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成功原因分析
腾讯公司的市场营销分析

腾讯公司的市场营销分析引言概述:腾讯公司作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其市场营销策略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深入分析腾讯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品牌建设1.1 品牌定位:腾讯公司一直以“连接一切,共创未来”为品牌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全方位的互联网生态圈。
1.2 品牌形象:腾讯公司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了用户和投资者的信任。
1.3 品牌传播:腾讯公司通过多渠道的品牌传播,包括广告、公关活动、社交媒体等,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产品策略2.1 产品创新:腾讯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用户需求,保持竞争力。
例如,微信、QQ等产品在市场上拥有大量用户。
2.2 产品定位:腾讯公司根据不同产品的定位,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精准定位目标用户群体,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3 产品服务:腾讯公司重视用户体验,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改进和升级产品功能,保持用户忠诚度。
三、市场推广3.1 广告营销:腾讯公司通过广告投放来推广产品,包括线上广告和线下广告,提高品牌曝光度和市场份额。
3.2 合作营销:腾讯公司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同推广产品,拓展市场份额,实现互利共赢。
3.3 社交营销:腾讯公司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用户进行互动,增加用户粘性,提高用户参与度。
四、市场调研4.1 用户需求:腾讯公司通过市场调研了解用户需求,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
4.2 竞争分析:腾讯公司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了解市场竞争态势,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保持竞争优势。
4.3 市场趋势:腾讯公司关注市场趋势和消费者行为变化,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抢占市场先机。
五、未来展望5.1 移动互联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腾讯公司将继续加大移动端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抢占移动互联网市场份额。
5.2 人工智能:腾讯公司将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满足用户需求。
5.3 国际化:腾讯公司将加大国际市场的拓展力度,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实现全球化发展目标。
互联网时代的知名企业案例分析

互联网时代的知名企业案例分析在互联网时代,知名企业的崛起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
这些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敏锐的商业洞察力,成功地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和商业模式,成为数字时代的代表性企业。
在本文中,将分析几个互联网时代的知名企业案例,旨在探索其成功的原因和商业模式。
一. 亚马逊公司亚马逊是一家美国的电子商务巨头,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在线销售图书、电子产品、家居用品、服装等商品。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于1994年创建了亚马逊公司,他始终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的创新理念,不断推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创新产品,如Kindle 阅读器、Echo语音助手等。
亚马逊公司的成功主要归因于其优越的商业模式。
首先,亚马逊通过庞大的用户群体和规模经济创造了巨大的市场规模,这为其营收和利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亚马逊以极客文化为基础,注重技术革新,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技术服务,这也使得亚马逊在竞争激烈的电商市场中获得了竞争优势。
此外,亚马逊投资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独特的物流管理系统使得物流成本降至最低,大大加快了其产品的送货速度。
二. 谷歌公司谷歌是一家全球范围内知名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成立于1998年。
谷歌的主营业务是互联网搜索,以及与网络相关的在线广告和技术产品开发。
谷歌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其搜索引擎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绝大部分。
谷歌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其优秀的搜索引擎技术和业务模式。
