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植物组培知识点总结

植物组培知识点总结

植物组培知识点总结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1. 植物细胞的再生能力植物细胞具有再生能力,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利用这种再生能力实现植物无性繁殖和遗传改良。

2.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作用通过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添加,可以调控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生长和分化,实现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

3. 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其成分的配制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再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1. 植物无性繁殖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无性繁殖,包括离体茎段培养、愈伤组织培养、悬浮细胞培养等方法。

2. 植物遗传改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的遗传改良,包括突变选育、重组DNA技术等方法。

3. 植物真种繁殖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的真种繁殖,包括种子培养、乳母细胞培养等方法。

4. 植物无菌播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的无菌播种,可以提高播种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5. 植物快速繁殖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的快速繁殖,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提高繁殖效率。

三、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技术1. 植物组织的获取植物组织培养的第一步是获得植物组织,可以通过切取植物茎、叶、根等组织,或者通过离体芽、离体胚等方式获得植物组织。

2. 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其成分的配制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再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调整培养基的成分。

3. 植物组织的培养条件植物组织培养需要一定的培养条件,包括光照、温度、湿度、氧气等条件,不同植物对培养条件的要求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控。

4. 植物组织的再生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植物组织可以实现再生,包括愈伤组织的形成、植物器官的再生等过程,需要注意再生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和植物器官的发育。

5. 植物组织的分化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植物组织的分化,包括根、茎、叶等植物器官的分化,可以根据需要调控植物组织的分化方向。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一、名词解释:1、初代培养:从植物体上别离下来的第一次培养叫初代培养,或叫第一代培养。

2、继代培养:以后将培养物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进展培养称为继代培养,也可细分为第二代培养,第三代培养。

3、药用植物组织培养: 是以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为根底,结合化学学科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手段,以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进展其组织器官的发生、培养和细胞融合、转化以及次生代产物和药材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研究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4、外植体:是指由活植物体上切取下来以进展培养的那局部组织和器官。

5、培养基:根据植物营养原理和植物组织离体培养要求而人工配制的营养基质。

它通常含有无机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糖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固化物、活性炭、天然提取的营养物、水组成。

是植物组织生长的物质根底,也是植物组织培养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6、愈伤组织:原指植物在受伤之后于伤口外表形成的一团薄壁细胞。

在组织培养中,那么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上长出来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7、胚状体:指的是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起源于一个非合子细胞〔合子细胞:两性配子相融合形成的新细胞〕,经过胚胎发生和胚胎发育的过程形成双极性的胚状构造。

8、细胞分化:是细胞功能特化的过程9、细胞脱分化:是指一个成熟细胞回复到分生状态或胚性细胞状态的现象。

即失去已分化细胞的典型特征。

10、细胞再分化:是脱分化的分生细胞重新恢复细胞分化能力,沿着正常的发育途径,形成具有特定构造和功能的细胞。

11、外植体:是指用于无菌培养的离体植物材料。

即泛指第一次接种所用的植物组织、器官等一切材料。

选择适宜的植物材料是进展组织培养关键的一步。

12、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以后,由于营养物质枯竭,水分散失,次生代产物的积累,原有的培养基已不适宜愈伤组织的生长,必须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上培养,这个过程叫做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13、植物离体快速繁殖:是指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展的一种营养繁殖方法,又称微体快繁。

中草药组织培养

中草药组织培养

中草药组织培养
中草药组织培养是一种现代化的中药材生产技术,是指将中草药的组织或细胞以无菌状态下培养于营养液或固体培养基中,利用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能力,进行大量生产中药材的技术。

中草药组织培养技术已经成为中药材生产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优点是可以避免采摘过程中对野生植物的破坏,同时也可以保证中药材的品质和质量。

中草药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步骤包括:组织分离、无菌培养、营养液配置、植物生长调节剂添加、生长条件控制等。

