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婚恋文化.ppt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婚姻文化.ppt

君先乎臣,其义一也。
——《礼记·郊特牲》
(3) 三从四德之礼
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 ——《礼记 》
女子顺男子之教,而长其礼者也,是故无专制之义而有
三从之道。
——《孔子家语》
妇德:不需要才能出众,幽娴贞静,守节整齐, 行已有耻,动静有法。妇言:不必利言善辩。择词而 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妇容:不必颜 色美丽,洗净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 妇功:不必功巧过人,专心纺织,不好嬉笑,洁齐酒 食,而奉宾客。
2、血缘婚
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 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 以为夫妻,以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 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 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 即合,其妹即来就兄,妹以扇蔽面。
——《独异志》
3、抢亲婚
(1)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易经》
(2)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易经》
——《礼记·曲礼》
媒氏,下士二人,史二人,徒十人。掌万民
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
令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
者,皆书之。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
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
无夫家者而会之…
——《周礼》
(1)非媒不娶
民男二十,女十五以上,无夫家者,州 县以礼聘娶。
第四步:纳征。
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 ——《仪礼·士昏礼 》
(2)明媒正娶
第五步:请期。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媒人下床去,诺诺复 尔尔。……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
第六步:亲迎。 大婚既至,冕而亲迎。
——《礼记·郊特牲》
(3) 三从四德之礼
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 ——《礼记 》
女子顺男子之教,而长其礼者也,是故无专制之义而有
三从之道。
——《孔子家语》
妇德:不需要才能出众,幽娴贞静,守节整齐, 行已有耻,动静有法。妇言:不必利言善辩。择词而 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妇容:不必颜 色美丽,洗净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 妇功:不必功巧过人,专心纺织,不好嬉笑,洁齐酒 食,而奉宾客。
2、血缘婚
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 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 以为夫妻,以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 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 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 即合,其妹即来就兄,妹以扇蔽面。
——《独异志》
3、抢亲婚
(1)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易经》
(2)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易经》
——《礼记·曲礼》
媒氏,下士二人,史二人,徒十人。掌万民
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
令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
者,皆书之。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
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
无夫家者而会之…
——《周礼》
(1)非媒不娶
民男二十,女十五以上,无夫家者,州 县以礼聘娶。
第四步:纳征。
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 ——《仪礼·士昏礼 》
(2)明媒正娶
第五步:请期。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媒人下床去,诺诺复 尔尔。……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
第六步:亲迎。 大婚既至,冕而亲迎。
第五章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发展PPT课件

13
2.男女青年私订婚约和私奔的事件屡见不鲜
《周礼·地官·媒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 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
