章第十三章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和给水排水第一节土建第13.1.1条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锅炉间属于丁类生产厂房、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4t/h、热水锅炉超定出力大于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4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小于或等于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二、油箱间、油泵间和油加热间均属于丙类生产厂房。

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上述房间布置在锅炉房辅助间内时,应设置防火墙与其他房间隔开;三、燃气调压属于甲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与锅炉房贴邻的调压间应设置防火墙与锅炉房隔开,其门窗应向外开启并不应直接通向锅炉房,地面应采不发火花地坪。

第13.1.2条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锅炉基础与楼地面接缝得应采用能适应沉降的处理措施。

第13.1.3条锅炉房应预留能通过设备最大搬运件的安装洞,安装洞可与门窗油或非承重墙结合考虑。

第13.1.4条钢筋混凝土烟囱和砖烟道的混凝土底板等内表面,其设计计算温度高于100℃的部位应采取隔措施。

第13.1.5条锅炉房的柱距、跨度和室内地坪至柱顶的高度,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的规定。

第13.1.6条需要扩建的锅炉房,土建应留有扩建的措施。

第13.1.7条锅炉房内装有振动较的设备时,应采取隔振措施。

第13.1.8条钢筋混凝土煤仓壁的内表面应光滑耐磨,壁交角外应做成弧形,并应设置有盖人孔和爬梯。

第13.1.9条设备吊装孔、灰渣池及高位平台周围应设置防护栏杆。

第13.1.10条烟囱和烟道连接处应设置沉降缝。

第13.1.11条锅炉间外墙的开窗面积,应满足通风、泄压和采光的。

第13.1.12条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邻时,其相邻的墙应为防火墙。

第13.1.13条油泵房的地面应有防油措施,有酸、碱侵蚀的水处理间地面、地沟、混凝土水箱和水池等,应有防酸、碱措施。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第十三章第十三章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和给水排水第一节土建第13.1.1条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锅炉间属于丁类生产厂房、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4t/h、热水锅炉超定出力大于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4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小于或等于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二、油箱间、油泵间和油加热间均属于丙类生产厂房。

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上述房间布置在锅炉房辅助间内时,应设置防火墙与其他房间隔开;三、燃气调压属于甲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与锅炉房贴邻的调压间应设置防火墙与锅炉房隔开,其门窗应向外开启并不应直接通向锅炉房,地面应采不发火花地坪。

第13.1.2条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锅炉基础与楼地面接缝得应采用能适应沉降的处理措施。

第13.1.3条锅炉房应预留能通过设备最大搬运件的安装洞,安装洞可与门窗油或非承重墙结合考虑。

第13.1.4条钢筋混凝土烟囱和砖烟道的混凝土底板等内表面,其设计计算温度高于100℃的部位应采取隔措施。

第13.1.5条锅炉房的柱距、跨度和室内地坪至柱顶的高度,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的规定。

第13.1.6条需要扩建的锅炉房,土建应留有扩建的措施。

第13.1.7条锅炉房内装有振动较的设备时,应采取隔振措施。

第13.1.8条钢筋混凝土煤仓壁的内表面应光滑耐磨,壁交角外应做成弧形,并应设置有盖人孔和爬梯。

第13.1.9条设备吊装孔、灰渣池及高位平台周围应设置防护栏杆。

第13.1.10条烟囱和烟道连接处应设置沉降缝。

第13.1.11条锅炉间外墙的开窗面积,应满足通风、泄压和采光的。

第13.1.12条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邻时,其相邻的墙应为防火墙。

第13.1.13条油泵房的地面应有防油措施,有酸、碱侵蚀的水处理间地面、地沟、混凝土水箱和水池等,应有防酸、碱措施。

锅炉房设计、施工、运行规范要求

锅炉房设计、施工、运行规范要求

锅炉房设计、施工、运行标准要求Fuzhou Lakeside Hotel Management CO, LTD Tony目录一、锅炉房位置要求 (1)二、锅炉房布局要求 (3)三、锅炉房建筑要求 (4)四、锅炉房容量设计 (6)六、锅炉房电气要求 (10)七、锅炉房通风要求 (12)八、锅炉房给、排水要求 (14)九、锅炉房环保要求 (14)十、锅炉房消防要求 (15)十一、热水锅炉及锅炉房 (16)十二、附录:锅炉房所涉及的相关标准、标准 (19)一、锅炉房位置要求1.1燃油、燃气锅炉用房宜独立建造,设置在建筑外的专用房间内。

