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食品添加剂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看法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看法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添加的用于改善食品品质、保护食品安全的物质。
虽然食品添加剂能够增加食品的美味和保质期,但是由于使用不当会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因此我们需要对食品添加剂持谨慎的态度。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范围。
有些食品添加剂是经过科学研究和安全评估后被允许使用的,如维生素C等,而有些则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如防腐剂等。
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安全可靠的食品,尽量避免含有有害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食品添加剂的摄入量。
虽然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量有明确的规定,但是长期过量摄入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适量摄入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和监管问题。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和管理,确保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消费者也应该积极参与,通过投诉和舆论监督等方式监督企业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
总之,对于食品添加剂,我们应该持谨慎的态度,选择安全可靠的食品,适量摄入,并关注使用安全和监管问题,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健康。
- 1 -。
食品安全与食品添加剂如何正确使用添加剂

食品安全与食品添加剂如何正确使用添加剂食品安全一直是大家关心和关注的话题,而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工业中的一种重要辅助物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广泛使用。
本文将就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剂的正确使用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对社会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而要保障食品安全,就需要从食品生产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其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一个重要环节。
二、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意义1. 延长食品保质期: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能够有效抑制或延缓细菌和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2. 提高食品质量:一些食品添加剂能够改善食品的口感、颜色、香味等,使食品更加美味可口,增加消费者购买欲望。
3. 增加食品营养价值:部分食品添加剂能够为食品提供营养物质,使其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三、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与分类根据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防腐剂、增味剂、色素、甜味剂、营养强化剂等几个类别。
具体的食品添加剂种类非常多,例如硫酸铜、柠檬酸、亚硝酸盐等。
四、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原则1. 符合法规要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生产企业要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制定使用标准。
2. 适量使用: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应该控制使用的剂量,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并确保对人体健康安全无害。
3. 选择安全的添加剂:生产企业在选择添加剂时应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且进行必要的检测和验证,确保其安全性。
4. 标识明确:食品产品上应明确标注所添加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和含量,让消费者了解并做出明智的选择。
五、食品添加剂的监管与管理1. 加强检测: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质量检测,确保添加剂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并及时公开相关检测信息。
2.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严肃违规行为,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
3. 提高消费者意识: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剂的认知,让消费者成为食品安全的守护者。
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共7页

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1.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近期,“三聚氰胺”“苏丹红”“牛肉膏”“染色馒头”“瘦肉精”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他们都是因违法使用一些添加物所导致的,很多人于是就将矛头指向了食品添加剂,认为它是危害公众食品安全的“罪魁祸首”。
一些不法分子为节约成本、牟取暴利,非法将原本就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原料当作食品添加剂来使用,使得食品添加剂蒙受了“不白之冤”, 突然之间成了食品安全的罪魁祸首。
另一方面由于不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基本知识, 不了解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艺中所起的作用, 再加上一些不科学的宣传或断章取义,部分媒体对诸如“石灰面粉”“反式脂肪酸堪比农药杀虫剂、敌敌畏、DDT”的不实报道,许多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产生误解, 将部分食品安全事件的起因归咎于食品添加剂,使本来食品中不可或缺的食品添加剂成为人们担心的不安全因素,严重损害了整个食品添加剂行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食品添加剂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合理使用就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人们之所以害怕食品添加剂,从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概念上的混淆,将食品添加剂与食品中添加的非食用物质统称为“添加剂”。
