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基本技术知识参考文本
煤矿瓦斯基础知识

对空气的比重:0.5545;
沸点:-161.7℃(0.1MPa) 扩散系数:0.196cm2/s;
水中的溶解度: 33.1 ~55.6 l/m3
空气中的爆炸下限:5%;
发热量:8568大卡/m3
空气中的爆炸上限:1斯的主要危害
爆炸:5%~16% 井下允许的瓦斯浓度:1%。为何要留这么大的
7
一、认识瓦斯
• 3. 瓦斯的主要危害
突出:煤与瓦斯突出(简称突出)是煤矿井下
发生的一种复杂的、有煤(岩)和瓦斯参与的
动力现象。发生瓦斯突出时,在几秒至几十秒
的时间内将几吨到上万吨的煤和几百立方米到 几百万立方米的瓦斯抛射到采掘空间,极易诱 发瓦斯窒息和瓦斯爆炸事故,对井下作业人员、 通风构筑物和设施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8
一、认识瓦斯
• 3. 瓦斯的主要危害
9
二、煤层瓦斯的成因
• 1. 瓦斯的形成 煤层瓦斯是腐植型有机物在成煤过程中的伴生 产物。 煤层瓦斯的生成过程,一般经历两个成气时期:
生物化学成气时期 变质作用成气时期
10
二、煤层瓦斯的成因
• 2. 瓦斯的逸散和保存 煤层瓦斯含量的大小 与成煤时期的瓦斯生成有关;
24
五、煤层瓦斯基本参数
• 1. 煤层瓦斯含量 1.1 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
煤层的埋藏深度
煤层与围岩的透气性 煤层倾角和露头
地质构造
煤的吸附特性
地层的地质史
水文地质条件
25
五、煤层瓦斯基本参数
• 1. 煤层瓦斯含量 1.2测定方法
间接测定法
abP 100 Ad M ad 1 10P X 1 bP 100 1 0.31M ad
煤矿瓦斯知识点归纳总结

煤矿瓦斯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煤矿瓦斯的形成1. 煤矿瓦斯的来源煤矿瓦斯是由煤层中的有机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分解产生的,主要由甲烷(CH4)组成,同时还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乙烯等烷烃和烯烃。
2. 煤矿瓦斯的生成条件煤矿瓦斯的生成与煤层的埋深、温度、压力和煤的有机质含量等因素有关。
通常情况下,煤矿瓦斯的生成条件为煤层埋深在200m以上,温度在40℃以上,压力在3MPa以上。
二、煤矿瓦斯的性质1. 化学性质煤矿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其化学式为CH4。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5%~15%。
2. 物理性质煤矿瓦斯比空气轻,燃烧时生成的热量大,且火焰温度高。
在低温下,煤矿瓦斯易液化。
在低温低压下,甲烷可形成固态,称为天然气水合物。
三、煤矿瓦斯的危害1. 爆炸危险煤矿瓦斯是一种易燃气体,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或高温表面容易发生爆炸。
煤矿瓦斯爆炸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生产设施的破坏,还会引发二次事故,给煤矿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2. 中毒危害煤矿瓦斯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一定限制时,会对人体造成窒息和中毒。
特别是煤矿井下的工作人员,长期暴露在煤矿瓦斯环境中,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四、煤矿瓦斯的监测与防治1. 煤矿瓦斯的监测(1)煤矿瓦斯的监测手段煤矿瓦斯的监测手段主要包括传感器监测、抽放法监测、化学分析法监测等。
其中,传感器监测是最常用的监测手段,通过设置煤矿瓦斯传感器在煤矿井下实时监测瓦斯浓度,并及时报警,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2)煤矿瓦斯的监测要求对于含瓦斯矿井,应在井下通风和巷道出口设置煤矿瓦斯传感器,并定时进行瓦斯浓度监测。
同时,要求煤矿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防护装备和作业程序进行作业,确保煤矿瓦斯安全监测和防护。
2. 煤矿瓦斯的防治(1)通风防治通风是煤矿瓦斯的主要防治手段,通过合理设置通风系统和通风设备,将煤矿瓦斯排出矿井,降低瓦斯浓度,减少爆炸危险。
(2)抽放防治抽放防治是通过使用抽放设备将煤矿瓦斯抽出,降低瓦斯浓度,减少瓦斯爆炸危险。
矿井瓦斯的有关知识范文(二篇)

矿井瓦斯的有关知识范文矿井瓦斯是一种由地下煤矿开采过程中释放出的可燃气体,其中主要成分是甲烷。
矿井瓦斯具有高度的可燃性和爆炸性,因此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和控制矿井瓦斯的危险。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矿井瓦斯的形成原因、危害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
