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铁路

合集下载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题库(附答案)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题库(附答案)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题库(附答案)单选题(共200题)1、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保证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效性,每日至少应有()的采样时间。

A.20hB.18hC.16hD.12h【答案】 A2、当采用数值解模型时,宜采用()核定模型参数。

A.类比法B.模型率定法C.经验公式D.现场实测【答案】 B3、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风电厂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调查的内容不包括()。

A.工程占地情况B.工程影响区域内的水利设施状况C.工程影响区域内的农作物耕作制度D.工程影响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现状【答案】 C4、()是指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传染性、毒性及其他相关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共分五类,并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A.医疗废物B.生活垃圾C.工业固体废物D.危险废物【答案】 A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中,应纳入污水排放量统计的是()。

A.循环水排水B.间接冷却水排水C.含热量大的冷却水排水D.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答案】 C6、(2018年)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水煤浆的锅炉参照燃油锅炉控制要求执行B.燃气锅炉规定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及其化合物的排放浓度限值C.省级人民政府可以规定本辖区内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域范围、时间D.新建锅炉房的烟囱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周围建筑物5m以上【答案】 C7、环境监测方案中的监测计划一般不应包括()。

A.监测井点布置B.取样深度C.监测的水质项目D.监测次数【答案】 D8、下列有关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叙述错误的是()。

A.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依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B.工厂、港口、施工工地、铁路站场等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为评价范围C.城市道路、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和水运线路等建设项目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m以内为评价范围D.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m 以内为评价范围【答案】 D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划分是结合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单选题(共30题)1、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属于()建设项目。

A.一类或二类B.一类C.三类D.二类【答案】 B2、只需预测小时最大浓度贡献值的污染源类别有()。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C.削减污染源D.以新带老污染源【答案】 B3、某三级评价项目,一般情况下,其河流水质调查应()。

A.至少在枯水期B.只在枯水期C.只在平水期D.只在丰水期【答案】 B4、对于建设项目包含多个呈现点声源性质的情况下,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点布置在(),靠近声源测量点密度应()距离声源源点远的测点密度。

A.整个评价范围高于B.声源周围高于C.整个评价范围低于D.声源周围低于【答案】 B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属于新建铁路项目声环境现状评价内容。

A.拟建铁路噪声源特性分析B.拟建铁路边界噪声达标情况C.拟建铁路两侧敏感目标处现状噪声达标情况D.拟建铁路两侧4b类声环境功能区达标情况【答案】 A6、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一般分为三级,其中一级为(),二级为一般评价,三级为简要评价。

A.详细评价B.具体评价C.分类评价D.特殊评价【答案】 A7、(2019年真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大气环境风险范围确定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环境风险一级评价范围为距建设项目边界一般不低于5km的区域B.大气环境风险二级评价范围为距离源点不低于5km的区域C.大气环境风险二级评价范围为距建设项目边界不低于3km的区域D.大气环境风险三级评价范围为距离源点不低于3km的区域【答案】 A8、某企业外排含有铜,镉污染物的废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污染物采样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2023年-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某扩建的大型项目,其所在功能区是工业区,项目扩建前后噪声级增加4dB(A),其声环境评价工作应按()开展工作。

A.一级评价B.二级评价C.三级评价D.四级评价【答案】 B2、对于一个地面水环境一级评价项目,其排水量为30000mA.1.5~3.5kmB.1~2.5kmC.1.0~2.0kmD.2.0~4.0km【答案】 B3、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关于环境噪声监测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B.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城市区域噪声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C.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D.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区域噪声监测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4、某排放氯化氢的排气筒高度为30m,距其190m处有一高50m的办公楼。

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氯化氢排放速率限值应是()。

(注:30m和50m排气筒对应的氯化氢排放速率限值分别为1.40kg/h和3.80kg/h)A.0.70kg/hB.1.40kg/hC.2.60kg/hD.3.80kg/h【答案】 A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户外声传播过程中,与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无关的因素是()。

A.大气温度、湿度B.声传播距离C.声波频率D.声源源强【答案】 D6、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某河流如需符合Ⅳ类地表水质量标准,其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周平均最大温升和温降分别是()。

