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第十八章 常见病与遗传

合集下载

医学遗传学(第3版)

医学遗传学(第3版)

非编码RNA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参与多 种生物过程,其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 的发生发展有关,如microRNA与癌 症的关系。
2024/1/26
34
表观遗传学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表观遗传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特定表观遗传标记,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如利用DNA甲基
化谱对癌症进行分型和预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医学遗传学处于萌芽阶段,主要关 注一些明显的遗传性状和单基因遗传病。
中期医学遗传学
20世纪中期,随着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遗传学理论 的不断完善,医学遗传学开始关注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 异常等领域。
现代医学遗传学
20世纪末至今,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高通量测序 技术的发展,医学遗传学进入了基因组医学时代,实现了 从单一遗传病研究向复杂疾病研究的转变。
29
线粒体DNA的突变与疾病关系
线粒体DNA突变的类型
线粒体DNA突变包括点突变、缺失、插入和重复等类型,其中点突变是最常见的突变类型。
2024/1/26
线粒体DNA突变与疾病的关系
线粒体DNA突变可导致多种疾病,如线粒体肌病、线粒体脑肌病、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等。这些疾病通常具有母 系遗传的特点,且病情严重程度与突变类型及比例有关。
治疗手段
对症治疗、康复训练、心理支持等。 对于部分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如唐氏 综合征和威廉姆斯综合征等,目前尚 无根治方法,但通过对症治疗、康复 训练和心理支持等手段,可以改善患 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于高危人群 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是预防染色 体异常遗传病的有效措施。
2024/1/26
27
07
线粒体遗传与疾病
2024/1/26

医学遗传学18遗传疾病的诊断

医学遗传学18遗传疾病的诊断

5.高龄孕妇
6.已经生有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夫妇 7.身材高大,性情粗暴的男性
8.恶性血液病患者
9.长期接受X射线、电离辐射的人员
三 细胞遗传学检查
• 染色体原位杂交:应用标记的DNA片段与玻片标本上
的细胞、染色体,以及间期的DNA或RNA杂交,研究核
酸片段的位置、相互关系的技术。
• 荧光原位杂交(Fish):用生物素、地高辛等标记探针,
第二节 出生前诊断
出生前诊断(产前诊断):采用羊膜穿刺或绒毛 取样等技术,对羊水、羊水细胞和绒毛进行遗
传学检验,对胎儿的染色体、基因进行分析诊
断,是预防遗传病患儿出生的有效手段。
一、产前诊断的对象
①夫妇之一有染色体畸变,特别是平衡易位携带 者,或者夫妇染色体正常,但出生过染色体异 常的患儿的夫妇 ②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③夫妇之一有开放性神经管畸形,或出生过。
临床遗传学
PCR-RFLP
• 是将聚合酶链反应与RFLP方法结合的一种
检测技术。
• 该方法包括:PCR、酶切、电泳
PCR-SSCP
二、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
(一)基因诊断在遗传病中的应用
1.镰状细胞贫血的基因诊断 镰状细胞贫血 β链基因第六位密码子GAG突变为GUG, 导致MstⅡ切点CCTGAGG为CCTGTGG酶 切片段由1.15kb、0.2kb两条变为1.35kb一条
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由于DNA序列的差异,造成了内切酶位点的变
化,或是新的酶切位点的产生;或是原酶切位
点的消失等,酶切后,所产生的片段长度发生
变化。
VNTR,STR:第二代多态标记
在人类基因组中还存在一类DNA重复序列,
称为小卫星DNA。每一个单位通常只有16~

