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报告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2002年11月一溶液型

合集下载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药物在人类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药剂学作为药物研究和开发的基础学科,对于药物的制备、稳定性、疗效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在此,我们将分享一份关于药剂学实验的报告,旨在探究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制剂特点。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药剂学实验,深入了解药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其在制剂中的应用。

实验一:药物溶解度的测定在这一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广泛应用的氨咖黄敏片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采用逐步稀释法,测定氨咖黄敏片的溶解度。

结果表明,该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为X g/mL。

这一实验结果对于后续的制剂研发提供了参考。

实验二:药物稳定性的研究药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为了研究药物的稳定性,我们选取了利巴韦林注射液作为对象,进行了灭菌、加速老化和稳定性测试。

结果表明,利巴韦林注射液经过灭菌处理和加速老化测试后,在常温下存储半年,其稳定性基本保持不变。

实验三:药物制剂的制备药物的制剂是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进行制备和改良的过程。

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利巴韦林阴道泡腾片作为制备对象。

通过制备过程,我们成功将利巴韦林注射液转化为阴道泡腾片,并且通过质量控制的方法确保了该制剂的稳定性和疗效。

实验四:药物制剂的评价在制剂研发过程中,对药物制剂的质量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选取了盐酸右美托咪定滴眼液进行了评价实验。

通过测定其pH值、滴定滴数、含量一致性以及外观和稳定性等指标,我们对该制剂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并确保了其符合药典标准。

总结:药剂学实验报告通过一系列药剂学实验,对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制剂特点进行了深入探究。

通过测定药物的溶解度、研究药物的稳定性、制备药物制剂以及评价药物制剂的质量等步骤,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药物的性质和制剂的特点。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药物研发和制剂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降低不良反应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

WORD格式可编辑药剂学实验报告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2002年11月实验一溶液型和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操作步骤、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四、实验结果(一)薄荷油增溶相图的制作:根据所得实验数据计算出各组分的百分组成,填入表1-1绘制薄荷油-吐温20-水的增溶相图。

表1-1称重记录及各组分百分组成计算图1-1薄荷油增溶相图(二)薄荷水:比较三种处方不同方法制备的异同记录于表1-2中,并说明各自特点与其适用性。

表1-2不同方法制得薄荷水的性状处方pH 澄清度嗅味I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II吐温80III吐温80与90%乙醇(三)复方碘溶液:描述成品外观性状,观察碘化钾溶解的水量与加入碘的溶解速度。

(四)胃蛋白酶合剂: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五)甲酚皂溶液: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所制得的成品能否加水任意稀释而得澄明溶液?五、讨论六、思考题实验二混悬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四、实验结果(一)记录亲水药物与疏水药物的实验结果1、亲水性药物:2、疏水性药物:(二)炉甘石洗剂1、制备炉甘石洗剂,比较不同稳定剂的作用,将实验结果填于表2-3。

表2-3 沉降体积比与时间的关系沉降体积比F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炉甘2、据表2-3数据,以H/ H石洗剂各处方的沉降曲线,得出结论。

(三)复方硫磺洗剂记录硫磺洗剂各处方样品质量情况,讨论不同润湿剂的作用,制定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工艺,并选择稳定剂,制成稳定的复方硫磺洗剂。

五、讨论六、思考题实验三乳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的操作与注意事项)四、实验结果1、记录不同乳剂的性状2、乳剂类型的鉴别(1)稀释法(2)染色镜检法3、用司盘-80(HLB值为4.3)和吐温-80(HLB值为15.0)配成6种混合乳化剂各5g,它们的HLB值分别为4.3、5.5、7.5、9.5、12.0及14.0。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1. 引言药剂学是药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药物的制备、贮藏、稳定性和适应性等方面。

药剂学实验则是药剂学课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本实验报告旨在详细介绍并分析我所进行的药剂学实验。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制备具有一定功能的药物制剂,加深对药剂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实践操作的能力,并了解药物质量标准及其测试方法。

3.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以下步骤进行:1.选择药物和辅料: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合的药物及辅料。

