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案)岳麓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件 岳麓版必修1 (1)

高中历史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件 岳麓版必修1 (1)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阶段
时间
标志(特点)
灭亡
爱 琴
克里特 前2000-前 君主制国家、王宫建筑 前1400
文明 1700年
群、__迈__锡__尼___文字 年
文 明
_象__形___ 文明
前16世纪上 半叶
新的君主国、王宫、卫 城、王室陵墓、泥版文 书
前12世 纪
• 【示例2】 (2014·舒城期末)2011年,希腊总理在谈到债务危 机时说:“今天的希腊已经处在了悬崖边缘,只有他用双手 抓着岩角,万丈深渊之下是整个欧洲。如果他掉下去,整个 欧洲将受到巨大冲击。”历史上希腊也曾经对欧洲近代民主 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下列选项中未能体现其影响的是( )
•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 D.全体居民都享有民主权利 • 【答案】A
• 【解析】题干说明古希腊民主政治强调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 接管理,但并非所有居民都享有民主权利。题干没有反映私 有财产和民事案件的内容。故排除B、C、D项,选A项。
__________集体村。社
男性公民
• 4.地理环境 • (1)特征:80%是山地,适宜_____农_的耕土地较少;三面环水,
________众多。 • (2)影港响湾:
• ①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 • ②航海业与海军对古希腊人有重要意义。 • ③地少人多,古希腊人积极向海外__________。
• 【例1】 马克思指出,在古希腊“周期性的殖民是社会制度 的一个固定环节”。为保存自己的文明,“唯一的出路就是 强迫移民”。古希腊人之所以在历史上长期殖民,其客观原 因是( )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课件: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共31张PPT)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课件: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共31张PPT)

1234
解析 答案
思维点拨
三、古希腊城邦政体 1.主要特征: 小国寡民 ,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2.政体形式:贵族制和 民主制 在古希腊城邦中最为流行。此外,希腊城 邦还存在君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 3.公民政治:公民是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_成__年__男__性__ _成__员__。 4.历史影响: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 城邦公民 享有充分的政治权 利。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的而非物质上的。你认为最接近其原意的是
A.城市国家
B.邦联国家
√C.公民国家
D.殖民国家
1234
解析 答案
4.“僭主”是古希腊特有的称谓,用于称呼不合法的政权僭窃者,以 区别于权力神授的合法首领“王”;“僭主”之称并无污辱之意,他 是事实上的王。形成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A.小国寡民的城邦环境
B.社会秩序反复动荡 C.贵族阶层的强力支持 D.民主政治普遍确立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9.1208:09:5708:09Sep-2112-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8:09:5708:09:5708:09Sunday, September 12, 2021
易错提醒
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
主题一 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史料 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 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进程。古希 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古希腊城邦史》 思考 据史料分析,希腊人进行海外活动的原因是什么?海外商业活动 会带来怎样的社会影响? 答案 原因:土地贫瘠,人口增长快,生存压力增大。 影响: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的观念,有利于民 主政治的建立及文化发展。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史料导入● 希腊文明诞生于巴尔干半岛和爱琴海域。 与起源于大河流域尽享水土 之利的民族相比,这里的自然条件可谓恶劣。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希 腊人硬是凭着超凡的智慧和毅力,开辟出一个理想的生存空间,将荒山野岭 改造成果木飘香的绿园;使暴虐无常的海域变成了纵横千里、 贯通八方、 仪 态万千、 美不胜收的平川。 而且就是这个空间,曾构成地中海世界的文化中 心,结出了人类文明史上丰硕的果实。 ——《希腊文明》 互动探究(1)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希腊“自然 条件可谓恶劣”的理解。 (2)试就希腊地理环境的特点对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予以探究。



知识点二 古希腊城邦
1 .兴起:公元前 8~前 6 世纪。 2 .含义:是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 构成。城邦居民的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集体。 3 .希腊城邦的海外殖民扩张 (1)原因:希腊半岛地少人多,三面环水,港湾众多,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 流。 (2)影响:促进了希腊各地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使希腊人从东方吸收 了先进文化成果,为创造自己的独特文明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自主思考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 着水塘。”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说明了海洋环境对希腊文明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性。



知识点三 古希腊城邦政体
1 .城邦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自主思考希腊城邦的特征对希腊文明有何影响? 提示:各邦长期独立自治,没有形成专制王权;小国寡民的特征使公民有 较多的机会参加公共事务管理,形成民主的风气。 2 .成为城邦公民的条件:祖籍本邦、拥有财产、成年男性。 3 .政体类型:根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可将城邦政 体划分为若干类型,其中贵族制和民主制最为流行,还有君主制、寡头制和 僭主制。 4 .历史影响:古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 治权利。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历史必修ⅰ岳麓版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学案.

