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由来及评价目的山西环科小伙儿伴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高新区中心大街汽贸路0号,是专业从事冷却塔和空气冷却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高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山西环科小伙儿伴生产的专利产品“轻型高效全塑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集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于一体,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改变了冷却塔由水泥浇注的百年历史。
该产品与传统冷却塔相比,具有投资省、重量轻、工期短、安全可靠、外形美观的特点。
近两年已在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建成多座冷却塔,山西近期上马的电厂,几乎都采用环科小伙儿伴公司的冷却塔,如山西一一集团、山西美锦集团,山西大土河煤焦公司、临县新民焦化、太原侨友化工等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之规定,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受山西环科小伙儿伴科技有限公司的委托,由环科132301班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本着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一致的原则,在对项目建设区域周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明确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投入使用后的主要影响程度和范围,论证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污染控制对策和建议,从环保角度对项目的可行性做出结论,以此为项目的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2 功能区划1.2.1 功能区划·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本项目建设位置所在区域属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噪声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拟建于山西省太原市高新区中心大街汽贸路0号,选址为工业用地,因此,本项目建设位置所在区域属于二类环境噪声质量标准区。
1.2.2. 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表1中的二级标准,标准值见下表:2、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的IV 类标准,标准值见下表:单位:mg/L3、环境噪声标准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声功能区标准,标准值见下表:1.2.3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非甲烷总烃废气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1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标准值见下表:2. 噪声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2类区域标准,标准值见下表:1.3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1.3.1 评价等级的确定²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中空纤维膜生产线技改环境影响报告书

中空纤维膜生产线技改环境影响报告书一、项目概况二、环境影响评价(一)大气环境影响1.设备更新和工艺优化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
新设备采用高效低能耗设计,可节约能源消耗30%以上。
工艺优化将减少废气排放量,降低对大气环境的不良影响。
2.在新工艺中,废气排放将进行全面净化处理。
采用先进的废气处理设备,有效去除焦炉尾气中的颗粒物和有机物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3.生产过程中,对主要设备进行良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减少漏气和散失现象,最大限度地控制废气排放。
(二)水环境影响1.废水处理设施将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生产废水排放标准。
新的废水处理设施采用综合处理工艺,包括沉淀、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等环节,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
2.废水处理设施升级后,将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减少对周边水环境的不良影响。
3.加强对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营和维护管理,确保设施稳定运行,减少事故和异常情况的发生。
(三)固体废物处理1.固体废物主要包括产品残渣和工艺废料等。
通过工艺优化和设备更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量将会减少。
2.固体废物将进行分类,可回收的部分将进行再利用,不可回收的部分将交由合法的环境管理单位进行处理。
3.定期进行固体废物的清理和处理,防止废物积存和滋生细菌等恶劣情况。
(四)噪声影响1.设备更新和工艺优化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设备噪声产生。
新设备采用低噪声设计,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噪声影响。
2.在施工期间,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减少夜间作业,尽量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噪声干扰。
三、环境保护措施(一)大气环境保护措施1.加强工艺管理,优化工艺条件,减少废气排放。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氧含量和炉温等参数,减少废气中的污染物生成量。
2.配备废气处理设备,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确保废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本章介绍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和评价范围确实定方法,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内容与要求,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内容与要求,大气环境影响推想与评价方法及要求,大气环境影响推想推举模式等从事大气环评工作必需把握的根本学问。