医学遗传学精品课件(南方医科大学)常见病与遗传

医学遗传学精品课件(南方医科大学)常见病与遗传
育方式。
产前诊断
对高危孕妇进行产前基因检测,提 前了解胎儿是否存在遗传性疾病风 险。
遗传筛查
对特定人群进行遗传性疾病筛查, 及早发现并干预,降低发病率。
06
医学遗传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新技术应用
基因组学技术
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遗传学在常见病与遗传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因 组学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全面地了解疾病的遗传基础,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 供更精确的方法。
囊性纤维化
总结词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肺部和消化系统的异常。
详细描述
囊性纤维化是由于囊性纤维化基因突变所引起的,患者通常具有肺部感染、消化系统异常、生长发育 障碍等症状。目前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同时通过基因治疗和干细胞移植等手段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 量。
镰状细胞贫血症
总结词
镰状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 病,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和疼痛。
多基因遗传病
总结词
由多个基因变异共同作用导致的疾病
详细描述
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个基因的变异共同作用引起的,这些变异通常累加起来导致疾病的 发生。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生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包括糖
尿病、高血压、哮喘等。
染色体异常疾病
总结词
由染色体数量或结构异常导致的疾病
详细描述
染色体异常疾病是指由于染色体数量或结构 异常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包 括唐氏综合征、威廉姆斯综合征、克氏综合 征等。这些疾病通常会导致智力障碍、生长 发育异常等症状。
医学遗传学精品课件(南方医 科大学)常见病与遗传
目录
• 引言 • 医学遗传学基础知识 • 常见遗传性疾病 • 遗传性疾病的遗传机制 • 遗传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医学遗传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医学遗传学》背诵重点分章

《医学遗传学》背诵重点分章

《医学遗传学》背诵重点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遗传性疾病(genetic disease):简称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改变(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疾病。

2、先天性疾病:是指个体出生后即表现出来的疾病。

大多数是遗传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的疾病和畸形。

3、家族性疾病:是指某些表现出家族性聚集现象的疾病,即在一个家族中有多人同患一种疾病。

【简答题】遗传病的特征及分类(1)特征:①垂直遗传②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是遗传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也是遗传病不同于其他疾病的主要特征。

③生殖细胞或受精卵发生的遗传物质改变才能遗传,而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并不能向后代传递。

④遗传病常有家族性聚集现象。

(2)分类:(一)单基因病:由染色体上某一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所导致的疾病。

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③X连锁隐性遗传病④X连锁显性遗传病⑤Y连锁遗传病⑥线粒体遗传病(二)多基因病:由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疾病。

(三)染色体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改变所致的疾病。

(四)体细胞遗传病:体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所致的疾病。

第二章基因【名词解释】1、基因(gene):是合成一种有功能的多肽链或者RNA分子所必需的一段完整的DNA序列。

2、断裂基因(split gene):真核生物结构基因包括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两部分,编码顺序在DNA分子中是不连续的,被非编码顺序分隔开,形成镶嵌排列的断裂形式,因此称为断裂基因。

3、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是DNA分子中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导致遗传密码编码信息改变,造成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的氨基酸变化,从而引起表型的改变。

4、外显子(exon):编码顺序称为外显子5、内含子(intron):非编码顺序称为内含子6、多基因家族(mumlti gene family):指某一共同祖先基因经过重复和变异所产生的一组基因。

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

7、假基因(pseudo gene):基因序列与具有编码功能的类α和类β珠蛋白基因序列类似,因为不能编码蛋白质,所以称为假基因。

医学遗传学

医学遗传学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医学遗传学及其研究范围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科学.人类遗传学:研究人类(个体和群体)性状(生理性状和病理性状)的遗传规律和物质基础的一门学科.医学遗传学:研究人类(个体和群体)可遗传的病理性状(遗传病)的发病机制、传递规律以及诊断、治疗和预防.遗传病:遗传因素为唯一或主要病因的疾病—遗传物质改变.(可发生在生殖细胞、受精卵或体细胞中)医学遗传学的分科1、细胞遗传学:从细胞水平上研究遗传物质—染色体的结构、畸变类型、频率以及与疾病的关系2、生化遗传学从生物化学的角度研究遗传物质—基因的分子结构、表达、调控和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重点研究分子病和遗传性代谢病。

3、群体遗传学研究基因在人群中的行为,人群中的基因频率、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近亲婚配的危害以及从群体范围对遗传病的防治作预期的估算。

4、肿瘤遗传学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遗传因素,研究癌变的遗传基础,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5、临床遗传学:研究临床各科遗传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和遗传咨询的学科6、药物遗传学7、毒理遗传学第二节遗传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一.遗传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一)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发病完全由遗传决定,如染色体病、大部分单基因病(二)遗传因素起主导作用的疾病,环境为诱因,如G6PD缺乏症、PKU等部分单基因病(三)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疾病,如多基因病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等(四)环境因素起主导作用的疾病,如外伤、传染病等第三节遗传病的特征和类型(一)遗传病的三大特征:(1)遗传物质的改变;(2)垂直传播;(3)先天性。

