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第九章补充练习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初级会计实务第九章习题答案部分.docx

初级会计实务第九章习题答案部分.docx

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1: D[解析]:分步法,是指按照生产过程中各个加工步骤(分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冶金、纺织、机械制造等。

选项D发电企业适用品种法核算。

[该题针对“分步法"知识点进行考核]2[答案]:C[解析]:品种法,适用于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

[该题针对“品种法”知识点进行考核]3[答案D[解析]:逐步结转分步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成本,即在各步骤完工产品和在产品Z间进行分配。

其优点:一是能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二是为各生产步骤的在产品实物管理及资金管理提供资料;三是能够全面地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更好地满足各生产步骤成本管理的要求。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需要按步结转半成品成本的,选项D 错误。

[该题针对“分步法”知识点进行考核]4[答案]:C[解析]: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一计划数量)x计划价格=(120-100)x10 =200 (元)。

[该题针对“产品单位成本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5[答案]:B[解析]:甲公司因每小吋工资成本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为=实际工吋x (实际每小吋工资成本一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300x (13—12) =300 (元)。

[该题针对“产品单位成本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6[答案]:C[解析]:通过计算成本利润率对企业经营效益进行评价的方法属于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

[该题针对“产品总成本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7[答案]:C[解析]:构成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某项指标的各个组织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即部分与全部的比率,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

选项A属于对比分析法;选项B.D属于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

「该题针对“产品总成本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8[答案]:B[解析]:直接材料成本比率=直接材料成本三产品成本xl00% = l 160-2 000x100% =58%[该题针对“产品总成本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9[答案_]:A[解析]: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则会影响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同时发生变动。

2024初级会计实务练习题第9章(含答案解析)

2024初级会计实务练习题第9章(含答案解析)

2024初级会计实务练习题第9章(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各项中,一般不属于成本项目的是()。

A.直接材料B.折旧费C.制造费用D.直接人工『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成本项目的内容。

对于制造企业,一般可设置“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

2.下列各项中,关于分批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产品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B.月末一般无需进行在产品与完工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C.适用于精密仪器制造D.产品成本计算期与财务报告期基本一致『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分批法的特点。

选项D,分批法下,产品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但与财务报告期不一致。

3.☆甲制造业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消耗的燃料为600千克,每千克10元。

本月投产A产品10件,B产品20件;A产品燃料消耗定额为10千克,B产品燃料消耗定额为25千克。

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燃料费用,则B产品应负担的燃料费用为()元。

A.1 000B.5 000 C .4 285.71 D.1 714.29『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

A产品的燃料定额消耗量=10×10=100(千克);B产品的燃料定额消耗量=20×25=500(千克);燃料费用的分配率=600×10÷(100+500)=10;B产品应负担的燃料费用=500×10=5 000(元)。

4.☆某企业有甲、乙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2022年5月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前,甲车间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归集辅助生产费用21.6万元;当月交互分配时,甲车间由乙车间分入辅助生产费用1.4万元,向乙车间分出辅助生产费用1.8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由甲车间向其他部门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为()万元。

A.21.6B.21.2C.22D.2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交互分配法的计算。

2020年国开《成本会计》章节练习及参考答案

2020年国开《成本会计》章节练习及参考答案

2020年国开《成本会计》章节练习及参考答案一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A)。

A、生产费用B、销售费用C、财务费用D、管理费用2、可控成本是指(B)。

A、责任者无法控制的成本B、责任者职能范围可以控制的成本C、标准成本D、主要产品成本3、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C)。

A、金融手续费B、广告费C、废品损失D、行政人员差旅费4、产品成本的经济内容包括(A)。

A、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价值的货币表现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D、物化劳动和生产者必要活劳动5、在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中,(B)是成本会计的核心。

A、成本决策B、成本核算C、成本分析D、成本考核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CD)。

A、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工B、按成本会计的对象分工C、集中工作方式D、分散工作方式E、统一工作方式2、成本会计的职能有(ABCDEFG)等。

A、成本预测B、成本决策C、成本控制D、成本核算E、成本计划F、成本分析G、成本考核3、企业内与成本会计有关的规章制度包括(ABCDEFGH)。

A、计量验收制度B、定额管理制度C、岗位责任制D、考勤制度E、质量检查制度F、材料收发领退制度G、设备管理和维修制度H、费用开支规定4、按照费用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分类,生产费用可以分为(AB)。

