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单元概述:19世纪的最后30年是资本主义世界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向垄断时代过渡的历史时期。
本单元就是以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为主线,选取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一战)来叙述。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
随着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体系最终确立起来。
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列强争夺矛盾加剧,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内容标准】(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这些交通工具的使用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阻塞等问题。
(3)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南京市中考考点要求】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评价。
【教学建议】关注127页的“活动与探究”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扩展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有一首流行于英国十九世纪初期的歌曲:“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被冷落在角落。
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
”材料二: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材料三: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革命浪潮。
它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十五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2.形成: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 德国 利,_____是核心 英国 英国、法国、俄国,_____ “三国协约” 是核心 “三国同盟” 主要矛盾 英国和德国之间的矛盾
3.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考点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标】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 和平的威胁;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 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
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进程相对
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 国家中,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3)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比 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这些国家来说,两次工业 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7.(2011·滨州学业考试)“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根源于一种愈
来愈恶化、而且逐渐超出各国政府所能控制的国际形势。慢慢 地,欧洲分成两个对立的列强集团。”文中“两个对立的列强 集团”是指( )
A.“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B.轴心国集团、反法西斯同盟 C.北约组织、华约组织
D.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
A.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十月革命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 键是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蒸汽大王„„末日„„将取而代 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得到广泛应 用,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A第一次工业革
命中蒸汽机是重要的发明,但材料中说“它的统治已到末日”,
九年级历史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名言:天才是1%的 灵感加99%的汗水。 萨拉热窝事件 成为一战的导火线。 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和 生活领域,人类进入“电气时 三国同盟 德、意、奥(匈) 1914 年6月 28 日 奥匈帝国王位继承 时间: 1914 —— 1918 代”。 21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两大军事组织 人菲迪南夫妇视察波 -黑首府萨拉热窝被 三国协约 英、法、俄 塞尔维亚青年刺杀身亡。 凡尔登战役 材料:“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 目的:帝国主义国家(尤 巴尔干半岛 一战特点:持续时间长、影响 性质:帝国主义两大 粒火星将它引爆” 其是后起德帝国主义国家如 范围广、破坏性强。 1916 年 “凡尔登绞肉机” 反映战争的残酷性 敌对的军事侵略集团 德国)为了重新瓜分世界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政治
经济
争霸世界
发展实力
• 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 2、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 三国同盟——德国(核心)、奥匈帝国、意大利
• 三国协约——英国(核心)、法国、俄国
• 二、大战的概况:
• 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项 目 英 德 法 美
1870年-1913年 1.3倍 4.6倍 1.9倍 8.1倍 工业增长速度 1913年工业产量 第三 第二 第四 第一 所占位置 1913年殖民地面积 第一 第四 第二 第五 所占位置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奥匈帝国 的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 亚视察军事演习,并访 问首府萨拉热窝。6月 底的一天,斐迪南大公 夫妇的车队经过萨拉热 窝街头时,一个塞尔维 亚族青年开枪刺死了大 公夫妇。这就是引燃第 一次世界大战战火的萨 拉热窝事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PPT课件

(1)你如何看待普林西普暗杀斐迪南大公这件事?
刺杀的目的是在挽救民族危机;刺杀行为性质上属于恐怖主义行为,不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正确行为;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
(2)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会不会爆发?
会。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争霸世界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也会有别的事情引起战争的。
3、这只“火药桶”引爆后带来了什么后果?
