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中世纪政治状况的特点

合集下载

西方(中世纪)政治思想史4

西方(中世纪)政治思想史4
• 一、 政治和经济状况 • 1 、采邑制基础上的等级制度 • 采邑制 :日尔曼人灭亡了罗马帝国,同时也摧毁了罗马文明。中世 纪的欧洲,经济凋敝,文化衰落。日尔曼人建立了一套采邑制度,在 采邑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大小领主之间,层层结成领 主与陪臣的关系,层层向上依附。处于最低层的是农奴。这种金字塔 式的封建等级制度,是中世纪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 • 等级制 :由国王把土地分给大贵族,受封者必须承担为国王服兵义 务。国王有义务保护受封者,公正裁判他们的诉讼等,相互结成领主 与陪臣(附庸)关系。后来采变成了世袭领地。大贵族又依此方式 把它层层分给下面的小贵族。 农奴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们依附于贵 族领主,往往与土地一起被封给某个贵族。 国王 --> 大贵族 --> 小贵族 ...... 农奴 • 等级特权:中世纪的人,才是处于某个等级地位的人。在等级关系网 上的特定位置上的人。都有特定的权利和义务。
• •
• •
四、 关于理想政体的思想
• 阿奎那认为,为了确定什么是理想的政体,首先要考虑什么是政治的 目的。 • 阿奎那指出:一个社会的幸福和繁荣在于保全它的团结一致,或者说, 在于和平。所以,政治的首要目的在于和平与团结一致。 • 如果由许多人共同掌握政府权力,由于意见分歧,所以永远也不能产 生社会的统一。为了要实现社会的团结统一,就必须把政府权力交给 一个人来掌握,因为,“凡是本身是个统一体的事物,总能比多样体 更容易统一”,“自然的统一体比人为的统一体更容易成为统一的始 因”。 • 最接近自然的过程的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在自然界,支配权总是操 在单一的个体的手中的。蜜蜂有一个王,人体有个心脏。而上帝则是 宇宙的唯一主宰。最好的政体也应该是由一个人来掌握政府权力。 • 在君主制下,君主一人执政;寡头制下,许多有德行的人参加政府; 民主制下,人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三种政体的适当混合就形 成最好政体。也是神法所规定的一种政体。符合上帝意志的政体。 • 这样看来,阿奎那的理想政体就是受贵族制约的选举君主制政体。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格局是怎样的?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格局是怎样的?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格局是怎样的?一、封建制度的确立与分权体制的形成在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被广泛应用,成为政治组织的基石。

1.封建制度首次得到确立,封建主义与宗教教义相结合,使其在全欧洲范围内得以稳定发展。

2.诸侯与领主的分权体系逐渐形成,实际上是一种地方政府制度的萌芽,各领主自行管理本地区事务,形成了一种基层自治和地方主权的局面。

二、教会的重要政治地位与教皇权力的扩张中世纪欧洲的政治格局中,教会扮演了重要角色。

1.教会在中世纪的政治生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力量。

2.教皇权力逐渐扩张,通过牧首权的行使,获得了对各国王侯的律令和宗教指导权,进一步加强了教会的政治地位。

三、封建国家的兴起与争斗不休的领土争夺战封建国家在中世纪欧洲的政治格局中开始兴起,并展开了激烈的领土争夺战。

1.英格兰的诺曼底公爵将其领地扩大到大不列颠岛,建立了英吉利王国,并与法兰西王国展开了长期领土争夺。

2.法兰克王国逐渐发展成为法国,先后与英国、神圣罗马帝国等邻国进行领土争夺。

3.神圣罗马帝国虽然地理范围广大,但国内领主势力分散,导致政治体系不稳定,常年内战不断。

四、十字军东征与欧洲与伊斯兰文明的接触中世纪欧洲的政治格局中,还有一项重要事件就是十字军东征。

1.十字军东征是欧洲远征者对伊斯兰世界的一次武装进攻,旨在夺回耶路撒冷圣城。

2.虽然最终十字军北上失败,但这场东征刻画了欧洲与伊斯兰文明的接触,为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对科学、艺术、农业等领域的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权力争夺与君主集权制度的确立中世纪欧洲的政治格局中,还有一场权力争夺的斗争,最终确立了君主集权制度。

