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和机械能单元复习
初中物理《机械功与机械能复习》(共28张)ppt

(5)、两个不同装置提升相 同的重物时的机械效率相不 相同?那个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高,为什么?对于同一个 滑轮组来说,如果提升的重 物不相同,什么时候机械效 率高? (6)、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与什么因素有关,怎样提高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机械能
什么是能?它的单位是什么? 物体做功的本领叫能。单位是焦耳。
如何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如何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⑴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没有受 到力的作用。例如物体在光滑水平面 做匀速运动
⑵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沿力的 方向通过距离,例如,用力推车,车没有推 动。 ⑶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也通过了距 离 . 但物体移动的距离跟物体受到力的 方向垂直.
功的计算公式:
有用功:有利用价值的功。
额外功:无利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 的功。 因为W总=W有用+W额外,所以
W 有用 < W 总 , 即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 , 机 械效率总小于1。 机械效率由有用功和总功两个因素 决定的,要正确区分出有用功和总功。
实验: 测定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
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
(1)、滑轮组中哪个是定 滑轮,哪个是动滑轮? (2)、动滑轮和重物各有 由几段绳承担的呢? (3)、如果要将重物提高h 厘米,那么绳子的自由端各 要移动多少? (4)、实验中弹簧秤应如 何拉动?
4、正确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
有用功W有在总功 W 总里所占百分比叫机械 效率,机械效率用 ŋ 表示。 ∴ŋ=W有/W总×100%
F
竖直方向
W有=Gh W总=Fs s=nh
G
如果滑轮组在水平方向放置:
有用功 W有=fs1
F
(S1是物体在水平 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总功:
功和机械能复习 ppt课件

四、功率:P=W/t=Fv,与机械效率的区别
五、机械能:概念,动能(m v),重力势能(m h),弹性势能(弹性形变)
六、机械能的转化: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是,机
械能守恒。
ppt课件
22
做功66000J。
ppt课件
10
▪ 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
▪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 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 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 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效率高只表示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高.因此,
功率大的机械不一定机械效率高,如内燃机车的功率是4210W,
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 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 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 ④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 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ppt课件
18
▪ 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 理解: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②有势 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 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 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
▪ 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 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 斜面高度。
▪ 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则: FL=fL+Gh;这样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 功Gh。
ppt课件
9
三、功率
▪ 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 3.公式: ▪ 4.单位:主单位W;常用单位kW ▪ 换算:1kW=103W ▪ 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1s内
但它的效率只有30—40%;
而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它的功率不一定就大,
中考物理考点复习专项训练-功和机械能

人教版中考物理考点复习专项训练-功和机械能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题)1.(2分)(2023八下·顺义期中)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国际单位是()A.焦耳B.千克C.秒D.牛顿2.(2分)(2023·太和模拟)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成绩,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出舱活动的情景如图所示。
当航天员站立在空间站外跟随空间站围绕地球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航天员的()A.动能不变B.重力势能增大C.机械能增大D.动能、重力势能均不变3.(2分)(2023九下·天门月考)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正在比赛中的情景,运动员从最高点竖直落到蹦床上直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此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动能一直增大B.最高点时,运动员速度为0,受平衡力的作用C.在运动员与蹦床刚要接触时,运动员具有的动能最大D.在此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先不变再减小4.(2分)(2023·宾阳模拟)如图所示,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
载人飞船加速升空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的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B.飞船的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C.飞船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重力势能减小D.燃料燃烧后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飞船的机械能5.(2分)(2023九上·南县期末)如图所示,小球以速度v从A沿弯曲轨道滑下,并最终刚好到达等高的C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最终到达了与A等高的C点,所以小球机械能守恒B.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最大C.小球从B到C的过程只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小球从A到C的整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克服摩擦力做功6.(2分)(2023·天长模拟)乒乓球发球机在同一高度以相同的初速度朝不同方向分别发出a、b、c三个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到水平桌面时三者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v a>v b>v c B.v b>v c>v aC.v a>v c>v b D.v a=v b=v c7.(2分)(2023八下·长春期中)冬奥会期间,奥运村部餐饮处的智能送菜机器人大放异彩。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课件

降龙十八掌
第一式 见龙在田
(梳理基础知识,把握知识要点)
一、功 1、力学里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 二是 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 2、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有力无距离 ——“劳而无功”
有距离无力 ——“不劳无功”
力和距离垂直——“垂直无功”
用脚踢出足球,球在地面上滚动
3 .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拦河坝提高了上游的水位,增加了水的 重力势能 , 水轮机利用它带动发电机发电。 风具有 动能 ,风吹动风车可以带动发电机发电。
(典型例题分析,理解要点) 第二式 飞龙在天
例1、分析举重冠军周璐璐在抓举和挺举过程中的做功情况。
抓举: 1、开始发力,提杠铃,但还没提起; 2、把杠铃提起,至超过头顶; 3、举起杠铃后,在头顶上方等待裁判亮灯。
例3、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用质量不同的A、B两个小球(mA>mB)碰撞静止 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纸盒。实验中控制小球的高度相同,是 为了控制两球到达底端时速度相同;实验中通过观察纸盒 被推动的距离的大小,可以比较A、B两个小球的 动能 的 大小。 (2)将甲与乙两次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 的 速度 有关。将甲与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 小与小球的 质量 有关. (3)本次实验采用物理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是 控制变量法 。
挺举: 1、开始发力,提杠铃,但还没提起; 2、把杠铃提起至肩部; 3、杠铃在肩部停留; 4、从肩部至举过头顶; 5、举起杠铃后,在头顶上方等待裁判亮灯。
例2、周璐璐勇夺金牌后,同学们掀起了向 冠军学习、努力锻炼身体的热潮,小芳利用 体育课练习举重,她在3s内将重为60N的哑 铃举高2m后, 在空中停留了3s,小芳在整个 过程中做了多少功?她举起哑铃做功的过程 中,功率为多少?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件

