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期末考试《中国古代史(下)》试题四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期末考试《中国古代史(下)》试题三

我以一名大学生的人格尊严保证,在本场考试中,自觉遵守考试纪律,服从考试管理,决不作弊或帮助别人作弊!签名:学院 专业 学号 级 班··················密···················封·····················线·················· 命题人签字: 教务员签字: 审核院长签字: 共印份数: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期末考试《中国古代史(下)》试题三一、填空(每题2分,共10分):)。
2、后周世宗柴荣要求群臣极言得失,令他们撰写( )、( )各一篇供其参考。
3、元朝初把全国人口分为四等,即( )、( )、( )、( ),采取民族压迫政策4、明英宗时委政内阁,令大学士对题奏等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开创了明代的( )制度。
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 )、( ),乾嘉学派代表人物( )、( )。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2、三武一周灭佛3、甘露之变4、摊丁入亩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简述科举制度从产生到明清时期的发展状况?3、列举十种研究隋唐至明清历史的史料(包括作者)?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2、论述隋唐至两宋时期经济重心的转移并举例说明。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期末考试《中国古代史(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评卷标准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期末考试《中国古代史(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评卷标准一、填空(每题2分,共10分):1、志行修谨(有德)、清平干济(有才)2、《氏族志》、《姓氏录》3、《资治通鉴》、司马光4、斡脱钱5、更名田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输籍定样隋统治者采取高颎的建议,把人民所输租税,依每家资财情况作出了缴纳标准,从轻定额,写成定簿。
(1分)每年正月五日,县令派人出查,令百姓五党或三党共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的上下。
(2分)这样就弄清了户口和人民应纳税额,人民固然不能逃脱,地方官也不能随意舞弊,更为重要的是所定额较世家大族为轻,有利于把他们的属民吸引过来,使国家户口大增。
这既打击了世家大族,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2分)2、猛安谋克这一制度原是女真人在氏族社会末期的部落组织,阿骨打称帝后加以发展。
(1分)为了争取东北地区各部族的归附,对归附各部族首领,一律给予猛安或谋克的称号,规定以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
由于实行了兵民合一的制度,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在其管辖下的百姓,平时生产,战时出征。
(3分)这样不仅能节约财政开支,而且能保证有较强的战斗力。
这一制度为女真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分)3、开中法即商屯,这是明朝时期的一种屯田制度,是商人雇工在边境屯田。
(1分)洪武初年,为解决边地军队粮饷不足,允许商人运粮到边境地区,换取两淮盐引。
商人凭盐引到指定地点盐场领取盐,到指定地点贩卖。
商人为了节省运粮费用,就在粮仓附近雇人开荒种地,以就地输粮换取盐引。
(3分)商屯对明初荒地的开垦和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数量不大,到宣德年间就渐渐废弃了。
(1分)4、黄宗羲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
(1分)其哲学思想,在自然观方面具有唯物主义的因素。
认为天地之间只有一气,人和物都是由气所产生的。
但由于受王阳明心学影响较深,在认识论方面完全是主观唯心主义。
(2分)其杰出贡献在于他的政治思想方面。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期末考试《中国古代史(下)》试题一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期末考试《中国古代史(下)》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
2、为了抬高皇权的地位,唐太宗令高士廉等人刊正姓氏,修()。
3、()年春天,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谎报军情率兵北上,在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
4、明朝初年,政府为了解决边军粮饷不足问题允许商人雇工在边境屯田,即商屯又称()。
5、康熙帝是一位较有作为的皇帝,他把三藩、河务、()三件事列为亲政后的头等大事。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2、五代十国
3、绍兴和议
4、理藩院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2、评价北宋前期中央集权的加强
3、简述朱元璋取得政权的原因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2、试论述明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缓慢的原因。
中国古代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1中国官方修史的传统始于()。
1.0 分A、汉朝B、南北朝C、唐朝D、宋朝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2下列对秦朝统一中国的疆域版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0 分A、北边到达现在的长城沿线B、南边到交趾C、西边到达河西走廊D、东边到达今天的安徽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0 分A、商朝人宗教信奉的氛围比较淡薄B、中国历史上朝代都城的建立是以定居某个位置为都城,并以都城为核心与周边形成核心地区C、游牧民族的迁徙是有规则的D、化学肥料是无机肥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4秦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包括()。
1.0 分A、制度性建设B、体制性建设C、社会结构的构建D、以上都有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