1.在君主集权制度的背景下,国王逐渐凝聚起法律、军事、经济等权力,使得各地领主的封建权势减弱。

2.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通过中央集权的手段,实现了国家的一元化管理,奠定了后来绝对王权的基础。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格局,封建制度的确立与分权体制的形成、教会的重要政治地位与教皇权力的扩张、封建国家的兴起与领土争夺战、十字军东征与欧洲与伊斯兰文明的接触、权力争夺与君主集权制度的确立,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当时动荡不安的政治格局。

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特征与演变

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特征与演变

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特征与演变欧洲中世纪,是一个充满着神秘、传奇、战争和封建制度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欧洲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和动荡,然而,封建制度依然得以生存和发展,并影响着欧洲的历史进程。

本文将深入探讨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特征与演变。

一、封建社会的起源和特征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世纪,这个时期罗马帝国的西部土地已经被日耳曼人、法兰克人等部族所控制。

这些民族占领了罗马帝国的土地,建立起自己的王国和政权。

他们与留下的罗马人混合并取得一些特点,但整个西欧的民族都是由农民和部落的领袖组成。

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封建制度,即君主将土地赐予贵族,贵族依附于君主,而平民则无权享有土地和财产。

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非常严格,一般由君主、贵族、教士、平民四个等级组成。

被赐予土地的贵族需要向君主纳税并提供军事力量,而君主则提供保护和封地,以便贵族有能力控制土地和人民。

儿子继承父亲的利益,并将这种权力保留下去。

这样,封建贵族统治了广阔的领地,成为欧洲中世纪社会的主要力量。

二、封建社会的演变在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制度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

在10世纪至12世纪间,封建贵族不断扩大自己的实力,主张政教合一,将宗教贯彻在政治制度中。

教宗兼具精神和政治权力,各地的神职人员们出任统治流派的重要成员。

基督教的大教堂成为权力与中央权力和文化的中心,君主与教皇之间的斗争也比较激烈。

在经济方面,封建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依然较低,许多农民和小商人需要向贵族交纳高额租金和税金,导致生产成本过高。

此外,由于欧洲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农业生产受到诸多限制,农民得不到更好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导致社会生产水平较低。

在文化方面,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的文化主要继承古希腊、罗马的传统和基督教文化,但也存在着相当多的民间艺术和文学,如歌曲、诗歌、神话故事和寓言等。

一些大学和学派的创立也为后来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例如中世纪时期的牛津大学和巴黎大学。

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

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

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在整个中古时期,罗马天主教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

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成的。

拜占廷帝国是一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文明,在如何面对新的环境挑战方面,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命运具有重大的典型意义和启示价值。

1没有形成一个像中国一样强大的中央政府和文官集团,2普通人民对教权过分强大的反对,3形成了部分权利义务思想,在一定条件下讲法治,4还没有搞清人权和神权的关系,还在为什么灵魂到天堂之类的费心。

5开始形成法治的规则的处事习惯,虽然好多规定是不公来的,但都有一定的规范,且人们这时意识到了私有与公有的关系。

西欧中世纪封建制度欧洲自公元500年至公元1500年的一千年间被称为中世纪,这个时期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最为黑暗的时期。

中世纪时,在西欧各地盛行庄园经济。

庄园是这个时期西欧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特定的组织形式。

中世纪初期,西欧国家的生产力都很低下,封建主主要依靠自己的地产生活,所以国王、教会和大封建主都建立庄园。

典型的庄园一般是一村一庄,但是也有一些大的庄园可以包括几个村庄,当然有些小庄园也只有一个村庄的一部分。

庄园土地一般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有的也包括部分的自由地。

农民份地由分散各地、相互交错的条田组成,耕作时各地条田统一轮流进行。

另外,庄园上还有供集体使用的森林、牧场、水塘等。

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庄园生产主要是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

庄园里有手工作坊、磨坊和烤面包坊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只有少数庄园不能生产的物品(如盐、铁等)才从城市购买。

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

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

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西欧封建制度是指从中世纪初开始,在西欧国家广泛实行的一种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

