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状态下抑郁焦虑的处理
缓解焦虑的十个小妙招

缓解焦虑的十个小妙招1.治疗烦躁焦虑小妙招2.6个小技巧让你轻松告别焦虑3.五个轻松减轻焦虑的好方法4.缓解焦虑症方法治疗烦躁焦虑小妙招治疗烦躁焦虑小妙招治疗烦躁焦虑小妙招,现代人的生活压力成了我们的热点话题之一,不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是一帆风顺的,这种压力往往会带来许多心理疾病,如抑郁、焦虑。
现在分享治疗烦躁焦虑小妙招。
治疗烦躁焦虑小妙招11、目标转移法如果你是因为某件事或者是某个人而感到心情烦躁,注意力无法集中,就不要强迫自己了。
这时候最应该做的是放松心情,做一些打发时间同时不会耗费你脑力的事情,不妨听听音乐、看看电视。
只有在你的心情得到缓解和放松以后,你才能够有精力去做自己该做和想做的事情。
2、适当的哭一场在悲痛欲绝时大哭一场,可使情绪平静。
哭是解除紧张、烦恼、痛苦的好方法。
美国心理专家威费雷认为,眼泪能把有机体在应激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某种毒素排出去。
从这个角度来讲,遇到该哭的事情忍住不哭就意味着慢性中毒。
3、网上聊天在社会,少不了要受点委屈、遭点挫折,或是单位里被领导训话,或是朋友间起了误会,或是中了竞争对手的黑招。
各种各样的烦恼和不快乐,就象躲在暗处的刺客,趁你不注意的时候跳出来朝你砍上几刀。
开始时我被这些坏情绪弄得心神不定,憔悴不堪,后来长了经验,慢慢总结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
、对付糟糕情绪的好办法。
4、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宁静针对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白领应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
如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下班后泡泡热水澡,与家人、朋友聊天;双休日出游;还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等等。
另外在工作中也可以放松,如边工作边听音乐;与同事聊聊天、谈谈笑话;在办公室里来回走走,伸伸腰;打开窗户,临窗远眺,做做深呼吸等等。
同时在复杂紧张的工作中,应保持心理的平衡与宁静,俗话说“心定自然凉”。
这就要求白领应养成开朗、乐观、大度等良好的性格,为人处事应该稳健,要有宽容、接纳、超脱的心胸。
如何治严重抑郁症

如何治严重抑郁症
如何治严重抑郁症
学生有重度的抑郁症,要马上到正规的医院去进行治疗,主要是进行药物治疗,首先医生会建议学生住院,因为重度抑郁症的学生,他往往有自残、自伤、自杀的强烈的念头,甚至是行为,不住院可能会导致自伤、自杀的情况,住院会让患者24小时的受到一个保护和监控。
抗抑郁剂首选新型的抗抑郁剂,比如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包括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等,年轻的学生也可以选用三环类的抗抑郁剂,比如多塞平、阿米替林等,起效比较快。
另外要督促患者把药物吃进去,主要是应用一些抗抑郁剂,对于有冲动、急躁的患者也可以加上一些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是奥氮平、喹硫平这些。
1。
心衰病人的情绪护理如何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心衰病人的情绪护理如何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会面临着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病情的恶化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针对心衰病人的情绪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心衰病人情绪护理的方法,以期能够有效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1. 提供情感支持心衰病人常常因为疾病带来的不适感、恐惧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感到焦虑和抑郁。
在这样的情况下,提供情感支持对于病人的情绪护理非常重要。
护士可以倾听患者的抱怨和痛苦,理解他们的感受,并与他们建立起信任和良好的关系。
在患者需要的时候,给予鼓励和安慰,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有人在关心他们。
2. 教育患者及其家属心衰病人及其家属对于疾病的不了解可能会导致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
因此,护士可通过教育的方式,向他们详细介绍心衰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相关知识。
通过增加他们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医学素养,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更好地理解疾病过程,从而减少对未知的恐惧和焦虑情绪的产生。
3. 建立良好的社交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和社会交往的支持是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的重要因素。
护士可以引导患者积极参与一些与爱好和兴趣相关的活动,促进他们与他人的互动。
