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两代亲子课程小学四册第三讲好的性格需要培养-课件
四年级牵手两代第三四讲

建议家长做法
①注意给孩子表现的机会。 ②多与老师沟通,争取老师的帮助很重要。请 老师给予孩子必要的关怀,多鼓励孩子。 ③用多种方式引导孩子与同龄人接触。鼓励孩 子和陌生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④利用角色游戏。 模拟一些让自己感到胆怯的情景,让孩子理解 很多事情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怕。 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利于克服胆怯行为。 ⑥用温和的方式对待孩子的错误。
《我的事情我做主》专家课堂
家长需知: ①有成就的人必然是一个自主的人。孩子的 自主行动是自发的、自愿的,所以更容易坚 持,更能促进孩子的自主发展。 ②无数事实证明,缺乏独立性,凡事总依赖 别人决断的孩子,永远都长不大,也很难成 熟起来。 ③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要达 到教育孩子的本质目的,首先应努力把孩子 培养成一个具有自主性的人。
尊敬的各位家长: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 加家长会,关心、帮助、督促贵子 女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使您的孩子 得到全面发展、提高是我们共同的 目标!
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
• 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 长、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相互交 流一下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 老师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家 长能够更好教育自己的子女做人与成 材。
我们的努力+您的关爱=孩子的成功
班级基本情况
取得的成绩:
青州市学生素养展示比赛中蒋璟雯同学获得小学中年 级组现场作文二等奖,王梦雨同学获得四年级组数学 速算比赛二等奖,陈天吉同学获得了四年级组英语书 法比赛二等奖。
我们的努力+您的璟雯 王梦雨
王璐祎 王心茹 郭佳宁 王新怡
我们的努力+您的关爱=孩子的成功
会议议程:
一、汇报班级的基本情况
二、《牵手两代》学习
三、大家相互交流 四、敬请家长留下宝贵意见或建议
第三讲 好的性格需要培养

第三讲好的性格需要培养桃花小学四年级张兆臣[教学目的]1.向家长介绍孩子性格培养的重要性;2.让家长知道如何正确对待孩子交往和学习过程中的胆怯心理。
3、让家长知道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耐性。
[教学重点]1.让家长知道如何正确对待孩子交往和学习过程中的胆怯心理。
2、让家长知道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耐性。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交流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录音机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孩子性格如何,直接决定了其一生的命运。
好的性格包括强烈的自信心、饱满的热情、富有同情心、灵活性强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等等。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好的性格呢?这是本讲的主要话题。
二、学习新课1、放情景对话录音,让家长交流自己听了之后的感受,然后通过“心灵独白”部分与家长们产生共鸣,(联系生活实际,班级中有相当一部分这样的孩子,可以说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老师解读孩子产生胆怯心理的形成原因。
●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①父母要切记自己是孩子行为的榜样。
②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
③父母要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勿包办代替。
④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等待。
⑤家长应该重视对孩子自制能力的培养。
⑥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⑦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坚持鼓励为主。
三、进行课堂总结:告诉家长:孩子亲近的人的理想、信念、追求、兴趣、举止、言谈、脾气、文化修养和为人,无时无刻不影响孩子的性格,所以孩子很像是父母的“影子”。
因此,做家长的千万要提高自身的修养,你家有一部“窃听器”,有一架“摄像机”,时刻在窥视着你,你的性格也将化为孩子的命运。
家教,实际上是人生的传代。
四、布置课后作业。
六年级牵手两代家长课程