1.2锅炉房(独立建筑)室内底层标高和构筑物根底顶面标高,应高出室外地坪或周围地坪及以上,锅炉间和同层的辅助间地面标高应一致。

1.3锅炉房的门均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平安出口;不燃烧体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的窗槛墙。

1.4当燃油、燃气锅炉受条件限制需与其它建筑相连或布置在建筑内时,严禁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部门的上一层、下一层、贴邻和主要通道、疏散口的两旁;并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室一层靠建筑物外墙部位。

1.5锅炉房设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的半地下室或第一层时,每台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不超过10t/h,额定蒸汽压力不超过1.6MPa;1.6由于条件限制锅炉房需要设置设在高层或多层建筑的地下室、楼层中间或顶层时,每台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不超过4t/h,额定蒸汽压力不超过1.6MPa;1.11.1 锅炉房的设置应事先征得市、地级以上平安监察机构同意。

1.11.2 必须是用油、气体作燃料或电加热的锅炉;1.11.3 选用燃油作燃料时,不宜选用重油或渣油;1.11.4 当锅炉房设置在地下室时,应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1.7常〔负〕压燃油、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

1.8常〔负〕压燃气锅炉房距平安出口的距离大于时,可设置在屋顶上。

1.9采用相对密度〔与空气密度比值〕大于等于0.75的可燃气体作燃料的锅炉,不得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目录1 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锅炉房的布置.............................................................4.1位置的选择.........................................................4.2建筑物、构筑物和场地的布置.........................................4.3锅炉间、辅助间和生活间的布置.......................................4.4工艺布置...........................................................5燃煤系统.................................................................5.1燃煤设施...........................................................5.2煤、灰渣和石灰石的贮运.............................................6燃油系统.................................................................6.1燃油设施...........................................................6.2燃油的贮运.........................................................7燃气系统.................................................................8锅炉烟风系统.............................................................9锅炉给水设备和水处理.....................................................9.1锅炉给水设备.......................................................9.2水处理.............................................................10供热热水制备............................................................10.1热水锅炉及附属设施................................................10.2热水制备设施......................................................11监测和控制..............................................................11.1 监测 .............................................................11.2控制..............................................................12化验和检修..............................................................12.1化验..............................................................12.2检修..............................................................13锅炉房管道..............................................................13.1 汽水管道 .........................................................13.2燃油管道..........................................................13.3燃气管道..........................................................14保温和防腐蚀............................................................14.1保温..............................................................14.2防腐蚀............................................................15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和给水排水..........................................15.1土建..............................................................15.2电气..............................................................15.3采暖通风..........................................................15.4给水排水..........................................................16 环境保护..............................................................16.1大气污染物防治....................................................16.2噪声与振动的防治..................................................16.3 废水治理 ........................................................16.4 固体废弃物治理 ..................................................16.5 绿化 ............................................................17消防....................................................................18室外热力管道............................................................18.1管道的设计参数....................................................18.2管道系统..........................................................18.3管道布置和敷设....................................................18.4管道和附件........................................................18.5管道热补偿和管道支架..............................................3 基本规定...............................................................4锅炉房的布置.............................................................4.1位置的选择.........................................................4.2 建筑物、构筑物和场地的布置 .......................................4.3锅炉间、辅助间和生活间的布置.......................................4.4工艺布置...........................................................5 燃煤系统................................................................5.1燃煤设施...........................................................5.2煤、灰渣和石灰石的贮运.............................................6 燃油系统...............................................................6.1燃油设施...........................................................6.2燃油的贮运.........................................................7燃气系统.................................................................8锅炉烟风系统.............................................................9锅炉给水设备和水处理.....................................................9.1锅炉给水设备.......................................................9.2 水处理 ...........................................................10供热热水制备............................................................10.1热水锅炉及附属设施................................................10.2热水制备设施......................................................11监测和控制..............................................................11.1监测..............................................................11.2控制..............................................................12化验和检修..............................................................12.1化验..............................................................12.2检修..............................................................13.1汽水管道..........................................................13.2燃油管道..........................................................13.3燃气管道..........................................................14保温和防腐蚀............................................................14.1保温..............................................................14.2 防腐蚀 ...........................................................15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和给水排水..........................................15.1土建..............................................................15.2 电气 .............................................................15.3采暖通风..........................................................15.4给水排水..........................................................16 环境保护..............................................................16.1大气污染物防治....................................................16.2噪声与振动的防治..................................................16.3废水治理..........................................................16.4固体废弃物治理....................................................16.5绿化..............................................................17消防....................................................................18室外热力管道............................................................18.1 管道的设计参数 ...................................................18.2 管道系统 .........................................................18.3管道布置和敷设....................................................18.4管道和附件........................................................18.5管道热补偿和管道支架..............................................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1 总则l.0.1 为使锅炉房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安全生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确保质量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1992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1992

