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结构与检修教案

合集下载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各部分功能。

2. 培养学生掌握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发动机的分类、机体、气缸、活塞、曲轴、凸轮轴、气门、火花塞等。

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四冲程循环、混合气的形成、燃烧过程、排放控制等。

3. 发动机的维修方法:维修工具的使用、零部件的更换、故障诊断与排除等。

4. 发动机常见故障及维修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发动机零部件和维修过程。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发动机常见故障及维修案例。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发动机的拆装和维修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课件和教学图片。

2. 发动机模型或实体发动机。

3. 维修工具和零部件。

4. 实验室设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基本构造和维修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发动机构造和维修的题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实践操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验室的操作技能和故障诊断能力。

4. 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各部分功能。

2. 第3-4课时:讲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四冲程循环。

3. 第5-6课时:学习发动机维修工具的使用和零部件的更换。

4. 第7-8课时:分析发动机常见故障及维修案例。

5. 第9-10课时:进行实验室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维修方法和故障诊断。

2. 教学难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维修技巧和故障诊断与排除。

八、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检查教学设备和实验室设施是否齐全。

2. 课堂讲解:通过PPT和实体发动机,讲解发动机构造和维修方法。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类型和基本结构。

1.2 教学内容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和功能汽车发动机的类型(如: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如:气缸、活塞、曲轴等)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采用直观演示法,展示汽车发动机的类型和基本结构。

1.4 教学活动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展示汽车发动机的类型和基本结构,引导学生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第二章:气缸与活塞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缸和活塞的结构、功能和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气缸和活塞的维修方法。

2.2 教学内容气缸的结构、功能和重要性活塞的结构、功能和重要性气缸和活塞的维修方法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气缸和活塞的结构、功能和重要性。

采用实践操作法,演示气缸和活塞的维修方法。

2.4 教学活动讲解气缸和活塞的结构、功能和重要性。

演示气缸和活塞的维修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第三章:曲轴与连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曲轴和连杆的结构、功能和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曲轴和连杆的维修方法。

3.2 教学内容曲轴的结构、功能和重要性连杆的结构、功能和重要性曲轴和连杆的维修方法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曲轴和连杆的结构、功能和重要性。

采用实践操作法,演示曲轴和连杆的维修方法。

3.4 教学活动讲解曲轴和连杆的结构、功能和重要性。

演示曲轴和连杆的维修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第四章:配气机构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配气机构的概念、功能和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配气机构的维修方法。

4.2 教学内容配气机构的概念、功能和重要性配气机构的组成(如:气门、气门座、气门弹簧等)配气机构的维修方法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配气机构的概念、功能和重要性。

采用实践操作法,演示配气机构的维修方法。

4.4 教学活动讲解配气机构的概念、功能和重要性。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授课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授课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1.1 教学目标1.1.1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1.1.2 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1.1.3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1.2.1 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1.2.2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1.2.3 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1.2.4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1.3.2 图片展示法1.3.3 实例分析法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话题:汽车与发动机的关系1.4.2 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1.4.3 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分类1.4.4 讲解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1.4.5 分析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1.4.6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第二章:汽油发动机构造与工作原理2.1 教学目标2.1.1 让学生了解汽油发动机的构造特点。

2.1.2 让学生掌握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2.1.3 让学生熟悉汽油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2.2 教学内容2.2.1 汽油发动机的构造特点2.2.2 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2.3 汽油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2.3 教学方法2.3.1 讲授法2.3.2 图片展示法2.3.3 实例分析法2.4 教学步骤2.4.1 复习上一章内容,引入本章话题2.4.2 讲解汽油发动机的构造特点2.4.3 介绍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4.4 讲解汽油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2.4.5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第三章:柴油发动机构造与工作原理3.1 教学目标3.1.1 让学生了解柴油发动机的构造特点。

