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水处理
景观水治理技术

景观水治理技术景观水水质的特性及问题:一般景观水的污染有很多独特特性,与生活污水、泳池水等有很大不同。
例如景观水中最常见的人工湖,大多是完全封闭性的非自然湖泊,自净能力极端低下。
而且人工湖由于水源限制,主要补充水源多是中水。
而中水的水质标准与景观水的国家标准要求相去甚远,主要是氨氮、总氮、总磷严重超标,更加重了水的污染。
1.一般的封闭型死水湖泊的主要污染源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雨水地表径流所带来的周围地表和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氮磷营养元素(业内称为“面源污染”);2)尘土所带来的外来有机物和氮磷营养元素;3)湖泊自身不断衍生死亡的生物群落积累而成的有机物等。
预计对于人工湖而言,水质将会出现三类不同性质的污染:1)由于氮磷营养元素过多而导致的富营养化污染。
表现为湖水发绿、出现大量蓝绿藻甚至水华;2)有机污染物过多而导致的有机污染。
表现为湖水污浊、缺氧、发黑有臭味;3)颗粒状尘埃和树叶等固体异物过多而导致的杂质污染。
表现为水中杂质过多、透明度低、影响观瞻。
每一种污染都会导致水质的恶化和景观的直接破坏,因此必须对三种污染都采取对症下药式的治理措施,才能全面保护人工湖水不受破坏。
对于景观用水处理而言,最大难处是水量极大,几万吨水的人工湖比比皆是,城市的大型公园和景观河道至少是几十万吨水乃至几百万吨水。
如果照搬污水处理或泳池水处理的方法,一般每吨水的治理投资在300元以上,1万吨水就需要300多万,对于景观水而言成本极大,用户难以承受。
因此,对于景观水治理而言,既要解决技术上的大难题,又要大幅度地降低治理成本,这是一个极其困难的工作。
正因为如此,景观水治理才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
2.常用景观水处理方法对比目前常用的地表景观水治理方法对比如下:3.传统过滤方法处理景观水的弊端景观水是最近几年刚刚热起来的新兴事物,国内水处理公司一直到现在都缺少专门的景观水治理公司,都是从污水处理、泳池水治理等方面转过来兼作景观水的,他们照搬污水和泳池水处理的工艺,结果造成了大量失败案例。
景观水系治理方案

景观水系治理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导致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为了解决城市水资源管理问题,景观水系治理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景观水系治理方案的原理、设计和应用。
景观水系治理方案的原理景观水系治理是一种通过景观构建的水循环系统,将城市广场、街道、公园等地面、地下水系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生态景观系统。
其原理是利用地下水、上水、雨水等水源,通过环境设计手段,将其引入景观水系,形成水循环,达到水资源管理和治理的目的。
具体来说,景观水系治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地下水预处理:对地下水进行预处理,将其清洁后通过分阶段地方向景观系统输送;2.水源捕集:将雨水等地表水源捕集起来,通过各种处理措施净化后,将其引入景观水系;3.水循环:将各类水源与景观系统和建筑物联系起来,形成水循环,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治理;4.水质控制:对循环的水进行除垢除病毒、净水和消毒等处理,保证水质安全;5.废水处理和资源回收:将雨水和用后的污水经过处理后,回收收集雨水和再次利用,实现资源回收。
景观水系设计原则在景观水系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适应不同的城市环境:景观水系治理方案应根据城市的不同区域类型及需求进行设计;2.从源头着手治理:将土地使用方式、建筑设计和水资源利用结合起来,从源头上控制和治理水资源的管理问题;3.整合不同的用途:景观水系应在城市规划、环境建设、城市景观、环境保护和景观绿化等方面进行整合;4.技术先进、保证运行稳定;5.配套设施完善、能够适应水资源管理的需求。
景观水系治理方案的应用景观水系治理方案在解决城市水资源过度开采和污染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以下是一些应用范例:华南城市景观水系治理华南地区的城市水资源治理任务十分繁重。
通过引入景观水系治理方案,深圳、广州等城市可以将丰富的水资源利用起来,改善供水和补充城市绿地,同时还可以降低空气温度。
城市景观水的处理方法

城市景观水的处理方法1处理方法1.1物理法1)引水换水方式当水体中的悬浮物(如泥、沙)增多,水体的透明度下降,水质发浑时,可以通过引水、换水的方式,稀释水中的杂质,以此来降低杂质的浓度。
2)循环过滤的方式在水景观设计的初期,根据水体的大小,设计配套的过滤沙缸和循环用水泵,并且埋设循环用的管路,用于以后日常的水质保养,如果水体面积较大,必定延长循环过滤的周期,使水质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1.2物化法1)混凝沉淀法混凝沉淀法的处理对象是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杂质。
沉淀或澄清构筑物的类型很多,可除藻率却不相同。
例如用静沉池处理泰晤土河水时,平均除藻率为59%,可是用它处理衣阿华河水时除藻率为37%(硫酸铝混凝)到97%(石灰软化);应用澄清池处理波兰河水时,平均除藻率为85%~86%(无预氯化)和95%一97%(预氯化),并且浮游生物量也分别相应下降了93%~96%和99%。
