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物流服务的创新

征文——物流服务的创新
征文——物流服务的创新

农村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农村物流服务在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的今天,各种农村物流业在不断发展。不可否认的是,现今的我国物流业包括农村物流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有可喜的成果,同时也有很多的不足,尤其是在物流服务方面。由于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不健全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民收人少,从而使得“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十分普遍。农村物流服务的不健全严重限制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现代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和贸易自由化程度快速提高,对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产生了内在的需求。但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滞后性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能够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我国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发展农产品物流成为了我国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对农产品物流的合理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许多地方政府已经将农村物流体系的构建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积极研究和大力发展农业物流,建设完善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流通体系:一方面能促进我国农村物流健康、快速的发展,实现物流为农业生产服务,发挥应有的作用,有效地解决农民生产的后顾之优,使农民切实从中受益;另一方面,通过农村物流的建设推进农业和加工业、流通业等其他行业的密切结合,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从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于是,解决农村物流就要了解农村物流体系对农村物流的作用。

首先,了解什么是农村物流体系是有必要的。农村物流体系是指农村物流资源在地域空间、技术信息、基础设施,供求市场及产业组织等所构成的产业体系。农村物渡体系为农村生产.生活其他经济活动提供物流支持和物流的产业组织所构成的服务体系,内含有物流要素、要素功能和物流体系结构,且是农村经济被会发展的综合服务体系中一个基础性和关键性板块。面对当前经济环境.以政府所倡导的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万村干多”工程以及《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精神为指导,并贯彻与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的精髓为指导,不论对加速我国物流业的集约化发展进程,还是对农村物流同样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因此,从全局出发,我国物流业要充分发挥和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在对现有农村物流发展情况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何适应现有的经济环境,研究农村物流在物流业的调整和规划下应该如何构建。

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即成果和和不足之处。取得的成就:①农产品物流逐步完善。各地在市场引导,政府推动、政策指引等综合措施作用下,为了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生产容易销售难等突出问题,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农副产品市场,促进了农产品物物流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在推进三农问题解决、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建立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等方面加大了政策措施和引导力度,农产品物流取得了较快的发展。②农村物流主体多元化基本形成。目前除了传统的国有商业企业、农丰寸农村供销社等农产品物流主体外。目前除了传统的国有的商业企业,农产品生产大户、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都在市场的导向下参与到农产品物流市场中。③以“万村千乡”工程为载体,推迸了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自商务部推出“万村千乡”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以来,地方政府通过火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农村商业网点,基本形成了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流通网络,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消费不安全.不便捷、不实惠的“三不”问题。④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发展较快。为了解决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中央帮地方政府利用各种网络,建立了农产品生产,流通、交易等各类信息平台,提高了农产品的物流效率。存在的不足现状:①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尚不够高,农业物流发展缓慢。农村物流的发展水平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很大。目前,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依然相对落后,农民收人偏低,农村市场相对城市市场发展滞后。这必然使得农村物流供给及需求水平偏低,农业物流业发展缓慢;②)农业流通基础设施落后,技术装备不够先进,物流成本高。目前,农业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大部分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加工处理落后、分级简单、粗糙,不规范,包装简陋,使得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较大。据不完全统计,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达25%一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③农村生产组织水平低,物流需求分散,物流供给能力不足。我国农业生产目前基本上仍是以农户为单位,生产规模小,分工不细,收

人有限,对物流需求不足且分散;④物流政策不到位甚至空白,物流作业不规范,物流交易成本高。现在农村地区的物流政策供给不足,有的地方还是空白,这样物流作业就难以规范,物流需求者对物流企业缺乏信任,对物流外包的结果难以预期,因此物流合约难以达成。如果没有政策的支持,物流业也难以发展壮大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⑤物流政策不到位甚至空白,物流作业不规范,物流交易成本高。现在农村地区的物流政策供给不足,有的地方还是空白,这样物流作业就难以规范,物流需求者对物流企业缺乏信任,对物流外包的结果难以预期,因此物流合约难以达成。如果没有政策的支持,物流业也难以发展壮大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⑥缺乏完善的农业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和发布体系,农资和农产品流向带有盲目性。农业物流流体的流向和流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效率和效益与农业物流的信息体系密切相关。长期以来,农民对市场供求信息的获取手段缺乏,滞后失真现象严重,赶不上市场变化。据调查,半数以上的“批发市场”不提供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⑦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后期投入不够;⑧农村物流市场秩序混乱,市场主休发育程度低,物流设施建设资金分散,利用率低;⑨缺乏现代物流理念和高素质的物流人才。

农村物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①增加农民收人,发展农村物流对解决农业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实现农产品的保值增值, 推进农业和加工业、流通业的密切结合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②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物流业属于第三产业, 即服务业。开展农村物流,就像为农村经济输人新鲜血液,物流所具有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装卸搬运、信息处理的功能必将在农村引起一场产业革命,催生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农村社会体系中的构筑、成长;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产品种植实现专业化和区域化。这样虽然单个农户的生产量不大,但区域化集中种植可使农产品供应总量增大,这样既便于组织货源及第三方物流业或流通经纪人的介人和发育, 也有利于采选、分拣、包装、加工等农业流通产业的发展。④农村物流业的发展使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销售实现了专业化和现代化,更加便于组织农产品加工,直接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反过来说,农业产业化发展, 由于在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销售环节实现了集中供应和收购,也从某种意义上促进了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与发展农村物流业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⑤促进农村

精神文明建设。目前我国能上网的行政村比重达89% ,农村网民正以60%以上的增速增加。但他们对于网络购物仍然很陌生, 网络购物特有的质优价廉、方便快捷的优势他们很难享受到。