3.1.2 让学生掌握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3.1.3 让学生熟悉柴油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3.2 教学内容3.2.1 柴油发动机的构造特点3.2.2 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3.2.3 柴油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3.3 教学方法3.3.1 讲授法3.3.2 图片展示法3.3.3 实例分析法3.4 教学步骤3.4.1 复习前两章内容,引入本章话题3.4.2 讲解柴油发动机的构造特点3.4.3 介绍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3.4.4 讲解柴油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3.4.5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第四章:汽车发动机维修基础知识4.1 教学目标4.1.1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基本原则。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各部件的作用。

2. 培养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发动机的定义和分类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 发动机的维修方法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维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故障现象的识别和分析故障排除方法和技巧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维修方法和故障诊断与排除技巧。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发动机各部件的结构和维修操作过程。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发动机维修实践。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发动机实物或模型,以便进行讲解和演示。

2. 准备发动机维修工具和设备,以便学生实践操作。

3. 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如教材、PPT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发动机的定义和分类,引发学生对发动机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包括气缸、活塞、曲轴、凸轮轴等部件的作用。

3. 演示环节:展示发动机各部件的结构和维修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发动机维修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环节:讲解发动机维修的注意事项,强调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实践,总结发动机维修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估学生对发动机基本构造的理解程度。

2. 演示环节:观察学生对发动机部件和维修操作的认知情况。

3. 实践环节: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掌握程度和安全性。

4. 作业反馈:通过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和理解。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维修企业,了解发动机维修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邀请专业维修技师进行专题讲座,分享行业经验和技巧。

3. 安排学生参与发动机维修竞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后收集学生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 电子教案 (3)[3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 电子教案 (3)[3页]
3.曲轴弯曲度及轴承间隙的检测。
仪器设备:吹尘枪、常用拆装套装工具、扭力扳手、外径千分尺、带磁性表座的百分表、平台、撬棒、塑料间隙规、工具车及其他辅助清洁用品。
检测步骤:
(1)将发动机缸体倒置,在发动机缸体上对曲轴轴向间隙检测,如图2-41所示。
(2)使用塑料间隙规检测曲轴与轴承径向间隙,如图2-40所示。
(2)曲轴弯曲变形的校正。
当曲轴中间主轴颈相对于两端主轴颈的径向圆跳动大于0.05mm时,应进行校正。当中间主轴颈的径向圆跳动误差大于0.12mm时,应先进行冷压弯曲校正,冷压弯曲校正通常在压床上进行;当弯曲量小于0.12mm时,需进行磨削校正。
(3)曲轴轴颈磨损检测。
曲轴轴颈表面不能有沟槽,圆柱度误差应小于0.005mm,检测时采用外径千分尺进行测量。曲轴轴颈磨损检测时,应在每个轴颈两端的横截面,分别测量曲柄方向和垂直于曲柄方向的直径。这样共测得四个直径数值,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的差值即为该轴颈的圆柱度误差。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教案
授课人
专业
地点
授课时间
课型
理实一体
课时
4课时
授课项目及
任务名称
项目二曲柄连杆机构检修
任务一曲轴飞轮组的拆装与检修
教学目标
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求知欲,强化规范拆装意识。
2.在项目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提高职业素养。
知识目标
曲轴飞轮组零件的结构与功用。
检测步骤:
(1)用千分尺测量Ⅰ-Ⅰ截面曲柄方向和垂直于曲柄方向的直径。
(2)用千分尺测量Ⅱ-Ⅱ截面曲柄方向和垂直于曲柄方向的直径。
(3)测量的四个直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差值的一半即为该轴颈的圆柱度误差。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1.2 教学内容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和功能汽车发动机的分类(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等)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气缸、活塞、曲轴等)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采用示教法,展示汽车发动机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汽车发动机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第二章:气缸体与气缸盖的构造与维修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缸体和气缸盖的定义、构造和功能。

让学生掌握气缸体和气缸盖的维修方法和注意事项。

2.2 教学内容气缸体和气缸盖的定义、构造和功能气缸体和气缸盖的维修方法(更换垫片、检查裂纹等)气缸体和气缸盖的注意事项(防止过载、避免高温等)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气缸体和气缸盖的定义、构造和功能。

