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教育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田园活动方案 幼儿园田园活动

幼儿园小田园活动方案 幼儿园田园活动

幼儿园小田园活动方案随着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人们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日益增长。

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小田园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教育方式。

小田园活动是指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并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幼儿园小田园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的选择1. 春天的小田园活动2. 夏日的田园体验3. 秋天的丰收乐园4. 冬日的雪中乐趣二、活动内容的设置1. 自然观察在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花草树木、小动物等自然元素,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好奇心,同时让幼儿了解自然界的奥秘。

2. 种植体验可以让幼儿参与植物的种植活动,从播种、浇水到观察生长,让幼儿亲身体验生命的成长过程,在体验中培养爱心和责任感。

3. 自然游戏安排一些小型的自然游戏,如躲猫猫、捉蝴蝶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自然之美,增强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 创意手工引导幼儿利用自然材料进行手工创作,如叶子拓片、果壳画等,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自然的美和艺术的乐趣。

5. 田园诗歌通过欣赏和朗读一些与自然田园相关的诗歌,让幼儿陶冶情操,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6. 环保宣传在活动中,可以结合环保知识,让幼儿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活动实施的注意事项1. 第一在活动中,一定要做到第一,严格保障幼儿的人身,并做好防晒、防蚊虫等工作。

2. 灵活多样活动内容要设计多样,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3. 考虑季节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调整活动内容和形式,使之更加贴近自然和孩子们的实际需求。

四、活动的意义和价值1. 培养爱心小田园活动能让幼儿在自然中感受生命的美好和神奇,从中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2. 促进发展通过小田园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浙江省义乌市东河小学:实施田园教育 培育雅善少年

浙江省义乌市东河小学:实施田园教育 培育雅善少年

浙江省义乌市东河小学:实施田园教育培育雅善少年田园教育是一种以自然为背景,以生活为主题的教育形式,它将自然和人文结合起来,通过亲近自然,了解生命,培养情感,提高素质,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浙江省义乌市东河小学积极推行田园教育,旨在培育雅善少年,让孩子们感受自然、体验生活、接受教育,成为有爱、有德、有知的人。

田园教育的核心是让孩子们体验自然,学会关爱自然。

东河小学在校园建设中,把环保模块融入到教学中,建设了生态园、混合林、果树园等区域,还设置了池塘、亲水台等设施,让孩子们在教学之余,能够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关爱自然。

在这里,孩子们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体验生活的乐趣。

田园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情感。

东河小学的田园教育不仅是一个纯粹的学习空间,更是一个充满情感的生活空间。

学校注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推行班主任制度,由班主任引导孩子们参与各种活动,让孩子们在田园教育中发现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逐渐培养出自信、勇气和积极的精神状态。

田园教育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升孩子的素养。

东河小学注重在田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烹饪、手工、音乐、绘画等。

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可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技能和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同时也能发现并且培养自己的特长和潜力。

田园教育还注重提高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与生命意识。

东河小学的田园教育大多以实践为主,注重生命和环境的保护。

学校不仅定期举办生态环保知识讲座,还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环保活动和义工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意义和珍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生命意识。

总之,田园教育不仅使学生能够自然地联想和感悟,而且也能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自有所领悟。

东河小学在推行田园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学生情感、素养的培养和品德修养的提升,不断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相信,通过这种田园式教育,学生们必将更自信、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成长为有爱、有德、有知的人。

浅谈田园儿童诗教学

浅谈田园儿童诗教学

浅谈田园儿童诗教学发布时间:2022-06-05T14:59:27.66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6月2期作者:方丹丹[导读]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田园文化”渐渐被人类遗弃。

那么,怎样保存田园文化仅存的一点根脉,并进一步复兴它,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笔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试图通过田园文化和畅游儿童诗的整合研究,让田园文化得到复苏的同时,也能让儿童与田园有一场亲密的邂逅,使儿童诗情在田园畅游中点燃。