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92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锅炉房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符合安全规定,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达到安全生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下列范围内的工业、民用、区域锅炉房和室外热力管道设计:一、以水为介质蒸汽锅炉房,其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为1~65t/h,额定出口蒸汽压力为0.1~3.82MPa表压、额定出口蒸汽温度小于或等于450℃;二、热水锅炉的锅炉房,其锅炉的额定出力为0.7~58MW、额定出口水压为0.1~2.5MPa表压、额定出口水温小于或等于180℃;三、符合本条第一、二款的参数的室外蒸汽管道、凝结水管道和闭式循环热水系统。

第1.0.3条本规范不适用于余热锅炉、特殊类型锅炉的锅炉房和区域热力管道设计。

第1.0.4条锅炉房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2.0.1条锅炉房设计应取得热负荷、燃料和水质资料,并应取得气象、地质、水文、电力和供水等有关资料。

第2.0.2条锅炉房设计应根据城市(地区)或工厂(单位)的总体规划进行,做到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并宜留有扩建的余地。

对扩建和改建的锅炉房,应合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和管线,并应与原有生产系统、设备布置、建筑物和构筑物相协调。

第2.0.3条锅炉房设计应以煤为燃料,并应落实煤的供应。

如以重油、柴油或天然气、城市煤气为燃料时,应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第2.0.4条锅炉房设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排出的有害物和噪声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防治污染的工程应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第2.0.5条工厂(单位)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区域的供热规划确定。

当其热负荷不能由区域热电站、区域锅炉或其他单位的锅炉房供应,且不具备热电合产的条件时,才应设置锅炉房。

第2.0.6条区域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城市(地区)的供热规划确定。

锅炉设计规范

锅炉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锅炉房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符合安全规定,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达到安全生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下列范围内的工业、民用、区域锅炉房和室外热力管道设计:一、以水为介质蒸汽锅炉房,其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为1~65t/h,额定出口蒸汽压力为0.1~3.82MPa表压、额定出口蒸汽温度小于或等于450℃;二、热水锅炉的锅炉房,其锅炉的额定出力为0.7~58MW、额定出口水压为0.1~2.5MPa 表压、额定出口水温小于或等于180℃;三、符合本条第一、二款的参数的室外蒸汽管道、凝结水管道和闭式循环热水系统。

第1.0.3条本规范不适用于余热锅炉、特殊类型锅炉的锅炉房和区域热力管道设计。

第1.0.4条锅炉房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2.0.1条锅炉房设计应取得热负荷、燃料和水质资料,并应取得气象、地质、水文、电力和供水等有关资料。

第2.0.2条锅炉房设计应根据城市(地区)或工厂(单位)的总体规划进行,做到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并宜留有扩建的余地。

对扩建和改建的锅炉房,应合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和管线,并应与原有生产系统、设备布置、建筑物和构筑物相协调。

第2.0.3条锅炉房设计应以煤为燃料,并应落实煤的供应。

如以重油、柴油或天然气、城市煤气为燃料时,应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第2.0.4条锅炉房设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排出的有害物和噪声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防治污染的工程应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第2.0.5条工厂(单位)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区域的供热规划确定。

当其热负荷不能由区域热电站、区域锅炉或其他单位的锅炉房供应,且不具备热电合产的条件时,才应设置锅炉房。

第2.0.6条区域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城市(地区)的供热规划确定。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锅炉房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符合安全规定,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达到安全生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下列范围内的工业、民用、区域锅炉房和室外热力管道设计:一、以水为介质蒸汽锅炉房,其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为1~65t/h,额定出口蒸汽压力为0.1~3.82MPa表压、额定出口蒸汽温度小于或等于450℃;二、热水锅炉的锅炉房,其锅炉的额定出力为0.7~58MW、额定出口水压为0.1~2.5MPa 表压、额定出口水温小于或等于180℃;三、符合本条第一、二款的参数的室外蒸汽管道、凝结水管道和闭式循环热水系统。