《国语·周语上》:恭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 三女奔之。
14
❖ 3.婚姻观 婚姻,先秦时写为“昏姻”。 班固《白虎通·嫁娶》:“婚姻者何谓也?昏时行礼 ,故谓之婚也。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 一说姻同“因”。《广雅·释诂》:“因,亲也。” 据此,则婚姻即“昏因”,意思是男女在黄昏结 合,成为亲密的伴侣。
多蔑国,“其人短小,兄弟共娶一妻,妇总发为角, 辨夫之多少。”
吐火罗,“俗奉佛,多男,少妇人,故兄弟通室,妇 人五夫则戴五角,十夫戴十角。男子无兄弟者,则 与他人结为昆季,方始得妻,不然,终身无妇矣。”
10
4.对偶婚 不同氏族的成年男女双方,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实行
由一男一女组成配偶,以女子为中心,婚姻关系不稳固的 一种婚姻形式。对偶婚为一种两相情愿、不受约束而稍有 固定的成对同居形式。其形式有走婚,望门居,不落夫家 等。
兢。……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 能得之于子,况卑下乎!既欢合矣,或不能成子姓, 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其终,岂非命也哉?(《史 记•外戚世家序》)
4
❖ 3.社会制度造成的悲剧——男女授受不亲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媒之女,丑而不信。 痴心女子负心汉。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5
“扶桑国者……估其婚法,则壻往女家,门外作屋,晨 夕洒扫,经年而女不悦即驱之,相悦乃成婚。”
11
5.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婚 原始社会末期,父权制取代母权制
确立这种婚姻形式,主要由于私有制的发 展,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里,男子掌握经 济大权,女子处于从属地位。父亲的财产只能 由出自父亲的子女继承,因此作为妻子必须严 格保持贞操和对丈夫绝对服从。
2.男女青年私订婚约和私奔的事件屡见不鲜
《周礼·地官·媒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 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
《国语·周语上》:恭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 三女奔之。
14
❖ 3.婚姻观 婚姻,先秦时写为“昏姻”。 班固《白虎通·嫁娶》:“婚姻者何谓也?昏时行礼 ,故谓之婚也。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 一说姻同“因”。《广雅·释诂》:“因,亲也。” 据此,则婚姻即“昏因”,意思是男女在黄昏结 合,成为亲密的伴侣。
多蔑国,“其人短小,兄弟共娶一妻,妇总发为角, 辨夫之多少。”
吐火罗,“俗奉佛,多男,少妇人,故兄弟通室,妇 人五夫则戴五角,十夫戴十角。男子无兄弟者,则 与他人结为昆季,方始得妻,不然,终身无妇矣。”
10
4.对偶婚 不同氏族的成年男女双方,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实行
由一男一女组成配偶,以女子为中心,婚姻关系不稳固的 一种婚姻形式。对偶婚为一种两相情愿、不受约束而稍有 固定的成对同居形式。其形式有走婚,望门居,不落夫家 等。
兢。……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 能得之于子,况卑下乎!既欢合矣,或不能成子姓, 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其终,岂非命也哉?(《史 记•外戚世家序》)
4
❖ 3.社会制度造成的悲剧——男女授受不亲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媒之女,丑而不信。 痴心女子负心汉。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5
“扶桑国者……估其婚法,则壻往女家,门外作屋,晨 夕洒扫,经年而女不悦即驱之,相悦乃成婚。”
11
5.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婚 原始社会末期,父权制取代母权制
确立这种婚姻形式,主要由于私有制的发 展,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里,男子掌握经 济大权,女子处于从属地位。父亲的财产只能 由出自父亲的子女继承,因此作为妻子必须严 格保持贞操和对丈夫绝对服从。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婚姻制度(课堂PPT)

鸳鸯问:“那一个朱大娘?”平儿 道:“就是官媒婆那朱嫂子。因有 什么孙大人家来和咱们求亲,所以 他这两日天天弄个帖子来赖死赖 活。”《红楼梦》第72回
30
“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 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 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中 春之月,令会男女,於是时也。奔者不 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 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凡嫁子娶妻,入币 纯帛无过五两。禁迁葬者与嫁殇者,男 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其附于刑 者,归之于士。”《周礼·地官司徒》
19
汉与乌孙的和亲
(《汉书·西域传》)
