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山西永鑫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铁路专用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合集下载

铁路线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铁路线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铁路线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1.引言铁路线路改造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其环境影响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旨在全面评估铁路线路改造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2.项目背景铁路线路改造项目旨在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缩短行程时间,提高服务质量,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该项目计划改造既有线路,包括轨道、道岔、信号设备等,以适应不断增长的旅客和货物运输需求。

3.环境评价方法3.1 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铁路线路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大气环境影响、水环境影响、噪音和振动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

3.2 数据收集和分析为了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我们收集了相关的环境监测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实地观察,以获取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

4.环境影响评价结果4.1 大气环境影响铁路线路改造项目对大气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污染,以及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气体排放。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封闭管理,采取湿法施工等措施来控制扬尘;推动使用清洁能源列车,减少尾气排放。

4.2 水环境影响铁路线路改造项目对水环境的主要影响包括对地下水的开采和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我们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用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4.3 噪音和振动影响铁路线路改造项目对周边居民的主要噪音来源是列车行驶过程中的轮轨噪音和运营设备的噪音。

为了减少噪音和振动对居民的影响,我们建议在新线路设计中考虑隔音措施,加装噪音屏障,调整车辆运行速度等。

4.4 生态环境影响铁路线路改造项目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包括动植物迁徙、生境破坏等。

我们建议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保护重要的生态系统,采取合理的生态补偿措施,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4.5 社会影响铁路线路改造项目对社会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周边居民和交通运输的影响。

4万吨年绿色环保高等级子午胎炭黑工程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4万吨年绿色环保高等级子午胎炭黑工程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三、工程分析山西鑫升焦化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3月,是一家集洗煤、焦化、发电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企业,焦化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洗煤、炼焦、煤气净化工程以及相应的公用和辅助设施,焦化规模为60万吨年机焦,焦炉采用SCD43-02型侧装捣固炼焦炉(双联下喷单热式);化产工段包括冷凝鼓风工段、脱硫工段、硫铵工段、洗脱苯工段等。

洗煤规模为年入洗原煤100万吨,工艺为重介---尾煤浮选工艺;发电工程为2×3000KW自备节能环保工程,设2台20 th矸石锅炉(一备一用)、1台20 th 煤气锅炉。

以上项目均已经竣工验收。

2008年,山西鑫升焦化有限公司为延长产业链,积极响应市场需求,计划建设4万吨年绿色环保高等子午胎炭黑工程,运城市经济委员会运经投发﹝2008﹞32号《关于山西鑫升焦化有限公司4万吨年绿色环保高等级子午胎炭黑工程技改项目备案的通知》对项目进行了备案。

3.1与炭黑项目有关的焦化及发电项目概况与本炭黑项目相关的有:⑴炭黑工程上马后,设置一台35th的尾气锅炉产生蒸汽发电,发电工程原2台20 th 矸石锅炉(一备一用)和1台20 th煤气锅炉停用。

矸石将外售给山西振兴集团,具体见外售协议。

电站煤气锅炉的煤气将全部用于炭黑生产用燃料;⑵本项目不单独设置发电机组,将尾气锅炉产生的蒸汽直接接入原发电工程2×3000KW发电机组;⑶本炭黑项目不再增设污水处理设施,原料油脱水及生活污水将依托于原焦化公司污水处理设施,焦化公司建有A2O2污水处理设施,该设施处理能力为45th。

3.2炭黑项目概况3.2.1炭黑项目名称、建设地点⑴项目名称山西鑫升焦化集团有限公司4万吨年绿色环保高等级子午胎炭黑工程技改项目⑵建设地点建设地点位于山西鑫升焦化集团有限公司东南方位处。

山西鑫升焦化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河津市赵家庄乡樊家庄工业园区。

南距河津市约3.8公里,东距樊家庄村约1.05公里。

3.2.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单炉能力为2万吨年炭黑生产线共2条,共计4万吨年。

煤矿铁路专用线安全预评价报告

煤矿铁路专用线安全预评价报告

*****公司***煤矿铁路专用线安全预评价报告****评价有限公司资质证书编号:二〇年月***煤矿铁路专用线预评价报告评价人员技术专家***煤矿隶属于***公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煤田东孔兑普查区的西南部,行政区划隶属准格尔旗薛家湾镇管辖,具体位于准格尔旗人民政府所在地薛家湾镇西北约4km处。

