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情况

合集下载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制度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制度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确保医院医用织物的洗涤消毒质量,防止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医用织物的洗涤、消毒、储存和分发等管理工作。

第三条基本原则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

确保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持续改进,提高洗涤消毒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组织机构医院设立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小组,负责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职责分工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和修订管理制度,监督执行。

后勤部门:负责医用织物的洗涤消毒具体操作。

感染管理部门:负责医用织物洗涤消毒质量的监督检查。

第三章洗涤消毒流程第六条收集与分类医用织物使用后应立即进行收集,并按照污染程度进行分类。

污染织物应使用专用容器进行收集,避免交叉污染。

第七条洗涤洗涤前应检查织物的完整性和适用性。

根据织物材质和污染程度选择合适的洗涤程序和洗涤剂。

第八条消毒洗涤后的医用织物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采用高温消毒或化学消毒方法,并确保消毒效果。

第九条干燥与整烫消毒后的医用织物应进行干燥处理,避免潮湿滋生细菌。

干燥后的织物进行整烫,确保织物平整。

第十条检查与包装对干燥整烫后的医用织物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无残留污渍和破损。

合格的医用织物进行包装,并标注相关信息。

第四章储存与分发第十一条储存医用织物应储存在干燥、通风、清洁的专用储存室内。

储存室内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第十二条分发根据各科室的实际需求进行医用织物的分发。

分发过程中应确保织物不受二次污染。

第五章质量控制第十三条质量标准制定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质量标准,包括洗涤效果、消毒效果等。

定期对洗涤消毒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估。

第十四条质量监督感染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洗涤消毒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

第六章人员管理第十五条人员培训对从事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医用织物是指医院内可重复使用的纺织品,包括患者使用的衣物、床单、被罩、枕套;工作人员使用的工作服、帽;手术衣、手术铺单;病床隔帘、窗帘等。

这些织物在医院的日常运营中频繁使用,与患者和医护人员密切接触,因此其洗涤消毒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医用织物的清洁、卫生,防止交叉感染,特制定以下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一、基本要求1、洗涤消毒场所应独立设置,远离诊疗区域。

布局合理,分为污染区和清洁区,并有明显的标识和分隔。

通风、采光良好,有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

2、人员要求从事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工作时应穿戴工作服、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3、设备要求配备专用的洗涤、消毒、烘干、熨烫等设备。

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和检测,确保正常运行。

二、分类收集1、明确分类按照感染性织物、普通污染织物和清洁织物进行分类收集。

感染性织物包括被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的织物;普通污染织物指未被明显感染性物质污染,但可能存在一般性污染的织物;清洁织物指未使用过的新织物或经过彻底洗涤消毒处理后的织物。

2、收集要求感染性织物应使用橘红色专用袋收集,普通污染织物使用黑色专用袋收集,清洁织物使用白色专用袋收集。

在收集过程中,应避免织物的抖动,减少微生物的扩散。

收集袋应封口严密,并有清晰的标识。

三、运送1、专用车辆配备专用的密闭式运送车辆,防止织物在运送过程中受到污染。

车辆内部应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消毒。

2、运送路线规划固定的运送路线,尽量避开人员密集区域。

感染性织物的运送应遵循从污染区到清洁区的原则。

四、洗涤消毒1、洗涤流程预洗:去除织物表面的杂质和部分污渍。

主洗:加入适量的洗涤剂,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洗涤,以去除污渍和杀灭微生物。

漂洗: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的洗涤剂和污渍。

中和:调节织物的酸碱度,使其接近中性。

2、消毒方法热消毒:采用高温热水(70℃以上,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或高温干热(100℃以上,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进行消毒。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详细完整版)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详细完整版)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一、前言医疗机构的医用织物(如手术服、床单、护理衣等)是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物品,其洗涤消毒工作对于预防交叉感染至关重要。

本技术规范旨在确保医院医用织物的洗涤消毒过程符合卫生标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二、洗涤消毒设备与场所1.设备:医院应配置专业的洗涤消毒设备,包括洗衣机、干衣机、蒸汽消毒器等,并定期进行设备检测和维护。

2.场所:洗衣房应设置在无尘、通风良好的区域,远离病患区和手术室,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三、洗涤消毒管理制度1.培训与操作规范:医院应对洗涤消毒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熟悉操作规程和个人防护措施。