五、达标检测:每一道题都是一个检测点,认真对待吧,去收获希望,体
验成功!
1、某同学把一本初中物理课本从课桌旁的地面上拿到桌面上, 则该同学对物理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B ) A.0.2J B.2J C.20J D.200J 2.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分别提升同样的重物, 在不计摩擦阻 力和绳子重力的情况下,机械效率最高的是 ( B ) A.动滑轮 B.定滑轮 C.滑轮组 D.都一样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在相同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B.在相同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C.功率大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 D.功率大的机器,做的功一定多 4.某机器的功率是1000瓦,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 ( D ) A.表示这台机器能做1000瓦的功 B.表示这台机器能做1000焦的功 C.表示这台机器每秒能做1000瓦的功 D.表示这台机器每秒能做1000焦的功
课后提升学案
1.机械效率越高,表示( ) A.做的功越多 B.做功的本领越大 C.越省力 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2、引体向上是体能测试项目之一,引体向上时双臂的拉力使身体上升,并 对身体做功。请根据你自身的体验或观察他人做引体向上的过程,找出所需 的物理量并给出合理的数值,写出引体向上时人做功的功率的表达式,并计 算出具体数据.(g取10N/kg) 3、跳绳是体育考试的项目之一。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kg,每跳起一次的平 均高度为5cm,每分钟跳150次,他平均跳起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J ,他跳绳的功率为 W。(g取10N/kg)
6.如图为“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弹 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摩擦不计)
• • • • • • • • • • • • • • • (1)由图可知,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对细绳的拉力为多大? (2)若钩码3s内上升0.1m,则弹簧测力计拉力 做功的功率为多大?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3)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如何 变化? 解:(1)由图可知,拉力F=2.4N (2)由图可知,钩码上升h=0.1m,绳端移动的距离为s=0.3m, 弹簧测力计拉力做的功即总功为: W总=FS=2.4NX0.3m=0.72J 功率为:P= W总 /t=0.72J/3s=0.24w 有用功:W有=Gh=6NX0.1m=0.6J 机械效率: η= W有/ W总=0.6J/0.72J=0.833=83.3℅ (3)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增大。 答:弹簧测力计对细绳的拉力为2.4N;弹簧测力计拉力 做功的功率为2.4w;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
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单元复习学案

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单元复习学习目标 1.理解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会正确使用W=FS 计算功的大小;2.理解影响功率大小的因素,能用公式P=W/t 计算功率,知道功率的推导公式P=Fv 及应用;3.理解有用功、总功和额外功,会用η=W 有用/W 总计算机械效率,知道测定机械效率的方法;4.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能正确分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教学重点:功的相关计算教学难点:功与功率的综合运算 (一)请完成下面的填空 一、功与功率功率和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区别如下:(2)在运用P=W/t进行计算时,功和时间必须要对应起来,即要弄清是哪个力对哪个物体做功及完成各部分功所用的时间,不能“张冠李戴”。
二、机械能的分类三、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____。
因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的要做部分额外功,所以任何机械的效率都要小于1,但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
例1.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用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吊起建筑材料(如右图所示)。
绕在滑轮组上的钢丝绳最大拉力为6×103N ,不计滑轮、吊钩、绳的自重及摩擦,一次最多能起吊 N 的建筑材料,实际使用该滑轮组最多只能吊起5.4×103N 的建筑材料,且将建筑材料1s 内匀速吊起了1m ,起重机的功率是 W ,机械效率为 。
若吊起的建筑材料重力减小,机械效率将 。
(“增大”、“减小”或“不变”)例2:如下图所示,钢珠沿竖直平面上的光滑轨道abcd 从a 点运动到d 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9-1A .通过d 时的速度比通过c 时大B .在c 点比在b 点的重力势能小C .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 .从b 运动到c 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例3.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一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下表是在利用该滑轮组将一物体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时采集到的信息。
(1)通过计算确定该滑轮组提起物体的绳子段数,并在下边虚线框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组装示意图.(2)用该滑轮组将重为800N 的物体匀速提升1m 时,拉力做的总功为多少? (解答要求: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有数据代入,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功和机械能》复习ppt精编课件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专项复习(原卷版)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专项复习(原卷版)知识点直击知识点回顾知识点1:功1、功的概念和判定:(1)功的定义: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2)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1J= 1N·m;(3)判断力是否做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4)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5)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也叫“劳而无功”、有距离无力也叫“不劳无功”、力(6)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大于或等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
2、功的计算:(1)功的计算公式:W=FS,其中各量单位功W:J(焦耳),力F:N(牛顿);移动距离S:m(米);或者W=Pt ;※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 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的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且与力对应;③功的单位“焦”(1牛•米=1焦)。
知识点2:功率1、功率的概念:(3)功率公式:功率=功/时间,即Fv tW P ==;(5)功率的种类: ①平均功率: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力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做功快慢不同,平均功率可表示力在某段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快慢程度。
2、功率大小比较: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般采用下列三种办法比较大小:知识点3:动能和势能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动能:(3)单位:焦耳(J)。
(1)重力势能是1J。
(2)弹性势能③单位:焦耳(J)。
2、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因素:的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动能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小其动能越小.具有相同运动速度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小动能越小;势能面的高度越小,其重力势能越小;当物体距零势能面的高度一定时,物体质量越大其重力势能越大,物体质量越小其重力势能越小.物体的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其重力势能就越大;的弹性势能就越小;当弹簧形变相同时,性质不同的弹簧弹性势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