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共和国时期(197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关于电
4. 改造旧的科学文化事业 影《武训传》的讨论;高等院校
的院系调整
5. 开展外交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一、土地改革(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1950年湖南省岳阳县第一区麻塘乡 1950年9月河南省洛阳专区洛阳县平乐区的 农民易振家在土改中分到了土地。 农民在丈量分到的土地。
《共同纲领》的宪法性
序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组织人民自己的中央政府。
规定了5条权利,1条义务。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
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选举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民 政府为行使各级政权的机关。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为行 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
1. 中央人民政府 的选举
2.《共同纲领》 的制定并通过
《共同纲领》
由序言和7章60条组成
规定了新中国政治、军
纲领性:事、经济、文化教育、
民族、外交等方面的目 标和行动方针。
宣告新政权的合法性
宪法性:
规定了权利义务 规定了国家的政权体制
《共同纲领》的纲领性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 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 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 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
1949-1952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形势和任务 第三节 建国初期的几大运动 第四节 中苏结盟
最新1971年10月25日,第()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第( )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22届
B.24届
C.25届
D.26届
正确答案:D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2758号决议进行表决。
决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下通过。
当电子计票牌显示出表决结果后,会议大厅迅雷般的掌声轰鸣,持续达两分钟之久。
不少国家的代表放声高歌,热烈欢呼,有不少人像过节一样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
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是一个辉煌的时刻,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值得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热爱和平、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感到自豪的时刻。
从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的合法席位,至今,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今天,在联合国的几乎所有机构里都可以看到中国代表的身影,并以充满活力的姿态发挥着中国作为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作用。
中国历史年代表(附世界历史年代表)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约3万年前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约7000~5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约4000~5000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约5000~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夏(公元前2070~前1600年)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公元1840年)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公元9年西汉灭亡东汉(25年~220年)公元25年东汉建立73年班超出使西域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避之战三国(220年~280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263年魏灭蜀265年西晋建立,魏亡西晋(265年~316年)280年东晋灭吴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东晋(317年~420年)317年东晋建立383年淝水之战南北朝(420年~589年)420年南朝宋建立494年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隋(581年~618年)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统一南北方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唐(618年~907年)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627年-649年贞观之治贞观年间玄奘西游天竺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713年-741年开元盛世755年-763年安史之乱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五代(907年~960年)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北宋(960年~1127年)960年北宋建立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11世纪前期元昊建立西夏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12世纪初期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金灭辽南宋(1127年~1276年)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1140年宋、金郾城大战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元(1271年~1368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1276年元灭南宋明(1368年~1644年)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结束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营建北京城(明成祖)16世纪中期戚继光抗日倭1553年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清(1636年~1911年)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73年三藩叛乱开始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乾隆年间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1898年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四、近代史民国(1912年~1949年)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8月1日南昌起义9月湘赣边秋收起义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1928年井冈山会师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开始1935年1月遵义会议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国性抗战开始12月南京失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日军南京大屠杀开始1940年8月百团大战1941年皖南事变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订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1948年9月~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并取得胜利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国民政府覆灭五、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2012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朝鲜战争结束,抗美援朝胜利