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概论考点总结

合集下载

材料概论知识点总结

材料概论知识点总结

材料概论知识点总结1.材料学纲要结合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化学键)、分子键和氢键1)几种结合键的区别?离子键是以正负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形成的结合。

离子键材料由两种以上的电负性相差很大的原子构成。

离子晶体的特性:(1)离子晶体是最密堆积的面心立方或六方密填结构,离子晶体的这种结构特征体现了离子键的各向同性。

(2)对可见光透明,吸收红外波长。

离子震动能级吸收。

共价键不易失去价电子的原子倾向于与邻近原子共有价电子、成为8电子稳定结构。

共价键以拉手结合。

金属键具有方向性,价电子位于共价键附近的几率高于其他处。

共价键形成的条件:原子具有相似的电负性、价电子之和为8。

共价键材料的特性:(1)高硬度、高熔点、导电性差、低膨胀系数,这体现了共价键是强化和键。

(2)性脆,延展性很差,这体现了共价键的方向性。

陶瓷和聚合物;或完全、或部分是共价键。

金属键金属原子失去价电子成为正离子、价电子成为自由电子,离子骨架浸泡在电子的海洋。

本质:是离子、电子间的库仑相互作用。

特性:无方向性,不易被破坏。

使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是良好的导体。

分子键由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范德华力)而形成的,由于分子键很弱,故结合成的晶体具有低熔点、低沸点、低硬度、易压缩等特性。

氢键氢原子与电负性大的原子X以共价键结合,若与电负性大、半径小的原子Y(O F N等)接近,在X与Y之间以氢去为媒介,生成X-H...Y形式的一种特殊的分子间或分子内相互作用,成为氢键。

1)结合键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结合键主要是金属键。

金属特性:导电性、导热性好;正电阻温度系数;好的延展性;金属光泽等。

陶瓷材料陶瓷材料是包含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其结合键主要是离子键和共价键,大多数是离子键。

离子键赋予陶瓷相当高的稳定性,所以陶瓷材料通常具有极高的熔点和硬度,但同时陶瓷材料的脆性也很大。

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的结合键是共价键、氢键和分子键。

其中,组成分子的结合键是共价键和氢键,而分子间的结合键是范德华键。

材料概论知识点

材料概论知识点

材料概论知识点材料概论这门课呀,那可真是个有趣又充满奥秘的领域!咱们先来说说什么是材料。

材料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小伙伴”,无处不在。

比如说,你每天坐的椅子,可能是木头做的,这木头就是一种材料;你喝水用的杯子,有玻璃的、塑料的,玻璃和塑料也是材料。

从小学到高中的教材里,材料的知识那是逐渐深入的。

小学的时候,可能就是让咱们简单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像金属啦、塑料啦、纸啦。

比如说,老师会带着小朋友们做个小实验,把一块铁放到水里,看看它会不会浮起来,这就是在初步感受材料的性质。

到了初中,知识就更丰富一些啦。

会讲到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硬度、导电性等等。

就拿导电性来说吧,为啥电线要用铜丝而不用铁丝呢?这就是因为铜的导电性比铁好呀。

还记得我上初中那会,有一次物理课,老师拿来各种材料的导线,让我们自己动手连接电路,看看哪种材料能让灯泡更亮。

我当时特别兴奋,手忙脚乱地摆弄着那些导线,结果不小心把电池装反了,灯泡愣是没亮,把周围同学都逗乐了。

高中阶段,材料的知识就更深入和复杂啦。

会涉及到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比如说,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会影响它的强度和韧性。

还会讲到新型材料,像纳米材料、复合材料这些高大上的东西。

咱们就拿纳米材料来说吧,这可是个神奇的玩意儿。

纳米材料的颗粒特别特别小,小到只有几个纳米。

因为尺寸小,所以它们就有了一些特殊的性质。

比如说,纳米银可以杀菌,纳米二氧化钛可以用来做自清洁的表面。

我曾经看过一个报道,说有一种纳米衣服,不仅防水还透气,简直太酷了!再来说说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发挥它们各自的优点。

像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又轻又结实,在航空航天领域可是大有用处。

总之,材料概论这门课的知识点就像是一个大宝藏,等着我们一点点去挖掘。

从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到高科技领域的新型材料,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了惊喜和探索的乐趣。

