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执法资格基本级考试所有简答题与案例分析题

合集下载

2014年司法考试真题及解析带答案和解析

2014年司法考试真题及解析带答案和解析
9、刘某系某工厂职工,该厂经区政府批准后改制。刘某向区政府申请公开该厂进行改制的全部档案、拖欠原职工工资如何处理等信息。区政府作出拒绝公开的答复,刘某向法院起诉。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1年卷二单选第43题)
A.区政府在作出拒绝答复时,应告知刘某并说明理由
B.刘某向法院起诉的期限为二个月
B.上诉机构为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常设机构
C.如败诉方不遵守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申诉方可自行采取中止减让或中止其他义务的措施
D.申诉方在实施报复时,中止减让或中止其他义务的程度和范围应与其所受到损害相等
【解析】本题考核WTO争端解决机制。
选项A说法正确。磋商是申请设立专家组的前提条件。很多争端通过磋商程序得以解决,磋商是争端解决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经程序。
1、关于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
A.磋商是争端双方解决争议的必经程序
B.上诉机构为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常设机构
C.如败诉方不遵守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申诉方可自行采取中止减让或中止其他义务的措施
D.申诉方在实施报复时,中止减让或中止其他义务的程度和范围应与其所受到损害相等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政机关在作出重要决定时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
B.行政机关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
C.行政机关行使裁量权所采取的措施符合法律目的
D.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已生效的行政决定
【答案】BC
7、下列各案件中,依法不需要回避的是:( )
A.王某2002年1月辞去在某县人民法院的工作,2003年4月作为被害人某房地产公司的诉讼代理人出庭参加该县人民法院的审理,被告人李某要求王某回避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案例分析专项考试试题及解析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案例分析专项考试试题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案例分析专项考试试题及解析、一(共案例分析小题,27共分)52.0第1题某晚,40岁男子李某于酒后到某饮食店寻衅滋事,砸坏店内柜台玻璃。

受当地公安局委托管理此街治安的治安联防队闻讯赶来,队长高某先打了李某两巴掌,后扭推李某,欲带其到派出所处理。

由于用力过猛,导致李某扑倒在地头面部撞击地面而死亡。

2月5日法院以过失杀人罪判处高某有期徒刑数年。

李某之父母、妻子及兄弟姐妹(均已成年)都强烈要求行政赔偿。

请回答:本案中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为:A 治安联防队B 该街派出所C 当地公安局D 当地政府【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6分【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我国《国家赔偿法》第7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第4款的规定:“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被授权的组织为赔偿义务机关。

”据此,本案的赔偿义务机关应是当地的公安局。

第2题赔偿请求权利人为:A 李某之妻B 李某之父母C 李某之兄弟D 李某之姐妹【正确答案】:A,B【本题分数】:1.6分【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赔偿请求人。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6条第2款规定:“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

”本案中,李某死亡后,其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是其妻和父母及子女,因此 AB项正确。

第3题若赔偿权利人提起行政赔偿之诉,下列关于举证的说法正确的是:A 被告方负一切举证责任B 原告应对自己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C 被告有权提供不予赔偿的证据D 被告有权提供减少赔偿数额方面的证据【正确答案】:B,C,D【本题分数】:1.6分【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行政赔偿中原、被告举证责任的承担。

在行政诉讼中原告应负责证明遭受侵害的事实,而无须负责证明行政机关行为的合法性,而被告应负责证明自己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无免责事由。

人民警察基本级(初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

人民警察基本级(初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

道路交通管理案例分析题案例 1某天傍晚,李某骑车回家行至必经的商业街区。

该商业街区道路两旁一向都停满了各种货运机动车辆,这些货运机动车在等待给人拉货赚钱。

本来李某是骑车靠右侧行驶的,但由于有车辆停在了路旁,李某只好骑车至路中间,准备绕过车辆。

就在这时,一辆小型汽车迎面开了过来,因其速度很快,李某躲避不及,被汽车撞倒在地上。

问:本案中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为什么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试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分析此案。