2.准备药剂溶液: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将药物和辅料溶解于溶剂中。

3.药剂制备:将药剂溶液按照一定的工艺要求进行混合、搅拌、过滤等处理。

4.质量检测:对制备好的药剂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溶解度、PH值、浓度等指标。

5.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给出实验结论。

4. 实验结果和讨论经过实验操作和数据统计与分析,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外观:制备好的药剂悬液呈乳白色,无明显颗粒。

•溶解度:药剂在溶剂中溶解良好,无明显析出物。

•PH值:药剂的PH值在6-8之间,符合药物质量标准要求。

•浓度:药剂的浓度符合预期值,并且符合药物质量标准。

通过以上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实验操作符合要求:本次实验操作标准,在制备药剂过程中控制了相关变量,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

2.药剂质量良好:制备的药剂外观良好,溶解度和PH值符合质量标准,浓度与预期一致,说明药物制剂工艺可靠,质量可靠。

5.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药剂学实验,我深刻体会到了药剂学的重要性。

合理选择药物和辅料、准确制备药剂溶液、控制制剂工艺等无不对药剂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确保自己的安全和实验的顺利进行。

药剂学实验不仅增加了我的实践经验,也加深了我对药物制剂的了解。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培养了我合理思考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并促使我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检查和判断。

药剂学实验1

药剂学实验1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液体制剂制备的各项基本操作。

2.掌握常用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方法、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

3.了解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作用机制及常用量。

二、实验原理溶液型液体制剂是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溶解于适当溶剂中制成的澄明的液体制剂。

溶液型液体制剂可以口服,也可以外用。

常用的溶剂有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液状石蜡、植物油等。

就分散系统而言,溶液型液体制剂主要为低分子溶液,其分散相(药物)小于1nm,通常以分子或离子状态溶解在分散介质中。

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法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以溶解法应用最多。

其操作步骤如下:(1)药物的称量和量取固体药物常以克为单位,根据药物量的大小,选用不同的架盘天平称量。

液体药物常以毫升为单位,选用不同的量杯或量筒进行量取。

用量少的液体药物,也可采用滴管计滴数量取(标准滴管在20℃时,1ml蒸馏水应为20滴,其重量误差在±0.10g之间),量取液体药物后,应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器具,洗液合并于容器中,以减少药物的损失。

(2)溶解及加入药物取处方溶液的1/2~3/4量,加入药物搅拌溶解,必要时加热。

难溶性药物应先加入溶解,也可加入适量助溶剂或采用复合溶剂,帮助溶解。

易溶药物、液体药物及挥发性药物最后加入。

酊剂加至水溶液中时,速度要慢,且应边加边搅拌。

(3)过滤固体药物溶解后,一般都要过滤,要选用玻璃漏斗、布氏漏斗、垂熔液玻璃漏斗等,滤材有脱脂棉、滤纸、纱布、绢布等。

(4)质量检查成品应进行质量检查。

(5)包装及贴标签质量合格后,定量分装于适当容器内,内服液体药剂用蓝色标签,外用则为红色标签。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仪器:烧杯,试剂瓶,玻璃漏斗,量筒,磨塞小口玻璃瓶,普通天平,恒温水浴箱。

材料:薄荷油、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碳、碘化钾、碘、硫酸亚铁、枸橼酸、蔗糖、纯化水、稀盐酸、甘油、胃蛋白酶。

四、实验内容(一)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1、芳香水剂(薄荷水)的制备(分散溶解法)【处方】薄荷油1ml纯化水加至500ml【制备】(1)取薄荷油,加5.0g滑石粉,在研钵中研匀,移至细口瓶中。

药剂学名解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学

药剂学名解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学

药剂名解总结1.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研究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典Pharmacopoeia: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和标准的法典。

3.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4.临界相对湿度Critical relative humidity,CRH:药物吸湿性急剧增加时所对应的相对湿度。

5.亲水亲油平衡值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HLB值: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基对水、油的综合亲和能力。

6.增溶Solubilizayion:表面活性剂增大药物在水中溶解度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增溶剂Solubilizers是具有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

HLB15-197.乳化Emulsifying:在乳化剂的存在下一种液体的液滴分散在另一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中。