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1976年4月四五运动9月毛泽东逝世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7年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提出1992年邓小平讲话,加快改革开放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确立1999年澳门回归2001年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历史大事年表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公元前2100年左右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330年波斯被马其顿灭亡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公元前73-71年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公元初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公元三世纪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四世纪北非发生“阿哥尼斯特”运动378年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410年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六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建立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八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形成646年日本大化改新676年新罗统一朝鲜九世纪早期英吉利王国形成843年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九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十一世纪中叶加纳王国全盛时期1192年日本幕府政治建立十三世纪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十四世纪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开始1358年法国农民起义1381年英国瓦特。
简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简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华或中国)是一个位于东亚的主权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其中包括了许多王朝和朝代。
1949年,中国发生了一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事件。
这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新的篇章的开启。
中国共产党(简称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战胜了国内的敌对势力,实现了中国大陆地区的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础。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经济和政治改革。
中国试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现代化建设,并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机会。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在中国建国初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思想,并主导了中国大规模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政策。
然而,在毛泽东逝世后,中国发生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变革,这些变革带来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挑战和机遇。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力量,其快速发展也给世界带来了重大影响。
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如改革开放政策和“一带一路”倡议,以促进国内经济和国际合作。
然而,中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经济不平衡、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不平等等问题。
中国政府正在努力应对这些挑战,并寻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而言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史见证了中国从一个封闭的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转变。
中国在历史中走过了许多曲折的道路,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文化和传统。
作为一个全球大国,中国继续在探索未来发展道路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1949-1953年1、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1949年9月:一政协在北平召开,通过《共同纲领》。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司令员:彭德怀。
5、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
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农村生产力大大解放,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7、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1、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
意义: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公私合营,实行赎买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
4、1954年4-7月: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目录第一章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第一节伟大的民族与伟大的祖国第二节筹备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第二章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1949-1952)第一节实施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第二节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第三节巩固人民政权与抗美援朝战争第四节社会建设、民主改革和城乡社会生活第五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和外交工作第三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工业化建设的良好开端(1953-1956)第一节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二节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第三节确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第四节工业化起步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第五节前所未有的文化社会进步与国防建没第六节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行和平外交第四章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1956-1960)第一节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成果第二节执政党整风与反“右派”斗争第三节“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第四节纠“左”的错误与庐山会议第五节政治建设以及政治体制的变动第六节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与统一祖国的进展第五章在调整中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60-1966)第一节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第二节发展文教、科技、国防、卫生、体育事业第三节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第四节政治调整与“四清”运动第五节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和10年建设成就第