答: (1)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三条及第二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2) 本案中,作为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没有及时履行其应尽的义务,即当发现商业街区停车场、道路配套设施存在交通严重隐患时,应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防范事故、消除隐患的建议。

因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不按规定乱停放车辆的车主应承担一定的事故责任。

(4)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

把车辆乱停放的做法显然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

(5) 这种行为,使得李某在行驶时,无法在非机动车道行驶,不得不拐到机动车道上,以致被过往的机动车撞倒,因此,乱停乱放机动车的车主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6) 肇事驾驶人在道路狭窄、拥挤的情况下依然超速行驶,因此在这起交通事故中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7) 骑车人李某虽然是被迫骑到了路中央,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案例 2由于驾驶人 A 驾车时注意力不集中,未采取任何措施与未从人行横道内横过道路的行人 B 发生交通事故。

双方请求交通队调解时,办案人让驾驶人 A 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驾驶人 A 不服,认为行人 B 未从人行横道内横过道路,应当承担主要的赔偿责任。

问:办案人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答: (1) 办案人的处理是正确的。

(2) 因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3)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4) 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5) 且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臵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2014第2次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

2014第2次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

2014年第二次基本级非专业警种试卷案例分析题及参考答案四、简答题1、答: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警告(1分)、罚款(1分)、行政拘留(1分)、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1分)。

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1分)2、答:犯罪经过以下期限,不再追诉:(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1分)(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1分)(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1分)(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

(1分)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1分)五、案例分析题答题中涉及到的法律依据只需答出法律名称,未答出法律名称的每一类法律名称扣0.5分。

(一)答案要点:问题一:答:张某用砖头拍李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2分)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1分)李某在张某放弃斗殴并逃走的情况下,仍然用木棍连续猛击李某头部,构成对张某的人身权利的不法侵害。

(1分)张某被迫用砖头进行反击,且从手段、强度上看并未超过必要限度,因此张某属于正当防卫。

(1分)问题二:答:根据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本案存在以下错误:1、拘留证由派出所所长批准错误。

应当由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1分)2、在B县执行拘留时未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错误。

异地执行拘留的,执行人员应当持拘留证、办案协作函和工作证件,与协作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联系。

(1分)3、异地执行拘留回到辖区后,未在24小时内将张某送看守所羁押错误。

异地执行拘留的,应当在到达管辖地后24小时以内将犯罪嫌疑人送看守所羁押。

(1分)4、执行拘留后未及时通知张某家属错误。

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制作拘留通知书,通知张某的家属。

2014年司考考试案例分析题拿分技巧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4年司考考试案例分析题拿分技巧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关于责任年龄与责任能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在不满14周岁时安放定时炸弹,炸弹于甲已满14周岁后爆炸,导致多人伤亡。

甲对此不负刑事责任B.乙在精神正常时着手实行故意伤害犯罪,伤害过程中精神病突然发作,在丧失责任能力时抢走被害人财物。

对乙应以抢劫罪论处C.丙将毒药投入丁的茶杯后精神病突然发作,丁在丙丧失责任能力时喝下毒药死亡。

对丙应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D.戊为给自己杀人壮胆而喝酒,大醉后杀害他人。

戊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2、在行政强制执行过程中,行政机关依法与甲达成执行协议。

事后,甲应当履行协议而不履行,行政机关可采取下列哪一措施?A.申请法院强制执行B.恢复强制执行C.以甲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D.以甲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3、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儿童在公共游泳池溺水时,其父甲、救生员乙均故意不救助。

甲、乙均成立不作为犯罪B.在离婚诉讼期间,丈夫误认为自己无义务救助落水的妻子,致妻子溺水身亡的,成立过失的不作为犯罪C.甲在火灾之际,能救出母亲,但为救出女友而未救出母亲。

