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G系统中鉴权与加密技术演进
移动通信中的鉴权与加密

移动通信中的鉴权与加密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移动通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通过手机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获取信息、进行娱乐和工作。
然而,在这个便捷的背后,隐藏着一系列保障通信安全的技术,其中鉴权与加密就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想象一下,您在手机上发送的每一条消息、每一次通话,都如同在一个无形的通道中穿梭。
如果这个通道没有任何保护措施,那么您的信息就有可能被他人窃取、篡改甚至滥用。
鉴权与加密就像是为这个通道设置的两道坚固的关卡,确保只有合法的用户能够进入通道,并且通道中的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泄露和篡改。
那么,什么是鉴权呢?简单来说,鉴权就是验证用户身份的过程。
当您打开手机并尝试连接到移动网络时,网络会对您的身份进行验证,以确保您是合法的用户,有权使用网络提供的服务。
这就好比您进入一个需要门票的场所,工作人员会检查您的门票是否真实有效。
在移动通信中,鉴权通常是通过一系列的参数和算法来实现的。
例如,您的手机会向网络发送一个特定的标识码,网络会将这个标识码与存储在其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
如果两者匹配,那么您就通过了鉴权,可以正常使用网络服务。
如果不匹配,那么您的连接请求就会被拒绝。
为了提高鉴权的安全性,移动通信系统还采用了多种加密技术。
加密的目的是将您的通信内容转换为一种难以理解的形式,只有拥有正确密钥的接收方才能将其解密还原为原始内容。
这就像是给您的信息穿上了一层“隐形衣”,即使被他人截获,也无法读懂其中的含义。
常见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种。
对称加密就像是一把相同的钥匙,发送方和接收方都使用这把钥匙来加密和解密信息。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加密和解密速度快,但缺点是密钥的分发和管理比较困难。
非对称加密则使用一对不同的密钥,即公钥和私钥。
公钥可以公开,用于加密信息;私钥则只有接收方拥有,用于解密信息。
这种方式解决了密钥分发的问题,但加密和解密的速度相对较慢。
在实际的移动通信中,通常会结合使用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移动通信中的鉴权与加密

移动通信中的鉴权与加密移动通信中的鉴权与加密引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人们越来越依赖于方式和其他移动设备进行通信和互联网访问。
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挑战和隐私问题。
为了保障通信安全和用户隐私,移动通信中的鉴权与加密技术变得至关重要。
鉴权的意义和方式鉴权是指验证用户身份和确认其权限的过程。
在移动通信中,鉴权起到了保护通信安全的重要作用。
常见的鉴权方式包括密码验证、数字证书和双因素身份认证等。
密码验证是最常见的鉴权方式,通过用户输入正确的密码进行验证。
数字证书鉴权则使用公钥和私钥进行身份验证。
双因素身份认证结合了多种验证方式,进一步提高了鉴权的安全性。
加密保障通信安全加密是指将明文转换为密文的过程,通过加密可以保障通信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在移动通信中,加密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通信、数据传输和存储等环节,以防止数据泄漏和篡改。
常见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速度较快,但密钥的传输和管理较为复杂。
非对称加密算法则使用公钥加密、私钥解密的方式,安全性较高,但速度较慢。
移动通信中的鉴权与加密技术移动通信中的鉴权与加密技术涵盖了多个环节和多个层次。
在网络层面上,鉴权与加密技术可以通过访问控制列表和虚拟专用网络等手段进行。
在传输层面上,使用传输层安全协议(TLS)可以实现通信数据的加密和身份验证。
在应用层面上,通过应用层协议(如HTTPS)和数字证书可以保障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移动通信中的鉴权与加密的挑战移动通信中的鉴权与加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移动通信的发展使得通信网络变得更加复杂,需要应对更多的安全威胁。
