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 2.《幼苗长大了》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2《幼苗长大了》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2《幼苗长大了》教案设计

2.幼苗长大了一、教材分析《幼苗长大了》是最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第二课的内容。

是学生在经过了种植后,系统地对根、茎、叶的形态和功能展开观察和研究。

本课教学内容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整体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描述各部分的样子。

第二部分是按照根、茎、叶的顺序分别进行研究。

结合教材和教学实际对本课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了些微调整。

首先通过观察葫芦的幼苗,对植物进行一个整体认识。

其次是认识叶的作用。

接着回顾根的作用,结合二年级《栽小葱》一课的实验,启发学生总结出根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株的作用。

再次,研究茎的作用。

通过动手解剖和观察插入红色水中后被染成红色的茎,让学生直观认识茎的运输作用。

最后并讨论“如果把幼苗的叶子摘光,植物还能成活吗”,让学生作出猜想,留下悬念,为高年级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埋下伏笔。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喜欢科学,好奇心强,对实验感兴趣, 经过两年的学习, 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动手实践、资料收集整理的能力,已经初步认识多姿多彩的植物,有栽小葱的经历,因此对于植物以及根、茎、叶的名称并不陌生,但对于这些构造的作用,学生了解的还不够全面,需要老师加以有效指导。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种植、观察与记录认识到植物幼苗生长的过程,认识根茎叶的部位与结构。

2.知道根有吸收、茎有运输、叶有制作养分的作用。

科学探究:1.能够用语言和数据描述葫芦幼苗的形态特征。

2.能利用实验探究等方式了解植物根茎叶的作用。

科学态度:1.能坚持进行植物观察,乐于长期照料植物。

2.能在已有的知识上进行探究,加深对植物的了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懂得爱护和保护植物。

四、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回顾、实验、讨论了解植物根茎叶的基本构造及作用。

五、教学难点了解植物叶的构造及作用。

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提前做好的芹菜茎放到装有红色素水的烧瓶实验装置、芹菜的茎、水果刀、相关资料和视频。

小学科学2《幼苗长大了》第二课时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小学科学2《幼苗长大了》第二课时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小学科学2《幼苗长大了》第二课时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幼苗长大了:小学科学2《幼苗长大了》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幼苗从种子到成长的过程,并理解幼苗的生长需要光线、水和营养。

2. 能够观察并描述幼苗从发芽到成长的变化。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和研究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幼苗成长的过程和所需的光线、水和营养。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幼苗种子2. 小花盆3. 松土4. 水壶5. 日光灯6. 黑纸、白纸、黄纸教学过程:导入(15分钟)1.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种子、幼苗、成长的图示,请学生说出它们的顺序。

2. 引导学生思考,种子如何变成幼苗?幼苗如何变成成长的植物?呈现(20分钟)1. 老师将一颗种子放入花盆中的松土中,稍微浇水,然后盖上一层黑纸,放在不见阳光的地方。

2. 安排学生观察花盆中的种子,并记录下来。

3. 经过1-2天后,将黑纸移开,让学生观察种子的变化,并继续记录。

4. 经过几天的观察,学生会发现幼苗从种子中长出来。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幼苗需要光线?讲解(30分钟)1.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幼苗成长过程的观察,并进行记录和描述。

2. 老师解释幼苗成长的几个关键因素:光线、水和营养。

3. 老师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光线对幼苗的作用:幼苗需要光线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能使幼苗成长的物质,如葡萄糖、维生素等。

4.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30分钟)1. 阅读以下描述,判断正误。

a. 幼苗需要光线来进行光合作用。

(正确)b. 幼苗只需要水就能成长。

(错误)c. 幼苗需要营养来制造光线。

(错误)d. 幼苗在黑暗的环境下可以正常生长。

(错误)2.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a. 幼苗从哪里来?(种子)b. 幼苗需要什么因素来生长?(光线、水和营养)反思(15分钟)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

2. 学生分享他们在观察幼苗成长过程中的发现和体会。

小学科学2《幼苗长大了》第一课时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小学科学2《幼苗长大了》第一课时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小学科学2《幼苗长大了》第一课时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幼苗长大了——小学科学2《幼苗长大了》第一课时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幼苗是如何长大的。

2. 掌握幼苗生长的过程和需要的条件。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PPT、实验器材、幼苗的种子、土壤、播种盘。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实验记录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颗刚开始长出来的幼苗,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它是怎么长出来的?2. 学习(20分钟)a. 通过PPT呈现幼苗的生长过程,并讲解过程中的关键内容。

b. 向学生解释幼苗的生长需要适当的温度、充足的阳光和水分。

c. 引导学生思考幼苗为什么需要光照和水分,并与他们分享幼苗在黑暗中生长的实验结果。

3. 实验(30分钟)a. 教师向学生解释实验的目的和步骤,以及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和器材。

b.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

c. 学生向教师提问并讨论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的结论。

4. 课堂练习(20分钟)教师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随堂检查学生的答题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和讲解。