方丹丹浦江县黄宅镇中心小学 322204摘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田园文化”渐渐被人类遗弃。

那么,怎样保存田园文化仅存的一点根脉,并进一步复兴它,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笔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试图通过田园文化和畅游儿童诗的整合研究,让田园文化得到复苏的同时,也能让儿童与田园有一场亲密的邂逅,使儿童诗情在田园畅游中点燃。

关键词:田园文化畅游儿童诗创作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6-134-01学校在窗外,教育在窗外。

真正的教育总是自然的教育,田园的教育。

在现代教育也逐渐背离自己精神家园的今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呼唤教育的精神追求和皈依,崇尚扎根于心灵深处的对自由、尊严、纯真、圣爱和诗意的精神祈望与眷顾,走向现代的“田园教育”。

一、儿童诗意的生命需要田园文化的滋养苏联著名的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在帕夫雷什这所乡村中学工作了33年。

绿色的环境,美丽的自然,使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具有了诗一般的韵味。

“课本就是我们的周围世界,周围世界就是孩子们的课本,就是教材,他要求把孩子们带回到大自然中去,在田园里获取知识。

田园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它不仅仅是让孩子跑到田园里去嬉戏,更是一种精神和心灵的回归。

这里的田园是个实体,也是一种喻体。

苏霍姆林斯基尽管没有直接提出“田园教育”这一概念,但是他在帕夫雷什中学建立的“蓝天下的学校”,用美丽的大自然作为丰富的教育资源,把学校教育审美化,生活化,使帕夫雷什中学的教育充分享受了田园文化的滋养。

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的实践路径

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的实践路径

崔 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幼儿教育正面临深刻的变革。

在这一进程中,教师要积极践行田园教育理念,致力于引领幼儿走进大自然的怀抱,融入田园的诗意画卷,让幼儿在亲近自然中体验、感悟并汲取生命的智慧。

田园课程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地将课程内容与幼儿的田园生活紧密相连,构建了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教育模式。

在这样的课程中,幼儿能够自由成长,感受大自然的恩泽,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之情。

这种充满诗意和生命力的田园教育,不仅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还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一、结合季节变化,设计主题活动在幼儿教育的传统模式中,部分教师对于田园相关知识的讲解往往轻描淡写,甚至将重点知识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强加给幼儿。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能引发幼儿的厌学情绪,使他们产生抵触心理。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出发,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季节变化,设计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以增强幼儿的学习体验和实践乐趣。

例如,在春天,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赏花活动,带领他们参观果园,感受花朵的绽放和果实的生长,让幼儿在亲近自然中培养观察能力。

户外的放风筝活动不仅能释放幼儿的天性,还能促进他们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

夏天,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观察昆虫、玩吊床、树下乘凉等活动,让幼儿在体验中感受夏天的勃勃生机。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进田野和果园,采摘新鲜的蔬果,体验丰收的喜悦。

而冬天,雪花飘落,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打雪仗、堆雪人,让他们在冰雪世界中感受季节的变化,磨炼意志。

这些季节性主题活动的设计,不仅丰富了田园课程内容,还强化了幼儿的感知能力。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从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出发,充分挖掘幼儿园周边的自然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与幼儿一起探索、发现、学习和成长。

二、巧用本地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农村幼儿园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为田园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幼儿园小小农夫:田园体验活动总结

幼儿园小小农夫:田园体验活动总结

幼儿园小小农夫:田园体验活动总结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田园体验活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

通过参与田园体验活动,孩子们不仅可以接触自然,了解农业知识,培养动手能力,还可以增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将以“幼儿园小小农夫:田园体验活动总结”为主题,从不同角度全面地评估和探讨田园体验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进行深入分析。

二、田园体验活动对幼儿的意义1.田园体验活动能够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增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田园体验活动,孩子们可以了解不同季节的农作物生长规律,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农业的兴趣和了解。