农村物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①农村物流服务业总量不足,发展滞后,结构性矛盾严重,即农村商贸业、农村餐饮业、农村物流业占据主导的地位,而农村金融业、农村保险业、农村信息服务业、农村公共服务业发展较慢,水平很低,农村现代服务业内部发展不平衡,结构性矛盾突出;②物流产业化水平低,产业组织方式落后,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受经济、环境、文化、习惯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农村物流服务业起步较早,发展水平较高,已经基本上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农村现代服务业对农村经济拉动效果明显; 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区位于政策等诸多原因,农村物流服务业刚刚起步,发展遇到很多困难,尚未形成产业规模,对农村经济贡献较小;③缺乏发展的总体规划,物流产业发展盲目,新兴物流服务业发展迟缓,我国农村物流服务业中以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为代表的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态势喜人,而忽视了农村金融、农村保险、农村法律服务、信息服务等农村生活性服务业。农村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不平衡;④农村物流服务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人才缺乏,由于大多数农民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对农村现代服务业知之甚少,不利于产业规模的扩大、发展水平的提升,懂市场、会管理、能够准确把握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的人才缺乏,农村经纪人队伍发展缓慢。

面对着农村物流服务的总量不足,发展滞后,结构性矛盾严重、农产业化水平低,产业组织方式落后,区域发展不平衡、缺乏发展的总体规划,产业发展盲目,新兴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农村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人才缺乏,农村物流业调整与规划下农村物流体系的构建,可以结合第三方物流、农村逆向物流及绿色物流的研究和借鉴来分析农村物流服务创新,从而制定对策达到创新的目的。首先,第三方物流是物流服务供给方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特定的价格向需求方提供个性化系列物流服势的交易方式,这种物流服务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因此,可以结合第三方物流的不足或是改进的方向来改进农村物流的服务,即①国家有关部门应制订相应法规,使物流业有计划、有序地发展,避免一些不应有的损失和浪费。因为物流企业占地多,投资大,要修路、

建库、买车等,不能说上就上,说下就下;②设置良好的物流专业,培养高级物流人才,加强物流理论研究,是发展第三方物流业的迫切需求;③以联运企业的网络经营改善物流系统的低组织化状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硬件配。在结合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的同时,要按着逆向物流、绿色物流的理念去改进农村物流的服务。也就是将农村逆向物流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经济、环境、生态以及社会等的外部影响(外部成本与外部效益)纳入到绩的评价体系中,通过各个子因素权重的分配来进行综合考察。从而改变过去仅重视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经济效益评价,整个农村逆向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主要从收益与成本的确认、计量及比较这个角度予以分析。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维护生态平衡,营造绿色生态住宅将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现代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而现代服务业中的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低则对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程度、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以及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有重大的影响。农村现代服务业通常指农村一、二产业之外的各行业,具体包括农村金融业、商贸业、物流业、旅游业、餐饮业等。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很快。相比城市来说,农村现代服务业虽然近几年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依然落后,仍旧满足不了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的要求。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工业要反哺农业,城市要支持农村,更为重要的是服务业也要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加快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既是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纽带,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农业的深度现代化。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农业发展最突出的矛盾是千家万户分散经营,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迫切需要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

结合以上的分析,我国农村物流服务发展对策:①结合农村物流发展实际,加快物流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健全物流法律法规在现代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要改革现行物流业相关行业管理体制,打破部门问和地区间的分割和封锁,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资源利用的市场化;要依法制止和查处滥用行政权力阻碍或限制跨地区、跨行业物流服务的行为,逐

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物流服务市场;要继续深化各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规范行业管理,促进物流服务的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②加快物流信息网络的开发与建立,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一信息不通的现状,从而加快我国现代农村物流的发展,增加农产品的竞争力。我们认为,农村物流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应从公共交易平台(如批发市场的信息平台)和企业商业网站以及行业协会网站等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进行,综合现有资源,切实做到物流信息的共享和流畅,改善目前产品供求市场信息流通不畅的现状;③实行金融制度改革,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正确认识在现阶段信用缺失情况下担保所起的杠杆作用,在广大农村推进信用村、信用镇建设,完善农户联保制度,创新融资担保制度,以解决发展农村物流,建设物流基础设施所需的资金问题;④实行财政税收政策改革,增强农村物流的吸引力,建立规范的财税管理机制,调整农产品物流企业的所得税,统一农产品农村物流的营业税税率,对物流制定统一的营业税征收管理办法,实行统一的营业税税率,这样更有利于农村物流一体化运作;⑤积极培育和扶持农村物流运营组织,从宏观调控角度讲,政府应该是引导、规范、激励从事现代农村物流的主体,鼓励和规范一些现有的从事农产品仓储和运输的农工商联合企业及合作社组织的联合或合并,以达到优势互补,节约资源,向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同时,政府要积极培育支持大型连锁、批发代理、第三方物流和大型农业企业集团进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加快建立综合化与一体化兼有的多层次物流配送体系;

⑥创新农业生产交易模式,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我国农村物流的发展就是要改变落后的农产品交易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⑦建立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加快农村物流人才的培养,农村物流人才的培养更应该重视实践工作,特别是基层工作人员更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

⑧大力推广现代物流思想,改变农民落后思想,通过各种渠道,大力推广物流思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使其明白发展现代物流将会带来的好处,积极热情支持现代农村物流业的建设,从而加速物流体系的构建工作;⑨培育和壮大从事农村物流行业的市场主体,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难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同步实现,可先选择重点企业进行试点,培育一批农业龙头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在这些农业龙头物流企业的带动下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物流业

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⑩加强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物流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

在技术上进行创新的同时,还要注意到人才培养的进行,那就是要提高农村的人民素质,积极采纳专业人才,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农村服务业最缺的是人才,要重视培养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及时调整中高等职业( 技术) 院校的专业结构,为现代服务业多培养适用人才。目前,我国农村现代服务业出现的总量规模小、结构不合理、区域差距大等问题根本上是人才问题,与能够适应并担当发展重任的人才供给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重视培养能够适应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各种专业人才。把建立有效的传学研合作体制、加强农村现代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提高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积极支持大中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和市场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农村现代服务业的人才供给总量,不断提高人才质量。各地方大中院校应根据本地农村服务业发展的结构情况,调整学校专业设置结构,为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培养更多综合人才; 中等职业学校要大力面向农村招生,设置更多的有关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培养科目,为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对参与农村现代服务业机构的农民要加强在职培训,不断提高其科学文化知识、加深对农村现代服务业的理解,促进其素质的逐步提高; 建立以市场原则为基础的用人制度,完善人才引用、培养、激励、竞争、保障机制,改变大中专等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对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偏见,鼓励各种人才参与到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中来,鼓励一部分人自主创办农村现代服务业企业,通过各种引进、培养、培训方式为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创新我国农村物流服务,不仅在宏观上要求全新的发展现念和行为准则,而且要求对资源配方式、生产组织结构、市场体系建设、政府宏现调控等进行重塑与构造,伴随着我国农村市场化体系的发展而发展,并能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在分析了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物流服务构建的参与者政府、市场主体、物流人才三方面进行了立体式分析,农村物流服务的创新,需要物流市场的参与者认真研究农村市场,提前规划,科学决策。随着国务院《规划》的出台,结合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与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村物流服务的创新与发展会得到快速有效的提升。