本项目***煤矿铁路专用线,主要用于运输煤炭。

线路自呼准线***站南咽喉引出(CK0+000=呼准线K96+090),与不连沟上行疏解线并行南行,下穿大路至薛家湾快速通道、依次跨越既有***铁路及孔兑沟,沿孔兑沟东岸(呼准二线铁路西侧)南行,至CK9+300处折向西引入新设置的***装车站,出站后以R-300m的回头曲线接入***铁路***车站。

正线全长15.80km。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36号令)的要求,对***煤炭铁路专用线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工作。

受***公司委托,***公司承担了***公司***煤矿铁路专用线工程的安全预评价工作。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成立了评价项目组。

在对该建设项目有关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经过现场勘察,评价项目组对本期工程在建设过程和项目建成运行后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辨识与分析,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措施与建议,并编制完成本项目的安全预评价报告。

在本次评价过程中得到了各级安监部门及***公司的大力支持以及相关专家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公司二〇年月1 编制说明 (1)1.1编制依据 (1)1.1.1 法律、行政法规 (1)1.1.2 地方法规 (2)1.1.3 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2)1.1.4 国家标准 (3)1.1.5 行业标准 (4)1.1.6 相关文件及资料 (6)1.2评价目的 (6)1.3评价范围 (7)1.4评价程序 (7)2 项目概况 (9)2.1建设单位简介 (9)2.2项目简介 (9)2.3线路地理位置及运输途径 (11)2.3.1 地理位置 (11)2.3.2 运输径路及安全保护设施 (12)2.4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 (15)2.4.1 地形地貌 (15)2.4.2 气象特征 (15)2.4.3 地震动参数区划 (16)2.4.4 地层及构造 (17)2.4.5 水文地质特征 (18)2.4.6 工程地质特征 (18)2.4.7 社会条件 (19)2.5线路方案 (19)2.5.1 既有(在建)线概况 (19)2.5.2 线路方案 (20)2.6运输组织 (20)2.6.1 车站分布 (20)2.6.2 运输组织模式及运营管理方式 (21)2.6.3 车流组织原则及列车运行径路 (21)2.6.4 各研究年度客货列车对数及需要通过能力 (22)2.6.5 设计能力及分期扩能措施 (23)2.7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24)2.7.1 相邻线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24)2.7.2 本线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25)2.8专用线各项技术设备的主要工程内容 (25)2.8.1 线路平面及纵断面 (25)2.8.2 轨道 (27)2.8.3 路基 (30)2.8.4 桥涵 (39)2.8.5 站场 (45)2.8.6 电气化 (56)2.8.7 机务设备 (62)2.8.8 车辆设备 (65)2.8.9 给水排水 (68)2.8.10 通信 (70)2.8.11 信号 (71)2.8.12 信息 (75)2.8.13 电力 (75)2.8.14 综合检测与维修 (78)2.8.15 站场房屋建筑 (78)2.9消防及安全监控 (83)2.9.1 室内消防设计 (83)2.9.2 建筑消防及灭火设施设置标准 (83)2.9.3 消防设计原则 (85)2.10 施工组织方案及建设工期 (86)2.11 管理机构及人员定编 (88)2.11.1 管理机构设置、管辖范围 (88)2.11.2 运输机构定员 (88)2.11.3 行政区划分 (88)2.11.3 调度区划分 (89)2.11.5 维修区间通道 (89)3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90)3.1主要物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90)3.2项目设计与施工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90)3.2.1 设计方面 (90)3.2.2 施工方面 (91)3.3项目运营过程中主要危险因素辨识与分析 (98)3.3.1 铁路运输事故的主要致因因素及主要事故隐患 (98)3.3.2 铁路技术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01)3.3.3 调车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 (104)3.3.4 铁路通信、信号系统危险、有害因素 (106)3.3.5 铁路各部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06)3.3.6 火灾危害 (110)3.3.7 坍塌危害 (111)3.3.8 车辆伤害 (111)3.3.9 机械伤害 (112)3.3.10 电气伤害 (113)3.3.11 高处坠落 (113)3.3.12 物体打击 (114)3.3.13 灼烫 (114)3.3.14 起重伤害 (114)3.3.15 锅炉爆炸 (115)3.4项目运营过程中主要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116)3.4.1 噪声危害 (116)3.4.2 振动危害 (116)3.4.3 粉尘危害 (116)3.4.4 高低温危害 (116)3.4.5 电磁辐射 (117)3.5安全管理方面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117)3.6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方面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119)3.6.1 自然环境 (119)3.6.4 社会环境 (120)3.7重大危险源辨识 (121)4 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 (123)4.1评价单元的划分 (123)4.2评价方法的确定 (123)4.3评价方法简介 (124)4.3.1 安全检查表法 (124)4.3.2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 (124)4.3.3 事故树分析法 (126)4.3.4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 (126)5 定性定量安全评价 (128)5.1政策符合性单元 (128)5.1.1 单元概述 (128)5.1.2 安全检查表法 (128)5.1.3 单元小结 (129)5.2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 (129)5.2.1 安全检查表评价 (129)5.2.2 单元小结 (131)5.3线路、轨道、车辆及站场单元 (132)5.3.1 安全检查表评价 (132)5.3.2 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 (136)5.3.3 单元小结 (139)5.4电气设施单元 (139)5.4.1 预先危险性分析 (139)5.4.2 电击事故树分析 (141)5.4.3 单元小结 (145)5.5给排水及消防单元 (145)5.5.1 安全检查表评价 (145)5.5.2 单元小结 (147)5.6通信、信号单元 (147)5.6.1 安全检查表评价 (147)5.6.2 单元小结 (149)5.7采暖通风单元 (150)5.7.1 预先危险性分析 (150)5.7.2 单元评价小结 (151)5.8职业卫生评价单元 (151)5.8.1 噪声危险性评价 (151)5.8.2 振动危险性评价 (152)5.8.3 粉尘危险性评价 (154)5.8.4 高低温危害评价 (155)5.8.5 单元小结 (156)5.9施工单元 (157)5.9.1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 (157)5.9.2 单元小结 (158)6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及其借鉴意义 (159)6.1典型事故案例 (159)6.1.1 滨北线1309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159)6.1.2 辽宁鞍钢矿山公司大弧山铁矿列车相撞事故分析 (160)6.1.3 宝成线黄牛铺站调车车辆溜逸一般事故 (162)6.2事故案例的借鉴及警示意义 (162)7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165)7.1可研中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165)7.1.2 施工阶段安全对策措施 (165)7.1.2 开通运营后安全对策措施 (167)7.2本报告补充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168)7.2.1 施工阶段安全对策措施 (168)7.2.2 铁路设施设置方面安全对策措施 (172)7.2.3 预防各类伤害事故安全对策措施 (176)7.2.4 信号、联锁、闭塞的设计、施工及模拟试验安全对策措施 (182)7.2.5 职业卫生安全对策措施 (186)7.2.6 安全管理安全对策措施 (187)7.2.7 应急救援预案及预案管理安全对策措施 (190)7.2.8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建议 (193)7.2.9 新法律法规标准贯彻实施方面的对策措施 (194)8 安全预评价结论 (195)8.