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第三产业..

合集下载

计量经济学大作业-------税收与三大产业的关系模型

计量经济学大作业-------税收与三大产业的关系模型

计量经济学大作业大作业名称:税收与三大产业关系模型实证分析学号: 009097 姓名:胡专业: 09级税务(2)班学号: 009097 姓名:徐专业: 09级税务(2)班学号: 009097 姓名:朱专业: 09级税务(2)班选课班级: A02 任课教师:修课时间: 2011-2012第二学期评语:本文研究是是税收与三大产业关系模型,试图通过对1991-2010年税收年收入与三大产业年产值的分析,了解税收收入与三大产业间存在的关系。

综合运用了OLS分析方法和Eviews软件确立模型、估计参数、模型检验与修正,并进行了预测。

经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税收收入与第一产业相关关系不明显,与第二、三产业间则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

本次课题研究现实意义极强,税收收入是我国政府履行职能的保障,明确税收与三大产业间的关系有利于及时了解我国税收收入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间的关系,保证税收收入的实现。

江西财经大学2011~2012第1学期课程论文考试评分表注:教师提供选题者,选题项不予评分任课教师:徐晔一、摘要本文研究的是税收与三大产业的关系模型,通过对1991-2010年税收与三大产业收入的分析,以了解税收与三大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

运用Eviews软件和OLS分析法对1991—2010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通过逐步剔除不合适的解释变量和对方程进行一系列的检验,最终找出税收与主要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我国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和政策导向运用此关系对以后情况进行预测。

关键词:税收三大产业产值 OLSAbstractThis study is a model of tax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hree major industr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1991-2010 annual tax revenue and the three major industry revenue, we can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x and the three major industries, as well as the links between the various factors. By using Eviews software and OLS analysis of the 1991-2010 historical data analysis and gradually eliminating inappropriate explanatory variables and the equation of a series of tests, finally we can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x and the main impact factors. Through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oriented use of this relationship ,we can predict the subsequent situation.Keywords: tax three major industrial revenue OLS二、经济背景中国的三大产业为: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计量经济学分析

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计量经济学分析

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计量经济学分析——基于三大产业因素经济学院12级经济学3班20121190 郭靖【摘要】:经济的增长离不开产业的发展,要明确我国三大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从而合理调整,制定出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同时,本文采用1978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Eviews软件,分析三大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的高低,从而根据结果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三大产业贡献率计量分析一、问题的提出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世界各国把各种产业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是指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对象的生产部门,有些虽然是工业,但是并不是加工产业,例如采矿业是直接提供矿产但是并不加工,所以采矿业是属于第一产业的。

第二产业是指加工产业,利用基本的生产资料进行加工并出售。

第三产业又称服务业,它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第三产业行业广泛。

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保险业、行政、家庭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

要想发展经济,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就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

所以,我们要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三大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模型的建立:(一)、数据的搜集表一1978年至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三大产业累计表单位:亿元为了更好地分析各产业以及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计算出三大产业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如表二1979年至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三大产业等环比增长率累计表单位:%(二)、模型的初步建立通过对数据的观察,根据搜集的1978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建立模型。

计量经济学论文(三大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三大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2011-2012年第二学期《计量经济学》科目考查卷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国贸10-3任课教师:万勇姓名:程晓晓学号: 10054070303 成绩: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摘要]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经济增长又与产业结构的变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通过对2000年到2010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动的数据实证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三大产业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实证结果表明,现代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是结构主导型增长,即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

现代经济增长在本质上是一个产业部门变化的过程。

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果。

在不同的阶段,不同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不同的。

一方面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下降,资本增长减速,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减少;另一方面,农业结束了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成为劳动生产率增长最快的部门。

[关键词]产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长;实证分析一、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的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水平,尤其是市场经济建立以来经济的增长。

而经济增长又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

但是,经济总量的增长是以各产业部门的增长为基础的。

经济总量与产生结构的变动是有机统一的,中国现代经济的增长,正是通过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非均衡增长。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

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

在我国,产业结构的非均衡增长的现象很普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必然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低下。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计量经济学论文:中国三大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中国三大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的发展,三大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民收入也在不断的提高。

本文运用Granger检验对三大产业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第二、第三产业是GDP增长的原因,增加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能使经济快速的增长。

