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合集下载

新人教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测试题〔附答案〕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测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第一卷(48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以下属于将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①③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2.以下有关焓变与反响热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反响热和焓变的单位都是kJB.假如反响是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进展的,此时的反响热与焓变相等C.假如反响是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展的,此时的反响热与焓变相等D.任何化学反响的反响热均可通过实验直接测定3.实验证明,多数能自发进展的反响都是放热反响。

对此说法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所有的放热反响都是自发进展的B.所有的自发反响都是放热的C.焓变是影响反响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种重要因素D.焓变是决定反响是否具有自发性的唯一判据4.以下有关强、弱电解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D.不同的弱电解质只要物质的量浓度一样,电离程度也一样5.在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H3COOH H++CH3COO-。

参加少量以下固体物质,能使平衡逆向挪动的是()A. CH3COONaB.NaClC.Na2CO3D.NaOH6.把镁条直接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如右图所示,在以下因素中,影响反响速率的因素是()①盐酸的浓度②镁条的外表积③溶液的温度④Cl-的浓度A.①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7.在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响A(s)+2B(g)C(g)+D(g),当以下物理量不再变化时,可以说明该反响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C.A的物质的量浓度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8.COCl2(g) CO(g)+Cl2(g) 0,当反响到达平衡时,以下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进步COCl2转化率的是()A.①④⑥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⑤⑥9.对于可逆反响A(g)+3B(s) 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响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响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1min-1B.v(B)=1.2 molL-1s-1C.v(D)=0.4 molL-1min-1D.v(C)=0.1 molL-1s-110.现用0.10 molL-1HCl溶液滴定10 mL 0.05 molL-1NaOH 溶液,假设酸式滴定管未润洗,到达终点时所用盐酸的体积应是()A.10 mLB.5 mLC.小于5 mLD.大于5 mL11.对反响A+B AB来说,常温下按以下情况进展反响:①20 mL溶液中含A、B各0.01 mol ②50 mL溶液中含A、B 各0.05 mol ③0.1 molL-1的A、B溶液各10 mL ④0.5 molL-1的A、B溶液各50 mL四者反响速率的大小关系是()A.②④③B.④②①C.①④③D.①③④12.在密闭容器中进展反响:X2(g)+Y2(g) 2Z(g),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响到达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 molL-1B.Y2为0.4 molL-1C.X2为0.2 molL-1D.Z为0.4 molL-113.反响Fe(s)+CO2(g) FeO(s)+CO(g),700 ℃时平衡常数为1.47,900 ℃时平衡常数为2.15。

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化学试卷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 —19,Na—23,Mg—24,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1-12题每题2分,13-20题每题3分):1.“三鹿奶粉”事件波及很广,一些不法分子向鲜牛奶中混入了有机化工原料三聚氰胺,以提升牛奶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因此三聚氰胺也被人称为“蛋白精”。

尿素CO(NH2)2在高温下可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三聚氰胺C3H6N6,制作成本低。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尿素是第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物B.尿素是人身体新陈代谢的一种产物C.三聚氰胺属于烃D.饮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会导致肾结石2.下列有机化学名词正确的是A.三溴笨酚B.聚乙炔C.乙稀D.甲笨3.冬季所用的护肤品的有效成分为保湿因子,其主要作用是使皮肤上附着一层吸水和保水的物质,因而感觉舒适而不干燥,下列物质中可能被采用的是A.乙醇B.丙三醇C.甲醇D.聚氯乙烯4.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A.乙苯和间二甲苯B.苯和甲苯C.一氯甲烷和二氯乙烷D.苯酚和苯5.某同学在做乙醛的还原性实验的时,取0.5mol/L CuSO4溶液和1mol/L NaOH溶液各1mL,在一支洁净的试管内混合后,向其中又加入0.5mL 40%的乙醛,然后加热,结果无红色沉淀出现,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A.加入乙醛太多B.加入乙醛太少C.加入NaOH溶液的量不够D.加入CuSO4溶液的量不够6.“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

