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导学案
穷人导学案教师

课题9、穷人课型精读课学生姓名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学会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再读课文,抓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最后拓展延伸,续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重点1、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难点2、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学法朗读、讨论学习过程【课前预习】字词我过关,课文我读通(一)、识字写字1、学法指导:独立阅读课文,找出生字,注上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易混易错的多读多认几遍。
2、达标训练(1)、读准下列词语,注意带点字的字形。
呼啸、舒适、搁.板、勉强、填.饱、抱怨.、倾.听、裹.住、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寡.妇、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汹涌澎湃.(2)、给多音字组词。
作得(3)、看拼音写出规范、美观的字。
bào yuàn dǎo méi kuíwúyōu lǜgēbǎn()()()()()(二)积词用词1、学法指导:用“”划出新词,读读记记,理解词语意思,用词说话写话。
2、达标训练:(1)、读读记记下列词语。
汹涌澎湃、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又潮湿又阴冷、魁梧黎黑湿淋淋、缝缝补补(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
呼啸抱怨倒霉忧虑自作自受心惊肉跳汹涌澎湃魁梧黎黑一、新课导入1. “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些什么?(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2. 为了解开同学们的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出现的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新词。
2.理解重点句(l)“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2)“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3)“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了解穷人的美好心灵,向学生进行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体会穷人夫妇的心灵之美。
学法引导:1.教师教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感情朗读,激发学生情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学法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感情朗读课文。
展开想象,以升华情感。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难点1.分析掌握桑娜内心的矛盾,体会桑娜的善良是本文重点。
2.展开想象,续编《穷人》这个故事是难点。
(二)疑点体现桑娜内心矛盾的重点语句。
(三)解决办法采用抓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指导朗读来解决重难点;启发学生在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及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启发,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教师穿插感情描述,感情朗读课文。
(二)学生活动设计1.自读自悟,勾画重点词句,质疑问难。
2.小组讨论重点问题。
3.感情朗读课文,表现主人公心灵美好。
4.续编《穷人》这个故事。
教具准备:自制Flash课件、Internet网络、平台、提供学生上网帐号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理清文章,感知形象。
1.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
2.初学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用一、二句话说一说。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桑娜和她的丈夫虽然日子过得极其艰难,但仍然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这样一件事。
《穷人》导学案

《穷人》导学案主备人:岳向明授课时间:【学习目标】一、预习目标1.认读、掌握生字:搁(板)、帐(子)、(抱)怨、揍(一顿)、掀(起)、寡(妇)、魁(梧)、(倒)霉、熬(过去)2.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心惊肉跳、勉强、倾听、探望、张罗、忐忑不安、自作自受、黧黑等。
3.了解课文内容,熟悉抓住人物、场景、理清线索的读书方法。
二、课堂目标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投入情感,展开想象,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2.与同伴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沙俄统治的黑暗以及穷人的贫苦生活。
4.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人性之美,感受和学习穷人勤劳、善良的品质。
【课时安排】3 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课前预习任务一、基础预习1、掌握课本上的注音词。
2、查字典,给课后方格内的字注音并组两个以上的词语。
3、查资料,了解并掌握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及代表作。
二、课文预习认认真真读三遍课文:第一遍,轻声慢读,读准每个字,读通每句话。
第二遍,快速默读,找出课文中依次出现的几个穷人是谁。
第三遍,仔细默读,将作者叙述的内容在脑海里转换成画面,看看作者重点描述了哪几个场景。
课堂学习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你穿上崭新闪亮的新衣服时,当你在宴席中享受丰盛的大餐时,当你在亲人的包围中感受着无比的幸福时,你可曾想到生活在极度贫困中的穷人?今天让我们跟随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走进穷人的世界,体验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心灵。
二、预习检测1、给下列字注音啸汹澎湃佑寡蜷揍黧搔2、根据拼音写汉字ge( )板抱yu m ( ) xi a(()起a(i )声叹气屮0()紧ku ( )w u ( ) s()开倒mei ()3、填空本文作者是_________ 国的_________________ ,他被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
4、反馈阅读情况:⑴指名若干学生,分段朗读全文。
《穷人》导学案

