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3SectionA1a—2d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英语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3 Section A 1a—2d 教案

初中英语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3 Section A 1a—2d 教案

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一、设计思路《新目标英语》教材的语言教育理念是:知识用于行动,强调“语言应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发展“学习策略”让学习者通过运用语言来完成各种各样的交际活动.本课是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以“Transportation”为中心话题,围绕“How questions”和“Talk about how to get to places”展开,学习运用“I take/ride the/a…”和“I go to…by…”;面对七年级学生,他们有了上学期的学习经验,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能力,有了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却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本节课以新理念为指引,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以交际为目的,关注学生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让其贴进实际,贴进生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提倡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合作探究,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Key vocabulary: train, bus, subway, ride, bike, ride a bike, takethe subway.2.Key structures:How do/does you/he get to ……?I take/ride the ……to……I go to……by(on foot)……3.Ability aims:Ask and answer about “How do/does you/he get to……?Listening、speaking、and reading skills.To train students’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二)方法与途径1.将1a,1b和1c整合为一个模块,以“How to get to…”为线索,学习新词和重点句型;把1c重新设计为听力之后填表格的一个任务,学生明确了听力中五位同学不同的到校方式,为他们后面的口语交际做好铺垫。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3 SectionA (1a-1c) 教案设计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3 SectionA (1a-1c) 教案设计

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Section A (1a-1c)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Section A (1a-1c)Ⅰ. Teaching Aims1.Knowledge aims:vocabulary: get to , how far , bike , subway , minute , mile , bus , takethe bus /subway /train /taxi , ride a bike /walklanguage: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I ride my bike.How does Mary get to school?She takes the subway.2. Ability aim:To know how to get to places in real situations freely.3.Emotion aim: Let students obey the transportation rules and pay attention totheir safety all the time.Ⅱ.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1.The expression of choosing different kinds o f transportation.2.I ride a bike to school.I get to school by bike.Ⅲ.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Speaking Method, Listening Method ,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Ⅳ. Teaching AidA tape recorder. Pictures, PPTⅤ. Teaching ProceduresStep 1.New Words and Phrases1. T: listen and guess which vehicle it is?first one?S s:It is a bike.T:Second one?S s:It is the sound of walk.2. Have a dictation and check each other.3. work on 1a and check the answer.Step2. Presentation1.Leading inEnjoy a video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he question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2. let the students look at the pictures on the screen, and then answer thequestion: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Then write down the sentence”How do you get to school?”on the blackboard. Help the students toanswer “take the subway, take the train, ride a bike, walk .”3.Pair work . Ask the student practice in pairs. After that, ask them topractice in groups like this:A: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B: I…to school. How about you ?A: I…to school.Step3. listening1.Work on 1b.Listen and write the numbers.Before I play 1b. I ask thestudents: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I want them to remember the ways oftransportation. And I play 1b, let the students to complete 1b, then checkthe answer. And then let the students listen and imitate the dialogue.2.listen agai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then check the answer.3.I’ll ask the students about the picture characters “How does he/she get towork?”Help the students to answer “take s the subway, takes the train,rides a bike, walks .”4. Pair work .Ask the students practice in pairs according to the listeningconversation, After that, ask them to practice in groups like this:A: How does Mary get to school?B: She takes a subway.Step 4.ExtensionTell the students another way of these sentences on the screen and practice.In this step, tell the students: take the/a transportation to a place and get/goto a place by transportation have the same meaning.Step 5. ConclusionIt’s time to consolidate them Firstly, summarize the two ways ofdescribing th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 Secondly, tell students take the/atransportation to a place and get/go to a place by transportation have thesame meaning. They can change each other.Step 6. Group workAsk the students to make a survey in each group and have areport.Encourage them to use different means and find out the best group.Step 7. ExerciseAsk the students to choose the right one and check the answer.Step8. Homework1.Copy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2. Make a survey: How do your parents go to work?Ⅵ. Blackboard Design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七年级下 Unit 3Why do you like koalas(SectionA 1a-1c)