谷歌不仅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搜索引擎,而且其搜索算法也是非常先进的。
谷歌不断优化自己的搜索算法,提供更准确、更相关的搜索结果,同时还为搜索结果提供了广告服务。
此外,谷歌还开发了许多技术产品,例如谷歌地图、谷歌翻译等,这些产品进一步增强了谷歌的品牌价值。
三. 苹果公司苹果公司是一家以设计、开发和销售消费电子、计算机软件和在线服务为主的美国科技企业。
该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iPhone、iPad、Mac、iPod、Apple Watch等。
马化腾成功之路

马化腾成功的原因个人简介:马化腾,1971年10月出生于广东潮阳;1984年随父母从海南迁至深圳;1989年-1993年,就读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1993年深大毕业,进入润迅通信发展有限公司,从专注于寻呼软件开发的软件工程师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1998年,创办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2009年当选中国经济十年商业领袖;2010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第249位,大陆富豪第6位;2010年5月14日,“2010新财富500富人榜”,以334.2亿元资产排名第5位。
成功原因之一:高瞻远瞩1993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马化腾选择了自己的专业本行,到深圳润讯做寻呼软件开发工作。
工作之余,这个文静的年轻人最大的爱好就是上网。
当时的深圳,真正了解互联网的人还不多,马化腾是最早的一批网虫之一。
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化腾看到了基于windows系统的ICQ演示,他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在中国推出一种类似ICQ的集寻呼、聊天、电子邮件于一身的软件。
1998年11月,马化腾利用炒股所得的资金与大学同学张志东注册了自己的公司,这就是腾讯之始。
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成了腾讯最大的问题。
先是缺资金,资金有了软件又跟不上。
他们常常为了一个项目倾巢而出,马化腾的名片上也仅仅印了一个"工程师"头衔,当时的主要业务只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QQ只是公司的副产品。
这家由十几个人组成的公司力量单薄得可怜,创业的艰难让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疲于奔命。
马化腾回忆,在那时的深圳,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他当时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公司能生存下来。
公司创建3个月后,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终于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OICQ,这就是QQ的前身。
可是这个后来风靡全国并为腾讯公司创造巨大财富的聊天工具并没有给当时的腾讯人带来太多喜悦,因为那时国内也有好几款同类的软件,用户也不多,没有人看好马化腾的OICQ。
腾讯在社交媒体行业的崛起与创新

腾讯在社交媒体行业的崛起与创新社交媒体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间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和变革,而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腾讯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之一,通过其创新的思维和战略,成功地崛起并在社交媒体行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本文将探讨腾讯在社交媒体行业的崛起和创新的原因,并分析其对该行业的影响和未来趋势。
腾讯的崛起和创新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末,当时互联网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腾讯成立于1998年,最初是一家即时通讯软件提供商,推出了最著名的QQ即时通讯工具。
由于QQ的用户友好性和便捷性,腾讯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用户,并迅速发展成为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最多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
腾讯的创新不仅仅限于即时通讯领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腾讯推出了微信,这是一款综合性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
微信整合了聊天、朋友圈、支付、媒体分享等功能,并且开放了API接口,允许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在微信平台上开发各种功能和服务。
这使得微信逐渐成为中国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应用程序之一。
除了QQ和微信,腾讯还通过投资和收购的方式在社交媒体行业进行了持续的创新。
2010年,腾讯以4.13亿美元收购了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站之一——腾讯微博,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在社交媒体领域的影响力。