第1.0.3条本规范不适用于余热锅炉、特殊类型锅炉的锅炉房和区域热力管道设计。

第1.0.4条锅炉房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2.0.1条锅炉房设计应取得热负荷、燃料和水质资料,并应取得气象、地质、水文、电力和供水等有关资料。

第2.0.2条锅炉房设计应根据城市(地区)或工厂(单位)的总体规划进行,做到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并宜留有扩建的余地。

对扩建和改建的锅炉房,应合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和管线,并应与原有生产系统、设备布置、建筑物和构筑物相协调。

第2.0.3条锅炉房设计应以煤为燃料,并应落实煤的供应。

如以重油、柴油或天然气、城市煤气为燃料时,应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第2.0.4条锅炉房设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排出的有害物和噪声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防治污染的工程应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第2.0.5条工厂(单位)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区域的供热规划确定。

当其热负荷不能由区域热电站、区域锅炉或其他单位的锅炉房供应,且不具备热电合产的条件时,才应设置锅炉房。

第2.0.6条区域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城市(地区)的供热规划确定。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92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锅炉房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符合安全规定,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达到安全生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下列范围内的工业、民用、区域锅炉房和室外热力管道设计:一、以水为介质蒸汽锅炉房,其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为1~65t/h,额定出口蒸汽压力为0.1~3.82MPa表压、额定出口蒸汽温度小于或等于450℃;二、热水锅炉的锅炉房,其锅炉的额定出力为0.7~58MW、额定出口水压为0.1~2.5MPa表压、额定出口水温小于或等于180℃;三、符合本条第一、二款的参数的室外蒸汽管道、凝结水管道和闭式循环热水系统。

第1.0.3条本规范不适用于余热锅炉、特殊类型锅炉的锅炉房和区域热力管道设计。

第1.0.4条锅炉房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2.0.1条锅炉房设计应取得热负荷、燃料和水质资料,并应取得气象、地质、水文、电力和供水等有关资料。

第2.0.2条锅炉房设计应根据城市(地区)或工厂(单位)的总体规划进行,做到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并宜留有扩建的余地。

对扩建和改建的锅炉房,应合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和管线,并应与原有生产系统、设备布置、建筑物和构筑物相协调。

第2.0.3条锅炉房设计应以煤为燃料,并应落实煤的供应。

如以重油、柴油或天然气、城市煤气为燃料时,应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第2.0.4条锅炉房设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排出的有害物和噪声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防治污染的工程应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第2.0.5条工厂(单位)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区域的供热规划确定。

当其热负荷不能由区域热电站、区域锅炉或其他单位的锅炉房供应,且不具备热电合产的条件时,才应设置锅炉房。

第2.0.6条区域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城市(地区)的供热规划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GBJ41一79(试行)主编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试行日期:1980年12月1日关于颁发《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的通知(79)建发设字第607号(79)一机设院联字1823号(79)冶色字第3380号根据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73)建革设字第239号通知的要求,由第一机械工业部、冶金工业部会同有关单位对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九六四年颁发的《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机标建(JBJ)3-64进行了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修订后的《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GBJ41-79为国家标准,自1980年12月1日起试行。

本规范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院负责。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第一机械工业部冶金工业部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73)建革设字第239号通知,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院和冶金工业部北京有色冶金设计院会同有关设计单位和高等学校对第一机械工业部于1964年颁发的《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机标建(JBJ)3-64共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结合我国现有的技术经济水平,向全国有关地区和单位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必要的测试工作,总结了建国以来广大群众的实践经验,并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十二章和四个附录。

修订的主要内容是:修改了原规范的适用范围、设备选用的原则和具体方法;充实了燃烧煤的设施、热工监测和控制以及安全保护方面的内容;新增加了燃烧重油的设施、燃烧天然气的设施、热水锅炉及附属设施和厂区热力管道方面的内容。

为了使本规范在试行过程中能更好地适应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希各有关部门注意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