汉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以妻焉。赐乘舆服 御物,为备官属宦官侍御数百人,赠送甚盛。乌孙昆莫以 为右夫人。匈奴亦遣女妻昆莫,昆莫以为左夫人。昆莫年 老,欲使其孙岑陬尚公主。公主不听,上书言状,天子报 曰:“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岑陬遂妻公主。昆 莫死,岑陬代立。岑陬者,官号也,名军须靡。昆莫,王 号也,名猎骄靡。后书“昆弥”云。岑陬尚江都公主,生 一女少夫。公主死,汉复以楚王戊之孙解忧为公主,妻岑 陬。岑陬胡妇子泥靡尚小,岑陬且死,以国与季父大禄子 翁归靡,曰:“泥靡大,以国归之。”
26
媒妁 主婚 婚龄
27
主 婚
“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诗 经·齐风·南山》 “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 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 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 之。” 《孟子·滕文公》 主持嫁娶及婚礼者,称主婚人。 主婚人必先尊而后卑,先亲而后
17
两个不同姓的家族通过协议,互换 异性子女互为配偶的婚姻方法。一 家男子娶另一家女子,必须以一女 嫁到对方家作为交换条件。
和亲 交换婚
30
“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 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 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中 春之月,令会男女,於是时也。奔者不 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 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凡嫁子娶妻,入币 纯帛无过五两。禁迁葬者与嫁殇者,男 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其附于刑 者,归之于士。”《周礼·地官司徒》
19
汉与乌孙的和亲
(《汉书·西域传》)
汉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以妻焉。赐乘舆服 御物,为备官属宦官侍御数百人,赠送甚盛。乌孙昆莫以 为右夫人。匈奴亦遣女妻昆莫,昆莫以为左夫人。昆莫年 老,欲使其孙岑陬尚公主。公主不听,上书言状,天子报 曰:“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岑陬遂妻公主。昆 莫死,岑陬代立。岑陬者,官号也,名军须靡。昆莫,王 号也,名猎骄靡。后书“昆弥”云。岑陬尚江都公主,生 一女少夫。公主死,汉复以楚王戊之孙解忧为公主,妻岑 陬。岑陬胡妇子泥靡尚小,岑陬且死,以国与季父大禄子 翁归靡,曰:“泥靡大,以国归之。”
26
媒妁 主婚 婚龄
27
主 婚
“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诗 经·齐风·南山》 “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 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 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 之。” 《孟子·滕文公》 主持嫁娶及婚礼者,称主婚人。 主婚人必先尊而后卑,先亲而后
17
两个不同姓的家族通过协议,互换 异性子女互为配偶的婚姻方法。一 家男子娶另一家女子,必须以一女 嫁到对方家作为交换条件。
和亲 交换婚
《古代婚姻礼仪》PPT课件

共劳
六、拜堂
• 贺郎酒拜堂晚上,男家为好日正席酒,叫“ 贺郎酒”,新娘须逐桌逐位为长辈和客人斟 酒,酒要斟满又不可淌出。酒饮状元红,菜 多鸳鸯名,乐奏百鸟朝凤、龙凤呈祥。席间 ,新娘在上热菜(换汤)时,喜娘喊:新娘子换 汤(换妆)作揖啦!
交 杯 酒
笼统说古代婚姻嫁娶礼仪
• • • • • • • • 一、说媒 二、批八字与推生肖 三、定聘 四、送礼 五、迎亲 六、拜堂 七、闹洞房 八、拜公婆
古代婚姻嫁娶礼仪
社交礼仪选修பைடு நூலகம்:第一组
ppt制作人:计科网络(1)班易维
古代婚姻嫁娶的六礼
• 婚姻的六礼早在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 《礼记· 昏义》。 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 六种礼节,实际也是婚礼的六个阶段,即: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亲迎。
• 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名目和内容有所 更动。
六礼之纳征
• 纳征:亦称纳成、纳 币。第四礼。就是男 方向女方送聘礼。
历代纳征的礼物各有 定制,民间多用首饰、 细帛等项为女行聘, 谓之纳币,后演变为 财礼。
六礼之请期
• 请期,就是选择好 婚期之后,请媒人 备礼到女家,征得 同意,礼物为雁。
大 雁
六礼之亲迎
• 亲迎:又称迎亲。第六礼。是新郎亲 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亲迎礼形式 多样。 • 亲迎往往被视为婚礼的主要程序,有 人甚至认为只要亲迎才算婚礼,其他 礼仪都只算议婚、订婚的过渡阶段。
补充:奠雁礼
• 从周代至清末, 在按六礼而行的 婚姻中,除了纳 征(下聘)礼以外, 其余五礼均需男 方使者执雁为礼 送与女家。
因为雁是侯鸟,随气候变 化南北迁徙并有定时,且 配偶固定,一只亡,另一 只不再择偶。用雁之礼, 朝鲜等国也袭用。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PPT讲稿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嫡长子
士
余嫡子及庶子
大宗 (宗主) 小宗 大宗 小宗 大宗
小宗
庶人
(二)宗法制的瓦解及其影响
严格意义上的宗法制度在西周末年已开始瓦解。但是从总体上看, 宗法制的影响却长期笼罩中国社会。突出表现在:
1.父系单系世系原则的广泛实行 2.家族制度的长盛不衰 3.家国同构
二、亲属的范围
亲属,是因婚姻、血缘和收养而产生的人们之 间的关系 封建法律把亲属分为:宗亲、外亲和妻亲。
的什么制度?