首先需要选取适合组织培养的植物材料,然后将其进行表皮消毒和分离,得到无菌组织。

接着将无菌组织培养于营养液或固体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生长条件,使其分裂和分化,最终得到大量的中药材。

中草药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中草药材的种质资源保存、新品种选育、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等方面。

例如,在中草药材的种质资源保存方面,可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珍稀濒危的野生中草药材进行保存和繁殖;在新品种选育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改良;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生产具有药用价值的次生代谢产物。

虽然中草药组织培养技术在中药材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组织培养过程中容易出现污染和变异等问题,需要加强无菌操作和品种筛选;营养液配置和生长条件控制也需要针对不同的植物材料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培养效率和品质。

总之,中草药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化中药材生产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这项技术将会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重要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重要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重要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植物是人类所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药用植物作为人类的重要医学资源,在传统医学、现代医学和中草药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采摘和利用生产方式的不合理,导致药用植物资源日益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补充和替代手段。

本文将从重要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入手,讨论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什么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指在人工条件下,利用植物组织的生命活力和再生能力,在不断的培养条件下,得到和保存植物组织的一种技术。

植物组织包括茎、叶、花、果实、种子和根等,这些组织可以进行无菌处理后,通过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的调控,实现植物的生长、分化和再生。

二、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现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为人类的健康疾病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由于采摘和利用方式的不合理,导致许多珍稀药用植物的资源日益减少。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成为保护和开发药用植物资源的重要技术之一。

目前,国内外多数研究人员将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和提取。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药用植物成分的产量和效率,还可以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其中,鱼腥草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药用植物之一。

据报道,鱼腥草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香茅醇、柠檬烯酮、木犀草醇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抗菌、抗炎、镇痛等成分。

目前,许多研究人员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从鱼腥草中提取这些活性成分,并对其生物合成过程进行深入研究。

这不仅为鱼腥草的种植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其他药用植物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参考。

三、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趋势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仅是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人类食品安全和营养问题的重要途径。

因此,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 高效性。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总结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总结

堂清日结31、原生质是细胞内生命物质的总称。

原生质层指的是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就是原生质体,所以一个动物细胞就相当于一个原生质团。

2、原生质层的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3、植物体细胞融合的实质:原生质体的融合,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细胞壁的再生。

新细胞壁的产生与细胞内高尔基体相关。

4、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5、植物细胞工程通常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6、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1)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2)利用物理或者化学法诱导原生质体的融合3)再生细胞壁,获得杂种细胞。

4)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获得杂种植物。

7、微型繁殖技术:也叫快速繁殖技术即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该技术与传统繁殖技术相比,具有:①繁殖速度快;②“高保真”(因为是无性繁殖);③不受自然生长季节的限制(因为在具有一定人工设施的室内生产)等特点。

堂清日结41、作物脱毒材料:分生区细胞作物脱毒方法: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作物脱毒结果:获得脱毒苗脱毒苗的特点:不会或极少感染病毒。

2、人工种子的组成:胚状体(或不定芽或顶芽或腋芽)+人工薄膜;要获得人工种子,需将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至再分化阶段。

3、人工种皮中应具有的有效成分:适量的养分、无机盐、有机碳源、农药、抗生素、有益菌等,为了促进胚状体的生长发育,还可以向人工种皮中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

4、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花药离体培养采用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优点:后代无性状分离、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突变体的利用育种原理:突变(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优点:能够产生新性状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优点: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5、植物组织培养中易获得突变体的原因:培养的细胞一直处于分生的状态,易受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如射线、化学物质等)的影响。

组培重点

组培重点

名解药用植物组织培养:以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化学学科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手段,以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进行其组织器官的发生、培养和细胞融合、转化以及次生代谢产物和药材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研究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愈伤组织:植物在受伤之后于伤口表面形成的一团薄壁细胞;在组织培养中,则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长出来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外植体:组培中,由活植物体上切取下来进行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包括了植物各个部分的各种组织,能在合适的条件下成功地进行培养。