通过预测方差分解,三大产业对GDP预测分析起了很大的作用。

因此,要大力发展三大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

同时,提出了一些发展三大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三大产业,经济增长,Granger检验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的增长。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一个经济通过专业化和社会分工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又决定了经济的增长方式。

而三大产业构成了国民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

研究三大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有利于发现不足,拉动经济快而好的发展。

对于三大产业,是三大产业对GDP的影响大,还是GDP对三大产业的影响大?传统的、一般的分析方法有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然而这两种方法共同的问题是不能判断出变量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它们之间具体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以及无法解决变量内生性偏差问题。

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与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能够较好地解决这类问题。

本文从三大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由第二和第三产业拉动的,然而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就必须改造传统的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并改革传统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结构,利用资金和新的技术提升工业的生产方式,以此提高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

二、基本模型与数据来源本文将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来分析新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双向作用机制。

VAR模型是西姆斯( 1980)提出的一种动态联立方程模型, 各个方程都具有相同的解释变量, 并以被解释变量的滞后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可以很方便地研究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 且克服了传统联立方程模型受制于经济理论不完善而带来的诸如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划分、估计和推断等复杂问题。

产业结构变化与就业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产业结构变化与就业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一、上海引进民企总部的现状和难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 展,我国产生了许多具有强大实力和市场开拓 力的企业集团,这些集团有很多来源于民营企 业。随着企业实力的壮大和规模的扩张,这些
●詹水芳
企业越来越希望获得更多、更快捷的信息、资 金、商务资源,所以向中心城市迁址的浪潮也 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上海凭借良好的区位 交通、畅通的融资渠道、丰裕的人才资源以及 雄厚的经济实力成为众多民营企业总部迁移 的首选地。目前落户上海的民企总部已经超过 160 多家,其中包括复星高科、分众传媒、美特 斯邦威、均瑶、中欧国际、建桥、飞洲、锐力健 身、东方希望等各个行业领域的知名企业。在 “2007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的榜单中有 31 家企业的总部设立在上海,其中复星高科排名 第 4,东方希望列第 12。上海民企总部中的企 业总部形态主要有本土企业成长型、外地企业 迁入型两种形式。
图 - 1 第一二三产业在 GDP 中的构成动态图 (纵轴为比率,横辆为年度)
图 - 2 三产业劳动力未从业比重 (纵轴为结构比,横轴为年度)
值所占的比重一直在 41%~49%的范围波动,第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
从 1979 年的 22%到 2002 年的 41.7%,基本上是保持着上升的趋势。但
2003 年以后又呈现出下降趋势。在这里需要指出的两个波动点,第一是
1978 年间,第一产业上升和第三产业下降,影响因素,可能是改革开放
政策的影响所致,第二个波动点是 1989- 1991 年,这次波动的原因是受
苏东剧变的影响。
现以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对数(LPGDP1)、第二产业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对数(LPGDP2)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对数(LN)
●岳 毅 张瑞芹

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多因素分析

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多因素分析

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多因素分析(西南大学农生院07级帅哥)摘要:第三产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非常大,影响第三产业的因素有很多,本文试着通过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等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探讨三者对第三产业的影响。

关键词:第三产业影响因素计量经济学分析一、引言为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2年6月16日做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确定发展第三产业的目标是:争取用十年左右或更长一些时间,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体系、城乡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要高于第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者总人数的比重,力争达到或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发展我国商业、金融、保险、旅游、信息、法律和会计审计咨询、居民服务等第三产业,不仅有利于促进市场发育,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方便和丰富人民生活,而且可以广开就业门路,为经济结构调整、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政府机构改革创造重要条件。

要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之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明显提高。

”二、文献综述1、《第三产业经济学》作者不详书生之家……根据国外经验和国内试点经验,我国采用就业入数、固定资产投资和活动总成果三个指标来反映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变化情况。

用增加值指标计算第三产业产值有以下好处:1)符合三次产业分类的原则,能反映全社会的活动成果和三个产业的结构变化。

2)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第三产业的劳动成果。

3)便于进行国际间比较。

2、《金融发展与长春市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建设》李桂林……当前世界产业给构变化的总趋势是第三产业地位迅速上升,如美国,其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68.8%.而第三产业中起支柱作用的又为科技、信息、金融三种行业.不难看出,金融发展乃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3、《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与GDP 的协整分析》龚志伟从长期看, 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我国GDP 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GDP 对于当期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变化比较敏感, 当期第三产业增加值对GDP 的影响作用比较大。

