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化学竞赛讲义设计—天然产物化学-第一章 绪论
化学奥赛讲义 有机天然产物 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天然产物 高分子化合物第一部分 有机天然产物特点:功能团种类、数目多,分子结构复杂;大多具有手性碳原子;大多能形成高级结构 内容:糖类化合物;多肽与蛋白质;脂肪酸与油脂一、糖类化合物糖类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羟基醛、酮或多羟基醛、酮的缩合物 按能否水解和水解后生成物质进行分类:单糖;低聚糖;多糖 光合作用:在日光作用下,通过叶绿素的催化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碳水化合物,这就是光合作用。
(一) 单糖:不能水解的多羟基醛、酮根据羰基结构分类:醛糖;酮糖根据碳原子数目及羰基结构分类:某醛糖;某酮糖单糖的开环结构与菲舍尔投影式:D -葡萄糖 D -果糖单糖的环形结构(Harworth 式):半缩醛式β-D -葡萄糖 α-D -葡萄糖 单糖构象 单糖性质:1、变旋现象:新配制的单糖溶液在放置过程中其旋光度会逐渐改变,但经过一定时间后就不再变化。
2、还原性:醛糖和酮糖均能与本尼迪特试剂(硫酸铜、碳酸钠和柠檬酸钠的混合液)反应,得红棕色氧化亚铜沉淀。
――测定血液和尿中的葡萄糖含量。
3、邻二醇:易被高碘酸等强氧化剂所氧化4、成苷:半缩醛与醇形成缩醛,糖化学中这种缩醛叫做糖苷。
糖苷键5、其它:成醚、成脎等(二)低聚糖:还原性二糖:一分子单糖的半缩醛羟基与另一分子单糖的醇羟基失水(麦芽糖和纤维二糖) 非还原性二糖:两个单糖的半缩醛羟基失水而成(蔗糖)(三)多糖淀粉和纤维素 例题: 存在于蔓越桔或梨树叶中的熊果苷是一分子的对苯二酚和一分子的β-D -葡萄糖形成的苷,试写出熊果苷的结构。
6 CO 2 + H 2O C 6H 12O 6 + 6 O 2日光叶绿素植物光合作用动物呼吸作用6 CO 2 + H 2O C 6H 12O 6 + 6 O 2解:HOH 2C练 习:1、近年来一致认为过量食用蔗糖是有害的,特别是对糖尿病、肥胖病、高血压等患者更为不利,因此人们需要低能量、高甜度的蔗糖代用品。
目前已作为商品生产的甜味剂之一的甜菊苷结构如下,请问分子中有几个糖苷键,各为什么类型?甜菊苷完全水解后得到什么产物?22、下列化合物哪个不是半缩醛或半缩酮 ( )二、多肽与蛋白质(一)氨基酸结构特点:分子中含有氨基的羧酸按氨基位置分类:α-氨基酸,β-氨基酸等α-氨基酸在自然界分布最广,是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础。
天然产物开发与研究(绪论)

天然产物研究的发展史
但古代中国早在这之前就有了明确的记载。 明代李延的《医学入门》(1575)中记载了用发
酵法从五倍子中得到没食子酸的过程。书中谓 “五倍子粗粉,并矾、曲和匀,如作酒曲样,入 瓷器遮不见风,侯生白取出。” 《本草纲目》(1596)卷39中则有“看药上长起 长霜,则药已成矣”的记载。这里的“生白”、 “长霜”均为没食子酸生成之意,是世界上最早 制得的有机酸,比舍勒的发明早了二百年。
目录
1 天然产物化学实验技术原理
天然产物化学实验操作与实验安全防护
常规提取与分离纯化技术简介 现代提取技术
现代分离分析技术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天然产物成分研究各论
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天然活性成分的定量分析
综合实验
设计型实验
绪论
1
主要研究内容
2
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
3
天然产物研究的发展史
4
天然产物开发利用概况
5
常用的提取分离技术
衍生物。 50年来国际上自天然产物研制而成的药物,即由
天然活性成分直接或衍生而来,大约50种以上, 如50年代利血平、90年代紫杉醇及喜树碱的衍生 物10-羟基喜树碱和拓博替康等。
中国天然产物研究优势
中医药的优势:5000年临床,中医优势和特点 资源优势:相当丰富,世界前茅,植物、动物
15000种,90%为植物。 生物多样性:寒、热、湿三带地理气候多变导致
1.研究内容概述
天然产物 广义地讲,自然界的所有物质都称为天然产物。 在化学学科内,天然产物专指由动物、植物及海洋生物和 微生物体内分离出来的生物二次代谢产物及生物体内源性 生理活性化合物。是由各种化学成分所组成的复杂体系。
高中化学竞赛课件第一章绪论

体积
滴定管(量至0.01mL):26.32mL(4), 3.97mL(3) 容量瓶:100.0mL(4),250.0mL (4) 移液管:25.00mL(4); 量筒(量至1mL或0.1mL):25mL(2), 4.0mL(2)
② 确定有效数字位数时,“0”在不同场合所 起作用不同:
▪ 第一个数字(1~9)前的“0”只起定位作 用,不是有效数字; 0.02450(4)
举例:已知药物A在人体内的代谢服从一级反应规律。 设给人体注射0.500 g该物质,然后在不同时间测定血液 中该药物的含量,4 h及6 h 后药物浓度分别为4.6和3.9 mg·L-1。若血液中药物A的浓度有效量为3.7mg·L-1,则 需几小时后注射第二次。