下列反应类型一定符合这一要求的是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水解反应⑤酯化反应⑥加聚反应A.②B.①④C.②⑥D.③⑤7.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有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方法是 A .乙烯中少量的乙烷,将气体通入到溴水中洗气 B .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将气体和氢气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而除去乙烯 C .苯中溶有少量的苯酚,加溴水后过滤 D .苯中溶有少量的苯酚,用氢氧化钠溶液振荡静止后分液 8.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A .溴乙烷中滴入AgNO 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 — + Ag + = AgBr ↓ B .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 3 + 2H + = Ca 2+ + CO 2↑ + H 2O C .甲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反应:D .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制溴苯:9.关于苯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组成苯的12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B .苯环中6个碳碳键键长完全相同 C .苯环中碳碳键的键能介于C -C 和C =C 之间 D .苯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10.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用的是环保型燃料——丙烷(C 3H 8),悉尼奥运会火炬所用燃料为65%丁烷(C 4H 10)和35%丙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烷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B .符合通式C n H 2n +2的均属于烷烃 C .丁烷的一氯代物有5种 D .丙烷能与氯气在光照时发生加成反应 11.乙醇分子中各化学键如图所示,对乙醇在各种反应中应断裂的键说明不正确的是 A .和金属钠作用时,键①断裂 B .和浓硫酸共热至170 ℃时,键②和⑤断裂 C .和乙酸、浓硫酸共热时,键②断裂 D .在铜催化下和氧气反应时,键①和③断裂+ Br 2 Fe + HBr BrCH 3 + 3HNO 3 CH 3 NO 2 NO 2 NO 2 浓H 2SO 4 △ + 3H 2O H —C —C ——H H H H ①② ④ ⑤12.某烃分子中有一个环状结构和两个双键,它的分子式可能是 A .46C H B .78C H C .56C H D .106C H 13. 某一元醇7.4克完全与乙酸反应,可生成乙酸某酯11.6克。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8小题,总分54分)1.(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再生的能源是()A.氢气 B. 石油 C. 煤 D.天然气2.(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燃烧不一定是放热反应B.放热反应不需要从外界吸收任何能量就能发生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3.(3分)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的是()A. H+H=H2B.H+Cl=HCl C.I2→I+I D.S+O2=SO24.(3分)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内充入N2和H2合成氨,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最后降为零。

C.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最后相等。

D.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加。

5.(3分)在容器中充入SO2和只由18O原子组成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达到化学平衡时,18O存在于()A.只存在于O2 中B.只存在于O2 、SO2中C.只存在于SO3 、SO2D.SO3 、SO2、O2都存在6.(3分)在一定条件下,体积不变的容器里发生反应2SO2+O22SO3,下列说法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SO2 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同。

B.SO2 的消耗速率与O2生成速率相同C.SO2 的消耗速率与SO3生成速率相同。

D.SO3生成速率与O2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7.(3分)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X能量一定高于MB.Y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8.(3分)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和稀硫酸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9.(3分)能正确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2H2(g)+O2(g)=2H2O(l) △H=-571.6KJ/molB.CH4(g)+2O2(g)=2H2O(g)+CO2(g) △H=-802.3KJ/molC.2CO(g)+O2(g)=2CO2(g) △H=-566KJ/molD.H2(g)+1/2O2(g)=H2O(l) △H=-285.8KJ/mol10.(3分)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 mol/(L·s)B.υ(B)=0.3 mol/(L·s)C.υ(C)=0.8 mol/(L·s)D.υ(D)=1 mol/(L·s)11.(3分)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的方向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1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总是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6小题,总分44分)1.(2分)将小块生石灰投入盛有水的试管中,发生剧烈反应。

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烫手,这个实验事实说明该反应( )A.是放热反应B.是吸热反应C.反应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D.反应物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多种形式释放或吸收能 D.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越多说明反应速率越快3.(2分)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是( )①温度②压强③催化剂④浓度⑤反应物本身的性质A.①②③④⑤ B.⑤C.①④D.①②③④4.(2分)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浓度均为0.1 mol·L-1盐酸和硫酸分别与2 mol·L-1氨水反应,化学反应速率相同B.0.1 mol·L-1盐酸与相同条件下的镁粉和铝粉反应,前者速率快C.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1·s-1的含义是时间为1s时,某物质的浓度是0.8 mol·L-1 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5.(2分)用纯净的CaCO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制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 .OE 段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B .EF 段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C .随反应进行溶液温度逐渐升高,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应是FG 段D .OG 段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速率逐渐增快6.(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NaHCO 3的电离方程式为233NaHCO Na H CO -++++═B .HClO 是弱酸,但NaClO 是强电解质C .KClO 3和SO 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 3和SO 3为电解质D .BaSO 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 4是弱电解质7.(2分)在室温下,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使石蕊变蓝的溶液:K +、Na +、-2AlO 、OH -B .加入铝粉产生气体的溶液:Cu 2+、Mg 2+、-3HCO 、Cl -C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K +、Fe 2+、2-4SO 、-3NOD .含有1 mol ·L -1 Al 3+的溶液:H +、Fe 3+、-3NO 、-3HCO8.(2分)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浙江省杭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杭二零二三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测试高二年级化学学科试卷(答案在最后)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2023年11月23日15:15-16:452.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3.考试过程中不得使用计算器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B.反应4Fe(s)+3O2(g)=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3mol H2与1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D.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答案】C【解析】【详解】A项,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不能全部转化为电能,理论上能量转化率高达85%~90%,A项错误;B项,反应4Fe(s)+3O2(g)=2Fe2O3(s)的ΔS<0,该反应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 项错误;C项,N2与H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3molH2与1mol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数小于6mol,转移电子数小于6⨯6.02⨯1023,C项正确;D项,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的催化作用具有的特点是:条件温和、不需加热,具有高度的专一性、高效催化作用,温度越高酶会发生变性,催化活性降低,淀粉水解速率减慢,D项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燃料电池中能量的转化、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断、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蛋白质的变性和酶的催化特点。

