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教学大纲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导言为了系统地规划和组织妇产科学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妇产科学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制定本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本大纲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妇产科学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使其成为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妇产科医生。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妇产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体系;- 掌握妇产科学的相关诊断、治疗和手术技术;- 理解妇产科学的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知识;- 熟悉各种常见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 技能目标:- 具备进行妇产科疾病的常规检查和辅助检查的能力;- 能够独立制定和实施妇产科疾病的治疗方案;- 掌握妇产科手术操作的基本技巧;- 具备处理妇产科紧急情况的能力。
3. 职业素养目标:- 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尊重病人的隐私和权益;-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与其他医生和护理人员有效沟通;- 熟悉医疗法律法规和医疗伦理,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 持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关注妇产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 妇科学基础知识- 妇科学的定义、发展和学科范围;- 女性生殖系统和妇科疾病的解剖学基础;- 妇科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
2. 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妇科病理学和细胞学的基本知识;- 妇科疾病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
3. 妇产科手术技术- 妇产科手术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技巧;- 妇产科常见手术的步骤和风险控制;- 手术后的恢复护理和并发症的处理。
4. 妇产科护理和健康教育- 妇产科患者的护理流程和技巧;- 妇产科疾病的预防措施和健康指导;- 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和健康教育。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1. 教学方法- 前沿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妇产科学的前沿知识讲座;- 病例讨论:以真实的病例为基础,讨论诊断和治疗的策略;- 视频教学:通过播放视频展示手术操作和技术细节;- 实践操作:学生参与实际的临床操作和技能训练。
妇产科学见习教学大纲

妇产科学见习教学大纲标题:妇产科学见习教学大纲一、前言妇产科学是一门涉及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以及妊娠期和产后期相关问题的专业学科。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妇产科学见习生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学习指南,以便深入理解和掌握妇产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见习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妇产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理解并应用妇产科学知识于临床实践。
3、具备独立处理常见妇产科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和生理:包括女性内外生殖器的解剖结构、生理周期以及妊娠生理。
2、妊娠诊断和孕期保健:妊娠诊断的方法、孕期的常规保健以及产前检查。
3、正常分娩和产后护理:正常分娩的过程、产程观察与处理、产后护理以及母乳喂养。
4、异常妊娠和分娩的处理:异常妊娠和分娩的预防、识别和处理。
5、妇科疾病:常见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等。
6、性传播疾病和计划生育:了解性传播疾病的预防、识别和治疗,以及计划生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讲解基本理论和知识,辅以病例分析、图像解析等。
2、实践操作:进行模型模拟、手术示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临床见习:安排到医院进行观摩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病例讨论:组织学生进行病例讨论,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考试评估: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包括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
2、作业完成情况: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临床实践能力:观察和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模型模拟、手术示范等。
4、考试成绩:通过定期的测验和考试,评估学生对妇产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结语本教学大纲为妇产科学见习生提供了一套全面、系统的学习指南,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见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妇产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妇产科学是一门研究妇女一生各期生殖系统的变化以及与妊娠有关的生理和病理特点,研究妇女保健和疾病防治的临床医学学科。
它包括产科、围产医学、妇科、妇女保健、计划生育和优生。
《妇产科学》是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妇产科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治方法及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措施,为学生今后从事临床妇产科和其他临床学科的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由浅入深,重点突出,条理分明,适当介绍国内外新成就,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使用,总学时78 学时,课堂讲授40学时,自学讨论10学时, 实习28 学时。
二、正文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卵巢功能及卵巢的周期性变化,性激素的生理作用,熟悉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及月经周期的调节。
教学内容与要求:1、一般介绍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月经及其临床表现。
2、详细讲解卵巢的功能及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黄体的形成及退化过程。
3、重点讲解卵巢所分泌的性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周期性变化。