乳化剂Emulsifiers,HLB3-8,8-16。

乳剂Emulsions8.溶液剂Solutions: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9.混悬剂Suspensions: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形式分散于液体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

10.絮凝剂Flocculating agents:加适量电解质使微粒ζ下降,粒间斥力稍低于引力,形成疏松絮状聚集体的过程。

11.休止角Angle of repose:粉体自由堆积成的锥形体的斜面与水平面的最大夹角。

12.片剂Tablets:药物与适宜辅料均匀混合,通过制剂技术压制而成的园片状或异形片状固体制剂。

13.泡腾片Effervescent tablets: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片剂。

14.辅料Adjuvants:片剂中除药物以外的所有附加物物料的总称。

15.填充剂(稀释剂)filler:当药物剂量过小(<100mg)压片困难,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填充剂以增加片剂的重量和体积,减少主药成分的剂量偏差,改善药物的压缩成型性。

全文字稿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学讲义

全文字稿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学讲义

药剂学(Pharmaeutics)绪论主要授课内容●药剂学的定义,常用术语●药剂学的任务,分支学科,发展●药物制剂的分类与命名●新制剂的注册办法●药典与处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药品安全试验规范一、药剂学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一)、基本概念药物(drug)药物剂型(dosage form)✧临床上不能用原料药给药,所以要做成一定的给药形式,这种给药的形式就是药物剂型✧简称剂型✧如片剂、胶囊、注射剂、软膏剂、气雾剂等✧适合于医疗用途✧剂型要符合临床的要求✧剂型必须与给药途径相适应✧formulation药物输送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s,DDS)✧DDS是由临床需要而发展来的✧具有缓释、控释或靶向等功能的药物新剂型✧可以理解为药物新剂型药物制剂(Preparation)✧是有一定的质量标准,适合临床用药要求,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药品✧制剂与药品基本上是同一概念✧简称制剂或药剂✧剂型是集体名词,制剂是剂型中的具体品种✧例如罗红霉素片、青霉素注射液、头孢克洛胶囊、醋酸氟轻松软膏、甲硝唑栓、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等✧制剂包括化学药品、中成药、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药品几大类方剂(Prescription)✧是指按医师临时处方,专为某一病人调制的具有明确的用法和用量的制剂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研究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等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药剂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制剂学✧是研究制剂生产工艺技术及相关理论的科学✧制剂学的重点是生产工艺✧与药剂学比较接近调剂学(Dispensing pharmaceutics)✧是研究方剂的配制、服用等有关方法与原理的科学(二)、药剂学的重要性●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药剂学研究在药品开发中的重要性●药物剂型与药品质量、疗效、安全性、顺应性等密切相关●药剂学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药学专门知识二、药剂学的任务●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与新技术●开发新剂型和新制剂●开发新型的药用辅料●整理与开发中药新品种●研究和开发新型的制药机械和设备三、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工业药剂学(Industrial pharmacy)✧是研究制剂工业化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质量管理等的一门分支学科✧普通药剂学以工业药剂学为主物理药剂学(Physical pharmacy)✧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和手段,研究剂型、制剂的各种性质及其内在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也称为物理药学✧为新剂型、新制剂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前者是研究药物、剂型、生物因素与药理效应之间关系的科学✧后者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经时变化过程的科学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涉及药房管理、临床药理、临床药动学和医院制剂等✧医院制剂与药剂学密切相关✧临床药动学是应用药动学的原理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科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Polymers in Pharmacy)✧是研究各种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结构和理化性能的科学✧对提升制剂质量、实现新功能有重要作用四、药剂学的发展●药剂学的历史, 药剂学的研究进展(一)、药剂学的历史中国古代药剂学✧最初新鲜的动植物捣碎后药用✧夏商周汤、酒、洗、饼、曲、丸、膏剂✧东汉栓剂、糖浆剂等✧晋代锭剂、条剂等✧唐代《新修本草》我国第一部,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典✧宋代官办药厂,规模生产成方制剂,我国最早的国家制剂规范。

实训总结药剂学实验报告

实训总结药剂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药剂学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药剂学的基本原理、实验技能和药品制备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原理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制备、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的科学。

