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水循环》公开课课件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水循环》PPT(实用课件)名师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水循环》PPT(实用课件)名师课件
【 最名 新校 版课 本堂 说】课获稿奖人P教PT版-[高人中教地版理《]水高 循中环地理》P教P材T(《 实 用水课循件环)》名PP师T全 pp t文课课件件((优最选新)版本) 推荐
【 最名 新校 版课 本堂 说】课获稿奖人P教PT版-[高人中教地版理《]水高 循中环地理》P教P材T(《 实 用水课循件环)》名PP师T全 pp t文课课件件((优最选新)版本) 推荐
(1)正向利用 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 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正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有效改善生态 环境。如修建水库进行拦蓄洪水,减少洪水威胁和水灾发生,城市铺设渗水砖可防治城市内涝现象。
水循环及河流补给类型
陆地内循环 水量最少
海陆间循环(大循环)
水汽输送
降水 植物蒸腾 蒸发
最重要的循环运动
内流河(湖)
下渗
外流河(湖) 地下径流
海上内循环 水量最大
降水 蒸发
未登陆台风
1. 人类能够干预或控制水循环的哪些环节?请举例说明。 2. 人类活动对哪个水循环环节影响最大?
最新版本说课稿人教版高中地理《水 循环》P PT(实 用课件) 名师pp t课件 (优选 ) 最新版本说课稿人教版高中地理《水 循环》P PT(实 用课件) 名师pp t课件 (优选 )

高中地理《水循环》课件

高中地理《水循环》课件
极端气候事件
水循环的变化可能引发极端气候事件 ,如洪涝、干旱等。了解水循环对气 候的影响有助于预测和应对这些事件 。
水循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系统水分平衡
水循环对维护生态系统水分平衡至关重要,影响植物生长、动物迁徙和微生物活动等生态过程。
环境变化适应
水循环的变化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了解水循环对生态环境的影晌有 助于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水资源保护的措施与方法
节约用水
提倡合理用水,避免浪费,提高水的利用效 率。
水质监测与治理
加强水质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理水污染,保 障水质安全。
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规范水资 源开发利用行为。
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
通过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措施,改善水生态 环境,增强水资源的自我修复能力。
• 人类活动影响:长江流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较大 。例如,水利工程的建设、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灌溉等都可能对水循环产 生影响。
亚马逊雨林的水循环特点
01
总结词
亚马逊雨林的水循环特点主要表现为其复杂性和脆弱性。
02 03
复杂性
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 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受到地形、气候、植被和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形成复杂的水文循环系统。
地区分布
淡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均匀,主 要集中在北半球的高纬度和南半球的 冰川区域。
特点
淡水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循环周期 长,且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
不同地区的水分循环特点
01
02
03
热带地区
热带地区的水分循环主要 受到蒸发和降水的影响, 形成丰富的降雨和快速的 水循环。

高中地理必修一 3.1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PPT 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必修一 3.1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PPT 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20世纪90年代末,黄河下游出现了严重的断流现 象。黄河下游断流与哪些自然或人为因素有关?应该 采取什么措施来缓解或者避免断流现象。
青藏高原
黄 河
小结:
存在形态:液态 固态 气态
相互联系的水体 存在空间: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陆地水体 :地表水 地下水
过程
动力:太阳辐射能 重力能
环节:蒸发 蒸腾 水汽输送 凝结降 水 径流 下渗.
2、水循环的过程
(3)、注意水循环的各个环节,请你用 更简单的示意图表示出各种类型的水循
水循环示意图
2、水循环的意义
(1)水循环促进陆地水体的不断更新,维持了全球 水量的动态平衡
(1)滚滚长江东逝水。为什么长江水源源不断东流入海而 不枯竭?海洋水位也没有因江河入海而上涨?
(2)水循环是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过程之 一,是海陆间联系的纽带
陆地内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 和意义
类型 .海上内循环
意义
海陆间水循环
水资源不断更新。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反馈练习:
1、地球淡水的主体是
C
A.海洋水
B.地下水
C.冰川水
D.河流水
2、下列地理现象,属于内陆循环的是( )
C
A.长江东流 B.台风登陆 C.塔里木河的水蒸发 D.海水蒸发
水循环示意图
2、水循环的意义
(1)水循环促进陆地水体的不断更新,维持了全球 水量的动态平衡
(1)滚滚长江东逝水。为什么长江水源源不断东流入海而 不枯竭?海洋水位也没有因江河入海而上涨?
(2)水循环是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过程之 一,是海陆间联系的纽带

