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508-2016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2016-12-27发布2017-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术语和定义1管理要求35医用织物分类收集、运送与储存操作要求46洗涤、消毒的原则与方法57清洁织物卫生质量要求68资料管理与保存要求7附录A(规范性附录)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流程及洗涤、消毒、整理过程要求8附录B(资料性附录)清洁织物采样及相关指标检测方法11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山西大医院、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监督局、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监督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建生、邓敏、沈瑾、武迎宏、杨芸、崔树玉、余书、巩玉秀、吴兵武、徐敏、谢多双、邓兵、莫雄勋、曹平、凃宣程、许慧琼、周彬、邹俊杰。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基本要求,分类收集、运送与储存操作要求,洗涤、消毒的原则与方法,清洁织物卫生质量要求,资料管理与保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和提供医用织物洗涤服务的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
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7573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GB7918.5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GB15979—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9193疫源地消毒总则WS/T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8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SB/T10989衣物洗涤质量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医用织物作为医疗机构中频繁使用的物品之一,其洗涤消毒工作至关重要。
规范的洗涤消毒流程不仅能确保医用织物的清洁卫生,还能有效预防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一、医用织物的分类医用织物主要包括患者使用的衣物、床单、被罩、枕套等;医护人员使用的工作服、手术服等;以及手术室、产房等特殊区域使用的专用织物。
二、洗涤消毒的基本要求1、环境要求洗涤消毒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有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
2、人员要求从事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
3、设备要求配备专用的洗涤消毒设备,如洗衣机、烘干机、消毒设备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洗涤消毒流程1、收集医用织物应分类收集,避免交叉污染。
污染的织物应装在专用的容器或袋子中,并做好标识。
2、运输运输过程中应确保织物不受到污染,使用专用的运输工具,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3、分拣在洗涤前,对织物进行仔细分拣,去除杂物和明显的污渍。
4、洗涤(1)根据织物的材质和污染程度,选择合适的洗涤程序和洗涤剂。
(2)洗涤水温、时间和洗涤剂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3)对于重度污染的织物,应先进行预处理,再进行洗涤。
5、消毒(1)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热力消毒、化学消毒等。
(2)热力消毒应保证温度和时间达到要求。
(3)化学消毒应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严格按照浓度和作用时间进行操作。
6、漂洗消毒后的织物应进行充分漂洗,去除残留的消毒剂和洗涤剂。
7、烘干烘干后的织物应保持干燥,避免潮湿滋生细菌。
8、整理对洗涤消毒后的织物进行整理,折叠或挂放整齐,存放于清洁干燥的区域。
四、质量检测1、定期对洗涤消毒后的医用织物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清洁度、微生物指标等。
2、微生物检测应符合相关标准,如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五、储存与发放1、储存医用织物应存放在专用的库房中,分类存放,避免混淆。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医用织物是指医院内可重复使用的纺织品,包括患者使用的衣物、床单、被罩、枕套;工作人员使用的工作服、帽;手术衣、手术铺单;病床隔帘、窗帘等。