六章人民共和国发展中的10年内乱(1966-1976)第一节“文化大革命”的发动第二节全国性内乱与健康力量的抗争第三节纠正错误的努力与挫折第四节经济的起伏与政治、文化、外交工作第五节全面整顿与反整顿的较量第六节“文化大革命”的结束第七章开辟人民共和国历史新时期(1976-1982)第一节各项工作的恢复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第二节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第三节国民经济调整与全面系统地拨乱反正第四节走上改革开放之路第五节推进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第六节外交战略的调整与实施第八章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982-1987)第一节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第二节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第三节科技教育改革与文化社会发展第四节军队改革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第五节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推进第九章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与经受严峻考验(1987-1992)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基本路线第二节制定“三步走”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第三节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五节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第六节打破西方发达国家的“制裁”和对外关系的发展第十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992-1997)第一节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第二节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第三节制定跨世纪的宏伟纲领与实施宏观调控第四节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五节经济社会建设与人民生活第六节开创全方位外交的新格局第十一章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向新世纪(1997-2002) 第一节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第二节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三节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特大自然灾害第四节经济社会变化与科技事业发展第五节继续拓展全方位的外交新格局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第六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实施“走出去”战略第七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第十二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2002-2009)第一节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二节确立科学发展观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节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第四节发展科技文化和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第五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六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第七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争取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八节和平发展新外交与统一祖国新进展结束语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伟大成就与今后的考验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
中国历史现代部分时间年表 八年级下册

调整整顿: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和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进行调整、整顿
走向结束:四五运动奠定群众基础: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粉碎“四人帮” 即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文革期间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损失达5000亿元,但社会还是有缓慢发展。
4.
现代史的两大历史时期
,其中又分四段历程。
政治:
1追歼残敌,剿匪作战,和平解放西藏,使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2
3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4
3 镇压反革命运动。
4 “三反”“五反”运动。
经济:
1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3
4合理调整工商业。 争阅土地改革法 朱宣咸作
5
6政府领导人民恢复和发展生产。
政治: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外交: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政治:第十四界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南巡讲话解放思想,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两岸达成海峡两岸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
两岸: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
两岸:江泽民针对海峡两岸新情况提出八项主张。
1962年初,中共召开七千人大会,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领导人自我批评。
1966-1976年
惨痛教训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
导火线:1965年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
全面发动:1966夏,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发表两个文件
全国动乱:以1967年初的上海“一月夺权”为开端;
1980年,平反冤假错案,为党史最大冤案(刘少奇)平反;为影响最大、涉及人数最多的”右派”平反
中国近现代史年表

近代史:.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从广州转攻厦门,攻陷定海,北犯天津。
1841年1月——琦善同英国签订《穿鼻草约》,道光帝不满,派奕山到广州主持军事,对英作战。
关天培在虎门炮台抗击英军,壮烈牺牲。
5月,英军进逼广州,弈山投降。
三元里人民进行抗英斗争。
9月,定海再次陷落,三总兵抗敌牺牲。
1842年6月——陈化成坚守吴淞口以身报国。
镇江守军与敌人血战到底。
8月,英舰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1843年——英国强迫清攻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洪秀全和冯云山到广西山区传教,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先后参加拜上帝教,成为领导骨干。
1848年——洪秀全写成《原道觉世训》、《太平天日》等文章。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9月,在永安州城建制封王。
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4月,发动北伐与西征。
1856年秋——“天京事变”发生。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沙俄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瑷珲条约》。
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俄、美、英、法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1859年6月——英法公使到北京交换条约文本,蓄意挑衅,炮轰大沽口。
中国守军开炮还击,击沉击毁敌舰多只。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
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1861年——总理衙门建立。