在个人的理解中,要发展农村物流,充分理解现在的农村物流的发展状况,首要的任务是要解决好农村物流的服务系统。建设一个网络化的农村物流系统,才能更好的解决现今的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在网络发展快速的当代,在发展的同时结合网络,维持农村物流有序快速的发展前行。

曹生柏书

浅谈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创新

浅谈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商品贸易规模逐渐不断扩大,物资空间移动的深度和广度也随之扩展,因而对于物流的快速反应能力、物流信息化、物流活动的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物流需求高度化、个性化、多元化,要求物流服务企业必须不断改进和优化企业的经营模式,提升物流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发新型物流服务,以适应物流市场的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如何保持核心竞争力为何有的企业昙花一现,有的中途陨落,有的历经坎坷仍生生不息?纵观中外名企,现代化物流管理极其重要,尤其是供应链管理对原材料供应商、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零售业等组成的物流供应链在物流信息、资源配置、物流流程、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控制、创新和调整。 据相关机构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物流企业以超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国已有82万家物流企业或者物流相关企业和机构,但从网络、管理、功能、业绩、服务等方面综合评价,具有现代物流竞争力的企业却少之又少,规模以上物流企业更是凤毛麟角。物流管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科学方法和基本原理,对物流活动进行指挥、计划、组织、协调、监控,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配置,从而达到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物流成本的最终目的。

尽可能低的总成本下最大程度实现客户要求服务水平是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所在,即寻求成本优势和服务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提升企业的战略优势。按照这个目标,物流管理要需要面对的根本问题,就是把适当的产品以适当的数量和适当的价格在适当的地点和适当的时间提供给客户。 降低物流成本,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已成为目前很多国内物流企业最为强烈的变革方向。面对激烈竞争、高深莫测的市场环境以及顾客需求个性化和多元化、消费层次不断提高的市场需求,传统企业看似完整但缺乏系统的生产、采购、销售模式,已没有办法适应需求,加强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缩短产品开发到流通的周期,降低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终端用户的全过程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成本,已成为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的主要手段。 1.现代企业物流概念和特征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企业物流的概念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不仅物流活动的功能范围不断扩大,物流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深入。现代物流表现出如下特征: 第一、现代物流是系统整合的协作物流。从企业内部来讲,它是对信息、运输、物料供应、搬运、存货管理、包装、仓储、实物配送等分散的物流作业流程的综合协调整合;从供应链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现代物流管理指挥着跨企业组织的物流作业,实现供应链的协调。企业物流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客户,而且要考虑自己的供应商;不仅要考虑到客户的客户,而且要考虑到供应商的供应商;不仅要致

征文——物流服务的创新

农村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农村物流服务在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的今天,各种农村物流业在不断发展。不可否认的是,现今的我国物流业包括农村物流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有可喜的成果,同时也有很多的不足,尤其是在物流服务方面。由于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不健全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民收人少,从而使得“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十分普遍。农村物流服务的不健全严重限制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现代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和贸易自由化程度快速提高,对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产生了内在的需求。但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滞后性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能够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我国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发展农产品物流成为了我国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对农产品物流的合理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许多地方政府已经将农村物流体系的构建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积极研究和大力发展农业物流,建设完善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流通体系:一方面能促进我国农村物流健康、快速的发展,实现物流为农业生产服务,发挥应有的作用,有效地解决农民生产的后顾之优,使农民切实从中受益;另一方面,通过农村物流的建设推进农业和加工业、流通业等其他行业的密切结合,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从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于是,解决农村物流就要了解农村物流体系对农村物流的作用。 首先,了解什么是农村物流体系是有必要的。农村物流体系是指农村物流资源在地域空间、技术信息、基础设施,供求市场及产业组织等所构成的产业体系。农村物渡体系为农村生产.生活其他经济活动提供物流支持和物流的产业组织所构成的服务体系,内含有物流要素、要素功能和物流体系结构,且是农村经济被会发展的综合服务体系中一个基础性和关键性板块。面对当前经济环境.以政府所倡导的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万村干多”工程以及《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精神为指导,并贯彻与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战略选择研究

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战略选择研究Research on Strategic Choice for Logistics Service Innovation

摘要 我国物流企业长期以比拼功能服务价格进行市场竞争,要改变这种低层次竞争状况,必须要超越传统物流服务模式,实现创新,从提供物流服务到进行物流合作,以取得双赢的效果。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仍然主要在提供运输、仓储等功能性物流服务,通过比拼功能服务价格进行市场竞争。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超越传统物流服务模式,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实现创新。首先,要认清一体化物流与功能性物流在服务性质、服务目标和客户关系上的本质区别,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其次,要在运输、仓储、配送等功能性服务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实现由物流基本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由物流功能服务向管理服务延伸,由实物流服务向信息流、资金流服务延伸,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物流服务;同时,要根据客户需求,结合物流企业自身发展战略,与客户共同寻求最佳服务方式,实现从短期交易服务到长期合同服务,从完成客户指令到实行协同运作,从提供物流服务到进行物流合作。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企业能否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是否拥有结成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客户。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仍然主要在提供运输、仓储等功能性物流服务,通过比拼功能服务价格进行市场竞争。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超越传统物流服务模式,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实现创新。 为了在竞争中立十不败之地,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不断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开发新的服务,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差异;第二方物流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与成长,也使得TPL进行物流服务创新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物流服务创新过程中,企业通常面临着如何将创新方向与企业竞争优势能力合理地结合,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获取的效益最多,从而确定企业最佳创新战略方向及路径的决策。本文为了研究物流企业进行服务创新战略与其自身优势能力匹配问题以及求解最优战略路径问题,首先讨论了服务创新的一般性特征,并结合波特竞争战略理论,得出了分析物流企业服务创新战略的一般性框架。 关键词:物流服务创新;战略选择;第三方物流