同时,护士还可以鼓励患者参加心衰患者支持群体,与其他患者进行交流和分享,互相支持,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4. 应用心理疏导技巧心理疏导是一种通过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技巧。
护士可以学习和应用一些常用的心理疏导技巧,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放松训练、情绪调节等。
通过帮助患者调整思维方式,放松身心,提升积极情绪,护士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疾病,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
5. 合理运用药物治疗对于一些焦虑和抑郁情绪较为明显的心衰病人,药物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合理运用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其心理状态。
然而,护士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当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药物的副作用,避免药物滥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晚期癌症病人心理状况和临终关怀的应对方式

晚期癌症病人心理状况和临终关怀的应对方式【摘要】晚期癌症患者心理状况和临终关怀对患者以及家属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面对晚期癌症的心理压力时,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特点,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
为病人提供恰当的心理支持,鼓励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并不断沟通和关注病人的感受,这些都是有效的方式。
综合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在临终阶段,临终关怀对患者和家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爱和尊重病人的意愿和尊严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晚期癌症患者缓解心理压力,让他们在困难的时刻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关键词】晚期癌症病人,心理状况,临终关怀,心理特点,策略,心理支持,积极心态,沟通,关注,生活质量,家属,关爱,尊重,意愿,尊严。
1. 引言1.1 晚期癌症患者心理状况的重要性晚期癌症患者心理状况的重要性在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面对晚期癌症的困难和挑战,患者往往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抑郁等。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说,良好的心理状况是至关重要的。
晚期癌症患者常常面临着病情恶化、死亡的威胁,以及身体的痛苦和不适。
这些种种压力和挑战会使患者心理上更加脆弱,容易陷入绝望和消沉的状态。
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患者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面对现实,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康复至关重要。
良好的心理状况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抗病能力,增强他们对治疗的信心,促进身心的健康恢复。
医护人员和家属应该重视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重拾信心,积极面对疾病,提高生存质量。
1.2 临终关怀的重要性临终关怀是对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属的一种重要关怀方式,它旨在帮助病人平静地面对死亡,缓解他们的痛苦和恐惧,提供身心灵上的支持和安慰。
在临终关怀中,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当尊重病人的意愿和尊严,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和关怀。
常见疾病心理反应及其护理诊断

常见疾病心理反应及其护理诊断疾病心理反应是指正常人患病后所产生的各种心理反应,通常表现为负性情绪,如焦虑、疼痛、恐惧、悲伤、抑郁、悲观等。
当人体长期处于负性情绪时,免疫细胞对病原微生物的吞噬能力减弱,产生细胞因子、淋巴因子、抗体、补体的分泌功能降低,进而对病原异物的识别功能减退,导致机体的整体抗病能力下降,甚至会延长康复期并可能对愈后的个性也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如何全面细致地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体察其心理变化,作出恰当的护理诊断,以便有放矢地给予身心两方面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几种常见的疾病性心理反应如焦虑、疼痛、恐惧、抑郁等表现,其原因、护理诊断等简要讨论如下。
1 焦虑1.1 焦虑的生理及心理反应焦虑是由于应激而产生的一种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通常表现出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心理改变。