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及受控程度 (195)8.2各单元评价结论 (195)8.3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196)8.4评价结论 (197)附件 (198)附图 (198)1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1.1 法律、行政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02]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1994]第28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6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2011]第52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国家主席令[1990]第32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7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主席令[1997]第88号)(8)《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2007]第69号)(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家主席令[2011]第46号)(10)《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1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1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1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15)《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16)《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30号)(17)《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1号)1.1.2 地方法规(1)《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2005年5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代会通过)(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通知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10〕89号)(3)《内蒙自治区企业建设项目劳动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使用办法》(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令第26号)1.1.3 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令第36号)(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0号)(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40号)(5)《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7)《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8)《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2007]29号)(9)《铁路消防管理办法》(铁公安[2009]95号)(10)《专用铁路管理办法》(铁运[1995]107号)(11)《铁路货物运输规程》(铁运[1991]40号)(12)《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管理办法》(铁运[1995]107号)(13)《铁路工程建设设计暂行规定》(铁建函[1996]431号)(14)《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令第92号)(15)《劳动保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号)1.1.4 国家标准(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1993)(2)《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 4387-2008)(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9)(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8)《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2009年版)(9)《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93)(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12)《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 50091-2006)(13)《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 50090-2006)(1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15)《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1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1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19)《消防安全标志》(GB 13495-1992)(2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 15630-1995)(21)《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2008)(22)《安全色》(GB 2893-2008)(2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1995)(24)《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2-2008)(2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26)《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 13955-2005)(27)《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2006)(28)《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2008)(29)《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 65-83)1.1.5 行业标准(1)《安全评价通则》(AQ 8001-2007)(2)《安全预评价导则》(AQ 8002-2007)(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4)《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 10063-2007)(5)《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7)(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附图A、B、C、D)》(DGJ 08-37-2002)(7)《铁路机务设备设计规范》(TB 10004-2008)(8)《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01)(9)《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范》(TB 10027-2001)(10)《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2005)(11)《铁路电力设计规范》(TB 10008-2006)(12)《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 10082-2005)(13)《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 10002.1-2005)(14)《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3-2005)(15)《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4-2005)(16)《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 10002.5-2005)(17)《铁路货车车辆设备设计规范》(TB 10031-2000)(18)《铁路房屋暖通空调设计标准》(TB 10056-1998)(19)《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 60-2004)(20)《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TB 10010-1998)(21)《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TB 10501-98)(22)《铁路运输通信设计规范》(TB 10006-2005)(23)《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试行)(TB 10081-2002)(24)《铁路光(电)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TB 10026-2000)(25)《铁路信号设计规范》(TB 10007-2006)(26)《铁路房屋建筑设计规范》(TB 10011-1998)(27)《高压/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选用导则》(DL/T537-2007)1.1.6 相关文件及资料(1)《***公司***煤矿专用线可行性研究报告》;(2)《***公司***煤矿专用线安全预评价合同》。

