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最详细)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会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生物会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1、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

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并且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

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且分泌雌性激素。

3、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4、精子进入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结合形成受精卵。

5、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

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

在子宫内膜上,胚泡中的细胞继续进行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在8周左右时发育成胎儿——已经呈现出人的形态。

6、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进行物质交换。

7、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着特点。

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8、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进入青春期的标志)9、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供能物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维生素不提供能量)10、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

葡萄糖(主要的供能物质)、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

11、贮存在人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12、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13、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14、含钙的无机盐: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含铁的无机盐:缺乏时患缺铁性贫血。

含碘的无机盐:缺乏时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15、维生素a:缺乏患夜盲症。

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

维生素c:缺乏时患坏血病。

维生素d:缺乏时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

16、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17、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等器官以及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

(胃腺和肠腺)18、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表明,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初二生物会考主要知识点总结

初二生物会考主要知识点总结

初二生物会考主要知识点总结
初二生物会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
1. 细胞与组织
-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 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组织是由相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组成的。

2. 生物的营养与消化
- 生物需要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 消化是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3. 生物的循环与呼吸
- 循环系统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同时
将代谢产物带回排出体外。

- 呼吸是生物体与外界交换气体的过程,包括呼吸道、肺和气
体交换。

4. 生物的运动与支持
- 生物通过骨骼和肌肉的协调运动来完成各种活动。

- 骨骼系统提供支持和保护,肌肉系统提供力量和动力。

5. 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 生物的生长是指体积和质量的增加,包括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大。

- 繁殖是生物种群数量增加的过程,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6. 生物的调节与协调
- 生物体内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来调节和协调各种生理活动。

-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传递信号,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分泌调节。

以上是初二生物会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你的有所帮助。

八年级会考生物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会考生物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会考生物必背知识点生命的特征:
生命的特征可以分为5个方面,分别是生命的机体器官化、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对环境的适应和繁殖能力。

1. 机体器官化
生命的机体器官化是指生命体内存在着一些特殊的结构,这些结构相互协作,完成生命所必需的各种功能。

例如,植物发达的根、茎、叶,动物的神经、肌肉等器官,都是生命机体的组成部分。

2. 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包括合成有机物、分解有机物、能量转换等过程。

这些化学反应是有机体内外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而真核生物中,新陈代谢是在细胞内质中完成的。

3. 生长发育
生命体的生长发育是指无机物质逐渐转化为有机物质,生命机体逐渐变得成熟、发育、壮大的过程。

生长发育是有机体内源性机制和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同时还受到生命机体本身基因的调节控制。

4. 对环境的适应
生命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是生命的特征之一。

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命体可以产生各种适应性的形态和生态型。

例如,动物在不同环境下发生的生态型变化,如极地熊、驼峰等,以及植物和微生物的形态适应等都是对环境适应的表现。

5. 繁殖能力
生命体繁殖能力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多样的,不同物种之间表现的形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植物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繁殖,包括块根繁殖、根茎、各类坚果等方式。

动物的繁殖方式则更加复杂,包括卵生、胚胎发育、哺乳等多种方式。

综上所述,生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其中机体器官化、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对环境的适应和繁殖能力是生命的五大特征。

这些特征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生命的神秘面纱。

初二生物会考复习全部知识点

初二生物会考复习全部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四.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八年级会考生物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会考生物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会考生物知识点归纳生命是一个神奇而又神秘的过程。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学问,其中涵盖了领域广泛的知识,包括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生命形式的演变,从微观分子层面到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

在八年级的生物学学习中,我们所学习的内容不仅仅是单纯地记忆知识点,更要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和关系。

以下是八年级会考生物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掌握生物学知识有所帮助。

一、生命基础知识1. 细胞:所有的生命都来自细胞,在八年级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不同类型的细胞,如肌肉细胞、脑细胞和造血细胞等等。

2. 细胞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到不同的细胞,是细胞分裂的过程。

八年级学习需要了解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的细胞分裂。

3. 基因和遗传:基因是一段DNA序列,决定了我们的遗传特征。

八年级学习需要掌握基因、染色体和遗传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并了解基因突变对个体进化和疾病形成的影响。

二、生物多样性1. 生物分级系统:在八年级的学习中需要了解动植物的分类,学习如何使用分类表来辨别物种和确定它们的关系。

同时,学习如何使用分类的角度观察和描述动植物的特征。

2. 物种多样性:学习如何保护物种多样性,了解为何物种的灭绝是不可逆转的。

同时需要理解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生命过程1. 代谢:代谢是包括所有生物化学过程的总称,如有氧和无氧呼吸、合成、分解和转化等等。

在八年级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代谢的区别,以及代谢与营养之间的关联。

2. 植物生长原理:在八年级的学习中需要了解根和茎的功能、植物的生长原理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生长规律。

同时,学习如何评价植物的健康状况和生长需求。

四、生物与环境1. 生态系统:在八年级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生态系统,它是如何运作的,以及不同生物之间以及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2. 环境保护: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采取有效措施去减少污染,在生态系统中建立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地球健康。

初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汇总

初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汇总

初中生物复习、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3 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4 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6 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7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8 、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9300 =10X30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11 移动,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或'。

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视野里看到的是‘12、载玻片上写着上下',‘0 180。