物流产品创新的重要思路

物流产品创新的重要思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物流产品创新的重要思路 随着全球经济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跨地区生产成为可能,品牌全球性营销已经非常普遍,由此产生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也极大地满足了社会需求。当然,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需要先进的物流产品配套,从而也推动了物流产品的创新,也就是说,生产方式的变革,拉动了物流产品的创新。 另一方面,物流企业面对当前的市场形势,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物流服务的利润越来越低。其次,传统的物流服务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目前我们物流市场的实际情况是高端物流市场供给不足,而低端的市场又存在过度竞争。如果物流产品不进行创新,始终停留在低端恶性竞争的阶段,那么物流企业将会难以继日。最后,物流市场的扩大是以降低成本、减少投资为前提的。能否有效地为客户创造价值,尤其是在第三方的物流产品创新过程中,是否有物流附加值从而提升服务,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因此,物流企业必须通过产品创新来谋求转型。 由于生产方式发生改变,生产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已不单单是企业内部的问题,除了要面对传统的

市场营销、产品质量等问题以外,更多的要关注政治、经济、社会对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产品要素、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给生产企业带来的最大管理难点,就是不确定性增加。因此,在现代化先进的生产方式下,生产企业所面临的最大管理难题就是如何消除不确定性,也是我们物流产品创新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那么,如何消除不确定性呢?从滨海泰达物流的实践经验来看,通过“契约方式”调整复杂的管理关系,把复杂的生产内部管理过程通过简单的契约方式进行规范,可以降低诸如产品质量、交货期、成本等在跨国流动方式中的不确定性。 最常用的契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包出去”。对于一般企业来讲,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客户将自身物流管理工作“打包”给有经验的物流企业,通过共享专业化的服务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另外一种方式是“请进来”,实际上是把专业的管理和服务请到企业内部,在企业统一的指挥下,用契约的方式来组织生产。 以滨海泰达物流服务于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的案例来分析,当今的电子产品属于高科技产品,高科技产

论物流企业服务创新解析

摘要 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企业能否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是否拥有结成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客户。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仍然主要在提供运输、仓储等功能性物流服务,通过比拼功能服务价格进行市场竞争。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超越传统物流服务模式,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实现创新。 本文分析了要认清一体化物流与功能性物流在服务性质、服务目标和客户关系上的本质区别,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与客户共同寻求最佳服务方式,实现从短期交易服务到长期合同服务,从完成客户指令到实行协同运作,从提供物流服务到进行物流合作。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一体化物流;服务;创新

ABSTRACT The important symbol of triditional transportation and stockpile enterprise t urn to the another third Physical Distribution that is enterprise whether offer the serve s of integration; whether they have important clients who can become partner with the m.From now on, most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company in our country still off er serves. They offer transportation and deposit. According to compare to the p rice of serves they win the market. To change this phenomenon, the most imp ortant thing is to exceed traditional model of serve. To make better improvemen t in different kinds, such as, idea of serve, details of serve and way of serve. This passage let us know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roperties of serve, target of se rve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client. Set up new idea of serve and find the best way to give service to client. To achieve give service to client from shot time to long time. To achieve to do it well by both sides. To achieve change services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to cooperation in partner. Keywords:Logistics;Integration logistics;Services;Be innovative

售后服务物流企业如何进行服务创新

(售后服务)物流企业如何进行服务创新

论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 詹聚 论文摘要: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企业能否为客户提供壹体化物流服务,是否拥有结成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客户。从目前情况见,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仍然主要于提供运输、仓储等功能性物流服务,通过比拼功能服务价格进行市场竞争。要改变这种情况,壹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超越传统物流服务模式,于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实现创新。首先,要认清壹体化物流和功能性物流于服务性质、服务目标和客户关系上的本质区别,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其次,要于运输、仓储、配送等功能性服务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实现由物流基本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由物流功能服务向管理服务延伸,由实物流服务向信息流、资金流服务延伸,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物流服务;同时,要根据客户需求,结合物流企业自身发展战略,和客户共同寻求最佳服务方式,实现从短期交易服务到长期合同服务,从完成客户指令到实行协同运作,从提供物流服务到进行物流合作。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壹体化物流,服务,创新 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企业能否为客户提供壹体化物流服务,是否拥有结成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客户。从目前情况见,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仍然主要于提供运输、仓储等功能性物流服务,通过比拼功能服务价格进行市场竞争。要改变这种情况,壹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超越传统物流服务模式,于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实现创新。 壹、服务理念的创新 我国的物流企业大均是从运输、仓储等功能性服务切入物流市场的。要发展壹体化物流,首先要认清壹体化物流和功能性物流于服务性质、服务目标和客户关系上的本质区别,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 1、壹体化物流服务不是多个功能服务的简单组合,而是提供综合管理多个功能的解决方案根据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的定义,壹体化物流(INTEGRATEDLOGISTICS)是运用综合、系统的观点将从原材料供应到产成品分发的整个供应链作为单壹的流程,对构成供应链的所有功能(FUNCTION)进行统壹管理,而不是分别对各个功能进行管理;第三方物流(3PL)提供商是为客户提供多个物流服务,最好是将这些服务壹体化的企业。能够见出,现代物流企业以壹体化物流服务为发展方向。壹体化物流服务不是单纯提供运输、仓储、配送等多个功能性物流服务的组合,扮演物流参和者(INVOLVED)角色;而是需要将多个物流功能进行整合,对客户物流运作进行总体设计和管理,扮演的是物流责任人(COMMIT TED)角色。 由于物流功能之间存于成本的交替损益(TRADE-OFF),因此,壹体化物流服务不是简单地就功能服务进行报价,而是要以降低客户物流总成本为目标制定解决方案,且根据优化的方案进行整体服务报价。美国物流专家BOBDELANEY将物流定义为“管理移动和静止的库存”,认为真正的物流节省来自于通过库存管理和控制来降低库存水平。比如将美国平均销售库存期从1.37个月降到1.3个月,就能够节省物流成本250亿美元。但功能性物流公司只专注于自己提供服务的运输、仓储等功能领域的成本降低;而不能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来“管理移动和静止的库存”。因此,他们只能得到有限的成本节省,且很难持续;而不能提