只要咱们用心去学,就能发现材料的世界是多么的精彩!希望大家都能在材料的知识海洋里畅游,发现更多的奇妙之处!。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知识点总结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知识点总结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原子结构和键合1.原子键合●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氢键●范德华力:静电力诱导力色散力第二章固体结构1.晶体学基础●空间点阵和晶胞●七个晶系14种点阵2.金属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和空间点阵的区别3.合金的相结构●晶相指数和晶面指数●晶向指数●晶面指数●六方晶系指数●晶带●晶面间距●晶体的对称性●宏观对称元素●极射投影●金属的晶体结构●三种典型的金属的晶体结构●多晶型性●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固溶体的围观不均匀性●影响固溶度的主要因素●固溶体的性质●中间相●正常价化合物●电子化合物●与原子尺寸因素相关的化合物●超结构(有序固溶体)4.常见离子晶体结构●离子晶体配位规则(鲍林规则)●负离子配位多面体规则(引入临界离子半径比值)●电价规则(整体不显电性)●负离子多面体共顶,棱和面规则(由于共用顶,棱和面间距下降,导致库仑力上升,稳定性下降)●不同种类正离子配位多面体规则(能量越高区域越分散)●节约规则(【俄罗斯方块原理】)●典型离子晶体结构●AB型化合物【CsCl结构 NaCl结构 ZnS型结构】●AB2型化合物结构【CaF2 萤石 TiO2金红石型结构】●硅酸盐的晶体结构●孤岛状硅酸盐●组群状硅酸盐●链状硅酸盐●层状硅酸盐●架状硅酸盐5.共价晶体结构第三章晶体中的缺陷1.点缺陷●点缺陷形成●点缺陷的平衡浓度2.位错●刃型位错●螺型位错●混合位错●伯氏矢量●位错运动●位错弹性性质(认识)●位错生成与增值●实际位错中伯氏矢量3.面缺陷●外表面与内表面(了解)●晶界和亚晶界●晶界的特性●孪晶界●相界第四章固体中的扩散1.扩散的表象理论●菲克第一定律●菲克第二定律●扩散方程●置换固溶体扩散(柯肯达尔效应)2.扩散热力学●扩散的热力学分析(上坡扩散)3.扩散的微观理论与机制●扩散机制●晶界扩散及表面扩散●扩散系数4.扩散激活能5.影响扩散的因素●温度●晶体结构●晶体缺陷●化学成分●应力作用6.反应扩散7.离子晶体中的扩散第五章材料的变形1.弹性变形●弹性的不完整性●包申格效应●弹性后效●弹性滞后2.黏弹性变形3.塑性变形●单晶体塑性变形●滑移●孪生●扭折●多晶体的塑性变形●晶粒取向的影响●晶界的影响●合金的塑性变形●单相固溶体塑性变形●影响因素●曲服现象●应变实效●多相合金的塑性变形●弥散分布型合金的塑性变形●塑性变形对组织性能影响●显微组织变化●亚结构变化●性能变化●形变织构●残余应力4.回复与再结晶●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与性能的变化●回复●再结晶●晶粒的长大5.热加工●动态回复●动态再结晶●蠕变●超塑性第六章凝固1.相平衡和相率●吉布斯相律2.纯晶体的凝固●液态结构●晶体凝固的热力学条件●形核●晶粒长大●结晶动力学及凝固组织●凝固理论应用3.合金的凝固●正常凝固●区域熔炼●合金成分过冷4.铸锭组织与凝固技术●铸锭的宏观组织●铸锭的缺陷第七章相图1.二元相图基础●2.二元相图●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相图●铁碳相图3.三元相图基●基本特点●表示方法●杠杠定律及重心定律第八章材料的亚稳态1.纳米材料2.准晶3.非晶态4.固态相变形成亚稳相●固体相变形成的亚稳相●固溶体脱溶分解产物●脱熔转变●连续脱溶●不连续脱溶●脱溶过程亚稳相●脱溶分解对性能影响●马氏体转变●特征●形态●贝氏体转变●钢中贝氏体转变特征●贝氏体转变的基本特征。

材料科学基础基础知识点总结

材料科学基础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材料中的原子排列第一节原子的结合方式2 原子结合键(1)离子键与离子晶体原子结合:电子转移,结合力大,无方向性和饱和性;离子晶体;硬度高,脆性大,熔点高、导电性差。