3.参与田园体验活动,孩子们可以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锻炼大肌肉和小肌肉,促进身体的发展。

4.在田园体验活动中,孩子们能够体验耕种、播种、浇水、收割等劳动过程,培养孩子们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

5.通过参与田园体验活动,孩子们可以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感受集体劳动的乐趣和意义。

三、田园体验活动的方法与形式1.田园种植体验:让孩子们亲自体验种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的过程,培养孩子对种植的兴趣,提高观察、耐心和动手能力。

2.农作物观察和照顾活动:让孩子们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需求,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和爱心。

3.农耕文化体验:通过制作土陶、手工制作稻草人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4.农村家访与参观:通过组织农村家访和农田参观活动,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农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增强对农村的尊重和热爱。

四、田园体验活动对幼儿园教育的影响田园体验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意义。

1.丰富了幼儿园教育内容,拓展了教育领域,丰富了教育手段和方法。

2.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增强对农耕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田园教育和地域嬉乐儿童诗的整合研究

田园教育和地域嬉乐儿童诗的整合研究

和家人一起嬉 游 ,尽量 多地学会 他们 的童年嬉游活动 。 活动时尽量留下影像 资料 。 活动之后可 以补记爷爷奶奶 的童年嬉游故事 , 也可以实时记录 自己的嬉游体验 。这
任 , 能 提 出 自己本 位 视 野 的建 议 , 能进 行 换 位 审 视 , 既 又 提 出 友 好关 切 性 的提 议 。 如此 , 课 堂或 课 外 活 动 时 , 在 实 源自了一组适 合 中高年级 的家
庭 嬉乐作 业 。让学 生 回家
向爷爷奶 奶 、爸爸 妈妈请
教, 了解 父辈 、 辈小 时候 祖 是怎 么玩 的 ,有 哪些有趣 的玩法 ,请 他们讲 述童 年 的嬉 游乐趣 .还要求 学生
2 0 10


江苏 1 ̄s ,、 - 一教 , W / 仙
( ) 设 共 用 资 源 库 一 建
趁东风放纸 鸢” 那些无拘无 束的儿 童沿着 , 长长 的风筝 线将 那嬉戏 的手 伸到 了蔚蓝 的
天空 。 自然完全 向他们开放 , 他们拥 有宏 大
的绿色背景 。
2田 园 生 长 创 造 的 歌 儿 童 自 己就 是 .
玩 具 设 计 师 和 制 作 者 。 短 笛 ”蓬 蒿 箭 ” 纸 “ “ “
鸢”等玩具都取 自大 自然和 生活 中最平 凡 物品 ,在这种融绿 色 田园制作 与 自由嬉戏 于一 体 的综合 活动中 ,儿童 既有对 大 自然 的沉 浸 , 又有 自我动手 的创造 。自制 的简陋
玩 具 凝 聚 着 彼 此 的 愿 望 、 解 与 热 爱 , 被 理 也 打 上 个 人 才 能 、 感 、 慧 的独 特 印 记 。儿 情 智 童所 处 的 是 一 个 自然 的玩 具 世 界 ,与 人 造 的 玩 具 世 界 相 比 , 彩 、 状 、 感 更 丰 富 色 形 质

幼儿园探索乐园:农村田园生活体验教学方案

幼儿园探索乐园:农村田园生活体验教学方案

幼儿园探索乐园:农村田园生活体验教学方案【幼儿园探索乐园:农村田园生活体验教学方案】一、引言幼儿园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

农村田园生活体验教学方案应运而生,它融合了自然、社会和科学的元素,为孩子们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机会。

本文将对这一方案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田园生活体验教学的核心理念田园生活体验教学是指让幼儿亲身参与农村田园生活,并通过各种活动感知、认知、感情、价值观等多方面的体验,以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的核心理念是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和体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田园生活体验教学的实施方式1. 田园游戏:让幼儿在稻田、果园、菜园中自由游玩,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自然的奥秘。