本次实验涉及了溶液型、胶体型、散剂、混悬剂等不同类型的液体制剂和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以及药物的性质、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1.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1)薄荷油增溶相图的制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各组分的百分组成,绘制薄荷油-吐温20-水的增溶相图。

(2)薄荷水:比较三种处方不同方法制备的异同,记录于表1-2中,并说明各自特点与适用性。

(3)复方碘溶液:描述成品外观性状,观察碘化钾溶解的水量与加入碘的溶解速度。

(4)胃蛋白酶合剂: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

(5)甲酚皂溶液: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所制得的成品能否加水任意稀释而得澄明溶液?2. 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1)甘油胶体:将甘油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药物,搅拌均匀,制成甘油胶体。

(2)明胶胶体:将明胶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溶解,加入适量药物,搅拌均匀,制成明胶胶体。

3. 散剂的制备(1)益元散剂的制备:将滑石、甘草、朱砂等药材粉碎成细粉,按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分包。

(2)散剂的等量递增法:当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稀释均匀,如此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混匀,过筛。

4. 混悬剂的制备(1)亲水药物与疏水药物的实验结果:分别对亲水药物和疏水药物进行实验,观察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

(2)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将炉甘石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溶解,加入适量药物,搅拌均匀,制成炉甘石洗剂。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1)薄荷油增溶相图: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薄荷油-吐温20-水的增溶相图,分析各组分的增溶效果。

(2)薄荷水:三种处方制备的薄荷水外观性状、pH、澄清度、嗅味等方面存在差异,根据实验结果,说明各自特点与适用性。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2002年11月实验一溶液型和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和操作(写清处方和处方分析、关键操作步骤、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四、实验结果(一)薄荷油增溶相图的制作:根据所得实验数据计算出各组分的百分组成,填入表1-1绘制薄荷油-吐温20-水的增溶相图。

瓶号 1 2 3 4 5 6 7 8 9 薄荷油(g) 1.00 1.20 1.30 1.50 2.00 2.60 2.90 4.20 4.50 吐温-20(g) 4.00 3.80 3.70 3.50 3.00 2.40 2.10 0.80 0.50蒸馏水(g)W1 W2 W3重量百分比(%)薄荷油吐温W1薄荷油吐温W2薄荷油吐温W3图1-1薄荷油增溶相图(二)薄荷水:比较三种处方不同方法制备的异同记录于表1-2中,并说明各自特点和其适用性。

表1-2不同方法制得薄荷水的性状处方pH 澄清度嗅味I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II吐温80III吐温80和90%乙醇(三)复方碘溶液:描述成品外观性状,观察碘化钾溶解的水量和加入碘的溶解速度。

(四)胃蛋白酶合剂: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五)甲酚皂溶液: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所制得的成品能否加水任意稀释而得澄明溶液?五、讨论六、思考题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和操作(写清处方和处方分析,关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四、实验结果(一)记录亲水药物和疏水药物的实验结果1、亲水性药物:2、疏水性药物:(二)炉甘石洗剂1、制备炉甘石洗剂,比较不同稳定剂的作用,将实验结果填于表2-3。

沉降时间(min)沉降体积(ml)沉降体积比处方编号1 2 3 4 5 6 H010 HF30 HF60 HF90 HF120 HF沉降物质再分散翻转次数石洗剂各处方的沉降曲线,得出结论。

(三)复方硫磺洗剂记录硫磺洗剂各处方样品质量情况,讨论不同润湿剂的作用,制定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工艺,并选择稳定剂,制成稳定的复方硫磺洗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剂学实验报告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2002年11月实验一溶液型和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操作步骤、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四、实验结果(一)薄荷油增溶相图的制作:根据所得实验数据计算出各组分的百分组成,填入表1-1绘制薄荷油-吐温20-水的增溶相图。

表1-1称重记录及各组分百分组成计算图1-1薄荷油增溶相图(二)薄荷水:比较三种处方不同方法制备的异同记录于表1-2中,并说明各自特点与其适用性。

表1-2不同方法制得薄荷水的性状处方pH 澄清度嗅味I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II吐温80III吐温80与90%乙醇(三)复方碘溶液:描述成品外观性状,观察碘化钾溶解的水量与加入碘的溶解速度。