A.≤1℃和≤3℃B.≤1℃和≤2℃C.≤2℃和≤1℃D.≤2℃和≤3℃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应急培训计划B.紧急救援站设计C.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D.人员紧急撤离、疏散,应急剂量控制、撤离组织计划【答案】 B8、对于污水第一类污染物,一律在()排放口采样。

2022年-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2年-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2年-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50题)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现状调查时,在()情况下,应做专题调查。

A.项目投资额较大时B.项目评价范围较大时C.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时D.项目评价等级大于二级以上时【答案】 C2、()主要污染物的选择标准,应结合污染物毒性、污染物排放量及环境质量标准限值综合判定。

A.正常工况下B.非正常工况下C.正常排放下D.非正常排放下【答案】 C3、下列不属于工程分析方法的是()。

A.矩阵法B.类比分析法C.实测法D.物料平衡计算法【答案】 A4、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不属于验收调查中工程调查内容的是()。

A.工程运行状况B.工程沿线状况C.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D.工程投入试运行的时间【答案】 B5、《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不适用于()废物的处置。

A.氰化物溶液B.放射性C.卤化物溶剂D.硝酸【答案】 B6、下列关于三级评价项目大气质量现状监测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监测点不少于3个B.可做一期不利季节的监测C.每期监测时间至少5天D.如果评价范围内有近3年的监测资料,且监测数据满足有关规定,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答案】 B7、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样采集后需自然沉降(),取上层非沉降部分按规定方法进行分析。

A.40minB.30minC.20minD.10min【答案】 B8、对于新建工程,当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噪声源且声级(),噪声现状测量点可以大幅度减少或不设测量点。

A.≤50dB(A)B.<30dB(A)C.<40dB(A)D.<50dB(A)【答案】 D9、某高速公路项目工程途径自然保护区,工程占地18km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 A1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不包括()。

A.总银C.总锌D.总铅【答案】 C11、某新建高速公路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经计算距高速公路中心线150m和360m处夜间噪声贡献值分别为55 dB(A)和50 dB(A)。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高速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工程分析的重点是()。

A.环境质量现状调查B.工程总投资情况C.项目所处地理位置D.工程挖填土石方平衡情况【答案】 D2、《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中规定,测量时背景噪声应比铁路噪声低()(A)dB以上,若两者声级差值小于该值,需进行修正。

A.8B.10C.12D.15【答案】 B3、(2018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情景组合中,应确定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为重点防渗区的是()。

A.污染物为重金属+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强”+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为“易”B.污染物为重金属+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为“难”C.污染物为氨氮+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弱”+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为“难”D.污染物为氨氮+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强”+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为“易”【答案】 B4、(2017年)下列炉窑中,污染物排放适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

A.电石炉B.炼钢电炉C.生活垃圾焚烧炉D.铅冶炼焙烧炉【答案】 A5、下列噪声源环境噪声排放,不适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是()。

A.学校变配电房B.城市垃圾转运站C.医院制冷机房D.居民区超市【答案】 D6、下列关于跨行业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B.《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专项排放标准C.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D.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有时可交叉执行【答案】 D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说法正确的是()。

A.优先选用先进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成熟的技术方法,慎用处于研究阶段尚没有定论的方法B.优先选用成熟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慎用处于研究阶段尚没有定论的方法C.优先选用先进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处于研究阶段的技术方法,慎用有争议的方法D.优先选用成熟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科学研究阶段的技术方法,慎用有争议的方法【答案】 B8、累计百分声级用于评价测量时间段内噪声强度时间统计分布特征的指标,指占测量时间段一定比例的累积时间内A声级的最小值,下列选项中相当于噪声的平均本底值的是()。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45题)1、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可选在()。

A.农业保护区B.山谷型填埋场C.供水远景规划区D.矿产资源储备区【答案】 B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中,对最大地面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叠加影响。

A.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B.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C.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D.预测值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答案】 D3、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排放速率标准分级,错误的是()。

A.一类区禁止新建、扩建污染源B.一类区现有污染源改建时执行现有污染源一级标准C.二类区新污染源执行新污染源二级标准D.二类区现有污染源改建时执行现有污染源二级标准【答案】 D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建设项目类别划分依据不包括()A.环境影响程度B.行业特征C.工艺特点D.规模大小【答案】 A5、下列关于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污染物排放标准都是分类别的,分别对应于相应的环境功能区,处在高功能区的污染源执行严格的排放限制,反之,则相反B.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以区域为依据的C.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级别与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不一定一一对应D.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级别与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一一对应【答案】 C6、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跟踪评价计划主要包括的内容是()。