2.操作记录:每次洗涤消毒过程都应有详细的操作记录,包括洗涤、消毒时间、温度、使用的化学药剂等信息,以备查验。

3.消毒效果监测:定期对洗涤消毒后的医用织物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消毒效果符合要求。

四、洗涤消毒工作流程1.分类收集:将不同种类的医用织物按照规定分类收集,避免混淆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2.预处理:对于污渍严重的医用织物,应事先进行预处理,如浸泡、清洁等。

3.清洗程序:a.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和洗涤程序,根据不同织物成分和污染程度进行合理调整。

b.控制水温、洗涤剂用量和洗涤时间,确保洗涤效果和织物的质量。

4.消毒程序:a.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如高温热水消毒、蒸汽消毒等,确保织物达到消毒标准。

b.控制消毒温度、时间和消毒剂用量,避免对织物造成损坏。

5.干燥程序:a.使用专业的干衣机对洗涤消毒后的织物进行干燥,确保织物完全干燥,避免细菌滋生。

b.定期清洁和维护干衣机,防止织物二次污染。

6.装与储存:将洗涤消毒后的织物整齐包装,并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区域,避免受潮和污染。

五、个人防护和安全管理1.洗涤消毒人员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等,避免接触感染源。

2.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体温监测和传染病筛查,确保洗涤消毒人员的身体健康状态。

3.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如避免化学药剂直接接触皮肤、注意设备使用安全等,确保人员安全。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制度(三篇)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制度(三篇)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制度一、背景介绍医用织物是医疗机构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包括手术衣、手术巾、床单、被套等。

这些织物经常接触病原体,需要进行定期的洗涤和消毒,以确保其洁净度和安全性。

为了规范医用织物的洗涤消毒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目标1.确保医用织物的洁净度和安全性;2.规范医用织物的洗涤消毒过程;3.提高医用织物的使用寿命;4.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三、工作流程1.收集医用织物:将使用过的医用织物集中放入指定的收集器中,如蓝色塑料袋。

2.运送至洗涤消毒中心:定期将收集到的医用织物运送至洗涤消毒中心。

3.洗涤:根据织物材质和污染程度,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和洗涤方式进行洗涤,确保织物的洁净度。

4.消毒:根据织物的特性,经过洗涤后进行消毒处理,消除病原体。

5.干燥:将洗涤消毒后的织物放入专用的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确保织物干燥,以防细菌滋生。

6.检查质量:对洗涤消毒后的织物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达到要求后进行包装。

7.包装:将洗涤消毒合格的织物进行包装,如用塑料袋或夹板包装,并标注清晰的名称和消毒日期。

8.储存:将包装好的织物储存于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止再次受到污染,并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

四、操作规范1.操作人员应戴好工作帽、口罩、手套和工作服,确保个人卫生。

2.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细菌的传播,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洗涤过程中应根据织物材质和污染程度,调整洗涤剂和洗涤方式。

4.消毒过程中应确保消毒剂的浓度和接触时间符合要求。

5.对洗涤消毒后的织物进行质量检查时,应检查缝线、嵌入物和标签等,确保无损并洁净。

6.包装时应使用清洁的包装材料,并注明清晰的名称和消毒日期。

7.储存时应保持干燥、通风的环境,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五、设施设备要求1.洗涤消毒中心应有专门的洗涤机、消毒柜和烘干机等设施设备,以及相应的洗涤剂和消毒剂。

2.储存区域应有干燥、通风的环境,并设置合适的货架和储物柜。

六、培训和考核1.新进人员应进行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培训,了解本制度的要求,并进行相关操作的示范和练习。

医用织物清洗消毒方法及管理要求

医用织物清洗消毒方法及管理要求

医用织物清洗消毒方法及管理要求一、医用织物洗涤现状(一)医用织物相关感染事件2003年,中国台湾地区某医院一名洗衣工感染SARS,由于未分区工作,成为引发院内集体感染的超级传播者,导致2人感染,其中1人死亡。

2010年,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研究表明,某医院发生新生儿/儿童皮肤真菌感染,医用织物被确定为是所有病例唯一共同的暴露因素。

2015年中国香港玛丽医院医院感染事件:6名患者被毛霉菌感染,其中2名患者死亡。

(二)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现状美国是最早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方面立法的国家,早在1970年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就颁布了《职业安全与卫生条例》。