这些织物在医院的日常运营中频繁使用,与患者和医护人员密切接触,因此其洗涤消毒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医用织物的清洁、卫生,防止交叉感染,特制定以下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一、基本要求1、洗涤消毒场所应独立设置,远离诊疗区域。
布局合理,分为污染区和清洁区,并有明显的标识和分隔。
通风、采光良好,有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
2、人员要求从事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工作时应穿戴工作服、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3、设备要求配备专用的洗涤、消毒、烘干、熨烫等设备。
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和检测,确保正常运行。
二、分类收集1、明确分类按照感染性织物、普通污染织物和清洁织物进行分类收集。
感染性织物包括被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的织物;普通污染织物指未被明显感染性物质污染,但可能存在一般性污染的织物;清洁织物指未使用过的新织物或经过彻底洗涤消毒处理后的织物。
2、收集要求感染性织物应使用橘红色专用袋收集,普通污染织物使用黑色专用袋收集,清洁织物使用白色专用袋收集。
在收集过程中,应避免织物的抖动,减少微生物的扩散。
收集袋应封口严密,并有清晰的标识。
三、运送1、专用车辆配备专用的密闭式运送车辆,防止织物在运送过程中受到污染。
车辆内部应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消毒。
2、运送路线规划固定的运送路线,尽量避开人员密集区域。
感染性织物的运送应遵循从污染区到清洁区的原则。
四、洗涤消毒1、洗涤流程预洗:去除织物表面的杂质和部分污渍。
主洗:加入适量的洗涤剂,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洗涤,以去除污渍和杀灭微生物。
漂洗: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的洗涤剂和污渍。
中和:调节织物的酸碱度,使其接近中性。
2、消毒方法热消毒:采用高温热水(70℃以上,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或高温干热(100℃以上,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进行消毒。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分析

3. 运送医用织物时应承受可重复使用的、无毒、无害 并便于清洁的专用盛装容器,并有标识。
4. 洗涤后清洁织物应储存在清洁枯燥处,储存过程中 应防止二次污染,如被污染应重新洗涤。
十、洗衣房的环境卫生要求
1. 场所环境要求 洗衣房的设立应远离垃圾处 理站或有明显的污染场所,四周无有害气 体、烟雾、灰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四 周环境无蚊蝇等害虫孳生地;工作区内门 窗应安装纱网,明地沟应加盖,防蚊、蝇、 鼠等有害生物。
六、织物包装要求
1. 医用织物应准时装包封袋进展暂存、运送。 2.一般织物的收集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布袋进展收集包装。 3.污染织物的收集宜使用防感污水溶性收集袋,必要时包装后需外加套
一个塑料袋,污染织物收集袋外表应有警示标识。 4.在收集污染织物的过程中,收集袋外表被感染物质污染后,须外加一
个收集袋收集。 5.医用织物装载量不应超过包装袋容量的2/3。 6.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废物包装袋应按《医疗废物治理条例》进展处理,
可重复使用的布袋必需一用一消毒,使用后的布袋应连同织物进展消 毒洗涤处理。 7.洗涤后的清洁医用织物应使用可重复使用的专用袋〔箱〕。 8. 用于盛装医用织物袋〔箱〕必需一用一消毒;各诊疗区卫生处置间盛 装织物的专用容器应作定期〔1次/周〕消毒处理,并有专人负责。 9. 用于盛装使用后的医用织物的包装袋〔箱〕宜为黄色,并有专用标识。
②分拣织物时应使用耐穿刺长手套,手卫生 的要求,工作场所制止吸烟、饮食,每日 换工作服,离开时洗澡。
③ 发生职业暴露时的处理程序见《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被锐器刺伤后,应实行的措施:
• 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马上实行相应爱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展严格消毒处理;并进展血源性传 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详细完整版)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一、前言医疗机构的医用织物(如手术服、床单、护理衣等)是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物品,其洗涤消毒工作对于预防交叉感染至关重要。
本技术规范旨在确保医院医用织物的洗涤消毒过程符合卫生标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二、洗涤消毒设备与场所1.设备:医院应配置专业的洗涤消毒设备,包括洗衣机、干衣机、蒸汽消毒器等,并定期进行设备检测和维护。
