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慎独

合集下载

关于慎独的演讲稿

关于慎独的演讲稿

关于慎独的演讲稿1. 慎独的演讲稿君子慎独,三省吾身敬重的领导,友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初一(5)班的田书越,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是三国时期蜀国国君刘备的临终嘱托,意在训练儿子刘禅不行轻视小事情,不要由于好事影响小就不去做,也不要由于坏事影响小就去做.这句话虽是古人的训诫,但今日对我们每一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先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同学们都晓得"大"是由"小"积累而成,假如你将来想干一番大事业,成为祖国栋梁之才,那么,你从小就应当多做"小事" ,"善事". 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件好事可以看出一个人高尚纯净的心灵.小事是大事的基础,大事是小事的累积.轻视一滴水就不会有有浩瀚的海洋.轻视一棵树,就不会有茂密的森林.轻视一砖一瓦,就不能盖好高楼大厦.因而我们从小就应养成多做小事善事的好习惯,好品德.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只需你稍稍专心,不经意间你就可以完成许多小善事.同学遇到疑问的问题,你可以出谋划策,共度难关;向贫困地区捐资捐物,你可以尽你所能,奉献爱心;校内里观察垃圾纸屑,你应当弯腰捡起,美化环境;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你应当乐观参与,为校抹黑;坐公共汽车,你会自动让座给有需要的人;在家里,你也会自动担当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切莫小看了这一桩桩小事,他们锻造的是你和善的质量和崇高的人格,在小事中你终将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其次,"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人犯错误,也往往是从并不起眼的小事开头的.坏事虽小,但它能腐蚀一个人的灵魂,日积月累,就会从量变导致量变,最终就会跃进犯罪的泥坑,成为可耻的罪人.所谓"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迟到,旷课,逃卫生,泡网吧,打架,骂人,甚至小偷小摸,同学们不要认为这是区区小事,假如我们不能熟悉到问题的严峻性,不防微杜渐加以改正,而依旧我行我素的话,就会进展到恶习成性,而最终走上违法道路,遭到法律的制裁.同学们:请留意你的行动,由于行为能变成习惯,请留意你的习惯,由于习惯能成为性格,请留意你的性格,由于性格能打算你的命运.小和大是相对的,但善与恶是肯定的,再小的善也是善,再小的恶也是恶.善是一种循环,恶也是一种循环,美妙的生活在大家的点点滴滴中制造,在持之以恒中延长,让我们一直记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演讲稿:慎独人生不是轻装上阵的战役,而是背着行囊的旅行。

2024年慎始慎独慎微心得体会(三篇)

2024年慎始慎独慎微心得体会(三篇)

2024年慎始慎独慎微心得体会2024年,作为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我在这一年里经历了许多事情,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慎始。

今年的一月,我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我下定决心要充分利用每一天,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上。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发现自己常常会拖延、浪费时间,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因此,我开始每天早起并制定详细的计划,将每一天的时间分配给各项任务和学习,不再随意浪费时间。

通过慎始,我发现我的工作效率有了显著的提升,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工作中,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其次,慎独。

在这个喧嚣的社会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迷失了自我。

因此,慎独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内心的净化非常重要。

我学会了独处,通过读书、思考和反思,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和追求。

慎独使我能够独立思考问题,不被他人的意见左右,坚持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

同时,慎独也让我有了更多的平静和内心的宁静,能够更好地面对挫折和困难。

再次,慎微。

微小的事情往往能够积累成大的成就。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真切地感受到微小事物的重要性。

无论是对于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应该慎重地对待每一个细节。

微笑、理解、关心、帮助他人,这些微小而善意的行为常常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

慎微也意味着对待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的用心。

只有从微小的事情做起,才能够成就更大的事业。

在2024年,我也学会了更加珍惜时间。

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不能浪费它。

每一天都应该充实而有意义,不要虚度。

我开始注重时间的规划和合理分配,避免浪费时间的行为。

通过有效利用时间,我发现自己能够做更多的事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有更多的时间用来享受生活和陪伴家人。

此外,我在2024年也学会了更加注重身心健康。

过去,我常常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在忙碌的工作中,我经常疲劳不堪,身体和精神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因此,我开始关注自己的饮食和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也给自己一些休息和放松的时间。