4、重点讲解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官其它部位的周期性变化及月经周期的调节机制。
教学课时安排:课堂讲授4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或配合多媒体演示卵泡的发育及排卵,月经周期的调节机制。
(编者:齐红岩宋静慧)第四章妊娠生理教学目的及要求1、熟悉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2、胚胎、胎儿发育特征及胎儿发育特征及胎儿生理特点3、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4、妊娠期母体变化教学内容及要求1、复习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过程2、一般讲授胚胎、胎儿发育特征及胎儿发育特征及胎儿生理特点3、重点讲授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4、重点讲授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乳房、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变化特点5、一般讲授母体其他系统变化特点教学课时安排:1学时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可配合多媒体或挂图讲授。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妇产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其对妇产健康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了解妇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理解妇产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熟悉妇科常见疾病的病因、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3. 掌握产科护理、助产术和新生儿护理等基本技能;4. 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妇产科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妇科解剖学:妇女生殖器官的结构、功能及生理周期;2. 妇科病理生理学:妇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3. 妇科检查技术:妇科检查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4. 妇科常见病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阴道炎等的诊断和治疗;5. 产科学:妊娠、分娩和产后护理的基本知识;6. 助产术:产程监护、产后出血的应对等基本技能;7. 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常见问题的识别和处理。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示范和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2. 临床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真实病例的观察和护理,提升实际操作能力;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病例讨论,培养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4. 多媒体教学:利用影像资料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1. 日常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和作业、实验等方面的表现;2. 考核方式: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实习成绩和论文等;3.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进行综合评定。
五、教材选用1. 主教材:《妇产科学》;2. 辅助教材:《妇科疾病诊断与治疗》、《产科学》等;3. 参考资料:国内外相关期刊、论文和研究报告。
六、教学环境1. 教学设施:配备妇产科实验室、教学影像系统等设备;2. 教学条件:保证教学环境安全、整洁,提供学习和实践所需的各种资源。
七、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妇女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掌握妇产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以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学生应注重实践操作,不断提升自我素质,为将来成为优秀的妇产科医护人员做好准备。
妇产科课程 教学大纲

妇产科课程教学大纲一、学时分配总学时、学分80学时;4学分。
其中理论授课50学时,PBL学习4学时,实践课26学时。
集中实践:见习 2 周实习8 周二、承担课程教学院系、教研室:第二临床学院妇产科教研室三、课程性质和任务妇产科学是研究妇女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以及与生殖过程有关的生理和病理的一门学科。
她包括产科、围产医学、妇科、妇科肿瘤、妇女保健、计划生育和优生。
妇产科学与内、外、儿、肿瘤等临床学科密切相关,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妇产科常见兵、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防治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为从事妇产科临床学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四、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一)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1、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殖生理。
2、掌握妊娠的诊断方法并了解其原理,掌握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其处理。
3、掌握以下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
流产、异位妊娠、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异常分娩、产后出血、盆腔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传播疾病、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
4、熟悉高危妊娠、妊娠合并心脏病、肝炎以及对母婴的影响。
5、熟悉闭经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6、熟悉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肿瘤、滋养叶细胞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和转移特点。
7、熟悉计划生育各种避孕方法的原理、副反应和并发症。
8、了解过期妊娠、产褥期及新生儿的特点。
9、了解分娩期并发症:子宫破裂、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羊水栓塞。
10、了解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病因、临床分期及卵巢肿瘤的组织学分类。
(二)基本技能1、掌握妇科检查和产前检查,宫颈刮片、宫颈活组织检查。