首先,矿井瓦斯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下煤矿中存在的煤层中的有机质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发生热解反应而产生的。
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甲烷气体,形成矿井瓦斯。
此外,矿井瓦斯的形成还与煤层中的天然气和深层地热的作用有关。
矿井瓦斯的存在对矿井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首先,矿井瓦斯具有高度的可燃性,一旦与氧气达到一定比例,就会形成可燃混合气体,一旦有火源引燃,就会引发爆炸事故。
这种爆炸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矿井的设施设备造成严重的破坏。
其次,矿井瓦斯还具有难以检测和防控的特点。
由于矿井的环境复杂,瓦斯气体难以直接观测和测量,因此在矿井中的瓦斯含量不易准确判断,从而给矿工的安全带来了风险。
为了有效地防范和控制矿井瓦斯的危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矿井瓦斯的排放必须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处理。
一方面,可以利用瓦斯抽采技术将矿井瓦斯从矿井中抽出,并进行处理和利用。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通风系统将矿井中的瓦斯排出,减少瓦斯积累的风险。
其次,要加强矿井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矿井中的电气设备、照明设施等能够防止火花和火焰的产生,避免引发瓦斯爆炸。
此外,还应推广使用瓦斯检测仪等先进设备,实时监测矿井中的瓦斯浓度,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
另外,要加强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矿工对矿井瓦斯危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物理措施,如灭火、防尘等,来有效地降低矿井瓦斯危险。
总之,矿井瓦斯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了解矿井瓦斯的形成原因和危害,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确保矿井的安全和矿工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今后的煤矿开采中,应不断加强对矿井瓦斯的研究和防治技术的改进,提高矿井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瓦斯基础知识2

第一节矿井瓦斯概述瓦斯: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有时单独指甲烷。
它是种无色、无味、无臭、无毒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554。
因比空气轻,所以常积聚于巷道的顶部、上山独头或冒落高顶处。
它微溶于水,不助燃也不能供呼吸,但空气中沼气含量过大时,因缺氧会使人窒息。
沼气的分子直径很小,扩散能力比空气大1.6倍,易从煤岩层穿过而进入井巷中。
纯沼气不燃烧也不爆炸,只有和适当的空气混合后才有燃烧性和爆炸性。
瓦斯的爆炸界限为5%~16%。
尽管煤矿瓦斯具有窒息性、燃烧性和爆炸性,若将井下空气中的瓦斯含量控制在安全含量以下,并杜绝一切引燃引爆的火源,煤矿瓦斯的窒息、燃烧或爆炸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一、煤层瓦斯的生成及分带1、煤层瓦斯的生成⑴煤层瓦斯组分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
有时单指甲烷。
矿井瓦斯是指井下以甲烷CH4矿井瓦斯是成煤过程中的一种伴生产物。
古代植物遗体在形成泥炭过程中,由于厌氧菌的作用,植物的纤维质被分解、发酵,逐渐生成腐植酸和沥青质,同时生成瓦斯;此后,在煤的炭化变质过程中,随着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变化,泥炭转变成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同时继续有大量瓦斯伴随生成。
在长期的地质年代里,由于地层变动造成的断裂和裂隙,部分瓦斯逸散到大气中去,另一部分则被保存在煤体和围岩之中。
矿井瓦斯是各种气体的混合物,其成分是很复杂的,它含有甲烷、二氧化碳、氮和数量不等的重烃以及微量的稀有气体等,但主要成分是甲烷。
因此,习惯上所说的矿井瓦斯就是指甲烷而言。
国内外对煤层瓦斯组分的大量测定表明,煤层瓦斯有约20种组分:甲烷及其同系烃类气体(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等)、二氧化碳、氮、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和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等。
其中甲烷及其同系物和二氧化碳是成煤过程的主要产物。
当煤层赋存深度大于瓦斯风化带深度时,煤层瓦斯的主要组分(>80%)是甲烷。