只有身心健康,才能够有更好的状态去完成工作和追求更高的目标。

慎独才能成就人生的例子(二)

慎独才能成就人生的例子(二)

慎独才能成就人生的例子(二)慎独才能成就人生的例子1. Isaac Newton(艾萨克·牛顿)•牛顿是物理学和数学领域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他曾经将自己关在房间里,独自思考并进行实验,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和微积分。

•牛顿的慎独精神使他能够集中注意力,并独立地推动科学的进步。

2. Steve Jobs(史蒂夫·乔布斯)•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也是现代科技产业的先驱之一。

•他经常独自思考和沉思,追求个人内心的满足。

•乔布斯的慎独精神使他能够思考出创新的产品,如iPhone和iPad,推动科技行业向前发展。

3. Albert Einstein(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提出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重要概念。

•他喜欢独自思考和沉思,并相信个人的创造力和直觉的力量。

•爱因斯坦的慎独精神使他能够以全新的思维方式理解宇宙的奥秘,并在物理学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贡献。

4. Virginia Woolf(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是20世纪伟大的作家和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她喜欢在孤独的环境中写作,倾听内心的声音,并寻找灵感。

•伍尔芙的慎独精神使她能够创作出具有深度和独特风格的作品,如《到灯塔》和《想象之房》。

5. Nikola Tesla(尼古拉·特斯拉)•特斯拉是电工和发明家,对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经常将自己与外界隔离开来,躲开人群,独自进行实验和思考。

•特斯拉的慎独精神使他能够集中精力解决问题,并实现了许多关于电力和电磁学的突破。

通过以上例子可见,慎独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它使得创作者能够独立思考,专注于目标,并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慎独的人更容易产生创意,并在他们所从事的领域取得成功。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和培养慎独的品质,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大学》中“慎独”的现实意义

《大学》中“慎独”的现实意义

《大学》中“慎独”的现实意义“慎独”就是“谨守道德之心”。

那么何为道德“道德就是关于人们的行为的规矩或准则,在本质上是为了某一范围内人们的利益而提出的对于人们行为的约束。

今社会物质条件高度发达,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成果时,有些人却失去了灵魂家园的绿洲,有些人开始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廉洁奉公,一不小心踩进罪恶泥潭,经不住各种诱惑,从此抛弃了自己的道德操守,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是因为不能谨守道德之心而造成的恶果,应该引以为戒。

可见,“慎独”就是挂在心头的警言,是阻止陷进罪恶泥坛的一把保护伞,是提升修养的一个弥久自新的好方法。

那么怎样能做到“慎独”呢当今时代要求我们要拥有一份主动认识自身的自省意识,一份对主体觉醒所必备的忧患意识,这对于形成“慎独”至关重要。

自省是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反省,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事应当做,什么事不该做。

鲁迅先生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和更无情的是解剖我自己。

”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经常自省是我们必修的功课。

一个人能经常检点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及时作出调整和约束,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自己犯错误,提高自己的修养。

何为忧患意识《中庸》讲“戒慎恐惧”,《尚书》讲“怵惕惟厉”,《诗经》讲“战战兢兢”,《周易》讲“终日乾乾”都是这种忧患意识的反映,忧患意识体现的是一种居安思危的高超智慧,有助于我们把握自己的道德底线,防患于未然,从而更好的应对一切。

自省和忧患这二意识的具备能够积极促成“慎独”的达成,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心所逾不逾矩”,以此更好地来实践于实际的生活。

“慎独”就是这样一种简朴的修身方法,需要我们“学而时习之”的长久修炼,正如“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所说,没有对“慎独”的执著不懈的追求,又怎得完美崇高的道德境界和人格魅力生命有如厚重的大地一样如此真实而具体,因此它应在该清醒的时候清醒,来吟唱人性真实的凯歌。