A、直接费用B、间接费用C、固定费用D、变动费用E、期间费用5、按照费用与产品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生产费用可以分为(BC)。

A、固定费用B、基本费用C、一般费用D、制造费用E、直接费用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不形成商品价值的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也计入了产品成本。

正确2、成本预测和计划是成本会计的最基本的职能。

正确3、按照成本与特定产品的关系,可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成本会计第九章测试卷及答案

成本会计第九章测试卷及答案

《成本会计第九章测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题)1. 标准成本法中的“标准成本”通常是指()。

A. 实际成本B. 理想标准成本C. 正常标准成本D. 现行标准成本2. 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差异在期末一般()。

A. 不结转B. 结转至销售成本C. 结转至生产成本D. 结转至管理费用3.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包括效率差异和()。

A. 耗费差异B. 工资率差异C. 产量差异D. 用量差异4. 标准成本法下,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由于()之间的差异而导致的。

A. 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B. 实际分配率与标准分配率C. 实际工时与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D. 预算工时与标准工时5. 以下关于标准成本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标准成本可以作为评价和考核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依据B. 标准成本可以为正确进行经营决策提供有用的数据C. 标准成本通常是指产品的实际成本D. 标准成本通常有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和现行标准成本三种6. 在标准成本制度下,计算数量差异的基础是()。

A. 标准价格B. 实际价格C. 标准用量D. 实际用量7. 标准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可以分解为()。

A. 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B. 耗费差异、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C. 耗费差异、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D. 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8.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A. 材料质量的变化B. 采购部门的责任C. 生产部门的责任D. 运输部门的责任9. 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差异是指()之间的差额。

A. 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B. 预算成本与标准成本C. 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D. 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10. 标准成本法下,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是由于()之间的差异而导致的。

A. 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B. 实际分配率与标准分配率C. 实际工时与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D. 预算工时与标准工时11. 当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时,其差异为()。

A. 正数,称为有利差异B. 正数,称为不利差异C. 负数,称为有利差异D. 负数,称为不利差异12. 标准成本制度下,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形成原因的有()。

成本会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帐务处理——
①结转废品的生产成本
借:废品损失——A产品
2990

贷: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2990
②回收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500

贷:废品损失——A产品 500
③将废品损失2990-500=2490元转入合格产品成本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2490

贷:废品损失——A产品

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 89.45

贷:制造费用
430
计算分析题15——损失性费用的核算
(1)直接材料分配率=60000/500=120(元/件) 合格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80×120=57600(元) 废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0×120=2400(元) (2)直接人工分配率=14700/(480+20×50%)=30 废品应分配的人工费用=30×20×50%=300(元) (3)制造费用分配率=14210/(480+20×50%) =29 废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29×20×50%=290 (元) (4)废品成本合计为 2400+300+290=2990(元) 其中:500元的残料入库

=-430 ÷17525=-0.0245
甲:9000×(-0.0245)=-220.5 乙:4900×(-0.0245)=-120.05 丙:-430-(-220.5)-(-120.05)=-89.45
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20.5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20.05
管理部门应分担的成本差异

=1000 ×(-0.047)=-47
-799≠-800

(整理)成本会计9—11章练习题

(整理)成本会计9—11章练习题

《成本会计》9—11章练习题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一、填空题1.按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两种。

(答案:单步骤生产多步骤生产)2.按生产组织的特点,工业企业生产可分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

(答案: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产)3.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

(答案: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4.分批法一般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批、单件的单步骤生产多步骤生产)5.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包括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答案:分类法定额法)6.__________是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答案:品种法)二、单项选择题1.在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情况下,如果管理不要求分步计算产品成本,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 )。

A.分批法 B.分步法C. 分类法D.定额成本法2.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 C )。

A.分批法 B.分步法 C.分类法 D.品种法3.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的划分依据是( D )。

A.成本计算对象B.生产组织特点C.成本计算是否简便D.对于计算实际成本是否必不可少三、多项选择题1.品种法适用于( BD )。

A.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B.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C.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E.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2.成本计算方法应根据( BCD )来确定。

A.产品产量B.生产组织的特点C.生产工艺的特点 D.成本管理要求E.生产规模大小3.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 ABC )。