(3)在疾病预防等方面,如饮水分析、食 品检验、环境监测等都需要化学。
准确度:表示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并心非志神 要仙坚才,能意烧趣陶要器乐,。有志的人总可以学得精手艺。
燕天雀才安 是知由鸿于鹄对之事志业哉的。热爱感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 无死钱犹之 未人肯脚输杆心硬去,有贫钱亦之其人能骨奈头我酥何。! 志经不典真 励则志心短不句热(二,) 心不热则功不贤。
pH=11.02, 则[H+]=9.5×10-12
2、数字修约规则
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要受各测量值(尤 其是误差最大的测量值)有效数字位数所限 ,对有效数字位数较多(误差较小)的测量 值,应将多余的数字舍弃,该过程称为“修 约”。
(1)四舍六入五留双
将下列数字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
13.015 13.025
物系所含的基本单元数目与0.012kg C12的原 子数目相等(6.023×1023——阿伏加德罗常数), 则为1mol。
2020高中化学竞赛(入门篇)-基础有机化学-第01、02章 绪论、有机化合物命名(共66张PPT)

7
CH3
CH3
CH3 CH3
2,6,8-三甲基癸烷
如处于对称位置,优先考虑较简单的取代基。 1 2 34 C5H3CH62CHC7H2CHCH2CH3 3-甲基-5-乙基庚烷
CH3 CH2CH3
1 23 456 6 54 321
CH3CHCH2CHCHCH3
CH3 H3C CH3
CH3
甲苯
CH(CH3)2
CH3 CH3
异丙苯
邻二甲苯 o-二甲苯 1,2-二甲苯
CH3
CH3
CH3
间二甲苯 m-二甲苯 1,3-二甲苯
CH3
对二甲苯 p-二甲苯 1,4-二甲苯
CH3 CH3
CH3
1,2,3-三甲苯 连三甲苯
CH3 CH3
CH3
CH3
1,2,4-三甲苯 偏三甲苯
H3C
CH3
1,3,5-三甲苯 均三甲苯
命名规则:
(1)选主链:选择最长的碳链作主链,按主链的碳 原子数命名为“某烷”。
(2)编号:从靠近支链(取代基)的一端对主链进行 编号,根据支链所连碳原子的编号表示支链的位次。
65 4 3 2
CH3CH2CH2CHCH2CH3 CH3
1
3-甲基己烷
(3)命名:将支链的位次、个数、名称写在主体 名称的前面,中间用短线隔开。
654
CH3
CH3CH2CHCH2CHCH3
3 21
2-甲基-4-环己基己烷
H CH3
C2H5 H
反-1-甲基-4-乙基环己烷
C2H5 CH3 CH3
r-1,反-1,2-二甲基-反-4-乙基环己烷
桥环: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多环烷烃
天然药物化学-绪论

3.学科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 世纪——) 学科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
特点三:研究深度、广度、速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特点三:研究深度、广度、
深度、广度:机体内源活性物质 微量、水溶性、不稳定、大分子 速度:吗啡————1804速度:吗啡————1804-1925 利血平———1952利血平———1952-1956 生物碱:1952前100年,95个 生物碱:1952前100年,95个 1952-1962,1107个 1952-1962,1107个 1962-1972,3443个 1962-1972,3443个
1.原始和萌芽阶段(——18世纪末) 1.原始和萌芽阶段(——18世纪末) 18世纪末 原始和萌芽阶段
天然药物识别、使用经验——巫术 巫术、 天然药物识别、使用经验——巫术、迷信色彩 文明的进步——对疾病 文明的进步——对疾病、天然药物的认识趋于客观 对疾病、
231—341, 231—341,晋,葛洪,《抱卜子》 葛洪, 抱卜子》 1575, 1575, 1711, 明,李, 《医学入门》,没食子酸 医学入门》
海洋天然药物
3.天然药物相关术语 3.天然药物相关术语
天然药物 natural medicine 中草药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本草纲目》,1892种 / 《本草纲目拾遗》,1021种 本草纲目》 1892种 本草纲目拾遗》 1021种 目前我国药用植物总数,15000余种 目前我国药用植物总数,15000余种
3.学科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 世纪——) 学科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
特点四: 特点四:生物活性测试普遍开展 单纯的化合物分离————活性跟踪分离 单纯的化合物分离————活性跟踪分离 小规模测试——高通量筛选 小规模测试——高通量筛选 HTS high throungput screening