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亚视察军事演习,并访问首府萨拉热窝。6月底的一天,斐迪南大公夫妇的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一名塞尔维亚青年开枪刺死了大公夫妇。这就是引燃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的萨拉热窝事件。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2)材料二的观点不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帝国主义战争,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英、法、俄、美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才参加的,所以没有所谓的“保护者”和“见义勇为者”,他们都是非正义的。
凡尔登战役持续了10个月,双方共伤亡约100万人,德军使用了远程大炮、毒瓦斯,到处是成堆的尸体、破碎的弹片和武器的残骸。所以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道:“当这些大炮向你开火时,你会说‘现在我知道什么叫炮击了’。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在一战中,像这样的战争场景不是个别的。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是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列强争斗的讽刺地图。这张著名的漫画将欧洲列强比拟成一群互咬的狗。其中,头戴钢盔、口吐利牙的德意志猎犬,将矛头对准了西线。跟在德意志老大屁股后面的是奥匈杂种狗,它只能以狂吠助阵。英国斗牛士的后脚还在自己家里,前脚已跨到法国本土,帮忙法国狮子狗对抗德意志猎犬。这些列强狗为何而吠?最终导致了怎样的结局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初中历史复习课件】第二十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福建考纲解读
5.“三国同盟”指的是:德国、_______ 意大利 、__________ 奥匈帝国 。 “_________ 三国协约”指的是:英国、 法国、 俄国。两大军事集团是帝 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的结果,两大集团之间展开疯狂的________ 扩军备战,
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6.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 __________ 帝国主义 战争,其空前的规 模给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_____ 灾难 。交战双方争相使用了
福建真题解析
——[美]奥利弗· 斯通《躁动的帝国》 材料四富兰克林· 罗斯 福认为英国和德国的银行家们把世界贸易“牢牢地装在自己的 口袋里的时间太久了”,这对美国是不利的。这场战争可能会 彻底结束这种状况。 ——[美]霍夫施塔特《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
(1)材料一中的“咨文”是针对哪一场战争发表的?材料二中 “我们的敌人”指的是什么势力?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美国参加这两场战争的真实目 的。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说明美国参加这两场战争的真 实目的。
福建真题解析
3.(2016· 厦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7年美国加入 协约国参战,威尔逊在战争咨文中说:“美国参战不是为了征 服领土、奴役他人,不是为了索取赔款,而是为了民主与自由, 为了弱小民族的权利和自由,为了使世界本身最后获得自 由。 ” ——[美]杜蒙德《现代美国》 材料二1941年富兰克林· 罗斯 福说:“美国之所以参加这场战争是为了维护人类的四大根本 自由,即: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 的自由……是否维护它们成了今天我们和我们的敌人之间存在 的关键区别。 ” ——[美]埃里克· 方纳《给我自由》 材料三战争对美国来讲 是笔大生意,威尔逊领导美国参加的那场战争,战场上每名敌 军倒下,美国就有25 000美元入账。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八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璀璨的近代文化(复习知识点)

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一、电的发明并进入实际生产领域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
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二、领先国家:美国和德国三、进入“电气时代”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四、重大发明:1、美国科学家爱迪生: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的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光明。
正式注册的发明有一千三百种之多,被誉为“发明大王”2、卡尔·本茨:1885年,卡尔·本茨一内燃机作为动力发明汽车3、莱特兄弟:1903年莱特兄弟制成飞机,试飞成功。
五、影响1、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2、改变了人类生活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背景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结果)二、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导火线:萨拉热窝时间三、经过1、开始: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2、战役:凡尔登战役3、扩大:美、日、中加入协约国4、结束:1918年,德国投降四、性质: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五、影响:1、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一、启蒙运动(一)时间:18世纪(二)国家:以法国为中心(三)代表:伏尔泰(四)主张:1、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进行了抨击2、宣传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思想(五)影响1、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2、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3、促进了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二、科学的革命(一)背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二)成就1、牛顿(1)评价:英国科学家(2)成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创建微积分2、达尔文(1)评价:英国科学家(2)成就:著有《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思想3、爱因斯坦(1)评价: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2)成就:提出相对论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一、艺术(一)音乐:贝多芬1、评价:德国伟大的作曲家2、成就: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为拿破仑而作)(二)绘画:梵高1、评价:荷兰的杰出画家2、成就:《向日葵》二、文学(一)背景:社会政治经济都处于激烈的变革中,思想也发生重大变化(二)代表;列夫托尔斯泰1、评价: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2、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英国 50 32 20 14
法国 15~20
10 7 6
德国 — 13 17 16
美国 10 23 30 36
第二十三页,共25页。
(1)1820~1870年,世界头号工业国家是哪一个?该国成为头号工业国家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
英国(yīnɡ ɡuó)。工业革命。
(2)从1870~1913年,世界工业的比重(bǐzhòng)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种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第七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5页。
2.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我
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这说明德国要求( )
D
A.尊重自己(zìjǐ)的权利
B.遵守世界秩序
C.建立军事基地 D.重新分割世界
第八页,共25页。