会计学基础概念第9章必做补充课后作业参考答案带解析

会计学基础概念第9章必做补充课后作业参考答案带解析

会计学基础概念第9章必做补充课后作业参考答案带解析第九章负债补充课后作业姓名:学号:班级:成绩一、单项选择题1、【例题单选题】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某7年应交各种税金为:增值税350万元,消费税15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35万元,房产税10万元,车船税5万元,所得税250万元。

上述各项税金应计入税金及附加账户的金额为()万元。

A.450B.200C.550D.18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计入税金及附加的金额=150+35+10+5=200(万元)。

2、【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关于相关税费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A.拥有产权房屋交纳的房产税计入房屋成本B.企业应交的城市维护建设税计入税金及附加C.签订购销合同缴纳的印花税计入主营业务成本D.商用货车缴纳的车船税计入管理费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选项ACD,应计入税金及附加。

3、【例题单选题】某企业2022年发生的相关税费如下:增值税1100000元,城镇土地使用税200000元,消费税500000元,土地增值税350000元,城市建设维护税税率为7%,下列关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处理,正确的是()。

A.借:管理费用112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112000B.借:管理费用150500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150500C.借:税金及附加112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112000D.借:税金及附加150500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15050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城市维护建设税=(1100000+500000)某7%=112000(元),应计入税金及附加。

4、【单选题】某企业计提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120000元。

下列各项中,关于该事项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借:管理费用12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提存计划——基本养老保险费120000B.借:制造费用12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提存计划——基本养老保险费120000C.借:制造费用120000贷:银行存款120000D.借:制造费用120000贷:其他应付款12000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计提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养老保险费:借:制造费用12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提存计划——基本养老保险费1200005、【单选题】企业作为福利为高管人员配备汽车。

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第九章试题和答案

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第九章试题和答案

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某种产品由三个生产步骤加工完成,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

本月第一生产步骤转入第二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为2 300元,第二生产步骤转入第三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为4 100元。

本月第三生产步骤发生的费用为2 500元(不包括上一生产步骤转入的费用),第三步骤月初在产品费用为800元,月末在产品费用为600元,本月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为()元。

A、10 900B、6 800C、6 400D、2 7002、乙企业2010年成本为400万元,销售收入为1 000万元,则该企业的营业收入成本率为()。

A、40%B、60%C、166%D、250%3、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以()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A、产品品种B、产品批别C、生产步骤D、产品产量4、某企业2013年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为3 200万元,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为3 100万元,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为3 050万元。

则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为()万元。

A、200B、150C、100D、505、甲公司生产N产品,材料消耗量某月份计划54千克,实际耗用50千克;材料的价格计划1 200元/千克,本月实际1 150元/千克。

甲公司某月份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是()元。

A、-2 700B、2 700C、-2 500D、2 5006、下列各项对产品成本的分析方法中,属于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的是()。

A、将本期实际成本与前期实际成本进行比较B、计算直接材料成本比率C、计算制造费用占产品成本的比重D、计算分析本期成本利润率7、下列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中,适用于单步骤、大批量生产的是()。

A、分批法B、分步法C、品种法D、分类法8、某企业实行计时工资制度生产甲产品。

单位产品计划工时10小时,实际工时11小时,每小时计划工资成本80元,每小时实际工资成本100元,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对直接人工成本变动的影响金额为()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会计第九章补充练习(辅助方法):
习题一:练习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
资料:
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类产品,按品种法计算类别成本。

甲类产品有A、B、C 三种规格产品,采用系数比例法计算类内产品成本;材料费用按材料定额成本计算系数分配,工、费按工时定额计算系数分配,以A产品为标准产品。

该工厂20XX年10月的产品成本计算资料如下:
1.甲类产品月初、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和本月生产费用如表所示:
(单位:元)
2.产量及定额资料如表所示:
要求:
1.计算甲类产品成本,登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类产品)”明细账。