大规模的移动设备和用户使得鉴权和加密的算法和密钥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通信过程中的延迟和带宽限制也对鉴权与加密的性能提出了要求。
在移动通信中,鉴权与加密是保障通信安全和用户隐私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选择鉴权与加密的方式和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数据泄漏、篡改和未授权访问。
HCIA-5G题库

HCIA-5G题库Q1.3GPP 的车联网标准采用以下哪项? [单选题] *A.uRLLCB.NB-IoTC.C-V2X(正确答案)D.DSRCQ2.远程 B 超诊断项目中对网络带宽需求最高的是以下哪项? [单选题] *A.超声影像(正确答案)B.操作控制C.医患交流D.实时通话Q3.5G 切片在智能电网中潜在的应用场景是以下哪项? [单选题] *A.全网信息采集B.新型能源发电C.发输电配用D.配电自动化(正确答案)Q4.IMT2020 愿景中,5G 网络业务时延能降低到 4G 网络的多少倍? [单选题] *A.1/10(正确答案)B.1/50C.1/20D.1/100Q5.自动驾驶的完全自动化到以下哪一级别实现? [单选题] *A.level2B.level5(正确答案)C.level3D.level4Q6.5G 系统中无线基站之间的接口是以下哪一项? [单选题] *A.NGB.X2C.Xn(正确答案)D.S1Q7.5G 标准进展中,SA(独立组网)架构在以下哪个阶段制定? [单选题] *A.Phase2.1B.Phase2.2C.Phase1.1D.Phase1.2(正确答案)Q8.现阶段已明确不再研发 5G 终端基带芯片的是以下哪一家公司? [单选题] *A.英特尔(正确答案)B.三星C.华为D.高通Q9.5G 系统中无线基站与 NGC 核心网之间的接口是以下哪一项? [单选题] *A.NG(正确答案)B.S1C.XnD.X2Q10.ITU 愿景中,5G 网络每平方公里终端连接数量是 4G 网络能力的几倍? [单选题] *A.100 倍(正确答案)B.50 倍C.20 倍D.10 倍Q11.以下哪种编码方式主要用于 5G 的业务信道? [单选题] *A.LDPC 码(正确答案)B.Turbo 码C.Polar 码D.卷积码Q12.D2D 通信是指以下哪一项的直接互联? [单选题] *A.基站和基站B.终端和基站C.基站和核心网D.终端和终端(正确答案)Q13.DRX 不连续性接收技术最适合用于以下哪个业务场景下的终端? [单选题] *A.自动驾驶B.智能抄表(正确答案)C.视频直播D.VR 游戏Q14.5G 安全性特点中哪个可以记录操作便于安全审计、问题定界等? [单选题] *A.完整性B.可追溯性(正确答案)C.可用性D.机密性Q15.以下哪一项为 5G 时代的新业务? [单选题] *A.高可靠低时延业务(正确答案)B.短信C.窄带物联网D.移动互联网Q16.相比 2G/3G/4G,以下哪一项是 5G 的特点? [单选题] *A.差异化的体验(正确答案)B.移动通信C.不限流量计费D.物联网应用Q17.无人机工作的低空领域范围在以下哪一项范围内? [单选题] *A. 0-2000MB. 0-100MC. 0-60MD. 0-1000M(正确答案)Q18.5G 网络用户的下行边缘速率要求达到以下哪个级别? [单选题] *A.100Mbps(正确答案)B.1MbpsC.1GbpsD.10MbpsQ19.C-Band 定义的频谱范围是以下那一项? [单选题] *A. 3-6GHz(正确答案)B. 0-6GHzC. 1-3GHzD. 0-3GHzQ20.以下哪种编码方式主要用于 5G 的控制信道? [单选题] *A.卷积码B.LDPCC.Polar(正确答案)D.TurboQ21.实现云化网络结构,以下哪部分需要先实现云化? [单选题] *A.核心网(正确答案)B.终端C.承载网D.无线Q22.5G 为有效补偿 C-Band 上行覆盖不足而将上行发送切换到 Sub3G低频段的解决方案是以下哪一项? [单选题] *A.载波聚合B.多址技术C.双工模式D.上下行解耦(正确答案)Q23.被认为存在破坏 5G 全球统一和割裂产业链风险的是以下哪个标准组织? [单选题] *A.3GPP2B.3GPPC.OTSA(正确答案)D.IEEEQ24.5G 标准协议规范是由以下哪个组织制定? [单选题] *A.3GPP(正确答案)B.OTSAC.3GPP2D.IEEEQ25.IMT2020 愿景中,5G 中 uRLLC 应用场景要求的空口最低时延是多少? [单选题] *A.10msB.1ms(正确答案)C.5msD.100msQ26.以下哪一项是工业互联网中利用传感器进行状态监控的网络需求? [单选题] *A.大带宽B.低时延C.海量连接(正确答案)D.高可靠Q27.目前 1080P 清晰度的云游戏对网络时延的需求要达到以下哪一项? [单选题] *A.100ms(正确答案)B.1sC.10msD.1msQ28.5G 商用标配手机终端天线收发通道数为以下哪一项? [单选题] *A.1T2RB.2T2RC.2T4R(正确答案)D.4T4RQ29.5G 系统中无线基站的名称是以下哪一项? [单选题] *A.eNodeBB.gNodeB(正确答案)C.NodeBD.BTSQ30.