5. 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让学生谈谈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帮助他们巩固并加深对幼苗生长的理解。

四、教学反馈:根据学生在实验和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对他们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鼓励和建议。

【课堂练习】1. 幼苗生长需要什么条件?2. 你观察过幼苗在黑暗中生长吗?请谈谈你的观察结果。

3. 幼苗是如何生长的?【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幼苗的生长过程和需要的条件有了初步的了解。

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观察、记录,并能够按照步骤进行实验,取得了一定的实验能力。

课堂练习和反思环节,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但是部分学生还存在对于光照和水分对幼苗生长的具体作用不够清楚的问题,需要加强讲解和实例引导。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2《幼苗长大了》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2《幼苗长大了》教案设计

2.幼苗长大了一、教材分析《幼苗长大了》是最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第二课的内容。

是学生在经过了种植后,系统地对根、茎、叶的形态和功能展开观察和研究。

本课教学内容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整体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描述各部分的样子。

第二部分是按照根、茎、叶的顺序分别进行研究。

结合教材和教学实际对本课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了些微调整。

首先通过观察葫芦的幼苗,对植物进行一个整体认识。

其次是认识叶的作用。

接着回顾根的作用,结合二年级《栽小葱》一课的实验,启发学生总结出根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株的作用。

再次,研究茎的作用。

通过动手解剖和观察插入红色水中后被染成红色的茎,让学生直观认识茎的运输作用。

最后并讨论“如果把幼苗的叶子摘光,植物还能成活吗”,让学生作出猜想,留下悬念,为高年级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埋下伏笔。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喜欢科学,好奇心强,对实验感兴趣, 经过两年的学习, 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动手实践、资料收集整理的能力,已经初步认识多姿多彩的植物,有栽小葱的经历,因此对于植物以及根、茎、叶的名称并不陌生,但对于这些构造的作用,学生了解的还不够全面,需要老师加以有效指导。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种植、观察与记录认识到植物幼苗生长的过程,认识根茎叶的部位与结构。

2.知道根有吸收、茎有运输、叶有制作养分的作用。

科学探究:1.能够用语言和数据描述葫芦幼苗的形态特征。

2.能利用实验探究等方式了解植物根茎叶的作用。

科学态度:1.能坚持进行植物观察,乐于长期照料植物。

2.能在已有的知识上进行探究,加深对植物的了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懂得爱护和保护植物。

四、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回顾、实验、讨论了解植物根茎叶的基本构造及作用。

五、教学难点了解植物叶的构造及作用。

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提前做好的芹菜茎放到装有红色素水的烧瓶实验装置、芹菜的茎、水果刀、相关资料和视频。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幼苗长大了》教学PPT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幼苗长大了》教学PPT

刀 实验材料
刀板
探究茎的作用 设计实验
1.观察浸泡红水一段时间的芹菜茎有什么现象?
探究茎的作用
横切
纵切
2.横切和纵切芹菜茎,仔细观察。
探究茎的作用
温馨提示:
(1)小组分工合作。 (2)注意用刀安全。 (3)仔细观察,做好实验记录。
探究茎的作用
实验结果
横切
红色
纵切 导管
探究茎的作用
实验结果
横切
苏教版
三年级下

一 单
2.幼苗长大了

观察并描述番茄幼苗
一个月内番茄 幼苗生长情况:
观察并描述番茄幼苗
测量株高
测量叶的长度
观察并描述番茄幼苗 测量叶的宽度
观察并描述番茄幼苗 番茄幼苗的生长过程图片展示:来自一周龄幼苗 株高2厘米
两周龄幼苗 株高3厘米
三周龄幼苗 株高5厘米
观察并描述番茄幼苗
优秀记录表展示:
幼苗长大的表现:幼苗长出了根、茎和叶。
观察并描述番茄幼苗
番茄幼苗叶的形态比较:
子叶
真——羽状叶
根的作用
在栽小葱的活动 中,你发现根的 作用了吗?
根的作用
2.观察玉米的不定根,说一说根的作用。
根的作用 3.观察胡萝卜、甘薯的根,说一说根的作用。
根具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
探究茎的作用 设计实验
芹菜茎
红色
纵切 导管
探究茎的作用
形态各异的茎把植物身体的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它承担着运输 的任务——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 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
探究茎的作用 解释:双色花
探究茎的作用 树干、树枝也是茎。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第2课《幼苗长大了》优质PPT课件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第2课《幼苗长大了》优质PPT课件

