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含达标卷2套,附本单元知识小结)

第四组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达标。(3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柳絮.(shù)挪.动(luó)撒.腿(sǎ)鸡冠.花(guān)

B.枕头(zhěn) 游弋.(yì) 手腕.(wǎn) 驻.守(zhù)

C.钉子(dīng) 削.皮(xiāo) 劲.敌(jìng) 拧.螺丝(nǐng)

D.给.予(gěi) 卓.越(zhuó) 蓝盔.(kuī) 呼吁.(xū)

2.看拼音,写字词。(9分)

guǐhàn qiāng

(1)子、奸拿着威胁着他,但是他毫不屈服,最

xīshēng

后壮烈了。

kǒu shào shuǎi

(2)他走在乡间小路上,吹着,着胳膊,拿着

xiāo

好的小玩意儿把玩着,十分快活。

3.将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在括号里。(3分)

杂草从生( ) 不俗之客( ) 永住人间( )

聚清会神( ) 攻奇不备( ) 以妨万一( )

4.辨字组词。(5分)

?????抢( )枪( )?????济( )挤( )?

????蜓( )挺( ) ?????防( )妨( )?????住( )驻( )

5.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6分)

( )( )不意 百( )百( ) 四面( )( )

( )( )帷幄 腹背( )( ) 知( )知( )

兵贵( )( ) 所向( )( ) 决胜( )( )

(1)这个恶霸自己多行不义,陷于______________之中。

(2)______________,再拖延时间就难取胜了。

(3)搞外交也要______________,采取恰当的政策。

6.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1)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

(2)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 )

(3)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

(4)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

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

7.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改为反问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拟人句:虫子在草窝里叫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为比喻句:雨来浑身光溜溜的,怎么也抓不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战争夺去了许多人贵重的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教材回顾。(14分)

1.填空。(9分)

(1)《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中国孩子________写给_____________先生的一封

信。在信中,作为儿子的“我”表达了自己的决心: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呼吁: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夜莺是外国抗击侵略者的少年英雄,在我们中国也有很多这样的小英雄,

我知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首诗中________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让我

们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题交流。(5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存在着战争,战争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请你就世界和平问题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拓展。(23分)

(一)课内阅读。(9分)

队伍出发了,行军灶打头,跟着就是小孩和军官,他俩并排着走。小孩有

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森林越来越密。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军官突然问。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孩子回答。

军官觉得从孩子嘴里什么也问不出来,就不再问了。

1.根据选文内容在“()”里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的小路()的空地

()的小山()的白桦树林

2.“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孩子不明白军官在问什么,随便回答。

B.孩子是故意答错,欺骗德军,使敌人相信自己。

C.这个孩子其实什么都不懂,太顽皮了。

4.结合全文,说说文中的“小夜莺”是个什么样的孩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4分)

我爱红杜鹃

离开黄龙沟已经两年多了,我却经常想起那万绿丛中的杜鹃花。

那时每当花开时节我都要上山采杜鹃有一次我看见一位老爷爷正把一束杜鹃花放到墓碑上写着革命烈士之墓的墓前我便问

爷爷这里怎么有烈士墓呀他看了我一眼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有三个八路军伤病员在这个村子里养伤,他们边帮乡亲们干活,边向乡亲们宣传革命道理。乡亲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精心地照料他们。他们很喜爱杜鹃花,说它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后来,日军进村扫荡,为了掩护乡亲们安全转移,他们拖着受伤的身体,穿行在杜鹃花丛中,把敌人引到这个山坡上,子弹打光了,他们就拉响手榴弹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望着老爷爷放在墓前的杜鹃花,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情景,战士们宣讲革命道理时的音容笑貌,英勇抗敌的悲壮场面。是他们,是无数像他们这样的人,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满山遍野的杜鹃花一簇一簇,像一片片红霞散落在山坡上,像一团团火焰映红了幽静的山野,默默地点缀着大自然,散发出阵阵芬芳,那么美好,那么可爱,它的蓬勃旺盛,不正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吗?