此外,腾讯还投资了许多著名的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公司,如YY直播、美团点评等,通过与这些公司合作,进一步推动了腾讯在社交媒体行业的发展。
腾讯在社交媒体行业的崛起和创新对该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腾讯通过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吸引了庞大的用户群体,为广告商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其次,腾讯在社交媒体领域的成功引领了其他公司的模仿和竞争,促进了整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腾讯的崛起也对互联网行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动力。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户需求的变化,社交媒体行业将继续发展和演变。
腾讯作为行业的领军者,将继续致力于创新和扩大其在社交媒体领域的影响力。
腾讯已经开始探索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在社交媒体中的应用,并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应用。
4C理论视角下腾讯网盈利模式及成功因素分析

求, 并挖掘 中国 3 G面市带来 的商 机。 网络广告也是 网络媒体 收
入 的一 个 重 要来 源 。 三方 面 组 成 了腾 讯 网 的 主要 收 入 来 源 , 这 当
18 < 5 新闻世界 > 十二月刊
20 0 9年 2月,Q同时在 线用户突破 5 o ;在 2 l 年 3 5 Q 1o7 OO 月
万人 民 币的纯 利 润 。 所 以 图 片统 计 也 是 从 2 0 年 开 始 的 , O 01 2 1 0
的关于腾讯网同时在线用户的统计表可 以看出腾讯 网用户 的发
展趋势。
的数据 还 没 有 出来 , 以 目前 也 无 法统 计 。 所 )
一
、
腾 讯 网的盈 利 模 式
单 矗:= 万
疆鞲醛隧睡氍隧暖暖瞄曩鐾
繇 经 ‘ 【 营 昔 目
鞲
方 | r 、
略 名
4 理 论 视 角 下腾 讯 网 C 盈利模 式及成 功 因素分析
■黎小林
【 要 】 年来, 摘 近 网络 媒 体 发展 迅 速 , 讯 网 由于 其 出 色的 经 营 业绩 成 为人 们 经 常 腾
( 图表 说 明 : 讯公 司是 1 9 腾 9 8年 1 1月成 立 的 , 真 正 开 始 它
直 处 于 快 速 的发 展 阶 段 , 别 是 近 几年 发 展 速 度 尤 为 迅 速 。 面 特 下
盈利是从 20 年 7月开始的。 2 0 年年底 , 01 到 01 腾讯 实现 了 12 2 0
经纠 营 方 略
∞
号 ,Q同 时在 线用 户 突 破 1 Q 亿 )
正 是 因 为腾 讯 Q 的 巨大 用 户 人数 , 以 腾讯 才 能 获取 巨 大 Q 所 的利 润 。 是 腾 讯 网 的独 特 的 优 势 , 是 腾 讯 网 的 核 心 竞 争 力 这 也
中国企业走出困境,实现发展的例子

我国企业走出困境,实现发展的例子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企业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然而,一些我国企业通过创新和改革,成功走出困境,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这些企业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并探讨它们取得成功的原因。
以下是几个典型例子:1. 腾讯公司腾讯公司是我国领先的互联网企业,成立于1998年。
作为一家互联网巨头,腾讯经历了多次转型,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通过手机游戏、社交评台和云计算等业务的发展,腾讯成功实现了多元化发展,成为了全球知名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2. 阿里巴巴集团阿里巴巴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成立于1999年。
阿里巴巴通过引入淘宝、支付宝、阿里云等业务,不断拓展其商业版图。
阿里巴巴也将商业模式拓展至海外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阿里巴巴的成功离不开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3. 华为公司华为公司是我国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成立于1987年。
华为凭借自主研发和持续创新,成功挑战了国际巨头,稳居全球通信设备市场的前列。
华为的成功离不开其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研发能力。
4. 海尔集团海尔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商,成立于1984年。
海尔通过引入创新管理理念和全球化战略,成功走出品牌建设的困境,成为了全球领先的家电企业之一。
海尔的成功离不开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这些企业的成功案例反映了我国企业改革创新的积极意义,也启示了其他企业在面临困境时应当如何应对。
以下是它们成功的主要原因:1. 市场洞察力这些成功的企业都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在市场变化中把握机遇,及时调整战略,满足消费者需求。
2. 创新理念这些企业不断引入创新理念,通过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保持竞争优势,实现了持续发展。
3. 全球化战略这些企业实施了全球化战略,通过拓展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4. 良好的管理团队这些企业拥有一支高效的管理团队,能够有效地协调内外部资源,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互联网创业成功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