2.计算各产品的材料、工时定额系数和各产品标准产量。

3.计算类内各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步:计算甲类产品成本
甲类产品成本计算单(单位:元)
第二步:计算甲类产品系数
甲类产品系数计算表
第三步:计算甲类各产品的成本
甲类产品成本计算单(金额单位:元)
分配率计算过程:
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甲类产成品原材料成本÷材料总系数=62550÷1390=45元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甲类产成品直接人工成本÷工费总系数=9800÷1225=8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甲类产成品制造费用÷工费总系数=10290÷1225=8.4元
费用分配计算过程:
A产品分摊的直接材料成本=A产品材料总系数*材料分配率=500*45=22500元
B产品分摊的直接材料成本=B产品材料总系数*材料分配率=350*45=15750元
C产品分摊的直接材料成本=C产品材料总系数*材料分配率=540*45=24300元
A产品分摊的直接人工费用=A产品工费总系数*人工分配率=500*8=4000元
B产品分摊的直接人工费用=B产品工费总系数*人工分配率=320*8=2560元C产品分摊的直接人工费用= C产品工费总系数*人工分配率=405*8=3240元
A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A产品工费总系数*制造费用分配率=500*8.4=4200元B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 B产品工费总系数*制造费用分配率=320*8.4=2688元C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 C产品工费总系数*制造费用分配率=405*8.4=3402元
注:C产品分摊的材料、人工及制造费用也都可以采用减法。

计算各产品单位成本:各产品总成本÷各产品实际产量
A产品单位成本=30700÷500=61.40元
B产品单位成本=20998÷400=52.495元
C产品单位成本=30942÷450=68.76元
习题二:练习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
资料:大华工厂生产甲、乙、丙三种三种产品,这三种产品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相近,因而归为一类产品(A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A类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在产品数量波动也不大,因而月末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

以乙产品为标准产品,原材料费用按材料消耗定额计算系数,工、费按工时定额计算系数。

A类完工产品成本以及产量和定额资料等见下表:
A类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量及定额资料
要求:计算并填制下列A类产品系数计算表和A类产品成本计算表。

填表计算如下:
(1)A类产品系数计算表
A类产品系数计算表
(2)A类产品成本计算单
A类产品成本计算单
分配率计算过程:
直接材料分配率=67200÷4200=16(元)
直接人工分配率= 12876 ÷3700=3.48(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38184÷3700=10.32(元)
习题三:练习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
资料:
某企业对甲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

本月有关甲产品直接材料的资料如下:(1)月初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为1 000元,月初在产品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200元(即-200元,下同),月初在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调整后降低100元。

定额变动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2)本月原材料定额费用为9 000元,本月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97元。

(3)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1%,原材料成本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4)本月完工产品的定额原材料费用为8 100元。

要求:
(1)计算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

(2)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直接材料实际费用(脱离定额差异按定额费用比例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

计算:
(1)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1000-100)+9000-8100=1800元
(2)月初在产品调整后的定额原材料费用=1000-100=900元月初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变动差异=100元
本月定额原材料费用的合计=900+9000=9900元
本月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合计=(-200)+(-97)= -297元
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分配率=(-297)÷9900= -0.03
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 8100×(-0.03)= -243元
月末在产品的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 1800×(-0.03)=-54元
{或:(-297)-(-243)=-54}本月发生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本月原材料定额费用+本月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
=(9000-97)×1%=79.03元
本月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实际费用
=完工产品的定额原材料费用+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
+定额变动差异+材料成本差异
=8100+(-243)+100+79.03=8046.03
月末在产品的直接材料实际费用
=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月末在产品的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
=1800+(-54)=1746元
习题四:练习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
资料:乙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其原材料费用如下:
(1)月初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为1 800元,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30元(即-30元,下同),月初在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调整后降低200元。

定额变动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2)本月发生:原材料定额费用为5 400元,脱离定额差异为100元。

本月完工产品的定额原材料费用为4 800元
(3)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原材料成本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要求:
(1)计算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

(2)计算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分配率(脱离定额差异按定额费用比例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

(3)计算本月原材料费用的材料成本差异。

(4)计算本月完工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

(5)计算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

计算:
(1)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1800-200)+5400-4800=2200元
(2)月初在产品调整后的定额原材料费用=1800-200=1600元月初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变动差异=200元(由完工产品负担)
本月定额原材料费用的合计=1600+5400=7000元
本月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合计=(-30)+100= 70元
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分配率=70÷7000= 0.01
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 4800×0.01= 48元
月末在产品的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 2200×0.01=22元
(或:70-48=22)本月发生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本月原材料定额费用+本月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
=(7000+70)×1%=70.7元(由完工产品负担)
本月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实际费用
=完工产品的定额原材料费用+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
+定额变动差异+材料成本差异
=4800+48+200+70.7=5118.7
月末在产品的直接材料实际费用
=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月末在产品的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2200+22=2222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