安泽永鑫项目前期项目策划

安泽永鑫项目前期项目策划

安泽永鑫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120万吨/年焦化化产工程前期策划书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第三分公司安泽永鑫煤焦化项目部2011年9月3日目录1 项目工程概况 (8)2 项目组织机构及职责 (8)2.1组织机构图 (8)2.2岗位职责 (8)3 项目管理目标 (12)3.1质量目标 (12)3.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12)3.3环境目标 (12)3.4工期目标 (12)3.5成本目标 (12)4 文件的配置 (13)4.1 法律法规清单 (13)4.2 规程规清单 (13)4.3 受控文件清单 (13)4.4 行政文件清单 (13)4.5 图纸清单 (13)4.6 合同清单 (13)4.7 施工记录及验收记录清单 (13)5 工程进度安排 (16)5.1 里程碑计划 (16)5.2 总体进度计划 (16)6 人力资源管理 (17)6.1 人力资源需求计划 (17)6.2培训计划 (17)7 设施管理 (17)7.1 临时设施规划 (17)7.2临时设施预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临时设施验收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临时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临时用电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7.6施工现场给排水设计布置 (35)8物资需求计划 (35)8.1临时设施材料计划 (35)8.2临时用电材料计划 (35)8.3施工供水排水材料计划 (35)8.4办公用品计划 (35)8.5消防设备用料计划 (35)8.6安全防护用品及劳动保护用品计划 (35)8.7文明施工用料计划 (35)8.8 技术措施材料计划 (35)8.9 监视测量装置使用计划 (35)8.10 季节性施工用材料计划 (35)8.11防洪物资使用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焦化项目环评报告

焦化项目环评报告

焦化项目环评报告一、项目概况本报告针对焦化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该项目位于市XX镇,距离市中心和居民区较远,总投资额约XX亿元,占地面积约XX公顷。

项目拟建一座焦炉和相应的配套设施,主要生产炼焦煤和焦炉气,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为X年。

二、环境基线调查我们在项目选址周边范围内进行了环境基线调查,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和噪声环境等方面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项目选址周边区域目前环境状况良好,无重点污染源,大气、水质和土壤均处于良好状态。

附近有几个居民区,居民数量相对较少,且距离项目较远,项目建设和运营对居民的影响较小。

附近还有一些农田和自然保护区,但距离项目较远,且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三、环境影响评价综合考虑项目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对以下几个环境因素进行了评价:1.大气环境:焦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烟和气体排放,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根据项目设计和运营方案,我们采用了先进的脱硫、除尘和氮氧化物减排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大气排放的污染物浓度。