2005年美国还专门成立了独立的医疗卫生洗涤鉴定资格委员会(HLAC),全美所有洗衣服务商在承接医院、疗养院和其他卫生保健机构的洗衣服务时必须接受HLAC的鉴定、监管和授权。

其运营与管理均受控于美国OSHA、CDC、HLAC、纺织租赁服务协会(TRSA)分别发布的《医疗保健机构洗衣指南》、《医疗保健机构处理可重复使用织物的评审认证标准》、《用于医疗卫生行业可重复使用织物处理的卫生清洁标准》等规范性文件。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于2002年9月发布了《纺织品——经洗涤处理的纺织品——生物污染控制体系》,该标准是目前全球在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方面最具影响力的专业标准,于2002年11月正式在英国、德国、法国等20个CEN成员国强制执行。

法国:医用织物在进入商品化流通之前必须经过严格检验,检验内容包括安全风险分析、细菌感染分析、产品洗涤等性能控制体系。

德国:拥有特殊的RAL质量认证标志,全德所有医用织物洗涤行业的企业都自愿遵循、达到RAL-GZ992/2(医疗用纺织品护理质量认证)标准,德国是最早开始对公用织物洗涤质量实施认证的国家。

英国:1995年颁布《医院已用衣物及感染衣物洗涤指南》,2012年又发布了《健康与社会保健的织物清洁消毒:管理和规定手册》。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制度范文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制度范文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制度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医用织物的洗涤消毒工作,确保医疗机构内的织物清洁、消毒达到卫生标准,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适用范围为医疗机构内所有带有织物的部门和工作人员。

二、工作责任1.医疗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制度,安排专人负责织物清洁、消毒工作;2.各部门负责织物使用和收集,保证织物的准确、及时送至清洁、消毒部门;3.清洁、消毒部门负责对织物进行洗涤、消毒处理,确保织物的清洁、杀菌效果;4.行政部门负责对各部门的织物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三、织物分类和处置1.普通织物:包括工作服、床单、手术衣等。

经过使用后,应立即进行分类,并将其送至指定的织物收集点;2.特殊织物:包括血液污染物品、病原体感染物品等。

经过使用后,应立即进行分类,并进行专门的处理,如进行高温高压清洗、消毒等。

四、织物收集、运输和存放1.织物收集:各部门应设立织物收集点,织物经使用后应立即送至指定的织物收集点;2.织物运输:织物送至清洁、消毒部门时,应采取封闭式运输,确保织物不会交叉污染,运输车辆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3.织物存放:清洁、消毒部门负责织物的存放工作,应保持存放地干燥、通风,织物应整齐堆放,避免受潮、变形。

五、织物洗涤和消毒1.织物洗涤:织物经过分类后,应进行洗涤处理。

使用洗衣机进行洗涤,洗涤剂应选用符合卫生标准的产品,洗涤过程应控制在合适的温度和时间;2.织物消毒:经过洗涤后,织物应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方法可以选择高温高压消毒、化学消毒等。

消毒时间和消毒剂的浓度应符合卫生标准。

六、织物检验和质量控制1.织物检验:清洁、消毒部门应对洗涤后的织物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杀菌效果等。

检验评估织物是否符合卫生标准;2.质量控制:清洁、消毒部门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不定期对织物进行抽检,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织物的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七、培训和教育1.织物清洁、消毒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学习织物清洁、消毒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要点;2.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织物清洁、消毒的知识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织物清洁、消毒意识。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508-2016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508-2016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508-2016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2016-12-27 发布2017-06-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术语和定义 1管理要求 35 医用织物分类收集、运送与储存操作要求 46 洗涤、消毒的原则与方法 57 清洁织物卫生质量要求 68 资料管理与保存要求7附录A(规范性附录)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流程及洗涤、消毒、整理过程要求8 附录B(资料性附录)清洁织物采样及相关指标检测方法11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山西大医院、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监督局、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监督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建生、邓敏、沈瑾、武迎宏、杨芸、崔树玉、余书、巩玉秀、吴兵武、徐敏、谢多双、邓兵、莫雄勋、曹平、凃宣程、许慧琼、周彬、邹俊杰。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基本要求,分类收集、运送与储存操作要求,洗涤、消毒的原则与方法,清洁织物卫生质量要求,资料管理与保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和提供医用织物洗涤服务的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

