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代.
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

1、多角度解读新航路开辟
■ 多种史观看待新航路开辟和西欧殖民扩张 1.从革命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之路,给亚 非拉地区的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亚非拉地区的人们反抗其殖民扩张与掠夺 具有正义性。 2.从全球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促使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强,殖民扩张使世 界各地之间逐渐连成整体,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3.从文明史观看,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4. 从现代化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 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 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 5.从社会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交流加强,各种物品交流、交换, 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外国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 传播 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 代表作 《哈姆雷特》
英国入侵印度, 英属东印度公司在 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 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1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 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国外交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中国,中国被迫开 始反侵略的战争,捍卫国家主权,如郑成功收复台湾;另一方面为抵制西方殖民者 在东南沿海海盗式的骚扰,清政府设置了广州十三行,开始实行“闭关”政策,阻 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中国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阻碍了中国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近代中国逐渐落伍的根源之一。 (3) 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学东渐”开始,利玛窦等西 方传教士东来,传播了一些先进的西方文化。徐光启等人开始注意吸收西方科技成 果, 《农政全书》中介绍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与工具。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十四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

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政治构想。经典力学的建立(1642伽利略开创近代科学、1687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殖民扩张与争夺,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欧洲国家的争霸。
总体特征:14—16世纪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迈进的时期。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经济上:各国实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思想上:理性与自由平等的思想迅速发展,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提供了思想武器和理论架构。 政治上:继英国革命后,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范围确立。 国际关系上: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18世纪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与发展(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和大航海时代,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是欧洲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发展的历史。(1)史实:
①政治
②经济
③文化
④国际关系
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实享乐。资产阶级反对教会专制主义的斗争此起彼伏,宗教改革运动,民族国家逐步形成1581年荷兰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独立,成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封建专制仍占统治地位。
4、国际关系方面:(1)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在此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2)随着新航路开辟,以西班牙、葡萄牙为代表的殖民主义者加紧对亚非地区的殖民扩张,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3)17世纪起,后起的英法等国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大肆殖民扩张,展开激烈的争夺殖民地和殖民霸权的斗争,英国后先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在18世纪中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4)欧洲国家的争霸是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
2011年高考历史 考点复习课件4

思想文 化
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这两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神学和 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时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并发展。 新航路开辟的成功,使西、葡、荷、英、法等西方国家踏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由此西方殖民时代开始,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世界 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 思考3 如何理解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 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 答案:(1)价格革命指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 涨,此时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一方面付出贬 值的货币工资,另一方面高价出售商品而获 取暴利。 • (2)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因货币贬值而 使实际收入减少,日益衰落。 • (3)靠土地收入的农民和固定工资收入的雇佣 工人因通货膨胀日益贫困。所以价格革命加 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商品经济
奥斯曼
达·伽马
哥伦布
价格革命
马六甲
巴西
• 特点:掠夺金银;没有在本国转化为资本 • 影响: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给殖民者 带来财富,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因 素
资本主义
人性
意识形态
但丁 彼特拉克 米开朗琪罗
莫尔
塞万提斯
布鲁诺
• 易错点备查 • ⊙资本的原始积累与资本积累不是一回事。 • ⊙近代自然科学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 次革命,16世纪在欧洲兴起,它是以天文学领域的革命为开端的。
• 材料二 三角贸易示意图。
•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 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三 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
• 角色:商人;奴隶贩子;殖民者。
• 历史背景:航海技术发展,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新
高中历史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的阶段特征教材精解素材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的阶段特征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是通过简单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和手工业从属商业资本而逐步实现的。
这一转变过程的最初阶段是简单协作时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定期向小生产者收购产品,运到较远的市场去出售,他们成为包买主。
多数小生产者则由于贫困,不得不求助于包买主出售其产品。
这样,商人的收购和贩卖活动,打破了小生产者和消费市场的直接联系;很多小生产者变成受商业资本剥削的雇佣劳动者。
简单协作与后来手工工场的主要区别是没有劳动分工,产品在一个家庭或一个生产单位内就可以完成。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就是在简单协作的基础上形成的。
手工工场有分散和集中两种形式,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之初以分散的手工工场为主要形式。
生产者仍分散在各自家庭中劳动,但是他们在企业家的组织下形成一个生产集体,有一定的劳动分工。
商人为保障其货源,将统一购买来的原料交给雇佣工人去加工,付给一些报酬,然后销售成品。
所谓报酬实质上就是工资。
这已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但又不彻底,因为加工的工具大都是那些受雇者自己的,劳动过程也是工人在各自家里分散进行,每一种产品是依次经过不同的家庭工人的劳动制造出来的。
分散的手工工场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工人一无所有,集中在资本家的厂房内,使用资本家提供的劳动工具,在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
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他们与雇主的关系是彻底的雇佣关系。
在集中的手工工场,分工越来越细,一件产品的制成要经过许多道工序。
简单协作、分散的手工工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三种形式,它们虽然在时间上是承袭的,但又往往是并存的。
下面让我们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典型的英国为例进行考察。
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于毛纺织业。
毛纺织业兴起之初,其生产组织在城市是行会作坊,在农村是家庭手工业。
农村中没有行会的控制,手工业者的分化比较迅速。
商人以各种方式控制分散的生产者,简单协作很快过渡到手工工场。
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历史导学案(部分)4世界近代史通史概览