下面主要介绍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

首先,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建主义。

封建主义认为土地是生产资料的主要形式,而农民和手工业者是财产的基础。

封建主义强调地主有土地的所有权,而农民则作为农奴或臣民居住在土地上。

土地所有权和政治权力是相互关联的,地主通过将土地赐予领地主,以换取其忠诚和服从。

这种关系也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包括国王、贵族和农民。

其次,西欧封建制度以农业为基础。

封建社会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农民为领地主居民提供劳动力和农产品。

农民从土地上不断地支付租金和税收给地主,以换取土地的使用权和保护。

农业生产是封建经济制度的主要来源,封建社会的经济活动和财富主要集中在地主手中。

第三,西欧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是分散的权力结构。

封建社会在政治上中央集权和边缘自治之间取得了平衡。

国王作为最高统治者,掌握了最高权力,但他需要依靠贵族来行使统治。

通过将土地赐予贵族,国王可以得到军事和政治上的支持,并维持王权。

贵族则在地方上独立统治其土地上的农民,形成小规模的自治区域。

这种分散的权力结构既保证了国王的统治,又保护了贵族的利益。

最后,西欧封建制度具有明确的法律和仪式。

封建社会为了维护秩序和权威,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这些法律和规章制度规定了土地的所有权、继承权和纠纷解决等事项。

在封建社会中,人们必须遵守这些法律和规章制度,否则将受到惩罚。

此外,封建社会还有丰富的仪式和礼节,这些仪式和礼节帮助维系了封建等级制度的稳定。

总结起来,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主要包括封建主义、农业经济、分散的权力结构以及明确的法律和仪式。

这种制度在西欧历史上持续存在了几个世纪,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欧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落,为后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和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西欧中世纪政治状况的特点汇总

西欧中世纪政治状况的特点汇总

西欧中世纪政治状况的特点及形成原因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被中国史学家称为西欧封建社会。

西方称为中世纪。

在这段历史长河中西欧的政治状况,与中国的封建社会进行比较,呈现截然不同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发展极不平衡,政治发展曲折艰难,国家长期四分分裂,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很晚才出现(英法到15世纪、德意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形成原因如下一、体系严密的封建制度西欧封建社会早期,土地是主要财富。

国王把一部分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这些人成为诸侯。

诸侯又把一部分土地分封给较小的封建主,小封建主再向下分封。

国王和大封建主又各自分封了一批骑士,作为自己的武装力量。

这样的层层分封,就形成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自大至小不同等级的封建主。

这些封建主分别领有大小不等的封地,拥有数量不等的庄园、农奴和武装。

每一个封建主无异于一个小国君。

割据一方,各自为政。

诸侯的势力很大。

有的竟敢向国王提出挑战。

而中国封建社会则不同,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开始,中央集权和皇权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政教冲突5世纪到6世纪开始,罗马天主教会成为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

国王为了使自己的统治神圣化,常请求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自己加冕,这样的做法加强了国王与教会的关系,更意味着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在政治上,教皇是最大的统治者;经济上,教会是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思想上,基督教的教义和神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

恩格斯指出:“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它们成为神学中的科目。

”这样,人们相信世界上的一切权利都是上帝授予的,于是国王和教皇不断地发生碰撞和摩擦以夺得这一权利。

12~13世纪,经过长期的争斗,教皇权利终于达到顶峰:教皇有权废黜君王。

到中世纪后期,随着西欧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和壮大,资产阶级的兴起,教皇和教会的势力才衰落下去。

西欧封建社会

西欧封建社会

西欧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是中世纪欧洲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主要存在于公元9至15世纪。

在这个时期,西欧社会呈现出了封建主义的特征,封建领主和农奴构成了封建社会的基本阶层。

本文将就西欧封建社会的兴起、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西欧封建社会的兴起与发展西欧封建社会的兴起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混乱时期。

由于外敌入侵和战乱频繁,人们渴望得到更强大的保护,于是开始依附于军事实力雄厚的封建领主。

封建领主通过赐地等方式吸引人们归附,形成了封建领地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封建领主控制着土地和农奴劳动力,农奴则为封建领主提供财富和劳动力。

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封建社会呈现出严格的阶级分化。

封建社会分为贵族、神职人员、自由民和农奴等不同的阶层,阶级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

其次,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权是稳固的。

封建领主拥有土地所有权,农奴则只有使用权,不能自由流动或转让土地。

再次,封建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封建农业。

农奴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耕种,一部分产出归封建领主所有,农奴只能获得较少的收益。

最后,封建社会的政治组织形式是封建制度。

封建领主享有领地上的行政、司法和军事权力,形成了一种以封建领主为中心的政治秩序。

西欧封建社会的影响西欧封建社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和阶级分化为欧洲后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和阶级斗争提供了基础。

其次,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和政治组织为后来的西方国家建立了法治和政治制度的基础。