红红的杜鹃花是烈士们的鲜血浇灌成的,它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永远不会凋谢,永远开在我们后来人的心上。

1.在第二自然段的“”里加标点。(4分)

2.解释词语。(2分)

同归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精心()安全()

4.用“——”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并说说你的感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鹃花作为一种象征物,不同的人对它寄托的思想感情也不同:八路军伤病

员把它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爷爷用它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借它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四、习作展示。(25分)

题目:看____________有感

要求:你看过战争题材的故事或电影、电视剧吗?回忆一下,选择一个把你的感受写下来,要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第四组 达标测试卷

一、1.C

2.(1)鬼 汉 枪 牺牲

(2)口哨 甩 削

3.丛 速 驻 精 其 防

4.示例:?????抢夺手枪 ?????济南拥挤 ?????蜻蜓挺立 ?????防备妨碍 ?

????住户驻扎 5.出 其 战 胜 楚 歌 运 筹 受 敌 己

彼 神 速 无 敌 千 里

(1)四面楚歌 (2)兵贵神速

(3)知己知彼

6.(1)拟人 (2)比喻

(3)夸张 (4)排比

7.(1)维护和平,制止战争,难道不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吗?

(2)示例:虫子在草窝里快乐地歌唱。

(3)示例: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4)战争夺去了许多人宝贵的生命。

二、1.(1)雷利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像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和平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2)雨来张嘎王二小

(3)4作者对战争的控诉和抗议

2.示例:战争带给人类的只有灾难,我们应该制止战争,全世界人民应该行动起来,维护和平。

三、(一)1.弯弯曲曲杂草丛生长满古松密密

2.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这个孩子非常从容,说明他是个优秀的情报员。

3.B

4.“小夜莺”是一个机智、勇敢,具有爱国精神的孩子。

(二)1.,。,“”。:“?

”,:

2.一同死亡或毁灭。

3.示例:粗心危险

4.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情景,战士们宣讲革命道理时的音容笑貌,英勇抗敌的悲壮场面。我从中体会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无数革命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

5.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对革命先烈的怀念之情对烈士们的崇敬之情

四、思路指导:要选择印象深刻的故事或影视剧来写,要写出真情实感,

语言要流畅,内容要具体,注意字数限制。例文略。

第四组达标检测卷

(60分钟100分) 一、基础训练营(45分)

1.读拼音写词语。(8分)

中国三位维和战士为了不让zuì è()的子弹wēi xié()娇嫩的“和平之花”,为了shén shèng()的事业而xī

shēng()。叔叔ā yí()们,请你们不要悲痛。我们少年儿童要jiàn kāng()成长,学好本领,为祖国作出gòng xiàn()。

我们更希望,“和平之花”能够yǒng zhù rén jiān()。

2.巧填同音字。(8分)

wéi()一()护()墙作()

zhù()意()地()贺居()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8分)

【举】①提出;②推选;③全;④举动。

(1)举.荐()壮举.()

举.例() 举.世闻名()

【点】①量词,表示少量;②一个个地查对;③启发;

④(头或手)向下稍微动一动立刻恢复原位。

(2)指点.()点.了点头()

清点.() 一点.小事()

4.选词填空。(5分)

维护维持

(1)每个人都应该()祖国的尊严。

(2)警察叔叔正在事故现场()秩序。

凝视审视凝神

(3)男孩站在树下,正()倾听着什么。

(4)我()着这幅画,仿佛看到了画家那丰富的内心世界。

(5)作为一名侦探,他经常带着()的目光观察每个人。

5.把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填在括号里。(4分)

(1)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2)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

(3)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4)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

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6.按要求写句子。(12分)

(1)被冲锋枪打伤的德国兵一个跟一个地倒下。(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来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夜莺唱着歌。(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写得很美丽,很感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蓝蓝的天上飘着浮云。(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10分)

7.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8分)

出其不() ()背受敌

围( )救赵声( )击( )

风声()唳兵()神速

(1)这些成语都与____________有关,含有反义词的成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还能写两个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快乐小学四一班开展了一次“新闻发布会”的活动。同学争先恐后地汇报自己搜集到的新闻资料。请你也写一条新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本直通车(10分)