历史必修ⅰ岳麓版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学案.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程标准】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课标解读】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希腊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发源地。

自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多山的地理环境是希腊城邦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希腊城邦公民政治得以实行的前提是小国寡民。

特别是象雅典那样的直接民主,这个前提尤为重要。

【重点知识】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自主探究】一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指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1.克里特文明(1)出现:约公元前2000年—前1700年,克里特岛产生了①________国家,王宫建筑群和象形文字。

(2)繁荣:公元前1600年左右,出现了文字,青铜器、陶器、金银制作技术有明显进步,宫殿规模宏大。

(3)毁灭:约公元前②_________,古希腊人一支入主克里特岛,克里特文明从此销声匿迹。

2.迈锡尼文明(1)形成: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

(2)特点:一系列新的君主国兴起,伴之出现的是王宫、卫城、宏大的王室陵墓以及众多刻有文字的③___________文书。

(3)毁灭:公元前④__________,由于另一支希腊人的入侵,迈锡尼文明彻底毁灭。

此后300年,希腊完全陷于沉寂状态,西方人称之为“⑤_________”。

二古希腊城邦1.发展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惭发展起来。

2.城邦含义:是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①_________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构成。

城邦居民的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集体。

3.希腊城邦殖民运动(1)原因:希腊半岛地少人多,三面环水,港湾众多,有利于②_______与文化交流。

因此,希腊人凭借航海业发达和海军优势向海外殖民扩张。

(2)后果:不仅解决了土地问题,而且促进了希腊各地的③____________和海外贸易,使希腊人打开了眼界,从东方吸收了先进④_____成果,为创造自己的独特文明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件--2021-2022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件--2021-2022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二、古希腊城邦(公元前8-前6世纪)
●(二)自然环境对希腊城邦文明的影响 ●地理条件:多山、多岛、多良港。(决定性) ●政治条件:实行城邦制度,城邦具有小国寡民的特征。 ●经济条件:以工商业、航海业为主。 ●思想条件:积极向海外开展殖民扩张,富有开拓、冒险
精神
三、古希腊城邦政体
●1 ,形成: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 ●2,概念: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前12世纪——前9世纪)
●(1)时间: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 ●(2)时代特点:沉寂、封闭、贫穷;
铁器使用
二、古希腊城邦(公元前8-前6世纪)
●(一)关于城邦 ●定义: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
若干村落。 ●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城邦居民主体: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 ●政体形式:君主制、贵族制、寡头制、僭主制、民主制。 ●经济基础:奴隶制
第五课 爱琴文明 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目录:
●一、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二、古希腊城邦 ●三、古希腊城邦政体
一、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爱琴文明是指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 围地区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
尼文明。
一、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一)克里特文明(BC2000-BC1400) ●1900——1908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挖掘克里特岛上的
诺萨斯古城发现了米诺斯王宫建筑群。 ●特点: ●产生君主制国家,有庞大建筑群; ●有金属器制造; ●象形文字。
一、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二)迈锡尼文明(前16世纪上半叶-前12世纪) ●1870年,美籍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依据《荷马史诗》里描
绘的内容前去土耳其北部进行考古挖掘发现。 ●特点: ●出现新君主国; ●王宫、卫城、陵墓; ●泥板文书(线形文字B)