物流企业怎样实现服务创新

1.物流服务。 物流服务的定义是随企业而变化的,不同的企业对物流服务这一概念往往有不同的理解,例如供应商和他的顾客对物流服务的理解就有很大的不同。一般说来,可以理解为衡量物流系统为某种商品或服务创造时间和空间效用好坏的尺度,这包括从接收顾客订单开始到商品送到顾客手中为止而发生的所有服务活动。 物流服务的另一种定义是:物流服务是发生在买方、卖方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使交易中的产品或服务实现增值。这种发生在交易过程中的增值,对单次交易来说是短期的,当各方形成较为稳定的合同关系时,增值则是长期持久的。同时,这种增值意味着通过交易,各方都得到了价值的增加。因而,从过程管理的观点看,物流服务是通过节省成本费用为供应链提供重要的附加价值的过程。 成功的市场营销要求不断争取到顾客并留住他们,从而实现企业长期盈利和获得投资回报的目标。然而,许多企业仅仅注重赢得新顾客,片面地通过产品、价格、促销等要素来创造需求,忽视了市场组合中的地点要素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物流服务。物流服务对市场需求有重要的影响,它决定着企业能否留住顾客。企业以盈利为目标,但在获得盈利之前,企业必须确定服务策略和计划方案以满足顾客的需要,并且以节省费用的方式来实现。 2.物流服务的本质 物流服务的本质是满足顾客的需求,包括:有顾客需要的商品(保证有货);可以在顾客需要的时间内送达(保证送到);达到顾客要求的质量(保证质量)。 影响物流服务的因素 从企业整体的角度看,物流服务可视为市场战略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市场营销通常描述为四个要素(4P)的组合,其中地点要素最直接地代表了物品的分销运送。影响物流服务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1.缺货水平:即对企业产品可供性的衡量尺度。对每一次缺货情况要根据具体产品和顾客作完备记录,以便发现潜在的问题。当缺货发生时,企业要为顾客提供合适的替代产品,或尽可能地从其他地方调运,或向顾客承诺一旦有货立即安排运送,目的在于尽可能保持顾客的忠诚度,留住顾客。 2.订货信息:向顾客快速准确地提供所购商品的库存信息、预计的运送日期。对顾客的购买需求,企业有时难以一次完全满足,这种订单需通过延期订货、分批运送来完成。延期订货发生的次数及相应的订货周期是评估物流系统运作优劣的重要指标。延期订货处理不当则容易造成失销,对此,企业要给以高度重视。 3.信息的准确性:顾客不仅希望快速获得广泛的数据信息,同时也要求这些关于订货和库存的信息是准确无误的。企业对不准确的数据应当注明并尽快更正,对经常发生的信息失真要特别关注并努力改进。 4.订货周期的稳定性:订货周期是从顾客下订单到收货为止所跨越的时间,包括下订单,订单汇总与

加快推进物流创新发展

加快推进物流创新的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物流产业正处于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全国生产消费布局深刻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的推动下,物流创新已经开始起步,多样化的新型服务模式、新型物流组织不断涌现。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物流产业正处于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全国生产消费布局深刻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的推动下,物流创新已经开始起步,多样化的新型服务模式、新型物流组织不断涌现。但总体上看,物流创新对全社会物流效率提升的带动作用不强,尚未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为此,要结合新常态的发展要求,研究制定推进物流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强对物流创新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尽快形成以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方式创新、体系创新等多元创新为动力的物流发展全新格局,为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物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我国从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转变。 我国物流产业面临创新发展的新机遇和新要求 ——物流产业进入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 伴随国民经济进入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物流产业也进入了增速换挡和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经历了1990年—2000年年均增长20%和2001年—2010年年均增长15%的高增长阶段之后,我国物流产业正在进入10%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新阶段,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和平衡。另一方面,受劳动力、土地、燃油等要素成本上涨的影响,2009年以来,我国物流成本下降受阻,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持续徘徊在18%的高位,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尚未显现,正在倒逼物流产业寻求创新突破。 ——全国生产消费布局深刻变化为物流创新带来新机遇 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消费市场加快向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群或都市圈集中集聚,也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加快向更具要素、资源、环境比较优势的地区集聚和转移。如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快集中,先进制造业加快向东部地区集中,农业生产从遍地开花走向集中、从城市周边及城市群密集的地区转向农业生产集中区,由此推动了我国物流运行格局的加快调整。“大规模、长距离、宽辐射、多层次”的物流特征日趋显现,并由此推动了全国物流资源、要素的布局调整和重组整合,为全国物流体系的重构、升级与创新提供重大发展机遇。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物流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持续建设,我国已基本建成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及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网络。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加快,我国

第四方物流供应链服务的创新

当国人还在争论什么是第三方物流时,国外对第四方物流的讨论又如火如荼,而且有的公司已经开始了相关的运作。由于该概念是由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公司首先提出并且作为专有的服务商标进行了注册,于是业界就有了一番争论。尽管其中有人怀疑咨询公司此举有进行圈地和独霸行业的嫌疑,然而,业界的广泛共识是,物流管理的日益复杂和信息技术的爆炸性发展,使得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的的确确需要一个"超级经理"。而且,学术界、管理顾问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和最终客户都认为对这种实体的需要是越来越强烈。它的主要作用应该是:对制造企业或分销企业的供应链进行监控,在客户和它的物流和信息供应商之间充当唯一"联系人"的角色。 然而,第四方物流这一新的舶来品对中国物流行业,或者说对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和行业的发展究竟有什么意义呢?目前为止,国内对此还没有相关的权威评论和探讨。笔者根据在国内外供应链和物流业内多年的从业经验和对国际上通行的供应链管理的一些理解,并综合相关的资料,力求给大家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 第四方物流的定义及与第三方物流的区别 根据美国物流管理理事会的定义,"物流就是把消费品从生产线的终点有效地移动到有关消费者的广泛活动,也包括将原材料从供给源有效地移动到生产线始点的活动"。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为客户提供所有的或一部分供应链物流服务,以获取一定的利润。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的服务范围很广:它可以简单到只是帮助客户安排一批货物的运输,也可以复杂到设计、实施和运作一个公司的整个分销和物流系统。第三方物流有时也被称为"承包物流","第三方供应链管理"和其他的一些称谓。第三方物流公司和典型的运输或其他供应链服务公司的关键区别在于:第三