第一节概述一、术语和定义1.环境空气敏感区指评价范围内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规定划分为一类功能区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地区,二类功能区中的居民区、文化区等人群较集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以及对工程排放大气污染物敏感的区域。
2.常规污染物常规污染物指GB3095 中所规定的二氧化硫、颗粒物、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污染物。
3.特征污染物指工程排放的污染物中除常规污染物以外的特有污染物。
4.大气污染源分类点源:通过某种装置集中排放的固定点状源。
面源:在确定区域范围内,以低矮密集的方式自地面或近地面的高度排放污染物的源。
线源:污染物呈线状排放或者由移动源构成线状排放源。
体源:由源本身或四周建筑物的空气动力学作用使污染物呈确定体积向大气排放的源。
5.大气污染物分类按存在形态分为颗粒物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其中粒径小于15 m 的污染物可划为气态污染物。
6.排气筒指通过有组织形式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各类型装置。
7.简洁地形距污染源中心点 5km 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低于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简洁地形。
8.简洁地形距污染源中心点 5km 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简洁地形。
9.推举模式指大气环境影响推想模式,包括估算模式、进一步推想模式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
10.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保护人群安康,削减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对居民区的环境影响,在工程厂界以外设置的环境防护距离。
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任务通过调查、推想等手段,分析、推断建设工程在建设施工期和建成后生产期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为建设工程的厂址选择、污染源设置、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以及其他有关的工程设计供给科学依据或指导性意见。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解读

特殊项目评价等级判定
5.3
评价等级判定
8.5 预测模型
采用calpuff预测其他规定:
➢ 风速<0.5m/s持续时间超过72h
➢ 20年统计全年静风频率超过35%
➢ 位于水体岸边3km内,采用估算
• 补充监测点:取监测期的最大值
2021/7/7
条款解读——7、污染源调查调整优化结构布局
特殊项目评价等级判定
5.3
评价等级判定
现状调查重点关注哪些污染源
7.1 调查内容
➢ 包括项目污染源调查和区域污染源调查
• 建设项目环评污染源调查:源强核算技术指南、排污
许可,结合工程分析从严确定
➢ 明确:区域替代、削减、以新带老、总量来
2021/7/7
调整优化结构布局
主要修订内容
调整优化结构布局
竣工环保验收和申领许可证的关系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和预测方法修订
• 推荐适合PM2.5、O3环境影响评价的预测模型、评价方法等相关技术方法。
• 推荐模型新增网格模型(CMAQ等,用于区域尺度PM2.5、O3预测模型)和特殊污
染源适用模型(Austal2000、EDMS)
• 不规则厂界:先外延,再取矩形区域得到评价
范围
条款解读——5、评价等级及范围确定
调整优化结构布局
5.5 评价基准年筛选(新增)
• 环境质量现状数据
• 气象资料
特殊项目评价等级判定
5.3
评价等级判定
5.6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 调查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同一年数据
• 在带有地理信息的底图标注
• 综合考虑可获得性、数据质量、代表性等因素,
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范本)

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 评价背景及目的1.1 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1.2 目的该报告书的目的是对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措施,并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
2. 项目概况2.1 项目名称在这里填入项目的名称。
2.2 项目背景在这里填入项目的背景介绍,包括项目的规模、地理位置、建设目的等。
2.3 建设内容在这里填入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包括建设规模、施工工艺等。
3. 评价方法本次环境影响评价采用了方法:•实地调研:我们对项目所在地进行了实地勘察,了解了周边环境的特点和现状。
•文献资料搜集:我们收集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相关法规、环境监测数据、项目预案等。
•专家论证:我们组织了专家对评价结果进行论证,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 环境评价结果根据我们的评价,建筑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方面:4.1 大气环境影响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将产生一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包括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同时,施工期间的粉尘扬尘也会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4.2 水环境影响项目在施工期间会产生大量废水排放,经过处理后才能排入水体。
此外,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施工活动对水体质量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4.3 生物多样性影响建设项目可能破坏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导致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动植物的迁移和数量的减少等。
对于敏感物种和生态脆弱区域,这种影响可能更加显著。
5. 环境保护措施为减少建筑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我们提出了环境保护措施:•大气环境保护:采用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粉尘控制,减少扬尘污染。
•水环境保护:强化废水处理措施,保证废水排放达标;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保护:设立生态保护区,采取合理采矿、森林保护等措施,保护周边生物多样性。