如氧化物陶瓷。

(2)共价键与原子晶体原子结合:电子共用,结合力大,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原子晶体:强度高、硬度高(金刚石)、熔点高、脆性大、导电性差。

如高分子材料。

(3)金属键与金属晶体原子结合:电子逸出共有,结合力较大,无方向性和饱和性;金属晶体: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好,熔点较高。

如金属。

金属键:依靠正离子与构成电子气的自由电子之间的静电引力而使诸原子结合到一起的方式。

(3)分子键与分子晶体原子结合:电子云偏移,结合力很小,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分子晶体:熔点低,硬度低。

如高分子材料。

氢键:(离子结合)X-H---Y(氢键结合),有方向性,如O-H—O(4)混合键。

如复合材料。

3 结合键分类(1)一次键(化学键):金属键、共价键、离子键。

(2)二次键(物理键):分子键和氢键。

4 原子的排列方式(1)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内的周期性规则排列。

长程有序,各向异性。

(2)非晶体:――――――――――不规则排列。

长程无序,各向同性。

第二节原子的规则排列一晶体学基础1 空间点阵与晶体结构(1)空间点阵:由几何点做周期性的规则排列所形成的三维阵列。

图1-5特征:a 原子的理想排列;b 有14种。

其中:空间点阵中的点-阵点。

它是纯粹的几何点,各点周围环境相同。

描述晶体中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称之为晶格。

空间点阵中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之为晶胞。

(2)晶体结构:原子、离子或原子团按照空间点阵的实际排列。

特征:a 可能存在局部缺陷;b 可有无限多种。

2 晶胞图1-6(1)――-:构成空间点阵的最基本单元。

(2)选取原则:a 能够充分反映空间点阵的对称性;b 相等的棱和角的数目最多;c 具有尽可能多的直角;d 体积最小。

(3)形状和大小有三个棱边的长度a,b,c及其夹角α,β,γ表示。

材料学概论复习知识点

材料学概论复习知识点

材料学概论复习知识点
材料?材料的分类及类型?
固溶体?
断裂韧度?
沿晶断裂?穿晶断裂?
磨损的定义及分类?
结构材料的失效及其常见的失效形式?
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作⽤?
Fe-C相图有什么⽤?
铁素体?
奥⽒体?
渗碳体?
退⽕?淬⽕?
钢铁的常规热处理⼯艺种类及特点?
合⾦钢牌号的命名规则是什么?
不锈钢的特点及“不锈”原理是什么?
传统陶瓷、特种陶瓷的概念与分类?
特种陶瓷与普通陶瓷的区别?
陶瓷材料的晶体缺陷具体有哪些?
提⾼陶瓷材料强度及减轻脆性的途径?
⽣物陶瓷的定义、种类、优点及⽣物材料的发展趋势?耐⽕材料?不定形耐⽕材料定义及分类?
耐⽕度?荷重软化温度?
共聚物?
⽴体异构?
⾼分⼦材料的定义以及三⼤合成⾼分⼦材料?
⾼分⼦材料的近程结构和远程结构的内容?
纤维增韧?
复合材料的分类?
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颗粒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韧化机理?ZrO2马⽒体相变增韧的机理及使⽤条件?考试题型选择:10分,共10⼩题
名词解释:24分,共8个
简答:42分,共6道
论述:24分,共2道。

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点总结(1)

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点总结(1)

金属学与热办理总结一、金属的晶体构造要点内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金属晶体构造的配位数、致密度、原子半径,八面体、四周体空隙个数;晶向指数、晶面指数的标定;柏氏矢量具的特征、晶界具的特征。

基本内容:密排六方金属晶体构造的配位数、致密度、原子半径,密排场上原子的堆垛次序、晶胞、晶格、金属键的观点。

晶体的特色、晶体中的空间点阵。

晶格种类fcc(A1)bcc(A2)hcp(A3)空隙种类正四周体正八面体四周体扁八面体四周体正八面体空隙个数84126126原子半径2a3a a442r A空隙半径32a22a53a23a62a21a 444442r B晶胞:在晶格中选用一个能够完整反应晶格特色的最小的几何单元,用来剖析原子摆列的规律性,这个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金属键:失掉外层价电子的正离子与洋溢此间的自由电子的静电作用而联合起来,这类联合方式称为金属键。