全球化下物流配送服务创新思路

经营生产实际,更具理性与科学。并带有很强的契约性质,表明了物流需求企业之间协作法制理念的成熟。在物流配送实践中,物流需求双方都充分认识到物流配送服务的规范化重要性,规范和依法操作才能排除人为和环境各种因素干扰,强调“诚信规范服务”为本,减少双方经济利益纠纷深度,促进经济效益上的双赢。 强化责任服务意识。物流配送市场的竞争,更需要实施“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优质高效的物流配送服务手段和服务规则,要求物流配送企业紧跟形势发展.以客户满意为基点,变“要我服务”被动实施为“我要服务”主动实施服务行为,把不断强化高效完善服务要求作为员工履职尽责的具体实施。才能展现现代物流配送服务的魅力,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物流配送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强化质量服务意识。从观念上真正意识到物流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把落实和满足用户需求作为物流服务出发点与落脚点,不仅认真履行常规物流配送服务手续,还要从对物流用户经济利益负责角度出发.提高市场需求应变能力。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物流竞争力:强化服务效率意识。服务效率讲求快捷便利,树立效率第一物流配送服务观念,简化物流配送中间环节。科学物流配送布局,缩短物流配送周期,营造物流服务环境和氛围,提升物流服务管理效益;强化诚信服务意识。诚信是企业物流配送服务品牌和基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一个规范有序的物流配送市场,信用就是准入证和通行证,凡向用户允诺的每一服务项目、环节和时限.都要成为企业物流配送服务的一个信誉端点,否则将失去对物流用户的吸引力。进而将失去物流配送市场;强化服务竞争出效益的意识。通过岗位服务竞争,摒弃“以我为中心”的传统物流服务理念.强化和保持足够的岗位物流服务压力,通过总结业内外物流配送服务成功经验,寻找自身服务差距,改善企业物流服务条件,壮大和发展企业服务竞争实力;强化服务创新意识。服务创新首先要服务理念创新,站在市场发展角度上看待物流用户的各类需求.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物流管理经验,改进服务的缺陷,制定相应服务对策.延伸服务环节,完善服务功能,加强同行联盟与 18膏量时代I原名<商业经济研究))2008年26期合作,畅通物流配送渠道,进而推动企业 整体物流配送服务方式和措施手段的不断 创新。 (二)物流配送服务管理设施和效能 上的新突破 用人机制上实现突破。建立“竞聘、定 责、薪奖激励”新的用工薪酬竞争机制,在 实践和竞争中选拔起用物流人才。扣紧员 工岗位责任、工作业绩、服务质量等,实 行不定期考核,企业效益与员工收入挂 钩。激发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团队 协作精神。实现企业整体专业知识结构上 的突破。根据市场需求,强化企业。学习 型组织”作用,重视员工专业知识和智力 的开发,一方面企业要盘活企业内部人力 资源存量,充实和增强一线物流配送服务 管理实力。另一方面强化企业员工专业新 技术学习培训,增强岗位服务技能和责任 感。同时积极营造吸引物流人才的氛围和 机制。有意识地引进、吸纳一批掌握现代 通信物流配送新技术知识、深谙物流运作 规律的综合性管理人才。为其有“用武之 地”和发挥作用提供更大的空间,用事业 留住人才,用待遇留住人才。此外,通过 引进物流专业人才,带动企业整体物流配 送管理水平提高,迎接物流配送管理人才 需求结构性短缺的挑战;服务体系上的突 破。发挥物流主动服务精神,通过建立一 整套科学的物流配送管理措施和手段,保 证各项物流配送业务具体落实;服务设施 上的突破。在硬件上,通过建立快捷便利 的全系统信息服务网络,打破地域界限, 加强市场信息调查和预测,动态跟踪物流 需求,掌握配送数据。加强与各地通信运 营企业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积极培育物 流配送市场。在物流服务一体化的基础 上,信息互通、流动、互补、共享。实现 信息资源利用高效。加强企业物流配送基 础设施标准化建设,注意物流配置设点的 科学化,实行统一协调、连锁经营战略策 略,促进各种功能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和 协调发展,挖掘物流配送市场服务潜力, 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达到经济效益的双 赢甚至多赢;服务监督检查机制的突破。 一是清理滞后于物流配送服务发展的规章 制度和业务流程。规范服务流程标准,实 现服务达标。二是建立健全监督检查管理 制度。严格管理,有章可循。每一服务环 节都要加强跟踪、监督、检查,保证综合 服务质量。三是建立物流企业和物流用户 权益保障制度,认真维护双方的权益:把 服务监督权交给社会和各基层用户,理顺 服务质量反馈和投诉渠道,及时处理服务 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用心服务、让 用户满意”服务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到日常 物流业务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实现 用户维权零申告、零投诉、零责任事故率 的良好局面.真正树立物流配送企业新品 牌、新形象;企业服务实现法制化突破。市 场经济和市场竞争加大了当前物流用户个 性化需求,使服务范围不断扩展、质量要 求不断提升,广大物流用户维权意识相应 增强。因此应通过建立一个全新的规范服 务法制资信管理体制,加强与国内外物流 配送服务企业的经验交流,以资信和契约 形式规范物流配送管理,改善和提高物流 配送企业服务品质,促进企业与客户间服 务义务和权利履行,保障物流企业与物流 客户共同的经济利益,实现企业法制化服 务化方面的新突破。 促进配送服务创新的建议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与作用。发挥政府 宏观协调作用、监督作用、主导作用,积 极推进企业改革和市场体系的发展,为配送 服务创新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 境;加强物流和配送的教育培训。一是要 在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中给予物流教育一 定的地位,强化物流专业。二是鼓励多层 次、多方面的物流教育和培训。三是支持 和鼓励创新式人才培养;加快物流和配送 领域的对外开放步伐,在物流教育与配送 技术,管理咨询领域加强与国际物流领域 的联系和合作;推广采用国际先进的供应 链系统物流模式.全面优化工商企业物流 管理.以降低生产流通成本、提高服务质 量、增强企业竞争力;采用先进的管理机 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信息管理系 统技术。为物流配送服务创新的发展打造 支撑平台。a 1.刘联辉编著.配送实务IFJ.中国物 资出版社,2004 2.蔺雷,昊责生编著.服务创新【F】.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物流企业怎样实现服务创新(1)