1.0 分A、《周易》B、《史记》C、《尚书》D、《春秋》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0.0 分A、《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的作者是唐长孺B、《中国中古政治史论》的作者是黄仁宇C、政治史的研究核心是统治阶级的活动D、《论轮台诏》的作者是钱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B 7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是()。
0.0 分A、曹操B、曹植C、曹丕D、曹叡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8大汶口文化分布在()。
1.0 分A、四川B、山东C、河南D、广东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9东晋的统治呈现出()的特点。
1.0 分A、中央垂直领导B、三省六部制C、三公九卿制D、门阀世族政治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0 商朝的社会性质是()发展阶段。
1.0 分A、民主社会B、原始社会C、封建社会D、奴隶社会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1南方古猿最早的生存年代大致距今()。
0.0 分A、三百万年B、四百万年C、五百万年D、六百万年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中国古代史期末测试题及满分答案

中国古代史期末测试题及满分答案中国古代史期末测试题及满分答案李鸿宾中央民族大学一、单选题(题数:40 ,共40.0 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0 分)A、仰韶文化中是以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B、仰韶文化中是以老者在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C、仰韶文化是以男性在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D 、龙山文化是以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2 东汉时期豪强势力突出,下列对豪强说法正确的是(D)。
(1.0 分)A、豪强势力主要来自于洛阳地区B、豪强来源于小地主阶级C、豪强来源于官僚世家D 具有武装力量3 东汉社会的民族问题主要体现为(C)。
(1.0 分)A 匈奴问题和突厥问题B、突厥问题和西域问题C、匈奴问题和西域问题D 、匈奴问题和鲜卑问题4 以下不属于北京猿人特点的是(A)。
(1.0 分)A、颧骨较低B、脑容量相比现代人小C 、嘴部突出D 、眼睛比较深陷5 南朝的陈霸先建立的陈朝是在公元(C)年。
(1.0 分)A、537 年B、547 年C、557 年D、527 年6 学术界把商朝社会划分于(B)。
(1.0 分)A、后期氏族社会B、奴隶社会C、早期王朝社会D 、早期封建社会7 汉武帝时期,汉朝选拔人才的新途径是(C)。
(1.0 分)A、赀选制B、任子制C、郡首举孝廉D、建立太学8 属于研究中国传统史学基本方法的代表是(B)。
( 1.0 分)A、阳明学派B、乾嘉学派C 、太谷学派D、稷下学派9 假如你是生活在新石器时代的人类,你不能做以下哪件事情。
(C )( 1.0 分)A、蓄养家畜B、种植农作物C、学习甲骨文D 、烧制陶器10( A )开始商鞅变法。
( 1.0 分)A、公元前356 年B、公元前369 年C、公元前366 年D、公元前359 年11 (B)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
( 1.0 分)A、中康B、桀C、相D、启12 明朝以前的统治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是(B)。
( 1.0 分)A、赋税问题B、南北问题C、对外交流问题D、徭役问题13 西周实行的(D),其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权力变化的空间。
聊城大学XXXX学院XX—XX学年第X学期期末或其他考试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期末考试《史(上)》试题六一、填空题(每空1、猿人的体质不断,大约到距今二三十万年的时候,进化到了()阶段,这个阶段大体上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期;约距今五万年时,又到()阶段,这个阶段大体相当于( )时代晚期。
2、血缘群婚是一种族内群婚,属群婚的初级阶段,实行血缘群婚的小集团,被称为()。
3、在夏商周年代学问题上,()被列为国家“九五"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聘请原历史研究所所长()等为首席科学家,对工程的九大课题的三十六个专题,后增加到四十四个,开展联合攻关。
4、秦朝的中央机构以皇帝为首,实行()制,在地方上,全面分封制,实行()制。
5、(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该书八表和天文志是由班固之妹()和史学家()完成。
6、李悝变法推行(),目的在于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田租收入,实行( ),防止商人垄断粮价,以稳定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的经济基础.7、秦汉时期,居住在我国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有( )、()、( )、夫馀等族。
西汉时期,在我国西南地区,今、贵州和西南部一带,居注着许多语言、风俗不同的少数民族,当时统称之为();从汉安帝刘祜时起,()族人民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起义,给汉王朝以致命打击。
8、()接受陈群建议,行九品人之法;486年,北魏府接受李冲的建议,宗主督户制,实行(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夏朝时,世袭制能代替“禅让制"的根本原因是( ).A制国家的出现 B 私有制度的确立 C 生产力的 D 对立阶级的产生2、两汉选拔吏最主要的途径是( ).A 推恩B附益C察举D考试3、“事愈烦而天下愈乱,法愈滋而愈炽,兵马愈设而敌人愈多"持这种观点的学派()。
A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法家4、在秦末农民起义中,不属于府行为的是()。
A 徭役繁重B 残酷C赋税沉重 D 土地兼并5、下列北魏均田制叙述正确的是( )。
A指按分配土地的制度,但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B指按分配全国所有土地的制度C指地主土地所有制,统一平均分配土地D 指在不触动地主原有土地的前提下,按需要分配土地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2、空首布3、轮台罪己诏4、五胡六夷四、简答题(共20分)8分)2、简答西晋的占田制、课田制与户调式.(12分)五、论述题(共30分)15分)2、评述汉武帝在治、经济上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15分)。