右旋);制作(撕下内表皮、、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13 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14 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制作(刮几下、涂、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15 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有)是能量转换器。

18片段叫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19DNA 基因。

初二生物:会考必考知识点梳理

初二生物:会考必考知识点梳理

初二生物:会考必考知识点梳理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 生物的组成: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可以分为原核细
胞和真核细胞。

- 生物的特征:生命的七个特征包括呼吸、营养、排泄、感应、运动、生长和繁殖。

二、生物多样性
- 动植物的分类: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植物
可以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 物种多样性: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保护物种多样性
对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至关重要。

三、生态系统
- 生物圈:包括陆地生物圈和水域生物圈,其中陆地生物圈包
括森林、草原、沙漠等生态系统。

-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能量和
物质的转移和循环。

- 生态平衡: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持着生态平衡,包括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和共生关系等。

四、人体生物学
- 人体的组成:人体由器官、组织、细胞和细胞器构成,不同器官有不同的功能。

- 健康与疾病:人体健康与饮食、运动、休息等生活惯密切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是重要的。

五、生物科学与技术
- 科学研究方法:生物科学研究需要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推理。

- 生物技术应用:生物技术在农业、医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六、生命伦理与生物安全
- 生命伦理: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应用需要考虑伦理道德和社会价值观等因素。

- 生物安全:生物实验和应用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以防止生物灾害和生物恐怖主义的发生。

以上是初二生物会考必考知识点的梳理,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初二生物会考知识点精选

初二生物会考知识点精选

初二生物会考知识点精选
1. 细胞
-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各种形态和功能。

- 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类型。

-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真核细胞含有细胞核。

- 细胞内有许多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2. 细胞分裂
- 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基础过程。

- 细胞分裂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

- 有丝分裂包括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分离和细胞质分裂等步骤。

- 无丝分裂是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没有纺锤体的参与。

3. 遗传与进化
- 遗传是指生物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 遗传物质是DNA,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

- 遗传信息通过基因传递,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和特征。

- 进化是生物种群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4. 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环境组成,包括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和物质能量的循环。

- 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种类型。

-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存在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

- 生态系统受到污染和破坏的威胁,需要保护和管理。

5. 微生物
-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小的生物体。

-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空气和生物体内。

-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分解有机物和氮
循环等。

- 一些微生物还可以引起疾病,需要做好预防和控制。

以上是初二生物会考的知识点精选,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2017年初二生物会考知识(一)一、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

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

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

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二、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

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三、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

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四、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五、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六、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1)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3)环境污染(4)外来物种的影响七、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鸽子树(珙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八、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发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2、人们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3、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的法律和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2017年初二生物会考知识(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1、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

2、果实=种子+果皮;双子叶植物种子=种皮+胚 ; 单子叶植物种子=种皮+胚+胚乳3、一个子房可发育成一个果实;一个胚珠可发育成一个种子。

如果一个子房内有多个胚珠,则果实中可有多个种子。

4、人工受粉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花的结构(以桃花为例)1、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2、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里面有花粉,花粉萌发能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内有两个精子。

3、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子房包括子房壁和胚珠,胚珠中有卵细胞和极核。

传粉和受精1、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2、传粉的方式:(1)昆虫传粉: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

虫媒花一般具有鲜艳的花冠、芳香的气味、甜美的花蜜。

(2)风传粉:靠风传粉的花,叫风媒花。

风媒花一般花粉多而轻盈,柱头常有分叉和粘液。

3、受精:花粉管内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一个与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这个过程叫双受精。

双受精作用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

2017年初二生物会考知识(三)生物圈1、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10千米,向下深入10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大气圈的底部:大气圈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2)水圈的大部: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中。

(3)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

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2、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收集和分析资料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1)收集资料的途径: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索。

(2)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音像资料等。

(3)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者发现探究的线索。

2017年初二生物会考知识(四)1、使用显微镜1)目镜看到的是倒像。

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2)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10X30=3003)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

4)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5)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

2、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光学显微镜下看不清,作用是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2)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3、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作用。

2)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3)液泡——细胞液,如西瓜甘甜是因为液泡的细胞液有糖分。

4、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

(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

(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可减少气泡产生。

(5)碘液染色。

(6)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全部染上碘液。

(7)先低倍显微镜下观察5、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形态结构,保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

(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

(4)盖上盖玻片。

(5)碘液染色。

(6)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2017年初二生物会考知识(五)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举例: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6、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7、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2)食物网: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4)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书写箭头向右。

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0、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2017年初二生物会考知识(六)1.传粉是指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2.传粉的方式:植物传粉的方式很多,主要可分为两类:即自花传粉(花粉落在同一朵(自身)花的柱头上)和异花传粉(花粉落在另一朵花的柱头上)。

其中异花传粉是主要方式。

3.异花传粉根据媒介(外力)的不同,主要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

虫媒花具有花大、色艳、有芳香味等特点,易吸引昆虫;风媒花则花小、轻、易吹散,且柱头常有分叉和黏液,适合风力传粉。

4.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以后,受到柱头上黏液的刺激开始萌发生出花粉管,花粉管有两个精子,花粉管穿过子房,到达胚珠以后,一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形成受精卵,一个精子和两个极核形成受精极核。

5.受精:是指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的场所是胚珠的内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