计量经济学论文

计量经济学论文

X X X大学2XXX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计量经济学论文题目:对第三产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姓名:XXX班级:国贸XX学号:XX号指导老师:XXX外语外贸学院二O一二年X月对第三产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随着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第三产业逐渐兴起,它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必要特征。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增强农业生产的后劲,促进工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优化生产结构,促进市场充分发育,缓解就业压力,从而促进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运用计量经济学的计量方法,利用1990年到2010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对我国第三产业、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城乡居民存款储蓄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第三产业与国民生产总值相关性很高,并对城乡居民存款储蓄产生影响关键字:第三产业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 城乡居民存款储蓄一、绪论: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它是指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报告上对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意见,我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由此可见,这种第三产业基本是一种服务性产业。

发展第三产业是产业结构调的一个重要方面,产业结构的变化对整个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

体现了事物结构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的道理;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GDP与三大产业的增长率关系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我国GDP与三大产业的增长率关系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题目:我国GDP与三大产业的增长率关系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我国GDP与三大产业的增长率关系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的三大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20年间得到迅速增长。

文章试从三大产业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统计数据中,研究其内在联系,并对今年总体经济做预测。

关键字:产业经济结构一、经济理论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在工业化发展阶段,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比重占统治地位达到一定高峰后,开始缓慢下降,同时第三产业比重上升,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就我国而言,把各种产业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等;第三产业包括服务业和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三大产业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

第一产业是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基础,第一二产业为第三产业创造条件,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二、三产业的进步对第一产业有带动作用。

由此可见三大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二、问题的提出从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大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和调整。

对于这种变化是否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对我国的经济影响作用是否明显,他们与国内生产总值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对整个国内生产总值又有多大的影响,对于三大产业,在新的条件下哪一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更明显,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研究经济发展状况及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成为决策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

总体来说,2O世纪9O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历史上累积下来的产业结构性矛盾逐步得到解决。

从总体上看,结构调整增强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了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使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第三产业增长值指数
影响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
专业名称:经济学
班级:经济121603班
学生姓名:武立婷
学号: 201216050329
指导老师:乔彬
二零一五年一月
摘要
第三产业是指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企业,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可以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第三产业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的转化,而且还可以促进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快现代化的进程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众所周知,中国的第三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仍存在巨大差距。

本文旨在对影响中国第三产业的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找出其因素,并针对它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第三产业;分析;建议
1 模型设立的背景及意义
1.1 设立模型的背景
第三产业是指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企业,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可以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金融保险业,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业等等。

范围极为广泛,基本上可以算是一种服务性产业。

在我国,第三产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占GDP比重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以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期内部结构也进一步得到优化,不但传统的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饮食业等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一些新兴的第三产业如旅游,电子信息服务,贸易及房地产等部门也保持着迅猛地发展势头。

它不仅能够多方面的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提供广阔的就业门路,而且还以其特有的服务职能,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发展。

因此,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当今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服务市场会引入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这对于尚处于稚嫩阶段,总体竞争实力还很弱的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必形成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我们必须了解到影响第三产业的因素所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好的建议供参考,使我国的第三产业在持续的增长的同时还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而且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劳动人口的就业压力。

1.2 模型设定的意义
首先,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扩大就业。

从地方财政收入看,工业经济以增值税为主,仅中央财政就拿走75%;第三产业则主要实行营业税制,其税收绝大部分留在地方,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最为直接。

在就业方面,三产提供的就业岗位比重高、空间大。

其次,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降低单位GDP能耗,减轻环境污染。

第三,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物质文化需要。

当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需求从量的增加转向质的提高,从物质生活富足殷实延伸到精神生活丰富多彩,从单一化、大众化趋向多样化、个性化。

人们期盼教育、文化、旅游、医疗保健、住房、出行条件等服务环境的改善。

这种需求满足只能由三产来完成,三产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是人们生存环境赖以提高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所以本文对影响中国第三产业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希望能找到影响他的主要因素,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一些好的建议。

2 模型设定
2.1 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等因素已开始或多或少影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所以本文选取了下列变量。