环评大气监测方案

环评大气监测方案引言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指在进行建设工程前,对项目环境及其所引起的影响进行评价的核准程序。
其中,大气监测是环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目的是评估项目对大气环境的潜在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可行的大气监测方案,以帮助规划和实施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大气监测工作。
监测目标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之前,需要先明确大气监测的目标。
监测目标的设定应考虑以下因素:•项目所在地的大气环境状况•项目的性质、规模和运营方式•项目可能引起的大气污染排放•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点通过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明确大气监测的目标,例如:1.监测评估区域内的大气污染物浓度。
2.监测评估区域内的大气污染物来源和排放通量。
3.监测评估区域内大气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扩散影响。
4.监测评估区域内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监测内容基于监测目标,可以确定大气监测的具体内容。
根据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和监测要素,大气监测的内容可以包括:1.气象参数监测: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
2.大气气体监测:包括常见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臭氧(O3)等。
3.悬浮颗粒物监测: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等。
4.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监测: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
5.其他污染物监测:根据具体项目可能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确定,如重金属、氰化物等。
监测方法根据监测内容的不同,需要采用相应的监测方法。
下面列举常见的大气监测方法:1.气象参数监测:可使用自动气象站或气象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
2.大气气体监测:传统方法为基于化学反应的监测方法,可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进行监测。
另外,还可运用遥感技术进行空间分布监测。
3.悬浮颗粒物监测:常用的方法有静态采样法和动态采样法。
静态采样法通过高体积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颗粒物,动态采样法则利用旋转表面采样器进行采样。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由来及评价目的环科小伙儿伴成立于2013年10月,位于省市高新区中心大街汽贸路0号,是专业从事冷却塔和空气冷却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部位于省市高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环科小伙儿伴生产的专利产品“轻型高效全塑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集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于一体,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改变了冷却塔由水泥浇注的百年历史。
该产品与传统冷却塔相比,具有投资省、重量轻、工期短、安全可靠、外形美观的特点。
近两年已在、、、建成多座冷却塔,近期上马的电厂,几乎都采用环科小伙儿伴公司的冷却塔,如一一集团、美锦集团,大土河煤焦公司、临县新民焦化、侨友化工等等。
根据《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之规定,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受环科小伙儿伴科技的委托,由环科132301班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本着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一致的原则,在对项目建设区域周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明确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投入使用后的主要影响程度和围,论证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污染控制对策和建议,从环保角度对项目的可行性做出结论,以此为项目的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2 功能区划1.2.1 功能区划·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本项目建设位置所在区域属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噪声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拟建于省市高新区中心大街汽贸路0号,选址为工业用地,因此,本项目建设位置所在区域属于二类环境噪声质量标准区。
1.2.2. 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表1中的二级标准,标准值见下表:2、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的IV 类标准,标准值见下表:单位:mg/L3、环境噪声标准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声功能区标准,标准值见下表:1.2.3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非甲烷总烃废气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1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标准值见下表:2. 噪声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2类区域标准,标准值见下表:1.3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围1.3.1 评价等级的确定²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73
5
结构
振抵捣棒等
95
73
装修
升降机等
85
63
建筑施工场界噪 声标准
(昼间/夜间) 75/55
85/禁止施工 70/55 65/55
由上表可知,基础阶段和装修阶段昼间噪声满 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其余各施工阶 段场界昼、夜间噪声均有超标现象。