2、熟悉正常分娩的产程、产程图和顺产接生、肛门检查、阴道检查、胎心监护、上下宫内节育器和人工流产术、后穹隆穿刺术、羊膜腔穿刺术,诊断性刮宫、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妇产科护理学是研究妇女生命各阶段不同健康状况下的健康服务需求,是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为妇女健康提供服务的科学,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妇产科护理学的对象包括生命各阶段不同健康状况的女性,以及相关的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
本科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孕产妇的护理、妇科疾病患者的护理、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
本学科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
运用已学到的妇产科知识、的方法,对孕产妇、新生儿及妇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教学、临床见习、临床实习三个环节。
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突出重点、难点,并通过电教、病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临床见习以示教为主,巩固和深化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临床实习则进入医院,主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将知识与技术初步转化到临床实践中。
采用提问、理论考核、实践考核进行评估。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妇科常见病的整体护理,熟悉其临床表现、诊治要点,了解其病因;2.熟悉早、中晚期妊娠孕妇资料收集,孕期卫生指导和产前检查;熟悉早、中、晚期妊娠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的预防;掌握正常、异常妊娠及分娩的整体护理;3.了解妇女解剖生理特点;(二)技能目标1.协助医生、助产士完成常见妇产科专科操作,独立完成七项妇产科基础护理操作。
2.指导产妇自我保健,进行产后随访和计划生育宣教;(三)情感目标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四)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妇产科护理学学时分配表内容讲授实践合计第1章妊娠生理 2 2第2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4 2 6 第3章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6 6 12 第4章产褥期母婴的护理 2 2 第5章高危妊娠妇女的护理 2 2 第6章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6 6第7章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2 2 第8章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6 6 第9章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2 2第10章产褥感染妇女的护理 2 2 第11章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患者的护理 4 4第12章女性性传播疾病患者的护理 1 1 第13章女性生殖器肿瘤患者的护理 6 6 第14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护理 2 2 第15章月经失调患者的护理 2 2第16章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患者的护理第17章女性生殖器官损伤性疾病患者的护理第18章不孕症妇女的护理 1 1 第19章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 2 2 4 第20章妇产科诊疗手术患者的护理 1 1第21章妇产科护理操作技术 1 1 总计52 12 64第一章妊娠生理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悉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2.掌握胎头各径线,3.熟悉妊娠期各系统生理变化,心理社会变化;二;重点与难点1.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2.胎头各径线,三、教学内容1.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2.胎儿发育的特点3.妊娠期母体的身心变化四.教学活动1.课型:理论课2.教学方法:讲授3.评价:提问,测试第二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基本概念(妊娠早、中晚期妊娠胎先露胎方位);2.掌握早期妊娠的诊断,预产期的推算方法,妊娠期常见症状的护理,妊娠期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3.熟悉中晚期妊娠诊断;4.熟悉妊娠期护理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妇产科教学大纲

8.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高危险因素、早期临床表现卵转移途径巢治疗原则
9.闭经定义、分类、诊断、治疗
10.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概念、分类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11.更年期综合征发病因素、临床表现、激素治疗适应症和方法
12.不孕症定义、检查程序和方法、经前紧张综合征疾病概要
4
2
2
72
√
√
√
√
√
√
√
√
√
√
√
1.女性生殖器官的防御功能
2.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淋菌性阴道炎、非淋菌性阴道炎、尖锐湿疣病因、主要表现、治疗方法
3.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的病因、病理类型、表现和治疗方法
4.葡萄胎的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5.恶性葡萄胎和绒癌的共同点和区别点
6.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概要和处理要点
10.妊娠合并肝炎产时和产后处理
12
36
√
√
√
√
√
√
√
√
√
√
√
√
√
√
√
病
理
产
科
护
理
1.产力异常的种类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
2.产道异常的种类、诊断标准、临床意义和处理方法
3.各种异常胎位特点和臀位的处理
4.胎膜早破定义和特点、
5.产后出血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
6.子宫先兆破裂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
7.羊水栓塞概述、防治要点
13.妇科常用技术目的、方法
10
2
48
√
√
√
√
妇产科教学大纲

妇产科教学大纲一、导言妇产科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和妊娠、分娩、产科手术等相关问题。
为了规范妇产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技能,特制定本妇产科教学大纲。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妇产科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2.培养学生运用妇产科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具备妇产科临床实践的技能;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沟通、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妇科疾病的基本知识-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 妇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等。