第二讲接纳自己完善自己【教学内容】 1.我要是外向就好了2.我为什么不漂亮【教材分析】通过学习《我要是外向就好了》和《我为什么不漂亮》,指引家长正确了解内向和外向是两种不同的个性类型性格,各有优点。
当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时家长应该怎么做,家长从哪些方面来改变孩子极端内向的个性。
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关注自己的外表时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关系,让孩子悦纳自己的外貌和正确引导孩子以内补外。
帮助孩子接纳自己完善自己。
【教学目标】1.让家长知道孩子内向和外向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性格,各有优点。
2.孩子比较内向时父母(_________)知道应该怎么正确做。
3.让家长知道从哪些方面改变孩子极端内向的个性。
4.关于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关系,让孩子悦纳自己的外貌,去以内补外。
5. 正确引导孩子接纳自己完善自己。
【教学重点】1.知道从哪些方面改变孩子极端内向的个性。
2.正确引导孩子接纳自己完善自己。
【教学难点】家长怎么正确引导孩子接纳自己完善自己。
【教学方法】采访对话法.案例分析法.教材讲尖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录音带.案列故事. 课前掉查表.课后掉查表【教学时间】1课时(60—90分钟)。
【教学过程】(附课前掉查表)课前掉查问卷贵家长:您好(__)!我们现定于下周五晚上6点半在我校六年级开家长课,开课(_______________)内容为小学亲子教程《牵守两代》6的《接纳自己完善自己》,请您准时参加。
为了更好的了解实际情况,更好的准备好这次家长开课,请允许我继续以问卷的形式向您做以下掉查,请您如实认真填写。
让学生在下周返校时捎回。
一.请您根据实际情况,把下面问题的答案序号填到对应的括号内。
1.您喜欢的性格是()A内向B外向2.您的孩子性格是()A内向B外向 C 极端内向D 极端外向3.您对孩子性格所持的态度是()A喜欢B 不喜欢C 烦恼D 顺其自然4.您认为主要决定孩子性格的是()A先天遗传B后天环境决定C遗传为主后天环境影响5.当您不满意孩子的性格时,您()A抱怨B 烦恼 C 沟通D 引导帮助6.您孩子有无为外貌而烦恼的现相()A有B没有这时您对孩子()A批评B积极引导C 不管不问二.问答:1您认为您孩子性格有哪些优点?2.当孩子讨厌自己性格时,您是怎么回应的?3.孩子在外貌方面有哪些烦恼?(_____________)您是怎么反应的?4.在孩子性格方面您还有哪些问题想问或希望我们给以帮助?任课教师:学生姓名:家长姓名:再次感谢您的(______)积极配合和参与!关注孩子健康成长需要您我共同参与;培养孩子健康成长需要您我共同努力!(设计意图:1.本掉查问卷是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设计的。
小学《牵手两代——亲子课程》教师用书文稿

第一讲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讲授式教案:【教学目的】本课题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家长认识到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通过案例分析,指导家长帮助孩子扫除“学习能力低下”的心理障碍,找到孩子学习能力低下的原因,教给孩子必要的学习方法,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从而不断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交流讨论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切入点】由情景对话切入【教学过程】一、用录音或现场对话的方式出示情景对话《我怎么就是记不住》问题:1.在您的家庭教育中,您是否也遇到过类似这样的问题?2.您认为孩子记不住单词的原因是什么?二、根据家长的发言情况,教师分析孩子记不住单词的原因:1.记忆缺乏目的性,记忆时注意力不够集中。
2.记忆方法呆板,缺乏对事物的深刻理解。
3.记忆不精确,没有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
4.缺乏自信心,在心理上存在畏难情绪。
三、分析教育故事,归纳总结“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能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1.丰富孩子的生活经历2.给孩子布置识记任务,培养孩子的有意识记能力3.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4.增强孩子记忆的信心记忆力的好与差不完全是天生的,是可以训练的,记忆力是可以提高的。
但对自己的记忆能力失去信心,就很难提高。
只有充满信心,才能集中注意、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把它记住。
因此,家长切忌打击孩子记忆的信心。
如有的家长骂孩子“你什么都记不住,一点记性也没有,对你说了也是白说”等等,是很不妥当的。
家长要了解其记忆的不足之处,记不牢或记不正确的原因,耐心帮助他,要多给予鼓励。
从小培养起孩子对自己记忆力的信心。
5.指导孩子记忆的方法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家长要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对孩子进行记忆方法的指导,将孩子引入记忆方法之门,让孩子知道用有效的记忆方法可以提高记忆力,促使孩子去探索、交流、创造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以达到提高记忆的目的。
【补充资料】增强记忆的几种方法:1.注意集中。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课件

教育孩子遵守社会规则和学校纪律,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
培养孩子的健康习惯
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
01
鼓励孩子参加各类运动活动,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培养孩子的饮食习惯
02
教育孩子均衡饮食,不挑食、不偏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
03
教育孩子勤洗手、刷牙、洗脸等,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整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适当的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的抗挫 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挫折。
给予支持和引导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应给予他们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分析 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鼓励孩子坚持到底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挑战时,鼓励他们坚持到底,培养他们的毅力 和耐心。
05
家长与学校的合作
对家长的建议和期望
持续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家长们应不断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和 能力,以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长们应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和技能,为孩子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孩子共同成长
家长们应与孩子共同成长,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愿,支持 孩子追求自己的梦想,促进家庭和谐幸福。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鼓励孩子主动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 见解,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鼓励孩子阅读各类书籍,提高阅读能 力和知识储备。
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
培养孩子的礼貌和礼仪
教育孩子尊重长辈和他人,使用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社交习惯。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教育孩子自己穿衣、整理物品、做家务等,培养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4.1牵手两代第三讲

