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练习题.

合集下载

《咏雪》同步练习及答案

《咏雪》同步练习及答案

《咏雪》同步练习谢太傅寒雪.(下雪)日內集..(小辈)讲论文义。

俄而..(不久)雪骤...(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与儿女(急),公欣然..(高兴的样子)曰:“白雪纷纷何.(什么)所似.(像)?”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大体)可拟.(相比)。

”兄女曰:“未若..(不如)柳絮因.(乘)风起.(飞舞)。

”公大笑乐。

即.(就是)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在括号内解释加点的字。

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

(每句停一处)①谢太傅/寒雪日內集②与儿女/ 讲论文义③白雪纷纷/ 何所似④撒盐空中/ 差可拟⑤未若/柳絮因风起⑥即/ 公大兄无奕女⑦左将军王凝之/ 妻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谢太傅寒雪日內集。

(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②与儿女讲论文义。

跟小辈们谈论文章的义理。

③俄而雪骤。

不久,雪下得急了。

④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⑤撒盐空中差可拟。

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⑥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舞。

⑦即公大兄无奕女。

(谢道韫)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

4、简答题。

(1)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答:文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出融洽、欢快、轻松、温馨、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气氛。

(2)兄妹两人的解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答:①柳絮因风起一喻好,②柳絮既在颜色、形态上与雪花相似,表现出形态的美,③又能写出随风起舞的曼妙动力的情态美。

④同时它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咏雪的名句: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3)有人说“公大笑乐”的“笑”,是写谢太傅讽刺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不恰当。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同步练习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同步练习

《咏雪》同步操练(含答案)一、解说加点字。

1、许久雪骤许久:骤:2、白雪纷繁何所似何所似:3、撤盐空中差可拟拟:二、古今词义与儿女讲论文义撒盐空中差可拟白叟的儿女都在外地本次活动拟定六月份举办三、翻译1、未若柳絮因风起。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撒盐空中差可拟。

四、与“撒盐空中差可拟”中“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差强人意B.良莠不齐C.成果差D.出公差五、答复下列问题。

1、“寒雪”“内集”“怅然”“大笑”’等词语营建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方,哪一个更好?为什么?3、从文中看,公为何大笑?4、写出一句描绘雪的诗句来。

5、下面诗句你觉得哪一句最美好,请写几句赏析文字。

⑴撒盐空中差可拟。

⑵未若柳絮因风起。

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咏雪》榜首部分:1、本文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是朝代的(名字)安排编写的。

2、解说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⑴寒雪日内集⑵撒盐空中差可拟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布景,极精粹地告知了时刻“ ”,地址“ ”,人物“ ”,事情“ ”等要素。

4、《咏雪》一文用、、等词语营建了一种和谐、欢喜、轻松地家庭气氛。

5、《咏雪》中两个以雪为喻的语句是,你以为哪个更好?为什么?6、请模仿问问中的白话句式再写出一句对纷繁扬扬的白雪做生动地描绘。

曰:“ 差可拟”。

曰:“未若”。

《咏雪》第二部分:1、给下面的加横线字注音。

⑴雪骤()⑵无奕()2、解说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今义: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语句的意思。

⑴许久雪骤,公怅然曰:“白雪纷繁何所似?”⑵未若柳絮顶风起。

4、请写出你所堆集的咏雪的名句两组,并注明作者。

《咏雪》参考答案:一、⒈不久、一瞬间;大、猛、急⒉象什么⒊大致、差不多;比较二、儿女:①子侄辈的人、家中年青的一代人;②孩子、儿子和女儿。

拟:①比较②方案、谋划三、柳絮凭仗风力飘在天空。

咏雪练习题(打印版)

咏雪练习题(打印版)

咏雪练习题(打印版)### 咏雪练习题一、填空题1. 雪是冬季常见的自然现象,它由高空中的水蒸气在低温下直接凝结成______。

2. 在古代诗歌中,雪常被用来象征______,表达诗人的情感。

3. 雪的形态多样,其中“鹅毛大雪”指的是______的雪片。

4. 雪景在文学作品中常常与______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二、选择题1. 以下哪句诗描绘了雪的轻盈飘逸?- A.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 在《江雪》中,柳宗元用“独钓寒江雪”来表达自己的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孤独的享受- C. 对世俗的不满三、判断题1. 雪的形成需要满足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对/错)2. 雪的降落对农作物的生长是有害无益的。