互联网创业成功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创业,并希望能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
然而,互联网创业并非易事,成功的案例寥寥可数。
本文将分析几个互联网创业成功案例,并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对创业者们有所启发。
案例一: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由马云于1999年创立。
在创业初期,阿里巴巴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资金困难。
然而,马云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平台。
通过不断创新和市场拓展,阿里巴巴逐渐崭露头角,并在2007年成功上市。
阿里巴巴的成功经验在于坚持初心、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
经验总结:1. 坚持初心:创业者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理念,并始终坚持不懈地追求。
2. 创新思维:互联网行业竞争激烈,创业者需要具备创新思维,不断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会。
3. 团队合作:成功的创业往往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团队,创业者需要懂得团队管理和合作,发挥每个人的优势。
案例二:腾讯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由马化腾于1998年创立。
腾讯最初是一个即时通讯软件开发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互联网企业。
腾讯的成功在于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服务,如微信、QQ音乐等,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腾讯还注重与其他企业的合作,通过战略投资和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快速发展。
经验总结:1. 创新产品和服务:互联网行业变化快速,创业者需要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
2. 合作伙伴关系: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可以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创业者需要善于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发展。
案例三:字节跳动字节跳动是一家中国的科技公司,由张一鸣于2012年创立。
字节跳动的主要产品包括今日头条、抖音等。
字节跳动的成功在于准确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通过个性化推荐算法和内容创作平台,吸引了大量用户。
此外,字节跳动还注重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经验总结:1. 抓住机遇:创业者需要敏锐地洞察市场和用户需求,抓住时代的机遇。
腾讯公司的市场营销分析

腾讯公司的市场营销分析引言概述:腾讯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之一,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和庞大的用户群体。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腾讯公司通过其独特的市场营销策略,成功地推动了其产品和品牌的发展。
本文将对腾讯公司的市场营销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策略。
一、产品定位和目标市场1.1 产品定位:腾讯公司的产品线涵盖了社交媒体、在线游戏、数字内容、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
其产品定位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注重用户体验和创新功能的提供。
1.2 目标市场:腾讯公司的目标市场广泛,既包括中国国内市场,也包括国际市场。
在中国,腾讯公司的产品主要面向年轻人和互联网用户,而在国际市场,腾讯公司通过合作和收购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了其市场份额。
二、品牌建设和推广2.1 品牌建设:腾讯公司注重品牌形象的建设,通过品牌价值观的传递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腾讯公司的品牌形象以创新、开放和用户至上为核心理念。
2.2 推广渠道:腾讯公司利用多种渠道进行产品推广,包括线上广告、线下活动、社交媒体等。
腾讯公司的产品广告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投放,通过精准的定向广告和口碑传播,扩大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3 品牌合作:腾讯公司与其他知名品牌进行合作,通过共同推出联合品牌产品或服务,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价值。
例如,腾讯公司与华为合作推出了多款手机产品,通过共享资源和技术优势,提升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三、用户关系管理3.1 用户洞察:腾讯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用户调研等手段,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习惯,为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提供数据支持。