国际电联无线通信部门确定的 5G 法定名称是以下哪一项? [单选题] *A.IUT-2020B.IMT-2000C.IMT-2020(正确答案)D.IMT-AdvancedQ31.IMT2020 愿景中,5G 中 mMTC 应用场景的最大连接数能实现多少? [单选题] *A.1 万连接每平方公里B.100 万连接每平方公里(正确答案)C.1000 万连接每平方公里D.10 万连接每平方公里Q32.归属于 uRLLC 应用场景的业务是以下哪一类? [单选题] *A.AR/VRB.智能停车C.智能抄表D.自动驾驶(正确答案)Q33.关于 Option3x 组网方案的分流描述,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 [单选题] *A.数据从 gNB 侧进行分流(正确答案)B.基于承载进行分流C.数据从 eNB 侧进行分流D.EPC 直接数据分流Q34.以下不属于 5G 典型行业应用的是哪一项? [单选题] *A.视频直播(正确答案)B.无人机C.车联网D.智能电网Q35.关于 5G 服务化架构的描述,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服务化接口B.网络服务不对外开放(正确答案)C.网络功能按需组合和部署D.网络功能解耦和模块化Q36.5G 小区子载波间隔 30KHz,100MHz 带宽的 RB 数有多少个? [单选题] *A.200B.106C.100D.273(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一个RB有12个子载波,所以30kHz的子载波间隔的话,一个RB就有30* 12=360kHz。
GGG系统中鉴权与加密技术演进

G G G系统中鉴权与加密技术演进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2G/3G/4G系统鉴权与加密技术演进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班级:12通信B班学生姓名:周雪玲许冠辉黄立群指导老师:卢晶琦【摘要】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是几大网络的安全机制。
这项研究是颇具现实意义的,因为一个网络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用户和网络运营商本身的利益。
保证合法的用户获取服务和网络正常的运营,保证用户的信息完整、可靠的传输,实现保密通信,要求有一套缜密的安全机制,这是对网络和服务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现如今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WCDMA、LTE 的安全机制,为了更好地了解WCDMA的安全机制必须溯源到GSM的鉴权机制,从对比和演进的角度来看待这三种网络的安全机制的特点。
【关键词】GAM,3G,LTE,鉴权与加密目录1、概述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普及和业务类型的与日俱增,特别是电子商务、电子贸易等数据业务的需求,使移动通信中的信息安全地位日益显着。
1.1移动通信系统中鉴权和加密产生的背景无线通信中的鉴权Authenti—cation(在密码学中被称为认证,本文将使用鉴权一词)的目的是验证移动台MS和网络的真实性,即确证Ms和网络的身份。
它通过验证所声称的用户和网络是否是原来真正的登记用户及网络来防止盗用网络或假网络欺骗客户的行为。
无线通信中的加密包括通信安全的机密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在第一代模拟蜂窝系统刚开始商用的时候,并没提供鉴权和加密的功能。
这导致了严重的电信欺骗行为,也就是所谓的盗打他人手机的问题。
此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GSM商用以前变得日益突出。
仅美国的运营商1996年就因此损失了大约Us$。
750M:,占其行业总收入的3%。
于是鉴权和加密就成了移动通信系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代移动通信重点解决了鉴权的问题,对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则并未投入较大力度。
2G3G4G系统中鉴权与加密技术演进

2G/3G/4G系统鉴权与加密技术演进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班级:12通信B班学生姓名:***许冠辉黄立群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15.04.19【摘要】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是几大网络的安全机制。
这项研究是颇具现实意义的,因为一个网络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用户和网络运营商本身的利益。