位错:晶体中原子的摆列在必定范围内发生有规律错动的一种特别构造组态。

位错的柏氏矢量拥有的一些特征:①用位错的柏氏矢量能够判断位错的种类;②柏氏矢量的守恒性,即柏氏矢量与回路起点及回路程径没关;③位错的柏氏矢量个部分均同样。

刃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螺型平行;混淆型呈随意角度。

晶界拥有的一些特征:①晶界的能量较高,拥有自觉长大和使界面平直化,以减少晶界总面积的趋向;②原子在晶界上的扩散速度高于晶内,熔点较低;③相变时新相优先在晶界出形核;④晶界处易于发生杂质或溶质原子的富集或偏聚;⑤晶界易于腐化和氧化;⑥常温下晶界能够阻挡位错的运动,提升资料的强度。

二、纯金属的结晶要点内容:均匀形核时过冷度与临界晶核半径、临界形核功之间的关系;细化晶粒的方法,铸锭三晶区的形成体制。

基本内容:结晶过程、阻力、动力,过冷度、变质办理的观点。

铸锭的缺点;结晶的热力学条件和构造条件,非均匀形核的临界晶核半径、临界形核功。

相起伏:液态金属中,时聚时散,起伏不定,不停变化着的近程规则摆列的原子公司。

材料概论总结

材料概论总结

材料概论总结材料概论总结材料概论总结一、名词解释1、能源材料:能源开发、转换、运输、储存所需的材料。

2、信息材料:信息的接收、处理、储存和传播所需的材料。

3、结构材料:以力学性能为基础,用以制造各种以受力为主的构件材料。

4、功能材料:主要利用物质独特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或生物功能等而形成的一类材料。

5、碳素钢:含碳量小于2%,除铁、碳和限量以内的硅、锰、磷、硫等杂质外,不含其他合金元素的钢。

6、合金钢:为了改善钢的某些性能而加入一定量的某种或几种合金元素的钢。

7、调质钢:经过调质处理后使用的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

8、工具钢:用以制造各种工具用的高~中碳优质钢。

9、铸铁:铸造用生铁经重新熔炼~浇注后铸造机器零件的金属材料。

10、粉末冶金:将金属粉末经过成型和烧结制成金属材料或机械零件的一种工艺方法。

11、灰口铸铁:因其断口的外貌呈暗灰色。

12、蠕墨铸铁:将低碳低硅的铁水经过硅铁或硅钙孕育处理而得。

13、球墨铸铁:用灰口成分的铁水经过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而得。

二、填空1、从材料的使用性能考虑,将材料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类。

2、我国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是使用锡青铜材料铸造的,主要是Cu和Sn的合金。

3、元素周期表中,有84种元素是金属元素。

4、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其中黑色金属主要指铁及其合金。

5、按化学成分分类,钢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6、按冶炼设备和方法的不同,工业用钢可分为平炉钢、转炉钢和电炉钢。

7、根据冶炼时脱氧程度的不同,钢可分为沸腾钢、半镇静钢、镇静钢。

8、按退火后的金相组织,钢可以分为亚共析钢、共析钢、和过共析钢。

9、按正火后的金相组织,钢可以分为珠光体钢、贝氏体钢、马氏体钢和奥氏体钢。

10、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的含碳量分别为0.04%~0.25%C、0.25%~0.60%C和0.60%~1.35%C。

11、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有钒、锆、铌、钛、钽等。

(举三例即可,中文名称或元素符合均得分。

材概总结yqq

材概总结yqq

第一章绪论1.材料科学与工程四大要素及其相互联系P5The four basic aspect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manufacturing processing(合成与加工,制造过程), structure(组成结构), properties (材料的性质)and performances (使用性能)2.晶体与不定形的性质差异P16Crystalline state(晶态):①definite melting point(固定熔点);②anisotropy(各向异性)【the properties of crystals aredifferent in various crystallographic directions ,whichare associated with an ordered arrangement ofatoms in space.】;③ordered structure(有序结构);④more stable(更稳定)。