采用示教法,展示气缸体和气缸盖的维修方法和注意事项。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气缸体和气缸盖的定义、构造和功能。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气缸体和气缸盖的维修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三章:活塞与活塞销的构造与维修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活塞和活塞销的定义、构造和功能。

让学生掌握活塞和活塞销的维修方法和注意事项。

3.2 教学内容活塞和活塞销的定义、构造和功能活塞和活塞销的维修方法(更换活塞环、检查活塞销磨损等)活塞和活塞销的注意事项(避免过载、保持适当的润滑等)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活塞和活塞销的定义、构造和功能。

采用示教法,展示活塞和活塞销的维修方法和注意事项。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活塞和活塞销的定义、构造和功能。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活塞和活塞销的维修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曲轴与飞轮的构造与维修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曲轴和飞轮的定义、构造和功能。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章节一:汽车发动机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3. 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

2. 汽车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气缸、活塞、曲轴、凸轮轴、气门、火花塞、燃油喷射系统等。

3.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四冲程循环。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

2. 学生观看汽车发动机的图片和视频,了解其主要组成部分。

3. 教师通过示例演示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汽车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章节二:发动机冷却系统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掌握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3. 学会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检查和维护方法。

教学内容:1.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水泵、散热器、冷却液、风扇等。

3.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检查和维护方法。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生观看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图片和视频,了解其主要组成部分。

3. 教师演示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检查和维护方法。

4.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章节三:发动机润滑系统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3. 学会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检查和维护方法。

教学内容:1.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油泵、油底壳、滤清器、润滑油等。

3.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检查和维护方法。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生观看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图片和视频,了解其主要组成部分。

3. 教师演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检查和维护方法。

4.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章节四:发动机燃油系统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燃油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1.2 教学内容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和功能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如气缸、活塞、曲轴等)汽车发动机的分类(如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等)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采用直观展示法,展示汽车发动机的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了解其基本组成和分类。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和分类,并进行汇报。

第二章:气缸和活塞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缸和活塞的构造、作用和维修方法。

2.2 教学内容气缸的构造和作用活塞的构造和作用气缸和活塞的维修方法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气缸和活塞的构造、作用和维修方法。

采用实物展示法,展示气缸和活塞的实物,帮助学生了解其构造和作用。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气缸和活塞的构造、作用和维修方法。

实操练习:让学生动手拆卸和组装气缸和活塞,并进行评估。

第三章:曲轴和连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曲轴和连杆的构造、作用和维修方法。

3.2 教学内容曲轴的构造和作用连杆的构造和作用曲轴和连杆的维修方法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曲轴和连杆的构造、作用和维修方法。

采用实物展示法,展示曲轴和连杆的实物,帮助学生了解其构造和作用。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曲轴和连杆的构造、作用和维修方法。

实操练习:让学生动手拆卸和组装曲轴和连杆,并进行评估。

第四章:配气机构和点火系统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配气机构和点火系统的构造、作用和维修方法。

4.2 教学内容配气机构的构造和作用点火系统的构造和作用配气机构和点火系统的维修方法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配气机构和点火系统的构造、作用和维修方法。

采用实物展示法,展示配气机构和点火系统的实物,帮助学生了解其构造和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 配气机构的构造 教学内容 配气机构的构造 计划 学时 2 教学目标 1、掌握配气机构的功用、组成 2、熟悉气门和凸轮的布置形式 3、掌握气门间隙的概念、配气相位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配气相位 动画 教学难点 配气相位 动画

教学媒体的选择

知识点编号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目的 所用时间 1 多媒体课件 配气机构的组成 与发动机其他系统的关系 5m 2 多媒体课件 配气机构的工作过程 使配气机构的工作过程直观化 10m 3 动画 配气相位 使制作配气相位直观化 15m

