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题目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卷及答案30套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卷及答案30套

第 5 页 共 70 页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A(3)
1、 . (10 分)已知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 ( s ) =
6 ,试求系统的单位脉 s ( s + 5)
冲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 2、 (10 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闭环零点为 -1,闭环根轨迹起点为 0,-2,-3,试确定系 统稳定时开环增益的取值范围。 3、 (10 分)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下,试求: (1)闭环的幅相特性曲线; (2)开环的对数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 (3)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σ%,调节时间 ts; (4)相位裕量γ,幅值裕量 h。
' 近线如图。要求校正后幅值穿越频率 wc 。试求校正装置传递 = e ( l , c, d , e ,均为给定正常数)
函数 G c ( s ) 和校正后开环传递函数 G ( s ) 。
答案参见我的新浪博客:/s/blog_3fb788630100muda.html
1 和 G(jω)的交点是否为自振点。 N ( x)
答案参见我的新浪博客:/s/blog_3fb788630100muda.html
第 3 页 共 70 页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A(2)
1. (10 分)已知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 ( s ) = 冲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 2. (10 分) 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 ( s ) =
K , S ( S + 2S + 1)
2
试绘制 K 由 0→+∞变化的根轨迹。若用角平分线法进行校正(超前 ) ,使校正后有复极点

S + Zc 1 3 ± j ,求校正装置 Gc ( s ) = ( Z c < Pc ) 及相应的 K 值。 2 2 S + Pc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及解答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及解答
系统的稳态误差,可应用叠加原理求出,即系统的稳态误差是各部分输入所引起的误差的总和。所以,系统的稳态误差可按下式计算:
对于本例,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本题给定的开环传递函数中只含一个积分环节,即系统为1型系统,所以
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解毕。
例3-21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图3-37所示。假设输入信号为r(t)=at( 为任意常数)。
解劳斯表为
1 18
8 16
由于特征方程式中所有系数均为正值,且劳斯行列表左端第一列的所有项均具有正号,满足系统稳定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所以系统是稳定的。解毕。
例3-17已知系统特征方程为
试判断系统稳定性。
解本例是应用劳斯判据判断系统稳定性的一种特殊情况。如果在劳斯行列表中某一行的第一列项等于零,但其余各项不等于零或没有,这时可用一个很小的正数ε来代替为零的一项,从而可使劳斯行列表继续算下去。
(3)写中间变量关系式
式中,α为空气阻力系数 为运动线速度。
(4)消中间变量得运动方程式
(2-1)
此方程为二阶非线性齐次方程。
(5)线性化
由前可知,在=0的附近,非线性函数sin≈,故代入式(2-1)可得线性化方程为
例2-3已知机械旋转系统如图2-3所示,试列出系统运动方程。
图2-3机械旋转系统
解:(1)设输入量作用力矩Mf,输出为旋转角速度。
运动方程可直接用复阻抗写出:
整理成因果关系:
图2-15电气系统结构图
画结构图如图2-15所示:
求传递函数为:
对上述两个系统传递函数,结构图进行比较后可以看出。两个系统是相似的。机一电系统之间相似量的对应关系见表2-1。
表2-1相似量
机械系统
xi
x0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复习题整理1.开环、闭环系统的最主要区别是()。

A.反馈 B.输入信号C.被控对象 D.干扰参考答案:A2.下图所示系统属于()。

A.恒值控制系统 B.开环系统C.程序控制系统 D.随动系统参考答案:D3.系统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

A.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参考答案:D4.直接对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C.执行元件 D.放大元件参考答案:C5.如果被调量随着给定量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控制系统叫()。

A.恒值调节系统B.随动系统C.连续控制系统D.数字控制系统参考答案:B6.随动系统对()要求较高。

A.快速性B.稳定性C.准确性D.振荡次数参考答案:A7.主要用于产生输入信号的元件称为()A.比较元件B.给定元件C.反馈元件D.放大元件参考答案:B8.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是()。

A.在结构上具有反馈装置并按负反馈组成系统,以求得偏差信号B.由偏差产生控制作用以便纠正偏差C.控制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偏差D.系统开环参考答案:ABC9.自动控制系统按输入信号特征可分为()。

A.恒值控制系统 B.程序控制系统C.线性系统 D.随动系统参考答案:ABD10.自动控制系统按描述元件的动态方程分()。

A.随动系统 B.恒值控制系统C.线性系统 D.非线性系统参考答案:CD1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A.稳定性 B.快速性C.准确性 D.安全性参考答案:ABC12.人工控制与自动控制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控制过程中是否有人参与。