全能性:任何具有完整的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拥有形成一个完整植株所必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组织细胞培养:植物各个部分组织、单个细胞或很小的细胞团和原生质体等的离体无菌培养。

原生质体培养:除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培养裸露的原生质体,使其重新形成细胞壁并继续分裂、分化,形成植株的方法。

人工种子:经过人工包裹的单个体细胞胚而形成的具有与天然种子相同机能的一种“种子”。

早熟萌发:幼胚接种后,离体胚越过正常胚胎发育阶段,不再继续其胚性生长,而是在培养基上迅速萌发成幼苗。

离体授粉技术:未授粉的胚珠培养于试管内的琼脂培养基上,在移植的胚珠上撒上花粉粒,落到胚珠表面上的花粉粒10~15分钟后萌发,2小时内即在胚珠的外表布满了花粉管,授粉后1~2天内完成受精,5天内受精胚珠膨大,鼓胀而不透明,里面已形成了1个有4个细胞的原胚和若干胚乳游离核。

原生质体融合:将不同来源的原生质体在诱导剂或电激作用下相互接触,从而发生融合并形成杂种细胞,进一步分化再生形成杂种植株。

因取材为植物体细胞,完全不经过有性过程,只通过体细胞融合制造杂种,故又称体细胞杂交。

平板培养法:将单细胞悬浮液按一定的细胞浓度,接种到1mm厚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看护培养法:把单个细胞置于一块生长活跃的愈伤组织上进行培养,用一片滤纸将愈伤组织和单细胞隔开,由愈伤组织哺育单细胞,使之分裂、增殖。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期末复习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期末复习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人工制备的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培养,并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使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科学技术细胞全能性:每一个植物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条件下可表达出该细胞的所有遗传信息,分化出植物有机体所有不同类型的细胞,形成不同类型的器官甚至胚状体,直至形成完整再生植株脱分化:由高度分化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再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外植体:由活体植物体上切取下来的,用于组织培养的各种接种材料。

包括各种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愈伤组织:原指植物在受伤之后于伤口表面形成的一团薄壁细胞,在组培中则指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分生能力的一团不规则的薄壁细胞,多在植物体切面上产生。

消毒:指杀死、消除或充分抑制部分微生物,使之不再发生危害作用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和孔隙内的一切微生物或生物体,即把所有生命的物质全部杀死。

接种:在无菌条件下,用灼烧过的镊子将外植体放到培养基上的操作过程。

MS培养基:它是1962年由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细胞而设计的。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培养基。

特点是无机盐离子浓度较高,有高含量的N、K,硝酸盐量大,营养丰富。

胚胎培养:指对植物的胚、子房、胚珠和胚乳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发育成完整植物的技术。

包括幼胚培养、成熟胚培养、胚乳培养、胚珠培养以及子房培养。

胚乳培养:是指将胚乳从母体上分离出来,放在无菌的人工环境条件下,让其进一步生长发育,以至形成幼苗的过程。

植物离体授粉:指将未授粉的胚珠或子房从母体上分离下来,进行无菌培养,并以一定的方式授以无菌花粉,使之在试管内实现受精的技术。

花药培养:是将花粉发育至一定阶段的花药接种到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形成花粉胚或愈伤组织进而分化成植株的技术。

花粉培养:是将花粉从花药中分离出来进行离体培养的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
编写人:张瑞萍班级姓名
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遗传潜能。

2、原因:植物每个体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所必须的全套遗传物质。

3、正常状态下,存在于植物体上的植物细胞不会表现出全能性,因为其基因已经选择性表达,而分化成功能细胞。

4、植物细胞要表现出全能性,必须具备的条件(1)离体(2)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条件
二、植物组织培养
1、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利用植物体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无菌条件下在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进行人工培养,使其增殖、生长、发育而形成完整的植株。