9.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小英雄雨来》一文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 )

(2)《夜莺的歌声》表现了小夜莺的勇敢、聪明、机智与对祖国的热爱。()

(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属于书信体文章,是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

写给中国小男孩的。()

(4)《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一文写出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希望战争远离人类,

全世界和平共处。( )

(5)我知道的抗日英雄有杨靖宇、赵一曼,抗美援朝英雄有黄继光、邱少云。

()

四、阅读检阅台(10分)

为了让世界更美好(节选)

50多年前,埃莉诺与来自许多国家的人起草了一份重要文件——《世界人权宣言》。也许会有人说:“如果情况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那么拥有这样一份宣言还有什么意义呢?”因为只有当足够多的人决心为改变局势尽一份力时,情况才会变得更好。

让我告诉你们一个例子:地雷。地雷是十分可怕的武器。它们埋藏在地下,人一旦踩到它们,就会被炸得血肉横飞。战争结束了,地雷却留了下来。几年后,仍有无辜的人们深受其害——或丢掉性命,或肢体残缺。

受害的常常是孩子们。当他们在田间地头戏耍,或者在小巷径道上奔跑嬉闹时,不幸就会踩上地雷。

许多人希望阻止这种事情发生,于是他们在互联网上互相联络,发起了国际禁止地雷运动。他们组织开会,发送成千上万封信件和邮件。结果,去年许多国家签署了一项条约,承诺不再制造或者销售地雷。

我担心我们仍要花很长的时间才会使地雷完完全全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但这项条约表明,只要普通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聚集一堂,局面就可以改观。这使我回到这样一个令人鼓舞的问题上:“为了使世界变得更美好,我能做些什么?”

对所有的孩子们,我的回答是:看看你的周围。去了解那些与你的生活方式迥异的人,发现你与他们的共同点。当你发现某些事情不对头时,

不管问题有多大,都要想一想:“能不能改变一点?我们如何才能携手合作?”

现在,人们在提到埃莉诺时,会说:“她会点燃一根蜡烛,而不是诅咒黑暗。”(有改动)

10.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4分)

()局势()性命

()蜡烛()文件

11.把画横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1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1分)

A.解释说明B.话题转换

1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2分)

(1)50多年前,埃莉诺与来自许多国家的人起草了一份重要文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赞美埃莉诺时会说:“她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写这篇短文的目的是()(2分)

A.希望在世界上完完全全地消除地雷。

B.希望人们携手合作,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五、习作百花园(25分)

15.题目:《给战火中的孩子的一封信》

要求:信的格式正确,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表达对和平的美好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 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⑵、理解“看不厌”: 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 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而神总是“超凡”的,神总是“脱俗”的。 ⑷联系《夜宿山寺》和《望庐山瀑布》更深地体会超凡脱俗、寄情山水。 四、品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感悟: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而且是那么知心的朋友,李白还孤独吗?这时候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⑵品析: 那《独坐敬亭山》中的“独”是不是作者用词不当啊?以“不独”写“独”又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 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带着高兴的心情读。 五、表情朗读,升华诗意 1、古诗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独坐敬亭山》看似写景,实在抒发作者的感情,就让我们也带上作者的感情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2、背诵全诗。 3、默写全诗。 六、回顾总结,受之以渔 以前,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的讨论,或者是画诗、表演来学习古诗,今天,我们又是怎样学诗的呢?学生自己总结:晓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还有画一画的方法。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表面)独(内心)不独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一) 1 2 1 古诗词三首 3 课型:古诗词 4 教学目标 5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6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7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8 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9 10 德育目标: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11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12 教学方法: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13 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14 教学准备: 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15 16 2、多媒体课件 17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18 19 第一课时 20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21 22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 23 24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5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6 27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28 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9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30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31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32 33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34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35 36 2.检查自学。 37 ①指读全诗。(正音) 38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39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 40 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 41 42 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43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44 45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小学四年级语文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练习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44分)一、我会拼,我会写。(10分)