实际上处理效果随藻密度大小而异,藻密度高时,处理困难,除藻率下降,混凝沉淀时磷也有一定的去除,杭州引钱塘江水补给西湖水时,进湖水就是经混凝沉淀处理。
混凝沉淀法具有投资少、操作和维修方便、效果好等特点,可用于含有大量悬浮物、藻类的水的处理,对受污染的水体可取得较好的净化效果。
2)加药气浮法按照微细气泡产生的方式,可将气浮净水工艺分为分散空气气浮法、电解凝聚气,生物及化学气浮法和溶气气浮法(真空式气浮压力溶气气浮法)。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部分回压力溶气气浮法,其处理效果显著而且稳定,并大降低能耗。
上海盛大花园人工湖(水域面积为8000m2)的为雨水和自来水,该河道没有别的污染源,水(量较稳定。
它通过对水进行不断地流动循环瞥毒气、喷泉曝气充氧以及采用化学加药气浮工艺来厂耕水中滋生的藻类、其他固体杂质和磷酸盐,从而使整个水体保持良好的状态。
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如下主要优点:①可有效去除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藻类、固体杂质和磷傲盐等污染物;②气浮使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得到了大幅度增加,有效地改善了水环境的质量;③易操作和维护,可实现全自动控制;④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水质、水量的变化适应性好。
景观水处理技术

景观水处理技术景观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将自然湿地系统的原理应用于城市环境中,以处理和净化雨水和废水的技术。
它是一种生态友好且可持续的水处理方法,可以帮助改善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介绍景观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应用和优势,并探讨其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的作用。
景观水处理技术基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原理,模拟和模仿自然湿地的功能以处理和净化水。
它通过人工构建湿地区域来创造一个类似自然湿地的环境,其中包括湖泊、池塘、水生植物等元素。
当雨水或废水通过这些湿地区域时,悬浮物质会被过滤,污染物会被生物降解,并且水中的营养物质会被吸收和利用。
这种自然的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提供清洁和健康的水源,同时减少对传统污水处理设施的依赖。
景观水处理技术可以在各种场景中应用,包括城市中的公园、庭院、街头绿化等。
在这些场所中,雨水和废水常常会被排放到污水系统中,造成系统负荷过大,并增加了运营成本。
但通过应用景观水处理技术,这些水资源可以被回收和再利用,用于浇灌植物、冲洗道路或供应其他非生活用水需求。
这有助于减轻城市污水系统的压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从而保护环境和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景观水处理技术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将景观水处理技术纳入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中,设计成一种集成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这样可以将废水处理和雨水管理纳入城市规划的整体考虑,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保护。
其次,在城市设计中,景观水处理技术可以赋予城市绿地和公共空间更多的功能和价值。
例如,在公园中建造湖泊和河流,不仅可以提供美丽的景观,还可以净化和处理雨水,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并丰富城市的生态多样性。
景观水处理技术还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它是一种集约化和节约资源的水处理方法。
相对于传统的污水处理设施,景观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更低,且对土地资源的占用更少。
同时,景观水处理技术还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将雨水和废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资源。
景观水处理方法

景观水处理方法及比较中国园林素有“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之说,由此可见水对于景观的重要性。
现代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越来越重视景观水的价值。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发现天变灰了,水变黑了。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有限的淡水资源被污染后更加重了缺水的现实,因此,在这种趋势下,自来水价格必将越来越高。