关于遗传病特征的误区(1)大多数表现为发病的家族性✌应区别于家族性疾病家族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2)往往表现出发病的先天性✌应区别于先天性疾病大部分遗传病属于先天性疾病,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二)遗传病的分类1、单基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疾病.2、多基因病:由多对微效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疾病.3、线粒体病:线粒体DNA突变所导致的疾病;大部分为母系遗传.4、染色体病:由染色体结构或数量异常引起的疾病.5、体细胞遗传病:由体细胞遗传物质突变所引起的疾病,如肿瘤.第四节识别疾病遗传基础的技术和方法一、群体筛查法对某一特定人群进行某种遗传病的普查群体筛查法的目的:①了解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和基因频率②筛查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对象③筛查携带者普查所选的病种:•发病率较高,例: 地中海贫血•疾病危害严重,例: 苯丙酮尿症•可以治疗,例: 半乳糖血症二、系谱分析法对某一家系全体成员进行某种疾病的调查目的:辨别是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三、双生子法1、单卵双生(MZ):遗传基础相同,表型极相似2、双卵双生(DZ):遗传基础不相同,表型有较大差异通过对比MZ与DZ表型特征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可估计某种疾病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在表型发生中的各自作用发病一致率双生子之一具有某种性状或疾病时,另一个也具有此性状或疾病提示:❖如MZ发病一致性> DZ 发病一致性,则提示该病遗传因素具有一定影响❖如MZ发病一致性≈ DZ 发病一致性,则提示该病遗传因素不起主导作用四. 伴随性状研究方法如某一疾病总是伴随另一已知的遗传病或遗传性状出现,则说明该病与遗传有关。

《医学遗传学概论》课件

《医学遗传学概论》课件
对高风生育建议
为有遗传病家族史的夫妇提供 遗传咨询,指导其生育决策。
群体筛查与预防
对特定人群进行遗传病筛查, 及早发现并采取预防措施。
遗传咨询与伦理问题
保护隐私
确保咨询过程中涉及的 个人隐私得到保护。
提供真实信息
为咨询者提供准确、客 观的遗传病信息,避免
误导。
尊重咨询者意愿
尊重咨询者的自主权, 不强迫其做出任何决策

避免歧视
避免因遗传信息而歧视 或排斥某些人群。
05
基因治疗与遗传性疾病的 未来展望
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
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修改人体基因来治疗遗传性疾病的技术。它通过将正常的基因导入病变细胞,以替代或矫正 缺陷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VS
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基因 治疗有望在未来成为遗传性疾病的重要治 疗手段,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同 时,随着伦理和法律问题的逐步解决,基 因治疗的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
THANKS
感谢观看
基因治疗的技术
目前,基因治疗主要采用基因转移技术,包括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病毒载体如反转录病毒、腺病毒等,可将 正常基因插入到病变细胞中;非病毒载体如纳米颗粒、脂质体等,通过包裹DNA或RNA,将正常基因导入细胞 。
基因治疗在遗传性疾病中的应用与挑战
应用领域
基因治疗在遗传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囊性纤维化、镰状细胞贫血、血友病等。通 过基因治疗,这些遗传性疾病有望得到根治。
详细描述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单个基因的突变所引起的疾病,如镰状细胞贫血、囊性纤 维化等。这些疾病通常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由一个基因的缺陷导致。

医学遗传学公选课复习资料

医学遗传学公选课复习资料

一、遗传与变异l遗传:生物物种世代间的延续l变异:生物亲子个体间的差异l遗传学: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学科医学遗传学(medical genetics):是遗传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研究对象是与人类遗传有关的疾病,即遗传病(genetic disease)。

研究内容:遗传病的发生机理、传递方式、诊断、治疗、预后、再发风险、预防方法,从而控制遗传病在一个家庭中的再发,降低在人群中的危害,改进人类的健康水平。

遗传病(genetic disease):遗传物质改变所导致的疾病。

遗传病的分类单基因病,多基因病,线粒体遗传病,染色体病,体细胞遗传病。

遗传性疾病主要分为:一、染色体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所致的疾病,主要分为常染色体病、性染色体病、携带者三大类。