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试卷4

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试卷4(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32,分数:64.00)1.名词解释21-28小题。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新石器时代】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中国史真题;云南大学2014年中国史基础真题;兰州大学2015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考古学分期中指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时代。
传统的观点是将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和畜牧业,作为新石器时代的四个基本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
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5000年至4000年。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年代距今约10000年左右至7000年,中期距今为7000年至5000年,晚期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
目前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主要以裴李岗文化为代表,中期以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为代表,晚期以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
)解析:3.【少康中兴】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夏王朝复兴事件。
太康失国后,其侄孙少康在有虞氏部落(今河南虞城)重新积累力量,从东夷手中夺回王位,史称“少康中兴”。
由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经过了三代人的约40年的斗争,才重新夺回政权。
)解析:4.【分封制】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复旦大学2016年历史地理学真题;扬州大学201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周时期分封诸侯的制度。
聊城大学《中国教育史》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鸿都门学2.国子学3.书院4.苏湖教法5.壬戌学制6.《教育史ABC》7.长善救失8.束脩二、简答题1.简述孟子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
2.简述书院发展的轨迹。
3.简述西周教育的主要特点。
4.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三、论述题1.论述洋务运动及“中体西用”的洋务教育指导思想。
2.评述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四、材料分析题1.把以下古文翻译成现代文,并解释其教育内涵。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2.把以下古文翻译成现代文,并解释其教育内涵。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一、名词解释1.汉灵帝光和元年,正是“党锢”之争达到最高峰的时候,一所设立于皇宫鸿都门内的新型的中央官学。
2.国子学:晋武帝咸宁二年,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四年,设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
惠帝元康元年,明确规定五品以上的子弟入学,而太学则成为六品以下的子弟求学之所,这是我国古代在太学之外专为士族子弟另设国子学之始,也是门阀士族享有各种特权在教育制度上的反应。
3.起源于唐代,是中国自北宋到清代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在这一时期中,在政治上和教育上都有其重要的地位,起过重大作用。
其性质有官办、私办两种。
4.苏湖教法(分斋教学法) :胡瑗在苏湖两地进行教学时,改变当地崇尚辞赋的学风,而重经义和时务,在学中设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
5.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制定的学制系统。
6.《教育史ABC》,杨贤江专著是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编写的教育著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以一名大学生的人格尊严保证,在本场考试中,自觉遵守考试纪律,服从考试管理,决不作弊或帮助别人作弊!签名:学院专业学号级班
··················密···················封·····················线··················命题人签字:系主任签字:审核院长签字:共印份数: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期末考试《中国古代史(下)》试题四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二科举人。
2、659年,武则天通过唐高宗下诏改修《氏族志》为,许多立有军功者皆升士族。
3、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为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编纂。
4、元朝时期,高利贷十分盛行,当时由中亚贵族出资交商人们经营的商业组织称为。
5、康熙八年,清政府把一部分明代藩王所占田地分给原种之人,永为世业,号为。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
分):
2、猛安谋克
3、摊丁入地
三、史料分析题(共10分)
阅读下面一段史料,回答问题。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尝行,便不去禁止。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一善潜伏在胸中。
此是我立言宗旨”。
问一:王阳明上述《传习录》中的上述这段话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问二:王阳明的上述思想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2、简述二程思想的基本内容。
3、简要分析一下一条鞭法的历史意义?
五、论述题(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