以“慎独”为主题,谈高分议论文“论点”和“分论点”的逻辑之美~

以“慎独”为主题,谈高分议论文“论点”和“分论点”的逻辑之美~
番外:
有分论点固然可成佳作,不设分论点也是可圈可点的,同题异构,看郑州一中学子如何强——
慎 独
郑州一中某学子
很小的时候就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孩子同父亲去钓鱼,在距准许钓鲈鱼还有2个小时的晚上十点,孩子从水中拖出一条他们谁都没有钓到过的大鲈鱼,孩子以无人看到为由要求把鲈鱼放进鱼篓,父亲却低沉但坚定的语调说:”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理由是:上帝知道!是的,上帝虽是虚无的神灵,但心灵却是自身的“上帝”,一个人独处之时要谨守正道。慎独,因为“上帝”知道。
高二(18)班任思瑶:《春江潮水连海平,慎独之月共潮生》
论点:身为中国青年,吾辈更应以“慎独”为戒尺,令慎独如皎皎月轮,与我们共存。
分论点:
青山远黛,慎独是花开的一抹灿烂。(子罕)
春江海平,慎独是共潮的一轮皎洁。(杨震)
水光潋滟,慎独是相宜的一羽惊鸿。(许衡)
解析:论点是青年要慎独,而分论点则以“山中之花”“江中之月”“水中之鸿”为喻体,强调“慎独”的重要性,从“为什么”的角度设立分论点。
高二(17)班李佳佳《非自律无以明志,非慎独无以致远》
论点:我辈青年,当以自律明志,以慎独致远。
分论点:
人生是舟,以自律为帆,而慎独作桨,走向正确的航道。(许衡)
人生是树,以自律为水,而慎独为光,结出成功的果实。(甄彬)
人生是花,以自律为土,而慎独为养,绽开美丽的花朵。(叶存仁)
解析:论点强调青年要慎独,而分论点则给出“走向正确的航道”“结出成功的果实”“绽开美丽的花朵”三种“慎独”的益处,从“为什么”的角度设立分论点。
人生是舟,以自律为帆,而慎独作桨,走向正确的航道。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元代大学者许衡与几人结伴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中途遇梨树,众人取梨解渴,唯许衡言:“世道乱,而我的心不乱,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美国施舍之粮,虽死不受;不惧饮贪泉,终当不易心……他们用慎独、自律走向人生价值之路。因此,当我们面临诱惑时,不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而是要鼓起勇气,冷静沉着,认清诱惑,厘定“慎独”的标准,如此,人人便皆可驶向人生价值的正确航道。

关于慎独的记叙文

关于慎独的记叙文

关于慎独的记叙文慎独,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处事原则,是指在独处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律,通过自省和思考来提高个人修养和智慧。

它强调个体在独处时要谦虚谨慎,不妄言妄行,不随波逐流,而是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追求真理和真正的价值。

慎独是一种追求内心自由的态度。

在这个喧嚣嘈杂的社会中,人们往往被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所迷惑,难以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慎独则要求个体在独处时能够远离外界的干扰,专注于内心的探索和反思。

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内心的声音,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

慎独也是一种提升个人修养的方式。

在独处时,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审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正。

通过这种自我反省和修正,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素养和道德水平。

而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也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做到言行一致,做到真正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慎独也是一种独立思考的方式。

在独处时,我们可以放下外界的偏见和压力,真正地思考问题,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

只有在独自思考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够摆脱群体的思维定势,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慎独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分析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慎独还是一种培养自律能力的方式。

在独处时,我们可以约束自己的思维和行为,避免走入错误的道路。

慎独要求我们在独处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律,不做任何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

只有通过这种自律,我们才能够拥有自由和独立的人格,真正地成为一个有担当和责任心的人。

慎独是一种追求内心自由、提升个人修养、独立思考和培养自律能力的生活态度和处事原则。

在这个快节奏和浮躁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慎独来帮助我们找回自己,找回内心的平静和自律。

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真正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和有担当的人。