预计项目运营期间,大气质量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2.水环境:焦炉生产过程中的废水主要包括冷凝水、沉淀水和洗滤水等。

项目设计中包括了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经过处理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不会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3.土壤环境:项目建设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土方工程,但我们采取了合理的土壤保护措施,包括土壤覆盖、植被恢复和渗透控制等,确保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破坏。

4.生态环境: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包括建立生态廊道、植被恢复和采取生态恢复补偿措施等,以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5.噪声环境:焦化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声,为了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我们将采取噪声隔离设施、减少噪声源等措施,确保项目运营期间噪声水平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噪声标准。

四、环境管理措施为了确保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我们将采取以下环境管理措施:1.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4万吨年绿色环保高等级子午胎炭黑工程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4万吨年绿色环保高等级子午胎炭黑工程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三、工程分析山西鑫升焦化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3月,是一家集洗煤、焦化、发电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企业,焦化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洗煤、炼焦、煤气净化工程以及相应的公用和辅助设施,焦化规模为60万吨/年机焦,焦炉采用SCD43-02型侧装捣固炼焦炉(双联下喷单热式);化产工段包括冷凝鼓风工段、脱硫工段、硫铵工段、洗脱苯工段等。

洗煤规模为年入洗原煤100万吨,工艺为重介---尾煤浮选工艺;发电工程为2×3000KW自备节能环保工程,设2台20 t/h矸石锅炉(一备一用)、1台20 t/h煤气锅炉。

以上项目均已经竣工验收。

2008年,山西鑫升焦化有限公司为延长产业链,积极响应市场需求,计划建设4万吨/年绿色环保高等子午胎炭黑工程,运城市经济委员会运经投发﹝2008﹞32号《关于山西鑫升焦化有限公司4万吨/年绿色环保高等级子午胎炭黑工程技改项目备案的通知》对项目进行了备案。

3.1与炭黑项目有关的焦化及发电项目概况与本炭黑项目相关的有:⑴炭黑工程上马后,设置一台35t/h的尾气锅炉产生蒸汽发电,发电工程原2台20 t/h矸石锅炉(一备一用)和1台20 t/h煤气锅炉停用。

矸石将外售给山西振兴集团,具体见外售协议。

电站煤气锅炉的煤气将全部用于炭黑生产用燃料;⑵本项目不单独设置发电机组,将尾气锅炉产生的蒸汽直接接入原发电工程2×3000KW发电机组;⑶本炭黑项目不再增设污水处理设施,原料油脱水及生活污水将依托于原焦化公司污水处理设施,焦化公司建有A2/O2污水处理设施,该设施处理能力为45t/h。

3.2炭黑项目概况3.2.1炭黑项目名称、建设地点⑴项目名称山西鑫升焦化集团有限公司4万吨/年绿色环保高等级子午胎炭黑工程技改项目⑵建设地点建设地点位于山西鑫升焦化集团有限公司东南方位处。

山西鑫升焦化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河津市赵家庄乡樊家庄工业园区。

南距河津市约3.8公里,东距樊家庄村约1.05公里。

3.2.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单炉能力为2万吨/年炭黑生产线共2条,共计4万吨/年。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五鑫煤化有限责任新建入洗原煤万洗煤监测报告ifwindo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五鑫煤化有限责任新建入洗原煤万洗煤监测报告ifwindo环评报告
一、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保德县五鑫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年入洗原煤 180 万吨洗煤项目,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保
德县桥头镇刘家洼村东 500m 处。本项目原煤储场和产品储场与已有的 180 万吨/年选煤项目共用, 主洗车间及煤泥水设施位于五鑫公司厂区内二平台北端,占地 20198m2。建设规模为新建两条 90 万吨/年跳汰+浮选洗煤生产线及其配套煤泥水处理设施。项目总投资 17686.85 万元,其中环 保投资 152 万元。
供热系统
厂房不采暖
场内道路
道路面宽 5m,长 1550m;
储 原煤贮存
运 工
精煤贮存
程 中煤贮存
原煤堆场占地 10955m2,堆高 7m,容量 33000t 精煤堆场占地 6000m2,堆高 7m,容量 22000t
中煤堆场占地 1500m2,容量 5000t
煤泥贮存
煤泥堆场占地面积 800m2,容量约 1600t
浮选系统
压滤机
煤泥水 2 台 NG-30 耙式浓缩机(一用一备);2 台 HMZGF600/2000-U 型尾
系统
煤压滤机,循环水池 1 个,容积为 2000m³
辅 机修车间 负责选煤厂机械、电气设备的中、小修任务,占地面积 200m2
助 煤样、化验 承担选煤厂各类检查煤样、化验煤样的缩制,化验室承担日常煤
测 晋环发【2015】60 号违法项目清理整改通知 依 据 山西德新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保德县五鑫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年入洗原煤 180 万吨洗煤
项目》(2016.8)
保德县环境保护局保环函【2016】69 号关于《保德县五鑫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年入洗原煤
180 万吨洗煤项目》的批复(2016.10.19)
表 1、项目基本情况