1、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燕子飞回来了。(扩句) 4、我站在长城上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缩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六、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8分) 1、山重水复疑无路。 2、,只缘身在此山中。 3、一径阴云满地,。 4、尺有所短,。 5、故人具鸡黍,。绿树村边合,。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1分) 一、阅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片段,回答问题。(18分) 叶老先生见了我,象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chēng ch èn)楷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象知道了或者模模 ..糊糊(mó mú)懂得 高考篇:靠着信念坚持着,不管有没有未来,都想为青春拼一把,当时我非常喜欢俞敏洪的演讲,特别是那一段“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怜悯你,因为你是一棵草,人们根本就没有看见你。”正是因为憋着这样一种改变命运的一口气,最终我考进了大学,去了那个一直梦想的城市。高考是残酷的,是百万人超越梦想一齐涌向现实的时刻,在其背后还有牵挂你的人,和你一齐走向考场,他们的心情和你们一样紧张,自始至终陪伴你们一起努力。你的未来有他们的一份功劳。高考必胜!

2017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5分) 一、读拼音,规范地写词语。(10分) wān yán hé xié shǎng xīn yuè mù gān zàng ( ) ( ) ( ) ( ) yú chǔn xī shēng zāo tà shuài lǐng pí bèi ()()()() ( ) 二、组词(5分) 削()暇()潮()捎()尊() 哨()瑕()嘲()稍()遵() 三、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A、往上托 B、举动 C、提出 D、全 (1)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2)课堂上,我积极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请你举个例子来具体说明一下。() (4)万里长城是举世闻名的古建筑。() 四、按要求填空。(14分) 1、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8分) 知()知()()出()没出()不() 所()无()运()帷()骨瘦()() 声()击()响()云()波()()阔 2、在本学期中,你在“走进大自然”的综合实践中,通过调查访问,发现人类有 破坏大自然的现象,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3分) 3、从你读过的书里,挑选一本喜欢的向同学推荐。推荐的书名《》。 作者( ) 书的主要内容: 推荐的理由:(3分) 五、精彩回放。(10分) 1、关于农业气象方面的农谚我知道很多,如()。 2、学了本册书我认识了石油大王哈默、盲女孩安静、()、 ()。等,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因 为( )。 3、早开的红梅——();()——入木三分。 课外我还收集了很多歇后语,()(6分) 4、默写本学期学过的一首古诗,别忘了写诗人的姓名哟。(4分)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 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⑵、理解“看不厌”: 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 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超全)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超全) 一、课文理解及原文填空. 1、《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群鸟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长空中最后的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诗句中,尽、孤、独、闲几个字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2、《望洞庭》(唐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远远望去洞庭湖的山山水水一片翠绿,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青的田螺.】这是一个比喻句,白银盘指洞庭湖,青螺指君山.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突出洞庭山水和谐之美. 3、《忆江南》(唐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这是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谙”是熟悉的意思,“胜”是超过的意思,“如”是像的意思.“能不忆江南?”采用反问的修辞,很好地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怀念之情. (2)能不忆江南?【反问】流露出作者对江南美景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情. 2、《桂林山水》一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写的.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是居第一位的意思. 大海——波澜壮阔西湖——水平如镜泰山——峰峦雄伟香山——红叶似火 作者用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既画龙点睛概括全文,又与首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遥相呼应.】这样的山指奇、秀、险的山,这样的水指静、清、绿的水. 3、《记金华的双龙洞》本文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游记,课文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了游双龙洞的过程.游览路线是:路上见闻——洞口——外洞——孔隙(由外洞入内洞)——内洞—— 出洞.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二是以水(溪流)为线索. 作者看到的景物的特点:洞口:像桥洞、很宽;外洞:宽敞;孔隙:窄小;内洞:漆黑、宽广、奇特. 4、《中彩那天》主要内容:父亲中彩得到汽车,但彩票是给库伯先生捎的,最后父亲把车还给了不知道自己中彩的库伯.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中彩的是库伯的彩票,是否把车还给库伯),父亲的决定是(把车还给库伯).父亲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一课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活得诚