景观水一般来说是相对封闭的水体,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低,如果长时间不换水,很快就会滋生水藻,严重的甚至爆发水华,散发腥臭味,对景观效果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如果景观水的附近有水质比较好的天然水源可以换水的话,当然可以用频繁换水的方法解决问题,但是大部分的景观水附近没有水源或者水源本身就是劣五类的水体。
而用自来水换水必然带来经济上的沉重负担和水资源的浪费。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景观水的处理方法应运而生。
景观水处理方法可以分为三种,即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中常用的有“换水法”、“沉淀法”、“曝气法”和“过滤法”;化学方法中常用的有“添加灭藻剂法”、“添加混凝剂、絮凝剂法”、“添加消毒剂法”;生物方法有两种,即“水生动植物治理法”和“微生物治理法”。
这些景观水处理方法各有利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下面就对它们做简单的介绍。
一、物理方法1、换水法。
换水法操作起来最简单,不需要进行基础设施投资,但是换水法是最不经济的一种方法,所以除了特殊的情况下,一般不考虑用换水法。
2、沉淀法。
沉淀法就是在景观水中投入比重大于水、吸附能力很强的物质(如高岭土),这种物质将藻类等悬浮物吸附后沉入水底,从而达到提高水体透明度和降低浊度的目的。
这种方法曾经在南京玄武湖的治理中得到过应用,效果显著,在很短的时间将严重爆发水华的玄武湖治理到能够举办十运会帆船比赛的水平。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见效快,缺点是治标不治本,沉入水底的水藻等腐烂后造成了更严重二次BOD,很快就会爆发更严重的水华。
景观水处理技术三大办法

景观水处理技术三大办法景观水处理技能之物理办法景观水处理换水办法:水体中的悬浮物(如泥、沙)增多,水体的透明度下降,水质发浑。
可以经过引水、换水的办法,稀释水中的杂质浓度,以此来下降杂质的浓度。
可是需求替换很多的洁净的水,在水资源适当缺乏的今日,势必要削减糟蹋名贵的水资源。
景观水处理循环过滤的办法:在水景描绘的初期,依据水体的巨细,描绘配套的过滤沙缸和循环用的水泵,而且埋设循环用的管路,用于今后平常的水质保护。
和引水、换水相比较,大大削减了用水量。
景观水处理技能办法简略易行,操作便利,运转安稳,可依据水系的水质恶化状况调整过滤周期。
引水换水:景观水处理设备本钱较高,运转本钱高(需求洁净的水源),效果依补水量而定,保持时刻不确定,操作简略;循环过滤:仅需求循环设备及过滤设备,运转简略,效果显着,自动化程度高,操作较为简略,需求专人办理。
景观水处理技术之化学办法敞开式的水体,在阳光的照射下,会使水中的藻类很多繁衍,布满整个水面,不只影响了水体的漂亮,而且挡住了阳光,致使许多水下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效果,开释氧气,使水中的污染物质发作化学变化,招致水质恶化,宣布难闻的恶臭,水也变成了黑色。
所以投加化学灭藻剂,杀死藻类。
一朝一夕,水中会呈现耐药的藻类,灭藻剂的效能会逐步下降,投药的距离会越来越短,而投加的量会越来越多,灭藻剂的品种也要频频的替换,对环境的污染也在不断地添加,而这种污染会影响咱们的下一代。
用化学的办法处理水质,虽然是马到成功的,但它的损害也是清楚明了的。
灭藻剂:景观水处理设备本钱较高(循环设备,加药设备),运转本钱较高(耗电,药剂费用),效果虽显着,但保持时刻短,操作较为简略,且需求专人办理。
景观水处理技术之微生物处理办法生物界菌种的品种繁复,都有着适当杂乱的生理特性,例如有固氮菌、嗜铁细菌、硫化细菌、发光菌等等,这些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无足轻重的效果,离开了它们自然界将堆积满动、植物的尸身,处处都是废物。
景观水处理方式大全

景观水处理方式大全景观水通常被分为两种,一种是非常自然的水景,像一些天然形成的河流、湖泊。
而另一种就是人工制造的水景,比如说人工湖以及城市里的河道、喷泉、鱼池等。
对景观水处理的时候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各种方法同时治理,而在这其中,大家需要了解的就是关于景观水处理的方法了,在这里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一下。
一、表水过滤表水过滤就是通过物理过滤法,把水面的一些杂质,通过吸附以及阻隔的方法清除,这种过滤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拥有了良好的物理表水过滤,才能够为接下来的生化过滤减轻一些压力。
不少人觉得对鱼池水处理的时候,只需要清理表面杂质就行了,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想法,根源还是在水体里的一些有害菌上,只有彻底根除内部问题才能够有效解决水质。
二、沉淀过滤沉淀过滤法就是在景观水当中,投入大量比水重且吸附能力较强的过滤材料,这一些过滤材料会将水中的一些悬浮物吸附后沉入水底,从而达到提高水质,降低浑浊度的效果。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见效快,但是却是治标不治本的,而且对于一些对水底清除难度较高的景观水不适合使用。
三、循环过滤循环过滤就是通过水质的循环,来对水质进行过滤的方式,像一些大型河道类的活水,都是不需要任何过滤方式,便可以拥有清澈水质。
就是因为他们通过循环过滤,创造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态平衡。
对景观水采用循环过滤也是保持水质的一个方法,同时循环的过程当中,也可以给水体增氧,创造出更加适合锦鲤生存的环境。
四、除藻过滤除藻过滤就是向景观水里面投入一些重金属,以起到除藻的效果,这种方法的特点和沉淀法一样,显然是治标不治本的表现。