A.总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和教训B.提出调查和分析规划优化调整建议、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环境管控要求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落实情况和执行效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明确分析和评价不良生态环境影响预防和减缓措施有效性的监测要求和评价准则C.明确需重点调查、监测、评价的资源生态环境要素,提出具体监测计划及评价指标,以及相应的监测点位、频次、周期D.提出规划实施对区域环境质量、生态功能、资源利用等的阶段性综合影响,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和环境管控要求的执行效果,后续规划实施调整建议等跟踪评价结论的内容和要求【答案】 A7、()提供了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质的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2.4-1995声环境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Noise Impact Assessment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制定本标准。

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1.1主题内容本导则规定了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

1.2 1.2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其它建设项目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应参照执行。

本导则的基本任务是评价建设项目引起的志环境的变化,并提出各种噪声防治对策,把噪声污染降低到现行标准允许的水平,为建设项目优化选址和合理布局以及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2引用标准GB 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9660-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 12525-90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 12523-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348-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J 87-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HJ/T 2.1-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33术语、符号3.1 3.1术语噪声指人们不需要的频率在20~20000Hz范围内的可听声。

3.2 3.2符号见表1。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5-11-28 批准1996-07-01实施44一般规定4.1 4.1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

图1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4.2 4.2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基本原则4.2.1 4.2.1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1)按投资额划分建设项目规模(大、中、小型建设项目);(2)噪声源种类及数量;(3)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4)建设项目噪声有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

4.2.2 4.2.2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噪声评价工作等级一般分为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为:4.4.2.1 对于大、中型建设项目,属于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或受噪声影响的范围内有适用于GB3096——93规定的0类标准及以上的需要特别安静的地区,以及对噪声有限制的保护区等噪声敏感目标;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显著增高(噪声级增高量达3~5dBA或以上)或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的情况,应按一级评价进行工作。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2.4-1995声环境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Noise Impact Assessment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制定本标准。

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1.1主题内容本导则规定了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

1.2 1.2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其它建设项目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应参照执行。

本导则的基本任务是评价建设项目引起的志环境的变化,并提出各种噪声防治对策,把噪声污染降低到现行标准允许的水平,为建设项目优化选址和合理布局以及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2引用标准GB 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9660-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 12525-90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 12523-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348-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J 87-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HJ/T 2.1-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33术语、符号3.1 3.1术语噪声指人们不需要的频率在20~20000Hz范围内的可听声。

3.2 3.2符号见表1。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5-11-28 批准1996-07-01实施44一般规定4.1 4.1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

图1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4.2 4.2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基本原则4.2.1 4.2.1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1)按投资额划分建设项目规模(大、中、小型建设项目);(2)噪声源种类及数量;(3)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4)建设项目噪声有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

4.2.2 4.2.2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噪声评价工作等级一般分为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为:4.4.2.1 对于大、中型建设项目,属于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或受噪声影响的范围内有适用于GB3096——93规定的0类标准及以上的需要特别安静的地区,以及对噪声有限制的保护区等噪声敏感目标;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显著增高(噪声级增高量达3~5dBA或以上)或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的情况,应按一级评价进行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铁路》
编制说明
一、制定本标准的必要性及编制技术依据
(一)必要性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铁路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以来,各评价单位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已逐步走向成熟,至2005 年,我国铁路通车里程已达7 万余公里,环境影响评价为铁路建设和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4 年国务院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 年,全路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 万公里,建成在我国交通运输中起骨干作用的大能力铁路通道,形成快速客运网络、重载煤炭运输网络和快速集装箱运输网络。

我国将迎来铁路建设跨越式大发展时期,规划建设的铁路将体现高速、重载的特点,且建设周期短,现有的粗放型环评技术条件已不能适应铁路大发展的需求。

为反映近十几年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新的发展成果以及国家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铁路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求,2005 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将铁路建设项目环评技术导则纳入统一的行业标准,在“关于下达2005 年第三批国家环境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环办[2005]61 号)中下达了工作计划,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四院”)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铁路》。