Amorphous is just the opposite。

第二章Metallic Materials(金属材料)1.碳对碳素钢(carbon steels)的影响P41①Becomes more expensive to produce②Becomes less ductile(柔软的,可延展的),i.e,more brittle(易碎的)③Becomes harder(更坚固)④Loses machinability⑤Has a higher tensile strength(抗张强度)⑥Has a lower melting point(熔点)⑦Becomes easier to harden,and⑧Becomes harder to weld(焊接)2.青铜(Bronze)和黄铜(Brass)的组分差异P55青铜:the copper-tin alloys (铜锡合金)黄铜:the copper-zinc alloys(铜锌合金)3.金属的性质特点、防腐蚀(corrosion)措施性质特点:①Strong②Soft: Cutting, Machining, Shaping③Melting and casting④Heat conductive⑤Electric conductive⑥Light-Reflective【或者说:①金属最显著的特性:good conductors of heat and electricity (热导性,电导性) ②性能:are opaque to visible light; are hard, rigid; can undergo plastic deformation; have a high melting temperature】防腐蚀措施P72:①coating(涂层)②design considerations(设计考虑;设计要素)③environmental control(环境控制)④alloying(合金化处理)4.铸铁(cast iron)的定义(definition)种类定义:cast iron, essentially an alloy of iron, carbon and silicon, is composed of iron and from2 to 6.67 percent carbon, plus manganese, sulfur, and phosphorus, and shaped by being castin a mold.种类:The types of cast iron ;white cast iron (白口铸铁), gray cast iron(灰口铸铁), alloy cast iron(合金铸铁), nodular or ductile cast iron (结节性或球墨铸铁,), malleable cast iron(可锻铸铁)5.熟铁(wrought iron)的定义P47/35Wrought iron is a commercial iron consisting of slag(iron silicate) fibers entrained in a ferrite matrix.It contains approximately 2% slag but very little carbon,and is easily shaped by hot-forming operations such as forging.锻造铁是一种商业品种,由产生于铁氧体中的矿渣(硅酸铁)纤维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科学概论考点总结1·材料: 材料是人类社会所能接受的、可经济地制造有用物品的物质(Materials is the stuff from which a thing is made for using.)2·材料的分类及类型:按服役领域分类:结构材料 (受力,承载),功能材料 (半导体,超导体以及光、电、声、磁等)按化学组成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按材料尺寸分:零维材料,一维材料,二维材料,三维材料按结晶状态分:晶态材料,非晶态材料,准晶态材料3·材料科学:是一门以实体材料为研究对象,以固体物理,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力学,冶金,化工为理论基础的交叉型应用基础学科。

4·材料的发展要素: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合成加工、性质与使用性能5·材料的力学性能:弹性模量,强度,塑性,断裂韧性,硬度6·塑性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去除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永久性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具有不可逆性7·能带:满带,空带,价带,禁带8·磁性的分类:磁滞回线: Hc :矫顽力 Hm:饱和磁场强度Br :剩余磁感应强度 Bs:饱和磁感应强度9·不同材料的热导率特性:金属材料有很高的热导率,无机陶瓷或其它绝缘材料热导率较低,半导体材料的热传导,高分子材料热导率很低10·固溶体:合金的组元以不同的比例相互混合混合后形成的固相的晶体结构与组成合金的某一组元的相同这种相就称为固溶体.11·断裂韧度:是衡量材料在裂纹存在的情况下抵抗断裂的能力12·影响断裂失效的因素:(1)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2)零件几何形状的影响(3)零件应力状态的影响(4)加工缺陷的影响(5)装配、检验产生缺陷的影响13·穿晶断裂:裂纹在晶粒内部扩展,并穿过晶界进入相邻晶粒继续扩展直至断裂(即蠕变)的抗力;以7001000/2.σ表示700℃下经1000h产生0.2%残余变形量的最大应力23·材料的持久强度:材料在高温长期载荷下对断裂的抗力;以50010000σ表示在500℃下经10000h发生断裂的应力值。

24·提高材料热强性的途径:固溶强化:加入基体固溶强化元素Cr、Ni、W、Mo等析出相强化:加入第二相沉淀强化元素V、Ti、Nb等晶界强化:加入微量晶界强化元素硼(B)与稀土(RE)元素,起净化晶界或填充晶界空位的作用。