2.妇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 盆腔炎症的诊断和治疗;- 宫颈病变的诊疗;- 卵巢和子宫肌瘤的诊断与治疗。
3.妇产科手术技术- 妇科手术器械、术前准备与手术操作流程;- 常见妇产科手术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和风险预防。
4.妊娠与分娩管理- 妊娠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产前检查与产前护理;- 分娩的过程和管理;- 产后护理和产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 通过课堂讲授、投影演示、板书等方式,将妇产科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实践教学- 安排学生参与临床工作,观摩各类妇产科手术的操作过程,并参与相关医疗活动;- 指导学生进行产科检查和护理操作,培养其运用妇产科专业知识的能力。
3.讨论与案例分析- 组织学生讨论典型病例,引导他们从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学生平时表现评价- 课堂参与度;-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学术讨论和案例分析能力;- 临床工作表现。
2.学生期末综合考评- 理论知识考核;- 技能操作考核;- 实践能力考核。
六、教学资源1.教材:《妇产科学》、《妇产科临床实践指南》等;2.教具:解剖模型、电子PPT、多媒体投影仪等;3.临床资源:确保学生有机会参与临床操作和实践。
七、教学团队妇产科教学团队由具备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经历的专业医师组成,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道分泌物悬滴检查
(2)子宫颈活体组织检查
(3)诊断性刮宫
(4)子宫颈黏液检查
(5)基础体温测定
(6)输卵管通常试验
(7)阴道后穹隆穿刺手术
(8)B超检查
妇科门诊的布局和妇科门诊的设备和管理
2
2
52
√
√
√
√
√
√
√
√
√
√
√
√
√
√
√
√
√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
√
妇
科
疾
病
4
2
2
72
√
√
√
√
√
√
√
√
√
√
√
1
6
√
√
√
√
√
√
√
√
√
√
√
√
√
√
√
√
√
√
√
生
理
产
科
1.妊娠、受精、植入定义和胚层的形成
2.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和功能
3.各个妊娠月份胎儿的特点
4.胎头的结构
5.妊娠期母体的变化
6.围产期定义围产期保健
7.实习:产科腹部四步触诊和骨盆测量
8.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定义
9.早中晚期妊娠诊断
10.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孕妇进行孕期卫生教育
10.妊娠合并肝炎产时和产后处理
12
36
√
√
√
√
√
√
√
√
√
√
√
√
√
√
√
病
理
产
科
护
理
1.产力异常的种类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
2.产道异常的种类、诊断标准、临床意义和处理方法
3.各种异常胎位特点和臀位的处理
4.胎膜早破定义和特点、
5.产后出血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
6.子宫先兆破裂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
7.羊水栓塞概述、防治要点
3.输卵管妊娠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
4.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
5.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
6 .静点硫酸镁应注意的问题
7.多胎羊水过多过期妊娠早产高危妊娠疾病概要
8、妊娠、分娩和心脏病、肝炎的相互影响
9.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早期心衰诊断和处理
1.女性生殖器官的防御功能
2.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淋菌性阴道炎、非淋菌性阴道炎、尖锐湿疣病因、主要表现、治疗方法
3.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的病因、病理类型、表现和治疗方法
4.葡萄胎的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5.恶性葡萄胎和绒癌的共同点和区别点
6.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概要和处理要点
8.胎儿宫内窘迫的概念、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
9.产科常用手术
10
2
48
√
√
√
√
√
√
√
√
√
√
√
√
妇
科
病
史
和
体
格
检
查
1.妇科病史的特点
(1)主诉
(2)现病史:阴道流血、白带异常、盆腔肿块、腹痛
(3)月经史、婚姻史
(4)生育史、计划生育
2.妇科病人的心理状况
3.妇科检查前准备和注意事项
4.妇科检查的方法和步骤
4.比较内生殖器官和临近器官的关系
5.生殖系统血管淋巴神经
6.运用女性一生各个阶段的生理特点知识为相应阶段的女性做健康教育
7.会阴和分娩的关系
8.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和内分泌功能
9.卵巢分泌激素的功能
10.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和月经
11.运用月经生理知识为青春期女性进行健康教育
12.月经周期的调节
4..5
13.妇科常用技术目的、方法
10
2
48
√
√
√
√
√
√
√
√
√
√
√
√
√
√
√
√
√
计
划
生
育
和
妇
女
保
健
1.计划生育的意义
2.避孕的主要作用机理
3.放置和取出宫内节育器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
4.避孕药的种类,服用方法和副作用
5.人工终止妊娠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
6.妇女保健工作的意义和范围
7.实习:门诊计划生育手术
1.1.决定分娩的因素和分娩机转
12.分娩各个时期的定义
13.分娩期各个产程的表现和处理
14. .实习:外阴冲洗和消毒
15协助医生完成接生
14
4
24
√
√
√
√
√
√
√
√
√
√
√
√
√
√
√
√
√
√
√
√
√
病
理
产
科
的
护
理
1.流产、早产输卵管妊娠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多胎羊水过多过期妊娠高危妊娠的概念
2.流产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
7.子宫肌瘤分类、发病相关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手术适应症
8.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高危险因素、早期临床表现卵转移途径巢治疗原则
9.闭经定义、分类、诊断、治疗
10.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概念、分类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11.更年期综合征发病因素、临床表现、激素治疗适应症和方法
12.不孕症定义、检查程序和方法、经前紧张综合征疾病概要
妇产科教学大纲
(供社医专用)
系统
知识点内容
参考学时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理论
实践
机动
累计
掌握
理解
认识
简单应用
熟练应用
绪论
1.妇产科学的范围
2.妇产科学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
3.妇产科学的发展
4.近年妇产科学的主要成就
0..5
0.5
√
√
√
√
女
性
生
殖
系
统
解
剖
和
生
理
1.骨盆的组成和三个平面
2.女性生殖器官解剖
3.女性生殖器官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