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7573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GB7918.5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GB15979—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9193疫源地消毒总则WS/T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8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SB/T10989衣物洗涤质量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制度(4篇)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制度(4篇)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制度一、工作目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疗机构医用织物的洗涤消毒工作符合卫生标准和规范,保证医用织物的安全、卫生和质量,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工作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涉及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相关工作人员。

三、工作内容1. 医用织物分类和标识:根据医用织物的用途和材质,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并使用统一的标识进行标记。

2. 洗涤消毒设备和物品管理:定期检查洗涤消毒设备的运行情况,保证其正常运转;对洗涤消毒设备和物品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

3. 洗涤消毒程序:制定统一的洗涤消毒程序,包括洗涤、消毒、漂洗、脱水、烘干等环节,确保每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和标准,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发生。

4. 洗涤消毒剂选择和使用:根据医用织物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洗涤消毒剂,并确保其浓度和使用方法正确。

5. 洗涤消毒质量控制:制定洗涤消毒质量控制标准,对洗涤消毒后的医用织物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和规范。

6. 洗涤消毒记录和报表:建立洗涤消毒记录和报表,记录医用织物的洗涤消毒过程、结果和操作人员等相关信息,便于追溯和评估。

7. 洗涤消毒人员培训:对从事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操作洗涤消毒设备。

四、工作要求1. 严格按照洗涤消毒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每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和标准。

2. 定期检查洗涤消毒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

3. 根据医用织物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洗涤消毒剂,并确保其浓度和使用方法正确。

4. 对洗涤消毒后的医用织物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和规范。

5. 建立洗涤消毒记录和报表,记录医用织物的洗涤消毒过程、结果和操作人员等相关信息,便于追溯和评估。

6. 对从事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操作洗涤消毒设备。

五、责任及处罚1. 医疗机构负责人负责制定和实施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制度,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麻三卫生站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情况汇报
医用织物的洗涤消毒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医用织物的管理,保障我单位医疗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率,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医疗安全,我单位按照国家卫
3、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纳入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

4、落实医疗机构对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主体责任,强化责任意识,依法依规开展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确保我中心洗涤消毒质量符合临床使用要求。

二、建章立制,加强培训
1、建立完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职责与制度,包括医用织物回收、洗涤消毒、质量管理、定期更换制度等,严格执行洗涤消毒标准操作规程,根据医用织物的污染性质、程度和使用对象进行分类洗涤消毒,确保能够符合临床使用要求。

并打包后使用专用污物桶送到洗衣房。

3.包装污染织物的袋子或胶桶,采用不宜渗漏液体、便于清洗并可反复使用的材质制作。

严禁采用污染的床单等污染物来包裹。

4.包装袋或胶桶外层贴有醒目的污染织物专用的字样,如污染被服桶、污染工作服袋等。

5.收集的污染织物如需暂存时,实行打包存放,严禁与任何清洁物品存放在同一房间内。

(二)清洗与消毒
1、严格遵守医用织物洗涤操作规程和分类洗涤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工作人员与患者的织物分机或分批洗涤;传染病患者使用的织物应专机专用。

2、严格控制含氯漂白剂的用量,首先将污染织物用漂白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再进行清洗。

3、一般性衣物与传染性衣物消毒:
一般性衣物:如棉质类被服可在70℃以上用10%洗涤溶液清洗消毒。

化纤类衣物可在40---50℃用10%洗涤溶液置洗衣机内清洗消毒。

传染性衣物:用含有效氯500mg/L浸泡消毒30---60分钟,然后用90℃用1%---2%洗涤溶液清洗消毒30分钟。

4. 有明显血、脓、便等污染的织物。

在使用高温水洗前,先用冷洗涤液或1%~2%冷碱水将血、脓、便等有机物洗净,再按传染性衣被洗涤消毒。

(三)整理与发送
1、衣物清洗干净后要充分晒干或烘干、烫平、折叠分类放置,凡发现破损被服,应修补好后再发放。

做到发放的被服无破损、无潮湿或不洁。

2、收送的被服做好交接、当面点清,防止差错。

干净被服供应
要充足,保证临床需要。

在以后工作中,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仍需继续严格把关,加强对我中心医用织物回收、运输、分类洗涤消毒、接收保管和分发等全流程管理,定期到上级医院参观学习、交流,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保证医用织物符合临床使用要求。

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麻三卫生站
2019年1月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