★世界近代史通史概览基本概念: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一。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代(16世纪—19世纪初)经济上: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人类社会走向融合统一。
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人文主义再兴与发展政治上: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采用两种手段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与若干原则国际关系:早期殖民争霸(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英国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注意过程)。
法国援美抗英,英俄等国组织“反法同盟”和拿破仑对外战争,都体现了欧洲争霸的特点。
科学进步:近代科学产生,伽利略的实验科学与牛顿经典力学,形成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大综合。
二.资本主义的蒸汽机时代(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经济上:由于英国颁布《取消限制机器出口禁令》,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扩大到欧美,产生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资本主义的经济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但也出现了经济危机.思想上: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自由主义思想;随着劳资矛盾加剧,产生社会主义思想;政治上:资产阶级统治在更大的范围内确立,如俄国、德国、日本;资产阶级代议制得以进一步发展,如法国、德国。
伴随日本明治维新的开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确立起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包括制度、市场、殖民地三块内容)。
阶级关系:劳资矛盾激化,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不断发展,如三大工人运动、第一国际,巴黎公社则把这一阶段的工人运动推向顶点。
早期工人运动具有政治斗争为主、暴力斗争为辅,具有分散性、自发性的特点,其作用被马克思称之为“反对自己敌人的敌人".国际关系:为获取市场与原料,资本主义到处侵略,出现民族解放运动(如中国太平天国运动)。
文学艺术:人们对启蒙思想家描绘的社会感到失望,产生浪漫主义文学、音乐;进而产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绘画。
专题五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的经济 上

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政治力量。
④商业上的冒险性,推动了解放“人性”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是文艺复兴 等思想解放运动的经济动力。 (2)消极影响: ①在强调消费的同时也刺激了个人私欲的膨胀,使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盛行,
下图是16世纪末欧洲部分主要国家的物价与16世纪初相比的 上涨指数的示意图。导致图中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
A.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C.美洲等地大量的金银涌入
B.“商业革命”使国外商品大量涌入
D.贸易中心转移,商品缺乏
【答案】 C
荷兰、英国的殖民 主要途径 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扩张和掠夺
武力、商品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体系化、制度化、全球化
瓜分世界 资本输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新航路开辟 荷兰英国殖民扩张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雏形 拓展 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
阶段二:手工工场时期:17~18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 近确立)
【大事件】 ⑴经济: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荷兰、英国;17~18世纪)
⑵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9年)
美国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 法国大革命(1789年~1794年) ⑶文化:牛顿经典力学体系(1687年) 启蒙运动(17~18世纪)
【深化透析】 16~18世纪西欧大国兴衰的原因及启示 1.原因 (1)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主要原因:军事上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确立了海上霸权;经济上资本主义手工业发达, 为海外殖民扩张提供了物
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1640-1917)

