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提纲
写作技巧
- 论述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求
- 段落的结构和衔接方法
- 合理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提升文章的表达力
- 如何开头和结尾一篇文章以吸引读者
课文复
第一单元:明清小说名篇赏析
- 《红楼梦》
- 《西游记》
- 《金瓶梅》
- 《水浒传》
第二单元:诗歌鉴赏
- 唐诗的艺术特点
- 唐诗名篇鉴赏:《静夜思》、《登鹳雀楼》、《春晓》等
- 宋词的艺术特点
- 宋词名篇鉴赏:《青玉案·元夕》、《如梦令》、《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等
第三单元:古文名篇
- 文言散文的特点
- 古文名篇鉴赏:《品笑话》、《陈涉世家》、《岳阳楼记》等
第四单元:现代散文精选
- 现代散文的特点
- 现代散文名篇鉴赏:《青年旅行家》、《沙漠中的血》、《他们没有权利》等
作文素材
议论文
-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和对策
- 是否应该禁止动物园存在的争议
- 电子阅读对纸质书籍的影响
记叙文
- 描写一个难忘的人
- 讲述一次挑战自我的经历
- 描写一场自然灾害
说明文
- 分析某个科技产品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 解释环保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 介绍一个古代节日的来历和庆祝方式
散文
-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力量
- 议论现代社会中的某一问题
- 回顾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
以上仅为知识点提纲,具体内容可结合课本和老师的讲解进行复。

祝你复顺利!。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一、从繁荣到危机
1.“繁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但是,繁荣的后面却隐藏着生产过剩、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等巨大的危机。

2.经济大危机:
(1)爆发:1929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突然暴跌,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美国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表现: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资本家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大量销毁商品。

二、罗斯福新政
1.时间、人物: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

2.目的: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

3.特点: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5.影响:
(1)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6.局限性: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六单元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初三下册复习提纲

初三下册复习提纲

初三下册复习提纲1.初三下册复习提纲篇一一、知识点归类。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嘶哑(sī)绽出(zhàn)锦幛(zhànɡ)径自(jìnɡ)佝偻(ɡōulóu)泄漏(xiè)禀告(bǐnɡ)斟酒(zhēn)呓语(yì)阴霾(mái)汹涌(xiōnɡyǒnɡ)憔悴(qiáocuì)舀出(yǎo)哄笑(hōnɡ)蒲包(pú)羞怯(qiè)芳馨(xīn)贪婪(lán)祈祷(qídǎo)回溯(sù)惺忪(xīnɡsōnɡ)愧疚(kuì)灰烬(jìn)大抵(dǐ)侍候(shì)笔墨纸砚(yàn)朔风(shuò)休憩(qì)心魂惊骇(hài)踝骨(huái)紊乱(wěn)袒露(tǎn)黯然(àn)打鼾(hān)阔绰(chuò)羼水(chàn)颓唐(tánɡ)门槛(kǎn)骄奢(shē)枭鸟(xiāo)旋涡(xuánwō)虬须(qiú)怜悯(mǐn)凛然(lǐn)荫庇(yìn)2.给多音字注音。

夹袄(jiá)嚼碎(jiáo)打折了腿(shé)行情(hánɡ)涨到十文(zhǎnɡ)血淋淋(xiě)涨红了脸(zhànɡ)调解(tiáo)模样(mú)3.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峥蝾(嵘)挖崛(掘)槐梧(魁)洋隘(溢)店记(惦)陷井(阱)侧隐(恻)篾视(蔑)才狼(豺)宽怒(恕)溃赠(馈)轶丽(昳)4.改正短语中的错别字。

如坐针毯(毡)提心掉胆(吊)不屑置辨(辩)吹毛求刺(疵)望眼欲串(穿)变化莫侧(测)淹淹一息(奄奄)出人投地(头)顶礼莫拜(膜)万恶不郝(赦)忍峻不禁(俊)一气呼成(呵)5.重要作家、作品回顾。

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1、当今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当今世界的特点)①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国家间相互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开放范围也在不断扩展。

②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

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③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