如无排除犯罪的事由,甲构成不作为犯罪D.甲向乙的咖啡投毒,看到乙喝了几口后将咖啡递给丙,因担心罪行败露,甲未阻止丙喝咖啡,导致乙、丙均死亡。

甲对乙是作为犯罪,对丙是不作为犯罪4、关于公务员的辞职和辞退,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的公务员,不得辞去公职B.领导成员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引咎辞去公职C.对患病且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公务员,不得辞退D.被辞退的公务员,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失业保险5、关于甲锯断高速公路隔离栏的定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任意损毁公私财物,情节严重,应以寻衅滋事罪论处B.聚众锯断高速公路隔离栏,成立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C.锯断隔离栏的行为,即使得到吴某的同意,也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D.锯断隔离栏属破坏交通设施,在危及交通安全时,还触犯破坏交通设施罪6、甲窃得一包冰毒后交乙代为销售,乙销售后得款3万元与甲平分。

2014年司法考试真题及解析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4年司法考试真题及解析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下列哪项?( )A司法独立 B党的领导 C依宪治国 D建立法治政府2、国家的最高监督权由下列哪个部门行使?(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下列哪个国家机关可以制定基本法律?( )A国务院 B最高法院 C全国人大 D全国人大常委会4、《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至少组织一次典型案例发布。

典型案例发有应当遵守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

”A、每半年B、每年C、每两年D、每三年5、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多少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 )A五人 B十人 C十五人 D三十人6、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应由下列哪个机关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A常务委员会 B大会主席团 C地方政府 D司法部门7、授权立法的,被授权机关应当在授权期限届满的多长时间内,向授权机关报告授权决定实施的情况,并提出是否需要制定有关法律的意见?( )A三个月以前 B六个月以前 C一年以前 D十八个月以前8、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

A、党委领导B、领导班子研究C、有关部门计划D、专家论证9、根据《立法法》的规定,行政法规由哪个部门组织起草?( )A国务院 B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C全国人大 D全国人大常委会10、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称“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统治者的同意”。

这体现了资产阶级宪法的 ( )A.法治原则B.人权原则C.人民主权原则D.“分权制衡”原则1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哪里?( )A.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B.科学立法C.依宪执政D.司法公正12、下列哪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A人民民主专政 B党的领导 C社会主义制度 D 马克思主义13、根据现行宪法,批准自治州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生效的国家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省、自治区人大常委14、有权改变或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的国家机关是下列哪项?(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 D国家主席15、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聘任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A、一个月B、三个月C、六个月D、十二个月16、根据立法法规定,不可以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是下列哪项?( )A经过授权制定的经济特区法规 B单行条例 C自治条例 D部门规章17、行政执法中比例原则的主要包括以下内涵:()A、必要性B、适当性C、最小侵害性D、以上三项都是18、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每年的那一天定为国家宪法日?( )A十月二十日 B十二月四日C九月二十日 D九月三十日19、下列哪一部门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军事法规?( )A人民解放军各总部 B各军兵种 C各大军区 D中央军事委员会20、下列哪一部门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军事法规?( )A人民解放军各总部 B各军兵种 C各大军区 D中央军事委员会21、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B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C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D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高于同级地方性法规22、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行使。

简答及案例题(执法证考试)

简答及案例题(执法证考试)

案例分析1:某刑侦大队侦查员曲某着便装执行任务时,看到马某在出租车车站与车主讨价还价,曲某上前要马某跟他到派处所去,马某不从,并要求看曲某的证件。

二人为此发生争执并厮打起来随即朝马某连发数枪,将其打倒在地,马某死亡。

分析: 1、国家是否对马某的死亡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2、如何确立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 3、对曲某如何处理?参考答案1、国家对马某的死亡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国家赔偿法第17条第1款第(五)项规定,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依法应予国家赔偿。