学习导入
一个月内番茄 幼苗生长情况:
测量叶的长度
测量株高
测量叶的宽度
探究活动
观察并描述西红柿的幼苗
西红柿幼苗的生长过程图片展示:
一周龄幼苗 株高2厘米
两周龄幼苗 株高3厘米
三周龄幼苗 株高5厘米
幼苗生长记录表
时间 内容
幼苗高度
叶片数量
叶片 长 大小 宽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总体变化规律
叶的形状
西红柿幼苗叶的形态比较
子叶
真叶 ----羽状叶
根的作用
1. 回顾《小葱吸水试验》,谈一谈根的作用。
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2. 观察玉米的不定根,说一说根的作用。 根具有稳固茎秆的作用
3. 观察胡萝卜、甘薯的根,说一说根的作用。 根具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
探究茎的作用
观察浸泡红水一段时间的芹菜茎有什么现象?
横切
纵切
横切和纵切芹菜茎,仔细观察
温馨提示
(1)小组分工合作。 (2)注意用刀安全。 (3)仔细观察,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
横切
红色
纵切 导管
我们的发现: 茎,运输水分和输送各种养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树干、树枝也是茎
变态茎
认识叶的构造和作用
仔细观察每一片树叶,看一看它们的正 面与反面有什么不同之外?
观察一片树叶
学习目标
1.能够用语言和数据描述番茄或黄瓜幼苗的形态特征。 2.通过观察、回顾、实验、讨论,了解植物根、茎的作用,叶
的构造及作用。 3.乐于长期照料植物,认真进行观察记录。
准备材料:
常见的盆栽绿植、番茄或黄瓜幼苗生长记录, 自己种植的番茄幼苗 ,烧瓶、红色素水、 植物的茎、水果刀、种植记录表、植物的叶子。

三年级科学下册《幼苗长大了》

三年级科学下册《幼苗长大了》
这是玉米的支持根,数量很多,是从茎基部的几个 节上长出并伸入土里的。其机械组织发达,不仅能吸收 水分和无机盐,还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二、探究新知
认识茎有茎有叶的植物,插入红颜料水中,过一段 时间后观察茎和叶的变化。
这是横切开来的茎,表 现茎输送水分的功能。
二、探究新知
认识叶
二、探究新知
认识叶
如果把幼苗的叶子都摘光,植物还能成活吗?
三、练习巩固
三、练习巩固
三、练习巩固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1.2幼苗长大了
一、新课导入
一、新课导入
我们发现种子发芽后会不断生长,那么它成长 的营养来自于哪里?
二、探究新知
探究根的作用
将左图的植物放入试管中,加入 适量的水在水位处做好标记,放在太 阳下。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小苗长大 了,水位下降了。说明植物的根有吸 收水的作用。
二、探究新知
研究根的作用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2《幼苗长大了》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2《幼苗长大了》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2《幼苗长大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2《幼苗长大了》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幼苗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以幼苗的成长为主线,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通过观察、记录、分析,从而得出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缺乏耐心而无法坚持到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此外,学生对于植物生长的内在机制可能还不够理解,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幼苗的生长过程,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观察、记录、分析等方法,探究植物的生长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记录幼苗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植物生长的内在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记录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植物标本等,直观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幼苗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特点。

3.观察与记录:学生分组观察幼苗,并进行记录,了解幼苗的生长变化。

4.分析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幼苗生长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

5.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并拓展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环境因素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叶
二、探究新知
认识叶
如果把幼苗的叶子都摘光,植物还能成活吗?
三、练习巩固
三、练习巩固
三、练习巩固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1.2幼苗长大了
一、新课导入
一、新课导入
我们发现种子发芽后会不断生长,那么它成长 的营养来自于哪里?
二、探究新知
探究根的作用
将左图的植物放入试管中, 加入适量的水在水位处做好标 记,放在太阳下。一段时间后 我们发现小苗长大了,水位下 降了。说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 的作用。
二探究新知
研究根的作用
这是玉米的支持根,数量很多,是从茎基部的几个 节上长出并伸入土里的。其机械组织发达,不仅能吸收 水分和无机盐,还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二、探究新知
认识茎
二、探究新知
研究茎的作用
取一株有茎有叶的植物,插入红颜料水中,过一段 时间后观察茎和叶的变化。
这是横切开来的茎,表 现茎输送水分的功能。
二、探究新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