(对/错)3. 雪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来象征纯洁和高洁。

(对/错)四、简答题1. 描述一下雪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请列举至少三个与雪有关的成语,并解释它们的含义。

五、作文题请以“雪”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可以描述雪景的美丽,也可以表达对雪的情感,或者讲述一个与雪有关的故事。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冰晶2. 纯洁、高洁3. 大而轻4. 冬天二、选择题1. B2. C三、判断题1. 对2. 错(雪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益处,可以提供水分,保护作物免受冻害)3. 对四、简答题1. 雪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包括:提供水分,保护土壤,减少病虫害,调节气候等。

2. 成语:- “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

- “雪泥鸿爪”:比喻事情留下的痕迹。

- “雪上加霜”:比喻不幸的事情接连发生。

五、作文题(此处应由考生自行发挥,创作一篇以“雪”为主题的短文。

)。

《世说新语·咏雪》精编习题(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咏雪》精编习题(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咏雪》精编练习01 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柳絮.(xù)差可拟.(nǐ)雪骤.(zhòu)太傅.(fù) 韫.(yùn) 无奕.女(yì)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左将军王凝之/妻也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义:文章的义理(3)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4)撒盐空中差可拟.拟:相比(5)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趁、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2)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3)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说柳絮乘风漫天飞舞。

(4)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道韫)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5.仿写句子,要求与上文句子的话题、句式、修辞手法相同。

人在生命的旅途中,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

你的祝福如春天里的一缕微风,为我送来芬芳;如茫茫雾海中的一盏明灯,为我指明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人生的风浪,拥抱美好的明天。

[示例]如沙漠里的一片绿洲,为我带来希望。

如夏天里的一阵细雨,为我送来凉爽。

02 课内精读6.“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

7.“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8.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你有不同看法吗?从课文中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更倾向于“柳絮因风起”的说法。

《咏雪》同步练习(含答案)

《咏雪》同步练习(含答案)

《咏雪》同步练习(含答案)一、解释加点字。

1、俄而雪骤俄而:骤:2、白雪纷纷何所似何所似:3、撤盐空中差可拟拟:二、古今词义与儿女讲论文义撒盐空中差可拟老人的儿女都在外地本次活动拟定六月份举行三、翻译1、未若柳絮因风起。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撒盐空中差可拟。

四、与“撒盐空中差可拟”中“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差强人意B.参差不齐C.成绩差D.出公差五、回答下列问题。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为什么?3、从文中看,公为何大笑?4、写出一句描写雪的诗句来。

5、下面诗句你觉得哪一句最美妙,请写几句赏析文字。

⑴撒盐空中差可拟。

⑵未若柳絮因风起。

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咏雪》第一部分:1、本文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是朝代的(姓名)组织编写的。

2、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⑴寒雪日内集⑵撒盐空中差可拟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4、《咏雪》一文用、、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乐、轻松地家庭气氛。

5、《咏雪》中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是,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6、请仿照问问中的文言句式再写出一句对纷纷扬扬的白雪做生动地描述。

曰:“差可拟”。

曰:“未若”。

《咏雪》第二部分:1、给下面的加横线字注音。

⑴雪骤()⑵无奕()2、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今义: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⑵未若柳絮迎风起。

4、请写出你所积累的咏雪的名句两组,并注明作者。

《咏雪》参考答案:一、⒈不久、一会儿;大、猛、急⒉象什么⒊大致、差不多;相比二、儿女:①子侄辈的人、家中年轻的一代人;②孩子、儿子和女儿。

拟:①相比②计划、筹划三、柳絮凭借风力飘在天空。

咏雪文言文练习题

咏雪文言文练习题

咏雪文言文练习题一、填空题1. 请根据记忆填写《咏雪》中的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

2. 在《咏雪》中,作者用“______”来形容雪的洁白。

3. 诗中“______,______”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景象,形象生动。

二、选择题1. 以下哪一项不是《咏雪》中所描述的景象?A. 千树万树梨花开B. 碧空如洗C. 雪压枝头D. 雪落无声2. 《咏雪》中提到了哪些自然元素?A. 风、雪、花B. 雨、雪、花C. 风、雨、花D. 风、雨、雪三、判断题1. 《咏雪》是一首赞美雪景的诗。