3.2 个性化营销:腾讯公司利用用户数据进行个性化营销,通过向用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增强用户黏性和忠诚度。
3.3 社交媒体互动:腾讯公司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用户进行互动,包括回答用户问题、解决用户问题、收集用户反馈等,建立了良好的用户关系。
四、市场竞争策略4.1 产品创新:腾讯公司注重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功能,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和市场竞争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腾讯的介绍腾讯是一家传奇性的企业,1998年11月创立,由2个人的小公司,壮大到现今市值2000亿美元。
等等夸一夸。
然后说明写腾讯是多么有代表性之类的话。
发展历程,这个最好介绍一下。
这个链接一定要看这个链接里面介绍很全。
只要简要重点介绍。
此外,文件夹里面有配图。
写的方式像下面这样。
腾讯的发展分为几个重要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998年至2000年,这个时期腾讯的最主要发展在于专注于提高核心的功能点,在这个时期,腾讯做对了几点:一、版本非常小,在那个年代的情况下,由于网速和网费的制约,该特点对于腾讯站稳脚跟起了很大的作用;二、软件设计上,有许多可爱的头像,符合用户的心理;三、不断优化技术,解决掉线率等问题。
第二个时期是2000年至2005年,对于盈利模式摸索以及发展阶段。
……第三个时期是2005年之后,最关键点在于2011年。
最重要的参考之一:理念方面的成功原因。
2.腾讯的成功原因之一:最早利用互联网的理念(即借助互联网的功能,不管是传播还是信息储存,都能够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例子:1,QQ是如何打败ICQ的?1996年,ICQ诞生,瞬间风靡全球,到1998年的时候,这款软件已经垄断了中国的即时通讯市场。
而在这一年,ICQ嫁入豪门,成为美国最大的互联网集团AOL公司的旗下资产,有钱有人气,地位不可撼动。
1999年,QQ推出,只有两个员工,也就是创始人马化腾和张志东,蜗居在深圳的一个民房里,埋首研发半年时间而成。
这时候的QQ仍然很粗糙,但是中文界面使得QQ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如果仅仅如此的话,QQ不可能获得后来的成功,因为这个时候市场上已经相继诞生了一批同类型的通讯软件:PICQ、TICQ、GICQ、新浪寻呼、雅虎即时通……QQ凭借以下一系列的创新技术,迅速在同类型软件中杀出重围——首先,ICQ的全部信息存储于用户端,一旦用户换电脑登录,以往添加的好友就此消失,而QQ的用户资料存储于云服务器,在任何终端都可以登录聊天。
其次,ICQ只能在好友在线时才能聊天。
QQ首创离线消息发送功能,隐身登录功能,可以随意选择聊天对象,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化头像。
第三,ICQ通过来自给企业定制的即时通讯软件获利,而QQ坚持通过面向消费者的免费服务寻求商业化机会。
可以说,QQ之所以能成功,在于他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第一家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他和ICQ的根本区别,在于互联网理念和软件理念的差别。
互联网理念打败软件理念,这不是如今最流行的观念吗?但在15年前,小马哥就已经领悟到了。
市场永远是精明的,他只把回报奉献给用户体验最好的创新产品:到2000年的时候,QQ已经一统江湖,成为即时通讯市场上的王者。
3.腾讯的成功原因之二:最重要!人性化的用户体验,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这个里面有很多的图片,也体现了用户体验2,QQ群是如何打败聊天室的?在QQ崛起的年代,上网=聊天室+新浪新闻+电子邮件。
名头最响的有新浪、网易、碧海银沙等聊天室,最高峰的时候,网易聊天室的一个房间就有几万人同时在线。
火爆网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聊天室,多少人在网上做着偶遇“轻舞飞扬”的梦。
俱往矣。
聊天室的没落,在于这种用户关系是陌生人之间的,太不稳定,而QQ创新推出的QQ群,可以查看聊天记录,可以自行定义好友名,将QQ从早期陌生人之间的关系,转变为真实的用户关系。
这个时候,美国的AOL网络集团市值达到1630亿美元,站在巅峰时刻,旗下的AIM即时通讯软件集成了ICQ的功能,也推出了聊天室的功能,并且拥有2000万的用户。
但是,AIM软件和AOL聊天室的功能是分开的,这使得AOL聊天室只能成为陌生人的聊天工具,并且,使用这两个软件的服务,还是要收费的:登陆AOL聊天室,每月要支付美元的月费。
如今看来,这真是愚蠢的不可思议,但在那个时代,软件为王的时候,又是如此的天经地义。
而美国的社交网站Myspace在2003年上线,Facebook直到2004年才上线,比2002年推出的QQ群诞生晚了1-2年。
可以说,世界上第一个获得商业成功的社交网络,不是FACEBOOK,而是腾讯的QQ 群。
2002年8月份发布的QQ新版本,新增QQ群功能,好友手机绑定,摄像头绑定,手机通讯录保存在云服务器,手机资料中新增好友手机类别、品牌、型号等信息。
这些功能,让QQ迅速转型成为真实的社交网络平台,而QQ号也成为了人们的网络身份证。
2003年以后,QQ推出QQ秀形象、群相册、QQ空间等功能,不断深化满足了用户的潜在社交需求,使得其人气一直保持旺盛。
4,QQ游戏是如何打败联众的?2003年的时候,联众是世界上最大的休闲游戏平台,他的创始人鲍岳桥是UCDOS的开发者,中国软件行业最早的技术大牛人。
在联众的最辉煌时刻,他拥有2亿注册用户,月活跃用户1500万,最高同时在线人数60万,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架设有服务器,这样的规模貌似是不可动摇的。