中医认为焦虑症多为肝失疏泄,心肾不交证。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脑内神经递质-受体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系统功能失调有关<sup>[1]</sup>。
由于肝气郁滞,内分泌失调,患者通常表现为纳差、腹胀、嗳气、口干、易汗、心悸、恶心、呕吐、疲劳、停经、口吃、抽搐、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内在生理反应。
患者的心理反应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通常表现为抵抗或逃避。
其外在行为通常有愤怒、否认、伪装快乐、专心于某种活动、哭泣、负罪感、角色失败等。
苏宝珠等采用“交谈法”对280例住院患者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80%以上的被调查者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各种焦虑性心理反应<sup>[2]</sup>。
1.2 焦虑产生的影响因素焦虑产生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遗传因素、性格特征、精神因素及生物学因素等。
遗传因素在焦虑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血缘亲属的同病率为15%,其中单卵双生子高达50%。
自卑、自信心不足、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等性格特征也容易使患者对轻微挫折或身体不适感到紧张或引起情绪波动,从而造成焦虑。
疾病期间如何帮助病人建立积极的心态

疾病期间如何帮助病人建立积极的心态在面对疾病的挑战时,积极的心态是病人走向康复和恢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身心的健康相互关联,因此,重塑乐观的心态对促进病人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一些帮助病人建立积极心态的方法和策略。
调整心理状态首先,帮助病人建立积极的心态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
疾病期间,病人可能会感到焦虑、沮丧或无助。
因此,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并积极倾听和理解他们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适应他们的心理需求,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 提供情感支持:与病人进行真挚的沟通,表达关心和理解的态度,让病人感受到他们并不孤单,有人愿意倾听和帮助。
2. 鼓励积极思考:积极的思考可以帮助病人转变消极情绪。
鼓励他们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寻找希望和解决方案。
3. 提供心理咨询:对于长期住院或严重疾病的病人,可能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他们处理情绪问题。
保持社交联系疾病期间,病人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康复过程,这可能导致他们感到孤独和与外界的脱节。
为了帮助病人建立积极的心态,我们可以鼓励他们保持社交联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亲人和朋友的陪伴是病人最需要的力量源泉。
他们的关心和鼓励对病人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2. 参与支持小组:与其他患病者分享经验和情感,可以帮助病人感到他们并不孤单,同时也增加了相互支持和理解。
3. 利用科技手段进行交流: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康复中的病人提供了便利。
他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视频通话等方式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分享他们的进展和感受。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身体康复。
在帮助病人建立积极的心态时,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养成以下健康生活习惯:1. 均衡饮食:良好的营养对身体康复至关重要。
鼓励病人摄入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并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
2. 适度锻炼:根据病情,鼓励病人进行适度的锻炼,如散步、瑜伽等,以提高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3.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作息习惯,有助于病人的身心恢复。
三个月彻底治愈抑郁症的经验

三个月彻底治愈抑郁症的经验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困扰和痛苦。
然而,在适当的治疗和积极的自我调整下,抑郁症是可以被治愈的。
在我的个人经历中,我通过三个月的努力和改变,成功摆脱了抑郁症的困扰。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治愈抑郁症的经验,希望能给那些也经历同样困扰的人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第一步:正视并接受自己的抑郁症第一步是正视并接受自己的抑郁症。
