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片段教学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案《开国大典》

小学语文教案《开国大典》

小学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开国大典》。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事件。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增强爱国情感。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课文《开国大典》描述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的盛况,展现了新中国的诞生和国家领导人的伟大形象。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朗读和复述故事情节。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词汇含义。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回答相关问题。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小组任务,如制作课文情节海报或进行角色扮演。

3.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3.5 朗读练习: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和语感。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家长签字确认的阅读记录卡,记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2 课堂作业:学生完成课堂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进行评价。

5.2 作业评价:教师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准确性进行评价。

5.3 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课后测试或课堂小测验,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6.1 课内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新中国成立相关的书籍或文章,扩展对历史的了解。

6.2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相关纪念地点,加深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认识。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示范课:《开国大典》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示范课:《开国大典》教案

细节融读课(一)——《开国大典》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会读“汇集、擎着、按照”等10个词语,会写“汇、爆”两个生字。

2.快速阅读课文,梳理出大典里的场面,能概述大典流程,体会开国大典的庄严有序。

3.重点学习“阅兵”的场面,聚焦关键语句品读体会多点罗列、点面结合的写法,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播报感受字里行间传递出来的庄重严肃。

【教学流程】一、广播百年瞬间,唤醒红色记忆1.上节课,我们跟着课文参观了色革命纪念馆的前厅,今天让我们走进纪念馆的红色有声听。

2.创设情境,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形式重温学过的红色革命课文。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的红色革命课文,一起读课题。

二、播诵参加人员,感受庄严气氛1.我们来交流一下预学单,开国大典指的是什么呢?2.出示第一段,顺势教学有特色的词语。

出示:3. 通过配乐播诵,引导学生感受课文字里行间的庄严气氛。

三、播讲大典过程,体会井然有序此时此刻,红色有声听厅的参观人员肯定还想了解整个大典的过程,请用上五年级“快速阅读”的本领,快速默读5—15段,圈出各个重要的场面。

1.默读圈画,梳理大典场面2.角色扮演,播讲大典过程3.聚焦阅兵,辐射体会有序四、播报阅兵场面,学习点面结合出示:1.批注不同方阵的特点。

2.分角色播报各个“点”抓住“齐步前进”、“各式各样”等关键语句,指导学生用自然恰当的语气进行播报。

3.前后对比体会点面结合为什么要将点和面的介绍结合起来呢?4.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在红色有声厅聆听了历史的声音,重温革命岁月,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在革命纪念馆重温辉煌的革命岁月。

下课!【教学反思】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变与不变一、基本情况《开国大典》,是六上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中;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这一单元我们团队要完成的整体任务情境是打造红色革命纪念馆。

《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开国大典》教学实录一、导入1.(播放林妙可演唱的《歌唱祖国》)同学们,请听一首歌,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林妙可演唱的《歌唱祖国》,这一首《歌唱祖国》是老师最喜欢的。

50多年来,这首歌伴随我们的祖国一路走来,今天我们就走进《开国大典》,一起去看看70多年以前的那天。

2.板书“开国大典”。

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典礼)“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隆重、盛大)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典礼。

(过渡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

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

)二、初读(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典,去体验新中国成立带给人们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1.思考:课文记叙了哪些盛大隆重的场面?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举行典礼的时候群众大老远赶来了。

群众进场(板书)开国大典非常盛大,人非常多。

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且升国旗,奏国歌。

——这都是典礼仪式的场面,典礼仪式(板书)典礼仪式之后呢?阅兵式和游行阅兵式(板书)游行(板书)2.解决生字词汇三、再读(过渡:理清了文章脉络,我们知道课文就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这4个盛大隆重的场面。

可是要想真正地走进开国大典,就必须走进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走进这一个个盛大隆重的场面之中,走进参加典礼的人群之中。

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进“典礼仪式”这个场面,用心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

)⑤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老师听到了掌声,在课文中还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掌声。

→⑩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三篇导读:本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的反应来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点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情感。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开国大典》,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复习提问:师: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指名回答)师: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些场面? (学生回答,师课件引导学生回顾)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开国大典,一起体验新中国成立给人们带来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二、新授(一)学习“群众入场”部分1、师提出学习目标: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回答,师课件出示句子:“工人队伍中,……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3、指导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注意读出当时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时激动、迫切的心情。

(二)学习体会“典礼的主体仪式”部分过渡:在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中,下午三点整,毛主席出现在了主席台上,开国1、课件出示要求:请大家细读5-10自然段,画出描写“参加开国大典的仪式时,人民群众的反应”的句子。