3.(株洲中考)读下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指出哪一组数字代
表的国家(guójiā)是协约国集C团( )
是欧洲一场野蛮兄弟的杀戮,欧洲没有哪个(nǎ ge)国家是这场战
争真正的胜利者”。材料描述的战争是( B )
A.普法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鸦片战争
D.拿破仑在欧洲的扩张战争
第十九页,共25页。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战场 波及欧、亚、非三洲和太平洋地区,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 人超过了1 000万,伤2 100万人,战争中共支出(zhīchū)战争经费2 084亿 美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 判他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美国是 见义勇为者,应该表扬。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璀璨的近代文化(复习教案)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璀璨的近代文化(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历史背景和主要特征。
2. 使学生掌握近代文化的发展脉络和重要成就。
3. 培养学生对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世界与近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1)垄断资本主义的定义与特征(2)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3)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况2. 近代文化的发展:(1)近代文学、艺术、哲学的特点和代表人物(2)近代科技进步对社会的影响(3)近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和近代文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点。
2. 课堂讲解:(1)讲解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定义、特征及其在世界各国的表现。
(2)分析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政治、经济、社会变革的原因和影响。
(3)介绍近代文化的发展脉络,重点讲解文学、艺术、哲学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4)探讨近代科技进步对社会的影响,如工业化、城市化、通信技术等。
(5)阐述近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
3.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世界和近代文化的看法。
四、课后作业1. 复习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历史背景和主要特征。
2. 回顾近代文化的发展脉络和重要成就。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和近代文化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互动环节的表现,如参与度、思考能力等。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以及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和思考。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史》、《近代文化发展史》等。
2. 图片资料: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地图、重要历史事件图片、近代文化代表作品等。
3. 视频资料:相关历史事件纪录片、文化发展短片等。
4. 网络资源:相关历史资料、学术论文、文化作品等。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近代文化的关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材料二的交通工具是谁发明的?能否举出与之同时期的另一 项重大的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 是什么?它使人类跨入什么时代?举出在这次革命中交通运输方面的两 项重大发明及发明者?
响
7、下列观点中不属于伏尔泰的是( )
A. 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B. 反对由开明的君主执政
C. 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
D.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8、被称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是( )
A. 牛顿
B. 达尔文 C. 爱因斯坦
D. 瓦特
9、牛顿在许多科学领域都取得突破性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是(
)
A. 数学方面 B. 化学方面 C. 力学方面 D. 光学方面
第二课时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课标要求】 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 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3、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 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4、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 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5、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 胁。 6、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 大灾难。 7、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 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8、了解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 关系。 9、知道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 10、说出《最后的晚餐》和《向日葵》两幅名画的作者和艺术风 格。 11、知道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初步理解作者创作这一作品的 历史背景。 【教法学法建议】 比较第一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如能源、交通工具的不同。比 较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注意教材上的历史图片。要充分认识一 战的残酷性和非正义性。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及扩军备战,是一 战爆发的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而帝国主义 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并试飞成功。
第21课
1、 在
的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了
阶段。
2、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形成的根本原因、包含国、影响。
3、
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
4、 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止时间、导火线、主要战役、结果、危害。
第22课 1、 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是
,他的思想主张是 。
2、 启蒙思想的作用。
3、 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的成就。
第23课 1、 德国的 2、 列宁称
、 3、 近代荷兰的
。
是伟大的作曲家,其代表作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俄国革命的镜子”,该作家的代表作是
。
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画家,代表作是