2、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核心:脱分化和再分化
三、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四、再分化
1、因素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1)比值较低时,诱导根的分化(2)比值较高时,诱导芽的分化(3)比值处于中间水平时,愈伤组织生长而不分化
2、主要有两种方式:(1)不定芽方式(2)胚状体方式
五、得到试管苗后,需要采用过度处理法,逐渐地改变环境,使之逐步由人工培养环境过度到自然环境。

六、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1)建立无性繁殖系,快速繁殖
(2)培育无病毒植株取生长点细胞(如芽尖)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
(3)生产植物产品
(4)制造人工种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十五: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知识
姓名:学号:班级:
引言:中国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非常丰富,据统计在5000种以上,但传统的中草药获取方法是以采集和消耗大量的野生植物资源为代价的,当采集和消耗量超过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时,必然会导致物种濒危甚至灭绝。

近年来,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渗入到了古老的中药研究中,它丰富了传统药用植物研究的内容,借助组织培养,保存和繁殖濒临灭绝的药材资源,保持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

(脱毒地黄,使其稳定的增产幅度在90%左右。

人参愈伤组织发根培养生产人参皂苷。

细胞培养培养含有特殊抗癌活性物质的药用植物红豆杉,提高了天然植株药物活性成分含量。


一)、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定义、类型和原理
1.含义:药用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即药用植物的无菌培养技术或药用植物的克隆技术,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totipotency)的理论,利用药用植物体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胚、胚珠、子房、花药、花粉以及贮藏器官的薄壁组织、维管束组织等),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培养基及光照、温度等条件下,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最后分化、生长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简言之,即将植物体的一部分,从母体分离出来,在无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而使之发育成与母体植株相同的新的植物体的技术。

由于培养的是脱离植物母体的培养物,在试管内培养,也叫离体培养或试管培养。

2. 原理:细胞全能性(指细胞携带着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产生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植物细胞全能性为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3.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根据培养过程,先是初代培养(从植物体上分离外植体进行的第一次培养。

),再是继代培养(将初代培养的培养物(愈伤组织、芽等)重新切割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中继续扩大培养的过程。


根据培养基的状态,分为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半液半固体培养(在培养皿底部先铺一层固体培养基,待凝固后再在其上进行液体浅层培养。

固体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可以被液体层中的原生质体吸收利用,而原生质体产生的有毒物质可以被固体培养基吸收)
根据培养方法有振荡培养、旋转培养和静止培养等。

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分为器官培养(胚、花药、子房、根和茎的培养等)、分生组织培养、愈伤组织培养、悬浮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

其中愈伤组织培养是最常见的一种培养方式。

二)、相关概念
1.外植体(explant):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的用于离体培养活的材料。

2.接种:是将已消毒好的根、茎、叶等离体器官,经切割或剪裁成小段或小块,放入培养基的过程。

3.培养基( medium):用于满足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总和。

1)、高盐浓度培养基:MS、B5、SH等。

适用于多数营养需求量较大的植物。

2)、中等盐浓度培养基:Nitsh、Miller等大量元素浓度约为MS的1/2。

3)、低盐培养基:WPM、 White等。

大量元素浓度约为MS的1/4左右。

适用于木本植物的培养。

4.繁殖系数:也叫增殖率。

指每块外植体在一个培养周期内增殖的倍数。

5.试管苗:指在无菌离体条件下的人工培养基上,对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培养所获得的再生植株。

6.植株再生:指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等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7.人工种子( artificial seed ):亦称人造种子或体细胞种子。

它是指任何一种经涂膜囊包裹的、裸露的、经过干燥的人工繁殖体。

7、生长快,周期短,重复性好;8、药作植物生理活性物质的生产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

四)、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1、药用植物的快速繁殖;
2、去除病毒;
3、药用植物育种;
4、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形成和生产;
5、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
五)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过程
1.选取植物种类和组织器官作为培养对象
2.母液及培养基配制
3.无菌接种(外植体消毒、无菌苗继代培养)
4.无菌条件培养(诱导、增殖、生根)
5.炼苗移栽
六)植物组织培养需要哪些培养条件?
①营养物质
②激素
③环境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