⑵煤层瓦斯的生成煤是一种腐植型有机质高度富集的可燃有机岩,是植物遗体经过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物理化学作用转化而成。
培训资料(瓦斯部分)

(矿井瓦斯基础知识部分)矿井瓦斯1、矿井瓦斯的成分1)基本成分:CH4、CO2、N2;2)其他成分:CO、H2S、H2、SO2(其他碳氢化合物“甲、乙、丙、丁烷”)。
以上气体(瓦斯的组分)除CO2、N2为窒息性气体以外,其它均为可燃气体,多数还具有爆炸的危险性。
2、沼气的基本性质1)物理性质①沼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②比空气轻,比重为0.554,在标准状态下,重0.716Kg/m3;巷道在微风或无风的状态下,瓦斯都浮在巷道的顶部,形成瓦斯层流。
所以《煤矿安全规程》对风速进行了必要的规定(回采工作面与煤及半煤巷掘进工作面的最低风速0.25 m/s,岩巷掘进工作面和其他行人巷道不允许低于0.15m/s;架空线机车运行的巷道最低风速 1.0 m/s),主要是防止巷道中的瓦斯在顶部形成瓦斯层流。
③沼气有较强的扩散性和渗透性。
沼气的扩散性比空气略大1.34倍。
在现场我们经常发现盲巷密闭或采空区的结束密闭前有瓦斯泄出。
所以,要求经常对密闭进行巡回检查,防止密闭前瓦斯超限。
2)化学性质①沼气微溶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20℃时,100升水可溶3.31升瓦斯;底板有水鼓气泡,检查瓦斯浓度很高;)。
②沼气无毒。
但浓度很高时,氧含量相对减少,能使人窒息死亡; {(当O2含量小于等于12%,死亡界线);),%1(2142CH O -⨯=}; ③沼气不助燃。
但它与空气混合后具有可燃性和可爆性(民用瓦斯输送浓度不低于30%,可燃烧却为低浓度瓦斯)。
3、瓦斯可燃、可爆性及影响因素 1)瓦斯的可燃性、可爆性当它在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则能燃烧。
瓦斯浓度很低时,在火焰周围形成浅兰色的火焰,当火源熄灭,则燃烧停止,这说明低浓度瓦斯燃烧时,产生的热能不足以向邻近的未燃烧层传播(50年代以前很多小煤窑用燃油灯检查瓦斯!)。
但空气中的瓦斯浓度很高时,燃烧分解速度加剧,加速了传播速度,当传播速度超过了声速,则转变为爆轰反应,形成瓦斯爆炸。
煤矿瓦斯防治基本知识

煤矿瓦斯防治基本知识第一篇:煤矿瓦斯防治基本知识煤矿瓦斯防治基本知识一、瓦斯(一)瓦斯的性质煤矿瓦斯是伴随煤层形成而形成的,是随煤而伴生的。
主要成分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的重轻,相对空气的密度为0.554。
一般浮在巷道的上半部,独头巷道和顶板冒落空间处,渗透性强,不溶解于水,具有燃烧性和爆炸性,能使人窒息。
主要危害是爆炸。
瓦斯的燃烧、爆炸和使人窒息的条件各不相同,主要取决于瓦斯在井下空气中的浓度(体积比),一般情况下浓度在5%以下不燃烧、不爆炸,但如果井下空气中含有其他气体或煤尘,爆炸限度可能降低到5%以下,浓度在5%-16%之间,遇火源会燃烧爆炸,其中浓度在7%-8%最容易引起爆炸,9.5%爆炸威力最大、最猛烈,浓度在16%以上不能爆炸,但可能燃烧,还容易使人缺氧窒息。
当空气中瓦斯浓度大于50%时,能使人缺氧而窒息死亡。
(二)瓦斯爆炸的条件瓦斯爆炸应当具备三个条件:①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内,一般为5%-16%。
②混合气体中氧的浓度不低于12%。
③有足够能量的点火火源,既引大温度,一般是450度-650度。
(三)瓦斯的来源及积聚特点开采过程中,煤矿井下瓦斯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从采落下来的煤炭中释放出来的瓦斯。
二是从采掘工作面煤壁内释放出来的瓦斯。
三是从煤巷两帮及顶板释放出来的瓦斯。
四是从采空区及围岩中释放出来的瓦斯。
煤矿生产过程中,井下瓦斯按它的四个来源不间断地向外释放,又被流过的风流稀释、带走,当井下风量不足或停风时,井下瓦斯浓度将升高,形成瓦斯积聚,高瓦斯矿井积聚的快些,有的几分钟就积聚到爆炸限度,瓦斯积聚只有快慢之分,没有积聚不积聚之别,简单的说,井下无风瓦斯就积聚,有风瓦斯就乘风而去,这就是瓦斯积聚的基本特点。
二、井下瓦斯的防治井下瓦斯防治工作主要归纳为“十不要”、“八注意”。
“十不要”:1、不要随便开关局扇,以免造成瓦斯积聚。
2、不要随便敞开风门,以免风流短路造成工作地点无风。
矿井瓦斯的有关知识

矿井瓦斯的有关知识矿井瓦斯是指煤矿中存在的一种气体,主要由甲烷组成,也含有一定量的氮气、二氧化碳、氢气等。
矿井瓦斯在采煤和矿井开拓过程中,由于煤体破碎和煤层变形,释放到矿井中,成为一种潜在的危险源。
因此,矿井瓦斯的了解和控制对于矿山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矿井瓦斯的相关知识。
第一部分:矿井瓦斯的形成和特性1. 矿井瓦斯的形成:矿井瓦斯主要是由煤层中的有机质在地壳深部经过煤化作用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煤层中的有机质被高压、高温和微生物作用所分解,产生甲烷等气体。
2. 矿井瓦斯的成分:矿井瓦斯主要由甲烷组成,占据了总体积的90%以上。
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氮气(约占5%)、二氧化碳(约占2%)和氢气等。