在发现本规范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时,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院,并抄送第一机械工业部设计总院,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第一机械工业部冶金工业部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一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锅炉及燃烧设施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燃烧煤的设施第三节燃烧重油的设施第四节燃烧天然气的设施第三章热水锅炉及附属设施第四章锅炉房的布置第五章锅炉通风和烟气排放第一节锅炉通风第二节烟气排放第六章锅炉给水设备和水处理第一节锅炉给水设备第二节水处理第七章燃料和灰渣的贮运第一节煤和灰渣的贮运第二节油的贮存第八章热工监测和控制第一节热工监测第二节热工控制第九章化验和检修设施第十章汽水管道第十一章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和给水排水第一节土建第二节电气第三节采暖通风第四节给水排水第十二章厂区热力管道第一节供热系统第二节管道的布置和敷设第三节管道热补偿和管道支架第四节管道材料和保温附录一厂区架空热力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路和架空导线之间的最小净距附录二埋地热力管道和热力管沟外边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净距附录三埋地热力管道和热力管沟外壁与其它各种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附录四本规范用词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条工业锅炉房设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的能源政策,遵守安全规定,实行综合利用,充分利用余热,认真保护环境,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和积极采用成熟的先进技术,使设计做到符合安全生产、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要求第2条工业锅炉房设计,应根据工业企业的总体规范,做到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

对扩建和改建的工程,应充分挖掘潜力,合理利用原有的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和管道。

第3条工业锅炉房设计,应以煤为燃料。

如以重油或天燃气为燃料时,必须先取得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第4条本规范适用于:一、固定式蒸汽锅炉的锅炉的锅炉房设计,其单台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为1--35吨/小时,锅炉的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25公斤力/厘米^2,蒸汽温度不大于400℃;二、上述参数的厂区蒸汽管道及其凝结水管道设计;三、供水温度小于或等于150℃的热水锅炉房设计和供水温度小于或等于150℃的厂区单泵闭式循环热水系统设计。

第5条本规范不适用于铸铁锅炉的锅炉房和供汽轮机用汽的锅炉房设计。

第6条工业锅炉房和厂区热力管道设计,除应符合本规则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等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第二章锅炉及燃烧设施第一节一般规定第7条锅炉房的设计容量,应按下列各项耗热量确定:一、生产、生活、采暖和通风的小时最大耗热量,并计入同时使用系数;二、热力管道的热损失;三、锅炉房自用的热量。

确定锅炉房的设计容量时,尚应计入可供利用的余热。

第8条锅炉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下列要求。

一、应能满足供热参数的要求;二、应能有效地燃烧所采用的燃料;三、应有较高的热效率,并应使锅炉的出力、台数和其它性能均能有效地适应热负荷变化的需要;四、应有较低的基建和运行管理费用;五、宜选用燃烧设备相同的锅炉。

第9条锅炉房采用锅炉的台数,应根据热负荷的调度、锅炉的检修和扩建的可能等因素确定,一般不少于两台。

当选用一台锅炉能满足热负荷和锅炉检修的需要时,宜安装一台锅炉。

采用机械加煤锅炉的台数,新建时,一般不超过四台;扩建和改建时,总台数一般不超过七台。

采用手工加煤锅炉的台数,新建时,一般不超过三台;扩建和改建时,总台数可按具体情况确定。

第10条当锅炉检修,锅炉房热负荷可以通过调度以满足生产要求时,不应设置备用锅炉。

当锅炉检修,锅炉房减少供热将引起重大的生产事故或重大的损失时,应设置一台备用锅炉。

第二节燃烧煤的设施第11条锅炉燃煤的选择,应根据国家的能源政策,按供需的可能,采用就近煤种,并应尽量采用低质煤种。

第12条锅炉燃烧设备的选择,应根据采用的煤种和锅炉所适应的煤种范围,并应按下列要求综合考虑确定:一、对改变煤种的适应性较好;二、对热负荷变化的适应性和压火的性能较好;三、对消烟除尘有利;四、操作的劳动强度较小;五、电机安装容量较小;六、金属消耗量较少。

第13条当采用石谋、煤矸石和不能为其它类型锅炉有效燃烧的低挥发份无烟煤或低质煤为燃料时,应选用全沸腾锅炉。

第14条全沸腾锅炉的飞灰沉降量较大时,锅炉本体烟道内的积灰,宜采用机械方法排除。

全沸腾锅炉的冷灰和溢流渣,采用人工排除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和方便的操作条件。

第15条竖井磨煤机和风扇磨煤机宜单炉配置。

第16条煤粉管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风扇磨煤机出口至锅炉燃烧器之间的管段内气粉混合物的流速,不应低于8米/秒;二、煤粉管道的布置,应尽量避免死角。

第17条采用振动炉排锅炉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振动对锅炉房仪表和计量装置等的影响。