甚至拥有着严重后遗症,那一些被杀死的水藻没有办法从水里取出来,所以也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五、杀菌过滤杀菌过滤就是向景观水当中添加一些消毒剂,可以长时间的对水中的细菌进行消除,同时也可以控制住蚊虫幼卵的生长。
这种过滤方式如果控制得当,不会对水体造成特别明显的影响,在景观水当中也被广泛使用。
六、一体化设备过滤一体化过滤设备是市面上非常受欢迎的一款过滤器,这种西普鱼池过滤器是集物理过滤、生化过滤、杀菌除藻、循环增氧为一体的过滤设备。
景观水处理方案

3.提高景观效果,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
三、处理工艺及设备选型
1.工艺流程
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生态修复
(1)预处理:采用物理方法,去除水中的悬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降低氮、磷等营养物质。
2.社会效益
(1)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增强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2)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提升城市形象。
3.经济效益
(1)运行费用低,降低长期治理成本。
(2)设备使用寿命长,减少设备更换费用。
六、总结
本景观水处理方案立足于我国景观水体污染现状,结合先进的处理工艺和设备,制定了一套合法合规、高效可行的治理方案。通过实施本项目,将有效改善景观水体水质,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3)深度处理:通过高级氧化、吸附等手段,进一步去除残余污染物,提高水质。
(4)生态修复:构建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保持水质稳定。
2.设备选型
(1)预处理设备:选用高效纤维束过滤器,具有过滤效果好、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2)生化处理设备: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1.工艺流程
(1)预处理:采用物理方法,如捞渣、过滤等,去除水中的漂浮物、悬浮物等。
(2)生化处理:利用生物接触氧化、微生物降解等技术,降低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和营养盐。
(3)深度处理:采用活性炭吸附、高级氧化等技术,进一步去除污染物,提高水质。
(4)生态修复:构建人工湿地、浮岛等生态设施,恢复水体生态系统。
(3)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调试运行,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2.运行管理
(1)制定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高效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一项技术。根据景观水体水质恶 化得涞源不同,景观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可分为外源
污染控制技术与内源污染控制技术。
对于城市景观水体来说,外源污染 主要指初期雨水带来的径流污染。从处理效果和景观性方面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虑, 景观水体的外源控制技术主要有生态护岸技术与下凹式绿地技术。
1、外源污染控制技术
下凹式绿地下层的天然土壤使用渗透系数较大的透水材料进行改造,由 表层到底一次为表层土、砂层、碎石层等。下凹式绿地既能保持原有的 绿化景观效果,又能净化降水径流和空气,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和消减噪音等,具有工艺简单、工程投资少、不需 额外占地等优点。 下凹式绿地能够有效地截留初期雨水所携带的污染物质。程江等考察了 下凹式绿地对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消减效应,研究发现七对COD、TP的平 均值消减率分别是52.21%、47.35%,并且降雨历时增加可提高污染物的 消减率,当降雨历时从3小时增加到20小时时,径流污染综合消减率可从 40%上升至65%。 2.1.2 下凹式绿地技术 该项技术在世博园绿地建设中 已得到应用。下凹式绿地建设依据高程图寻找雨水径流汇集处,或者人 为构建高程落差,
1)生态护岸技术。生态护岸是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基础上,以
营造边坡的生物多样性为目标,在水生生物之间构造的一种护岸。
生态护岸中的植物能够增加水体周围景观效应,并能作为廊道和 缓冲带,能降低地表径流的速度,并且能够吸收和拦截地表径流 及其中的杂质,对氮、磷等有害化学物质有很好的过滤作用,能 有效截留沉积物中的Ca、P、Mg,避免景观水体受到过度污染,增 强水体的自净能力。生态护岸中重要的一类是植被型生态混凝土 护岸,生态混凝土对径流污染中的化学元素有很好的净化作用。 吴义锋等采用生态混凝土对富营养化饮水源进行预处理,在水力 停留时间为8d的条件下,对TP、TN、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 48.7%、33.1%、29.4%。此外,生态护岸还能为水生、陆生、水陆 共生等各种生态位物种提供栖息地,为大量的植物、无脊椎动物 和脊椎动物提供生存和繁衍的空间及场所。