物流企业怎样实现服务创新 物流服务含义 1. 物流服务。 物流服务的定义是随企业而变化的,不同的企业对物流服务这一概念往往有不同的理解,例如供应商和他的顾客对物流服务的理解就有很大的不同。一般说来,可以理解为衡量物流系统为某种商品或服务创造时间和空间效用好坏的尺度,这包括从接收顾客订单开始到商品送到顾客手中为止而发生的所有服务活动。 物流服务的另一种定义是:物流服务是发生在买方、卖方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使交易中的产品或服务实现增值。这种发生在交易过程中的增值,对单次交易来说是短期的,当各方形成较为稳定的合同关系时,增值则是长期持久的。同时,这种增值意味着通过交易,各方都得到了价值的增加。因而,从过程管理的观点看,物流服务是通过节省成本费用为供应链提供重要的附加价值的过程。 成功的市场营销要求不断争取到顾客并留住他们,从而实现企业长期盈利和获得投资回报的目标。然而,许多企业仅仅注重赢得新顾客,片面地通过产品、价格、促销等要素来创造需求,忽视了市场组合中的地点要素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物流服务。物流服务对市场需求有重要的影响,它决定着企业能否留住顾客。企业以盈利为目标,但在获得盈利之前,企业必须确定服务策略和计划方案以满足顾客的需要,并且以节省费用的方式来实现。 2.物流服务的本质 物流服务的本质是满足顾客的需求,包括:有顾客需要的商品(保证有货);可以在顾客需要的时间内送达(保证送到);达到顾客要求的质量(保证质量)。 影响物流服务的因素 从企业整体的角度看,物流服务可视为市场战略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市场营销通常描述为四个要素(4P)的组合,其中地点要素最直接地代表了物品的分销运送。影响物流服务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1. 缺货水平:即对企业产品可供性的衡量尺度。对每一次缺货情况要根据具体产品和顾客作完备记录,以便发现潜在的问题。当缺货发生时,企业要为顾客提供合适的替代产品,或尽可能地从其他地方调运,或向顾客承诺一旦有货立即安排运送,目的在于尽可能保持顾客的忠诚度,留住顾客。 2. 订货信息:向顾客快速准确地提供所购商品的库存信息、预计的运送日期。对顾客的购买需求,企业有时难以一次完全满足,这种订单需通过延期订货、分批运送来完成。延期订货发生的次数及相应的订货周期是评估物流系统运作优劣的重要指标。延期订货处理不

基于无人快递车下物流服务模式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b17974339.html, 基于无人快递车下物流服务模式创新 作者:曾一鸣林立朱振峰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9年第12期 摘要: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物流服务行业快速发展,给无人配送打下良 好的物质基础。在当下社会越来越多的创新公司推出研发无人快递车或无人快递机,但无人配送服务又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将从无人配送服务的现状开始研究,仔细分析无人配送所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无人配送的配送模式,配送原理以及运转过程,并对无人配送服务的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物流;创新;服务;无人 DOI:10.16640/https://www.360docs.net/doc/0b17974339.html,ki.37-1222/t.2019.12.195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在互联网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下,我国电子商务取得跨越式发展,进而对人们的生活习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网购也成为当下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6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 零售额比2015年增长25.6%,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1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6%,比2015年提高了1.8%,全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6.1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19.8%。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情况下,对配送行业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当下物流配送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配送时间安排不灵活,效率低下,无法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等。我们在分析了当下物流配送的研究情况,对今后快递末端配送方式及其产品设计方向作了预测和设想,提出了“无人快递小车”的设计概念,并基于无人快递车,对物流服务模式进行创新[1]。 1.2 研究意义 物流配送是直接面对面与客户沟通交流,配送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客户的满意度,从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和效益。而当下物流配送存在着配送时间安排不灵活,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会对整个配送环节产生巨大影响。总的来说,物流配送意义重大,它是网购过程中对客户影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物流电商企业稳步向前发展的关键。 2 物流配送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2.1 物流配送的现状 国内当前占据主流的仍是送货上门、自主取件及共同配送等方式,同时,各领域在新的配送模式上也有很多探索,如共享物流概念、无人机配送快递尝试、快递机器人研究等。无论是