板 书 设 计

一、复习 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作用及主要零件的构造 二、引入本讲内容 从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两大机构五大系统入手引出配气机构 三、配气机构的组成与作用 1、组成 气门组:气门、气门座、弹簧、导管; 气门传动组:推杆、挺杆、凸轮轴、摇臂 2、作用 按照工作循环和发火次序,定时开启和关闭气门。 四、配气机构的布置及传动 1、气门的布置 顶置式(气缸) 侧置式(气缸体) 2、凸轮轴的布置 上置、中置、下置 3、气门间隙 定义:发动机冷态时,气门与其传动机构中预留的、用以气门补偿受热膨胀的间隙。 0.30mm进气门:0.25 0.35mm 液力挺柱 无排气门:0.3 位置:气门和摇臂间 气门和凸轮间 五、配气相位 1、定义 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 用曲轴转角表示,称配气相位图 2、相位图的制作 从发动机工作过程开始,逐步分析画出 教 学 过 程 结 构 设 计

知识性练习 复习题 1:配气机构的作用是什么? 2:配气机构为什么要留气门间隙?过大过小各有什么危害? 其调整方法和步骤如何? 形成性评价

利用动画、幻灯片、多媒体等教学等方法有效的完成了本讲的主要内容的讲解任务,

学生能比较顺利的掌握。

第二讲 配气机构的构造 教学内容 配气机构的构造 计划 学时 2 教学目标 1、 掌握配气机构主要零件的结构 2、 了解气缸数自动可变化机构 3、了解可变气门相位与气门升程电子控制技术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气门组零件结构 实物、幻灯片 教学难点 液力挺柱 实物、幻灯片

教学媒体的选择 知识点编号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目的 所用时间 1 实物、幻灯片 气门组零件结构 直观显示零件机构 10m 2 实物、幻灯片 液力挺柱 显示挺柱的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 10m

板 书 设 计 一、复习 配气机构的组成、作用、气门间隙、配气相位(画图讲解) 二、引入本讲内容 从配气机构的组成: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幻灯片)入手 三、主要零件的构造 一)、气门组 1、作用 密封气门 2、气门与气门座 气门:头部、杆部、头部与气门座配合的锥角:45 气门座:镶嵌式、耐磨 2、气门弹簧和气门导管 弹簧使气门落座,即回位 导管起导向作用,使气门杆作直线往复运动 二)、气门传动组 1、凸轮轴 其上的凸轮使气门按发动机工作顺序和配气相位及时开闭 足够的气门升程 4、挺柱 传力 液力挺柱的结构 5、摇臂 改变运动方向和增大作用力 四、气缸数自动可变化机构简介 通过电子控制,根据汽车的行驶状况,改变发动机的排气量,使选定的气门停止工作。 五、可变气门相位与气门升程电子控制技术简介 通过电子控制,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负荷、水温及车速,改变配气正时和气门升程。 教 学 过 程 结 构 设 计

知识性练习

复习题

1:什么叫配气相位?如何画出配气相位图? 2:凸轮轴的构造是怎样的?如何进行轴向定位? 形成性评价 利用实物 、幻灯片等方法有效的完成了本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解任务,学生能比较顺利的掌握这部分知识。

第三讲 配气机构的维修 教学内容 配气机构的维修 计划 学时 2 教学目标 1、 掌握气门间隙的调整 2、 掌握气门与气门座的检修 3、熟悉气门传动组的修理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1、 气门间隙的调整 2、气门与气门座的检修 启发式、案例 多媒体 教学难点 气门间隙的调整 启发式、案例 教学媒体的选择

知识点编号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目的 所用时间 1 幻灯片 气门间隙的调整 调整的目的、步骤和方法 25m 2 多媒体 气门与气门座的检修 直观的显示检修过程 10m

板 书 设 计

一、复习 气门与气门座、凸轮轴、挺柱、摇臂 二、引入本讲内容 从配气机构的组成、作用入手 三、气门间隙的调整 1、目的 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1)过大的危害:进气不充分,排气不彻底,出现异响。 2)过小的危害:全面关闭不严,漏气,工作面烧蚀。 2、方法和步骤 两次调整法 1)将发动机的气缸按工作顺序等分为两组; 2)将第一缸活塞调到压缩上止点,调整一半气门的间隙; 3)曲轴转动一周,将末缸气门转到压缩上止点,调整余下的气门的间隙; 4)判断第一缸的压缩上止点; 5)判断进、排气门。 三、气门与气门座的检修 1、配合要求 2、气门检修 3、气门座检修 四、气门传动组的检修 1、凸轮轴 2、凸轮轴轴承 3、挺柱与推杆 4、正时链轮和链条 教 学 过 程 结 构 设 计