2. 劳动体验:引导幼儿进行田间劳动,如拔草、采摘水果、浇水等,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乐趣。

3. 环保教育:通过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等活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 科学实验: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观察种子发芽、水的循环等,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欲。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农村田园生活体验教学方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它能够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充分发展,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探索精神。

在我看来,这种教学方式能够给孩子们带来更加丰富和有意义的成长体验,对他们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五、总结和回顾田园生活体验教学方案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以自然环境为教室,以农村田园生活为教材,为幼儿带来了全新的教育体验。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能够在实践中学习,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这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六、结语农村田园生活体验教学方案的实施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必将给幼儿带来更加丰富和有意义的成长体验,为幼儿园教育注入更多的活力和活力。

论“田园教育”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论“田园教育”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的人格?

到 “ 璞 ”、 “ 真”,拾级而上 ,渐入至境,最终获得审美人格 的解放。 ( 二 )中国式 “ 田园教育 ”的意义 “ 田园教育”作为素质教育 的分支之一,是素质教育 的最佳体现 。中国 式 “ 田园教育 ”是 以西方国家教育经验为基础,和我国的具体教育实 际相结合 而推 出的新兴教育模式。 “ 田园教育”的 出现 ,不仅可 以满足少年儿童和市场 的需求,同时它 还 能给 青 少 年 带 来 不 止 是 科 学 文 化 知 识 层 次 上 的 , 更 是精 神层 次 上 的独 立 以及 树
关 键 词 :田 园教 育 价 值 实 施 推 广
2 0 1 2 年 ,重庆 市教育科学研究 院发布 了一份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 的报 告,据显示 ,9 2 . 3 %的家长称 教育孩子很难, “ 棍棒”教育受追捧、父母与孩
子间平等交流方式缺失造成家庭 “ 冷暴力”、教育投 资不惜 重金但重智力轻情 商等 。 “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 日 益提 高,对教育也不 断重 视 ,很多家长都不惜重金投资在孩子教育上。出现的结果却是很 多学 生一进入 社会却表现 出高智商、低情商 ,甚至是社交障碍、合 作能力差等问题 。这些 问 题的 出现都让我们不禁扪心 自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如何才能培养孩 子健全
现 行 教 育 的 弊 端 (烈 ,家 长抱着望子成龙 的心态 ,或主动或被动地 给 孩子选择 了很 多课外课程 ,都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繁重的课业使现在的 孩子没有更 多的时间去发展 自己的兴趣 ,提高 自己的情操。久而久之,我国的 教育逐渐演变成 了以升学考试 为目的,围绕分数开展教育活动的应试行为。诚 然 ,考试 能为真才 实学者提供展示才华 的场所 ,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途径。但过 分重视分数 ,忽视 了学生个性 、 特长 的发展,以及个人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 却使孩子们变成 了一个个 的考试机器 。事实证 明,片面追求分数的应试化教育 弊端 日益暴露 ,引起 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 ( 二 )想 象 力 的 缺 失 2 0 0 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 组织对全球 2 1 个 国家进行 的调查显示 ,中国 孩 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 ,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在中小学生 中, 认 为自 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 占 4 . 7 % ,而希望培养想象 力和创造 力的只占 l 4 . 9 % 。 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束缚了学生的积 极性和 主动性 ,填鸭式 的教授方式又在一 定程度限制了学生 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 三)高智商 ,低情商 教育的 目的就 是不断促进人 的生命成 长和生命发展 。由于受 功利主义和 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教育 目的被异化.追求 “ 应试教育 ”成为教育 的根本 。 而二十一世纪人才的竞争,不仅仅是智商的竞争,更重要 的是情商 的竞争 。美 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 ・ 戈尔曼认为: “ 情商是 决定人生成功与否 的关 键 。”实践和研究表明:在人的成功的诸 多主观上 的因素里面,智商 ( I Q )因 素大约 占 2 0 % ,而情商 ( E q )则 占 8 0 % 。这 就像一座冰 山,智商浮在水面 上, 情商潜伏在水下 ,露出水面的终究是冰山一角。而当下的学校教育把提 高智力 作为首要 目标 ,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大多采取过度 学习和强化训练 的手段 ,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园教育,让教育返璞归真
固堤街道官庄庄小学杜文萍
近年来,学校在探索农村办学过程中,以田园特色为依托,根据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充分利用农村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从小认识田园、体验田园、热爱田园、创造田园、心向田园。