()参考答案:√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教学模型1.下图所示电路的微分方程是()。

A.B.C.D.参考答案:A2.下图所示电路的传递函数是()。

A.B.C.D.参考答案:A3.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A 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B 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C 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D 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自动控制原理典型习题含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典型习题含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一、(20分) 试用结构图等效化简求下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s R s C 。

解:所以: 32132213211)()(G G G G G G G G G G s R s C +++= 二.(10分)已知系统特征方程为06363234=++++s s s s ,判断该系统的稳定性,若闭环系统不稳定,指出在s 平面右半部的极点个数。

(要有劳斯计算表)解:劳斯计算表首列系数变号2次,S 平面右半部有2个闭环极点,系统不稳定。

三.(20分)如图所示的单位反馈随动系统,K=16s -1,T=0.25s,试求:(1)特征参数n ωξ,; (2)计算σ%和t s ;(3)若要求σ%=16%,当T 不变时K 应当取何值解:(1)求出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因此有:(2) %44%100e %2-1-=⨯=ζζπσ(3)为了使σ%=16%,由式可得5.0=ζ,当T 不变时,有:四.(15分)已知系统如下图所示,1.画出系统根轨迹(关键点要标明)。

2.求使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及临界状态下的振荡频率。

解① 3n =,1,2,30P =,1,22,1m Z j ==-±,1n m -=②渐进线1条π ③入射角同理 2ϕ2135sr α=-︒④与虚轴交点,特方 32220s Ks Ks +++=,ωj s =代入222K K-0=1K ⇒=,s = 所以当1K >时系统稳定,临界状态下的震荡频率为ω五.(20分)某最小相角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

要求(1) 写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2) 利用相角裕度判断系统的稳定性;(3) 将其对数幅频特性向右平移十倍频程,试讨论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解(1)由题图可以写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如下:(2)系统的开环相频特性为截止频率 1101.0=⨯=c ω相角裕度:︒=+︒=85.2)(180c ωϕγ故系统稳定。

(3)将其对数幅频特性向右平移十倍频程后,可得系统新的开环传递函数其截止频率 10101==c c ωω而相角裕度 ︒=+︒=85.2)(18011c ωϕγγ=故系统稳定性不变。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动控制系统中,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

A. 是否有反馈B. 控制器的类型C. 系统是否稳定D. 系统的响应速度答案:A2. 在控制系统中,若系统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存在偏差,则该系统()。

A. 是闭环系统B. 是开环系统C. 没有反馈D. 是线性系统答案:B3. 下列哪个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条件?()A. 所有闭环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左半部分B. 所有开环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左半部分C. 所有闭环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右半部分D. 所有开环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右半部分答案:A4. PID控制器中的“P”代表()。

A. 比例B. 积分C. 微分D. 前馈答案:A5. 在控制系统中,超调量通常用来衡量()。

A. 系统的稳定性B. 系统的快速性C. 系统的准确性D. 系统的鲁棒性答案:C6. 一个系统如果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闭环传递函数为T(s),则闭环传递函数T(s)是()。

A. G(s)H(s)B. G(s)H(s)/[1+G(s)H(s)]C. 1/[1+G(s)H(s)]D. 1/G(s)H(s)答案:B7. 根轨迹法是一种用于()的方法。

A. 系统稳定性分析B. 系统性能分析C. 系统设计D. 系统故障诊断答案:B8. 一个系统如果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闭环传递函数为T(s),则T(s)的零点是()。

A. G(s)的零点B. H(s)的零点C. G(s)和H(s)的零点D. G(s)和H(s)的极点答案:A9. 一个系统如果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闭环传递函数为T(s),则T(s)的极点是()。

A. G(s)的零点B. H(s)的零点C. 1+G(s)H(s)的零点D. G(s)和H(s)的极点答案:C10. 一个系统如果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闭环传递函数为T(s),则系统的稳态误差与()有关。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有参考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有参考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有参考答案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5分)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 给定值 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 输入 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 扰动 的前馈复合控制。

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 1(s)与G 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 s ,则G(s)为G 1(s)+G 2(s)(用G 1(s)与G 2(s) 表示)。

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则无阻尼自然频率=n ω ,阻尼比=ξ , 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2220s s ++= ,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 衰减振荡 。

5、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0.20.5()105t t g t e e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1050.20.5s s s s+++。

6、根轨迹起始于 开环极点 ,终止于 开环零点 。

7、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101()()90()tg tg T ϕωτωω--=--,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1)K s s Ts τ++。

