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调研报告
2023年特种设备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特种设备行业市场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国家安全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特种设备行业市场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本文将对特种设备行业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和前景等方面探讨其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市场规模特种设备主要指在工业、农业、航空、海洋、国防、能源、交通等领域中用于特殊作业、环保、安全和安全生产的设备。
我国特种设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3487.58亿元。
其中,高压锅炉市场规模占比最大,达到40.29%;压力容器市场规模占比为33.69%;起重机械市场规模占比为10.21%;压力管道市场规模占比为7.29%;其他特种设备市场规模占比为8.52%。
二、市场发展趋势1.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特种设备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特种设备的使用范围广泛,能够满足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需求,因此未来市场需求还将持续增加。
2.技术升级带动市场发展特种设备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创新,特种设备的性能和质量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也会得到更好的满足。
例如,新型的大型起重机械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具有更高的运行效率、更低的能源消耗和更高的安全性。
3.环保意识推动市场发展近年来,我国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特种设备市场中的环保设备需求也越来越大。
例如,废气处理设备、环保过滤器和环保降尘设备等环保设备需求大,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三、竞争格局我国特种设备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市场份额相对较小的企业与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目前,市场占有率前五的企业为:露天矿机、江西黄金、法士特、云石控股和鼎泰新材。
四、前景展望特种设备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国家不断加大对特种设备行业的支持力度,行业逐渐向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
未来,特种设备产业将更加注重安全、环保和智能化,并将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调研报告

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一、背景和意义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是指对企业所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安全监督和管理的一项工作。
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电梯等,涉及到生产安全和人员安全,对于保障企业生产和员工安全非常重要。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制度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企业为调研对象,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矿山业等不同行业的企业。
问卷内容包括企业特种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情况等。
三、调研结果1. 特种设备种类和数量:调研结果显示,不同行业的企业使用的特种设备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
制造业企业使用的主要是锅炉和压力容器,建筑业企业主要使用的是起重机械,矿山业企业主要使用的是压力管道。
特种设备数量大多数企业在10台以上。
2.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登记、日常检查和维护、定期检验等方面的规定。
但是,部分小微企业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执行和监督。
3. 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对特种设备进行了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但是存在以下问题:一些企业对特种设备的保养维护不到位,造成设备老化和隐患积累;一些企业存在维修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不够等问题,影响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的企业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明确责任和流程,并加强执行和监督。
2. 针对小微企业,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方式提供政策指导、技术培训和监督指导,提升其特种设备管理水平。
3. 加强特种设备维修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其维修水平和安全意识。
4.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和检查力度,对未按照规定操作和维修的企业进行严厉的执法和处罚。
五、结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是企业生产安全和员工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重视特种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关于特种设备使用相关问题的报告

关于特种设备使用相关问题的报告尊敬的领导:
根据公司要求,我对特种设备使用相关问题进行了自查,并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特种设备使用情况。
1. 我们公司使用的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起重机、压力容器、电梯等,这些设备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良好,经过定期维护和检查,设备运行稳定,没有出现严重故障或安全事故。
二、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1. 公司已建立了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明确了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检查等相关规定。
2. 我们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执行,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
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三、特种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 在使用特种设备过程中,发现有些员工对设备操作规程不够
熟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 部分特种设备的维护和检查记录不够完善,需要加强管理。
四、改进措施。
1.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特种设备操作规程的熟悉度,确
保操作安全。
2. 完善特种设备的维护和检查记录,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
五、自查总结。
通过本次自查,发现了特种设备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大
部分问题都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和培训来解决。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特
种设备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特此报告。
自查人,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特种设备调研报告

特种设备调研报告《特种设备调研报告》一、引言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生活中为保障人的安全和健康,以及保护环境和财产安全而需要经过特殊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修的设备。
它们在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化工、石油、冶金、电力、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
为了更好地了解特种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特种设备的调研。
二、调研对象及调研内容本次调研主要围绕特种设备的种类、使用范围、安全生产状况、环保情况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调研对象包括生产特种设备的企业、使用特种设备的行业以及监管特种设备的部门。
三、调研结果1. 特种设备的种类繁多,包括压力容器、锅炉、起重机械、压力管道、电梯等多种类型。
2. 特种设备的使用范围广泛,涉及到几乎所有的生产领域。
3. 目前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状况整体较为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隐患和安全风险。
4. 对于特种设备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对设备的耗能和排放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
5. 特种设备行业正朝着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发展的方向迈进,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四、结论特种设备是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的安全生产和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未来,特种设备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自身竞争力。
我们将继续关注特种设备行业的发展,为其安全生产和环保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五、建议为了更好地促进特种设备行业的发展,我们建议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特种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标准,加强监管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推动行业创新和发展。
同时,也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和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共同为建设安全、健康、环保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努力。
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自查报告