历史课件岳麓版必修1 5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历史课件岳麓版必修1 5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探究点 当堂检测
首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2.右图是顾銮斋所著《如歌岁月》的书影,该书对古希腊文明的勃 兴进行了系统释读和探秘。影响古希腊文明勃兴最重要的客观条 件是( ) A.大河流域 B.延绵大陆 C.重叠的山峦与海洋 D.亚非文明影响 答案:C
探究点 当堂检测
首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探究点 当堂检测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史料 希腊文明诞生于巴尔干半岛和爱琴海域。与起源于大河 流域尽享水土之利的民族相比,这里的自然条件可谓恶劣。然而就 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希腊人硬是凭着超凡的智慧和毅力,开辟出一 个理想的生存空间,将荒山野岭改造成果木飘香的绿园;使暴虐无 常的海域变成了纵横千里、贯通八方、仪态万千、美不胜收的平 川。而且就是这个空间,曾构成地中海世界的文化中心,结出了人 类文明史上丰硕的果实。
——摘编自《古希腊城邦史》
首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探究点 当堂检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主张远征”。 简要分析这种特性给中华文明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为什么要进行海外殖民 活动。这种活动对希腊文明起到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1)原因: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使中华民族不对外扩张也 能生存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央集权的形成;封闭的大陆环境。 (答出三点即可)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1-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2-
首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目标导航
1.掌握希腊地理环境的 特点与希腊民主制度形 成之间的关系。 2.分析希腊城邦的特点, 理解“人是城邦的动 物”。 3.探究古希腊城邦制度 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历史: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讲义城邦制度》课件8(岳麓版必修一)

历史: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讲义城邦制度》课件8(岳麓版必修一)

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卫城的城墙遗址
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墓葬中的纯金面具 (这种纯金面具,按照死者脸部待征和轮廓大小特制而成,并戴在死者面部)
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时期的陶器
迈锡尼文明中有许多彩绘的陶器和其他工艺品。它们上面的图案充满 了勇士和尚武的气息,这与克里特文明有着明显的不同。
迈锡尼文明
刻有迈锡尼时期的线形文字B的泥版文书 线形文字,也叫“线条文字”,由线条构成的一种古代文字,多刻画在粘 土版上。在克里特遗址和迈锡尼遗址等地均有发现。依其产生的先后,学者把 克里特岛上的文字称作线形文字A,把迈锡尼遗址中发现的文字称作线形文字B。 线形文字B已由英国学者文特里斯,在上世纪50年代译解成功;线形文字A,学 者们正在研究,尚未译解。
二 古希腊城邦
斯巴达城邦城墙遗址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走上了复兴之路,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所谓城邦,系指希腊的一种国 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古希腊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斯 巴达的面积有8400平方千米,人口约40万。
城邦林立 斯巴达人铜像
城邦林立 竞走得胜的斯巴达女子
米诺斯王宫壁画中的年轻女子
克里特文明 米诺斯王宫表现庆典活动的壁画
克里特文明
克里特岛上的希腊线形文字A泥版
线形文字,也叫“线条文
字”,由线条构成的一种古代 文字,多刻画在粘土版上。在 克里特遗址和迈锡尼遗址等地 均有发现。依其产生的先后, 学者把克里特岛上的文字称作 线形文字A,把迈锡尼遗址中发 现的文字称作线形文字B。线形 文字B已由英国学者文特里斯, 在上世纪50年代译解成功;线 形文字A,学者们正在研究,尚 未译解。
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卫城的城墙
迈锡尼,位于南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迈锡尼文明形成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毁灭于公元前12 世纪,包括迈锡尼及其附近的梯林斯等地的遗址和遗物,由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等在19世纪70年代发现。迈 锡尼文明的特点是一系列君主国的兴起,并伴之出现的庞大王宫、卫城、王室陵墓以及众多的工艺品和线形 文字B的泥版文书。

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③消亡:约公元前1400年。
3.迈锡尼文明
君主国 ,伴之出现的是王宫、卫 ①特点:兴起一系列__________ 文字 的泥版文书。 城和宏大的王室陵墓以及众2世纪。
二、古希腊城邦 国家形态 ,它一般以一个 1 .城邦:是指希腊的一种 __________ 城市 __________ 为中心,包括周边的村社。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 雅典 __________ 。 8 6 世纪。 2.兴起时间:公元前_______ ~前_______ 3.希腊的地理环境及其影响
点拨: 古代雅典的公民是指除奴隶、妇女、儿童、外邦人以外的 成年男性成员;现代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是指具有一个国家 的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
疑难探究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黑格尔在提到希腊自然环境时说: “希腊全境满 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
成才之路 ·历史
岳麓版 ·必修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主干线索 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
文明的杰出成就。它与近现代西方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有着历
史的传承关系。本专题分讲述了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度的特点、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和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它们 形成的复杂背景和深远影响;揭示了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自 我完善的必由之路,是衡量时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一个
影响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古希腊城邦政体 小国寡民 ,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1.主要特征:__________
2.政体类型及其划分依据 贵族 制和 ________ 民主 制最流行,还存在君 (1) 政体类型: 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学习目标:
1.爱琴文明及其所包含的文明,它们有何表现?
2.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城邦的内涵,表现发展如何?
3.城邦的主要特征,其政治体制分类及主要特点
认识: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
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 .希腊文明属于与内陆文明或大河文明不同的海洋文明
3.古希腊的地理版图破碎,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领土广大的中
央集权的国家。古希腊的多元政治的形成与此有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文明产生的标志是国家组织、城市、金属工具和文字的出现。中华
文明产生的源头是夏商周文明,而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文明。爱琴文明是古
希腊文明的开端,其后是“黑暗时代”,随后是古典文明时期。那么古希腊早期
的爱琴文明怎样,它的城邦制度又如何?这种制度与希腊文明又有何关系?下面
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些内容
讲授新课