知识性练习

复习题

1:简述气门间隙调整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形成性评价

利用多媒体、幻灯片、案例、和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有效的完成了本讲的基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的讲解任务,学生能比较顺利的掌握这部分知识。

第四讲 配气机构异响诊断 教学内容 配气机构异响诊断 计划 学时 2 教学目标 1、了解气门异响的种类 2、熟悉气门常见异响的现象及原因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气门脚响 案例、启发式教学 教学难点 液力挺柱响 动画

教学媒体的选择

知识点编号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目的 所用时间 1 动画 液力挺柱异响的现象 直观显示液力挺柱异响的情况 10m

板 书 设 计

一、复习 气门间隙的调整、气门与气门座的检修、气门传动组的检修 二、引入本讲内容 从配气机构的组成、作用入手 三、气门脚响 1、现象 发动机怠速时有节奏的“嗒嗒嗒”;转速升高,响声升高;单缸断火试验,响声不变。 2、原因 气门间隙过大 3、诊断 气门室一侧听较清楚;检查气门间隙可判定是哪只响。 三、气门挺柱响 四、气门座响 1、现象 “嚓嚓”声;中速时响声清晰,高速杂乱;单缸断火,响声不变。 2、原因 材料;镶配造成 3、诊断 拆气门室盖,不是气门脚和弹簧,则为气门座响。 五、气门弹簧响 六、正时齿轮响 七、液力挺柱响 1、现象 发动机运转时有节奏的“嗒嗒嗒”;怠速明显;中速升以上减弱或消失。 2、原因 发动机机油油面过高或过低,进入液力挺柱;机油压力过低;挺柱失效。 3、诊断 检查油面;检查挺柱。 教 学 过 程 结 构 设 计

知识性练习

复习题

1:气门与气门座的配合要求有哪些?

形成性评价

利用动画、幻灯片、案例、和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有效的完成了本讲的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的讲解任务,学生能比较顺利的掌握这部分知识。

实训一、配气机构的拆装 教学内容 实训一、配气机构的拆装 计划 学时 2 教学目标 1、熟悉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的组成,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各主要机件的构造、作用与装配关系。 2、掌握正确的拆装步骤、方法和要求。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拆装步骤、方法和要求 现场讲解、学生操作 教学难点 主要机件的装配关系 现场讲解、演示

教学媒体的选择 知识点编号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目的 所用时间 1 现场讲解、学生操作 拆装步骤、方法和要求 拆装步骤、方法 45m 2 现场讲解、演示 主要机件的装配关系 理解主要机件的装配关系 10m

实训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一、设备及工具准备 1、桑塔纳轿车发动机3台,EQ6100型或CA6102型发动机2台 2、常用工具和专用工具 各5套 3、发动机拆装翻转架或拆装工作台 5套 4、其它(清洗用料、搁架等) 若干 二、组织 1、集中讲解 2、演示 3、分组操作 8人一组。通常为5 三、讲解 一)、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二)、讲解注意事项 1、凸轮轴轴承盖紧固螺母的旋松和拧紧顺序 2、拆下的气门应做好相应标记,按顺序放置 3、正时齿形带和齿轮的装配记号 4、摇臂轴支座的拧紧力矩要求 三)、示范操作过程 1、以桑塔纳车为例: 1)配气机构的分解; 2)配气机构的装配。 2、以EQ6100-1型发动机为例: 1)气门组的拆卸; 2)气门传动组的拆卸; 3)清洗各零部件,熟悉各零部件的具体构造和装配关系; 4)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的安装; 5)调整气门间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