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自查报告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水平,我公司定期进行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自查,并在此次自查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操作管理和安全防范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为了更好地改进和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特种设备基本情况我公司目前共有XX台特种设备,主要包括XX、XX等多种类型的设备。
这些设备主要用于XX领域的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自查情况1. 维护保养方面在自查中发现,我公司对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计划不够详细。
部分设备的维护计划制定不够完善,存在维护内容不清晰、维护周期不合理等情况。
(2)维护记录不完整。
部分设备的维护记录不够完整,存在维护记录漏填漏记等情况。
(3)维护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存在对设备维护保养不够熟悉的情况。
2. 操作管理方面在自查中发现,我公司的特种设备操作管理存在一些问题:(1)操作人员培训不足。
部分操作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培训,操作技能不够熟练。
(2)操作规程不够规范。
部分设备的操作规程不够规范,存在操作步骤不清晰、注意事项不明确等情况。
3. 安全防范方面在自查中发现,我公司的特种设备安全防范存在一些问题:(1)安全设施不完善。
部分设备的安全设施不够完善,存在隐患未排查的情况。
(2)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部分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存在监管不到位、责任不明确等问题。
三、改进措施为了更好地改进和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我公司决定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维护保养工作。
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加强维护记录的管理,提高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2. 加强操作管理。
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规范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
3. 加强安全防范。
加强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监管和责任落实。
特种设备调研报告

特种设备调研报告特种设备调研报告一、概述特种设备是指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民用建筑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具有一定危险性和专门功能的设备。
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维护保养、改装扩建、年限到期等环节,如果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安全检查、定期维护和技术改进,就有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种设备调研报告应运而生。
二、研究目的本次特种设备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我国特种设备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为特种设备企业以及政府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三、调研方法1.实地调研。
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先对一些知名的特种设备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了它们的生产情况、管理制度以及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细节,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2.问卷调查。
对于用户和安装、维修、检测等相关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调研他们对当前特种设备行业发展的看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解。
3.专家访谈。
此次调研团队邀请了多位在特种设备行业工作多年的专家,就行业发展在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制度建设等方面展开研讨,寻求行业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四、研究结果经过多方调研、实地考察和专家研讨,我们对国内特种设备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行业现状特种设备行业的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但是行业整体水平偏低,存在中小企业较多、科技创新能力弱、市场营销体系不完善、监管部门不配套等问题。
2.存在问题(1)市场窄化。
特种设备的使用对象相对较少,市场需求相对有限,市场容易饱和。
(2)企业管理不规范。
一些企业管理不规范,内部管理存在缺陷,对专业技术的人才培养不够注重,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3)产值低。
我国特种设备行业的产值虽然逐年上升,但是与国外行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
3.解决途径(1)加强内部管理。
多元化管理,加强企业自身的管理,化解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2)整合市场资源。
设备调研报告(9篇)

设备调研报告(9篇)设备调研报告篇1 xx年朗月轩项目在管区设施、设备总体运行良好,没有因设备故障原因而出现非停事故的发生,更没有出现严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设备缺陷,也没有发生因设备故障而影响业主正常生活的现象。
安全顺利地完成了春检、防汛等工作,为业主的安全使用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现将20xx郎月轩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维修管理情况分析如下:一、设备运行情况;在运行管理上,我们以稳定运行为目标,以质量标准化为抓手,逐步深化质量标准化设备管理工作。
全年我们共进行了89次动态检查,查出问题39次,下整改通知书18次,现均已按要求完成整改,有效的促进了设备的正常运转,保障了运行的安全。
二、设备维护保养情况;20xx年一月份开始,我们按照公司工程技术部的要求对项目设备管理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整改和完善,开始严格按照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对公司设施设备进行针对性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按计划进开展了设备的定期检修,及时消除设备缺陷,保证检修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约检修时间,降低检修成本,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了检修任务。
对小型工器具进行了日常保养,认真做了擦拭润滑。
对在设备维护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运行环境和设备清洁卫生较差以及三漏时有发生等,进行了督促整改。
通过有计划的维护保养,设备状态良好,全年没有出现漏保失保现象,没有出现一起设备事故。
三、设备维修情况20xx年,我们共进行各专业运行设备维修20台次,其污水泵大修11台次,中修7台次,电梯设备维修7台次。
从全年的`设备维护、维修结果来看,综合分析我项目设备故障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损耗故障;机械设备一定时间规律运动,操作的损耗不可避免,可以通过了解其寿命和故障发生规律状态,有计划的更换保养,就能作到避免不必要的突发性的停产维修。
此类故障,多发生在汽车车辆上。
2、自然磨损、劣化造成的故障;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加,部分元器件磨损、老化严重,造成设备故障多发,故障率提高。
关于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检查总结