在人群中发病率较低引起该类疾病的遗传物质改变较大二、单基因遗传病指由于一堆等位基因一擦汗那个引起的遗传性疾病。

单基因遗传按照传递方式又分常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疾病、性连锁遗传性疾病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的特征1、由于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它的遗传与性别无关,男女均有相同的概率获得致病基因,故男女患病的机会均等。

2、致病基因在杂合状态下,即可致病。

3、患者的双亲中,有一个患者,患者的同胞中,有1/2的可能性为患者。

4、无病患的个体的后代不会患此病。

5、在系谱中,疾病连续相传,无间断现象。

6、相当一部分散在病例起因于新产生的突变,疾病的适合度(fitness)越低来源于新突变的比例越高。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特征1 由于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它的发生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机会相等。

2 致病基因只有在纯合状态下才会致病3 患者的双亲表型往往正常,但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出生患儿的几率是1/4,患儿的正常同胞中有2/3的可能性为携带者。

4 近亲婚配时,子女中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要比非近亲婚配者高得多,这是由于他们来自共同的祖先,往往具有某种共同的基因。

5 系谱中患者的分布散在的,通常看不到连续遗传现象,有时系谱中甚至只有先症者一个患者。

医学遗传学课件

医学遗传学课件

遗传性疾病的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针对某些遗传性疾病,可以通过 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或控制病情
发展。
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器质性遗传性疾病,可以 通过手术治疗来改善或纠正病变。
基因治疗
随着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治 疗已成为治疗遗传性疾病的新手段 ,可以通过修改致病基因来达到治 疗目的。
遗传咨询与伦理问题
遗传咨询
03
表观遗传学研究
探索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学修饰对疾病的影响。
05
遗传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策略
遗传性疾病的预防策略
婚前检查
通过婚前检查可以了解双 方是否存在遗传性疾病, 为优生优育提供保障。
孕前检查
孕前检查可以评估夫妻双 方的生育能力和遗传风险 ,为制定生育计划提供依 据。
产前诊断
产前诊断可以通过羊水穿 刺、脐血取样等方式对胎 儿进行遗传学检查,及时 发现并处理遗传性疾病。
通过对遗传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 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和社 会负担。
医学遗传学的发展对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培养具备相关知 识和技能的医学人才。
02
遗传物质基础
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
DNA双螺旋结构
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主要 载体。
基因组学
研究基因组的组装、变异、表达调控等,揭示人 类遗传信息的奥秘。
表观遗传学
研究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修饰对 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索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
精准医学
基于个体基因组信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 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医学遗传学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跨学科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结果,还常常伴有其他随机因素的参与。这种相互作用既 存在于基因-基因之间,也涵盖了基因-环境的复杂作用网络。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哮喘、精神分裂症
结核病 传染病 坏血病 物理、化学因素损伤
染色体病 单基因病
糖尿病、唇裂
高血压 脊柱裂
消化性溃疡 先天性心脏病
常见遗传病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
Symptoms of AMD: If you see world like this..….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Progression in eyesight
❖ Early stage
❖ 部的一中央无血管的凹陷区,直径约2mm为浅 漏斗状,该区富含叶黄素。黄斑处视网膜最薄,只有视锥细胞,主 管视力和色觉功能,光线到达黄斑时能直接照射到视锥细胞上,所 以黄斑是中心视力最敏锐之处。黄斑一旦发生病变就会出现明显的 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常见病的遗传易感性
➢ CD/RV假说理论认为:多数常见病可能是由于成百 上千种罕见变异导致,只有通过CNV研究或全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结合家系中患者或极端表型个体的 信息,才有可能证明该假说;而GWAS研究很少有报 道发现真正的疾病易感位点。