现代交通、通信、贸易把全球各地的国家、人们联系在一起,彼此影响,休戚相关。

2、世界的变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世界的变化寄给国家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①表现:在全球化时代,商品设计、零部件生产、组装、销售、售后服务,可以在不同的国家进行。

各国利用自己的优势参与生产过程,共同完成商品生产。

②意义: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者各自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2)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意义:一方面,生产者可以借助各种手段和渠道把商品销售到世界各地,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经营活动;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物美价廉、品种丰富的商品。

4、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①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②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

③经济全球化也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

④经济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也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消极影响)。

无论怎样,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5、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如何做?①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②也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6、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及其表现?(1)原因:各民族文化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渊源,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特有的理解与情感。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
1. 理解文章意思
- 掌握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的技巧
- 学会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和猜测作者的意图
2. 主旨概括与段落衔接
- 锻炼捕捉文章主旨的能力
- 学会分析段落之间的衔接关系
3. 细节观察与推理判断
- 培养观察细节并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 学会通过细节推测事物的发展和结果
第二部分:写作能力
1. 段落写作
- 学会写作中的段落划分和衔接
- 锻炼叙述、描写和议论等不同类型段落的写作能力
2. 文章结构与逻辑
- 掌握文章的开头、主体和结尾的写作技巧- 学会构建合理的文章结构和逻辑推理
第三部分:诗词鉴赏
1. 诗歌基本鉴赏
- 研究基本的鉴赏手法和术语
- 掌握诗歌的写作技巧和特点
2. 诗词鉴赏与背诵
- 研究鉴赏名篇古诗和词曲
- 掌握背诵名篇古诗和词曲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部分:作文写作
1. 话题写作与观点表达
- 学会选择适当的话题进行写作
- 锻炼表达观点和论证的能力
2. 文章结构与语言运用
- 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 学会恰当运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方式
第五部分:文学知识
1. 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
- 掌握文学常识和名著的基本内容
- 学会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和主题
2. 作品背景与作者风格
- 研究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风格
- 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能力
以上是该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大纲,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考点一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1.十月革命:(1)背景:二月革命后,出现了工兵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

(2)概况: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的_________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苏维埃政府——_________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3)意义:世界历史上_________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__________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列宁的探索——新经济政策:(1)背景:___________政策,使苏维埃政权渡过了难关;国内战争结束。

(2)时间:_____年,开始实行。

(3)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_________直接联系起来。

(4)评价: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5)作用:到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3.斯大林的探索:(1)理想: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2)重大成就: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由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_________。

(3)斯大林模式。

①形成:_____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_____________在苏联的建立,也标志着___________形成。

②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③评价:使苏联跻身_______国家的行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它阻碍了苏联的___________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4.历史启迪:改革要符合本国的国情,实事求是,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防止独断专行等。

考点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巴黎和会:(1)召开:1919年1月召开,由英、法、美操纵,贯穿大国强权政治。

(4)影响:《凡尔赛和约》和同奥、保、匈、土签订的和约共同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非洲国际新秩序的“凡尔赛体系”。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知识点
复习提纲
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主要功能
-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
- 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 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2. 遗传与进化
-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 遗传物质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基因互作理论)
- 生物的性别和性别的遗传
- 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证据(化石、生物地理学、比较胚胎学等)
3. 生物多样性和分类
- 物种的概念和分类的意义
- 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原则
- 动物和植物的分类特征
- 脊椎动物的分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4. 生物的生长发育与调节
- 生长与发育的概念
- 刺激对生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 激素的作用及调节生物体的机制
- 植物的生长调节(生长素、光周期和温度等)
5. 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 生物体的组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 曲线的生态平衡
- 生态系统及其组成要素
- 生态位和群落的结构
6. 生命活动与现代生活
- 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与生物的生存
-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 细胞工程及其应用
- 生物技术在农业、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以上提纲包括了九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复习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九下知识梳理提纲..