保证合法的用户获取服务和网络正常的运营,保证用户的信息完整、可靠的传输,实现保密通信,要求有一套缜密的安全机制,这是对网络和服务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现如今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WCDMA、LTE 的安全机制,为了更好地了解WCDMA的安全机制必须溯源到GSM的鉴权机制,从对比和演进的角度来看待这三种网络的安全机制的特点。
【关键词】GAM,3G,LTE,鉴权与加密目录1、概述 (4)1.1移动通信系统中鉴权和加密产生的背景 (4)2、保密通信的基本原理 (4)2.1工作原理 (4)2.2数学模型的建立 (4)3、GSM系统的鉴权与保密 (5)3.1 GSM系统中鉴权 (5)3.2 GSM加解密 (7)3.3 TMSI的具体更新过程 (8)3.4 GSM安全性能分析 (9)4、3G系统信息安全 (9)4.1 WCDMA系统的鉴权和加密 (10)4.2 CDMA-2000系统的鉴权和加密 (11)5、4G系统信息安全 (12)5.1 LTE系统网络架构 (12)5.2 LTE_SAE网元功能介绍 (13)5.2.1 UTRAN (13)5.2.2 MME (13)5.2.3 S-GW (14)5.2.4 P-GW (14)5.2.5 HSS (14)5.3 LTE/SAE安全架构 (15)5.4 LTE/SAE安全层次 (15)5.5 LTE/SAE密钥架构 (16)6、 LTE与2G/3G网络的兼容 (17)7、结束语 (17)参考文献 (18)1、概述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普及和业务类型的与日俱增,特别是电子商务、电子贸易等数据业务的需求,使移动通信中的信息安全地位日益显著。
电信5G协优考试题库(含答案)

电信5G协优考试题库(含答案)单选题1.关于BWP的应用场景,说法正确的是A、选项全正确B、UE在大小BWP间进行切换,达到省电的效果C、应用于小带宽能力UE接入大带宽网络D、不同的BWP,配置不同的Numerology,承载不同的业务答案:A2.协议中5GNR毫米波单载波支持最大的频域带宽A、200MB、400MC、800MD、1000M答案:B3.5G系统中以()为最小粒度进行QoS管理。
A、E-RABbearerB、PDUSessionC、QoSflowD、以上都不是答案:C4.5G用于下行数据辅助解调的信号是哪项A、DMRSB、PT-RSC、ssD、CSI-RS答案:A5.56单站验证时,传输带宽的要求是?A、500MB、800MC、900MD、2G答案:B6.以下5GNRslotformat的说法对的有A、SCS=60KHz时,支持配置Periodic=0.625msB、Cell-specific的单周期配置中,单个配置周期内只支持一个转换点C、对DL/UL分配的修改以slot为单位答案:B7.在5G中,PUSCH支持的波形有A、DFT-S-OFDMB、DFT-a-OFDMC、DFT-OFDMD、S-OFDM答案:A8.电信选择的帧结构为()A、2ms单周期B、2.5ms单周期C、2.5ms双周期D、5ms单周期答案:C9.以下哪个参数用于指示对于SpCell,是否上报PHRtype2A、phr-Type2SpCellB、phr-Type2OtherCellC、phr-ModeOtherCGD、dualConnectivityPHR答案:A10.5G支持的新业务类型不包括A、eMBBB、URLLCC、eMTCD、mMTC答案:C11.你预计中国的5G将会在什么时候规模商用A、2018到2019.B、2020到2022C、2023到2025D、2025到2030答案:B12.一般情况下,NR基站的RSRP信号低于多少时,用户观看1080P视频开始出现缓冲和卡顿?A、-112dBmB、-107dBmC、-102dBmD、-117dBm答案:D13.IT服务台是一种:A、流程B、设备C、职能D、职称答案:C14.SN添加的事件为A、A2B、A3C、B1D、B2答案:C15.以下SSB的测量中,那些测量标识中只可以在连接态得到:A、SS-RSRPB、SS-RSRQC、SS-SINRD、SINR答案:C16.哪个docker镜像用于配置数据生效及查询?A、oambsB、nfoamC、brsD、ccm答案:B17.5G中,sub-6GHz频段能支持的最大带宽是A、60MHzB、80MHzC、100MHzD、200MHz答案:C18.eLTEeNB和gNB之间的接口称为()接口A、X1B、X2C、XnD、Xx答案:C19.ShortTTI子载波间隔为A、110KHzB、120KHzC、130KHzD、140KHz答案:B20.NR核心网中用于会话管理的模块是A、AMFB、SMFC、UDMD、PCF答案:B21.中移选择的帧结构为()A、2ms单周期B、2.5ms单周期C、2.5ms双周期D、5ms单周期答案:D22.ZXRAN室外宏站楼顶安装天线抱杆直径要求需满足?A、60mm~120mmB、40mm~60mmC、20mm~40mmD、10mm~20mm答案:A23.