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环境保护目 标
现状值
昼
夜
土石方 昼夜
2. 本工程各栋建筑之间间距均大于14米,满足[高层民用建筑设 计防火规范]。整个小区的容积率为2.58,绿地率为45%,可 明显增加该区域绿地面积,对区域小气候及景观的改善也有 着明显的积极作用。
3. 小区内部道路采用人车分流方式设置,内部主路宽 6m,通而 不畅,起到限速及景观效果的作用。
因此,从总体规划来考虑,小区的选址和布局坚持了以人为 本的原则,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是可行的、合理的。
监测因子:TSP、SO2、NO2 监测点位:项目拟建址中央
在连续3天的监测结果中,监测点的三 种监测因子均达到二级空气质量标准要求, 未出现超标现象,该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良 好,具备建设本项目的环境条件。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监测点位:基地的四周(东、西、南和北 侧)的界外1m各布设1个监测点,共4个。
因此建议在布局时,地下集中停车库应与居民楼保 持有一定的防护距离,防护距离建议不低于10m, 同时,停车库排气口应避免正对附近居民楼的情况, 防止集中停车场噪声和汽车尾气扰民问题。
水环境影响
本项目的排水主要有居民生活污水和小区公建等生活污水及区内雨水, 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1)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为居民、公建服务人员的日常生活污水及学校的日常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坝山热电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目录1.总则 (1)1.1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由来 (1)1.2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目的 (2)1.3编制依据 (2)1.3.1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及基本组成 (2)1.3.2法律、法规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评价标准 (4)1.5评价工作等级 (4)1.6评价范围 (5)1.7评价因子 (5)2.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建设项目的基本概况 (6)2.1徐州市基本情况 (6)2.2拟建电厂所在地基本状况 (6)2.3拟建电厂主要污染物、污染源的排放量 (11)2.3.1主要污染源 (11)2.3.3拟建的污染防治措施 (11)3.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大气环境现状调查 (12)3.1大气环境资料来源 (12)3.2现状监测 (12)3.3大气现状监测资料 (12)3.4排烟状况 (13)4.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环境大气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14)4.1大气污染源的预估 (14)4.2评价区域内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14)5.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5)5.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前提条件 (15)5.2污染气象资料的收集和观测 (15)5.3预测模型及参数的选择 (16)5.4预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18)6.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18)6.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18)7.清洁生产分析 (18)7.1清洁生产措施 (19)7.2烟气净化措施 (19)8.环境影响的社会文化经济效益分析 (19)8.1热电厂的建设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19)8.2热电厂的假设项目文化效益分析 (19)8.3热电厂的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19)8.4热电厂的建设项目对文物古迹的影响分析与评价 (20)9.公众参与 (20)9.1公众参与的目的 (20)9.2公众参与与调查对象和方法 (20)9.3公众参与调查意见统计析 (21)9.4公众参与调查结论 (22)10.热电厂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与建议 (22)10.1工程建设必要性 (22)10.2 评价区的环境质量 (22)10.3坝山热电厂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22)10.4坝山电厂评价区的大气环境影响 (23)10.5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23)10.5.1 环保管理措施 (23)10.5.2 环境监测建议 (23)10.5.3环保管理建议 (24)11.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徐州坝山热电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总则1.1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由来拟建的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是徐州市供热规划中要建设的城区骨干热电厂之一。
徐州市区目前有5座热电厂,即北区热电厂、南区热电厂、西区热电厂、金山桥热电厂和东区热电厂。
东区热电厂原来是徐州溶剂厂的热电站,徐州溶剂厂破产倒闭后,热电站独立成为东区热电厂,但该厂设备陈旧,最近几年基本没有运行。
徐州南区热电厂原来是徐州酒厂热电站,经过扩建形成目前规模。
但由于地处城市中心区,既缺乏进一步扩建的条件,又缺乏完善环保设施的空间。
徐州市政府准备用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取代这两个热电厂,部分距离较远的原南区热电厂的热用户分配给就近其他的电厂,以便形成比较合理的城市供热网络。
1.2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目的主要对拟建的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建成以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识别、预测和评估。
从而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
1.3编制依据1.3.1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及基本组成本工程为2×15MW新建燃煤机组,辅助及配套工程主要有输煤系统、循环水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贮灰场和配电装置等,主要环保工程有烟气脱硫系统、脱硝装置、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烟囱和工业废污水处理系统等,工程总投资21573万元,其中资本金占总投资的30%,室外管网投资1480万元,接入系统工程900万元,本项目拟于2007年11月建成投产。