11月,那拉氏发动政变(史称“辛酉政变”或“北京政变”)。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曾国藩创设安庆军械所,是为洋务派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1862年——安庆防御战失败,陈玉成牺牲。
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同中外反动军队激战。
曾国藩统率反动武装,在外国侵略者配合下围攻天京。
太平天国军民进行天京保卫战。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共和国时期(1971年)
1971年
1月6日:通化市造纸厂电解车间漂液工段因排风扇短路引起火灾,烧毁厂房和成品库,烧掉各种纸近200吨,损失重大。
2月4日:吉林省革委会主任办公会议确定,将省内各“专区”改为“地区”。
2月5日:吉林省革委会发出《关于1971年大专院校招生的通知》。
决定由吉大、吉林师大、吉林工大、吉林医大、长春地院、长春光机学院、吉林电院、延边大学等8所院校招生。
学制:文科、师范2年,理工、医、外语3年。
省内招生的学校和专业,由省统一下达指标,实行本人自愿、群众推荐、领导批准、招生学校复审的办法进行录取。
2月15日:长春市20万军民举行游行示威,声讨美帝入侵老挝和扩大印度支那战争罪行,坚决拥护中国政府12日的庄严声明。
2月17日:吉林省革委会、省军区决定抽调基干民兵万余人,参加在吉林省兴建的8192工程、55工程和沈后工程等国防工程施工。
2月28日:长春市革委会召开城镇居民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员大会。
采用“5包”的办法动员知识青年下乡。
3月6日:中国共产党长春市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会期4天。
会议审查并通过了中共长春市革委会核心小组的工作报告,选举中共长春市第五届委员会。
苏俊禄当选为市委第一书记,刘金才为书记,
李北淮、翟象坤为副书记。
3月18日: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在长春召开,会期7天。
王淮湘代表中共吉林省革委会核心小组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
大会要求狠抓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以批修整风作为全省的中心任务并带动各项工作。
大会选出中共吉林省第三届委员会。
25日,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出王淮湘为省委第一书记,张兆仁、何友发、肖道生、阮泊生、郑季翘为书记。
4月5日:中共吉林省委举办为期3周的省直机关领导干部“批陈整风”学习班。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若干著作,批判了“唯心论的先验论”、“人性论”、“唯生产力论”和“阶级斗争熄灭论”。
5月21日,省委又召开了县、团以上党员干部“批陈整风”会议,为时7天。
是月:长图铁路上的吉长、吉蛟段的捷径线——新九站至江密峰线通车。
5月20日:长春市第二期污水截流工程竣工。
这项工程长3.5公里,疏竣了长春市90%的污水,可灌溉市郊千亩稻田。
6月1日:长春市举办第一批基层党员干部批陈整风学习班,为时8天。
6月下旬:吉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50周年文艺汇演大会开幕。
8月初结束。
7月7日:吉林省革委会副主任、吉林省军区政治委员张英率领领吉林省友好代表团,前往朝鲜两江道,参加纪念中朝友好合作互助
条约签订10周年活动。
17日,返回长春。
7月8日:延吉县公安局破获反动会道门“乾坤道”案。
是日: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委员、长春地质学院院长喻德渊先生逝世。
7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江道友好代表团,在团长魏基仁率领下到达长春,参加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10周年庆祝活动。
11日,长春市各界举行隆重集会,庆祝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10周年。
15日,朝鲜代表团归国。
7月16日:吉林市革委会专案审查领导小组第三办公室外开始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的几次重大事件进行清查。
7月20日:大庆代表团应中共吉林省委、省革委会邀请到达长春。
22日和23日,吉林省和长春市召开向大庆学习大会。
24日,省委和省革委会发出《关于深入开展“工业大学大庆”群众运动的决定》。
7月27日:昔阳学大寨报告团应中共吉林省委、省革委会、省军区的邀请到达长春。
28日,吉林省和长春市举行“农业学大寨”报告会。
30日,省委、省革委会发出《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决定》。
8月1日:长春至前郭铁路建成通车。
8月25日:吉林省革委会在长春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精神。
会期10天。
王淮湘在报告中认为,“吉林省17年教育是所谓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提出“要批判控诉17年”。
会议制订了《关于大、中、小学的若干问题》,提出
出学校要实行政治管校,城镇中小学定厂派出工人宣传队,学校领导班子要有工宣队员参加;农村在生产大队建立贫下中农班子;选调工农兵,或采取工人与教师对流的办法充实教师队伍;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实行“开门办学”。
是月:浑江市工农大桥竣工通车。
9月7日:吉林省革委会劳动局、教育局发出《关于新招用的中学教师定级标准的通知》。
规定:凡新招用的中学教师,从分配之日起,一律实行6个月的试用期,转正后按小学教员工资标准定级。
9月16日:吉林省革委会发出调整银行利率的通知,适当降低利率水平。
9月21日:中共吉林省委召开常委会议,会期7天。
传达中共中央18日通知,使党的高级干部了解林彪于本月13日仓皇外逃,自取灭亡的叛国事件。
会议揭发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的罪行。
10月3日,省委召集省委、地委常委和驻军师以上主要负责人为期7天的会议,传达中共中央9月18日通知精神。
还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黄永胜等4人参加林彪反党集团,由叶剑英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成立由周恩来等10人组成中央专案组,集中审查林彪反常集团等文件。
此后,中共中央文件精神逐级下达开展对林彪反党集团罪行的揭发批判。
10月3日:省委召开地、师以上党员干部会议,传达讨论中共中央文件,深入揭发、批判叛党叛国分子林彪的罪行。
10月31日:中共吉林省委书记、吉林省军区政治委员张兆仁,因病在长春逝世。
11月7日:《吉林日报》报道,吉林物理研究所职工为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制成电动计分器。
11月14日:白城市发电厂、造纸厂利用余热成功,在两厂之间架起了长达千余米的送汽管道,结束了白城市发电厂不能供热的历史,又开创了造纸厂用余热造纸的历史。
每年可节约大量煤炭和电能。
是月:延边地质大队查明安图县海沟金矿区是一个大型金矿床,并经吉林省地质局审核批准。
该矿1985年正式投产,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矿山。
12月8日:吉林热电厂油库因通风不良,温度升高,引起爆炸起火。
大量储油被焚,油库遭严重破坏。
12月10日:吉林省革委会发出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调整部分工人和工作人员工资的通知》、《关于改革临时工、轮换工制度的通知》的通知,并进行具体部署。
对1966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低工资工人和工作人员,分别情况各调高一级工资;对1971年11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现仍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常年性生产、工作的临时工,生产确定需要,符合条件,可改为固定工。
是月:吉林铁合金厂自行设计、制造和安装的6000千伏安双炉体真空电阻炉建成并投入试生产,炼制微碳铬铁定型定品。
荣获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证书。
是年:吉林省各地办起大量小型煤炭、水电、机械、水泥、化肥等企业。
由于缺乏规划,盲目布点,技术设备不配套,致使大量资金被浪费,企业陷于长期亏损。
是年:吉林市光辉制药厂建成投产。
是年:吉林省良种繁育场培育成稳定的高梁雄性不育系601。
该品种顶土力强易抓苗,茎杆粗壮抗倒伏,适应性较强。
1978年获吉林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是年:白城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玉米白单8号。
该品种适于无霜期短的半山区或旱薄地种植,一般亩产350公斤,高产地可达450公斤至500公斤。
1978年获吉林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是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恢复生产,拍摄了现代京剧《沙家浜》。
是年:吉林省将70%的卫生事业费及医疗器械、药品投放农村新建公社卫生院52所,扩建公社卫生院52所,补充装备了168处。
是年末:主要工业产品,钢12.7万吨,原煤1528万吨,原油112.5万吨。
是年末:吉林省工农业总产值为101.7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7.48亿元。
粮食总产量713.1万吨。
总人口1915.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