本文选用了2000年--2013年中国的第三产业增长值指数作为因变量Yi,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随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上升,在第三产业如旅游,电子信息服务等的花费应该会有所增加。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X2:在一定的情况下,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越多,能够推动的生产资料越多,所生产的服务产品就越多,第三产业应发展越快。

2.2 模型形式设计
将被解释变量中国第三产业增长值指数(Y )与解释变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X )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2X )进行线性回归:01122i i i i Y βββμ=+X +X +
3 数据收集
通过国家统计局网站查询,我以我国近十四年的数据为例进行分析。

在Eviews软件中选择建立时间序列数据。

数据如下:
4 相关检验
4.1 建立回归模型
假定模型中随机项满足基本假定,用OLS法估计参数,估计结果如下
从表中的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到:2
R =0.4511,调整之后的可决系数为0.3513,因此拟合优度相对来讲是比较低的,但是当α=0.05时,0.025t (11)=2.201,可知t >0.025t ,所以拒绝原假设,认为解释变量x1与x2对y 有显著影响。

1、利用OLS 进行回归时,得到: Y=77.2536-0.0009
1x +0.00192x u +
(13.8352) (0.0003) (0.0008) (5.5838) (-2.8221) (2.5352)
2
R
=0.4511 2
R =0.3513 F=4.5196 D.W=1.4830
五.异方差性检验以及修正
5.1检验异方差性5.1.1图像分析检验
5.1.2残差分析检验
5.1.3white检验
χ(5)=11.0705>nR2,所2
nR=14*0.1459=2.0426,取显著水平α=0.05由于20.05
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5.2异方差性修正
5.2.1、当W=W1=1/ABS(RESID)时,修正的模型为:
5.2.2、当W=W2=1/RESID^2时,修正的模型为:
六.自相关性检验以及修正6.1 自相关性检验
6.1.1 残差分析检验
6.1.2 偏相关系数检验
6.1.3、BG检验
nR=2.0426<自由度为1的xα的临界值,在显著性水平α=0.05时,通过计算2
所以接受原假设,即不存在高阶自相关性。

6.2自相关的修正
6.2.1广义差分法
输出结果表明,估计过程中经过38次迭代后收敛,AR(1)的回归估计值为0.3269,并且t检验结果显著,说明原模型却是存在一阶的自相关性,调整后模型D.W=1.7122。

查表可得,此时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

模型消除了自相关的影响之后的型式是:
Y=86.3839-0.0008X1+0.0014X2
SE(22.0880)(0.0005)(0.0012)
(3.9109)(-1.5190) (1.2181)
2R =0.4862 D.W=1.7122
七、利用简单相关系数检验多重共线性 利用Eviews 软件,可以得到相关系数矩阵。

简单相关系数矩阵
由表可知研究的两个因素对我国第三产业增长值指数呈负相关,X1与X2 没有多重共线性
八、辅助回归方程检验(Y 与21,X X 分别做一元线性回归) Y 与1X 做一元线性回归:
Y 与x2作一元线性回归
辅助回归的有关统计量
由表可知给定显著性水平 =0.05,F 0.05(2,11)=3.98 ,而表中的F i 统计量值都小于3.98,说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另外j VIF 都小于10,21R 22R 都小于0.9,同样说明X1与X2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所以最终确定的模型为 Y=86.3839-0.0008X1+0.0014X2
结论及建议
依个人观点以及我国现在的国情,我认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均会促进我国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第三产业增长率指数是波动的,但是我国第三产业总值一直在增长。

但是由于第三产业增长率指数的波动,导致研究有些误差。

根据上述模型回归结果并结合我国国情,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
在中国,现阶段要想发展第三产业,就要鼓励人们的消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节假日外出旅游的人数将增多,这就需要有良好的运输网络,而且随着人们联系的日益紧密,邮电业也变得必不可少。

因此我国必须尽快完善交通网,保护和管理好旅游区的环境,尽量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

推动第三产业中的一些基础行业的发展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第三产业实际上还可以说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所以可以增加许多就业岗位,不断发展新的服务领域,让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参与到第三产业中来,这样不但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我国的城市化速度,也能不断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

由于第三产业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政府也可以加大补贴,进行一些免费培训等形式采取第三产业就业优惠政策,激发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积极性,在解决劳动力剩余的同时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积极降低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