学校在“田园教育”实践中逐渐构建了“润物无声”的田园德育、“务本求实”的智慧田园和“浸润熏陶”的诗意田园育人体系,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得到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先后被授予“临朐县素质教育示范校”和“临朐县体育特色学校”、“临朐县绿色生态校园”、“潍坊市绿色学校”荣誉称号;成为山东大学、潍坊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潍坊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主持人走进乡村课堂”活动驻点学校。

田园德育“润物无声”
田园实践活动,开阔了学生视野。

结合校内外资源,拓展实践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在校内开辟了葫芦长廊、山楂园、核桃园、柿子园、樱花园等园区,以及辣椒、甘薯、马铃薯、大葱等学生综合实践基地。

在校外与农户合作建立了山鸡养殖基地、鹌鹑养殖基地等学生综合实践基地。

从种植园蔬菜的选种、种植、管理到收获,完全放手由各中队负责,并给负责的中队及队长挂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及主人翁意识,让队员们从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丰收的喜悦,领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深刻内涵,感受父母每天劳作的辛苦,激发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劳动者的传统美德,并将田园特色与科学知识相结合,拓展新的德育基地,使田园德育向科学方向发展,为学生的教育拓展新的空间,使学校成为科技传播中心,使每一个学生从小就成为具有科学精神的人。

“田园家长学校”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

国民的素质从娃娃抓起,娃娃素质要从学校和家长抓起。

如何发挥家长的作用,提高家长的素质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只有家长的素质提高了,才会有教育的提升。

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课程开课的机会,对家长进行培训,同时利用冬季农闲时间,根据农村家长的素质水平和需要,充分挖掘我们自身的优势,采取“一主一辅”的形式开展大课堂活动:“一主”(以校
长、副校长、中层、语数英骨干教师为主,进行不同形式的、有针对性的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辅导讲座,从而提高家长育子能力)。

“一辅”(以聘请县级教育专家为辅)的形式,这也是贯彻学校“以家长为本,满意每一位家长,让学校成为家长理想的学园”这一办学宗旨。

我们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家长受益、让我们的教师、干部得到锻炼。

赵校长说过,校长管理学校的核心是服务,服务教师---我们就要为教师的发展搭个台,让教师在讲堂上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服务家长——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提高他们家庭教育水平;服务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和氛围。

所以“田园家长大讲堂”在提高家长素质的同时,提高了学校干部教师的能力和素质。

田园文体活动愉悦了学生身心。

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开展了大量的文体活动及比赛,使每位学生均能参与到文体活动中来。

学生个性在活动中完善,技能在活动中形成,特长在活动中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学校为了发展学生的特长成立了礼仪队、合唱队、竖笛队、架子鼓队等,促进了文体活动的全面展开。

我们从一年级开始进行了跳绳训练,大课间活动除了组织学生做广播体操外,还组织学生跳长绳、做游戏;中午的课外活动有长短绳、跳皮筋、篮球、呼啦圈及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

在抓好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同时,学校已经举办了十届运动节和十六届艺术节,大大提高了全校师生参加文体活动的积极性。

通过实施课外文体活动,明显感觉到学生的笑声多了,参与体艺活动的热情高了,并且体质也有了明显的增强。

丰富多彩的田园文体活动,让孩子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合作的快乐。

学生在活动中丰富了阅历,增长了见识,树立了自信。

智慧田园“务本求实”
田园式的校园环境,丰富的田园德育活动,拓展了教育的空间。

课堂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田园教育的课堂就是要务实高效,向40分钟要质量。

田园教育强调课堂的轻松与愉悦,强调的是纯朴、自然,在这里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