1、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水箱,被控量为 水温 。

2、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 开环控制系统 ;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 闭环控制系统 ;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 闭环控制系统 。

3、稳定是对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若一个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则该系统 稳定 。

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在时域分析中采用劳斯判据;在频域分析中采用 奈奎斯特判据。

4、传递函数是指在 零 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 输出拉氏变换 与 输入拉氏变换 之比。

5、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1)(1)K s s Ts τ++ 相频特性为arctan 180arctan T τωω--(或:2180arctan 1T T τωωτω---+) 。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1 试比较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优弊端.解答: 1 开环系统(1)长处 :构造简单,成本低,工作稳固。

用于系统输入信号及扰动作用能早先知道时,可获得满意的成效。

(2)弊端:不可以自动调理被控量的偏差。

所以系统元器件参数变化,外来未知扰动存在时,控制精度差。

2闭环系统⑴长处:不论因为扰乱或因为系统自己构造参数变化所惹起的被控量偏离给定值,都会产生控制作用去消除此偏差,所以控制精度较高。

它是一种按偏差调理的控制系统。

在实质中应用宽泛。

⑵弊端:主要弊端是被控量可能出现颠簸,严重时系统没法工作。

1-2什么叫反应?为何闭环控制系统常采纳负反应?试举例说明之。

解答:将系统输出信号引回输入端并对系统产生控制作用的控制方式叫反应。

闭环控制系统常采纳负反应。

由1-1 中的描绘的闭环系统的长处所证明。

比如,一个温度控制系统经过热电阻(或热电偶)检测出目前炉子的温度,再与温度值对比较,去控制加热系统,以达到设定值。

1-3试判断以下微分方程所描绘的系统属于何种种类(线性,非线性,定常,时变)?2 d 2 y(t)3 dy(t ) 4y(t ) 5 du (t ) 6u(t )(1)dt 2 dt dt(2) y(t ) 2 u(t)(3)t dy(t) 2 y(t) 4 du(t) u(t ) dt dtdy (t )u(t )sin t2 y(t )(4)dtd 2 y(t)y(t )dy (t ) (5)dt 2 2 y(t ) 3u(t )dt(6)dy (t ) y 2 (t) 2u(t ) dty(t ) 2u(t ) 3du (t )5 u(t) dt(7)dt解答: (1)线性定常(2)非线性定常 (3)线性时变(4)线性时变(5)非线性定常(6)非线性定常(7)线性定常1-4 如图 1-4 是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表示图, 图中 Q1,Q2 分别为进水流量和出水流量。

控制的目的是保持水位为必定的高度。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试题答案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试题答案

∑∆∆=i i i s s Q s H )()(1)(zidpngkongzhi1 闭环系统(或反馈系统)的特征:采用负反馈,系统的被控变量对控制作用有直接影响,即被控变量对自己有控制作用 。

2 典型闭环系统的功能框图。

自动控制 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使被控对象或过程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自动控制系统 由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组成,能够实现自动控制任务的系统。

被控制量 在控制系统中.按规定的任务需要加以控制的物理量。

控制量 作为被控制量的控制指令而加给系统的输入星.也称控制输入。

扰动量 干扰或破坏系统按预定规律运行的输入量,也称扰动输入或干扰掐入。

反馈 通过测量变换装置将系统或元件的输出量反送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相比较。

反送到输入端的信号称为反馈信号。

负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人信号相减,其差为偏差信号。

负反馈控制原理 检测偏差用以消除偏差。

将系统的输出信号引回插入端,与输入信号相减,形成偏差信号。

然后根据偏差信号产生相应的控制作用,力图消除或减少偏差的过程。

开环控制系统 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不存在反馈回路,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这样的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又分为无扰动补偿和有扰动补偿两种。

闭环控制系统 凡是系统输出端与输入端存在反馈回路,即输出量对控制作用有直接影响的系统,叫作闭环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所讨论的主要是闭环负反馈控制系统。

复合控制系统 复合控制系统是一种将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结合在一起的控制系统。

它在闭环控制的基础上,用开环方式提供一个控制输入信号或扰动输入信号的顺馈通道,用以提高系统的精度。

自动控制系统组成 闭环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如图1.2所示。

组成一个自动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基本元件 .给定元件 给出与被控制量希望位相对应的控制输入信号(给定信号),这个控制输入信号的量纲要与主反馈信号的量纲相同。

给定元件通常不在闭环回路中。

2.测量元件 测量元件也叫传感器,用于测量被控制量,产生与被控制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 闭环控制系统又称为反馈控制系统。