关于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检查总结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财产、生产安全有较高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等设备。
为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机构开展了特种设备的专项检查。
本文通过对某地区特种设备专项检查的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总结如下:首先,特种设备的专项检查是一项必要且重要的工作。
通过专项检查,可以发现和解决特种设备的安全问题,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在本次专项检查中,共检查了1500多台特种设备,发现了一些问题,包括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不规范、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人员培训不足等。
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潜在的风险。
其次,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方面,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责任和权限,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其次,在安全保护措施方面,应加强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安装报警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另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的巡检制度和事故处理机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避免事故的扩大化和蔓延。
此外,在特种设备的专项检查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具体的问题。
首先,要做好对特种设备的清单和档案的整理和归档工作,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其次,要加强对特种设备的技术研究和创新,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效率。
另外,还要加强与相关行业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特种设备的安全发展。
综上所述,特种设备的专项检查是一项必要且重要的工作。
通过检查可以发现和解决特种设备的安全问题,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在开展检查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整理和归档工作、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加强合作与沟通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这些改进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水平,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国家重点工程小浪底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调研报告一、小浪底水利枢纽基本情况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上距三门峡大坝130公里,下距郑州花园口128公里,总投资347.46亿元。
1991年9月前期工程开工,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1997年10月实现截流,2000年1月第一台机组发电。
大坝坝顶长1667米,坝底宽864米,最大高度160米的粘土斜心墙堆石坝,在全国首屈一指。
坝顶高程285米,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
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立方米,是黄河干流三门峡水库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在黄河治理开发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蓄清排浑、除害兴利、综合利用。
可使下游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下游河段凌汛威胁。
可拦蓄泥沙约100亿吨,使下游河道20年不抬高,平均每年增加20亿立方米调节水量,改善下游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条件。
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多年平均电量50亿千瓦/时,是河南电网中理想的调峰电站。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二期工程西霞院反调节水库于2004年1月开工建设,2006年11月实现截流。
2008年投入生产运行。
西霞院水库位于小浪底大坝16下游公里处,施工区占地面积541.65万平方米,总投资22亿元,坝长3059米,坝顶高程139米,水库总库容1.62亿立方米,蓄水位134米,水电站设计安装3.5万千瓦机组4台,装机容量14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5.83亿千瓦时。
可进一步缓解河南省的电力紧张,利用电站引水,可灌溉100多万亩农田。
辖区内以小浪底水力发电厂、小浪底工程咨询公司、河南西沟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小浪底旅游公司、小浪底建设管理局服务中心、河南省小浪底宾馆几家单位构成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区。
这些企业生产所需的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游乐设施、厂(场)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数量非常密集,类型多。
而由此产生的特种设备安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它将直接关系到整个水利枢纽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小浪底分局于2002年12月筹建,2003年6月17日挂牌成立。
现有人员25人。
内设行政办公室、党支部办公室、人财科、法规宣传科、业务科、工会。
主要工作职能是:负责小浪底水利枢纽范围内的质量技术监督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
分局成立以来,以服务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中心,按照省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的工作方针,加强能力建设,认真履行职责,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为重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质监事业的发展道路,实现了质量技术监督与重点工程建设的和谐发展,创立了全省系统事业发展的四个经验模式之一,为服务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自2002年12月份成立以来,分局首先根据小浪底横跨黄河两岸三地,涉及济源市、洛阳市孟津县、吉利区南北两岸。
在以往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交叉管理,有利益时都想管,有责任时都不管的现象。
分局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三步走的工作方针,第一步对辖区企业在用的特种设备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排查摸底,摸清特种设备底数。
第二步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要求,积极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积极宣传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提高使用单位和作业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
第三步组织开展了特种设备各种形式的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通过安全检查增强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了解,提高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意识和重视,进一步加强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在检查过程中也发现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曝露出了一些安全隐患。
二、特种设备基本情况1、总体情况:截止目前我区域内共有各种特种设备164台,其中锅炉1台、压力容器49台、电梯12部、起重机械76台、厂(场)内机动车辆12辆、压力管道13条、游乐设施一组。
2、登记注册情况:已办理注册登记的有164台,其中锅炉1台、压力容器49台、电梯12部、起重机械76台、厂(场)内机动车辆12辆,压力管道13条、游乐设施一组。