铁路专用线安全评价报告

铁路专用线安全评价报告

铁路专用线安全评价报告第三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本项目XX站为京广线四等中间站,有到发线5条(含正线),存车线1条,站房设在上行方向左侧,车站北端站房同侧设小型货场1座,车站至货场联络线长约1.5km,货场共有各种站线11条,其中货物线6条、调车线3条及工务线1条。

货场至厂区专用线长约1.43 km,企业站按设计要求,设装卸线3股:萤石干粉装车线、XXXX装车线及氢氧化铝卸货线以及氟硅酸卸货线,装卸线有效长分别为168m 210m 96m>企业站通过铁路运输的危险化学品有:氢氧化铝、硫酸、纯碱、XXXX氟硅酸(钠),全年铁路运输总量为351440t。

根据铁路专用线可研报告和通过对本项目建设地点的实际勘查,我们认为本项目铁路专用线存在如下危险有害因素:机车车辆伤害、机车车辆冲突脱轨危险、酸碱化学物质灼烫、坍塌、物体打击、触电、高处坠落、粉尘危害、中毒、噪声等,具体分析如下:3.1化学物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本项目铁路专用线在运输、装卸过程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硫酸、发烟硫酸、氟硅酸、氟硅酸钠和XXXX上述物质的危险特性基本情况见表3-1 o表3-1危险物质的种类及危险特性上述各物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分别见表3-2〜表3-6 3.1.1硫酸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表3-2硫酸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3.1.2发烟硫酸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表3-3发烟硫酸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3.1.3氟硅酸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表3-4氟硅酸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3.1.4氟硅酸钠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表3-5氟硅酸钠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3.1.5 XXXX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表3-6 XXXX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3.2铁路机车车辆伤害危险分析本项目在铁路线上作业的人员或行人因安全思想不牢、违章抢道、走道心、钻车底、违章跳车、爬车、避让不及、下道不及时、作业防护不到位、作业中不加保护措施、线路上作业不设防护或防护不到位等原因,将引发机车撞、轧、挤、压惯性而造成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铁路山西永鑫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铁路专用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项目概况1.1 项目地理位置及建设意义项目位于山西省安泽县境内,包括府城镇、和川镇和唐城镇,自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安泽站西端引出,沿蔺河北上,止于安泽县唐城煤焦化工业园区。

正线长度24.368km,安泽站至桃曲线路所疏解线长度为4.007km。

工程建设对于支撑山西永鑫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发展、节约运输成本,对于促进唐城煤焦化工业园区相关产业发展壮大、拉动安泽县经济发展,对于促进沿线煤炭资源开发,对支撑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煤碳来源、提高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集约化运输,扩大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对腹地辐射影响力,对于完善区域路网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主要工程内容(1)路基区间路基长9.528km,占线路总长度33.6%。

路基工点类型主要有:边坡防护路基、高路堤、陡坡路基、浸水路基、深路堑、顺层路堑、膨胀土路基、黄土路基和危岩落石路基。

(2)站场新建、改建车站各1 座。

其中,安泽站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的中间站,同时也是本工程的接轨站,唐城站为终点站。

(3)桥涵正线新建双线中桥0.029km/1座,单线特大桥1.829km/3座,单线大中桥2.029km/10座,框架6397m2/3座、涵洞2249.4m/66座,桥梁占比13.7%,小桥涵占比(扣除桥隧长)4.16座/km。