2、赔偿请求人:第六条二款: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抚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

赔偿义务机关:第二十一条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3、对曲某,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向其追偿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分析题2:某市建委作出《关于对某公司等单位违反建设程序,不规范经营等问题的处理决定》,对某公司罚款20万元,延缓一年转为正式资质等级,并要求该公司写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

问题:(1)某公司能否对处理决定申请复议?(2)如果可以申请复议,则被申请人、行政复议机关分别是谁?(3)如果复议机关受理了本案,应当如何做出处理?为什么?参考答案:(1)某公司可以申请复议,因为该处理决定针对具体的对象,内容具体明确,是具体行政行为,对此不服可以申请复议;(2)被申请人是某市住建委,行政复议机关是某市政府或省住建厅。

因为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3)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撤销该处理决定,因为该决定违反了法定程序,如未经听证程序,未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解,未告知当事人救济权利和救济途径,并且未根据法定程序送达等。

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简答题与案例题

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简答题与案例题

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简答题与案例题
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通常包括简答题和案例题两种形式。

简答题是考察考生对执法法规、执法程序等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简答题题目:
1. 什么是执法程序?请简要描述执法程序的基本步骤。

2. 请简要介绍你所在地区的执法法规和相关条例。

3. 请列举执法行为应注意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

案例题是考察考生对实际情况下的执法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判断能力。

一般情况下,案例题会给出一个具体的执法案例,并要求考生回答相应的问题或作出相应的决策。

例如:
案例题1:
在一次巡逻执法行动中,你发现了一家被投诉的餐厅存在卫生问题。

你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案例题2:
你收到了一份举报信,称某企业存在违法行为,并索求你的干预。

然而,在进一步调查中,你发现了一些可能证明举报信不准确的线索。

你该如何处理这个举报案件?
在回答案例题时,考生需要结合自身的执法知识和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或决策。

同时,要注意陈述清晰、逻辑严谨,并合理运用相关执法法规和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基本级考试所有简答题与案例分析题一、简答题1、请简述行政案件结案的条件。

答:(1)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的;(2)适用调解程序的案件达成协议并已履行的;(3)作出行政处罚等处理决定,且已执行的;(4)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的,转为刑事案件办理的;(5)作出处理决定后,因执行对象灭失、死亡等客观原因导致无法执行或者无需执行的。

2、请简述刑事案件有罪的证明标准。

答:有罪的证明标准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2)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3)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的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3、请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

答:(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

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4、请简述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的含义并分析其构成要件。

答:(1)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是指以各种方法,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或者伪造、变造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或者伪造、变造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或者伪造信用卡的行为。

(2)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票证管理制度。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或者伪造、变造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或者伪造、变造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或者伪造信用卡的行为。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5、请简述交通警察可以依法扣留机动车驾驶证的情形。

答:(1)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2)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3)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4)驾驶有拼装或者达到报废标准嫌疑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5)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达到十二分的。

6、请简述不予签发外国人居留证件的情形。

答:所持签证类别属于不应办理外国人居留证件的;(2)在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的;(3)不能按照规定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4)违反中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不适合在中国境内居留的;(5)签发机关认为不宜签发外国人居留证件的其他情形的。

二、案例分析题案例一:刘某涉嫌重大毒品犯罪,A市公安局民警遂冻结了刘某的银行帐户,报禁毒支队长批准后对其立案侦查,并对刘某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2014年4月4日,A市禁毒支队民警在刘某贩卖毒品时将其当场抓获,查获海洛因20公斤。

民警将海洛因提取后,即将刘某口头传唤到禁毒支队,立即由民警小王、小李对其进行讯问。

由于讯问室没有录音录像设备,没有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同日,经A市公安局长批准,对刘某刑事拘留。

4月6日,民警将刘某送看守所羁押,并告知其可以委托辩护人。

刘某提出将自己被刑拘的事情通知其妻,并委托其妻代请律师。

民警告知其涉嫌贩卖毒品罪,案情重大,通知家属有碍侦查,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不通知家属,律师只能由其自己委托。