小学四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好似(shì sì)困窘(jiǒnɡ jǔn)迸出(bènɡ bìnɡ)应声(yìnɡyīnɡ) 家禽(qín qínɡ) 歼灭(qiān jiān ) 粗糙(zào cāo ) 勉强(qiánɡ qiǎnɡ) 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潘”和“庞”这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 2.“瀑”和“爆”的音节相同;“遨”和“袄”的音序相同。() 3.“栏”和“难”的声母相同;“晕”和“拥”的韵母不相同。() 4.《西江月》《清平乐》《破阵子》都是词牌名。() 三、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辩()掏()援()谣()壁()锦() 辨()淘()缓()遥()璧()绵() 四、选词填空(只写序号)。 ____公共秩序、____公共安全、____公共财物、___环境卫生等都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A、注意 B、保护 C、遵守 D、爱护 E、保持 五、填写反义词。 ()惊()怪同()共()口()心()()嘲()讽出()入()不()则()自()至()七()八()六、下面带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医学家作曲家他们家专家B.父亲亲眼亲自亲人 C.记载刊载登载载入D.花费花朵昏花花白 七、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善学者,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疑则进也。 4.写课外积累的关于学习的名言一句: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位旅客正出神入化地望着窗外那笔直的白杨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我家添置了空调、电脑、沙发和家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我们。(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2.黄盖的船把帆张足,快得像离弦的箭。()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内容 班级姓名 1 《桂林山水》 作者陈淼,课文写了桂林水的特点:静、清、绿;山的特点:奇、秀、险。“林山水甲天下”在文中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结尾,在文中既起到了概括全文和首尾呼应的作用。 2 《记金华的双龙洞》 本文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游记,课文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了游双龙洞的过程。游览路线是:路上见闻——洞口——外洞——孔隙(由外洞入内洞)——内洞——出洞。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二是以水(溪流)为线索。 3 《七月的天山》 作者:碧野,本文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重点从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在新疆)的景物。课文是总分总的结构。 语文园地一 描写大自然风光的古诗诗句 (摘自园地一)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译:一片大漠上的一条直上的孤烟,辽远的河滩尽头一轮滚圆的落日。 B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祯) 译:斜阳西下,几行红叶树后面是连绵起伏的龙眠山,山外还有无数重山 C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译:群山上树叶飘落,天空则因秋高而显得远大。江水也更显清澈, 在傍晚月光的辉映下,江水犹如一条白练(秋江暮景图)。 D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译:水流阔远,和天都连在一块儿了,坐在船上,但见岸边无穷的树木随水流而去,好像是被水流送走了一样,远处的山上,云雾弥漫,整个山都被遮住了一半。 E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译:江上涨起了春潮,水面与大海齐平,海面上,明月随着潮水的上涨,也同时升起。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其中东岳泰山为首。(P13 )五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太湖、巢湖。(P13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试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 试题试题x 一、基础知识(56分) 1、组词。(7分) 弛()款()辩()缸() 驰()歉()辨()缺() 漆()yu 【】 zang 【】 吁脏 膝()xu 【】 zang 【】 2、先将成语中的错别字用“_”标出.并把正确的字写在()里。(8分) 清撤见底()赏心阅目()气极败坏()攻棋不备(】 具精会神()鱼惯而出()迷或不解()波阑壮阔() 3、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的两个词语各写一句话。(10分) 骨()如()梦()以()()不可【】风声【】【】【】弓【】箭【】寒【】暖【】难【】退莫【】其【】 4、填空。(8分) (1)、遥望洞庭山水翠.----------------------------------。(2)、----------------------- .海上明月共潮生。 (3)、绿遍山原白满川.----------------------------------。