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同时设计、按计划顺序施工、同时投产。
项目名称、规模及基本组成见表1.3-1表1.3-1 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主体工程建设内容表1.3-2 公用及辅助工程建设内容1.4评价标准评价区内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排放标准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三时段的要求。
1.5评价工作等级表1.5-1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2SO :h m Q i /1012.2105.01060.0389⨯=⨯= 烟尘:h m Q i /1091015.00133.0379⨯=⨯= NOx :h m Q i /1031024.0073.0389⨯=⨯=该地区是复杂地形,且h m h m h m /105.2/103/105.2383839⨯<⨯<⨯。
查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可得:评价等级为二级。
1.6评价范围评价范围是一般不应小于10—14Km 。
复杂地形取下限10Km 。
1.7评价因子拟建工程废气主要来源于建设前的扬尘、施工机械排放的燃油废气,建成 后燃煤锅炉产生的烟气,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SO 2、NO x (NO 2)和TSP (PM 10)。
1.8环境敏感区域与保护目标保护对象为大郭庄飞机场及评价范围内的居民(土山寺、30中学、东郭庄、下河头村、东莞居民区、绿地花苑等),具体情况见表1.7-1表3-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2.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建设项目的基本概况2.1徐州市基本情况徐州市位于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之间。
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1%。
属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分皆为平原。
丘陵海拨一般在10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
徐州市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安河水系。
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夏兴、大沙河及微山湖。
徐州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年气温14℃,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
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2.2拟建电厂所在地基本状况拟建的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是徐州市供热规划重要建设的城区骨干热电厂之一,该热电厂建成后将取代现有的位于市中心的南区热电厂和东区热电厂,它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徐州市城区供热网,优化失去热源的空间布局。
该工程采取政府和企业合资方式建设,由江苏天能集团,龙泰资产管理公司、徐州供电公司、云龙区政府(以土地入股)四方合资承建,四方出资比例为55:25:15:5。
根据徐州市城市供热规划,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是城市骨干热电厂之一,主要承担徐州南部和东部城区工业企业和居民生活用热的供应,其中包括目前正在进行建设的徐州新城区生活用热的供应。
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建成后,将与其他热电厂共同构成比较完整的徐州城市供热网络系统。
徐州市区目前有5座热电厂,即北区热电厂、南区热电厂、西区热电厂、金山桥热电厂和东区热电厂。
东区热电厂原来是徐州溶剂厂的热电厂,徐州溶剂厂破产倒闭后,热电厂独立成为东区热电厂,但该厂设备陈旧,最近几年基本没有运行。
徐州南区热电厂原来是徐州酒厂热电厂,经过扩建形成目前规模。
但由于地区城市中心区,既缺乏进一步扩建的条件,又缺乏完善环保设施的空间。
徐州市政府准备用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取代这两个热电厂,部分距离较远的原南区热电厂的热用户就近分配给其他电厂,以便形成比较合理的城市供热网络。
徐州市政府决定关闭徐州南区热电厂、东区热电厂,新建坝山热电厂,调整徐州城市供热网络结构,优化徐州热电厂布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区内繁华低端的环境质量。
考虑到城市东部地区和徐州新区发展空间布局特点,以及现有和潜在热用户的分布状况,确定该厂建设在通往土山寺的公路的南侧、土山寺村以西的土山寺砖瓦厂现址,符合城市供热规划对东部热源布局安排。
该厂址高程在31-36m之间,厂址地形低洼、开阔,为砖厂取土用地形成的水塘和洼地,属于废弃地。
符合占次地不占好地的国家要求,地处供热的适中位置。
徐州坝山热电厂的选址,不仅反映了建设项目业主的意见,也反映了政府规划部门对分布的意见。
徐州市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用汽量不断增加,城市东南部地区没有集中供热热源,该区域内企业均使用自备小型锅炉,同时,新城区的开发建设需要热源供应,因此,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的建设已成为徐州市公用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与徐州城区其他热电厂比较,该建设地点距离人口稠密区相对较远,热电厂生产的污染因素对敏感目标影响相对较小。
本项目已热效率高、能耗低、环保性好的集中供热装置替代东区、南区热电厂,对改善当地大气环境质量、提高供热效率和供热的可靠性是非常必要的;厂址位于市东郊,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供热规划;基本处于热用户的中间位置;有可靠的供水来源;所利用土地是即将废弃的砖厂,满足电厂建设对工程地质的要求;远离文化风景区和人口稠密区,运输条件也很好。
该厂址的环境不利方面市委与徐州市市区的主导上风向。
但是,受到经济供热距离的限制,城市东部供热必然要在有效供热区域内设置热电厂,该项目的选址从局部区域环境角度考虑相对于其他位置具有较强的环保合理性。
在项目设计和建设是必须考虑这一因素,采用高效率除尘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1.地形拟建厂址处于通往土山寺的公路南侧、三环东路东侧、土山寺村以西的土山寺砖瓦厂处。
厂址高程在31~36m之间。
厂址地形低洼、开阔,为废弃砖厂取土用地形成的水塘、低洼地。
土地属收储的工业用地,用其作厂址符合占次地不占好地的国家要求,地处供热的适中位置。
拟建厂址地处三环东路东侧,建厂期间的材料及设备运输方便。
投产后的原料运输也很方便,燃用当地煤矿所产原煤,运距约10~15公里,可用汽车运输到厂。
2.陆地水文状况(1)主要水系情况拟建厂址位于废黄河北岸,属于三八和汇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