(二)编制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 号)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4 号“关于公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通知”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声环境》(HJ/T 2.1~2.4)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
8、《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 10.3)
9、相关环境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三)编制原则
本标准根据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管理要求、原则和技术标准,结合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进行了适当的转化,突出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增强了标准的可操作性。

二、本标准列入计划的年度及下达计划文件号
原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环办[2005]61 号“关于下达2005 年第三批国家环境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

三、标准主要技术内容说明
(一)标准的组成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内容、要求和方法;标准共分14 章,主要内容包括:术语和定义,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生态、声、振动、地表水、大气、电磁、固体废物、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及公众参与,另有6 个附录。

(二)编制本导则采用的主要技术依据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第18号令)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声环境》(HJ/T 2.1~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 10.3)
《关于加强铁路噪声污染防治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1]108号)
《铁路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TB 10504-2007)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铁计[1995]84号)
(三)术语和定义
1、铁路建设项目包括各类新建铁路、改建铁路、铁路枢纽(单独立项或单独编制文件),单独立项或单独编制文件的铁路特大桥、铁路客站、铁路货场、集装箱中心站、焊轨基地等工程建设项目。

2、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4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对“环境敏感区”进行定义。

(四)一般规定
本章对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原则进行了规定。

1、环评涉及的工程方案: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会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如线路走向、站址、污水排放口等,影响评价可以贯通方案为主,兼顾其他比较方案;若比较方案是同精度研究或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时,则应进行全面的影响评价。

2、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在执行我国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兼顾国际金融组织的技术要求,其相关规定参照原国家环保局、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文件《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监[1993]324号)。

3、环保措施: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应以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为目的,工程方案应是综合的、多方面的,并经分析论证后,提出推荐方案。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提出增、减的环境保护措施,汇总全部环境保护措施内容和投资。

4、列入环评的改扩建项目内容和范围:根据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五条的规定“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必须采取措施,治理与该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因此,和新建项目有关的污染源要详细调查,并予以区分。

5、环保设施的划分:铁路建设过程中既为工程需要又为保护环境发挥作用的项目。

(1)路基各类植物防护工程中,因防护边坡而采取的植草措施以及为防雪、防沙而设置的防护林带等;(2)路基附属工程中的天沟、吊沟、排水沟、缓流井等;
(3)桥涵附属工程中的锥体护坡、河床加固及河岸防护,弃渣处置等;
(4)隧道防护工程中的排水沟、仰坡防护、洞顶水资源补偿与恢复专项工程。

(五)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产污环节和污染物特征基本相同,但由于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敏感性和环境管理要求差异较大,因此,工程分析应注意两者的结合,突出重点。

工程前、工程后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以及工程前后的变化量应按“总量控制”行政管理区划分别统计。

(六)生态影响评价
1、本章规定了生态影响评价的任务、对象和目标,明确了重点评价和一般评述相结合、重点关注局部敏感生态系统和典型生态因子的原则。

2、铁路生态影响评价范围是在充分研究、考虑以往铁路建设项目实际生态影响范围的基础上确定的。

铁路经过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需特殊保护的地区,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其附近区域时,在保护区边界外1km的调查范围内,较全面、准确地识别建设项目与保护区的相互关系,以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而研究确定合理的评价范围。

对于受工程直接影响的原生林地或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则应以受影响的整个动植物群落为评价范围;否则评价范围仅限于直接影响区域。

当项目区域外围有高山陡坡、峭壁、河流形成天然隔离带,或城镇区域铁路两侧建筑物可产生隔离作用时,其生态影响不可能越过这些隔离地物,因此可以取这些隔离地物为界,缩小评价范围。

3、铁路建设项目呈带状分布,线长点多,地理跨度较大,所经区域通常呈现为不同的生态类型和生态敏感性;只有结合铁路建设项目和工程行为的性质,按评价范围内不同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划分评价工作等级,并据以确定评价深广度,才能科学地制订评价工作指导原则,突出重点,达到保护和改善评价范围内生态环境的目的。

4、本条所列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内容,应根据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内生态环境特征进行识别、甄选,应分段、分区域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深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