(4)、----------------------------------------——入木三分。 (5)、爱人者.人恒爱之;。 (6)、水滴穿石—。 (7)、乡下人家.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 ----------------。 (8)、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 ----------------------------。 5、读拼音.写词语。(10分) luò tuó wān yán ɡònɡ xiàn shāo huǐ shùn jiān chénɡ fá pí láo biàn lùn xīɡài yú ch ǔn 6、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标出。(2分) 浙江(zhé zhè)啄食(zhuó zuó)栖息(qī xī)剥皮(bā bāo) 7、按要求写句子。(8分) (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用上加点词语写句子。) (2)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缩句) (3)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照样子写句子) (4)这个故事深深地感受了我。(修改病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与”“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预习: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2、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3、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分组学习 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指导朗读。 四、教学反思: 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诵。一节课,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一首。这样的课堂拓展,教一带一,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又就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瞧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就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就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比如板书当中的一些失误,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都就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说就是设想的不够严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课后充满懊恼,并一次次告诫自己:今后上课务必要认真、再认真,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2、桂林山水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瞧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与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画一画这两句。、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理解“看不厌”: 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品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三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本班学生有57名学习,他们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材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对于书写练习,除课堂生字学习指导外,主要凭借本册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爱好。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本册的朗读要求,一般安排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教师可以根据要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测试题

2014年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测试题一、快乐认识新朋友。(8分) xián qì kuǎn dài shàn liáng cā shāng yī jù( ) ( ) ( ) ( ) ( ) mèng mèi yǐ qiú bō lán zhuàng kuò mí huò bù jiě( ) ( ) ( )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8分) 瑕( ) 缎( ) 赠( ) 绵( ) 暇( ) 锻( ) 增( ) 棉( ) 锤( ) 僵( ) 浙( ) 拨( ) 捶( ) 疆( ) 逝( ) 拔( ) 三、词语美容院。(3分) ( )的竹笋 ( )的枝丫 ( )的翡翠 ( )的西湖 ( )的屏障 ( )的泰山 四、小猴学样。(9分) 例:水平如( 镜 ) 骨瘦如( ) 视死如( ) 铁证如( ) 挥汗如( ) 例:闷闷不( 乐 ) 疲惫不( ) 从容不( ) 一丝不( ) 锲而不( ) 例:一簇簇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例:斑斑点点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例:(狼)吞(虎)咽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我当小医生(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4分) 1.我们要勇于克服自己的缺点。 2.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插图很美丽。 3.给逃难的人一碗饭吃,每个善良的人大部分都会这么做。 4.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六、瘦身运动(缩句)。(3分) (1)我养成了做完作业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乘着木船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照样子把下列句子写具体。(3分) 例:弟弟知道得真多。 弟弟知道得真多,连我都自愧不如。 (1)这河水真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的动作特别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猫咪的听觉特别灵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望洞庭》是__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___写的。诗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人只要活得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就等于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朋友交,___________________。 5、言必行,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海上明月共潮生。 九、阅读短文,回答各题。(22分) 这们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续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这段话出自课文《》。(1分)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全册)

文字介绍:四年级下册教材简介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实验班四年级第一学期使用。在保持上册编写体系的基础上,本册在专题内容上又有了新的变化。 为了帮助老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使用教材,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与教学建议做一简要说明,仅供教师教 学中参考。 一、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 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 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

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 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二、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现就本册几个主要 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整合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专题组元型。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比如,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

小学四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困窘(jiǒnɡ jǔn)迸出(bènɡ bìnɡ)应声(yìnɡyīnɡ) 好似(shì sì ɡ qiǎnɡ) 家禽(qín qínɡ) 歼灭(qiān jiān ) 粗糙(zào cāo ) 勉强(qián 。 ,错误的打“×” 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1.“潘”和“庞”这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 2.“瀑”和“爆”的音节相同;“遨”和“袄”的音序相同。() 3.“栏”和“难”的声母相同;“晕”和“拥”的韵母不相同。() 4.《西江月》《清平乐》《破阵子》都是词牌名。() 三、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辩()掏()援()谣()壁()锦() 辨()淘()缓()遥()璧()绵() 四、选词填空(只写序号)。 ____公共秩序、____公共安全、____公共财物、___环境卫生等都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A、注意 B、保护 C、遵守 D、爱护 E、保持 五、填写反义词。 ()惊()怪同()共()口()心()()嘲()讽出()入()不()则()自()至()七()八()六、下面带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医学家作曲家他们家专家B.父亲亲眼亲自亲人 C.记载刊载登载载入D.花费花朵昏花花白 七、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善学者,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疑则进也。 4.写课外积累的关于学习的名言一句: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位旅客正出神入化地望着窗外那笔直的白杨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我家添置了空调、电脑、沙发和家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我们。(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2.黄盖的船把帆张足,快得像离弦的箭。()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47分) 一、我会拼,我会写。(5分) mó fàn chǎo rǎng chéng chǔ ()()() xiōng huái shān diào ()() 二、我知道要先比一比,再组词。(4分) 存()屈()燥() 荐()崛()操() 删() 册() 三、本单元学了许多四字词语,我能把以下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8分)灯()酒() ()()非凡 耀武()() 我还能写两个四字词语: 四、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写上序号。可要动脑筋啊!(6分)博: ①多,丰富 ②宽广 ③取得 1、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 2、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 3、叶圣陶老先生知识渊博。() 浓: ①稠 ②颜色深