2003年,QQ游戏推出第一个版本,拥有打牌升级、四国军棋、象棋三个游戏。
鲍岳桥上去玩了一下,觉得不过尔尔,于是决定将研发重心投入到新的项目“联众新世界”中去,原有系统不再更新。
2004年,联众嫁入豪门,成为韩国最大的网络游戏集团NHN旗下子公司,大量的韩国网游资源可以移植过来,无论是产品、资金,还是人才,都是腾讯无法比拟的。
而且这个时候,进入休闲游戏市场的不止是腾讯一家,还有网易、盛大、金山这些自主研发游戏的大佬们。
但在这一年,QQ游戏逐渐后来居上,实现了对强者的超越,超越的逻辑在于:A,联众精力转向大型游戏市场,休闲棋牌游戏不再更新,一些BUG长期存在,导致老用户的流失。
B,腾讯快速更新迭代,以更精美的界面,更人性化的操作细节取胜。
我举个例子,首先是界面。
在2005年的斗地主版本中,QQ可以自定义用户角色形象,侧边栏显示玩家历史战况,背景清爽。
联众角色形象定义要收费,否则就是个空白,背景丑陋,广告一堆,侧边栏是无关紧要的系统消息,毫无美感可言。
再看操作人性化。
联众自动找座位功能要收费,否则就要自己去慢慢找,有时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位置却坐不下来,弹出提示说其他会员不愿意和自己玩(理由多多啊,有嫌级别低的,有嫌网速慢的……),真是无语。
QQ可以自动加入,自定义查找意气相投的网友,而这些都是免费的。
正是这些微创新,在细节上击败了联众游戏4.腾讯的成功原因之三:持续的创新3,QQTM是如何打败MSN的?MSN1999年开通即时通讯服务,依靠微软的雄厚资本和WINDOWS的操作系统平台绑定,到2001年的时候就已经打败了AOL,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即时通信平台。
到2003年的时候,MSN已经拥有3亿用户,在几乎所有的重要市场上成为第一,只差一个:中国。
这一年,踌躇满志的MSN开始大规模杀入中国市场,开始了与QQ的交锋。
凭借免费绑定策略,高富帅的品牌形象,强大的hotmail邮箱和MSN新闻网站服务,很快就在商务通讯市场上占有了一块地盘。
此时的腾讯,形势岌岌可危:QQ秀刚刚推出,还没实现盈利,人才匮乏,为了生存,不断卖身融资:40%的股份卖给了海外投资者,换回200万美元发工资,而国内的投资者,根本没有人愿意买。
2003年,腾讯推出企业版QQTM,正面迎击MSN。
此后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完美细致的用户体验,一点一点的挽回了高端用户的心:UDP方式传送文件速度更快,文件断点续传,文件直接拖放窗口,共享文件夹,屏幕截图,好友分组,聊天记录备份和快速查询,短信互通,视频会议,网络硬盘,软键盘密码保护,个人名片……这一系列的技术创新,都是QQ首先推出,而MSN或者跟进,或者没有的,忽然有一天,大家发现,白领们的工作沟通工具已经悄悄的又换回了QQ,而MSN已经悄无声息的成为无人关注的龙套。
5,腾讯网游是如何打败盛大的?2001年,盛大引入韩国网游传奇,火爆全国,正式建立了网络游戏的商业模式。
2002年,网易自主研发的大话西游二获得成功,2003年梦幻西游再次大受欢迎,从此成为自主研发网游领域的老大。
2003这一年,腾讯也开始进军游戏市场,但是直到2007年为止,腾讯的大型游戏一直没有什么作为。
原因何在呢?不但腾讯没有作为,作为网游模式创立者的盛大,在此后几年引入了大量韩国大作,几乎全部折戟沉沙。
这不得不让人反思。
我认为这关键的原因就在于:盛大的成功,首先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带来的,但是产品上并没有任何改进,大量采取拿来主义,随着国内本土研发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任何缺乏产品创新能力的企业都必将被市场淘汰。
盛大如此,九城如此,早期在大型网游市场上的腾讯也是如此,即使他拥有火爆人气的社交网络平台。
2006年,韩国网游市场上枪战射击游戏开始兴起,“突袭OL”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
据网络评测认为,此款游戏“真实的枪械数据、人体物理学向CS看齐、地图设计十分精美和优秀,并且《突袭OL》的每一张地图都具备了很强的可玩性。
”这款游戏也很快被引入国内市场,只可惜并未能风光多久。
在射击游戏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还是CS这款老牌游戏,他优秀的操作体验,绝佳的平衡性,不是哪个随便进入的游戏能撼动的。
2007年,腾讯以极低的价钱从韩国一家不入流的小公司那里买来了CF穿越火线这款游戏。
其开发者Smile Gate公司只是一家33个人的小公司,至今只制作出了CF一款游戏,研发实力实在有限,推出后在韩国一直不温不火,甚至在2012年停止了运营,退出市场。
其实这一年的腾讯,已经通过QQ秀和棋牌游戏赚到了第一桶金,不但买回了CF,还买了英雄联盟,地下城与勇士等一大堆的网游。
但是这一次,腾讯已经意识到,不是有流量就有一切的,失败的产品在哪里都是个死。
腾讯对买回来的大批泡菜游戏从新回炉打造,细致打磨。
CF在经过一年的深度开发后,才推出市场。
请注意,CF在2008年3月推出后,到2010年2月,两年的时间推出了22个版本,平均每个月推出一个新版本,多种多样的模式、角色、枪械,不断优化的操作体验,在道具收费模式下相对最合理与平衡的体系,最终使他赢得了广大玩家的肯定。
此后,腾讯自主开发或者引入的韩国网游大量获得成功,正是通过这种研发微创新的复制,2010年,腾讯打败盛大,登顶网游市场第一的宝座。
从此,中国网游市场发生了巨大的格局变化:那些只会引入国外大作,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纷纷衰落,QQ炫舞取代了劲舞团,QQ飞车打败了跑跑卡丁车,巨人的进击啊。
另一方面,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自主研发网游企业,网易,畅游,巨人,越活越滋润。
2009年腾讯推出QQ西游,被网易打得满地找牙。
这充分说明了一个事实:腾讯网游的成功,是产品创新的成功,而那些相对平庸的作品,即使同样具有QQ这个平台的导流,照样要受到市场规律的无情嘲笑。
这个规律其实在腾讯身上反复的上演着:QQ浏览器,QQ影音,SOSO搜索,拍拍网购,QQ杀毒,财付通,SOSO地图,因为只有模仿,缺乏创新,始终只能甘当市场的配角;QQ邮箱在早期一直不温不火,直到将张小龙这个技术天才网罗帐下,才获得突飞猛进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