25·耐磨钢的性能及成分特点:有很高的耐磨性和韧性。

高锰钢是目前最主要的耐磨钢;(1)高碳保证钢的耐磨性和强度,(2)高锰它和碳配合,保证完全获得奥氏体组织,(3)一定量的硅硅可改善钢水的流动性,并起固溶强化的作用26·铁素体:碳与α相(BCC)铁形成的间隙固溶体,Ferrite。

奥氏体:碳与γ相(FCC)铁形成的间隙固溶体,Austenite渗碳体:碳与铁一起形成的化合物用Fe3C表示,一般含碳6.67%。

27·退火:把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退火炉中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正火:将钢件加热到A3(或A cm)以上30~50℃,保温适当的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将钢加热至奥氏体化后,迅速置于水中或机油中快速冷却,使组织转变为马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钢材经淬火后,强度和硬度提高,脆性增大,塑性和韧性明显降低回火:将淬火钢加热至A1点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以适当方式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28·钢铁的常规热处理工艺种类及特点29·合金钢牌号的命名规则:在牌号之首用数字标明碳的质量分数。

结构钢用碳的平均质量分数的万分数来表示(两位数);工具钢和特殊性能钢用碳的平均质量分数的千分数来表示(一位数),而工具钢的碳的质量分数超过1%时,就不再标出。

在之后用元素符号表明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质量分数由其后缀的数字标明,平均质量分数小于1.5%时不标,平均质量分数为1.5%-2.49%、2.5%-3.49%时,相应标出2、3等。

30·不锈钢的特点及“不锈”原理:(1)耐腐蚀性能越高,碳的含量要越少。

因为C的存在增加阴极相(碳化物),特别是与Cr能形成碳化物在晶界析出。

(2)Cr能提高基体的电极电位,Cr在氧化性介质中极易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使钢的耐蚀性大大提高。

(3)加入Mo、Cu等,可提高钢在非氧化性酸中的耐蚀能力。

(4)加入Ti、Nb等,能比Cr优先与C形成稳定的碳化物。

(5)加入Mn、N等,部分替代Ni,提高在有机酸中的耐蚀性。

铬含量大于12%,碳含量可高达1.2%,具有足够高的耐蚀性31·影响金属表面腐蚀的因素:化学不均匀性,能量不均匀性,化学成分,压力,温度32·防止金属表面腐蚀的方法:①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

例如,把铬、镍加入普通钢中制成不锈钢。

②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例如,在金属表面涂漆、电镀或用化学方法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等。

③电化学保护法。

还有加缓蚀剂33·金属表面改性的方法:激光表面改性;离子注入表面改性;化学热处理表面改性金属表面涂塑,气相沉积硬涂层技术34·传统陶瓷、特种陶瓷的概念与分类:传统陶瓷:主要指黏土制品,以天然的硅酸盐矿物为原料经粉碎、成形、烧结制成的产品。

包括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化工陶瓷等,产量大,用途广特种陶瓷:是以高纯化工原料和合成矿物为原料,沿用传统陶瓷的工艺流程制备的陶瓷,是具有特殊力学、物理或化学性能的陶瓷。

也称为现代陶瓷、新型陶瓷、精细陶瓷、高技术陶瓷等。

按性能和应用可分为:电子陶瓷、光学陶瓷等;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氧化物陶瓷和非氧化物陶瓷最常用的分类方法:结构陶瓷材料(工程陶瓷材料)和功能陶瓷材料;35·陶瓷材料的相组成:大致可分为3种:晶体相、玻璃相和气相(气孔)。

36·陶瓷材料生产过程三大步骤:原料配制、坯料成形和制品烧成37·粉末制备方法:1)固相法:还原法、热分解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等。

2)气相法:气相合成法、气相热分解法。

3)液相法:直接沉淀法、均匀沉淀法、共沉淀法、醇盐水解法、溶胶-凝胶法。

4)机械法:球磨、振动球磨、搅动球磨、气流粉碎等方法。

5)溶剂蒸发法。

38·影响Al2O3陶瓷烧结的因素:成形方法的影响;烧结制度的影响(烧结温度,升温速率,压力);烧结气氛的影响39·特种陶瓷与普通陶瓷的区别:在原料上,突破了传统陶瓷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的局限,特种陶瓷一般以纯度较高的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硅化物等为主要原料;在制备上,突破了传统陶瓷以炉窑为主要烧结设备的界限,广泛采用真空烧结、保护气氛烧结,采用热压、热等静压等手段;在性质上,特种陶瓷有不同的特殊性质和功能。