天然产物化学(一)

OH
O
OH
OH
OH
HO
O OH
HO
T-2a的氢-碳远程相关谱
化合物 T-2a 的1H-NMR
glc
α β
6‘
2, 5, 5’, 3‘, 6
O
OH
OH
1
2
3
4
5
6
2' OH
Glc-O 4' 3'
5'
6' 1'
a
β
化合物 T-2a 的13C-NMR
C=O
4’, 2’
3, 4 1, 6’ 6, 5,2,1’,5’,3’
天然产物化学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生物一次代谢和二次代谢
• •
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自然界的生物已具有复杂的多样性。同样,作为每 一种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也变得多种多样。 这些成分中,有些是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生物中、对维持其生命活动必不可少。 比如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 ———— 一次代谢产物(初生代谢产物)
T-2的1H NMR 显示其可能为两种二氢查 儿酮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但是这两者- -
用多种常规方法都分离不开
分离
T-2a 和T-2b用聚酰胺柱层析分离得到。
聚酰胺薄层层析 展开剂:甲醇:水:乙酸 = 1:1:0.01
T-2a T-2b
O
1 -OGlc
T-2a 的结构片段
ESI-MS: 436 3 -OH
HO
N
CH3
H
1806-1952
历史的足迹
——当代
20世纪70、80年代开始,随着色谱技术、电子和物
天然药物化学-绪论

(四)天然药物化学发展历史沿革和现状
• 特点一:以化学成分的发现和分离为主 1806, 阿片——————吗啡(morphine) 1820, 金鸡纳树皮———奎宁 (quinine) 1828, 烟草——————烟碱(nicotine) 1885, 麻黄——————麻黄碱(ephedrine) 吐根碱、士的宁、小檗碱,阿托品、可卡因等 • 特点二:结构鉴定以化学方法为主 氧化、还原等降解反应——推导结构 碎片合成、全合成————证明结构 • 特点三:生源合成途径、本质的揭示 生源前体的识别:萜类———MVA
提取中药的挥发油、某些小分子生物碱如:麻 黄碱、烟碱、槟榔碱以及某些小分子的酚类如:牡 丹酚等。
第三节 提取分离方法
• 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SFE)
What is…?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
第三节 提取分离方法
Phase Diagram
研究植物的系统发育。
(三) 天然药物化学在药学专业中的作用与地位 4. 功能性食品用及相关产品
功能食品 银耳、苦荞等
香料 natural perfume 美容化妆品 人参、珍珠、黄芪、当归、何首乌、白芷
天然色素
辣椒红色素 ----辣椒 叶黄素 ----万寿菊 紫草红----紫草根 姜黄素----姜黄
例:
紫杉醇(taxol):今日抗癌之星
1963年美国化学家M.C. Wani和Monre E. Wall首次从太平洋杉(Pacific Yew)树 皮和木材中分离到了紫杉醇的粗提物。
红豆杉 Taxus mairei
1971年,他们才通过x-射线分析确定了 该活性成份的化学结构——一种四环二 萜化合物,并把它命名为紫杉醇 (taxol)。它能使细胞分裂停止于有丝 分裂期,阻断了细胞的正常分裂。 通过 Ⅱ-Ⅲ临床研究,紫杉醇主要适用于卵巢 癌和乳腺癌,对肺癌、大肠癌、黑色素 瘤、头颈部癌、淋巴瘤、脑瘤也都有一
1第一章 天然产物化学绪论

1、一次代谢和二次代谢
▪ 一次代谢产物: ▪ 也叫营养成分。指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主要起营
养作用的成分类型。
▪ 二次代谢产物: ▪ 也叫次生成分。指由一次代谢产物代谢所生成的
物质,次生代谢是植物特有的代谢方式,次生成 分是植物来源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2、生物合成假说的提出
植物及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分离出来的生物二次 代谢产物及生物体内源性生理活性化合物。是由各 种化学成分所组成的复杂体系。
几个相关的概念
有效部位群
单体 有毒成分
有效部位 无效成分
有效成分
一、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 以各类生物为研究对象,以有机化学为基
础,以化学和物理方法为手段,研究次生代 谢产物的提取、分离、结构、功能、生物合 成、化学合成与修饰及其用途的一门科学, 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研究,目的是希 望从自然界中获得具有一定价值的物质。
黄连素
中药药源的扩大