预时:16分钟
创读文本,拓展延伸
展示方案一:小小分析员
建议:1、以小小分析员的身份带领大家对课文的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进行分析,分析作者是如何抓住细节表现心情变化的。
2、分析时包含以下过程:
朗读-品析-联系-总结-感情读
(可运用多种形式:选读、留白读、PK读、齐度等)
《穷人》导学案
本周习惯养成:静心研读导学案,用方法指导行动
课题
《穷人》
第二课时
使用人
审核人
主备人
时间
导学流程
程序、方法、时间
内容、方案、建议
随堂笔记
明确目标
自读内容方案建议,明确目标。
1、我能学会本课生字词。
2、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小练笔:想象渔夫一家以后是怎么“熬”日子的?续编故事(完成随堂笔记三)
预时:14分钟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合作探究
(两人-四人-八人)
A、两人小对子
交换导学案,头碰头,案碰案,互查随堂笔记一,并互评。(用红笔)
预时:1分钟
B、四人小对子:
小组长主持,轮流发言。
1、交流随堂笔记二。
2、交流你画出来的描写心情变化的细节,体会这样写的好处。预时:4分钟
C、八人共同体
1、抽签:老师给出抽签顺序,组长参与抽签,确定展示小组,确定本组展示方案。
2、预展:大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展示任务,进行组内小展示。大组长带领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预时:4分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十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搁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魁梧、倒霉、揍一顿、后脑勺、熬过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德。
4、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德。
教具:投影片教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十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搁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魁梧、倒霉、揍一顿、后脑勺、熬过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
重难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
教具:投影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板书:穷人2、你了解穷人吗?他们的生活怎样?(引导学生简单地说说周围的穷人)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穷人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
A、出示b、自由读c、指名读d、齐读3、读完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读一读。
4、你明白了什么?三、精读领悟。
1、默读课文。
思考:文中的穷人有哪些?2、相机板书:桑娜、渔夫、西蒙3、速读课文。
画出可以看出穷人贫穷的句子,仔细地读一读。
谈谈你的体会。
4、自渎思考。
5、小组交流。
(交流所话句子及感受;一人说,其余人听,然后补充)6、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读读所话句子,教案《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教案4》,读中体会,然后再交流。
最后朗读领悟、提高、巩固。
四、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
3、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穷人》导学案

穷人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
能够准确读写下列词语:搁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魁梧、倒霉、揍一顿、后脑勺、熬过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协助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二段。
理解桑娜内心的矛盾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利用工具书自学课文,查字词意思。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简单感知桑娜夫妇的美好心灵,理解课文的思路。
教学重难点:目标3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渔夫和桑娜的勤劳淳朴和善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目标1、3
教学过程:
附:
板书设计:等待渔夫
桑娜探望西蒙勤劳、善良
穷人抱回孩子乐于助人
渔夫侥幸回来勇敢、坚强
. 能熬过来。
穷人导学案

穷人导学案引言:在当今社会,贫困问题依然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许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面临着无法满足基本需求的困境。
然而,尽管面临诸多困难,穷人们也有权利接受教育,并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
本导学案将介绍穷人们如何通过教育获得机会,并给出一些建议,帮助那些处于贫困中的人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教育是突破贫困的关键1.1 教育的意义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育,贫困家庭的孩子可以打破贫困的循环,获得更好的机会。
1.2 教育的机会均等性虽然贫穷限制了许多穷人接受教育的机会,但是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实现教育的机会均等性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来推动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
二、穷人如何获得教育机会2.1 政府的角色政府应该为贫困家庭提供教育补助金、减免学费等政策,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
2.2 非政府组织的帮助各种非政府组织通过提供奖学金、教材资助、义务教育等方式帮助穷人们获得教育机会。
2.3 个人努力穷人们需要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主动争取自己的机会。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免费课程、自学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三、克服困难的建议3.1 打破心理障碍穷人们需要克服贫困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挫折感,保持积极的心态。
3.2 制定目标穷人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制定可行的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3.3 寻找支持网络与其他穷人分享经验并寻求他们的帮助。
同时,寻找教育和职业支持组织,获取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结论:教育是穷人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
尽管穷人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他们有机会接受教育,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就能够获得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努力都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力量。
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可以帮助穷人们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穷人 导学案