2.场所:洗衣房应设置在无尘、通风良好的区域,远离病患区和手术室,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三、洗涤消毒管理制度1.培训与操作规范:医院应对洗涤消毒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熟悉操作规程和个人防护措施。
2.操作记录:每次洗涤消毒过程都应有详细的操作记录,包括洗涤、消毒时间、温度、使用的化学药剂等信息,以备查验。
3.消毒效果监测:定期对洗涤消毒后的医用织物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消毒效果符合要求。
四、洗涤消毒工作流程1.分类收集:将不同种类的医用织物按照规定分类收集,避免混淆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2.预处理:对于污渍严重的医用织物,应事先进行预处理,如浸泡、清洁等。
3.清洗程序:a.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和洗涤程序,根据不同织物成分和污染程度进行合理调整。
b.控制水温、洗涤剂用量和洗涤时间,确保洗涤效果和织物的质量。
4.消毒程序:a.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如高温热水消毒、蒸汽消毒等,确保织物达到消毒标准。
b.控制消毒温度、时间和消毒剂用量,避免对织物造成损坏。
5.干燥程序:a.使用专业的干衣机对洗涤消毒后的织物进行干燥,确保织物完全干燥,避免细菌滋生。
b.定期清洁和维护干衣机,防止织物二次污染。
6.装与储存:将洗涤消毒后的织物整齐包装,并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区域,避免受潮和污染。
五、个人防护和安全管理1.洗涤消毒人员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等,避免接触感染源。
2.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体温监测和传染病筛查,确保洗涤消毒人员的身体健康状态。
3.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如避免化学药剂直接接触皮肤、注意设备使用安全等,确保人员安全。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ppt课件【37页】

洁,装饰材料防水、耐腐蚀。
4管理要求—— 4.3建筑布局要求
➢ 4.3.2织物周转库房 ➢ 4.3.2.1选择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的医院应设置织物周转库房
。 ➢ 4.3.2.2应分别设有不交叉、相对独立的使用后医用织物接收
4管理要求——4.1管理要求
➢ 4.1.2洗衣房管理
➢ 4.1.2.1应建立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流程、分类收集、洗涤 消毒、卫生质量监测检查、清洁织物储存管理、安全操作、 设备与环境卫生保洁以及从业人员岗位职责、职业防护等制 度。
➢ 4.1.2.2应对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洗涤、消 毒技能;并了解洗涤和烘干等相关设备、设施及消毒隔离与 感染控制基础知识、常用消毒剂使用方法等。
洗涤消毒工艺需求进行人工清点分类的操作过程。 ➢ 3.7洗衣房 ➢ 医院内专门洗涤消毒医用织物的场所。 ➢ 3.8织物周转库房 ➢ 选择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的医院所设置的,洁污分开,用于
接收使用后医用织物和发放洗涤消毒后医用织物的场所。
3术语和定义
➢ 3.9清洁区 ➢ 洗衣房内用于经洗涤消毒后医用织物的暂存、整理、
➢ 4.4.3洗涤和烘干设备应选用经国家检测合格、有加热功能的 专用洗涤和烘干设备。
➢ 4.4.4宜选择卫生隔离式洗涤烘干设备。
➢ 4.4.5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宜装备隧道式洗涤机组。
➢ 4.4.6洗涤剂、消毒剂及消毒器械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5医用织物分类收集、运送与储存操作 要求
➢ 5.1分类收集
➢ 4.1.1.3应有专人从事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从业人员数量 应满足工作需要。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制度(四篇)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制度一、背景介绍医用织物是医疗机构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包括手术衣、手术巾、床单、被套等。
这些织物经常接触病原体,需要进行定期的洗涤和消毒,以确保其洁净度和安全性。
为了规范医用织物的洗涤消毒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目标1.确保医用织物的洁净度和安全性;2.规范医用织物的洗涤消毒过程;3.提高医用织物的使用寿命;4.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三、工作流程1.收集医用织物:将使用过的医用织物集中放入指定的收集器中,如蓝色塑料袋。
2.运送至洗涤消毒中心:定期将收集到的医用织物运送至洗涤消毒中心。