参考答案: 第20课 1、19世纪70年代, 电力 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电力的应用 日益广泛,人类历史进入了 电气时代 。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 美 国和 德 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2、美国科学家 爱迪生 发明耐用碳丝灯泡,被誉为 发明大 王。 3、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 卡尔本茨 设计出内燃机,以内燃机 为动力他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 4、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 飞机 ,并试飞成功。 第21课 1、在 第二次工业革命 的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了 帝国主义 阶段。 2、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形成的根本原因、包含国、影响。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 求重新分割世界。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4)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 展,当今世界的科技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新技 术革命的挑战。
5.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战前”的欧洲形势时 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 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和日本
2、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动力机是( )
A. 蒸汽机 B.电动机 C. 发动机 D. 内燃机
3、20世纪初,人类在机器上使用的主要能源有( )
①电力 ②石油 ③煤 ④核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19世纪末,开采和提炼石油成为重要工业部门的原因是( )
A.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新 B.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参考答案: 1 C 2 D 3 B 4 A 5 B 6 B 7 B 8 A 9 C 10 D 11 A 12 B
三、拓展延伸
1.在一部反映19世纪80年代的电影中,下列不可以出现的道具是(
)
A. 内燃机驱动的三轮车 B. 碳丝灯泡 C. 有线电话 D. 飞
机
2.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果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10、下列各项中,与《物种起源》无关的是( )
A. 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撰写了这部科学巨著
B. 物种都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C. 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 的
D. 首次提出了人和猿有同一祖先的观点 11、相对论创立的意义是①推动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 ②为原子 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③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 系④标志着人类进入“原子时代”(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2、小说以四大家族的相互关系为线索,描绘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 乡村的广阔生活的画面的是( ) A. 《安娜卡列尼娜》 B. 《战争与和平》 C. 《 钦差大臣》 D. 《复活》
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 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
材料二: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 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 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材料三: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 域,形成了……革命浪潮。它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 人们的生活质量。
C. 火车的发明
D.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5、曾是三国同盟成员,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的是( )
A. 法国 B. 意大利
C. 德国
D. 奥匈帝国
6、下列关于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
B. 维护世界和平
C. 争夺世界霸权
D. 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
教师印发空白知识点让学生背记,时间安排不得少于25分钟,教师
要全面关注学生,可以随时抽查,了解学情。针对空白知识题让学生互
提互查。个别学生由教师检查背记情况。
合理运用能力训练题和拔高提升题。分基本概念、能力训练和拔高
提升三类,题目多的请教师根据情况自选,时间安排不得少于10分钟。
完成后可以对改、也可以全收全改,教师酌情安排。
(1)材料一中所说“战前”指的是什么战争前?你知道引爆欧 洲“火药桶”的“一粒火星”指的是什么事件吗?
(2)材料二表明德国有什么要求?你知道材料二所说的“分割大 陆与海洋”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吗?它为什么能分割到最多的大陆与海 洋?
(3)后来以它们为首形成了哪两大敌对的侵略集团?此后两大侵 略集团之间爆发了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A. 内燃机的创制
B.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C. 新交通工具的出现 D.电的发明把人类由“蒸汽时代”带
到“电气时代”
3.下列不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有( )
A. 坦克
B. 毒气
C. 飞机
D. 导弹
4.材料一:有一首流行于英国19世纪初期的歌曲:“当你走进一家
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被冷落在角落,
参考答案: 1. D 2. D 3. D 4.(1)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时代; 不对; 看社会是否进步 主要看生产力是否得到了发展,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促进了社 会的进步。 (2) 史蒂芬孙 ; 汽船。 (3)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 力的广泛应用 ; 电气时代; 卡尔本次发明的汽车,莱特兄弟发明的 飞机。(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5.(1)第一次世界大战; 萨拉热窝事件。(2)要求阳光下的地 盘,要求重新分割殖民地;英国;英国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经过工业 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并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3)三国 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影响: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 发。 3、 巴尔干半岛 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 4、起止时间:1914——1918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主要战役:凡尔登战役 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危害:这场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第22课 1、 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是 伏尔泰 ,他的思想主张是 反对封建专 制,主 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 。 2、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 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3、牛顿:万有引力 微积分 力学三定律 达尔文:《物种起源》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第23课 1、德国的 贝多芬 是伟大的作曲家,其代表作是 《英雄交响曲》 。 2、列宁称 列夫托尔斯泰 为“俄国革命的镜子”,该作家的代表 作是《战争与和平》 、《复活》 。 3、近代荷兰的 梵高 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画家,代表作是《向日 葵》。 二、能力提高 1、19世纪70年代在电力技术方面领先的国家是( ) A. 中国和美国 B. 中国和德国 C. 美国和德国 D.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