(四)胃蛋白酶合剂: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五)甲酚皂溶液: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所制得的成品能否加水任意稀释而得澄明溶液?五、讨论六、思考题实验二混悬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四、实验结果(一)记录亲水药物与疏水药物的实验结果1、亲水性药物:2、疏水性药物:(二)炉甘石洗剂1、制备炉甘石洗剂,比较不同稳定剂的作用,将实验结果填于表2-3。

表2-3 沉降体积比与时间的关系沉降体积比F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炉甘2、据表2-3数据,以H/ H石洗剂各处方的沉降曲线,得出结论。

(三)复方硫磺洗剂记录硫磺洗剂各处方样品质量情况,讨论不同润湿剂的作用,制定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工艺,并选择稳定剂,制成稳定的复方硫磺洗剂。

五、讨论六、思考题实验三乳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的操作与注意事项)四、实验结果1、记录不同乳剂的性状2、乳剂类型的鉴别(1)稀释法(2)染色镜检法3、用司盘-80(HLB值为4.3)和吐温-80(HLB值为15.0)配成6种混合乳化剂各5g,它们的HLB值分别为4.3、5.5、7.5、9.5、12.0及14.0。

计算各单个乳化剂的用量(g),填入表3-1中。

表3-1 混合乳化剂组成表混合乳化剂HLB值4.35.5 7.5 9.5 12.0 14.0司盘-80(g)吐温-80(g)4、乳化鱼肝油所需HLB值的测定 6支具塞刻度试管经振摇后放置不同时间,观察并记录各乳剂分层后上层的毫升数,填于表3-2。

表3-2各乳剂经放置后上层毫升数混合乳化剂HLB值4.35.5 7.5 9.5 12.0 14.0放 5置 10时 30间 60(min)五、讨论六、思考题实验四抗坏血酸注射液的稳定性试验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四、实验结果1.整理表4-3,4-4,4-5的记录,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表4-5金属离子的影响与络合剂的作用2.整理表4-6的记录,并以pH为横坐标,3小时的透光率为纵坐标作图,同样以pH为横坐标,3小时的含量为纵坐标作图,并讨论实验结果。

六、思考题1.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易氧化药物注射液的处方设计方案。

2. 对于易水解的药物,实验应如何设计?重点考察那些因素的影响?3. 通过上述实验,参考有关资料,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自行设计1~2个抗坏血酸注射液最佳处方及最佳工艺条件。

实验五注射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操作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记录维生素C注射液澄明度检查结果,可列表如下。

表5—3 澄明度检查结果检查总数(支)废品数玻屑纤维白点焦头其它总数(支)成品数(支)成品率(%)六、思考题1.影响注射剂澄明度的因素有哪些?2.维生素C注射液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什么?应如何控制工艺过程?3. 溶液的pH值、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对维生素C注射液的制剂质量有何影响?4.请找出你制备的注射剂中出现废品的原因。

实验六滴眼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操作四、实验结果与讨论记录并整理实验结果:将滴眼液质量检查结果填入表6-1中,并分析产品质量情况,讨论废品产生原因。

表6-1 产品质量情况合格(支)不合格(支)澄明度产品应得数(支)产品实得数(支)成品率(%)六、思考题1.氯霉素滴眼液中的硼酸和硼砂起什么作用?2.滴眼剂中选择抑菌剂时应考虑哪些问题?3. 对于不耐热药物的滴眼剂应采取什么方法灭菌?4. 滴眼液制备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控制其质量?实验七颗粒流动性的测定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操作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将测得锥体高、底半径计算得休止角,填入表7-1中。

表7-1休止角测定结果(n=3)润滑剂重量*r h tanαα硬脂酸镁滑石粉微粉硅胶空白颗粒0.10 0.30 0.50 0.700.901.002.003.004.005.00 0.10 0.30 0.50 0.70 0.90*每50g颗粒中加的润滑剂或助流剂的重量2.以休止角(α)为纵坐标,润滑剂或助流剂用量为横坐标做图,确定最佳用量。