3.洗涤:根据织物材质和污染程度,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和洗涤方式进行洗涤,确保织物的洁净度。
4.消毒:根据织物的特性,经过洗涤后进行消毒处理,消除病原体。
5.干燥:将洗涤消毒后的织物放入专用的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确保织物干燥,以防细菌滋生。
6.检查质量:对洗涤消毒后的织物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达到要求后进行包装。
7.包装:将洗涤消毒合格的织物进行包装,如用塑料袋或夹板包装,并标注清晰的名称和消毒日期。
8.储存:将包装好的织物储存于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止再次受到污染,并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
四、操作规范1.操作人员应戴好工作帽、口罩、手套和工作服,确保个人卫生。
2.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细菌的传播,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洗涤过程中应根据织物材质和污染程度,调整洗涤剂和洗涤方式。
4.消毒过程中应确保消毒剂的浓度和接触时间符合要求。
5.对洗涤消毒后的织物进行质量检查时,应检查缝线、嵌入物和标签等,确保无损并洁净。
6.包装时应使用清洁的包装材料,并注明清晰的名称和消毒日期。
7.储存时应保持干燥、通风的环境,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五、设施设备要求1.洗涤消毒中心应有专门的洗涤机、消毒柜和烘干机等设施设备,以及相应的洗涤剂和消毒剂。
2.储存区域应有干燥、通风的环境,并设置合适的货架和储物柜。
六、培训和考核1.新进人员应进行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培训,了解本制度的要求,并进行相关操作的示范和练习。
WST 508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WST 508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1.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发展,医用织物在医疗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医用手术服、床单、毛巾等。
然而医用织物由于接触的是患者和医疗环境等,必须具备一定的清洗消毒能力。
WST 508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是为了满足医疗设施、医用织物生产厂家、口罩等生产厂家对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规范要求,确保医用织物的清洗和消毒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规范概述WST 508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是由中国家庭用纺织品协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等研制制定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规范,规范分为五个部分: - 规范范围;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术语和定义; - 医用织物的清洗分类及流程; - 医用织物的洗涤消毒。
3.术语和定义•清洗:除去织物表面侵入外来污物及织物自身破坏性污垢,使其退至最低状态;•消毒:杀灭在某一场所或物体上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或有害微生物的过程;•管理和操作规程:指规范医用织物工作人员操作步骤,提高操作质量和工作安全性;•检测:用一定的方法,对洗涤消毒后的医用织物予以检验,以检验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医用织物的清洗分类及流程按照清洗流程和清洗条件,将医用织物划分为三类,分别为日常清洗、轻度清洗和重度清洗。
4.1 日常清洗日常清洗指织物的日常清洗和护理,应尽量采用机洗,不宜手洗。
日常清洗的操作流程包括: - 分类:按用途、特性、织物结构和质量等因素将应清洗的织物分类; - 装袋:将织物放入机洗袋内; - 洗涤:按清洗剂说明,投入适量清洗剂(医疗机构应采用优质且清洗能力强的清洗剂),采用前荷式洗涤机或水平轴洗涤机进行洗涤,温度控制在40℃左右; - 烘干/晾晒:洗涤后立即烘干或晾晒。
4.2 轻度清洗轻度清洗指对经过日常清洗后,有轻度污染的织物再次进行清洗。
清洗操作流程包括: - 分类:继续按照用途、清洗条件等分类,装袋; - 洗涤:采用前荷式洗涤机、水平轴洗涤机或滚筒式清洗机进行洗涤,温度控制在45℃-55℃,清洗剂应使用高效清洗消毒剂; - 检测:对已清洗的医用织物进行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我国医用织物清洗消毒现状
许慧琼,梁建生,杨芸等,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
二、我国医用织物清洗消毒现状
污染织物采用化 学消毒(77.8%)
压力蒸汽或其他 方式灭菌或消毒 (44.2%)
烘干消毒同步 (24.0%)
不消毒(12.9%)
5.洗涤、消毒原则与方法