3. 矿井瓦斯的特性:矿井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可燃气体。
它比空气轻,密度约为空气的0.55倍。
矿井瓦斯具有较高的爆炸极限(5%-15%),爆炸范围较宽;同时,矿井瓦斯也是一种强大的媒介,能够导致煤尘、粉尘等其他爆炸源的爆炸。
第二部分:矿井瓦斯的危害和防治1. 矿井瓦斯的危害:矿井瓦斯是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瓦斯浓度超过爆炸极限时,一旦受到明火、静电等火源的引爆,就会产生瓦斯爆炸事故。
瓦斯爆炸不仅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设施损坏,还会引发其他后续事故,如火灾、塌方等。
2. 矿井瓦斯的防治措施:为了保障矿山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瓦斯防治措施。
包括: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瓦斯抽放、通风与通风废气处理、爆破瓦斯抽放等。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瓦斯异常情况。
第三部分:矿井瓦斯的检测和监测1. 矿井瓦斯的检测方法:矿井瓦斯的检测主要包括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两种方法。
现场检测主要通过使用瓦斯检测仪等设备,在矿井现场对瓦斯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实验室检测则是将采集到的瓦斯样品送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检测。
2. 矿井瓦斯的监测系统:为了实现对矿井瓦斯的长期、全面的监测,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矿井瓦斯监测系统。
煤矿瓦斯基本技术知识

煤矿瓦斯基本技术知识煤矿瓦斯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有害气体,主要由甲烷组成。
瓦斯的积聚和泄漏可能引发矿井的爆炸事故,因此加强对煤矿瓦斯的监测和控制是矿山安全工作的重要一环。
下面将介绍一些煤矿瓦斯基本技术知识。
一、瓦斯发生和运移规律:1. 瓦斯的生成:瓦斯主要是由煤中的有机质在高温下分解产生的,这一过程称为煤变质。
煤的变质程度越高,瓦斯释放量越大。
2. 瓦斯的运移:瓦斯在煤层中的运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吸附在煤颗粒表面的吸附瓦斯,另一种是通过煤层间隙或者煤裂隙传递的自由瓦斯。
二、瓦斯监测技术:1. 传统监测方法:包括瓦斯抽放和瓦斯检测两个方面。
瓦斯抽放通过采取排瓦系统、走向排瓦工作面等方法将瓦斯引导到安全地带进行燃烧。
瓦斯检测主要通过检测仪器对瓦斯浓度进行监测,常见的检测仪器有电化学传感器和红外线传感器。
2. 现代监测技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瓦斯监测技术。
其中包括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多参数传感器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对矿区各个位置的瓦斯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
多参数传感器技术可以同时对温度、湿度和瓦斯浓度等参数进行监测,提高了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机器视觉技术可以通过对矿井进行图像识别,实现对瓦斯泄漏点的自动检测。
三、瓦斯抽放技术:瓦斯抽放是通过管道系统将瓦斯从井下抽到地面,然后将瓦斯进行安全处理,以减少矿井瓦斯的积聚。
常见的瓦斯抽放方法有以下几种:1. 利用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抽放:通过调整通风系统的参数,增加矿井通风量,将瓦斯由开采面带到通风巷中,通过通风巷将瓦斯抽到地面。
2. 利用瓦斯抽放孔进行抽放:在矿井隧道中钻孔,通过孔内的管道将瓦斯抽到地面,然后进行处理。
四、瓦斯治理技术:1. 瓦斯燃烧:通过将瓦斯引导到安全地带进行燃烧,将甲烷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减少瓦斯的爆炸危险。
2. 瓦斯利用:将煤矿瓦斯转化成可燃气体,如天然气或发电气体,进行利用。
瓦斯利用不仅能有效降低矿井瓦斯压力,减少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还能节约能源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瓦斯基本技术知识参
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煤矿瓦斯基本技术知识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瓦斯性质及瓦斯参数测定
瓦斯是指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
害气体,有时单独指甲烷。
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