最后,封建社会的农业经济模式为欧洲的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

总结西欧封建社会是中世纪欧洲的一种特殊社会形态,其兴起、特点和影响都对欧洲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西欧封建社会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欧洲社会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

【3003字】。

西欧封建制度政治特点及形成原因

西欧封建制度政治特点及形成原因

西欧封建制度政治特点及形成原因小组总结报告一西欧封建制度政治特点⑴、政治发展曲折艰难,封建国家长期四分五裂,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很晚才出现⑵、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森严⑶、基督教会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巨大,政教冲突激烈,教权甚至凌驾于王权之上。

二西欧封建制度政治特点形成原因⑴、西欧政治格局长期处于封建分裂状态的原因1.地理因素因为西欧被许多河流和山脉分隔开,边缘也被海洋切割了。

这不利于国家的统治和发展,阻碍了各小国间的交流。

地理因素也是国家统一的一个障碍。

2.西欧封建制度:欧洲封建社会因封建主内部土地层层分封,形成金字塔形的封建等级制,每一层上下级之间都结成封君和封臣的关系,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也是西欧封建社会长期分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每个领主只能直接管辖自己的附庸,不能管辖附庸的附庸,所谓“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每个封建主割据一方,各自为政。

所以,整个西欧封建社会是分裂的,国王的权力有限,不能统治到各级封国,难为天下“共主”。

城市兴起前的庄园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然而在西欧层层分封的封建制度下,一些大庄主往往不听从中央的管辖,一度造成庄园割据的局面,这种现象削弱了西欧专制的力量。

因此也是社会生产分裂的重要原因之一3. 历史遗留问题:西欧没有经历长期统一的朝代。

因此,西欧没有实现过民族融合和思想统一的阶段,各民族矛盾重重,加剧了西欧的分裂局面。

⑵、西欧封建等级形成原因其基础来自三个方面:古希腊、罗马的遗产,基督教的传统,日耳曼人的社会模式.换句话说,西欧封建制度是由罗马封建因素,日耳曼因素,通过基督教会对二者的不断结合而形成的。

1. 罗马封建因素随着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中止,帝国的经济在公元三世纪已发生严重危机:人口锐减,城市败落,一些大土地所有者便退居乡村,建立了以隶农为主要生产者的、实行租佃分散经营的田庄制,形成自然经济,政治上则形成独立王国。

如此在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的奴隶制商品经济已经过渡到隶农制自然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欧中世纪政治状况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被中国史学家称为西欧封建社会。

西方称为中世纪。

在这段历史长河中西欧的政治状况,与中国的封建社会进行比较,呈现截然不同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发展极不平衡,政治发展曲折艰难,国家长期四分分裂,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很晚才出现(英法到15世纪、德意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形成原因如下
一、体系严密的封建制度
西欧封建社会早期,土地是主要财富。

国王把一部分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这些人成为诸侯。

诸侯又把一部分土地分封给较小的封建主,小封建主再向下分封。

国王和大封建主又各自分封了一批骑士,作为自己的武装力量。

这样的层层分封,就形成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自大至小不同等级的封建主。

这些封建主分别领有大小不等的封地,拥有数量不等的庄园、农奴和武装。

每一个封建主无异于一个小国君。

割据一方,各自为政。

诸侯的势力很大。

有的竟敢向国王提出挑战。

而中国封建社会则不同,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开始,中央集权和皇权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政教冲突
5世纪到6世纪开始,罗马天主教会成为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

国王为了使自己的统治神圣化,常请求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自己加冕,这样的做法加强了国王与教会的关系,更意味着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在政治上,教皇是最大的统治者;经济上,教会是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思想上,基督教的教义和神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

恩格斯指出:“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它们成为神学中的科目。

”这样,人们相信世界上的一切权利都是上帝授予的,于是国王和教皇不断地发生碰撞和摩擦以夺得这一权利。

12~13世纪,经过长期的争斗,教皇权利终于达到顶峰:教皇有权废黜君王。

到中世纪后期,随着西欧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和壮大,资产阶级的兴起,教皇和教会的势力才衰落下去。

三、城市的兴起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并从中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等。

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级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广大西欧城市开展了争取自治权利的斗争,并订制自己的法律,建立自己的武装,向封建王权和各级封建主发起挑战。

到14~15世纪,从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新兴的城市中等阶级,已经与封建制度水火不容,成为欧洲反封建王权的强大革命力量。

四、封建等级代表制的出现
在制约封建王权、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的起源,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影响巨大。

11.13:黄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