关于自包含帧说法错误的:A、同一子帧内包含DL、UL和GPB、同一子帧内包含对DL数据和相应的HARQ反馈C、采用自包含帧可以降低对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硬件要求D、同一子帧内传输UL的调度信息和对应的数据信息答案:C24.属于LPWAN技术的是A、LTEB、EVDOC、CDMAD、NB-IOT答案:D25.5G天线下倾角调整的优先级是以下哪项?A、调整机械下倾>调整可调电下倾一>预置电下傾B、预置电下倾つ调整机械下傾->调整可调电下倾C、调整可调电下倾一>预置电下倾→调整机械下傾D、预置电下倾一>调整可调电下倾调整机械下倾答案:D26.5G的无线接入技术特性将(5GRATfeatures)会分阶段进行,即phase1和p hase2.请问5G的phase2是哪个版本?A、R13B、R14C、R15D、R16答案:D27.5GNR网管服务器时钟同步失败的可能原因有?A、网络连接不正常B、主备板数据库不一致C、EMS小区数目超限D、SBCX备板不在位答案:A28.以下对5GNR切换优化问题分析不正确的是?A、是否漏配邻区B、测试点覆盖是否合理C、小区上行是否存在干扰D、后台查询是否有用户答案:D29.5G系统中,1个CCE包含了多少个REG?A、2B、6C、4D、8答案:B30.NR网络中,PRACH信道不同的序列格式对应不同的小区半径,小区半径最大支持多少KMA、110B、89C、78D、100答案:D31.协议已经定义5G基站可支持CU和DU分离部署架构,在()之间分离A、RRC和PDCPB、PDCP和RLCC、RLC和MACD、MAC和PHY答案:B32.AAU倾角调整优先级正确描述为以下哪项?A、调整可调电下倾->调整机械下倾->数字下倾->设计合理的预置电下倾B、设计合理的预置电下倾->调整可调电下倾->调整机械下倾->数字下倾C、调整可调电下倾->调整机械下倾->设计合理的预置电下倾->数字下倾D、调整可调电下倾->设计合理的预置电下倾->调整机械下倾->数字下倾答案:B33.5G的基站和4G的基站的主要差异在A、RRUB、BBUC、CPRID、接口答案:B34.UE最多监听多少个不同的DCIFormatSizePerSlotA、2B、3C、4D、5答案:C35.仅支持FR1的UE在连接态下完成配置了TRS,TRS与SSB可能存在下面哪个QCL关系A、QCL-TypeAB、QCL-TypeBC、QCL-TypeCD、QCL-TypeD答案:C36.5G网络中,回传承载的是和之间的流量A、DU、CUB、AAU、DUC、CU、核心网D、AAU、CU答案:C37.不属于5G网络的信道或信号是()A、PDSCHB、PUSCHC、PDCCHD、PCFICH答案:D38.5G的愿景是A、一切皆有可能B、高速率,高可靠C、万物互联D、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答案:D39.关于MeasurementGap描述错误的是A、EN-DC下,网络可以配置Per-UEmeasurementgap,也可以配置Per-FRmeasur ementgap;B、EN-DC下,LTE服务小区和NR服务小区(FR1)的同属于perFR1measurementg ap;C、EN-DC下,gap4~gap11可以用于支持Per-FR1measurementgap的UE;D、EN-DC下,支持per-UEmeasurementgap的UE,若同时用于NR和非NR邻区测量,可以用gap0~11。
中国联通移动网鉴权及加密专项优化技术方案

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鉴权及加密专项优化技术方案V1.2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目录目录 (2)1概述 (6)2优化目标 (6)2.1预期成果 (6)2.2涉及的网元参数 (7)3优化内容 (8)3.1信令的规范性研究 (8)3.2鉴权失败的原因分析及优化研究 (8)3.3鉴权同步失败的原因分析及优化研究 (9)3.4加密设臵失败的原因分析及优化研究 (9)3.5取鉴权向量失败分析及优化研究 (9)3.6鉴权流程时延分析及优化研究 (9)3.7加密设臵流程时延分析及优化研究 (9)3.8鉴权和加密设臵对安全性的影响分析研究 (9)3.9复制卡双活原因分析及各厂家解决验证研究 (10)3.10其它现网鉴权与加密相关问题研究 (10)4专项优化具体方案 (10)4.1提高信令的规范性 (10)4.1.1参考信令流程 (10)4.1.2涉及到的网元参数 (22)4.1.3优化工作要求 (24)4.2鉴权失败的原因分析及优化 (26)4.2.1鉴权失败的定义 (26)4.2.2鉴权失败主要原因 (27)4.2.3涉及到的网元参数 (28)4.2.4优化工作要求 (28)4.2.5预期成果 (31)4.3鉴权同步失败的原因分析及优化方法 (31)4.3.1鉴权同步原理 (32)4.3.2鉴权同步中的相关机制和算法 (33)4.3.3优化工作要求 (37)4.3.4预期成果 (39)4.4加密设臵失败的原因分析及优化方法 (39)4.4.1加密设臵失败定义 (39)4.4.2加密设臵失败的主要原因 (40)4.4.3涉及到的网元参数 (41)4.4.4优化工作要求 (41)4.4.5预期成果 (43)4.5取鉴权向量失败的原因分析及优化 (43)4.5.1取鉴权向量失败的定义 (43)4.5.2取鉴权向量失败的主要原因 (44)4.5.3涉及到的网元参数 (44)4.5.4优化工作要求 (45)4.5.5预期成果 (47)4.6鉴权及加密设臵时延分析及优化方法 (47)4.6.1时延定义 (47)4.6.2测试场景 (48)4.6.3分析方法及工作要求 (48)4.7鉴权和加密设臵对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48)4.8复制卡双活分析及防止策略 (49)4.8.1复制卡双活原理 (49)4.8.2优化方案 (51)4.8.3优化工作要求 (55)4.9其它现网鉴权与加密相关问题研究 (56)5参考文献 (56)6 附件 (56)1概述鉴权和加密设臵流程是电路域和分组域接入过程中的关键流程,这两个流程涉及MSC Server、SGSN、HLR、RNC、UE及(U)SIM卡,涉及网络节点众多,影响因素复杂,这两个过程的质量对业务接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移动通信中的鉴权与加密

移动通信中的鉴权与加密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移动通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通过手机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获取信息、进行工作和娱乐。
然而,在这个便捷的通信背后,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我们的通信安全,鉴权与加密技术应运而生。
什么是鉴权呢?简单来说,鉴权就是验证用户身份的合法性。
想象一下,你要进入一个只允许特定人员进入的房间,门口的保安会检查你的证件,确认你有进入的资格。
在移动通信中,网络就像是那个房间,而手机用户就是想要进入的人。
网络会对手机用户进行一系列的验证,以确定这个用户是否是合法的,是否有权使用网络提供的服务。
鉴权的过程通常涉及到多个环节和信息的交互。
比如,手机会向网络发送一些特定的信息,如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等。
网络接收到这些信息后,会与自己存储的合法用户信息进行比对。
如果匹配成功,就认为用户通过了鉴权,可以正常使用网络服务;如果不匹配,那么就会拒绝用户的接入请求。
那么,为什么鉴权如此重要呢?首先,它可以防止非法用户接入网络。
如果没有鉴权,任何人都可以随意使用移动通信网络,这不仅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导致网络拥堵、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
其次,鉴权可以保障用户的权益。
只有合法用户才能享受网络提供的各种服务,如通话、短信、上网等,避免了非法用户盗用服务造成的费用纠纷。
最后,鉴权有助于维护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排除非法用户,网络可以减少受到恶意攻击的风险,保障整个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说完了鉴权,我们再来说说加密。
加密就是对通信内容进行特殊处理,使得只有合法的接收方能够理解其含义。
就好像你给朋友写了一封秘密信件,为了防止别人看懂,你用一种特殊的密码方式来书写,只有你和你的朋友知道如何解读。
在移动通信中,加密技术可以保护用户的通话内容、短信、数据流量等信息不被窃取或篡改。
当你打电话时,声音会被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通过网络传输。
在传输之前,这些数字信号会经过加密处理,变成一堆看似毫无规律的乱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G/3G/4G系统鉴权与加密技术演进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班级:12通信B班学生姓名:周雪玲许冠辉黄立群指导老师:卢晶琦【摘要】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是几大网络的安全机制。
这项研究是颇具现实意义的,因为一个网络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用户和网络运营商本身的利益。
保证合法的用户获取服务和网络正常的运营,保证用户的信息完整、可靠的传输,实现保密通信,要求有一套缜密的安全机制,这是对网络和服务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现如今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WCDMA、LTE 的安全机制,为了更好地了解WCDMA的安全机制必须溯源到GSM的鉴权机制,从对比和演进的角度来看待这三种网络的安全机制的特点。