其实这二者完全不同。
2.认识食品添加剂提到食品添加剂,有些人会觉得恐慌,甚至“觉得食品添加剂有点像毒药”。
其实,食品添加剂对于现食品工业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食品工业的“灵魂”。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及保藏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入到食品中的少量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是现代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重要物质据了解,目前纳入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已达近2300种,分23个类别。
食品添加剂的用途各不相同,涵盖了防腐剂、甜味剂、食用香料、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增稠剂等等。
在食品中适量使用防腐剂可以可以控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保存期;在食品中适量使用着色剂、漂白剂可以在不损害健康的前提下明显提高食品的感观质量。
从某种程度和意义上来说,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一种市场的消费需求,伴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的开发和生产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应对食品添加剂危害的措施

应对食品添加剂危害的措施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而添加的物质,但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超量添加,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应对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首先,加强食品管控。
政府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制定更严格的标准和规定,在生产、加工和贮存过程中严格控制添加剂的使用量和种类。
建立起完善的食品添加剂追溯体系,对食品添加剂的来源、用量和质量进行全程追踪,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
其次,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政府和媒体应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添加剂危害的认识和食品安全意识。
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布食品安全知识,引导消费者正确选择食品,避免购买有害添加剂的食品。
同时,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全面宣传,让消费者了解添加剂在某些情况下的必要性和作用,从而增加对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认可度。
第三,完善食品添加剂的监测体系。
建立食品添加剂的监测网络,对市场上流通的食品进行抽检,检测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监督,确保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对违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处罚,以震慑违法行为。
同时,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对已使用的添加剂进行更细致的毒理学和营养学研究,为制定更合理的标准和规定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推动食品行业的自律。
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要主动加强自律,自觉遵守食品法规和标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
加强内部质量管理,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规定。
同时,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素质,确保食品添加剂的正确使用。
此外,消费者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有信誉的商家和品牌,遵循“三个看三个比较”原则,即看包装上的食品添加剂信息,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看产品的价格是否合理,并与同类产品进行比较。
此外,消费者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和安全使用的标准,避免被不法商家误导。
对食品添加剂的正确认识

对食品添加剂的正确认识
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可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等品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以及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
然而,由于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食品添加剂一度被人们视为“毒物”,这种认识其实是片面的。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食品添加剂并非都是有害的。
事实上,许多食品添加剂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比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同时,一些食品添加剂还可以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品质,比如防腐剂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让人们在更长的时间里享受到美味的食品。
其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经过严格的评估和审批。
各国政府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食品生产企业也必须遵守这些法规和标准,确保生产出的食品符合安全标准。
最后,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要注意查看食品标签上的添加剂信息,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量。
对于一些不熟悉的食品添加剂,可以通过咨询专业人士或者查询相关资料来了解其安全性和使用情况。
总之,食品添加剂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合理使用、严格监管,就可以确保人们的饮食安全。
同时,消费者也要保持理性和警惕,正确认识和使用食品添加剂,享受到更加美味、营养、安全的食品。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建议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建议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质量、延长保鲜期、增加食品色香味等而添加到食品中的化学物质。