9、穷人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别:【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等12个词语。
2、有感情、流利地读课文。
3、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给课文分段。
感受穷人的“穷”在哪里?【资料链接】: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伟大作家。
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晚年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课前独学】:一、朗读课文。
(温馨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次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二、自学12个生字、生词并抄写。
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呼啸、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忐忑不安、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三、默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穷人》的作者是国著名的,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我还知道他写的《》和《》。
2、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四、我能用学过的“段意合并法”来概括课文的大意。
(也可以用别的方法来概括)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讲了第二部分(3-11自然段)讲了第一部分(12-27自然段)讲了第1学时【学习目标】:一、导学引领(一)检查独学情况。
1.相互检查字词独学情况。
2.自由读课文交流汇报:(1)我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根据课文内容我可以将文章分为这几部分。
(二)课中独学,准备展示交流。
自由读课文,我能边读边用记号画出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穷”的语句,并写点自己的感受。
(多角度感受穷人的“穷”。
)(1)从屋内的摆设、吃、穿,看出“穷”。
我来朗读相关句段,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2)从桑娜和渔夫的忙碌看出“穷”。
我来朗读相关句段,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3)找出环境描写的语句,思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二、检测反馈1、看拼音写词语。
Gē bǎn bào yuàn xiān qǐkuí wú dǎo méi ()() ( ) ( ) ( ) yōu lǜ()2、根据意思写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
穷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
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
受、缝缝补补”等词语。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
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
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学习重点: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学习难点:环境描写的侧面烘托作用。
学法提示:自主合作学习,分类划出相关语句,边读边思考,把自己的理解
和感悟简单标注在课文的空白处。并尝试有感情地读一读,完成下列任务。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正确地读课文2—3遍,完成下列各题。
1、多音字组词。
mó( ) qiáng( ) dé ( ) zuō
( )
模 强 qiǎng( )得 作
mú( ) jiàng( ) děi( ) zuò
( )
2、比一比,再组词。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怨( )梧( )霉( )虑( )搁(
)
祭( )悟( )毒( )虚( )阁(
)
3、从课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保护( )看望( )高大( )舒服( )
埋怨( )仍然( )担心( )七上八下(
)
(二)多读几遍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的穷人给你留下怎
样的印象?
(三)挑战自我
再读几遍课文,按照“等待丈夫——抱回孤儿——丈夫归来”的顺序把课文分
为三个部分。
等待丈夫:( )——( )自然段。
抱回孤儿:( )——( )自然段。
丈夫归来:( )——( )自然段。
(四)自学后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交流
疑问一:
疑问二:
二、合作探究: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著名的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多
读几遍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语句,有感情地读
一读,说一说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学法提示:自主合作学习,分类划出相关语句,边读边思考,把自己的理解
和感悟简单标注在课文的空白处。并尝试有感情地读一读,完成下列任务。
1、 课文中的环境描写既有天气描写,也有桑娜与西蒙两家情景描写,画出相
关语句,认真读一读,说一说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对刻画桑娜与渔夫的形象有什么
作用?
2、课文中的心理描写很多,请你找出来读一读,体会桑娜抱孤儿回家后复杂
的心理活动,说说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的时候想到了哪些?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在文中空白处做批注。并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表达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
3、认真读一读课文中桑娜和渔夫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在
对话中,桑娜为什么出现了两次沉默?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为了表现“穷人”的高尚品质,作者是如何表
达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大胆想象,学习表达。
展开想象续写《穷人》,要求把握主线,人物性格、品质不变,写后和同学交流。
四、达标训练
1、听写目标中的词语。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渔夫 ( )的天气 ( )的
屋子
( )的桑娜 ( )的神情 ( )的
餐具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 )的渔网 ( )的海风 ( )的
孩子
3、体会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序号。
(1)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2)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3)表示说话断断续续;(4)表示语意的跳跃。
l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 )
l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
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
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 )
l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 )
l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
( )
五、拓展延伸。
一 块 小 面 包
从前,有个地方闹饥荒。一位富有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二十个小孩召来,
对他们说:“这个篮子里的面包你们一人一块。在上帝带来好光景以前,你们每
天都可以来拿一块面包。”
这些饥饿的孩子蜂拥而上,围住蓝子你推我嚷,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想拿到最
大的面包。最后,等他们拿到了面包,也没有向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就
走了。
但是格林琴,这位衣着贫寒的小姑娘,既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
他人争抢。她只是谦让地站在一步之外,等那些孩子离去以后,才拿起剩在篮子
里最小的一块面包。她亲吻了面包师的手以表示感谢,然后才回家。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第二天,那些孩子同先前一样,抢在前面。而羞怯、可怜的小格林琴只得到
一块比头一天还小一半的面包。当她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
的银币掉了出来。
妈妈惊奇地叫道:“立即把钱送回去,一定是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揉进去的,
赶快去,格林琴,赶快去!”当小姑娘把妈妈的话告诉面包师的时候,他说:“不,
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把银币放进小面包里的,我要奖励你。愿你永远
保持现在这样一颗平安、感恩的心。回家吧,告诉你妈妈这些钱是你的了。”
何为贫穷
一天,富有的父亲带着小儿子去乡下旅行,想让他见识一下穷人是怎么生活
的。在农场最穷的人家里他们度过了一天一夜。旅行结束后,父亲问儿子,“旅
行怎么样?”“好极了!”“这回你知道穷人是怎么过日子的了?”
儿子回答:“我发现咱家里只有一条狗,可是他们家里却有四条狗;咱家仅
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的中央,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头的小河;我们的花园里只
有几盏灯,可他们却有满天的星星;还有,我们的院子只有那么一点儿,可他们
的院子却有整个农场那么大!”儿子说完,父亲哑口无言。接着儿子又说:“感
谢父亲让我明白了我们有多么贫穷!”
认真读读上面两个故事,结合课文《穷人》,把你对贫穷的理解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