作业——简答
• 1、简述古代婚姻成立的条件 • 2、中国代解除婚姻方式
(三)家长制度 从秦朝开始,确立以户为主体单位的传
统。户的主体资格体现为家长权。 家长一般由家中的男性直系尊长充当。
家长对家庭负有直接责任,对外代表家庭, 对内统辖家政。
家长在家庭内有全面的权力,包括教令 权、财产权、主婚权
二、婚姻制度
婚姻的目的
婚姻的禁忌 婚姻的成立
婚姻的解除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 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作业——案例分析
•商纣在当上太子之前,纣的母亲有三个儿
子。分别是大儿子微子启,二儿子仲衍, 小儿子受德(即纣),纣的母亲在生前两 个儿子的时候,还是妾,等到生纣的时候, 已经是王的妻子了。后来纣的父母想立大 儿子为太子,太史据法力争道:有妻子的 孩子就不能立妾的孩子为太子,最后只好 立纣为太子。
• 问:上述案例反映出古代民事法律规范中
——《礼记·昏义》
什么时候确定一夫一妻制?
宗法制下为了确保宗祀继承人拥有 稳定的身份,必须采取一夫一妻制。
二、婚姻的禁忌 (一)同姓不婚 (二)违时嫁娶
(三)亲属不婚 (四)良贱不婚
中国传统婚姻文化古代婚姻观念资料PPT文档共67页

中国传统婚姻文化古代婚姻观念资料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婚姻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史:第五节中国文化史教学幻灯片PPT

❖ 但是夫妻已经共同生活了这么多年,男方一 般出于感情、舆论或其他方面的考虑,也不 一定会因正妻不生育而去休妻。这样男方一 般会纳妾,以庶子为嫡子。《唐律》中规定: 嫡妻年五十以上无子者,得立嫡以长,也就是 说要庶子中的长者为嫡子,家族的正式继承 人。另外,如果遇到妒妻,不让纳妾,又不 能离婚,这时就要收养同宗同姓的晚辈男子 为嗣子,作为家族的继承人。
婚姻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史:第五 节中国文化史教学幻灯片PPT
本PPT课件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请学习完及时删除处理 谢谢!
❖ 一、“出妻”制度。 ❖ 出妻,即“休妻”。在中国古代传统男尊女卑
的观念下,婚姻关系中男方占据着主动,在 一定程度上可以单方面解除婚姻关系。这种 单方面解除婚姻的关系的做法,世称“出 妻”、“去妻”、“休妻”,即俗话说的 “七出”之条,也就是传统礼制赋予男方的 单向离婚权。出妻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离婚 方式。“出妻”一词本身,就反映出这种离 婚形式男方具有专有权利。中国古代婚姻奉 行男方本位制,结婚如是,离婚亦此。
❖ 古人云:“夫为天、妻为地”,“地无去天之 义
❖ 《白虎通义》道:“夫有恶行,妻亦不得 去”。
❖ 明清律明确规定:若妻背夫在逃者、杖一百。 因逃而改嫁者、绞。其因夫逃亡、三年之内、 不告官司而逃去者、杖八十。擅改嫁者、杖 一百。
❖ 1、出妻的必备条件——“七出”
❖ 出妻的必备条件有七个,这在《大戴礼记》 中有明确规定:“妇有七出:不顺父母,去;无 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多嘴多舌,必会导致家人不和,
亲属相争,这也是被休的理由。《尚书·牧 誓》:“牝pìn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 索”。 ❖ 《史记》中记载:陈丞相平者。少时家贫, 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 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大美色。人或谓 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 不视家生产,曰:“亦食糠覈耳。有叔如此, 不如无有。”伯闻之,逐其妇而弃之。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发展ppt详解.