【关键词】GAM,3G,LTE,鉴权与加密目录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移动通信系统中鉴权和加密产生的背景 (2)2、保密通信的基本原理 (3)工作原理 (3)数学模型的建立 (3)3、GSM系统的鉴权与保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GSM系统中鉴权 (4)GSM加解密 (4)TMSI的具体更新过程 (4)GSM安全性能分析 (4)4、3G系统信息安全 (5)WCDMA系统的鉴权和加密 (5)CDMA-2000系统的鉴权和加密 (6)5、4G系统信息安全 (6)LTE系统网络架构 (6)LTE_SAE网元功能介绍 (6)UTRAN (6)MME (7)S-GW (7)P-GW (7)HSS (7)LTE/SAE安全架构 (8)LTE/SAE安全层次 (8)LTE/SAE密钥架构 (8)6、 LTE与2G/3G网络的兼容 (9)7、结束语 (9)参考文献 (9)1、概述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普及和业务类型的与日俱增,特别是电子商务、电子贸易等数据业务的需求,使移动通信中的信息安全地位日益显着。
移动通信系统中鉴权和加密产生的背景无线通信中的鉴权Authenti—cation(在密码学中被称为认证,本文将使用鉴权一词)的目的是验证移动台MS和网络的真实性,即确证Ms和网络的身份。
它通过验证所声称的用户和网络是否是原来真正的登记用户及网络来防止盗用网络或假网络欺骗客户的行为。
无线通信中的加密包括通信安全的机密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在第一代模拟蜂窝系统刚开始商用的时候,并没提供鉴权和加密的功能。
这导致了严重的电信欺骗行为,也就是所谓的盗打他人手机的问题。
此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GSM商用以前变得日益突出。
仅美国的运营商1996年就因此损失了大约Us$。
750M:,占其行业总收入的3%。
于是鉴权和加密就成了移动通信系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代移动通信重点解决了鉴权的问题,对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则并未投入较大力度。
原因很简单:鉴权直接与利润相关,而当时用户并不愿意为加密功能付钱。
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流行,通信的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在3G的设计中,加密功能也被大大增强了。
2、保密通信的基本原理工作原理保密通信的工作原理就是对传输的信息在发送端进行加密变换处理,在接收端进行解密交换恢复成原信息,使窃密者即使截收到传输的信号,也不了解信号所代表的信息内容。
在保密通信中,发方和收方称为我方,其对立面称为敌方。
我们的通信为了不被敌方获知,发方需要将信息加密再发给收方。
原来的信息叫做明文M,加密后称为密文C。
收方收到密文C后,要把密文去密,恢复成明文M。
发送方产生明文M,利用加密密钥经加密算法E对明文加密,得到密文C。
此时,如果经过未经加密保护的通道传送给接收方的话,密文有可能会被敌方截获。
但是,对于不合法的接受者来说,所截获的信息仅仅是一些杂乱无章,毫无意义的符号,但这是在加密算法不公开或者不能被攻破的情况下,如果截获者已知加密算法和加密密钥或者所拥有的计算资源能够攻破发送方的加密系统,那么就会造成信息的泄漏。
当合法接受者接收到密文后,用解密密钥经解密算法D解密,得到明文M,信息的传送就完成了。
数学模型的建立通信模型在增加了保密功能后,便成为如下的保密通信数学模型:M:明文,C:密文加密密钥e:Ke,解密密钥d:Kd,加密和解密时使用的一组秘密信息。
E:加密算法,对明文进行加密时采用的一组规则,C=E(M)。
D:解密算法,对密文进行解密时采用的一组规则,M=D(C)。
3、GSM系统的鉴权与保密GSM 系统在安全性方面采取了许多保护手段:接入网路方面采用了对客户鉴权;无线路径上采用对通信信息加密;对移动设备采用设备识别;对客户识别码用临时识别码保护;SMI卡用 PIN 码保护。
(1) 提供三参数组客户的鉴权与加密是通过系统提供的客户三参数组来完成的。
客户三参数组的产生是在GSM 系统的 AUC(鉴权中心)中完成,如图 3-38 所示。
①、每个客户在签约(注册登记)时,就被分配一个客户号码(客户电话号码)和客户识别码(IMSI)。
IMSI 通过 SIM 写卡机写入客户 SIM 卡中,同时在写卡机中又产生一个与此 IMSI对应的唯一客户鉴权键 Ki,它被分别存储在客户 SIM 卡和 AUC 中。
②、AUC 产生三参数组:1> AUC 中的伪随机码发生器,产生一个不可预测的伪随机数(RAND);2> RAND 和 Ki 经 AUC 中的 A8 算法(也叫加密算法)产生一个 Kc(密钥),经 A3 算法(鉴权算法)产生一个符号响应(SRES);3> 用于产生 Kc、 SRES 的那个 RAND 与 Kc 和 SRES 一起组成该客户的一个三参数组,传送给 HLR,存储在该客户的客户资料库中。