特点: 水域面积小 易污染 水环境容量小 水体自净能力低
水体污染严重
2、景观水体污染原因分析
按生态学观点分析,景观水体污染的原因实为生态失衡。有机质 及营养盐等污染物对景观水体的输入大于输出,它们积聚于水体 中造成生态阻滞、生物多样性指数降低,直接表现为浮游藻类增 多、水体透明度下降和水质发黑发臭等现象。总结景观水体污染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补给水问题:一是补给水水质尚未得到控制,源头水质氮、 磷等营养元素较高;二十补给水水量不足,造成水体自净能力下 降。 2)水体流动性差。 3)大气沉降。 4)雨水径流污染。 5)枯枝落叶污染。 6)水生物产生的污染
2)下凹式绿地技术 下凹式绿地是一种高程低于周围路面的公共绿地,也称
低势绿地。与“花坛”相反,其理念是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达到 减少径流外排的作用,一般来说低势绿地对下凹深度有一定要求,而且其土 质多未经改良。与植被浅沟的“线状”相比其主要是“面”能够承接更多的 雨水,而且其内部植物多以本土草本为主。 下凹式绿地是在绿地建设时,使绿地高程低于周围地面一定的高程,以保证 周围硬质地面、绿地等的雨水径流能依靠重力汇入下凹式绿地。同时在适当 高程处设置溢流口,使未能及时渗入地下的地表径流溢流后进入雨水管网。 下凹式绿地表面需种植草皮和绿化树种,以保证一定的景观效果。
7)部分不讲文明的游客随意向景观水体中丢弃垃圾和杂物 8)护岸设计不合理。现有景观水体的护岸多为水泥等硬质材料垂直 护岸,这破坏了护岸的缓冲功能,同时使水质受到严重影响。
二、景观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景观水体的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因此对景观水 体进行污染治理及水质改善已迫在眉睫。目前国内外 常见城市景观水体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 以及生物—生态修复技术。一般物理修复及化学修复 技术投资较大,容易引起二次污染,不符合景观水体 的景观性原则以及生态修复的生态原则,只能作为某 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目前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由于成本低、环境效益及修复效果好,已成为景观水 体乃至整个水域长期治理及水质保持的重要手段。生 物—生态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 其他生态手段,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
景观水处理
一、结合城市景观水体的特点和污染状况,主要分 析生物修复技术的特征,并提出有效修复城市景 观水体的方法。
1、景观水体
景观水通常指用于视觉观赏的水体,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水 景,像天然的湖泊、河流等;另一类是人工水景,像喷泉、人工湖、 城市小型河道等,都是露天地表水,自净能力非常低,并且非常容 易受到污染。城市景观水体主要有流经城市的河流、城区的湖泊和 水库、公园水系、人工运河和人工湖等洼陷结构,甚至包括自然保 护区和生态区的整个区域水系。近年来,虽然景观水体在城市的地 位逐渐提升,但是城市景观水体的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城市景观水 体多为静止或流动性差的封闭缓流水体,一般具有水域面积小、易 污染、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低等特点。因此,景观水体很 容易成为雨水及垃圾的收纳体,发生富营养化,影响周围的自然环 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危机不断呈现,研发开 发适合景观水体的污染控制技术对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减少城市污 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内源控制技术
景观水体的内源污染控制技术主要有微生物修复技术、水生植物修复 技术、水生动物修复技术、人工浮床技术以及人工湿地技术。 1)微生物修复技术 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利用微生物或生物制剂对营养化景
观水体进行修复。曹式芳等按1:1:1的比例将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和复合细菌混 合,处理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结果表明,有机物与叶绿素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0% 和90%,含氮化合物的去除率达到50%以上,且水体DO值由1mg/l增至7mg/l。但也 有观点认为,投加外来菌种进行修复时,水体中土著微生物与外来菌种进行生存 竞争,导致外来菌种的生物量和生物活性下降,水体净化效果下降。因此,目前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无毒且不含菌的生物试剂对景观水进行修复,生物制剂可 以激活原本已经存在于水体中的微生物,使它们大量繁殖进而治理水体富营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