第二节 上古原始社会的婚姻礼俗
亚血族婚(族外群婚、普那路亚婚)
举例: 从田野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男女分区聚集 埋葬的墓地。山东兖州王因村有男性同葬墓十座, 女性同葬墓七座。华阳县横郑村有妇女与幼儿合葬 墓。这正是族外婚在葬俗上的反映。
第34页,共126页。
第二节 上古原始社会的婚姻礼俗
亚血族婚(族外群婚、普那路亚婚)
第16页,共126页。
家庭的分类
1.核心家庭:
指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的成员是夫妻两人及 其未婚孩子。
第17页,共126页。
核心家庭满足性需要,减少导致家庭破裂的性竞争。
核心家庭保证妇女在其怀孕和哺乳期间受到保护。 核心家庭是濡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在一起生活的成年的男
子和女子才有足够的知识使男孩子和女孩子濡化。
第2页,共126页。
2.儒家经典对婚姻的认识:婚礼是人伦之始;婚礼是礼的 根本;社会婚姻状况关涉到社会治乱,婚姻关系是构成尊 卑上下等级关系的基础。
古代婚礼场景
第3页,共126页。
二、婚姻的意义
1.古代宗法社会对婚姻的目的的认识:
传宗接代;
祭祀祖先;
增加劳力;
防男女淫乱。
第4页,共126页。
(一)原始群婚
1.这是人类祖先实行的一种两性偶合的关系,它出现于人
类的童年时期。
当时人群居野处,既无固定的配偶,两性交往也无 任何习俗和理性的约束,因此不可能构成家族。男女 无别,媾合无禁,两性关系纯任自然。
第5页,共126页。
古代群婚
古 代 群 婚
第6页,共126页。
(二)血缘婚
1.在血缘家族内部,开始产生 婚姻禁例,即排斥亲(父母) 子(子女)通婚,只允许同辈 男女(兄妹)发生两性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古代一夫一妻婚姻制的实现形式有劫夺 婚姻、媒妁婚、指腹婚、童养媳等形式。
上片
下片
14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劫夺婚:男人凭借武力、体力抢走女子, 强行成婚。
上片
下片
15 首片
一
二
一2、、建古立代屯婚的:姻如“申z爱关h若为:ū系n情”止形通,的,而容“、艰邅途班“不词然难:婚“盘前词径”,徘z:”姻。尾h盘、引徊通 ,ā桓。不与n“,,般前家徘”徊、庭
上片
下片
23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指腹婚:
“世俗,好于襁褓、童幼之时轻许为婚,
亦有指腹为婚者。及其既长,或不肖无
赖,或身有恶疾,或家贫冻馁或丧服相
仍,或从宦远方,遂至背信弃约,速狱
致讼者多矣。”
上片
下片
24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
待父母之命,媒妁之方,钻穴隙相窥,
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上片
下片
21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上片
下片
22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指腹婚: 在胎儿时,其父母双方即定下子女的 婚约。汉代已有此习俗,流行时间很长。
上片
下片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媒《妁诗婚经:·齐风》:
艺麻如之何,衡从七亩;取妻如之 何,必告父母。
折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 之何,匪媒不得。
上片
下片
20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孟媒子妁:婚:
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
上片
下片
5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列子》:“男女杂游,不媒不聘。” 《管子》:“昔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 无有夫妇配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 征。”
上片
下片
6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圣人无父,感天而生”:
华胥踏巨人迹而生伏羲;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魏晋时爨族婚仪:
“将嫁女三日前,执斧入山伐带叶松,
于门外结屋,坐女其中。旁列米淅数十
缸,集亲族执瓢、杓(sháo),列械环
卫。婿及亲族新衣黑面,乘马持械,鼓
吹至女家,械而斗。婿直入松屋 上片
下片
18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中挟妇乘马,疾驱走。父母持械,杓米淅 洗婿,大呼亲友同逐女,不及,怒而归。 新妇在途中故作坠马状三,新婿挟之上马 三,则诸亲族皆大喜……新婚入门,诸弟 拖婿持妇扑跌,人拾一巾一扇乃退。”
上片
下片
25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娃“燕娃赵亲之:间,居民家道之小康者,生子三五 龄,辄为娶及笄之女。家贫子多者,辄利其聘 赀,从俗遣嫁焉。女至男家,先以父母礼见翁 姑,以弟呼其婿,一切井臼、烹调、缝纫之事, 悉皆任之。夜者抚婿而眠,昼者为之着衣,为 之饲食,如保姆然。子长成,乃合卺。”
《易经》: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 寇,婚媾。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上片
下片
16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梁启超解读:
“夫寇与婚媾,截然二事,何至相混?