一. 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居民
1.自然地理环境
A范围:以爱琴海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诸岛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带,

构成“爱琴海世界”
B 特征:希腊半岛——多山少大河、平原,土地贫瘠,发展农业条件较差。
内陆因山脉阻隔,交通不便;东部沿海地带----海岸曲折,多良港,有利于发展航
海贸易事业。小亚细亚沿海地带——土地肥沃,海岸曲折,多良港,岛屿众多,
自然条件极为优越爱琴诸岛——特别是克里特岛,处于西亚、北非和南欧的中心,
海上交通方便,是古代地中海交往的桥梁
2.居民
A前4000年后,一批小亚细亚移民与希腊半岛、克里特岛和其他岛屿的原有
居民融和。形成:皮拉斯古人、卡里亚人、勒勒吉人,他们创造了爱琴海世界的
新石器文化和青铜文化
B前2500年左右,一支阿卡亚人从多瑙河流域迁入
C前12世纪前后,大批操希腊语的印欧人迁入定居,有爱奥尼亚人、伊奥利
亚人、多利亚人
二. 爱琴文明
1.爱琴文明
A古希腊文明的开端
B内涵:是爱琴海地区早期奴隶制城邦文明(即青铜文明)
C代表: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2.克里特文明(爱琴文明前期)
早期:A 时间: 前2000年——前1700年 B特征:产生了君主制国家
出现王宫建筑群和象形文字
全盛时期:
A时间:前1700年——前1400年
B特征:犁耕出现;手工业分工精细, 青铜器、陶器、金银器制造技术进步,
造船业和航海业发达;出现先行文字B;米诺斯王宫
毁灭:前1400年,被麦锡尼人占领
2. 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后期)
内涵:指南希腊的迈锡尼、太林斯、派罗斯等早期奴隶制城邦文明,因以迈锡尼为代表,
故称“迈锡尼文明”
发展阶段:
A形成:前16世纪上半叶,阿卡亚人创造的,宫殿、城堡、“坑墓”
B全盛:前1400年前后,君主国兴起,出现王宫、卫城、宏大的王室陵墓,刻有线形文
字的泥版文书(实物:迈锡尼狮子门)
C灭亡:前12世纪,多利亚人入侵 (特洛伊战争)三. 古希腊城邦
1.城邦
A含义 城邦(city-state),希腊语“polis”。原指公民集体、城池,引申为城市、国家、城

B概况 城邦林立,大的城邦有雅典(面积 2500km2,人口 20~30万)、斯巴达(面积 8
400km2,人口40万)
2.形成:前8—前6世纪,
特点:(1) 奴隶制国家产生 (2) 海外殖民运动 A范围:地中海地区和黑海沿岸 B原因:
生产力水平低,人多地少,粮食短缺;寻找新的土地,商品销售市场和工业原料;政治斗争
中失势的集团寻求托身之地 C殖民城邦与宗主国之间关系:基本独立,仅保持经济文化上
一些联系 D作用:促进希腊各地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发展;开阔了希腊人的眼界,从东方
文明吸收先进文明成果,奠定了自己独特文明的基础

3.城邦政体

A 政体含义: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B主要特征:小国寡民,各邦独立自治
C类型:贵族制、民主制为主,君主制,寡头制,僭主制
D实质: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

E作用、地位:实行公民政治,保证了公民享有政治权力;促进拉经济发展;
巩固了城邦;为后世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爱琴文明的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以及早期的政治制度——城邦制度。那么其后来又有何发展变化呢,我们以后将
会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