并思考: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默读思考。

3、集体交流。

三、课堂总结。

四、练笔。

如果你参加了开国大典,你会怎样描写当时的场面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想一想,试着把它写下来。

篇二一、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升国旗→放礼炮→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式→群众*。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开国大典教案 (3)

开国大典教案 (3)

开国大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2.掌握开国大典的基本内容和仪式;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内容1.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介绍;2.开国大典仪式的主要内容和流程;3.开国大典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开国大典的基本内容和仪式;2.教学难点:开国大典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准备1.PowerPoint幻灯片;2.开国大典相关资料;3.彩色打印的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展示开国大典仪式的盛况,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询问学生对开国大典的了解和感受。

第二步:知识输入(15分钟)1.教师通过幻灯片和资料介绍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包括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主席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等重要事件;2.教师分析开国大典的经过和意义,强调其象征着新中国的诞生和国家统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三步:内容讲解(25分钟)1.教师通过幻灯片详细介绍开国大典仪式的主要内容和流程,包括升国旗、唱国歌、庄严宣誓等;2.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仪式中的细节和象征意义,例如国旗和国歌代表国家的尊严和荣耀,宣誓代表人民对国家的忠诚和承诺。

第四步:思考讨论与互动(2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询问学生对开国大典的看法和感受,鼓励他们积极发表意见;2.学生可以就开国大典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展开互动。

第五步: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讨论,强调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和其对国家的影响。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情感。

六、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和互动的表现;2.学生对开国大典历史背景和仪式内容的把握;3.学生对开国大典重要意义的理解和感悟。

七、板书设计开国大典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掌握开国大典的基本内容和仪式;-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开国大典课文教案(通用5篇)

开国大典课文教案(通用5篇)

开国大典课文教案(通用5篇)开国大典课文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国大典课文教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开国大典课文教案1《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教学时,我们依据课文的叙述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乐曲激趣1、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激发学习兴趣。

2、启发渲染:这是一首战斗的乐曲,它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那么,新中国诞生时是怎样的盛况呢?大家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开国大典》这篇课文。

3、如果把“开国大典”改成“开国典礼”可以吗?为什么?(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教师旨在制造悬念,吸引学生读文。

)二、自主学习,提出问题1、用你喜欢的读书习惯快速阅读课文。

如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默读等等。

2、运用工具书学习生字。

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忆字形。

3、联系语境或查阅资料理解新词。

4、这篇课文记叙了哪几个场景?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5、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6、你最喜欢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为什么?7、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你能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如果不能,在书上做上记号。

8、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激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

三、合作讨论,释疑解难1、以疑难问题为类别,让学生自由组合若干小组。

2、推荐各讨论小组讨论问题:如,第一小组:学习6个生字的音、形、义,结合语境理解新词;第二小组:理清段落结构,归纳段意;第三小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第四小组:讨论记叙的顺序。

3、各个讨论小组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展开讨论:学生先汇报学习成果,然后就疑难问题展开讨论。

讨论时,可以自由发言,相互提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三篇

2、理解课文内容,指引学生从开国大典时人民民众的反响来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出生而非常激动、骄傲的思想感情。

教课要点1、理解课文内容,指引学生感觉人民民众参加开国大点的激动、急迫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感觉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出生而非常激动、骄傲的感情。

教课时间 1 课时教课过程一、复习导入。

引入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开国大典》,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复习发问师谁来谈谈课题的意思?指名回答师这篇课文是按什么次序写的 ?要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些场面 ? 学生回答,师课件指引学生回首过渡此刻,让我们一同走进开国大典,一同体验新中国成立给人们带来的无穷欢乐,去感觉开国大典的重要意义吧 !二、新授一学习民众入场部分1、师提出学习目标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领会你从中感遇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师课件出示句子工人队伍中,, ,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3、指导朗诵。

师谁来读一读,注意读出当时人民民众参加开国大典时激动、迫切的心情。

二学习领会典礼的主体仪式部分过渡在人民民众的热切盼望中,下午三点整,毛主席出此刻了主席台上,开国1、课件出示要求请大家细读5-10 自然段,画出描绘参加开国大典的仪式时,人民民众的反响的句子。

并思虑从中你感觉到了什么?2、学生默读思虑。

3、集体沟通。

三、讲堂总结。

四、练笔。

假如你参加了开国大典,你会如何描绘当时的场面和自己内心的感觉。

想想,试着把它写下来。

一、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升国旗→放礼炮→宣读中央人民政府通告→阅兵式→民众 * 。