弄清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据、可逆反应的特点、蛋白质的性质和酶催化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理论研究表明,在101kPa和298K下,HCN HNC异构化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CN比HNC稳定B.该异构化反应的△H=-59.3kJ/molC.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D.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反应热【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图中信息得到HCN能量比HNC能量低,再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因此HCN比HNC稳定,故A正确;B.根据焓变等于生成物总能量减去反应物总能量,因此该异构化反应的11Δ59.3059.3H kJ mol kJ mol--=⋅-=+⋅,故B正确;C.根据图中信息得出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故C正确;D.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反应热,只改变反应路径,反应热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有关,故D错误;故选D。

吉林省长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上学期(化学)科试卷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并粘贴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或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Na 23-S 32-Cl 35.5-Ba 137-I 127-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1.合理利用某些盐能水解的性质,能解决许多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叙述的事实与盐水解的性质无关的是A.金属焊接时可用NH 4Cl 溶液作除锈剂B.配制FeSO 4溶液时,加入一定量Fe 粉C.长期施用铵态氮肥会使土壤酸化D.向FeCl 3溶液中加入CaCO 3粉末后有气泡产生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NaHCO 、4NaHSO 都能促进水的电离B.某盐溶液呈酸性,该盐一定发生了水解反应C.向2NaAlO 溶液中滴加3NaHCO 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D.常温下,pH 10=的3CH COONa 溶液与pH 4=的4NH Cl 溶液,水的电离程度相同3.对于工业合成氨反应()()()223N g 3H g 2NH g +催化剂高温高压,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压强控制合成氨的反应限度B.高压比常压条件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提高氨气的产率C.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提高氨气的产率D.合成氨工业采用高压,不仅能提高转化率,还能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4.用10.0100mol L -⋅的4KMnO 标准溶液滴定某未知浓度的224H C O 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滴定实验不需要指示剂B.滴定管使用前需检验是否漏液C.若滴定终止时,仰视读数,所测224H C O 浓度偏高D.该实验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5.COCl 2(g) CO(g)+Cl 2(g)△H >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 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 2转化率的是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⑤⑥6.23Na CO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2323CO H O HCO OH ---++ 。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二化学(选修)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作答第Ⅰ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

2.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使用机读卡的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n-55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中国载人登月初步飞行方案公布,计划2030年前实现登月。

登月发射使用的火箭是长征9号火箭,火箭采用煤油、液氢、液氧等无毒无污染推进剂。

分解水可以制取氢气,分解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断开H-O键放出能量B.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C.该条件下生成物比反应物更为稳定D.寻找合适催化剂可不需要额外提供能量实现分解水2.下列有关电化学实验装置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3Fe+可以使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B.该反应的催化剂是2Fe+C.步骤①是整个反应的决速步骤D.若不加3Fe+,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大6.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由实验可知,甲、乙、丙所涉及的反应都能使温度计读数上升B.将实验甲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相同C.实验丙中将环形玻璃搅拌器改为铜质搅拌棒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D.实验丙中若用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醋酸溶液代替盐酸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①H 会偏小7.下列关于溶液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纯水中c(OH-)=4×10-7mol·L-1,则该温度下0.1mol·L-1的盐酸的pH<1 B.25① pH=3的稀硫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C.将pH=4的盐酸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D.c(H+) >c(OH-)的溶液一定呈酸性H,其工作原理如图,防水透气膜只8.2022年我国十大科技突破——海水直接电解制2能水分子通过。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