在我开始治疗之前,我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否认和逃避,我不愿意承认自己患有抑郁症。
然而,当我终于勇敢地面对它,并接受了自己的心理状况时,我才能够真正开始治疗。
第二步:积极寻求专业帮助接受专业帮助是治疗抑郁症的关键。
我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并与他建立了良好的治疗关系。
通过与咨询师的交流,我得以深入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问题,并学会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此外,咨询师还给了我一些药物治疗的建议,并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了我积极的支持和鼓励。
第三步: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改变生活习惯是治愈抑郁症的重要一步。
我开始注意饮食的健康,并增加了各类营养物质的摄入。
我每天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例如慢跑和瑜伽,这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提升身心健康。
第四步:积极应对负面情绪抑郁症患者经常面临负面情绪的困扰,如焦虑、恐惧、自卑等。
为了克服这些情绪,我学会了积极应对的技巧。
例如,我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感受,并找到合适的方式来释放负面情绪,如和朋友聊天、听音乐、画画等。
我还学会了深呼吸和冥想,这有助于我平静思绪,提升自我控制能力。
第五步:寻求社会支持在治疗过程中,我发现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对于康复至关重要。
我向家人和朋友坦诚了我的心理状态,并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这些支持使我感到不再孤单,增强了我的战胜抑郁症的信心。
第六步:积极参与有意义的活动抑郁症常常让患者感到无助和缺乏动力。
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积极参与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如志愿者工作、学习新技能等。
减轻焦虑的15种方法

减轻焦虑的15种方法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
不同于抑郁症,焦虑症状着重于过度的担心、紧张和恐惧。
这种状况往往影响到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甚至影响到个人的日常生活。
焦虑可能会导致身体上的问题,如肌肉疼痛,抑郁和睡眠障碍等问题。
但是,焦虑可能是可以控制的。
以下是一些减轻焦虑的有效方法。
1. 聚焦当下思考过去的事情和未来的事情往往引起焦虑。
相反,聚焦当下是减轻焦虑并重新获得平衡的方法。
花时间关注周围的事情,感受生活的细节,让心灵得到放松。
这样做可以帮助你看到生活中积极的一面。
2. 深呼吸深呼吸可以帮助放松身体,减轻心理压力和恐惧。
当你感到不安时,试着让呼吸变深和缓慢,让身体放松,排除恐惧感,保持内心平静。
3. 运动定期参与有氧运动是减轻焦虑的一种自然方式。
通过运动,身体会释放出各种化学物质,从而让你减轻紧张感,缓解情绪和放松身体。
4. 慢跑慢跑可以帮助你减少紧张感,同时可以让身体获得锻炼。
通过慢跑,身体会释放出与快乐和满足感相关的多巴胺,从而加强身体的免疫力。
5. 瑜伽瑜伽是一种古老的身体和思想修行。
这种练习中的深呼吸和放松可以帮助你减轻焦虑。
不同的体位可以放松身体和心灵。
6. 冥想通过冥想,可以梳理思维,减轻负担。
冥想可以帮助你放松身体,消除干扰和停止思考。
这种方法的目的是让个人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7. 坚持良好的睡眠习惯睡眠不足容易导致焦虑,这种情况需要努力去解决。
为了保持身体良好的状态,坚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非常重要。
可以在睡觉前做一些放松的事情,如听轻柔的音乐、泡个热水澡,以获得深度睡眠。
8. 倾听放松音乐放松音乐可以帮助你放松身体和思维。
音乐可以与身体和思维产生共鸣,从而缓解紧张感,并让你体验到放松和宁静。
9. 坚持写日记写日记可以帮助你梳理思维,减轻紧张情绪。
写作可以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了解自己所处的情况,并为未来做出更好的计划。
10. 放弃完美主义完美主义是许多焦虑患者的通病。
试图让每件事情完美只会增加一些无谓的压力,让内心更加紧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课件
1
整理课件
2
背景
综合医院抑郁、焦虑障碍诊疗现状 抑郁和焦虑障碍识别 神经系统常见病伴发抑郁、焦虑障碍的
诊断与治疗
整理课件
3
您可能每天与这些患者打交道
焦
虑
•过度警觉
症
•广场恐怖
•强迫性仪式动作
睡眠障碍 害怕 激越 多虑 注意力减退 惊恐发作 慢性疼痛 胃肠道症状 过度担心
0.9
0.8
0.7
生
存 0.6
*
率 0.5
0.4
0.3
0.2
0.1
0.0
1980 (N=103)
1982 (N=103)
1984 (N=94)
1986 (N=91)
1988 (N=91)
Morris et al, Am J Psychiatry 1993; 150:124-129 整理课件
无抑郁 伴抑郁
③原发性抑郁(内源性抑郁)
典型抑郁症心境恶劣(抑郁性神经症)
整理课件
10
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组以情感 低落为基本特征的精 神障碍 , 可伴有焦虑 、 认知和行为的改变。