得毋古代婚媾所取之手段与寇无大异耶?
故闻马蹄蹴踏,有女啜泣,谓是遇寇,
细审乃知其为婚媾也。”
上片
下片
17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上片
下片
3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两性关系发展历程:
群婚和杂交→族外多偶婚→族外对偶 婚→一夫一妻制
上片
下片
4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吕氏春秋》: “昔太古常无群矣, 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 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 道,无进退揖让之礼……”。
安登感神龙而生神农;
女枢感虹光而生颛顼;
附宝见大电绕北斗而生黄帝;
女节接大星而生少昊;
上片
下片
7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庆都遇赤龙而生尧;
握登见大虹而生舜;
修己吞神珠薏苡而生大禹;
扶都见白气贯月而生汤;
女修吞玄鸟卵而生大业;
哀牢夷沙壶触沉木而生龙子……
上片
下片
8 首片
上片
下片
26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童养媳:
“贫寒之家,不能如礼者,亦间以幼女 送男家养之,也有以男赘女家者。”
民歌:“小枣树,摇三摇,童养媳,
真难熬,熬住公公熬住婆,脚蹬锅牌手
妾其刑,夫有二妻则诛,妻有外夫则
宫” 。
上片
下片
12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中国古代没有真正和全面的一夫一妻 制。一直存在的传统是女子只能有一个丈 夫,而男子在一个正室的名义下可以“大 丈夫三妻四妾”,是实际上的多妻制。
上片
下片
13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简狄吞了一个燕子蛋,即“玄鸟之 卵”,而生殷朝始祖契。 周后稷的母亲叫姜嫄踩巨人的足迹, 身动好似受孕,以后就生了稷。
上片
下片
9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一夫一妻婚姻制度产生原因:
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对生殖规律、男女 生理特性的认识水平提高。
中国古代婚恋文化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二、中国古代性文化
1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3、婚姻关系建立的礼仪 4、离婚与改嫁 5、古代婚姻文化的特点
上片
下片
2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婚姻,古作“昏因”,“男以昏时迎 女,女因男而来。嫁,谓女适夫家;娶, 谓男往娶女。论其男女之身谓之嫁娶, 指其合好之际,谓之婚姻”。
上片
下片
10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大约在伏羲时开 始萌芽。
“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
上片
下片
11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周代形成了系统化的婚姻礼仪制度, 而且在法律上得到肯定和确认。
战国《法经·杂律篇》:“夫有一妻二
上片
下片
14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劫夺婚:男人凭借武力、体力抢走女子, 强行成婚。
上片
下片
15 首片
一
二
一2、、建古立代屯婚的:姻如“申z爱关h若为:ū系n情”止形通,的,而容“、艰邅途班“不词然难:婚“盘前词径”,徘z:”姻。尾h盘、引徊通 ,ā桓。不与n“,,般前家徘”徊、庭
上片
下片
23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指腹婚:
“世俗,好于襁褓、童幼之时轻许为婚,
亦有指腹为婚者。及其既长,或不肖无
赖,或身有恶疾,或家贫冻馁或丧服相
仍,或从宦远方,遂至背信弃约,速狱
致讼者多矣。”
上片
下片
24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
待父母之命,媒妁之方,钻穴隙相窥,
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上片
下片
21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上片
下片
22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指腹婚: 在胎儿时,其父母双方即定下子女的 婚约。汉代已有此习俗,流行时间很长。
上片
下片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媒《妁诗婚经:·齐风》:
艺麻如之何,衡从七亩;取妻如之 何,必告父母。
折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 之何,匪媒不得。
上片
下片
20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孟媒子妁:婚:
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
上片
下片