➢ CD/CV和CD/RV常见病发生常见变异的频率较高, 而出现罕见变异的频率较低,但在个别常见病的家 系中仍可检测到一定频率的罕见变异。所以我们认 为CD/CV和CD/RV两种假说从不同层面解释了常见病 发生的理论基础,二者的关系是并行的,而非互相矛 盾。
➢ 当人体死亡或眼球脱离人体后,黄斑区呈现为淡黄色,因此而被命 名为黄斑。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干性黄斑变性
湿性黄斑变性
➢ 不同时期AMD患者视网膜病变,可见位于视网膜 色素上皮和玻璃膜之间的沉积物——玻璃膜疣。
➢ 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种族以及慢性光损伤等有 关,年龄和吸烟是导致AMD发生的最主要的环境 危险因素。目前有炎症免疫假说、脉络膜新生血管 假说及氧化应激假说等对其发病机制进行阐述。
➢ TIMP3 基因: 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 ( 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 3, TIMP3)与细胞外基质 的退行性变有关。
➢ 其他基因:APOE基因、ACE基因、VEGF基因、补体 C5、RORA基因等也被发现可能与AMD发生有关。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 常见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现在普遍认为: 常见病的发生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 用的结果。
➢ 发病率较高,多为常见病。 发病率大多超过1/1000。
➢ 有明显家族倾向,但不符合单基因病的遗 传方式,患者同胞发病率常远低于单基因 病(1/2,1/4),为1-10%。
➢ 有些多基因病的发病率有种族差异。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 )
指在人类全基因组范围内找出存在的序列变异,即单核 苷酸多态性(SNP),从中筛选出与疾病相关的SNPs。
常见病的遗传易感性
3. 常见病的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 常见病的发生是由于多个基因与多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第十八章 常见病与遗传
➢ 常见病(common diseases)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通常>1%),包括心血管疾病、哮喘、 糖尿病及多种精神神经疾病等。
➢ 常见病又被称为复杂性疾病,因其是在多种 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包括遗传因素、环 境作用及其他随机因素等,因此常见病也被 称为“多因子疾病”(multifactorial diseases)。
常见病的遗传易感性
1. 遗传变异与常见病的遗传易感性 人类的基因组含有超过30亿个碱基对,但个体之
间的差异超过1%,这部分有差异的基因组信息被称为 “遗传多态性(geneticpolymorphism)”或者“遗传变 异(genetic variation)”。
1.1 单核苷酸多态(SNPs)与常见病易感性 编码区SNP(coding region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cSNP) 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KCNJ11 重要的为SNP E23K
1.2 拷贝数变异(CNVs)与常见病易感性
染色体16p11.2区域微缺失或重复与自闭症发病密切相关。
常见病的遗传易感性
2. 常见疾病-常见变异与常见疾病-罕见变异 “常见疾病-常见变异”(common-disease/
common-variant, CD/CV)模型是常见病遗传学 研究中被普遍接受的一种假说,即常见病的遗传 风险是由基因组中的常见变异引起的。每个疾病 易感基因单独的作用效应都是微小的,多个基因 共同作用的结果方可导致常见病的发生。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临床遗传学
➢ 尚无遗传学检测,AMD遗传检测对散发性患者的个体临 床价值不大。
➢ 目前比较公认的治疗手段有玻璃体腔药物注射治疗、光动 力疗法及联合治疗。
➢ 吸烟:吸烟者较非吸烟者的发病风险增加数 倍 ➢ 年龄:50岁患病率2%,75岁以上患病率几乎达到30% ➢ 紫外线:在眼睛中产生有害物质 ➢ 种族:白人比黑人、黄种人患病率高 ➢ 家族史:具有家族史的人群有更高的患该病危险性 ➢ 性别:男性呈现出比女性患病率高2倍的危险性 ➢ 其他:有些种类的药物长期使用下、高度近视、外伤、
又称为老年性黄斑变性(senile macular degeneration, SMD),是中央区视网膜慢性进展性疾病,是眼科学 界四大致盲眼病之一,也是西方发达国家50岁以上老 年人最常见的致盲眼病。AMD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 年上升的趋势,具有明显的年龄相关性,且常发生于 5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
迄今,AM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的观点 认为AMD是环境和遗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 复杂性疾病。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遗传病理学
➢ CFH基因:补体因子H(complement factor H, CFH)是 补体旁路激活途径的调节因子,是与AMD相关的最重 要的基因。 SNP rsl06117(Y402H)位点位于CFH基因的第9外 显子,是经由GWAS研究确定的第一个AMD易感等位 基因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