臭、可以燃烧或爆炸的气体,难溶于水,扩散性较空气
高。
瓦斯无毒,但浓度很高时,会引起窒息。
瓦斯在煤层中的赋存形式主要有两种状态:在渗透空
间内的瓦斯主要呈自由气态,称为游离瓦斯或自由瓦斯,
这种状态的瓦斯服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另一种称为吸附
瓦斯,它主要吸附在煤的微孔表面上和在煤的微粒内部,
占据着煤分子结构的空位或煤分子之间的空间。
实测表
明,在目前开采深度下(1000~2000m以内)煤层吸附瓦斯
量占70%~95%,而游离瓦斯量占5%~30%。
煤层瓦斯含量是指单位质量煤体中所含瓦斯的体积,单位为m3/t。
煤层瓦斯含量是确定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基础数据,是矿井通风及瓦斯抽放设计的重要参数。
煤层在天然条件下,未受采动影响时的瓦斯含量称原始含量;受采动影响,已有部分瓦斯排出后而剩余在煤层中的瓦斯量,称残存瓦斯含量。
影响煤层原始瓦斯含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煤化程度、煤层赋存条件、围岩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
2.矿井瓦斯涌出及瓦斯等级
开采煤层时,煤体受到破坏或采动影响,贮存在煤体内的部分瓦斯就会离开煤体而涌入采掘空间,这种现象称为瓦斯涌出。
矿井瓦斯涌出形式可分普通涌出和特殊涌出两种。
矿井瓦斯涌出量是指开采过程中正常涌入采掘空间的瓦斯数量,瓦斯涌出量的表示方法有两种:绝对瓦斯涌出
量——单位时间涌入采掘空间的瓦斯量,单位为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单位质量的煤所放出的瓦斯数量,单位为m3/t。
影响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因素主要有煤层瓦斯含量、开采规模、开采程序、采煤方法与顶板管理方法、生产工序、地面大气压力的变化、通风方式和采空区管理方法等。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一个矿井中只要有一个煤(岩)层发现瓦斯,该矿井即为瓦斯矿井。
瓦斯矿井必须依照矿井瓦斯等级进行管理。
根据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划分为:低瓦斯矿井、高瓦斯矿井和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
低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m3/t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m3/min;
高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或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0m3/min;
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矿井在采掘过程中,只要发生过一次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该矿井即定为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年必须对矿井进行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
3.瓦斯喷出
矿井瓦斯喷出是指从煤体或岩体裂隙、孔洞或炮眼中大量瓦斯异常涌出的现象。
在20 m巷道范围内,涌出瓦斯量大于或等于1.0m3/min,且持续时间在8h以上时,该采掘区域即定为瓦斯喷出危险区域。
瓦斯喷出的预兆:矿压活动显现激烈,煤壁片帮严重、底板突然鼓起、支架承载力加大甚至破坏,煤层变软、潮湿等。
另外,还存在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即在地应
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岩)和瓦斯(二氧化碳)由煤体或岩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常动力现象。
煤(岩) 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具有突发性、极大破坏性和瞬间携带大量瓦斯(二氧化碳)和煤(岩)冲出等特点,能摧毁井巷设施、破坏通风系统、造成人员窒息,甚至引起瓦斯爆炸和火灾事故,是煤矿最严重的灾害之一。
突出发生前通常有地层微破坏、瓦斯涌出变化、煤层层理紊乱、钻孔卡钻夹钻、煤壁温度降低、散发煤油气味、煤层产状发生变化等预兆。
4.瓦斯爆炸
矿井瓦斯不助燃,但它与空气混合成一定浓度后,遇火能燃烧、爆炸。
瓦斯爆炸时会产生3个致命的因素:爆炸火焰、爆炸冲击波和有毒有害气体。
瓦斯爆炸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且还会严重摧毁矿井设施、中断生产。
矿井瓦斯爆炸往往引起煤尘爆炸、矿井火灾、井巷坍
塌和顶板冒落等二次灾害。
引起瓦斯燃烧与爆炸必须具备3个条件:一定浓度的甲烷、一定温度的引火源和足够的氧气。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