七年级下  Unit 3Why do you like koalas(SectionA 1a-1c)
熊猫panda
/i?ct=5033=%D0%DC%C3%A8&in=2668&cl=2&lm=-1&st=&pn=6&rn=1&di=134978158170&ln=2000&fr=&fm=hao123&fmq=1331860740546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课例的词汇和句型结构
1)词汇:
zoo, animal, tiger, elephant, koala, dolphin, panda, lion, penguin, giraffe, smart, cute, fun, ugly, intelligent, friendly, shy, kind of, Africa
11动物_____________12北极____________13南洲_______
14中国___________15印度_______16澳大利亚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翻译句子。
1.让我们先看看大象。
2.你为什么喜欢熊猫?
3.因为他们有点有趣。
4.狮子来自非洲。
Step 2.Warming up
四.教学方法
1、教法
(1)我采用《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目标,感受成功。结合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在本课时适当设计了学生的邀请活动。
(2)以话题为核心,通过个人思考、小组及班级活动等不同途径,在听、说、读中使单词及句型以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在足够的输入中,达成有效的语言输出。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3SectionA(1a2e)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3SectionA(1a2e)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真实情境: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展示一张学生的日常活动时间表,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日常活动。
2.模拟情境: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如:模拟在餐厅、家庭等场所进行日常交流。
3.生活情境: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融入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如:以学生的学校生活为背景,设计相关对话。
5.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如:询问并回答他人的日常活动,如:Do you usually watch TV after dinner? Yes, I do./No, I don't.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自主探究一般现在时的构成和用法。
2.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如:My daily routine, His/Her daily routine, Their daily routine等。
3.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如:Group 1: We usually get up at 7:00 in the morning. We have breakfast at 7:30. Then we go to school.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如:你在今天的课堂活动中表现很好,你的发音很准确,继续保持!
4.反馈改进:根据反思和评价的结果,学生可以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如:我意识到我在听力方面还有待提高,我需要多进行听力训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学生的日常活动时间表,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日常活动,如:早上起床、吃早餐、上学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3SectionA1a1c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3SectionA1a1c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学习。
2.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兴趣爱好,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鼓励他们在生活中不断追求进步,全面发展自己。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继续学习英语的动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4.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指出方向。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会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不同人物的兴趣爱好和周末活动的图片,如:一个人在看书,一个人在打篮球等。通过展示这些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然后,我会向学生提问:“Can you guess what they like? What do they do on weekends?”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推测和回答,为学习一般现在时做好铺垫。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收获和感悟,让学生对一般现在时进行回顾和总结。然后,我会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补充,确保他们对一般现在时的理解和运用达到预期目标。最后,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五)作业小结
在本节课的作业环节,我会布置一些有关一般现在时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进行巩固练习。同时,我会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运用一般现在时进行表达,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在作业布置后,我会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Unit3SectionA1a-1c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

Unit3SectionA1a-1c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
最后,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疏忽和不足。例如,在讲解重点和难点时,我可能没有足够地强调和解释,导致一些学生没有完全理解。我需要在讲解重点和难点时,更加耐心和详细地解释,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与天气相关的英语词汇和句型。比如,sunny表示晴天,cloudy表示多云,rainy表示雨天,windy表示有风。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这些词汇来描述天气。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用英语描述不同的天气情况。比如,听力材料中的对话会让我们了解到人们在不同天气下的活动和感受。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新的天气词汇时,有些词汇的发音和记忆上存在困难。例如,sunny和cloudy等词汇的发音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比较困难,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来掌握正确的发音。同时,这些词汇的记忆也需要时间和重复的练习,我需要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来帮助学生记忆这些词汇。
其次,在听力练习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对于听力材料中的语速和口音有些难以理解。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听力水平还不够熟练,需要更多的听力训练来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我可以在课堂上多播放一些不同口音和语速的听力材料,让学生逐渐适应各种口音和语速,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课后作业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我为大家设计了以下五个课后作业题型:
题型1:用所学的天气词汇描述今天的天气。例如:“Today is sunny with a gentle breeze.”
题型2:根据对话内容,完成填空。例如:“How's the weather inBeijing? It's _._”
再者,在小组活动中,我发现一些学生不太敢开口说英语,可能是因为缺乏自信。我需要鼓励他们,让他们知道犯错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勇于尝试和表达。我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简单的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让学生在安全的氛围中练习英语口语。