1.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和的内能之和为akJB. 该反应每生成2个AB分子,吸收能量C. 该反应每生成1mol AB,放出能量bkJD. 反应,则2.用如图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段时间后,左侧试管发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A. 铁发生的电极反应:B. 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 炭粉的存在对铁腐蚀的速率无影响D. 导管口产生气泡证明铁发生了析氢腐蚀3.已知反应:①②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键能a b c 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C.D.4.某种培根型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出口Ⅰ处有水生成B. 循环泵可使电解质溶液不断浓缩、循环C. 电池放电时,向镍电极Ⅰ的方向迁移D. 正极电极反应为:5.M与N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P,其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

已知、、之间有以下关系:、,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 B. C. D.6.室温下,用溶液、溶液和蒸馏水进行如下表所示的5个实验,分别测量浑浊度随时间的变化。

溶液溶液蒸馏水浑浊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编号①10②9③x④9⑤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③中B. 实验①②③或③④⑤均可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该反应速率C.降低溶液浓度比降低溶液浓度对该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程度更大D. 将装有实验②的试剂的试管浸泡在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再混合,其浑浊度曲线应为a7.Li可与发生系列反应:,,,,。

科学家据此设计某锂硫电池,示意图如下。

放电时,炭/硫复合电极处生成、2、4、6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可以用水溶液B. 放电时,电子由炭/硫复合电极经用电器流向Li电极C. 放电时,生成的若穿过聚合物隔膜到达Li电极表面,不会与Li直接发生反应D. 放电时,当全部转化为时,理论上消耗8.电解溶液制备NaOH和的装置示意图如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化学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10分。

考试时间11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16 P=31 Cl=35.5 Na=23 Mg=24 Al=27 Cu=64 Zn=65 Fe=56 Ag=108 K=39 Ca=40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通常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A.石油的产量B.乙烯的产量C.合成纤维的产量D.硫酸的产量2.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乙烯分子的双键中有一个键较易断裂B.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C.乙烯分子里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且碳氢键之间的夹角约为120°D.乙烯和环丙烷的分子组成都符合通式CnH2n,因此它们属于同系物3.埋在地下的输油铸铁管道,在下列各种情况下,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A.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B.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C.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D.在含碳粒较多,潮湿透气的中性土壤中4.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5.铁棒与石墨用导线连接后,浸入0.01mol·L-1的食盐溶液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铁棒附近产生OH- B.铁棒被腐蚀C.石墨棒上放出O2 D.石墨棒上放出Cl26.制取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A.乙烷和Cl2反应B.乙烯和Cl2反应C.乙烯和HCl反应D.乙烷和HCl反应7.2,2,3,3-四甲基戊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可得一氯取代物()A.3种B.4种C.5种D.7种8.等质量的下列烃分别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少的是()A.CH4 B.C2H2 C.C2H6 D.C2H49.1999年11月17日在兰州召开的一次能源地质国际研究讨论会传出讯息:“可燃冰”是水与天燃气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冰土层和海底大陆坡中;据测定每0.1 m3固体“可燃冰”可释放出20 m3的甲烷气体。

由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燃冰”将成为人类新的后续能源B.“可燃冰”是水变油,属于化学变化C.“可燃冰”具有使用方便,清洁卫生等优点D.青藏高原的冰土层可能存在“可燃冰”。

10.下列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与HCl加成只生成一种产物D.能发生加聚反应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1.某原电池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为()A.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B.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C.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NO3)3溶液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12.关于金属腐蚀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在潮湿的情况下被腐蚀的实质是发生了如下反应:M+nH2O=M(OH)n+n/2H2B.金属化学腐蚀的实质是M-ne-==Mn+。

电子直接转移到氧化剂C.金属的电化腐蚀必须在酸性条件下发生D.在潮湿的中性环境中,金属的电化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13. 钢铁表面吸附了中性水膜发生电化腐蚀.这时①铁作正极被氧化,②铁作负极被氧化,③水膜中有气体析出.④空气中某成分气体被还原,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4.如图: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M极变粗,N极变细符合这种情况的是()A. M是铜,N是锌,R是硫酸溶液B.M是锌,N是铜,R是硫酸铜溶液C. M是银,N是锌,R是硝酸银溶液D.M是铁,N是铜,R是硝酸铜溶液15、燃料电池是燃料(如H2 CH4 CO等)跟氧气反应,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电解质溶液是强碱溶液。