为查清事实,4月8日下午,民警将刘某带至公安机关再次进行了讯问。

由于刘某没有委托律师,公安机关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问题:本案中存在哪些错误,并说明正确做法。

答案要点:根据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本案存在以下错误:1、立案前冻结刘某的银行帐户错误,(0.5分)刑事立案前不能适用限制财产权的调查措施(0.5分)。

2、禁毒支队长批准立案错误。

(0.5分)应当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

(0.5分)3、禁毒支队长批准采取技术侦查措施错误(0.5分),应当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0.5分)4、对查获的海洛因没有扣押错误(0.5分),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应当予以扣押。

(0.5分)5、对讯问过程没有录音录像错误(0.5分),刘某贩卖海洛因20公斤可能被判处死刑,应当对讯问过程录音录像。

(0.5分)6、拘留后送看守所超时(0.5分),拘留后应当立即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超过24小时。

(0.5分)7、送看守所时告知其有权委托辩护人错误,(0.5分)应当在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告知其有权委托辩护人。

(0.5分)8、不通知张某家属错误(0.5分),张某不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内通知家属。

(0.5分)9、告知张某只能自己聘请律师错误(0.5分),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

(0.5分)10、将张某再次带回公安机关讯问错误(0.5分),送看守所羁押后对其进行讯问,应当在看守所内进行。

(0.5分)案例二:甲派出所接群众举报:在辖区乙镇一集市上有人出售淫秽光碟。

接报后,派出所民警张某、王某遂赶至该集市,当场抓获摆摊出售淫秽光碟的胡某及购买光碟的李某,并查获有淫秽嫌疑的光碟10张,民警张某经出示工作证件口头传唤胡某到公安派出所接受调查,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经调查,胡某承认了出售淫秽光碟的违法事实,并交待所出售的淫秽光碟是从刘某手中购得的,且刘某家中还有不少淫秽光碟。

派出所领导为防止案情泄密,决定不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胡某的家属。

随后派出所民警张某、王某赶到刘某家中,经出示工作证对刘某家中进行了检查,从卧室床下一纸箱内查获有淫秽封面的光碟30张,在未办理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带走了有淫秽嫌疑的30张光碟。

经鉴定,查获的光碟属于淫秽物品。

后将刘某传唤到派出所接受询问。

经调查,刘某交待了出售淫秽光碟给胡某的违法事实。

派出所拟对胡某、刘某二人分别行政拘留十日并处罚款三千元。

办案民警张某遂将作出处罚的事实、证据和依据分别告知了胡某、刘某,并告知他们有陈述、申辩的权利,二人表示无异议,不陈述和申辩。

后经派出所所长审批,对胡某、刘某均作出了行政拘留十日并处罚款三千元的处罚决定,当场向胡某、刘某宣告了处罚决定书,将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二人,并决定收缴查获的淫秽光碟。

因胡某、刘某二人表示服从处罚,派出所即将二人送拘留所执行,并将处罚情况通知了家属,并让其到派出所缴纳罚款后才告知执行场所。

问题:(1)胡某、刘某、李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并说明理由。

(2)请找出办理此案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要点:1、胡某、刘某构成出售淫秽物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1分)胡某、刘某以牟利为目的,销售淫秽物品,尚不构成犯罪,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构成出售淫秽物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0.5分)李某购买淫秽光碟的行为不构成违法行为,对其予以批评教育。

(1分)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本案存在以下错误:(1)传唤胡某不通知其家属是错误的。