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1640-1917年)1.什么是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
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时期:时限:14-16C特征: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主要历史事件:②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时限:16中-18C末特征:封建制度的衰亡,资本主义的成长主要历史现象:③工业资本主义时期:(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世界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时期)时限:18末-19C后半期特征: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主要历史现象:④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世界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时期)时限:19C后半期-20C初特征: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主要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国际工运组织性增强,以合法斗争为主、民族解放运动卷席亚非拉三大洲、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加剧,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2.时限及特点: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3.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本质区别:①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②公民取代臣民;③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
16世纪前后,世界进入由古代到近代的转型期,即由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
应在掌握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第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前资本主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的生产目标主要是满足自我消费,带有闭塞性,发展滞缓。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以实现利润、增殖资本为目的的经济,面向市场,具有开放性特征,充满活力。
它必然会不断地侵蚀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不断占有农本经济的阵地,突破地理的自然界限和国家疆域,几乎无止境地向可能达到的各个角落扩展,最大限度地为销售其商品而开拓市场。
2017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资本主义时代

[键入文字]
2017 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资本主义时代
资本主义是资本属于个人所拥有的经济制度,下面是2017 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请考生及时了解最新内容。
资本主义时代或者叫做手工工场时代。
包括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又称为原始积累时代。
1、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标志、途径和影响*(瓦解封建制度、推动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促使阶级分化、推动新兴资产阶级展开反封建的斗争:文艺复兴,促使自然科学的突破)
2、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三大航海家和三条航线,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新航路开辟后对西、葡,英、法、荷、意大利、欧洲、东方、世界的不同影响。
3、文艺复兴:自然科学的突破,和日心说有关的科学家的贡献*。
艺术和文学的著名人物及贡献。
说明:是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
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欧洲兴起,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促使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起来,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异端形式取决于当时资封的力量对比。
4、理解圈地运动对英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5、熟练掌握革命前英国的经济,阶级,政治,宗教状况,对比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对英国资本主义的不同影响。
6、如何重新正确理解和辨证评价英国革命的保守性(是必然)。
并从经济、阶级、思想、旧势力等方面分析原因。
7、掌握君主立宪制、两党制在英国的形成。
8、从经济,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革命领导的革命性,人民群众的参与性,思想发动、国际环境等方面理解法国大革命比之于英国革命彻底的原因。
并正确评价之。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工工场时代(14——18世纪晚期)阶段特征:现代化的酝酿 准备阶段。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是这一阶段历史 的总趋势。 ① 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等国出现(14、15世纪), 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工商业占据主导地位。新 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手工工场(分 为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是主要生产组织形式, 经济指导思想是重商主义。政治上:16世纪晚期荷兰首先发 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成为17世纪“海上马车夫”。 17、18世 纪欧美爆发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美国、法国先后走上 了资本主义道路,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但总体上封建 势力大于资本主义势力。 ② 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 精神枷锁;近代自然科学产生,1687年牛顿力学体系确立, 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科学基础;启蒙运动高扬理性主义旗帜, 描绘了理想社会的 蓝图,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 器。 ③ 国际关系上: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