在食品行业中,食品添加剂被广泛使用,但过量或不当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与权益,以下是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一些建议:1. 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和管理: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审批和监督,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建立完善的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标准和规定。
2. 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了解和认知。
消费者应该选择标注清晰、合法合规的食品产品,避免购买添加剂含量过高的食品。
3. 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加大对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寻找更安全、更健康的替代品。
尽量减少对有争议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推动食品行业向更健康、更绿色的方向发展。
4. 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风险评估:针对新型食品添加剂或有争议的食品添加剂,加强风险评估工作,确保其安全性和合规性。
及时公布食品添加剂的安全评估结果,让消费者了解和信任食品市场的产品。
5. 鼓励食品企业使用天然食品添加剂:推动食品企业使用天然食品添加剂,减少对合成食品添加剂的依赖。
天然食品添加剂来源于植物、动物等天然物质,相对来说更安全,更符合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6. 强化食品企业的自律管理:食品企业应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标准和规定。
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和追溯体系,确保食品安全可追溯。
7. 加强食品添加剂的标识和说明:食品添加剂应在产品标签上明确标注,消费者能够清晰了解食品中所含的添加剂种类和含量。
同时,提供添加剂的说明书,包括安全使用方法和可能的风险提示。
8. 鼓励消费者选择无添加剂食品: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可以优先选择无添加剂或少添加剂的食品,减少对食品添加剂的摄入量。
通过选择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护自身的健康。
9. 建立食品添加剂安全数据库:建立全面、准确的食品添加剂安全数据库,收集并整理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
怎样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

怎样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
正确地看待食品添加剂的存在,只要合法、正确地使用,不超过最大允许使用量、遵循食品添加剂GB2760中的使用原则,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在食品的加工、包装、运输以及贮藏过程中,为了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增强食品的感官性状,适当使用一些食品添加剂是有必要的。
正确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是无害的,但是要求使用量必须控制在最低有效量的水平,否则会给食品带来毒性,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危害人体健康。
规范食品添加剂工作总结

规范食品添加剂工作总结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质量和保证食品安全而添加到食品中的化学物质。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于提高食品质量、保证食品安全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以下是对食品添加剂工作的总结:一、加强食品添加剂管理在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中,各级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和管理,包括对食品添加剂的准入、注册、审批、备案等工作。
各级食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测和检验工作,确保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二、加强食品添加剂安全评估食品添加剂安全评估是保证食品的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工作,包括对新的食品添加剂的安全评估、已有食品添加剂的再评估以及食品添加剂混合使用的安全评估等。
评估结果要及时公开,让消费者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三、强化食品添加剂标识食品添加剂标签是消费者了解食品添加剂信息的重要途径。
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添加剂标签上清晰明确地标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用途、用量等信息,让消费者能够准确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四、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测和检验食品添加剂的监测和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测和检验工作,包括对食品添加剂的含量、残留量以及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监测和检验,确保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五、加强食品添加剂的宣传和教育食品添加剂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对于增强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要通过各种途径,如媒体宣传、教育培训等,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水平。
六、加强企业自律食品生产企业是食品添加剂使用的主体,要加强企业自律。
企业要合理选择食品添加剂,并按照国家安全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同时,企业还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和监督,做好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和溯源工作。
综上所述,规范食品添加剂工作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各级食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和监管,加强食品添加剂安全评估工作,强化食品添加剂标识,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测和检验,加强食品添加剂的宣传和教育,同时企业要加强自律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正确对待食品添加剂