5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列子》:“男女杂游,不媒不聘。” 《管子》:“昔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 无有夫妇配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 征。”
上片
下片
6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圣人无父,感天而生”:
华胥踏巨人迹而生伏羲;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魏晋时爨族婚仪:
“将嫁女三日前,执斧入山伐带叶松,
于门外结屋,坐女其中。旁列米淅数十
缸,集亲族执瓢、杓(sháo),列械环
卫。婿及亲族新衣黑面,乘马持械,鼓
吹至女家,械而斗。婿直入松屋 上片
下片
18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中挟妇乘马,疾驱走。父母持械,杓米淅 洗婿,大呼亲友同逐女,不及,怒而归。 新妇在途中故作坠马状三,新婿挟之上马 三,则诸亲族皆大喜……新婚入门,诸弟 拖婿持妇扑跌,人拾一巾一扇乃退。”
上片
下片
25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娃“燕娃赵亲之:间,居民家道之小康者,生子三五 龄,辄为娶及笄之女。家贫子多者,辄利其聘 赀,从俗遣嫁焉。女至男家,先以父母礼见翁 姑,以弟呼其婿,一切井臼、烹调、缝纫之事, 悉皆任之。夜者抚婿而眠,昼者为之着衣,为 之饲食,如保姆然。子长成,乃合卺。”
《易经》: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 寇,婚媾。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上片
下片
16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梁启超解读:
“夫寇与婚媾,截然二事,何至相混?
得毋古代婚媾所取之手段与寇无大异耶?
故闻马蹄蹴踏,有女啜泣,谓是遇寇,
细审乃知其为婚媾也。”
上片
下片
17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上片
下片
3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两性关系发展历程:
群婚和杂交→族外多偶婚→族外对偶 婚→一夫一妻制
上片
下片
4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吕氏春秋》: “昔太古常无群矣, 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 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 道,无进退揖让之礼……”。
安登感神龙而生神农;
女枢感虹光而生颛顼;
附宝见大电绕北斗而生黄帝;
女节接大星而生少昊;
上片
下片
7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庆都遇赤龙而生尧;
握登见大虹而生舜;
修己吞神珠薏苡而生大禹;
扶都见白气贯月而生汤;
女修吞玄鸟卵而生大业;
哀牢夷沙壶触沉木而生龙子……
上片
下片
8 首片
上片
下片
26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童养媳:
“贫寒之家,不能如礼者,亦间以幼女 送男家养之,也有以男赘女家者。”
民歌:“小枣树,摇三摇,童养媳,
真难熬,熬住公公熬住婆,脚蹬锅牌手
妾其刑,夫有二妻则诛,妻有外夫则
宫” 。
上片
下片
12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中国古代没有真正和全面的一夫一妻 制。一直存在的传统是女子只能有一个丈 夫,而男子在一个正室的名义下可以“大 丈夫三妻四妾”,是实际上的多妻制。
上片
下片
13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简狄吞了一个燕子蛋,即“玄鸟之 卵”,而生殷朝始祖契。 周后稷的母亲叫姜嫄踩巨人的足迹, 身动好似受孕,以后就生了稷。
上片
下片
9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一夫一妻婚姻制度产生原因:
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对生殖规律、男女 生理特性的认识水平提高。
中国古代婚恋文化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二、中国古代性文化
1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3、婚姻关系建立的礼仪 4、离婚与改嫁 5、古代婚姻文化的特点
上片
下片
2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婚姻,古作“昏因”,“男以昏时迎 女,女因男而来。嫁,谓女适夫家;娶, 谓男往娶女。论其男女之身谓之嫁娶, 指其合好之际,谓之婚姻”。
上片
下片
10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大约在伏羲时开 始萌芽。
“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
上片
下片
11 首片
一
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周代形成了系统化的婚姻礼仪制度, 而且在法律上得到肯定和确认。
战国《法经·杂律篇》:“夫有一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