③、一般情况下, AUC 一次产生 5 组三参数,传送给 HLR, HLR 自动存储。
HLR 可存储 1~10 组每个用户的三参数,当 MSC/VLR 向 HLR 请求传送三参数组时, HLR 一次性地向 MSC/VLR 传 5 组三参数组。
MSC/VLR 一组一组地用,用到剩 2 组时,再向 HLR 请求传送三参数组。
GSM系统中鉴权鉴权的作用是保护网路,防止非法盗用。
同时通过拒绝假冒合法客户的“入侵”而保护GSM 移动网路的客户,鉴权的程序见图。
①、当移动客户开机请求接入网路时, MSC/VLR 通过控制信道将三参数组的一个参数伪随机数 RAND 传送给客户,SIM 卡收到 RAND 后,用此 RAND 与 SIM 卡存储的客户鉴权键 Ki,经同样的 A3 算法得出一个符号响应 SRES,并将其传送回 MSC/VLR。
②、MSC/VLR 将收到的 SRES 与三参数组中的 SRES 进行比较。
由于是同一 RAND,同样的 Ki 和 A3 算法,因此结果 SRES 应相同。
MSC/VLR 比较结果相同就允许该用户接入,否则为非法客户,网路拒绝为此客户服务。
在每次登记、呼叫建立尝试、位置更新以及在补充业务的激活、去活、登记或删除之前均需要鉴权。
图 GSM系统中鉴权的原理图图 GSM系统流程过程GSM加解密GSM 系统中的加密只是指无线路径上的加密,是指 BTS 和 MS 之间交换客户信息和客户参数时不会被非法个人或团体所盗取或监听,加密程序见图所示。
①、在鉴权程序中,当移动台客户侧计算出 SRES 时,同时用另一算法(A8 算法)也计算出了密钥 Kc。
②、根据 MSC/VLR 发送出的加密命令,BTS 侧和 MS 侧均开始使用密钥 Kc。
在 MS 侧,由 Kc、TDAM 帧号和加密命令 M 一起经 A5 算法,对客户信息数据流进行加密(也叫扰码),在无线路径上传送。
在 BTS 侧,把从无线信道上收到加密信息数据流、TDMA 帧号和 Kc,再经过 A5 算法解密后,传送给 BSC 和 MSC。
图加解过程TMSI的具体更新过程为了保证移动用户身份的隐私权,防止非法窃取用户身份码和相应的位置信息,可以采用不断更新临时移动用户身份码TMSI取代每个用户唯一的国际移动用户身份码IMSI。
TMSI 的具体更新过程原理如下图所示,由移动台侧与网络侧双方配合进行。
图 TMSI的具体更新过程原理GSM安全性能分析尽管GSM系统成功引入了鉴权与加密技术,但随着GSM系统在全球大规模商用化,暴露出诸多安全缺陷,可以总结为六方面的技术漏洞。
MS 接口翻录A8 算法破解算法漏洞卡攻击5. 网络伪装攻击6.网络数据明文传输4、3G系统信息安全3G安全体系目标为:确保用户信息不被窃听或盗用确保网络提供的资源信息不被滥用或盗用确保安全特征应充份标准化,且至少有一种加密算法是全球标准化安全特征的标准化,以确保全球范围内不同服务网之间的相互操作和漫游安全等级高于目前的移动网或固定网的安全等级(包括GSM)安全特征具有可扩展性目前,移动通信最有代表性的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安全体系结构如下:图 3G安全体系结构网络接入安全(等级1):主要定义用户接入3GPP网络的安全特性,特别强调防止无线接入链路所受到的安全攻击,这个等级的安全机制包括USIM卡、移动设备(ME)、3GPP无线接入网(UTRAN/E-UTRAN)以及3GPP核心网(CN/EPC)之间的安全通信。
(1*)非3GPP网络接入安全:主要定义ME、非3GPP接入网(例如WiMax、cdma2000与WLAN)与3GPP核心网(EPC)之间的安全通信。
网络域安全(等级2):定义3GPP接入网、无线服务网(SN)和归属环境(HE)之间传输信令和数据的安全特性,并对攻击有线网络进行保护。
用户域的安全(等级3):定义USIM与ME之间的安全特性,包括两者之间的相互认证。
应用程序域安全(等级4):定义用户应用程序与业务支撑平台之间交换数据的安全性,例如对于VoIP业务,IMS提供了该等级的安全框架。
安全的可见度与可配置性:它定义了用户能够得知操作中是否安全,以及是否根据安全特性使用业务。
以空中接口为主体的安全威胁包括如下几类情况:窃听、假冒、重放、数据完整性侵犯、业务流分析、跟踪来自网络和数据库的安全威胁包括以下三类情况:a.网络内部攻击b.对数据库的非法访问c.对业务的否认WCDMA系统的鉴权和加密为了克服GSM系统的安全缺陷,WCDMA系统采用了双向认证技术,建立了完整的认证与密钥协商机制(AKA)。
1、UMTS 安全体系结构与AKA 过程UMTS安全体系主要涉及到USIM、ME、RNC、MSC/SGSN/VLR、HLR/AuC等网络单元。
所采用的AKA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1是HE与SN之间的安全通信,认证向量AV通过SS7信令的MAP协议传输。
由于MAP协议本身没有安全功能,因此3GPP定义了扩展MAP安全协议,称为MAPsec,用于传输认证矢量AV=(RAND(随机数),XRES(期望应答),CK(加密密钥),IK(完整性密钥),AUTH(认证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