(三)专家指引,究其原因
• 影响因素1: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合 作能力 • 影响因素2:孩子的性格特征影响合作 • 影响因素3:社会环境影响孩子合作能力的 发展
(四)找对策
【孩子应对之策】
• 学会尊重 • 学会助人 • 学会分工
(四)找对策
【家长应对之策】 • 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 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 让孩子感受合作的快乐。 • 教孩子一些合作技巧。 • 为孩子树立合作的榜样 • 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特点进行教育
亲子活动
同画一幅画
准备:一张大的图画纸、一盒彩笔 规则:1.用“剪子、包袱、锤”的方式决定每个人的画画顺 序。 2.按顺序作画。每人每次只能完成一个图案或一种图案。 3.作画过程中不许有语言和手势的交流与沟通。 4.每人进行5轮。 【活动分享】
人数: 语文
37 数学 90 87 85 83 80 85 81 89 88 89 82 87 83.5 82 80 81.5 76 74 82.5 80 75 74 71 72 78 67.5 62 69.5 70.5 70.5 64.5 74 47 60.5 50 15.5 2 96 93 92 91 90 94 87 85 83 89 89 84 77 84 88 87 77 84 86 83 82 76 68 85 80 85 81 78 70 67 70 62 79 69 69 32 31 英语 42 42 46 45 39 41 42 39 33 27 46 37 33 37 33 31 36 28 31 33 34 36 38 28 35 31 36 40 28 37 34 29 29 21 31 8 7
《牵手两代》第四册第三讲
众人拧成一股绳 学会合作学小学成绩登记表
《牵手两代亲子课程》小学第三册教案设计

《牵手两代亲子课程》小学第三册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牵手两代亲子课程》小学第三册教材,具体内容包括第三章《家庭与社会》的第一节“家庭关系”,详细探讨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互动以及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庭关系的含义,认识到家庭和谐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主动与家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3. 提高学生对家庭责任的意识,培养他们在家庭中承担相应角色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家庭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并学会主动沟通。
重点:掌握家庭关系的含义,提高家庭责任意识,学会在家庭中承担责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视频、家庭关系图。
学具:学生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家庭和谐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关系,激发他们对家庭课程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家庭关系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和谐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1)教师讲解家庭关系的概念。
(2)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体会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让学生绘制自己的家庭关系图,展示并分享家庭成员间的互动。
4. 例题讲解:分析家庭关系中的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家庭关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家庭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他们主动沟通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家庭关系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家庭责任意识2. 家庭关系图3. 角色扮演与沟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庭”为主题,写一篇关于家庭关系的小短文,不少于300字。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实际,描述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互动以及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关系的重要性,提高家庭责任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在家庭中的实际表现,因材施教。
小学生五年级牵手两代家长课程《良好的个性需要培养》教案

小学生五年级牵手两代家长课程《良好的个性需要培养》教案第五讲:良好的个性需要培养一、教材分析:这一讲包括两节内容~《别开这车来接我》~《他抢了我的风头》~告诉我们~孩子有了攀比、嫉妒等不良心理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对如何纠正孩子的攀比、嫉妒等缺点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可行性的策略。
二、教学目的:掌握孩子攀比和嫉妒问题的成因及教育对策三、教学重点和难点认识到孩子不良个性形成的原因及危害是重点,转变家长传统的教育观念~使其深刻领会科学的育儿理念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谈话法、情景演义法、系统讲授法等。
五、教学思路:情景演义法详细讨论学习第一个话题“别开这车来接我”,家长自学第二个话题“他抢了我的风头”中的内容。
六、教学建议:,一,、情景导入第一个话题?孩子的攀比心理。
1、列举班中孩子之间攀比的例子~情景演义教材中《别开着车来接我》的故事: 引导家长思考:您的孩子有类似的攀比心理、不正当的消费心理和膨胀的物质欲望的苦恼吗,平日您是怎样帮孩子疏导的,2、分析、讨论、共享收获。
,通过交流和家长们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1,、承认孩子确实存在攀比心理。
,2,、孩子的攀比心理主要表现在比物质水平、比家庭条件比荣誉等。
,3,、孩子有这么多的攀比心理的原因:1,虚荣心~表现欲强。
2,自我认知水平不高。
,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34,家庭教育不当,4,、矫正孩子攀比心理的有效方法1,、自然教育法。
2,、干预不合理攀比法。
,二,课堂上简单学习第二个案例。
方法可采用教师提示家长自学形式。
提示问题:自学这部分内容~请结合自己教育孩子的实际~谈谈怎样才能消除孩子的嫉妒心理,引导家长概括总结:1、找准切人点。
从孩子自身问题出发~分析危害性。
2、抓住四点不放松。
,1,提前预防。
营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2,正确评价。
赏识与严厉批评配合使用。
该表扬时就表扬~该批评时不要护着他~宠着他。
,3,正确疏导。
家长要引导孩子明白:对手不是仇敌~要学会欣赏别人~这样才会快乐、积极、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