③程度深 1、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显得虎虎有生气。() 2、爸爸下班了,我为他沏了一杯浓茶。() 3、最近,我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五、加上恰当的词语,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4分) 1、()广场上坐满了()观众。 2、()市场上摆满了()蔬菜。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改陈述句) 2、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改反问句)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改为转述句)” 4、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缩句) 七、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8分) 1、有志者。 2、 ,荒于嬉; ,毁于随。 3、莫以 ,莫以。 4、尺有所短, 。 5、盛年不重来, 。及时当勉励,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1分) 一、阅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片段,回答问题。(15分) 叶老先生见了我,象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审定教材)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田园生活”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4篇课文。文章语言优美,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古诗词三首》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田园风光图;《乡下人家》描写了自然和谐、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天窗》描写了乡下屋顶上小小的天窗带给孩子们的美丽、神奇的想象;《三月桃花水》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古诗词三首 2 1.认识2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40个字,正确读写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三首》。默写《宿新 市徐公店》。 3.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积累优美的句段,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 5.自主阅读《三月桃花水》,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乡下人家 2 天窗 2 三月桃花水 1 习作 2 1.转述时要注意人称的转换,弄清要点,不要遗漏主要信息。 2.把“我的乐园”介绍给同学,表达出自己快乐的感受。

1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2.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策略 1.朗读入意境 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先引导学生熟读诗词,再借助文字让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古诗词语言的魅力。 2.想象入情境 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再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入情入境。?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 《宿新市徐公店》

人教版新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及答案

学正小学四下语文周末作业(第5周) 班级:姓名:学号: 签名: 一、抄写句子要求正确、端正、行款整齐。(5分) 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看拼音写词语。(12分) bì kāi jiē xiàn g cān g yin g ruò wú qíshì (避开)(街巷)(苍蝇)(若隐若现) wān yán zhēn chá bǔ jiùyúɡuàn ér chū (蜿蜒)(侦察)(补救) ( 鱼贯而出 ) líng dāng mǐn ruì zhànɡài zhēng xiān kǒng h òu

(铃铛)(敏锐)(障碍) ( 争先恐后 ) 三、用圆圈 ..圈出正确的读音。(8分) 扫(sǎo sào)帚灾难(nán nàn)折腾(zhē zhé)彻(ch è cè)底逞(chénɡchěnɡ)凶开垦 (kěn kěnɡ) 侵(qīn qīnɡ)蚀机翼(yì jì) 四、下列每组词语中有一个错字,请圈出来,改正在括号里。(4分) 1.堤坝返回侦察惨祸随心所遇(欲) 2.栖息企图例外僵硬不拆不扣(折) 3.摇蓝朴实属于崩塌缓缓而出(篮) 4.乃至繁殖情愿关健横七竖八(键) 五、根据意思写词语。(6分) 1.像游鱼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地出去。 散会了,各位代表从大会堂里(鱼贯而出),一路上有说有笑。2. 凉爽晴朗。 (清朗)的夜空,闪烁的星星似乎在为夜归的路人照明。 3. 使某样东西暴露出来。 他故作神秘地说:“现在是(揭开)谜底的时候了。” 六、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