(2)感染性织物 与脏污织物洗涤消毒原则相同。 不宜手工洗涤。宜采用专机洗涤、消毒,首选热洗涤方法;
有条件的宜使用卫生隔离式洗涤设备。 机械洗涤消毒时可采用洗涤与消毒同时进行的程序。 采用水溶性包装袋时,应密闭状态直接投入洗涤设备内。 不耐热的感染性织物,宜在预洗环节同时消毒。 特殊情况,需重复使用的感染性织物,先消毒后洗涤。
6.清洁织物卫生质量要求
清洁织物的细菌菌落总数≤200CFU/100cm2 与GB 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消毒后低度危
险性医疗器材的规定一致 湖北、山东、山西现状调查:
70%的菌落总数为150cfu/100cm2 75%的菌落总数为250cfu/100cm2 建议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洗涤消毒后医用织物的微生物监测
擦拭消毒。 使用水溶性包装袋时可不作消毒处理。 若感染性织物选择冷洗涤方式洗涤后,采取高温
热洗涤方法消毒处理设备,注意水温、时间。
5.洗涤、消毒原则与方法
(4 )环境的消毒与杀虫 每天工作结束后对污染区地面与台面拖洗/擦拭消毒。 清洁区的地面、台面、墙面应每天保洁。 污染区室内机械通风(换气次数宜10次/h,最小新风量≥2次 /h),必要时空气消毒。 物表和地面有明显污染时,及时去除污染物,再清洁消毒。 受到明确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时,对空气和物表终末消毒。 每半年对工作人员手、物表进行1次卫生学抽检。 处理疥疮或体外寄生虫的医用织物后,采用杀虫剂杀虫。
2.分类收集
脏污织物和感染性织物分类收集,收集时减少抖动。 感染性织物应在患者床边密闭收集。 感染性织物收集袋/箱宜为橘红色,“感染性织物”标识。 脏污织物宜用重复或一次性包装袋,有文字或颜色标识。
扎带封口,加盖借密鉴闭英。 国CFPP01-04:2012《健康与社 使用后医用织物会专保用健布袋的(织箱物/桶清)洁应消一毒用:一清管洗理消和毒规。
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病人衣被和医护工作 人员的工作服必须分机或分批洗涤”;“肝炎、结核病人 及传染性物质所污染的衣被,烈性传染病人的衣服应先 消毒或灭菌后,再送洗衣房洗涤”。
但一直无实施细则和可操作的规范出台,包括2012版 《消毒技术规范》。
二、我国医用织物清洗消毒现状
三、《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解读
本标准包括八个章节和两个附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管理要求 5. 医用织物分类收集、运送与储存操作要求 6. 洗涤、消毒的原则与方法 7. 清洁织物卫生质量要求 8. 资料管理与保存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流程及洗涤、消毒、整理过程要求 附录B(资料性附录)清洁织物采样及相关指标检测方法
(二)定 义
织物周转库房:选择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的医 院所设置的,洁污分开,用于接收使用后医用织 物和发放洗涤消毒后医用织物的场所。
医院病区内设立的医用织物暂存场所 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交接的织物周转库房
(三)管理与技术要求
管理要求 分类收集 运送、储存 洗涤消毒 卫生质量 资料管理
• 医院管理 • 洗衣房管理 • 人员防护要求 • 建筑布局要求 • 洗涤用水、设备和用品要求
• 脏污织物 • 感染性织物 • 洗涤设备消毒 • 环境消毒与杀虫
• 感官指标 • 物理指标 • 微生物指标
1.管理要求——医院管理
➢明确负责洗衣房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 ➢纳入医院质量管理。 ➢制定洗衣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确立、评估与生物污染风险相关的关键控制点, 如分类收集、运送、洗涤(温度和时间)环节, 洗涤设备、人员、环境,清洁织物质量标准等。
对生物污染风险识别和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反馈,并提出可持续改进措施。
1.组织管理——洗衣房管理
工作区域
1.组织管理——洗衣房管理
专用三通道 ➢ 工作人员通道 ➢ 医用织物接收通道 ➢ 医用织物发放通道 ➢ 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行
许慧琼,梁建生,杨芸等,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
二、我国医用织物清洗消毒现状
洗手设施0-25处 72.5%洗衣房的洗手设施≤2处 51.0%配备了速干手消毒剂
许慧琼,梁建生,杨芸等,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
二、我国医用织物清洗消毒现状
对湖北、山东、山西93家医疗机构采集711份标本
➢制定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相关规章制度。工商营业执照
➢专人从事洗涤消毒工作。 ➢审核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资质、管理制度、流程。 ➢对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风险评估,签订协议,明确职责。 ➢与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建立医用织物交接与质量验收制度。