3、定期检验情况:已经检验的为164台,其中锅炉1台、压力容器49台、电梯12部、起重机械76台、厂(场)内机动车辆12辆、压力管道13条、游乐设施一组。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情况:特种设备作业共计106名,其中锅炉作业人员1名、锅炉安全管理员3名,压力容器作业人员15名、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员5名,电梯作业人员12名、电梯安全管理员5名,起重机械作业人员37名、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员12名,场内机动车辆作业人员12名、场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员3名。
游乐设施安全管理人员1名。
三、存在的问题辖区内各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总体形势还是比较好的,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有的甚至还比较严重。
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前的特种设备管理全部按照水电行业内部的规程管理;二是企业管理中基层单位落实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不到位;三是特种设备登记注册率、定期检验率及人员持证上岗率总体水平比较低。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单位领导、相关责任人以及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对国家关于特种设备方面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特别是对国家质监总局2003年6月1日颁布实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知道的更少,有的甚至没听说过。
在检查时就发现,企业的领导和负责设备的人员不知道什么是特种设备,特种设备包括哪些,《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有哪些内容。
2、部分单位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缺乏组织领导,未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和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有的单位虽然有机构、有人员,但是未把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而是图了形式,成了摆设,走了过场。
3、特种设备登记注册率、定期检验率及人员持证上岗率总体水平比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
由于水力发电厂、工程公司等少数单位的特种设备未按规定进行注册登记、检验、操作人员也未持证上岗,特别是未经检验合格就投入使用,使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也给整个辖区的安全生产带来了威胁。
4、多数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有关的安全制度,但是落实不到位,未严格按规定执行。
四、形成的原因1、历史的原因。
特种设备的监察职能过去属于劳动部门,1998年根据国务院的“三定”方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职能划转到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而我局则是按照省局的安排部署,于2003年才正式对小浪底区域内的特种设备进行安全监察。
因此,在1998年至2003年期间,由于职能划转,管理交叉等原因,使小浪底区域内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发生了松懈,职能部门疏于了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管理,甚至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真空,也就导致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存在一些问题的局面。
2、企业自身的原因。
造成企业特种设备登记注册率、定期检验率及人员持证上岗率低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1)因以上历史原因如水力发电厂设备投产后,它要服从国家黄河水总、河南电网的调度的需要,及时进行开关发电机组,调整黄河流向下游的水的流量以及河南电网的调峰、稳压,事关国民生产大计。
不能随时关停设备。
从而导致了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登记注册、检验工作不到位。
(2)企业安全意识不强,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企业作为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企业领导对特种设备的认识程度和态度直接决定了本单位特种设备的管理状况和水平,有些单位领导对特种设备安全认识不够,不重视特种设备的管理,导致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做的不好。
特别是企业在“盈利为先”的思想指导下,片面强调经济利益,忽视安全教育与投入,对国家的法律法规缺乏了解,没有形成企业是安全责任主体的意识,造成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贯彻落实流与形式的现象,为特种设备事故埋下隐患。
(3)有关资料丢失。
如小浪底工程咨询公司,少数特种设备由于是在建设期间外国投资商从国外带来的施工设备,工程完工后外国投资方把设备移交给中方,但原有的资料都已丢失;还有的设备安装以后,安装单位未将有关资料移交给使用单位,这样导致这些单位因为资料不全想办手续也办不了。
(4) 有关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
国务院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于2003年6月1日才开始实施,由于实施时间短,企业领导、特种设备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人员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不了解,或者说了解甚少,从而导致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存在问题。
(5)监管体制不健全。
特种设备安全属于整个安全生产的一部分,但是近几年来,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主要限于质监部门,未形成整个社会齐抓共管的态势,未形成一股合力。
四、措施和建议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提高认识就是要提高使用单位领导、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思想认识,特别是提高领导的思想认识。
事实表明,只要某个单位领导的认识提高了、思想到位了,这个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就肯定能做好。
提高思想认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一是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召开特种设备安全会议,通报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二是组织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三是在每年的“3.15”、“质量月”以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颁发布日等时间,利用电视、报纸及街头咨询等方式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特别是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进行大力的宣传。
组织人员培训,通过媒体宣传等做了很多,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后将建立起长效机制把这项工作坚持下去,以求取得更佳的效果。
2、健全监管体制,构筑监管网络。
就是要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监管机制,构筑特种设备安全协管员动态监管网络建设,即横有特种设备监察机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新闻媒体和当地人民群众,纵有建管局安委会、各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特种设备协管员,形成全方位的立体监管网络。
借助社会力量,营造安全氛围。
社会力量看似一种无形的力量,但是一旦发挥出来,力量之大,效果之佳,无以能比。
借助社会力量就是要借助方方面面的力量,特别是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
因为特种设备安全仅靠一个部门,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社会监督、群众举报等方式,使“土”、“黑”特种设备无藏身之所,无立足之地,营造出人人关注特种设备安全、人人保护特种设备安全的氛围。
3、加大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察力度,服务与监督并举。
特种设备安全直接关系到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稳定,要进一步加大检查力度,通过开展专项检查和日常安全监察相结合,长抓不懈,时刻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保持高压态势。
在检查的同时要注意搞好服务,检查不是目的,检查只是手段,目的还是为了特种设备安全,为了排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