40·陶瓷材料的晶体缺陷: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41·提高陶瓷材料强度及减轻脆性的途径:制造微晶、高密度、高纯度的陶瓷,提高晶体的完整性是陶瓷发展的重要方向。

把陶瓷制成截面细小的纤维及晶须,减少缺陷存在的几率,强度可提高1-2数量级通过适当工艺在陶瓷表面造成一层残余压应力,以部分抵消外加拉应力,可提高其强度复合强化是发挥陶瓷材料优势的重要途径。

纤维增强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可有效地改善材料的强韧性42·材料内部热应力产生的原因:1、机械约束;2、均质材料中出现温度梯度;3、非均质固体中各相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别;4、单相多晶体中热膨胀系数各向异性。

43·耐火材料制备时原料煅烧目的:(1)去除原料中易挥发的杂质和夹杂物;(2)使原料的颗粒致密化及结晶长大;(3)促使完成同质异晶的晶型转化。

44·生物陶瓷的定义:用于人体器官替换,修补及外科矫形等的陶瓷材料种类:生物惰性陶瓷;生物活性陶瓷优点:1)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并且极其稳定;在体内难于溶解,不易氧化,不易腐蚀变质,热稳定性好,便于消毒;2)耐磨,有一定润滑性,不易产生疲劳现象,而且和人体组织的亲和性好;3)组成范围比较宽,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要求设计组成,以调节性能;45·生物材料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随着生物材料学和其他学科发生着越来越频繁的交叉,新的材料的发现,以及旧的材料的改造与改良,生物材料在21世纪将会大量的应用于临床医学,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性能优异,功能多样的生物材料造福人类。

46·耐火材料:耐火材料是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47·不定形耐火材料定义、特点及分类:不定形耐火材料是由合理级配的颗粒料、粉状料、结合剂与外加剂共同组成的不经成型和烧成而直接使用的耐火材料。

分类:1)按耐火骨料品质分类:硅质、粘土质、高铝质、镁质等等2)按所用结合剂分类:水泥结合、粘土结合、水玻璃结合、超微粉结合等等按热工设备或使用部位命名:转炉镁质喷补料、钢包永久层浇注料、高炉出铁沟浇注料等等;3)按施工和使用方法分类: 耐火浇注料:一般借助振动器施工;耐火捣打料:借助风镐或人工捣打;耐火喷涂、喷补、涂抹料:借助喷补机或人工涂抹;耐火泥(浆):人工砌筑耐火砖的填缝材料;耐火投射料:以投射方式施工;特点:1)工厂占地面积小,投资少,能耗低;2)生产过程简便,劳动强度低; 3)供货周期短;适用性强,可制成任何形状的构筑物; 4)施工简便,直接使用或调配后使用;5)使用方便,可进行在线或离线修补48·耐火度:耐火材料在高温作用下而不熔化的性质称为耐火度;多相体达到某一特定软化程度的温度荷重软化温度:耐火材料在规定的升温条件下,受恒定载荷产生规定变形时的温度;是耐火材料以恒荷重、持续升温法所测定的高温力学性质;表示制品对高温和荷重同时作用的抵抗能力;表示耐火材料呈现明显塑性变形的软化范围。

49·石灰的特性及应用:1)生可塑性和保水性好;2)石灰水化时水化热大,体积增大;3)硬化缓慢;4)硬化时体积收缩大:硬化过程中,蒸发大量的游离水而引起显著收缩,促使制品开裂 5)硬化后强度低;6)耐水性差:氢氧化钙晶体易溶于水。

应用:1)建筑砂浆和石灰乳;2)无熟料水泥石灰+火山灰活性材料3)三合土灰+粘土+砂+水4)材制品的原料如:硅酸盐制品、灰砂制品、碳化板等。

5)地基加固50·石膏凝结硬化的影响因素:石膏的组成;膏浆体的用水量;外加剂;细度51·硅酸盐水泥的生产:两磨一烧黏土,石灰石和调节原节原料一起粉磨得到生料生料煅烧得到熟料熟料,石膏和混合材一起粉得到水泥52·共聚物:两种或更多种的小分子一个接一个地连接成链状或网状结构的高分子,称为共聚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