黄连素 穿心莲内酯
芦荟系列
黄连 黄柏 三颗针 伏牛花 白屈菜
四种药物成为21世纪的“新星”
蓝色药物 绿色药物 基因药物 微生物药物
新药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一些过去未知的植物微量成分被发现,其中不乏具有较 强生物活性的成分
如人参和三七中的环肽,可能是一类新型活性成分;大 蒜水溶性成分的研究,可为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新药研究 提供先导化合物。
天然化合物与次级代谢产物之,间的关系引 起人们的关注,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可能生 合成途径相似.
茴香脑、丁香酚等化合物都有相同的C6-C3骨架 罂粟碱(papaverine)木兰碱(magnoline)小檗碱 (berberine)等生物碱结构中也含有多巴的结构。 萜类中含有重复的异戊二烯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中化学竞赛讲义天然产物化学2020苏州中学竞赛讲义第一章绪论一、天然产物化学的含义及研究内容天然产物是包括了存在于陆生动植物、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各类物质成分,甚至还可以包括人与动物体内许多内源性成分(包括天然药物、天然树脂、天然精油、天然高分子、天然香精、天然色素等等)。
天然产物是由各种化学成分所组成的复杂体系。
如在陆生植物体内的主要成分就有:生物碱、萜类、甾体、苷类、黄酮类、蒽醌类、糖类、蛋白质、脂类等等。
不同的天然产物在其组成和含量等方面具有生命体的一般特征,某一相同的化学成分可能分布于各种不同的天然产物中,同时,不同来源的天然产物,所含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有效成分(active compound)(1)在药理和生物学角度来看是指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化学上能用分子式和结构式来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2)在食品领域中,有效成分的范畴可扩展到除生物活性成分、功效成分之外,如:营养成分、天然食品添加剂成分等。
但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有效成分也在发生变化(多糖和不饱和脂肪酸在降血脂方面的功效;一些天然色素如叶黄酸在抗氧化方面的作用等)。
应当强调指出,在中草药及其他天然药物中,真正搞清有效成分的品种是不多的,更多的只是一些生理活性成分,即经过不同程度药效实验或生物活性实验,包括体外(in vitro)、体内实验(in vivo),证明对机体有一定生理活性的成分。
但它不一定是真正代表天然药物临床疗效的有效成分。
另外,有效成分或生理活性成分不能简单而机械地理解。
以氨基酸、蛋白质、多糖类成分为例,在多数场合均视为无效成分,并在加工过程中应尽量除去;但在鹧鸪菜、天花粉、猪苓等药物中,却分别证实是中药驱虫(鹧鸪菜中的氨基酸)、引产(天花粉中的蛋白质)及抗肿瘤(猪苓中的多糖)的有效成分。
天然产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产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二、天然产物研究的发展史在人类的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掌握了用动植物制作箭毒的技术。
先民们从各种天然物质中提取药用成分治疗疾病,但在19世纪以前,制药的手段比较原始。
据国外文献记载,从天然药物中分离其中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始于1769年舍勒将酒石(酒石酸氢钾)转化为钙盐,再用硫酸分解制得酒石酸(2,3-二羟基丁二酸)。
后来又用类似的方法从天然产物中得到了苯甲酸(1775)、乳酸(1785)(2-羟基丙酸)、没食子酸(1786)(倍酸、五倍子酸,化学名:3,4,5-三羟基苯甲酸)等有机酸类物质。
但古代中国早在这之前就有了明确的记载。
例如,明代李延的《医学入门》(1575)中记载了用发酵法从五倍子中得到没食子酸的过程。
《本草纲目》卷39中则有“看药上长起长霜,则药已成矣”的记载。
这里的“生白”、“长霜”均为没食子酸生成之意,是世界上最早制得的有机酸,比舍勒的发明早了二百年。
(黑龙江大庆市中医院日前采用了一项中西医结合新疗法,在超声引导穿刺下,将自行研制的“五倍子硬化剂”用于卵巢囊肿的治疗,迄今共为400多名患者解除了隐疾。
据介绍,“五倍子硬化剂”是由五倍子、鸦胆子、元胡等组方而成,经科学提炼形成针剂型。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五倍子具有明显的收敛作用,内含鞣酸能使蛋白沉淀;鸦胆子所含的鸦胆子油,可破坏赘疣细胞的细胞核;元胡镇痛效果好。
多药伍用的结果,能使囊壁上皮细胞发生坏死、萎缩,失去分泌功能,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