让我们一起慎独,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正的价值!。

曾国藩之“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课

曾国藩之“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课
【评点】
“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课
这封信所说的四门日课,最早见于曾氏同治九年九月二十二日记。其时曾氏已奉调两江,天津教案的处理也告一段落,第二天一早即由儿子纪泽陪同进京陛见,然后再南下金陵。这天晚上,他在天津寓所写下一段日记:“是日细思古人功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曰慎独则心泰,曰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曰(sǒu),内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一,斋庄不懈,故身强。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我,故人悦。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四者之功夫果至,则四者之效验自臻(zhēn)。余老矣,亦尚思少致吾功,以求万一之效耳。”
前附的《君子慎独论》,就写在这个时期。文章开篇便说:“尝谓独也者,君子与小人共焉者也。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贪妄,积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懔其为独而生一念之诚,积诚为慎,而自慊之功密。”他在分析君子与小人独处时对“善”与“不善”的不同想法之后,概括道:“独知之地,慎之又慎。此圣经之要领,而后贤所切究者也。”一个人独处尚且能为善去恶,其心中自然无一内愧之事,什么时候都能坦然面对世界。
梦中的事,天地间惟有他一人知道,即便对于这种状况下所流露的一丝贪欲,他也要写在日记上,对自己痛自刻责,“慎独”到了何等自觉的地步!令人不由得想起“文革”期间当局所提倡的“灵魂深处爆发革命”。
古代的圣君贤相,比如商汤从天还没亮就开始操劳,文王到太阳偏西时仍然没有闲暇,周公夜以继日通宵达旦,无时无刻不以勤劳自勉。《无逸》篇,可以推之于勤劳则增寿,安逸则早亡,次次试行没有不被验证的。为自己打算,则必须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在困境中奋力前行,操心竭虑,而后可以增智慧、长见识。为天下人打算,一定要使自己饥渴,自己陷于水火之中,把民贼独夫不被擒获引为自己的罪过。大禹治水四年,过家门而不入,墨子摩顶放踵,以有利于天下,都是极俭朴以修身,极勤劳以救百姓的实例。所以荀子爱称赞大禹、墨翟的行为,因为他们勤劳。自从我领兵以来,每每见到人有一才一技,能吃苦耐劳的,没有不重用,使他们能有所成就的。而那些没有才技,不惯于劳作的,都被当时的人们所唾弃,饥冻而死。所以勤勉能使人长寿,安逸使人夭亡;勤勉则人尽其材,安逸则无能而被人抛弃;勤能够广济百姓,而神灵敬仰,安逸对人无好处,鬼神也不羡慕。因此君子如果要担起人神所赋予的责任,没有比学习劳动更重要的了。

关于慎独的名人事例

关于慎独的名人事例

关于慎独的名人事例有关慎独的名人故事1、暮夜无知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泉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

王密说:“暮夜无知。

”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

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慎独自律,不为金钱所动,从而留下千古美谈。

2、许衡的故事许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

一年夏天,许衡与很多人一起逃难。

在经过河阳时,由于长途跋涉,加之天气炎热,所有人都感到饥渴难耐。

这时,有人突然发现道路附近刚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树,梨树上结满了清甜的梨子。

于是,大家都你争我抢地爬上树去摘梨来吃,唯独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于树下不为所动。

众人觉得奇怪,有人便问许衡:“你为何不去摘个梨来解解渴呢?”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问的人不禁笑了,说:“现在时局如此之乱,大家都各自逃难,眼前的这棵梨树的主人早就不在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许衡说;“梨树失去了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许衡始终没有摘梨。

3、徐溥的豆子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读书刻苦。

少年时代的徐溥性格沉稳,举止老成,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

一次塾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由此对他十分赞赏。

徐溥还效仿古人,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

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

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渐渐显得微不足道。

直到他后来为官,一直都还保留着这一习惯。

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地修炼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来终于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慎独”
什么是“慎独”
初闻慎独,大家别害怕这个词和“台独”没有一点关系。

语出《礼记·大学》:“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同时在《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有阐述。

其意是当独自一人而无别人监视时,也要表里一致,严守本分,不做坏事,不自欺。

怎样做到“慎独”
真正做到慎独,是一个人道德水平的升华。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在荒郊野外时就随意摘无人看管的水果和蔬菜;有人官做到一定地位时就失去自我约束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白天是人,晚上是鬼。

上班时道貌岸然,下班后出入声色场所,花天酒地。

这就背离了慎独的初衷。

在今天,人们衣食无忧,受教育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必将向更高层次的社会形态迈进,这样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自身修养,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

慎独着眼于“隐”和“微”,但却能因小见大,因微见著。

一般说来,在众目睽睽之下,除那些恶行昭彰的人外,人们一般会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但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做了坏事也不可能有人知道的情况下,不少人会对自己的要求有所放松,甚至肆无忌惮。

其实我们做工作也是一样,真正做到领导在与不在都是一
个样,人没有人监管也是一个样,处处严于律己,真正甩脱规章制度亦或是法律法规的束缚。

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做事情都从善心出发,不做违背道德的事,那么这个人就是真君子。

最后将一句自省与大家分享:“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