田园教育,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长远发展;重视学生双基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把生活带入课堂,
让学生走进自然、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学习,在课堂中提高,再到生活中应用。

纯朴自然的课堂:有章有法教,无拘无束学,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相互尊重,教与学轻松愉悦。

田园教育的理念落实在课堂中是我们一直的追求。

面对现代农村的孩子,我们的教师需要用新课改的思想、理念去教会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主动地掌握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听老师说教。

所以,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做到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爱学、乐学是十分关键的。

为了让田园教育真正走进课堂,我们进行了田园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体现自然、和谐、绿色、文明;有凝聚力,鼓舞人心,具有浓厚的田园氛围。

学校每个班都以常见的动植物为标志,自选班名,提炼班风班训。

如一(1)班“蚂蚁王国”,一(2)班“蜜蜂世界”、二(1)“棒棒班”,二(2)“高粱居”,三(1)“豆豆班”,三(2)“辣椒舍”,四(1)“太阳花”。

四(2)“向阳轩”,五(1)“葫芦艺苑”,五(2)“花生乐园”,六(1)“白杨林”,六(2)“翠竹园”等。

为了在校园里营造文化育人的氛围,学校还成立了红高粱画社,在学校的墙壁上绘制了传统文化的文化墙,每个班级也都确立了本班的文化特色。

班级以什么动植物命名,所开展的主题活动都将围绕其展开,发掘其中的资源并进行主题教育。

如辣椒舍,取“适合学生个性发展”之意,无论习作、美术、还是社会实践,都以辣椒为中心,并突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主题。

班级命名实行一年一换,六年下来学生们对农村的作物都有了认识,也产生了热爱家乡的浓厚情感。

在田园式教育的课堂上,教师用富有田园个性的语言启发学生,用具有农村特色的实例引导学生,用丰富的情感感染学生。

从学生身边做起,从自己身边现有的资源做起,让学生去参与、去体验。

田园诗意“浸润熏陶”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她凝聚着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艺术魅力。

以环境为依托,营造古诗词学习氛围。

为营造浓厚的国学经典氛围,教室内外的走廊或悬挂、或喷绘图文并茂的诗文图画,张贴起《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相关内容图片,教室里专门开辟“学习园地”古诗词赏析板块,刊载学生的作品,也有学生硬笔
书写的诗词作品和读写绘作业展览。

校园墙上布置了以“唐诗宋词”为主题的诗歌文化长廊,走在长廊里,仿佛徜徉在历史的长河里,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欣赏诗文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文言雅行。

以构建古诗词校本课程,打造书香校园。

学校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诗词与现代名家名诗的诵读活动。

学校每天早晨的早读课都用来进行“晨诵”诗歌。

同时通过晨间诵诗、日常诵诗、生日赠诗和情境诵诗让学生诵读。

学校也鼓励老师们自主研发校本课程,将古诗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了“春之歌”、“夏之花”、“秋之月”“冬之梅”等系列校本课程。

以活动为载体,建设古诗词校园文化。

每学期,学校都举行必背古诗词背诵活动,要求所有学生都参加活动,形成你争我赶的良好氛围,每次都评选出“古诗文小能手”。

学校引导中高年级学生学习尝试创作诗歌,举行作品评比,优秀作品在校报发表。

积极开展亲子诵诗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诵诗、背诗,家校互动与沟通,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田园教育已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只有真正把“以学生为本,成就每一个学生,让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以家长为本,满意每一位家长,让学校成为家长理想的学园;以教师为本,发展每一名教师,让学校成为教师温馨的家园”这一田园教育的“三本”办学宗旨,在思想上认同,在行动上落实,田园教育的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孩子们的成长才会在希望的田野上更加健康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