桥梁、涵洞设计洪水频率均为1/100。

(4)隧道新建隧道8座,总长度为7975m,占线路总长度28.1%,均为单线隧道。

全线最长隧道为李恒河隧道,长3990m。

(4)工程土石方总量土石方总量为657.28×104m3,其中填方257.73×104m3,挖方399.55×104m3(含取土12.47×104m3),工程设计中经土石方调配后,挖方中利用245.26×104m3,弃土141.82×104m3。

(5)工程占地类型及数量全线总占地面积为206.86hm2,其中永久占地147.5hm2,临时站地共59.36hm2。

占用土地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工矿仓储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土地。

工程用地类型及数量见表1-1。

表1-1 工程征地数量表单位:hm2(6)工程总投资及施工工期本工程计划施工总工期36个月。

由山西永鑫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建设。

工程设计概算总额为185040.38万元,技术经济指标为6304.09万元/正线公里。

2 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2.1生态环境(1)环境保护目标按照《临汾市生态功能区划》和《安泽生态功能区划》,工程沿线的生态功能区属Ⅰ类西部山地森林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中的Ⅰ-1沁西水源涵养与物种保护生态功能小区,及Ⅱ中部河谷沟川湿地保护、生态农业与人居保障生态功能区中的Ⅱ-1县城北沁河河谷水源地保护与农林产品提供生态功能小区。

(2)环境现状1)植物资源项目区主要为针阔叶混交林、灌木林、低覆盖度草地和栽培植被。

针叶林以油松、辽东栎和侧柏为主,阔叶林以山桃、杨树林、刺槐林为主;灌木林以胡枝子、针茅、狗尾草为主;低覆盖度草地以蒲公英、连翘和狗尾草为主;栽培植被主要有核桃、桑树等,农作物以玉米、谷子等杂粮为主。

评价范围内没有发现国家保护的古树名木。

2)动物资源铁路两侧广泛分布的陆生动物多为常见科属及畜禽类,林地范围内主要分布常见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铁路沿线无珍稀动物栖息地、繁殖地和迁徙地,不涉及国家重点保护物种。

3)土地利用现状安泽县土地总面积1967km2,其中林地面积最大,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0.31%。

(3)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措施1)植物资源各类植被被占用的面积为123.56hm2,损失的生物量达4121.33t/a,约占评价区总生物量的1.52%,属于可接受水平。

2)动物资源工程实施对沿线动物资源基本无影响。

3)土地资源全线共占用土地206.86hm2,其中永久占地147.5hm2;工程永久性占用耕地33.3hm2,将导致粮食减产179.82t/a,占区域粮食总量的0.35%;本线拟征土地符合总体规划,并做到合理、节约、集约用地。

2.2声环境(1)环境保护目标工程沿线共分布噪声敏感点20处,均为村庄,无学校、医院等特殊敏感点,噪声源以社会生活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为主,其中4处敏感点位于在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两侧区域,2处分布在唐城站煤炭、焦炭集运站周围。

(2)环境现状1)新建铁路两侧敏感点评价范围内不受公路交通影响的敏感点9处,其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38.5-51.5dBA、36.1-44.0dBA。

各敏感点昼、夜间噪声现状等效声级均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的昼间60dBA、夜间50dBA标准要求。

评价范围内受公路交通影响的敏感点9处,其测点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38.9-65.3dBA、35.6-48.9dBA。

其中,东上县村、西上县村、议宁村二队1这3处敏感点的各1个测点受公路交通影响,昼间等效声级超过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之昼间60dBA的标准,超标量为1.7 dBA、1.8 dBA、5.3dBA,超标率16.7%;其余各敏感点昼、夜间噪声现状等效声级均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的昼间60dBA、夜间50dBA标准要求。

2)受在建铁路影响的敏感点全线18处噪声敏感点位于在建山西中南部铁路两侧评价范围内的有4处,现状主要受社会生活和公路交通噪声影响,工程建成运营后将对线路两侧敏感点声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3)唐城站煤炭、焦炭集运站周围的敏感点集运站周围的2处敏感点声环境与议宁村二队1的声环境较为相似,仅受社会生活影响,昼、夜噪声等效声级为50.1dBA、42.2dBA,均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的昼间60dBA、夜间50dBA标准要求。

(3)预测分析1)铁路边界沿线18处敏感点的铁路边界噪声等效声级近期昼间为48.5-63.9dBA、夜间为46.9-64.0dBA,分别较现状昼间增加1.5-21.8dBA、夜间增加6.6-27.9dBA。