2 一线性系统,当输入就是单位脉冲函数时,其输出象函数与 传递函数 相同。

3一阶系统当输入为单位斜坡函数时,其响应的稳态误差恒为 时间常数T 。

4 控制系统线性化过程中,线性化的精度与系统变量的 偏移程度 有关。

5 对于最小相位系统一般只要知道系统的 开环幅频特性 就可以判断其稳定性。

6 一般讲系统的位置误差指输入就是 阶跃信号 所引起的输出位置上的误差。

7 超前校正就是由于正相移的作用,使截止频率附近的 相位 明显上升,从而具有较大的稳定裕度。

8 二阶系统当共轭复数极点位于 +-45度 线上时,对应的阻尼比为0、707。

9 PID 调节中的“P ”指的就是 比例 控制器。

10 若要求系统的快速性好,则闭环极点应距虚轴越_ 远 越好。

11 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_水箱 ,被控量为_水温 。

12 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_ 开环控制方式 ;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_ 闭环控制方式 ;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_ 开环控制方式 。

13 稳定就是对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若一个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则该系统_ 稳定 _。

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就是否稳定,在时域分析中采用_ 劳斯判据 _;在频域分析中采用_ 奈氏判据 _。

14、传递函数就是指在_ 零 _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_ 输入拉式变换_与_ 输出拉式变换 _之比。

15 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1)(1)K s s Ts τ++,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_ _,相频特性为 _-180-arctan(tw-Tw)/1+tTw _。

16 频域性能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有着对应关系,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幅值穿越频率c ω对应时域性能指标_ 调整时间t _,它们反映了系统动态过程的_快速性 _。

17 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 输入 的前馈复合控制与按 扰动 的前馈复合控制。

18 信号流图由节点___与___支路_组成。

19 二阶衰减振荡系统的阻尼比ξ的范围为_(0,1)___。

20 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 1(s)与G 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 s ,则G(s)为 G 1(s)+ G 2(s)(用G 1(s)与G 2(s) 表示)。

21 PI 控制器就是一种相位_比例积分___的校正装置。

22 最小相位系统就是指 S 右半平面不存在系统的开环零点与开环极点 。

23对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快速性____、_稳定性___与准确性。

24如果根轨迹位于实轴上两个相邻的开环极点之间,则在这两个极点间必定存在_一个分离点 _。

25如果要求系统的快速性好,则_闭环极点_ _应距离虚轴越远越好。

26___相角条件 _ 就是确定平面上根轨迹的充分必要条件,而用_模值条件__ 确定根轨迹上各点的根轨迹增益k*的值。

当n-m ≥__2_ _ 时, 开环n 个极点之与等于闭环n 个极点之与。

27 二阶振荡环节的对数幅频渐进特性的高频段的斜率为__ __(db/dec)。

28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_稳定性_ __、快速性与__准确性 __。

29 控制系统的__ __称为传递函数。

一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就是_1/Ts+1_ __,二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就是__ 书本P88_(3-11)_。

30 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可采用__劳斯判据 __、根轨迹法或__奈氏判据 __等方法判断线性控制系统稳定性。

31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取决于系统_结构_ __与__ 参数__, 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无关。

32线性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纵坐标取值为__20lgA(w) __,横坐标为__ lgw__。

33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中,Z = P - R ,其中P 就是指__极点个数 __,Z 就是指_零点个数_ __,R 指__ __。

(P186 幅角原理)34在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图中,s t 定义为__调节时间 __。

%σ就是__ 超调量__。

35 PI 控制规律的时域表达式就是P211 (6-12)__ __。

PID 控制规律的传递函数表达式就是__ P219__。

36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2(1)(1)K s T s T s ++,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___,相频特性为__-90-arctanT1w-arctanT2w __。

37“经典控制理论”的内容就是以_传递函数_ __为基础的。

38控制系统线性化过程中,变量的偏移越小,则线性化的精度__越高 __。

39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就是1()2G s s =+,则系统的时间常数就是_0、5相频特性_ __。

40延迟环节不改变系统的幅频特性,仅使__ __发生变化。

41若要全面地评价系统的相对稳定性,需要同时根据相位裕量与__幅值裕量 __来做出判断。

42一般讲系统的加速度误差指输入就是__匀加速度 __所引起的输出位置上的误差。

43输入相同时,系统型次越高,稳态误差越小__ __。

44系统主反馈回路中最常见的校正形式就是_串联校正__与反馈校正。

二、选择题1、 系统与输入已知,求输出并对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称为(C )A 、系统综合B 、系统辨识C 、系统分析D 、系统设计2、 惯性环节与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 A)上相等。