(0.5分)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被传唤人家属(0.5分)。

(2)民警对刘某住所进行检查的程序违法。

(0.5分)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0.5分)。

(3)对查获的淫秽光碟未办理任何手续错误。

(0.5分)应当制作并当场交付证据保全决定书。

(0.5分)(4)派出所在履行处罚前告知程序时,未告知胡某、刘某依法享有听证的权利(0.5分)。

公安机关对个人拟作出2000元以上罚款处罚的,应告知被处罚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0.5分)(5)公安派出所作出行政拘留和3000元罚款处罚决定错误(0.5分)。

警告和500元以下罚款可以由派出所决定(0.5分)。

行政拘留只能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0.5分)。

(6)作出拘留处罚未通知被处罚人家属执行场所错误(0.5分)。

应当及时将处罚情况和执行场所通知被处罚人家属。

(0.5分)(7)派出所通知被处罚人家属到派出所缴纳罚款错误。

(0.5分)应当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0.5分)。

案例三:朱某(男,1997年1月10日生)与许某(男,1998年4月15日生)二人系辍学青年,平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2014年4月15日上午,朱某与许某碰面后,朱某提出:“今天是你的生日,不如我们去搞点钱,晚上给你搞个庆生会?”随即做出一个手指夹钱的动作。

许某会意,但担心被抓。

朱某称:“到时你去搞东西,搞到之后你就把东西交给我,要是被人发现了,我这一身的功夫不是吃素的。

”许某同意。

朱某打电话给该市一收旧货的李某,称要偷点东西卖给他,让其帮助销售,李某同意。

朱某、许某当日下午来到甲市A区某电玩城。

许某趁人多之机,将正在玩游戏的王某口袋内的一个苹果手机偷走(后经鉴定价值3000元),并迅速交给朱某。

得手后二人正欲离开时,王某发现手机被偷,于是紧追朱某、许某。

朱某、许某二人跑至该市B区时,发现甩不掉王某,又害怕被抓,朱某、许某随手各捡起一砖块,猛砸王某面部、背部数下,王某倒地后(后经鉴定为轻伤)后,朱某、许某二人离开,将手机卖给李某,得款2000元。

问题一:朱某、许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请说明理由。

问题二: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请说明理由。

问题三:王某受伤后挣扎着来到甲市B区公安机关报案,值班民警姜某听了王某的陈述后称:“这个案子我们没有管辖权,你应该到手机被偷地的公安机关报案。

”值班民警姜某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问题四:王某来到甲市A区公安机关某派出所,值班民警陈某听了王某的报案后,在工作笔记上作了简单的记录,并向所领导作了汇报后对王某说:“你这个案子我们所长已经决定立案侦查了,有情况我们会通知你的,你先回去吧。

”值班民警陈某的做法有何不妥?为什么?问题五:办案民警经调查发现,朱某曾于2013年2月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2014年2月1日执行完毕。

朱某是否构成累犯?为什么?问题六:许某得知朱某被抓后,在家中异常惊恐,不得已向其父亲说出了实情。

其父劝许某去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许某害怕坐牢,不肯自首,欲离家出走。

其父遂找来邻居帮忙将许某捆绑住,将许某送到了甲市A区某派出所。

经讯问,朱某、许某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许某是否构成自首?为什么?答案要点:问题一:因朱某、许某共同实施盗窃,并对盗窃后所实施的暴力行为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根据刑法规定,朱某构成抢劫罪(1分)。

案发时许某未满十六周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许某的行为并不发生转化。

许某不满16周岁,致人轻伤,根据刑法规定,不负刑事责任。

(1分)。

问题二:因朱某等人实施犯罪前与李某具有实施盗窃的通谋,并答应为朱某销赃,根据刑法规定,李某构成盗窃罪(1分),朱某之后的暴力行为超出了与李某共同犯罪故意的范围,因此其对李某行为的定性不产生影响(0.5分)。

问题三:姜某的说法不正确(1分)。

因为本案中,盗窃行为发生地与暴力行为实施地均为(转化)抢劫罪的犯罪地,因此甲市A区公安机关与B区公安机关对此案均有管辖权(0.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