九下知识梳理提纲..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 1课俄国十月革命一、新时代的曙光1、十月革命的背景①“二月革命”时间:1917年3月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主要权力)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列宁回到彼得格勒,领导革命斗争③临时政府镇压革命(七月事件),布尔什维党确定武装起义的方针2、十月革命的爆发领导人:列宁 (布尔什维克党)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时间:1917年11月6日—7日起义名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结果:取得了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建立政权和采取措施政权: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主席:列宁措施:①政治:(1)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2)1918年3月,将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②、经济:(1)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2)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③、外交:同德、奥议和,退出了一战④、军事上: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三年国内战争(1918-1920)(1)加强红军建设:(2)实行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 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和食品4、十月革命的意义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②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5、十月革命的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6、十月革命的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特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7、十月革命的原因:(1)、俄国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 社会矛盾尖锐(2)、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3)、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没有解决俄国的社会矛盾(4)、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8月布尔什维克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知识提纲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第一课同住地球村1.当今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P3—P4(1)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2)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

(3)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

2.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P5—P6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生产全球化)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贸易全球化)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积极和消极)P6—P7①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②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

③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4.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如何应对?P7①我们既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②也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注意:无论怎样,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5.文化多样性有什么意义?P7—P8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6.面对多样的文化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P8—P9(国家层面)①面对多样的文化,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个人层面)②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7.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表现P10—P11①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多极化时代。

②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

③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

8.当今时代发展的总趋势及原因?总趋势: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原因: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加平衡,9.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给世界带来哪些影响?①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②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

③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10.世界多极化发展的意义P12①世界多极化使多种国际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②在这种情况之下,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主宰世界事务。

③这有利于各国通过协商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11.当今世界国家间的关系是怎样的?P13—P14①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各国在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深化合作,寻求发展。

只有合作互惠,才能使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②国家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

③世界在发生改变,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利益关系也在改变。

12.国际竞争的实质P14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3.我国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怎样的努力?P14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做着不懈的努力。

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4.为什么要反对战争、维护和平?(阅读)P16—P18(1)回顾历史,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给人类带来的伤痛难以忘却。

(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看到战火导致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看到人们在战争中失去家园,流离失所,也看到核武器的使用所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深深感受到和平发展的可贵。

(4)我们要看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15.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P18原因:①回顾历史,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

②核武器的使用所带来的毁灭性的后果。

③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

16.维护世界和平所作的努力?P18—P19成立联合国,建立健全维护和平机制、派驻维和部队、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等17.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P18①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②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18.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是什么?P18恐怖主义19.恐怖主义有哪些危害?P18①恐怖主义违背人类的道义和规则②严重威胁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③造成社会动荡不安,与世界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背道而驰。

20.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有哪些?P19①消除贫困②让人们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③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④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21.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P20(1)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导致贫困的国家越来越穷。

(2)最不发达国家深受贫困以及由此带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

22.为消除贫困、促进发展,各国应怎样做?P21①人类社会对于消除贫困、促进发展的追求没有止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了递进式的减贫目标。

②各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

③面对问题,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

23、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及影响:P23①全球性的问题: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

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②影响: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24.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P22—P23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②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

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

③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④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25.面对全球挑战,各国应怎么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P24①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②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③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④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⑤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26.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有什么重要意义?(为什么此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P24①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②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③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④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27.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P24—P25①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②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

③要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

④我们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注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各个国家的努力,也需要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28.面对世界危机与难题,中国积极有作为的表现?P29—P31①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②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

③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解决了世界上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炮问题,让七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

④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创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29.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30.中国向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需要遵循什么原则?P32—P33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31.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有哪些?P35—P36①文化影响: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②经济影响: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③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④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得到广泛认同。

32.文明的内涵P37文明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33.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秉持的思想、全球治理观、实现的目标?①秉持的思想:和而不同②全球治理观:共商共建共享③实现的目标: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

34.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文明为什么要兼收并蓄,交流互鉴?)P38—P39①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有助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

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35.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对待其他文明?①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P37②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P39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36.中国面临哪些新的发展契机?P41—P42(1)内部条件:①百业俱兴,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②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外部条件: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

③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37.我国面临哪些风险与挑战?P43—P45(1)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

(2)“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