()2. 诗中没有直接提到“雪”字。

()3. 《咏雪》的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

()四、简答题1. 请简述《咏雪》中作者对雪的描写,以及通过这些描写传达了哪些情感?2. 描述《咏雪》中所表现的自然景观,并分析其艺术特色。

五、翻译题1. 将《咏雪》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翻译成现代汉语。

2. 翻译《咏雪》中的“独钓寒江雪”一句,解释其意境。

六、阅读理解题阅读以下《咏雪》的片段:“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 请将上述片段补充完整。

2. 描述这段文字所描绘的景象,并分析其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七、创作题1. 以《咏雪》为灵感,创作一首现代诗,描述一个雪后的场景。

2. 写一篇短文,描述你个人对雪的感受和记忆,不少于300字。

八、综合分析题1. 请结合《咏雪》的内容,分析作者可能的创作背景和动机。

2. 讨论《咏雪》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九、开放性问题1. 如果你有机会与《咏雪》的作者对话,你会问他什么问题?2. 你认为《咏雪》中哪些元素最能够引起现代人的共鸣?为什么?请在答题时注意审题,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祝你答题顺利!。

咏雪练习题和答案

咏雪练习题和答案

咏雪练习题和答案1. 阅读以下咏雪的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雪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 请列举至少三种雪在古代诗歌中的常见象征意义,并给出相应的诗句作为例证。

3. 根据以下诗句,解释“雪”在诗中所扮演的角色。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4. 阅读以下诗句,讨论雪如何影响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其一》)5. 选择一首你最喜欢的咏雪诗,并写一篇短文,描述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以及它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案1. 柳宗元的《江雪》中,雪的意象与孤独、寂静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脱和内心的孤独。

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则通过雪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北国风光,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惋惜和对壮美景色的赞美。

2. 雪在古代诗歌中的三种象征意义包括:- 纯洁无瑕:如“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寒冷与孤独:如“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变化无常: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3. 在杜甫的《绝句》中,“雪”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

4. 雪在卢梅坡的《雪梅·其一》中,通过与梅花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不同事物的独特之美。

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多样性的感悟。

5. (示例答案)我最喜欢的咏雪诗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它启发我,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平和与温暖才是最重要的。

《咏雪》 练习题

《咏雪》 练习题

2.《世说新语》二则(《咏雪》)班级:姓名__________小组:分数卷面:一、选择题。

(15分)1,下列有关《世说新语》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B《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C《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D《咏雪》选自《方正》篇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哪一项是正确的()A谢太傅.(fù)雪骤.(zhòu ) 柳絮.( xù )B差.可拟(chà)无奕.(yì)谢道韫.(yùn)C舍.去(shè)在不.(bù)友人惭.(cán)D与友期.行(jī)下车引.之(yǐn)相委.而去(wěi)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百感交集. B与儿女讲论.文义论.功行赏C撒盐空中差.可拟一念之差. D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势利导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俄而..雪骤(不久) B大雪日内集.(内在联系)C讲论..文义(讲解、讨论) D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B“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C“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6,给下列词语归类。

(5分)令尊劳驾贤侄小弟家父敬辞类__________________ 谦辞类________________二,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请你用工整的楷体字将下面的成语写在田字格中(2分)三,给下列句子划分(6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三,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雪》测试题
一、填空。

《咏雪》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

作者是南朝宋(朝代)刘义庆,《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解词。

1、内集:家庭聚会
2、讲论文义:谈论诗文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骤:紧
5、欣然:高兴的样子
6、何:什么
7、似:像 8、差:大致、差不多 9、拟:相比
10、未若:不如、比不上 11、即:就是 12、因:凭借
三、翻译。

1、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4、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5、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四、理解性默写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五、问答题。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和睦、融洽、欢快、轻松
2、对于谢太傅的出题,兄子和兄女分别给出什么答案?
兄子: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兄女: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两个咏雪句“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请从文中找出根据,并谈谈你的看法。

“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

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4、“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5、你学过的古诗词中咏雪佳句?请写出一两句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

(比喻)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比喻)
6、文章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补充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