)又如樟脑的记载在中国最早见于1711年洪遵著的《集验方》一书,后由马可波罗传至西方。
《本草纲目》卷34下详尽记载了用升华法等制备、纯化樟脑的过程。
但欧洲直至18世纪下半叶才提出了樟脑的纯品。
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医药化学与其它自然科学一样,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故有“医药化学源于中国”的高度评价,这是作为后人的我们应当引以自豪的。
从药用动植物中提取活性成分则始于19世纪。
第一个被提取的成分是吗啡碱,于1805年由德国药师塞图尔自鸦片中提取。
(纯净吗啡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或粉末,难溶于水,易吸潮。
随着杂质含量的增加颜色逐渐加深,粗制吗啡则为咖啡似的棕褐色粉末。
在“金三角”地区,吗啡碱和粗制吗啡又称为“黄皮”、“黄砒”、“1号海洛因”等,在非法买卖中,“黄皮”论“个”数进行交易,每个重1公斤。
非法生产的吗啡一般被制成砖块状。
东南亚的产品有“999”、“AAA”、“OK”等商标,呈白色、浅黄或棕色。
鼻闻有酸味,但吸食时有浓烈香甜味。
滥用吗啡者多数采用注射的方法。
在同样质量下,注射吗啡的效果比吸食鸦片强烈10-20倍。
医用吗啡一般为吗啡的硫酸盐、盐酸盐或酒石酸盐,易溶于水,常制成白色小片状或溶于水后制成针剂。
其药理作用有:(1)强烈的麻醉、镇痛作用。
吗啡的麻醉、镇痛作用是自然存在的任何一种化合物无法比拟的。
它的镇痛范围广泛,几乎适用于各种严重疼痛包括晚期癌变的剧痛,一次给药镇痛时间可达4-5小时,并且镇痛时能保持意识及其他感觉不受影响。
此外还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能消除疼痛所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显著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
(2)吗啡能抑制大脑呼吸中枢和咳嗽中枢的活动,使呼吸减慢并产生镇压咳作用。
(3)吗啡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及心动过缓。
(4)对胃肠道平滑肌、括约肌有兴奋作用,使它的张力提高,蠕动减弱,因此有止泻和治便秘的效果。
吸食吗啡对神经中枢的副作用表现为嗜睡和性格的改变,引起某种程度的惬意和欣快感;在大脑皮层方面,可造成人注意力、思维和记忆性能的衰退,长期大剂量地使用吗啡,会影起精神失常的症状,出现澹亡和幻觉;在呼吸系统方面,大剂量的吗啡会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
吗啡的极易成瘾性使得长期吸食者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对吗啡产生严重的依赖性,造成严重的毒物癖,从而使吗啡成瘾者不断增加剂量以收到相同效果。
吸食吗啡的戒断症状有:流汗、颤抖、发热、血压高、肌肉疼痛和挛缩等。
)此后的数十年间发掘了大量民间药中的活性成分,如土根碱、奎宁、辛可宁、番木鳖碱、咖啡因、阿托品毛地黄强心苷、毒毛旋花苷、蟾蜍(chan chu)等,以生物碱居多,都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可以代表其原生药,多数至今仍用作药物。
但当时只能利用分馏和重结晶来纯化单体成分。
20世纪50年代先后自印度萝芙木中获得降压活性成分利血平,以及从降血糖药长春花中获得抗癌活性成分春花碱,成为两个很有价值的药物,引起了各方的重视。
对海洋天然产物的研究是从1960年左右才开始的,到目前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如:从被囊类动物中分离得到的具有细胞毒活性的吲哚生物碱;从一些海绵中分离的具有抗白血病的双吲哚物质。
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有两个转折点。
其一是1930年前后,由于微量元素分析法的导入,试料量降至毫克水平,推进了天然成分的分析工作。
其二是1960年代前后,各种层析方法的兴起,使微量天然新成分的分离纯化简便易行。
同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新技术问世,结构研究工作趋向微量,快速和准确。
新技术的兴起使研究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周期大大缩短。
过去,一个天然化合物从天然药物中分离、纯化、到确定结构、人工合成需要很长时间。
如吗啡(morphine),1804~1805年发现、1925年提出正确结构,1952年人工合成,花了约150年时间。
而利血平(reserpine)从发现、确定结构,到人工合成,只用了几年的时间(1952-1956)。
这个速度还在不断增加,仅以生物碱类成分为例,1952-1962年中发现的新生物碱数目(1107)就已超过了在此之前100年中发现的总数(950),但1962-1972年的10年中发现的新生物碱数(3443)又比前10年超出了三倍之多。