七年级英语下册教学(人教版,河北专版)Unit3SectionA(1a2e)优秀教学案例

七年级英语下册教学(人教版,河北专版)Unit3SectionA(1a2e)优秀教学案例
2.作业反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的反馈,指出他们的错误和不足,鼓励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3.课后跟进: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参与球类运动的活动,如加入学校的篮球队,以此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英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
五、案例亮点
3.学生能够通过模仿、实践和反思,掌握球类运动的英文表达和一般疑问句的构成和回答方式。
4.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英语学习,如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够通过参与球类运动的活动,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3.问题引导: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你们知道这些球类运动的英文名称吗?”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自然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1.球类运动名称的学习:通过展示球类运动的实物或图片,如篮球,教授相应的英文名称“basketball”。引导学生跟读、模仿,确保他们正确掌握。
2.拥有一般疑问句的构成和回答:讲解一般疑问句的构成方式,如“Do you have a...?”,并演示正确的回答方式,如“Yes, I do.”或“No, I don't.”。让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确保他们能够熟练运用。
4.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会正确书写球类运动的英文名称,如“soccer”、“basketball”、“baseball”等。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通过观察、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球类运动的英文名称和拥有一般疑问句的练习。
2.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完成球类运动的调查和报告,提高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优秀教学案例:Unit3SectionA(1a2d)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优秀教学案例:Unit3SectionA(1a2d)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掌握基数词和序数词的构成和用法,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差异。
2.学生能够通过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多种方式,熟练运用基数词和序数词进行交流。
3.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短语,如“hundred”,“thousand”,“first”,“second”等。
3.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找到改进的方法。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设计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等,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发展。
3.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相互学习和帮助,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故事情境:编写一个小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找到需要使用基数词和序数词的场景,并将其表达出来。
3.文化情境:通过介绍不同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基数词和序数词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和特点。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基数词和序数词的用法。
2.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基数词和序数词的构成和基本用法。
2.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例句和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数词和序数词的用法。
3.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和区分基数词和序数词在不同的情境中的运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出一些问题或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优秀教学案例:Unit3SectionA(1a2d)
一、案例背景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3 Section A (1a-2d)的教学,主要围绕“基数词和序数词的运用”展开。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情景对话,让学生掌握基数词和序数词的用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一、设计思路
《新目标英语》教材的语言教育理念是:知识用于行动,强调“语言应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发展“学习策略”让学习者通过运用语言来完成各种各
样的交际活动.本课是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以“Transportation”为中心话题,围绕“How questions”和“Talk about how to get to places”展开,学习运用“I take/ride the/a…”和“I go to…by…”;面对七年级学生,他们有
了上学期的学习经验,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能力,有了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却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本节课以新理念为指引,以学生为主
体,以任务为中心,以交际为目的,关注学生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让其贴进实
际,贴进生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提倡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合作探
究,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Key vocabulary: train, bus, subway, ride, bike, ride a bike, take
the subway.
2.Key structures:
How do/does you/he get to ……?
I take/ride the ……to……
I go to……by(on foot)……
3.Ability aims:
Ask and answer about “How do/does you/he get to……?
Listening、speaking、and reading skills.
To train students’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二)方法与途径
1.将1a,1b和1c整合为一个模块,以“How to get to…”为线索,学习新词和重
点句型;把1c重新设计为听力之后填表格的一个任务,学生明确了听力中五位
同学不同的到校方式,为他们后面的口语交际做好铺垫。

3.课堂的延伸,在对话中延伸至其他的交通方式(by plane等)学生既感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