简要表达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 经过剖析比较,想想哪些场面写得特别详尽?哪些场面写得较为简单 ?意会文章按事情的发展次序、要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述的写作特色。

1教师合时指引阅兵式最能表现开国大典的盛况。

受检阅的队伍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空军,兵种好多。

2联系上下文谈谈句子的含义,领会思想感情。

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精选范文3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精选范文3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精选范文3篇2020年已经开始了,大家的人生也打开了崭新的一页。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精选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精选范文一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盏、栏”等13个生字。

2.正确理解并读写“爆发、旗帜、阅兵、制服、坦克、距离、汇集”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4.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活动一:音乐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绣红旗》,请同学们欣赏。

2.这首歌唱的是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在敌人的监狱里绣红旗的情景。

歌曲里有这样的歌词:“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绣呀绣红旗。

热泪随着针线走,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

多少年多少代,今天终于盼到你,盼到你。

”“今天”终于盼来了什么?3.请知道的同学说一说,并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4.江姐和战友们在敌人的监狱里,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心情万分激动,于是就绣起了五星红旗。

他们盼的就是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

那一天,就是1949年的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

【课件1】开国大典(板书:开国大典)5.学生齐读课题,教师释题:“大典”是什么意思?——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那么开国大典就是为了庆祝国家的建立而举行的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6.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终于迎来了开国大典的那一天,请你们说一说,看到这四个字你的心情如何?(激动、自豪、欣慰、高兴、兴奋)7.过渡: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开国大典”的那一天了。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根据老师给出的自学提示自由朗读课文。

活动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

2.学习生字词。

A.出示生字词。

【课件2】B.分别指名读生字和词语,相机正音。

C.小组内互相介绍疑难字词,并分享识记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国大典》教学实录设计理念:《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我从课文的重难点入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长文短教。

课堂中再有机地拓展到课外内容,从各方面了解祖国成立的相关资料,了解旧中国屈辱的历史,再一次体会当时举国上下,人们当家做主的那种自豪的感情。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加感性认识;教学时利用声像资料创设情境、引导想象、体会心情、激发感情,再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反复研读,以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场面描写中群众激动、兴奋的表现和主席言行的语句感受人民对领袖的无比爱戴和为新中国诞生而欢欣鼓舞的感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开国大典》这篇课文,了解了开过大典的大概过程。

整体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也感受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但课文又是怎么写出这种热烈、激动、庄严的场面,怎么表现毛主席的伟人风采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进“典礼仪式”主体部分这个场面,好好感受一下这种气氛。

二、品读“典礼仪式”1、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典礼仪式主体部分,主要写了哪三个内容?你说,对了,你今天的表现真不错,继续努力哦。

(板书:宣告、升旗、公告三个内容)2、同学们,现在请用心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盛大隆重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

师:同学们们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会场的气氛?你说。

嗯,山倒海的掌声,为谁而想起?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谁?。

师:“一齐”什么意思。

请你。

师:三十万人的动作一样,有人指挥吗?生:没有师:这就叫“不约而同”啊。

这三十万人有着什么不约而同的情感,才会有这不约而同的掌声和目光?你说,对,那是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也是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来大家一起把这三十万人的情感读出来。

生读。

文中还有没有描写人们热爱领袖的句子?你说。

哦,在第十自然段的第三句:(出示)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你知道这掌声想要表达什么呢?是啊,尽管民族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但热爱领袖的心却是相同的。

(2)人们为什么这么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学生交流资料)其实老师觉得有一首歌最能表达主席的丰功伟绩。

(出示:毛主席像)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从无到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主席!红日照遵义,长征百万难,突破重围去抗日,高举红旗上延安.转危为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主席!坚持持久战,打败侵略者,南征北战求解放,建立人民新中国,成长壮大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主席!再读刚才的句子,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吧!(再读两句话)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人群中的一员,你一定会——(开国大典亲历者,75岁的冯明。

这位当年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现在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

他说当时他就在天安门东侧,当时他的表现是激动得眼泪流个不停,高兴得跳啊跳啊,所有的人,伙伴们都跳。

”)再读两句话,表达出对主席的爱戴。

2、师:我们接着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会场的气氛?,(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你来,生读师:(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你说,(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对,正是这宣告,激动着人们的心。

(2)你知道这一宣告为什么能让三十万人如此激动,为什么能让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悦吗?(你说,哦,你有补充,请你,是的,今天我们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终于在世界上有了我们的一席之地。

成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容易吗?我想请同学们一起先来唱一唱我们的《国歌》,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情景?你说,马背上的小红军,请你,飞夺泸定桥,你说,红军过雪山。