史学界关于世界近代史的上限有多种观点,其中有(1)1500年 前后的地理大发现说(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你同意 哪一种观点?请阐释理由。 第一种:首先,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形成、发展、基本定型 并逐渐形成世界体系的历史,地理大发现直接诱发了商业革命 和西欧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对于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起了最 有力的催化作用;其次,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也是世界各民族 各地区由隔绝向形成统一整体过渡的历史,随着地理大发现和 西方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过去长期存 在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相互隔绝状态被打破,整个世界在 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逐步形成密切联系的、互相依存又互相 矛盾的的一个整体;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1500年前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地理 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等,导致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而引起了遍及世界各地区的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进而导致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逐步确立。
地理大发现:西方史学对15——17世纪欧洲航海家另辟直达东 方新航路活动的统称。证明了地圆学说,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 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成长。 商业革命:由地理大发现引起,主要内容有:世界市场的形成, 商品种类和商品流通量的增加,商路和商业中心的转移以及商 业经营方式的发展。 价格革命:指欧洲殖民主义者从殖民地特别是美洲掠夺了大量 金银,金银价值下降,欧洲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剧增,导致物 价上涨,使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积累了巨额资本 重商主义: 16世纪中叶至18世纪晚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 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认为A货币是国家财富的唯一形态; 对外贸易是增加货币的源泉;政府活动的目的应是如何发展对 外贸易以增加财富。B主张实行高关税率限制商品进口,防止 金银外流,保护本国对外贸易,促进国内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 展。C.主张发展工业,扩大商品出口,限制商品进口,通过贸 易顺差换回大量金银货币。影响: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 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实践:英国的都铎王朝鼓励工商业和 海外掠夺;克伦威尔军事独裁期间颁布《航海条例》
生产组织 形式 经济指导 思想
工场手工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厂制
重商主义
垄断组织
跨国公司
能源结构
自由放任的 凯恩斯主义 新自由主义 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货币供应学 之后 派1973年 经济危机后 石油、电力 核能、光能 可再生生物 煤 型能源 等新能源
手工工场时代(14——18世纪晚期)主要大事记:
14——16世纪:欧洲处于封建社会(中世纪)末期,封建制度 衰落,资本主义茁然兴起是基本特征。
一、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兴起:
工业革命前 工业革命 生产力 水平 产业结构 生产组织 形式 第二次工业 第三次科技 革命 革命
经济指导 思想 能源结构
一、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兴起:
工业革命前 工业革命 生产力 水平 产业结构 第二次工业 第三次科技 革命 革命 电气时代 手工工场时 蒸汽时代 核能太空信 代 息时代 农业主导 轻工业主导 重工业主导 第三产业主 导
14世纪 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14世纪中期 1368中国明朝建立、元朝灭亡
15世纪后期 文艺复兴扩张到西欧各国,西班牙、葡萄牙探索 新航路;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白银成为普 遍流通的货币,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500年前后 世界近代史开始 16世纪 新航路开辟完成,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西欧各 国掀起宗教改革运动;近代自然科学勃然兴起;工场手工业成 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荷兰首先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 主义制度;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上 霸权;李贽对正统思想提出挑战。
手工工场时代(14——18世纪晚期)主要大事记: 17世纪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4年 英国马斯顿荒原战役;中国明朝灭亡、清朝建立 1688年 英国光荣革命,确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 1689年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 17世纪后半期,英国出现霍布斯、洛克等启蒙思想家,牛顿创 立力学体系,三次英荷战争中英国打败荷兰;中国的黄宗羲等 提出“经世致用”的反封建民主思想,清朝“康乾盛世”开始; 18世纪 法国成为启蒙运动中心;1763英国取得七年战争的胜利,成为 殖民帝国;1765英国开始工业革命;1783美国独立,1787制 定宪法,1789成立联邦政府;1789法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灭 清朝设立军机处,屡兴文字狱,1757规定广州单口通商,1799 年乾隆病逝,盛世衰落
重要名词: 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即工业革命 前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使用暴力,加速从封建制 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历史过程。主要途径有圈地 运动、殖民掠夺、价格革命、商业战争、公债和捐税等。 圈地运动:15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新贵族用暴力剥夺农民土 地的历史事件。起因是新航路开辟毛纺织业发展,羊毛价格上涨; 影响:破坏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向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过渡;为 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雇佣劳动力、资本和国内市场;为资产阶级 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 工场手工业: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 的资本主义生产。它与简单协作的主要不同点即是否实行劳动分 工。从16世纪到18世纪下半期,工场手工业一直是欧洲工业生 产组织的基本形式。工场手工业的历史地位:工场手工业不仅使 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而且使从手工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 过渡的准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