整理课件
11
抑郁症的典型表现
核心症状:
心境低落、兴趣减退、乐趣丧失、无趣、无欲、无助动力 缺乏
心理症状:
焦虑、自责自罪、精神病性症状、记忆力下降,认知扭曲 自 杀观念和行为、精神运 动性抑制
整理课件
15
惊恐发作
急性焦虑,以反复出现强烈的惊恐发 作、伴濒死感或失控感及自主神经 症状为特点,具有不可预测性,发 作期间始终意识清醒,发作后仍心 有余悸,产生预期性焦虑。
整理课件
16
抑郁焦虑的病因
1.生物学因素:神经递质
1) 5HT 抑郁心境:5HT1A 5HT2A受体有关; 慢性疼痛:5HT1S 、5HT1D、 5HT1E
整理课件
22
卒中后抑郁
( 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
PSD发病率高达20%~60%
20%为重症抑郁
1/3的患者在其病后2年中发生抑郁
临床表现与抑郁症大致相同
对卒中患者10年随访,伴发抑郁者的死亡
率为无抑郁患者的3.4倍
整理课件
23
卒中后10年的生存率和抑郁的关系
1.0
呼吸系统:发作性呼吸困难,憋气。
整理课件
7
抑郁/焦虑状态对患者带来的影响
病情加重
病情迁延、反复
继发功能损害
诱发并发症
整理课件
8
不同疾病患者伴发抑郁的比例
脑血管病 帕金森(症)病 冠心病 心肌梗死 类风湿性关节炎 肾病透析患者
20~40% 40% 40% 45% 42% 18~53%
糖尿病
1990 (N=91)
24
卒中后抑郁(PSD)病因
PSD是社会-心理-生物学共同作用的结果 (1)PSD的发生与左额叶病损、左半球病
损有关 ①左半球损害 ②左前皮质损害 ③左前半球损害 其中尤以左前半球皮质或皮质下损害累及左 额背外侧者更易发生PSD
5HT1F受体功能有关; 惊恐障碍:5HT1B受体功能有关。
整理课件
17
抑郁焦虑的病因
2)NE
可产生精神兴奋、愉快快情绪、保持觉醒。 α-NE有拮抗疼痛效应参与巩固记忆。兰 斑核功能NE低下致抑郁情绪三阻滞(思 维、运动、社交)和三减退(食欲、性 欲、兴趣)
3)DA
犒赏系统的表达,抗抑郁、改善动机、欲 望、动力
1、疾病导致的心理反应 功能受损或疼痛导致患者心身受挫; 表现为焦虑、抑郁或情绪不稳定,易激 惹; 病后因生活节律被打乱,可出现失眠、 焦虑、紧张、 情感脆弱诱发等
整理课件
21
神经系统疾病伴发抑郁/焦虑的原因
2、病前个体心理素质 病前原有神经症长期存在, 心理素质缺陷,
敏感,多疑,求全责备, 以自我为中心,自悲或 易失落的个性性格或人格特征等诱发的内 源性抑郁
过度换气
不明原因胸痛、 胸闷、心悸、早博
抑郁的核心症状 腹帐、食欲差、腹痛
无固定点、便秘、腹泻
血糖波动 皮肤异常感觉
经前期紧张 更年期症状
性功能障碍
整理课件
13
抑郁的评定
常采用ZUNG自我评定量表:筛选 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严重程度 老年抑郁量表:用于老年人
整理课件
14
焦虑障碍
焦虑症是以持续焦虑或反复发作的 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 广泛性焦虑是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 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和紧张不安,或 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 烦恼为特征,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 状、运动性不安。
抑
•抑郁情绪
郁
•缺乏快感
症
•体重增加或减少
•兴趣减退
临床上,抑郁症与焦虑症的症状有重叠, 即“焦虑-抑郁”共病
整理课件
4
综合医院抑郁、焦虑障碍诊疗现状
抑郁、焦虑障碍患者疾病群体巨大,此类 患者合并有多专科疾病;
医务人员对其识别和重视不够,诊疗认识 不统一,漏诊、误诊率高体化障碍的症状表现
33%
甲状腺疾病
12~45%
柯兴综合症
19~36%
手术后
22~32%
老年患者 24%(门诊)-36%(住院)
肿瘤患者 33%(门诊)-42%(住院)
整理课件
9
抑郁分类
①反应性抑郁(心因性抑郁) 有抑郁,但不一定有兴趣减少,无典型早醒,无典 型晨重夕轻
②继发性抑郁(症状性、体因性抑郁)
继发于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药物:抗精神病药 物、降压药、西比灵等。
生物生理学症状:
以早醒为特征的睡眠紊乱、性欲、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精
力丧失。晨重晚轻的节律变化。非特异性的躯体症状:肠胃
道功能紊乱症状、尿频、胸闷、气短等
整理课件
12
抑郁症: 一个系统性疾病
.
失眠、早醒、头晕、头痛
各种不明原因疼痛
.
“躯体化表现”
焦虑状态常常掩 盖抑郁核心症状
吞咽梗阻感、返流、 胸骨后烧灼痛
1、疼痛 2、胃肠道症状 3、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4、呼吸、循环系统症状 5、内分泌系统症状 6、假神经系统症状
整理课件
6
常见疾病抑郁焦虑表现
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心悸、心动过速、早搏增 加、血压增高、血管收缩。 内分泌:各种激素增高、血糖增高。 消化系统:胃肠活动增加、胃酸增加、急性溃 疡、腹痛腹泻等。 神经系统: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疼痛、肌肉 颤抖、失眠、早醒、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
整理课件
18
神经系统常见病抑郁障碍
伴发抑郁的约50%的神经系统常见病:
–卒中 –帕金森氏病 –多发性硬化 –癫痫 –痴呆 –颅内感染性疾病等
整理课件
19
神经递质缺乏与抑郁和焦虑障碍关系
NE
能量
兴趣
动机
焦虑激惹
心情 食欲
情绪 性 欲 认知
攻击 内驱力
整理课件
DA
5-HT
冲动
20
神经系统疾病伴发抑郁/焦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