目前,生物碱类成分数目已达1万多个。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分子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功能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如细胞培养、转基因器官培养和反义技术等。
例如利用发根农杆菌转化植物,产生生长迅速、生产效能高而稳定的毛状根培养物,从而产生有效的次生物质。
总之,大自然是一个天然药库,中国用中草药治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和经验,这笔宝贵遗产亟待整理。
三、研究天然产物化学的意义研究天然产物化学有助于人类从分子层面全面了解和认识天然产物,从而通过人工培养或人工合成的方式定向获得大批量的目标产物并造福人类。
这些目标产物可能是药物,用于帮助人类与疾病作斗争,保障人类的健康,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也可能是有特种功能的物质,对人类生活提供方便;也为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提供了一个渠道。
21世纪的今天,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天然产物及其改性产物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与功效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四、研究天然产物的一般方法和程序1、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常见的提取方法有:溶剂法、水汽蒸馏法、分馏法、吸附法、沉淀法、盐析法、透析法、升华法等。
2、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和纯化3、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子结构鉴定4、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毒理学、药效学评价五、四种药物成为21世纪“新星”蓝色药物:医学家从20多万种海洋生物中筛选出具有活性的海洋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1000种以上,同时还从海洋矿产和黑泥中发现并提出多种药物。
据统计,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药品将达两万种。
绿色药物:随着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对人类健康威胁和开发治疗此类疾病的化学合成药物耗资巨大,科学家把目光投向植物、矿物等绿色药库中开发新药。
基因药物:经过各国医学家的不懈努力,从牛、羊等动物乳汁中获取药物已成功。
这种基因药物在进行进一步的研制和开发。
据专家估计,通过转基因药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的药物或珍稀蛋白,在21世纪初就会大量出现在国际市场上。
微生物药物:微生物品种多、代谢多样是研制新药的取之不尽的宝库。
微生物药物是临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在医疗保健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及新病原体的不断出现,人们必须不断从微生物代谢物中寻找新药。
以保障人类的健康。
六、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中国政府于1993年1月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从那一年起,中国开始实行化合物专利,并且将不再允许任何仿制受专利权保护的药物。
但是统计资料表明,当时中国合成药品的97%为仿制药品。
对于象中国这样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人民医疗保健所需要的医药品如何才能得到保障呢?例如:生产其他国家已经过专利保护期的药品;从国外进口药品或购买国外专利许可证等;并特别提到发展和使用传统中药制剂。
众所周知,从“神农尝百草”至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之所以能够繁衍昌盛、绵延不断,靠的就是中医中药。
中医中药在临床应用了几千年,其疗效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并成为世界文化的一朵奇葩。
但是由于生产工艺比较落后,质量监控亟待改进,特别是中医独特的哲学思想使一般西方人难以理解,成为中药产品在全世界进一步推广发展的严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