A 、幅频特性的斜率B 、最小幅值C 、相位变化率D 、穿越频率3、 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比例关系值的元件称为(C )A 、比较元件B 、给定元件C 、反馈元件D 、放大元件4、 ω从0变化到+∞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 A)A 、圆B 、半圆C 、椭圆D 、双曲线5、 当忽略电动机的电枢电感后,以电动机的转速为输出变量,电枢电压为输入变量时,电动机可瞧作一个(B)A 、比例环节B 、微分环节C 、积分环节D 、惯性环节6、 若系统的开环传 递函数为10 (52)s s +,则它的开环增益为( C ) A 、1 B 、2 C 、5 D 、107、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25() 25G s s s =++,则该系统就是( B ) A 、临界阻尼系统 B 、欠阻尼系统 C 、过阻尼系统 D 、零阻尼系统8、 若保持二阶系统的ζ不变,提高ωn,则可以(B )A 、提高上升时间与峰值时间B 、减少上升时间与峰值时间C 、提高上升时间与调整时间D 、减少上升时间与超调量9、 一阶微分环节()1G s Ts =+,当频率1T ω=时,则相频特性()G j ω∠为( ) AA 、45°B 、-45°C 、90°D 、-90°10、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增益越大,其( )DA 、振荡次数越多B 、稳定裕量越大C 、相位变化越小D 、稳态误差越小11、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4328171650D s s s s s =++++=,则此系统 ( )A A 、稳定 B 、临界稳定 C 、不稳定 D 、稳定性不确定。

12、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5)k G s s s s =++,当k=( )时,闭环系统临界稳定。

CA 、10B 、20C 、30D 、4013、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432310520D s s s s s =++++=,则此系统中包含正实部特征的个数有( )CA 、0B 、1C 、2D 、314、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256G s s s s =++,当输入为单位阶跃时,则其位置误差为( )CA 、2B 、0、2C 、0、5D 、0、0515、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1()101c s G s s +=+,则它就是一种( )D A 、反馈校正 B 、相位超前校正 C 、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D 、相位滞后校正16、稳态误差ess 与误差信号E(s)的函数关系为( )BA 、 0lim ()ss s e E s →=B 、 0lim ()ss s e sE s →=C 、 lim ()ss s e E s →∞=D 、 lim ()ss s e sE s →∞= 17、在对控制系统稳态精度无明确要求时,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最方便的就是( )AA 、减小增益B 、超前校正C 、滞后校正D 、滞后-超前18、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奈氏曲线为( )BA 、圆B 、上半圆C 、下半圆D 、45°弧线19、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3(3)K s s +,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C A 、(-3,∞) B 、(0,∞) C 、(-∞,-3) D 、(-3,0)20、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中,霍尔传感器就是用作( )反馈的传感器。

BA 、电压B 、电流C 、位移D 、速度21.传递函数的概念适用于( )系统。

DA.线性、非线性B.线性时变C.非线性定常D.线性定常22.高阶系统的主导闭环极点越靠近虚轴,则系统的 ( ) 。

DA 、准确度越高B 、准确度越低C 、响应速度越快D 、响应速度越慢23.某单位反馈系统对速度输入信号1()t t 的稳态误差为0、1,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A )。

A.没有积分环节且开环放大倍数K=10B.有1个积分环节且开环放大倍数K=10C.有1个积分环节且开环放大倍数K=0、1D.有2个积分环节且开环放大倍数K=0、124.一个稳定的二阶系统的阻尼比ξ满足( C)的条件时,系统的响应具有衰减震荡的特征。

A.1ξ>B.10ξ-<<C.01ξ<<D.0ξ=25.当开环传递函数的根轨迹增益*K 从0→∞变化时,闭环根轨迹(B )。

A.起于开环零点,终于开环极点B.起于开环极点,终于开环零点C.起于闭环极点,终于闭环零点D.起于闭环零点,终于闭环极点26.Ⅰ型系统开环对数幅频渐近特性的低频段斜率为(D )。

A.-20 (dB/dec)B.-40 (dB/dec)C.0 (dB/dec)D.+20 (dB/dec)27.求取系统频率特性的方法有( C)。

A.脉冲响应法B.根轨迹法C.解析法与实验法D.单位阶跃响应法28.已知某系统串联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为1()(1)1c Ts G s a aTs +=<+,则该校正环节属于(A )。

A.超前校正 B.滞后校正 C.超前-滞后校正 D.滞后-超前校正29.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0(21)(5)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

C A 、 50 B 、25 C 、10 D 、530.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