本报记者蔡怀光
从牛奶到婴幼儿奶粉,从大米到馒头面包,从矿泉水到功能饮料。
近年来,这些与我们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食品,接连曝出被掺入非法添加剂或过量使用添加剂的消息。
而随着近期关于染色馒头惹起的又一股风波,食品添加剂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
在人人谈添加剂色变的今天,又该如何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呢?
必不可少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离开添加剂,现代食品工业也就不存在了。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理事长齐庆中教授说。
在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由国家卫生部审批的。
而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则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或者加工工艺的需要。
食品添加剂分为两类,一种是通过化学合成,另一种则是从天然物质中提取。
齐庆中强调,“只有经过批准之后才叫食品添加剂。
同时,国家也对不同产品的添加剂使用,有特别的规定。
”
比如最近曝出的染色馒头,根据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防腐剂山梨酸钾与甜蜜素,是不允许添加在发酵面制品的食物中的。
但是不法生产商使用了这些物质,往往造成了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
齐教授认为非法添加的行为,是造成群众谈添加剂色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也在专家的指导下,一起看看常见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色素和香料——恢复食品本色或香气
在一些饮料、烘焙食品的生产过程中,往往有加热的环节。
但是,由于加热会导致食品本来具有的颜色和香气被损失掉,因此需要在这些食品中加入一定量的色素和香料,以此来恢复食品的本色或者香气。
另外,小苏打作为一种常见的膨松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也被广泛的运用。
膨松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热以后,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把食物膨松开。
平时能在超市里买到的面包、速冻馒头等面市,都有膨松剂的成分。
这样的食品,入口后会变得更加松软。
抗氧化剂——防止油类食物酸败
许多人,会把抗氧化剂和防腐剂混为一谈。
其实,这两种添加剂的功效是不一样的。
无论是烹调用油还是菜籽油、豆油等居家必备的油类,里面大多含有抗氧化剂。
因为油脂类食物很容易受氧化反应变质。
在我国,卫生部对此类食物都制定专门的标准,大体分为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食用动物油脂卫生标准、人造奶油卫生标准、食用氢化油卫生标准。
不过,根据此类产品的品质、价格不同,生产商会选择档次不一的抗氧化剂进行添加。
但只要是根据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的产品,消费者就无需对抗氧化剂过于感冒。
防腐剂——防止食物变质
防腐剂的问题,在消费者人群中也是一个关注的焦点。
甚至还有一则笑话:一个消费者拿着一袋各式各样含有防腐剂的食品去找专家,消费者问,“我们天天在吃防腐剂,是不是离世以后,连身体都不会腐烂了呢。
”消费者的担忧,可见一斑。
其实,防腐剂是为了防止食品在储藏过程中主要由微生物繁殖引起的变质,提高保存性,
延长食用价值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比如我们能在酱油的添加标注中,看到防腐剂山梨酸钾。
因为酱油并不是无菌食品,即便在瓶中,酱油本身还是会因细菌大量繁殖而变质。
但是,山梨酸钾进入人体后,会通过消化反应变成水和二氧化碳,极少的沉淀物,也能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体外。
但是,由于这些常识并未得到普及,消费者一直处在对防腐剂恐慌的状态。
之前,杭州曾有两名80后的消费者,发现可口可乐外包装上标注着苯甲酸钠,但并未说明苯甲酸钠就是防腐剂,而以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为由,将生产方中萃公司告上法庭。
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不少企业为了打消消费者的顾虑,尽力避免明确标注防腐剂的行为。
消费者的担忧与企业的隐瞒,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大家对防腐剂的误解。
添加剂会沉淀在人体内部吗?
目前,许多食品的标注栏内,都会出现少则几个,多则数十个的添加剂名称。
消费者最担心的,就是这些添加剂一旦沉淀在人体内部,将对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但是,我国在规定添加剂最大使用量的时候,还是非常保守的。
比如面包,也许有人三天吃不上一次,但也有人天天吃,所以制定规定时,就会把食用最多的人的安全性考虑进去。
在国际上,有一个公认的、每人每天每种食品添加剂的允许安全摄入量。
比如苯甲酸,酱油里面经常要用到。
一个人每天每公斤体重允许的苯甲酸安全摄入量,是每千克5毫克。
也就是说,一个体重120斤的人,每天摄入小于300毫克的苯甲酸钠,就不会对人体有影响。
而在我国,一公斤酱油只允许含1克苯甲酸钠。
按1000毫克等于1克的剂量换算,一个人一天要吃下3斤多酱油,才会超量食用苯甲酸钠。
齐教授表示:“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世界上各个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对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规定了其使用范围与使用限量。
所以只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品种、范围和用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是非常安全的,大可不必担心。
”
常见不法添加剂的识别方法
漂白剂:氧化漂白剂可使食品的营养成分遭到氧化破坏。
消费者在购买时要认清“原色”食品再购买。
食品的外表异乎寻常的光亮和雪白,可能会有问题。
着色剂:着色剂是使食品着色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通常包括食用合成色素和食用天然色素两大类等。
消费者遇到颜色过分浓艳的食品,可能存在滥用着色剂的现象。
防腐剂:狭义的防腐剂主要指山梨酸、苯甲酸等直接加入食品中的化学物质。
个别作坊为节省成本,通常选择甲醛和福尔马林等非食品级的工业原料,来强行杀菌。
但是,这样的食物带有刺鼻的化学气味,如果遇到,一定要多长一个心眼。
香精香料:香精是含有两种以上香料的混合物,而相关标准中没有对食用香精在产品中的使用上限作规定,只对食用香料的使用上限进行了规定。
个别企业私自生产、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的食品香料,或使用低质、违规原料,以牟取暴利。
甜味剂: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以甜味的食品添加剂,有蔗糖、葡萄糖、果糖、果脯糖浆、
糖精钠等。
成本较低的糖精钠,使用有一定上限。
过量使用糖精钠的现象不少,特别是在某些劣质饮料、蜜饯和果脯中。
甲醛或双氧水:常见的有水发蹄筋、水发海参、水发酸鱼等,不法分子常利用甲醛或双氧水来加工水发食品。
我国严禁以甲醛作为食品防腐剂食用。
鉴别时,一是看,如果食品非常白,体积肥大,应避免购买和食用;二是闻,甲醛泡发的食品会留有一些刺激性异味;三是摸,用甲醛泡发的食品手一握就很容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