1.管理要求——医院管理
风险评估内容:
识别可能存在的生物污染风险,如与感染性织 物混洗等。
容器,有明显标识; 清洁织物储存发放区(间)专用容器,有明显标识; 存放架/柜距地面20cm-25cm,离墙5cm-10cm,距天花板 ≥50cm; 使用后医用织物的暂存时间不应超过48h; 清洁织物不宜存放过久(≤30天),发现感官问题重新洗涤; 使用后医用织物每次移交后,对环境表面、地面清洁,根
一、与医用织物有关的医院感染事件
【案例3】 2005年夏天,日本发生5例因毛巾引发蜡样 芽胞杆菌院内感染的事件。 【案例4】 2003年4月,台湾发生一起医院洗衣房工作 人员感染SARS事件,导致2名洗衣工感染,1例死亡。
二、我国医用织物清洗消毒现状
2013年对北京市、 湖北省、山西省、 重庆市、山东省 5个省市的459家 医疗机构医用织 物洗涤消毒现状 进行调查。
据需要参进考行D物B1表1、/6空62气-2消00毒9;《医院布草洗涤卫生规范》
清洁织物储存发放区(间)环境受到污染时应清洁、消毒。
5.洗涤、消毒原则与方法
(1)脏污织物 原则:先洗涤后消毒 根据使用对象和污渍性质、程度,分机或分批洗涤、消毒。
➢新生儿、婴儿的医用织物应专机洗涤、消毒。 ➢手术室的医用织物(如手术衣、手术铺单等)宜单独洗涤。 ➢布巾、地巾宜单独洗涤、消毒。 宜选择热洗涤方法。
清洁织物表面采样方法: ➢ 规定存储时间内清洁织物,送检时间不超过4h; ➢ 若样品0-4℃保存,送检时间不超过24h; ➢ 织物内侧面对折,使内侧面和外侧面同时暴露, 5cmX5cm灭菌规格板采样,共采集100cm2
微生物指标检测和PH值测定参照相关国标
院感控制
任重道远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WS/T 508-2016)
一、与医用织物有关的医院感染事件
【案例1】2015年6-7月,香港深湾洗衣场毛霉 菌超标75倍,导致香港玛丽医院5例病人感染,其中 2例死亡。
一、与医用织物有关的医院感染事件
【案例1】
一、与医用织物有关的医院感染事件
【案例2】2010年美国CDC研究表明,某医院发 生新生儿/儿童皮肤真菌感染,重复使用医用织物 被确定为是所有病例唯一共同的暴露因素。
311件洗涤消毒前:48份(6.85%)检出细菌或真菌
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
380件洗涤消毒后:0~15200cfu/100cm2
15件大肠菌群,1件G+致病球菌
许慧琼,梁建生,杨芸等,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
二、我国医用织物清洗消毒现状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颁布之前无医用织 物清洗消毒的统一规范。
(一)范 围
本标准首次颁布,要求较高,有一定的前瞻性, 基层单位难以达到。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和提供医用织物洗涤服务的社 会化洗涤服务机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后的灭菌 技术要求;具体灭菌技术要求需按照医院CSSD 规范执行。
(二)定 义
医用织物:医院内可重复使用的纺织品,包括 ① 患者使用的衣物、床单、被罩、枕套; ② 工作人员使用的工作服、帽; ③ 手术衣、手术铺单; ④ 病床隔帘、窗帘以及环境清洁使用的布巾、地巾等。
分区明确 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应有完全隔离屏障 清洁区内可设置部分隔离屏障 污染区应安装空气消毒设施 污染区及各更衣(缓冲)间设洗手设施
选择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的医院织物周转库房
➢ 使用后医用织物接收区域 ➢ 清洁织物储存发放区域 ➢ 不交叉、相对独立、标识明确
洗涤用水、设备及用品符合要求
6.清洁织物卫生质量要求
感官指标
➢清洁织物外观整洁、干燥,无异味、异物、破损。 ➢每批次进行检查 物理指标
➢清洁织物表面的pH应达到6.5-7.5 ➢根据工作需要 微生物指标
➢细菌菌落总数≤200CFU/100cm2 ➢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根据工作需要或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用织物有关时
1.组织管理——洗衣房管理
1.组织管理——洗衣房管理
1.组织管理——洗衣房管理
1.组织管理——人员防护
➢在污染区和清洁区穿戴的个人防护用品不应交叉使用。 ➢在污染区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 ➢在污染区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可选穿隔离衣。 ➢在清洁区应穿工作服、工作鞋,并保持手卫生。 ➢在清洁区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戴帽和手套。
① 被朊病毒、气性坏疽、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建议一次性) ② 其他有明确规定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 ③ 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使用后
5.洗涤、消毒原则与方法
针对感染性织物,可选择卫生隔离式洗涤机: 前进后出或侧进前出
5.洗涤、消毒原则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