论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

论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 田学军 论文摘要: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企业能否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是否拥有结成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客户。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仍然主要在提供运输、仓储等功能性物流服务,通过比拼功能服务价格进行市场竞争。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超越传统物流服务模式,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实现创新。首先,要认清一体化物流与功能性物流在服务性质、服务目标和客户关系上的本质区别,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其次,要在运输、仓储、配送等功能性服务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实现由物流基本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由物流功能服务向管理服务延伸,由实物流服务向信息流、资金流服务延伸,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物流服务;同时,要根据客户需求,结合物流企业自身发展战略,与客户共同寻求最佳服务方式,实现从短期交易服务到长期合同服务,从完成客户指令到实行协同运作,从提供物流服务到进行物流合作。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一体化物流,服务,创新 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企业能否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是否拥有结成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客户。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仍然主要在提供运输、仓储等功能性物流服务,通过比拼功能服务价格进行市场竞争。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超越传统物流服务模式,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实现创新。 一、服务理念的创新 我国的物流企业大都是从运输、仓储等功能性服务切入物流市场的。要发展一体化物流,首先要认清一体化物流与功能性物流在服务性质、服务目标和客户关系上的本质区别,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 1、一体化物流服务不是多个功能服务的简单组合,而是提供综合管理多个功能的解决方案 根据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的定义,一体化物流(INTEGRATEDLOGISTICS)是运用综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本文在对当前国内物流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我国物流发展过程中来自物流企业和社会市场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给出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若干解决对策。 [关键词] 现代物流;发展;问题;对策 尽管我国物流发展较快,但还刚刚起步,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落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这其中的问题如不引起重视,就会影响我国物流业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 (一)来自物流企业方面的问题 1、我国物流企业整体上发展不平衡。我国物流企业因各自起点不同基础不同而导致物流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很不平衡。有些企业特别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物流企业仍是以运输、仓储为主,还处于较落后的发展阶段。而有些企业则根据市场需求正逐渐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仅有少部分物流企业走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前沿。从整体上看,我国物流企业的效率不高,服务内容有限,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物流信息网络和综合的物流服务理念,这是我国现代物流业所存在的首要问题。 2、规模小、基础设施差、物流系统效率低、综合水平不高是我国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据中物联的数据统计约有73万多家,其中7人以下的物流企业就占到了12%,我国上市的26家物流公司总上市资产150亿,而美国仅一家物流公司的上市资产就超过200多亿,相比之下,可见规模之小,差距之大!“规模小”即意味着基础设施差、粗放式经营。我国物流市场开放后,这些小物流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和价格战使他们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正在经历着市场的调整和淘汰。除了规模小外,我国物流企业还普遍存在着设施落后、物流系统效率不高和综合水平不高的严重问题。 3、我国物流企业的服务理念有待开发。物流活动的本质是服务,但是我国部分物流企业对于服务的认识程度还远远不够。他们多把物流服务看成简单的满足客户需求,把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例如仓储、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等)看成是各自独立的物流活动,几乎没有形成综合物流管理的概念。这样的结果导致物流企业仅仅关注价格而忽视了“供应链”所能带来的总成本降低的优势。随着物流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物流企业要求生存就必须提高物流服务的层次和水平,不能再把服务看成单纯的满足客户需求,应该形成“集成物流服务”和“高质量物流服务”的理念,即在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同时将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并同客户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二)来自社会、市场方面的问题 1、行业管理分散。我国目前的物流行业管理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部门分割体制。与物流相关的各部分分别是由铁道、交通、民航、内贸等不同政府部门进行管理的。依据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纵向隶属和管理格局,严重制约着在全社会范围内对物流进行整体统筹和规划,严重妨碍着物流的社会化进程,影响物流效率的提高。 2、缺乏统一的标准。标准是物流发展的基础,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我国物流业缺乏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物流业的行业形态和工商登记等管理规定缺乏统一的标准;二是对物流硬件和软件的认定缺乏统一标准。 3、缺乏物流法律规范和行业制度保障。我国目前尚没有一个正式的关于现代物流的法规或规则,用来规范物流服务的提供者和客户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相关问题。另外,一直以

论物流企业服务创新

论物流企业服务创新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摘要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企业能否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是否拥有结成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客户。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仍然主要在提供运输、仓储等功能性物流服务,通过比拼功能服务价格进行市场竞争。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超越传统物流服务模式,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实现创新。 本文分析了要认清一体化物流与功能性物流在服务性质、服务目标和客户关系上的本质区别,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与客户共同寻求最佳服务方式,实现从短期交易服务到长期合同服务,从完成客户指令到实行协同运作,从提供物流服务到进行物流合作。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一体化物流;服务;创新 ABSTRACT The important symbol of triditional transportation and stockpile e nterprise turn totheanotherthirdPhysicalDistributionthatisenterprisewh etheroffertheservesofintegration;whethertheyhaveimportantclientswhocan becomepartnerwith now on, most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company in our country still offer serves. They offer transportation and deposit. Ac cording to compare to the price of serves they win the market. To chan ge this phenomenon,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exceed traditional model of serve. Tomakebetterimprovementindifferentkinds,suchas,ideaofs erve,detailsofserveandwayofserve. Thispassageletusknowthedifferencesbetweenpropertiesofserve,targeto

论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论文

论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 詹聚 论文摘要: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企业能否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是否拥有结成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客户。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仍然主要在提供运输、仓储等功能性物流服务,通过比拼功能服务价格进行市场竞争。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超越传统物流服务模式,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实现创新。首先,要认清一体化物流与功能性物流在服务性质、服务目标和客户关系上的本质区别,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其次,要在运输、仓储、配送等功能性服务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实现由物流基本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由物流功能服务向管理服务延伸,由实物流服务向信息流、资金流服务延伸,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物流服务;同时,要根据客户需求,结合物流企业自身发展战略,与客户共同寻求最佳服务方式,实现从短期交易服务到长期合同服务,从完成客户指令到实行协同运作,从提供物流服务到进行物流合作。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一体化物流,服务,创新 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企业能否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是否拥有结成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客户。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仍然主要在提供运输、仓储等功能性物流服务,通过比拼功能服务价格进行市场竞争。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超越传统物流服务模式,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实现创新。 一、服务理念的创新 我国的物流企业大都是从运输、仓储等功能性服务切入物流市场的。要发展一体化物流,首先要认清一体化物流与功能性物流在服务性质、服务目标和客户关系上的本质区别,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 1、一体化物流服务不是多个功能服务的简单组合,而是提供综合管理多个功能的解决方案根据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的定义,一体化物流(INTEGRA TED LOGISTICS)是运用综合、系统的观点将从原材料供应到产成品分发的整个供应链作为单一的流程,对构成供应链的所有功能(FUNCTION)进行统一管理,而不是分别对各个功能进行管理;第三方物流(3PL)提供商是为客户提供多个物流服务,最好是将这些服务一体化的企业。可以看出,现代物流企业以一体化物流服务为发展方向。一体化物流服务不是单纯提供运输、仓储、配送等多个功能性物流服务的组合,扮演物流参与者(INVOLVED)角色;而是需要将多个物流功能进行整合,对客户物流运作进行总体设计和管理,扮演的是物流责任人(COMMI TTED)角色。 由于物流功能之间存在成本的交替损益(TRADE-OFF),因此,一体化物流服务不是简单地就功能服务进行报价,而是要以降低客户物流总成本为目标制定解决方案,并根据优化的方案进行整体服务报价。美国物流专家BOB DELANEY将物流定义为“管理移动和静止的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