)(3)播放课件。

激情讲解:是啊,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斗换来的,多少革命志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舍生取义。

这是倒在长征途中的小红军;这是宁死也要保住党的机密的小雨来;这是顶天立地、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这是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董存瑞,他牺牲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新中国,前进!”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才迎来了新中国在今天的成立。

这宣告怎能不激动人们的心?带着这份理解,我们大声的把这句宣告读出来。

(男、女、齐读。

)师:这庄严的宣告——生接读。

这声音传到学校课堂(同学们激动得把书本抛上了天)传到工厂车间(人们都欢呼雀跃,有的抛帽子,有的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传到田间地头(高呼“祖国万岁!”“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传到边防哨所(人民拿着鲜花,挥着彩带,载歌载舞)再读读,有什么感觉(语句排比整齐,气势连贯,琅琅上口,表现了欢欣鼓舞的场面)(4)指导背诵:把这欢呼,这欢跃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吧!师:接住,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你说。

师: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是因为?五星红旗升起来了。

同学们,让我们翻开这段屈辱的历史看看,中国人民在世界上无地位,无尊严,备受欺凌,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压得中国人民喘不过气来;多少年过去了,东亚病夫,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仍像一把钢刀扎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

(课件出示)这是新中国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它的升起,代表着(贴板书,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个站是多么得来之不易啊。

(2)从那时起的60年里,我们的五星红旗在大江南北,国际场合一次次冉冉升起(放CAI)(3)五星红旗每一次升起的时候,我们都会感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出课件)60年大庆图片。

这时,我们还仅仅是站起来了吗?是富强了,强大了!师:是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课件出示图片,港澳回归、奥运会等图片师:孩子们,这一面面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的升起,是因为,(齐读板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师:此时,我们才会真正懂得会场上那一阵阵的掌声和欢呼声,这掌声和欢呼声都是因为(齐读板书)师:总结,此刻,我们才真正感受到人们的激情澎湃,感受到典礼仪式这一场面的盛大。

典礼仪式中的三个场景既写出了群众活动的盛大场面,又抓住言行突出了毛主席的伟人形象,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阅兵式和群众游行的场面又怎样写得盛大而隆重的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品读欣赏。

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典礼仪式升国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读公告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典礼仪式时的盛大和隆重,以及人民群众的激情澎湃。

现在,我们跟随着作者的目光,再来看看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吧。

请看大屏幕,只是当时的录像,认真看,认真听,想想哪组解说词配得好。

b.观看相关录像资料。

c.评价解说词。

读读下列语句,再评价哪组的解说词配写得好。

(1)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从“挺着”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哦,你真会用词,雄纠纠、气昂昂这两个词用得太准确了,“钢铁巨人”给人什么印象?你也太棒了,坚强高大这个词,说得多好。

战士们都像钢铁巨人一样,这是怎么样的一个队伍啊?你说,你说到人们的心理去了,有了这样一支威武雄壮人民解放军的队伍,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2)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抛”是什么意思?对,是描写群众情不自禁地把帽子、报纸等东西向高处扔去。

“盖过”是什么意思?对,是描写群众的欢呼声之大,超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你们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说,是啊,群众看到自己的飞机飞上蓝天时,心情是多么的激动喜悦啊!)(3)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这里用了什么手法?你们体会到了什么?说明了人们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

这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

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

)(4)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

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句式整齐的写作特点。

这样生动的描写,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之中,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后无比幸福的心情。

)d.试背给你喜欢的语句或段落。

④交流”大典结束”的解说词。

a.小组代表解说。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两股红流(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光明(光亮)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这也是人民群众心里的光明。

)典礼仪式中的场景既写出了群众活动的盛大场面,又抓住言行突出了毛主席的伟人形象,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现在,你们试着学习文章的学法,写一写生活中的某一个场面。

好,我看大家都写得差不多了,谁来念一念。

请你,嗯,你让我看到了热闹的街市。

你来,你的文笔真好,写出了六一儿童节快乐场面。

你来,非常好回归全文过渡:1949年的开国大典永远铭刻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岁月流转,中国的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中国科技的发展了,我们也实现了飞天梦;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我们也举办举世闻名的奥运会了……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每到她生日这一天,我们就用最真挚的形式为她庆祝!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一次地回味那令人难忘的日子吧!↘布置作业①试着体会本文用词准确、比喻贴切的特点,可以抄录有关句子。

②收集毛泽东主席的生平资料后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对他如此地崇敬、热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