水循环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水循环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2、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在一定时期内,全球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
也不会减少。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水资源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不同水体以不同的周期自然更新,因此,在一定的空间与时
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过多,超过了水体更 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导致水资源的短缺。
4、水循环是全球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1)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的重要过程 (2)水循环是地球上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课堂总结
过程
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 径流等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动力:太阳辐射、重力等 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类型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维系地球上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2)陆地内循环:陆地上的水一 部分或全部通过地面、水面蒸发 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 到陆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 仍降落在陆地上。
地理实践
请根据所学知识绘出沱江流域陆 地内循环示意图,识别陆地内循 环的主要环节,描述陆地内循环 的过程。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3)海上内循环:发生在海洋与海洋 上空之间的水循环。海面上的水蒸发 形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 结,形成降雨回到海面
34
22
3
5
0
0
3
7
40
34161 Nhomakorabea0
6
1
0
0
1
17
8
5.一般认为,混合型洪水比升温型洪水破坏力更强,其理由最可能是( ) C
A.混合型比升温型洪水频次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循环》PPT课件(3篇)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循环》PPT课件(3篇)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1.概念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 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 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 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 和海上内循环。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循环 类型
字 母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某中学生进行植被对水循环影响的实验。设计如下:准备两块 搓衣板,如图放置在盆中,其中一块铺上毛巾,分别从上面淋上相等 数量的水,并观察实验结果。据此完成2~3题。
2.两块搓衣板淋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无毛巾:水流量较大 B.有毛巾:水流速度较快 C.无毛巾:蒸发量较大 D.有毛巾:盆底存水较多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3.如果铺有毛巾的搓衣板模拟的是植被恢复后的山地,则该山 地(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地表径流增加 ③下渗量增加 ④地下径 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2题,铺有毛巾的搓衣板相当于有植被的地方,无毛巾的 搓衣板相当于裸地。两块搓衣板淋水后,无毛巾的搓衣板水流速 度快,水流量大,盆底存水较多;有毛巾的搓衣板水流速度慢,水流量 小,盆底存水较少。第3题,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山地植被恢复后,大气湿度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量增加,地下径 流增加。 答案2.A 3.C
素养立意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该题主要通过 水循环示意图,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类型、环节及特点,理解水循环 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
解析第(1)题,分析图中三种水循环的各个环节,通过比较可得出 答案。第(2)题,目前技术条件下,人类对地表径流施加影响最大。 第(3)题,从有利于地表水下渗的条件分析。第(4)题,研究内容主要 包括河水污染状况、河流水位、天气变化的规律等方面。

【课件】水循环+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课件】水循环+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大气降水 补给
高山冰川或冰雪融水 补给
A 湖泊水补给
B
地下水补给
3.水体之间是相互补给的
陆地水源的主 要补给形式
大气降水
单向补给
冰川
河流水
湖泊水
地下水
补给 类型
补给 季节
补给 特点
主要影 响因素
我国主要 分布地区
雨水补给
一般以夏 ①时间集中
①降水量的多少
秋两季为 ②不连续
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③水量变化大如图1 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3.海陆间联系的纽带
海水是名符其实的液体矿产,全球的河流每年向海洋输送 5.5×10的15次方克的溶解盐,平均每立方公里的海水中有3570万 吨的矿物质,世界上已知的100多种元素中,80%可以在海水中找 到。同时海水又通过蒸发和水汽输送把大量的淡水补充给陆地。
黄河入海口
4.塑造地表形态
沙峡滩谷
C • 2、下列地理现象,属于内陆循环的是( )
• A.长江东流 B.台风登陆 C.塔里木河的水蒸发
D.海水蒸发
D • 3、下列地理现象,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是( )
• A.塔里木河的水蒸发 B.祁连山的永久冰川 C.海洋上的暴雨 D.我国季风区的降雨
D • 4、在海陆间循环中,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一、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
核心要点掌握好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陆地与陆地上空
发生领域 海洋与陆地之间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之间
主要环节 及示意图
特点 典例
最重要的类型,又
被称为大循环 ,使 补 给 陆 地 水 的 水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课件PPT

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下渗环节
雨季 地球淡水的主体,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
河流季流节量变和化降大水量有什么关系??

冰川融水与河流有什么关系?
流量(立方米)
雨水补给
700
600
500
春汛:积雪融水补给

400
300 200
1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一、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促使陆地淡水资源更新;
二、使各圈层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三、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塑造地表形态。
(1)解决了高低 纬之间热量收支 不平衡
(2)把陆地的 泥沙、有机物和 无机盐类输送到 海洋
水循环的意义
大气环流、 洋流使赤道 附近的温度 降低了13℃, 而高纬地区 的温度升高 了19-23℃ 钱塘江、长长江江口水附渊近源是不我断国的最流大入的东舟海山,渔本场身,水它量形没成什和么水减循少环有什么
问题引导: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 海不复还” ,从地理学角度来看, 诗词前半句描述的黄河主要的补 给形式是大气降水 ,后半句的说 法对吗?
不对,因为海洋水、大气水和陆
地水之间不断进行着转化。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课堂活动:
说一说: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有哪些? 指一指:水循环发生的环节有哪些? 画一画:分组画出水循环的简单示意图。 比一比:水循环的三种类型? 想一想:哪一种水循环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更新?哪
从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
而高纬地区的温度升高了19-23℃
画一画:分组画出水循环的简单示意图。
思考:黄河“地上河”段的河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