铁路边界处的18处敏感点均满足过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昼间70dBA、夜间70dBA 标准要求。

2)功能区内①过渡区,即4b类区沿线路段4b类区内有噪声敏感点16处,测点近期昼间噪声等效声级为47.2-62.5dBA、夜间为45.0-62.5dBA,分别较现状昼间增加0.5-18.9dBA、夜间增加2.8-25.4dBA。

其中,1处敏感点夜间等效声级超过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b类区之夜间60dBA的标准,超标量2.5dBA,超标率6.3%;其余敏感点均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b类区昼间70dBA、夜间60dBA标准要求。

②2类区沿线路段2类区内有噪声敏感点17处,测点近期昼间噪声等效声级为41.9-65.3dBA、夜间为40.5-61.5dBA,分别较现状昼间增加0.1-21.0dBA、夜间增加0.6-24.5dBA。

其中,4处敏感点昼间等效声级超过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之昼间60dBA的标准,超标量1.6-5.3dBA,超标率23.5%;11处敏感点夜间等效声级超过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之夜间50dBA的标准,超标量0.3-11.5dBA,超标率64.7%;其余敏感点均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昼间60dBA、夜间50dBA标准要求。

(4)措施1)合理规划线路两侧用地发展工程主要位于农村及乡镇边缘地区,沿线分布有多处村庄,评价建议当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参考本报告提出的噪声防护距离,合理制定铁路沿线的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部门制定规划时,严禁在距铁路外轨中心线30m以内建设居民住宅、学校等噪声敏感建筑物,距铁路外轨中心线30m-131m范围内不宜规划建设居民住宅、学校等噪声敏感建筑物。

同时,应加强建筑布局和隔声设计,保证敏感建筑室内声环境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2)对超标敏感点采取相应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全线敏感点共设置声屏障8处,长度1680m;设置隔声窗6处,面积650m2;设置隔声墙2处,长度1050m。

全线噪声防护投资844.15万元,2.3环境振动(1)环境保护目标新建铁路两侧评价范围内共有振动敏感点16处,均为村庄,其中,中桃曲、上桃曲2共2处敏感点位于在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两侧,其余14处敏感点不涉及既有铁路。

(2)环境现状全线16处振动敏感点现状环境振动影响主要来自道路交通以及人群活动等产生的各种无规振动。

环境振动现状值昼间为56.2-63.1dB、夜间为53.2-59.9dB,昼、夜间均满足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居民、文教区”昼间70dB、夜间67dB标准要求。

(3)预测分析近期(2020年)拟建铁路边界30m处及距铁路外轨中心线30m外敏感点,室外环境振动源主要为列车运行振动,环境振动预测值在67.6-79.8dB之间,均可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中“铁路干线两侧”昼、夜80dB标准限值要求。

新建铁路两侧敏感点振动预测值昼、夜间分别较现状增加6.7-19.9dB、7.9-21.6dB。

分布于在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两侧的中桃曲、上桃曲2两处敏感点,昼、夜室外环境振动预测值在66.8-76.6dB之间,与本工程共同产生的振动预测值在67.4-76.7dB,均可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中“铁路干线两侧”昼、夜80dB标准限值要求。

(4)措施1)城市规划与管理措施铁路噪声影响范围较振动影响大,只要满足噪声防护距离一般也能满足振动的防护距离,建议地方规划部门按照评价中提出的噪声防护距离、振动达标距离对铁路两侧的土地进行规划。

2)机车车辆选型车辆减振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在构造方面采取减振措施,主要方法有:转向架上的减振措施;减轻一、二级悬挂系统质量;采用盘式制动等措施。

二是降低车辆的轴重。

建议优先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结构优良的车辆。

3)轨道结构减振轨道结构对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振动有很大影响,无缝线路较有缝线路振动强度约低3.0dB,有碴道床较无碴道床振动源强约低3.0 dB。

工程采取了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减小了振动强度。

4)运营管理措施如定期对钢轨进行打磨等,保持钢轨顶面平顺、光滑;对车轮定期进行铣、镟,减少车轮与钢轨撞击出现扁疤等,使道床、扣件、轨枕、钢轨等各项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有效地增大振动传播途径的阻力,增强振动传播过程的阻尼作用,降低振动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