第18条燃煤的颗粒大小应尽量符合燃烧设备的要求。

第三节燃烧重油的设施第19条油泵加压的供油系统,宜采用炉前循环系统。

需20条锅炉房的供油管道,一般采用一根母管;但常年不间断供热时,宜采用两根母管。

回油管道应采用一根母管。

供油管道应保温。

当油在输送过程中,由于温度降低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时,尚应伴热。

在回油管道可能引起烫伤人员和冻结的部位,应采取隔热、保温措施。

第21条油加热器后供油管道的流速,不宜小于0.7米/秒。

第22条在供油系统的设备和管道上,均应设置吹扫口,其位置应能满足将设备和管道内的存油吹净的要求。

吹扫的介质,宜采用蒸汽。

采用固定接法的吹扫口时,应采取防止油倒灌的措施,一般采用带有支管检阀的双阀连接装置,并在吹扫用介质的总管上装设止回阀第23条每台锅炉的供油干管上,应装设快速切断阀。

当设置两台和两台以上锅炉时,尚应在每台锅炉的回油干管上,装设止回阀。

第24条供油泵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集中设置的供油泵,不应少于两台,其中任何一台供油泵停止运行时,其余供油泵的总容量,不应小于锅炉房额定耗油量及其回油量之和;二、供油泵的扬程,不应小于下列各项的代数和:1.供油系统的压力降;2.供油系统的油位差;3.燃烧器前所需的油压;4.适当的富裕量。

第25条不带安全阀的容积式供油泵,其出口的阀门前靠近油泵处的管段上,必须装设安全阀。

第26条集中设置油加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油加热器的加热面,应按锅炉房需要加热的油量和加热的计算油温确定,并应有适当的富裕量;二、油加热器的加热面应能进行调节;三、油加热器应装设旁通管;四、常年不间断供热的锅炉房,应设置备用油加热器。

第27条在油泵的吸入管管段上,应装设油过滤器,并应设置备用。

油过滤器滤网网孔的选择,一般按下列规定:一、离心泵、蒸汽往复泵8-12目/平方厘米;二、螺杆泵、齿轮泵16-32目/平方厘米。

油过滤器滤网流通面积的确定,一般为油过滤器进口管截面积的8-l0倍。

第28条采用机械雾化燃烧器(不包括转杯式)时,在油加热器和燃烧器之间的管段上,宜装设油过滤器。

油过滤器滤网的网孔,一般不少于20目/平方厘米;滤网的流通面积,一般不小于油过滤器进口管截面积的2倍。

第29条设置在室外的中间油箱,其总容量宜超过锅炉房一昼夜所需耗油量。

第30条锅炉房在冷炉启动缺乏加热油的蒸汽时,应采取加热油的其它措施或设置辅助燃料系统。

第31条设置在锅炉房内的油箱,应采用闭式油箱。

油箱上应设置直通室外的通气管,通气管上应设置阻火器和防雨措施。

第四节燃烧天然气的设施第32条锅炉房的天然气管道,一般采用一根母管。

在引入锅炉房的天然气母管上应装设有关闭阀,并应将总关闭阀装设在安全和便于操作的地点。

当天然气含有油和水时,在母管引入锅炉房的入口处,尚应装设油水分离器或排水管。

第33条锅炉房内的天然气管道,宜架空敷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当受条件限制架空敷设有困难时,可直接埋地或敷设在专用的浅沟内,但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天然气泄漏、聚集和渗入其它管沟。

第34条每台锅炉的天然气干管上,应装设关闭阀和快速切断阀;每个燃烧器前的天然气支管上,应装设关闭阀和调节阀。

第35条天然气管道上应装设放散管、取样口和吹扫口,其位置应能满足将管道内的天然气或空气吹净的要求。

注:天然气放散管应引至室外,其排出口高出锅炉房屋脊不应小于2米,且放出的气体不应窜入邻近的建筑物内和被吸入通用装置内。

第36条锅炉点火用的天然气管道,一般从天然气干管上的关闭阀后引出。

当从干管的关闭阀前引出时,在点火用的天然气管道上,应装设两个阀门。

第37条当天然气的压力过高或不稳定,不能适应锅炉燃烧器的要求时,应设置调压装置。

集中设置的调压装置,应设在调压间内。

第三章热水锅炉及附属设施第38条热水锅炉的出口压力,不应小于最高供水温度加20℃相应的饱和压力。

但此规定不适用于用锅炉自生蒸汽定压的热水系统。

第39条具有并联环路的热水锅炉,各并联环路的进水应能调节,各环路出水温度的偏差不应超过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