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负极反应为O2+2H2+4e-==4OH- B. 负极反应为CH4+10OH-—8e-==CO32 - +7H2OC.随着放电的进行,溶液的PH不变 D. 放电时溶液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16.常温下某溶液能与A1反应放出H2,下列离子组可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Ba2+,Cl-,Na+,SO42- B.Br-,NO3,Fe2+,Ba2+C.SO32-,HCO3-,Na+,NH4+ D.NO3-,C1-,Na+,K+ 17.下列化学用语中,书写错误的是( )A、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S2-:B、甲基的电子式:C 、氟化钠的电子式:D、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18、有甲、乙两位同学,他们一起做了水果电池的实验,测得数据如下:实验次数电极材料水果品种电极间距/cm电压/mV1 锌铜菠萝 3 9002 锌铜苹果3 6503 锌铜柑 3 8504 锌铜西红柿3 7505 锌铝菠萝 3 6506 锌铝苹果 3 450甲同学提出的问题,乙同学解释不正确的是甲同学乙同学1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NH3•H2O AlO2- + 4NH4+ + 2H2OB.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 + OH- + HCO3- CaCO3↓+ H2OC. 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 + 2H+ Ca2+ + CO2↑+ H2OD.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 + Cl2 2Fe3+ + 2Cl-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性溶液中一定是c(H+)=c(OH-)=1×10-7mol/LB、向0.1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则c(H+)和c(OH-)均减少C、室温下,pH=8的溶液中可能存在CH3COOH分子D、25℃时,pH=6的溶液中不可能存在NH3·H2O分子21、室温下,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一定大于7的是A.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B.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C.pH=4的醋酸溶液和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D.pH=4的盐酸和pH=l0的氨水22.相等物质的量的钠、镁、铝分别与相等质量且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反应完全后三种溶液的质量(用m金属表示)大小关系为()A.mNa>mMg>mAl B.mNa=mMg=mAl C.mNa=mMg <mAl D.mNa<mMg<mAl23.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A.60mL B.45mL C.30mL D.15mL 24.a LH2 和b L乙烯在催化剂作用下,充分发生加成反应后,气体体积为(同温、同压下)()A.aL B.bL C.(a+b)L D.(a-b)L 25.标况下,2.2g由CH4、C2H4组成的混合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L,则混合气体中CH4和C2H4的质量比是()A.1︰1B.4︰7 C.7︰4 D.1︰226.图中横坐标表示完全燃烧时耗用可燃气体X(X=A、B、C)的物质的量n(X),纵坐标表示消耗O2的物质的量n(O2),A、B是两种可燃气体,C是A和B的混合气体,则C中n (A):n (B)为()A.2:1 B.1:2 C.1:1 D.任意比27、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烷分子是一种呈正四面体型的、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B.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可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分子C.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解产物可用于合成氨和橡胶工业D.“抽”出坑道中的甲烷,既可用作清洁燃料,又可防止爆炸28、主链含5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2个支链的烷烃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29.下列物质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A.H2S B.C2H4 C.CCl4 D.C3H830.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烷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增加而逐渐升高B.丙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后生成的一卤代物不只是一种C.任何烷烃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都是相同的D .甲烷分子中不管失去几个氢原子后剩余的部分都叫甲基第Ⅱ卷(共60分)请将答案填写到答卷纸的指定位置上31、(8分)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1) 在同温同压下与CO2密度相同的烷烃 _______________。

(2) 含碳百分率最低的烷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支链中只有一个乙基,且式量最小的烷烃 ________ .⑷ 某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存在下与过量的氢气反应生成2—甲基丁烷,1mol 该有机物可和320g 溴单质完全反应,生成物中溴原子分布在四个碳原子上,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

⑸ 分子式为C6H12的某烯烃的所有碳原子一定都在同一平面上,其结构简式为32、(4分)给下列有机物命名:①CH3-CH2-CH-CH-CH2-CH-CH3 ②CH3-C=C-CH2-CH333. (5分)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位素的是———————————,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3CH 2-CH 3 CH 2-CH 3 CH 3CH 3互为同系物的是———————,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①O2和O3 ② 3571Cl与3570Cl③CH3CH2CH2CH3和CH3CH(CH3)CH3④CH3CH2CH2CH(C2H5)CH3和CH3(CH2)2CH(CH3)CH2CH3⑤CH3(CH2)3CH3和CH3CH3 ⑥34.(6分)某气态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体积是它本身体积的6倍(相同条件),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

(1)推断该烃分子式(2)若该烃是烯烃,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3)若该烃是烯烃,且和H2加成的产物的二氯代物有3种,一定条件下,该烯烃加聚反应方程式为:35、(7分)填空(1)不粘锅内壁有一层聚四氟乙烯的涂层,用不粘锅烹烧饭菜时不易粘锅、烧焦。

洗衣店干洗西装是用有机溶液剂来洗衣服的,目前使用的标准干洗剂主要成分是四氯乙烯。

①关于四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乙烯的同系物B.都属于混合物C .分子中都含有C=C键D .分子中都不含氢原子② 试推断聚四氟乙烯具有的性质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