3. 讨论粉末与颗粒的流动性,以及在颗粒中加入润滑剂或助流剂后,改善颗粒流动性的情况。

五、思考题1.颗粒的流动性在片剂的制备中有何意义?2.分析上述颗粒流动性测定结果与辅料性质的关系。

3.若颗粒粒度不同,对于休止角和流动速度有何影响?实验八片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操作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阿司匹林片处方与处方分析外观片重差异溶出度硬度(kg)结论2.维生素C片处方与处方分析外观片重差异崩解时间硬度(kg)结论3.维生素B片1处方与处方分析外观崩解时间含量均匀度硬度(kg)结论五、思考题1. 湿法制粒制备阿司匹林片为何加枸橼酸?可否加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2.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哪些?3. 小剂量片制备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4. 小剂量片的处方组成、工艺过程及质检标准与大片有何不同?5. 若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是否需要检查片重差异?实验九软膏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一)油脂性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1.处方及处方分析2.主要操作与注意事项(二)o/w乳剂型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 1.处方及处方分析2.主要操作与注意事项(三)w/o乳剂型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1. 处方及处方分析2.主要操作与注意事项(四)水溶性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1.处方及处方分析2. 主要操作与注意事项四、试验结果(二)软膏剂中药物释放速度的比较表9-1 各种软膏基质不同时间释放溶液中水杨酸的浓度(mg/ml)时间(min)油脂性基质O/W乳剂型基质W/O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5102030456090120150表9-2 各种基质水杨酸软膏的累积释放量(mg)时间t(min)t油脂性基质O/W乳剂型基质W/O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5102030456090120150180五、讨论六、思考题实验十栓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一)乙酰水杨酸置换价的测定(二)乙酰水杨酸栓剂的制备1.处方与处方分析2.主要操作及注意(三)吲哚美辛栓剂1.处方及分析2.主要操作与注意事项(四)洗必泰栓剂1.处方及分析2.主要操作与注意事项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置换价记录乙酰水杨酸对混合脂肪酸甘油酯的置换价。

讨论在什么情况下制备栓剂需测定药物对基质的置换价。

2.栓剂的各项质量检查结果记录于表10-1。

表10-1 三种栓剂质量检查结果名称外观重量(g)重量差异限度(合格否)融变时限(min)乙酰水杨酸栓剂吲噪美辛栓剂洗必泰栓剂五、讨论六、思考题实验十一滴丸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操作1.处方与处方分析2.画出实际操作流程图3.实验记录:药物重:基质重:水浴温度:冷却液温度:注射器滴管口与冷却液液面距离: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滴丸的外观:2. 记录丸重及总重,计算滴丸的收得率及重量差异限度。

(1)丸总重:收率:(2)重量差异限度检查(见表11-1)表11-1 丸重及重量差异丸重W(g)100*(W-Wa)/Wa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平均丸重Wa3. 讨论质量情况并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

五、思考题1.滴丸在应用上有何特点?2.制备滴丸时如何选择基质和冷却液?3.影响滴丸的成型、形状与重量的因素有哪些?在实际操作中是如何控制的?实验十二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操作1.处方与处方分析2. 画出实际操作流程图3.实验记录: 药物重: 基质重: 95%乙醇用量: 水浴温度: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显微镜观察:绘图表示每种样品加水前后形态上的改变(填表12-1)。

表12-1 各种样品的显微观察图样品加水前形态加水后形态简要文字说明STPVP物理混合物共沉淀物2. 溶出试验结果:(1)将磺胺噻唑、1:3物理混合物、1:3共沉淀物不同时间在282nm 处吸收度及累积溶出百分率(即%100⨯∞A A t)填于表12-2:(2)以时间t 为横坐标,累积溶出百分率(即%100⨯∞A A t)为纵坐标作图(图12-1),比较各样品溶出速率。

图12-1各种样品的溶出曲线3. 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五、思考题1.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性质的药物?2.共沉淀物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速度的机理有什么?3.固体分散体在药剂学中有什么应用?4. 共沉淀法与熔融法相比有何优缺点?实验十三微囊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1.处方与处方分析2.制备工艺四、实验结果1、观察及绘制不同条件下微囊的形态,记录该溶液的pH值①鱼肝油初乳:②加入A液后:③pH逐渐降低直至4左右时,微囊的形成及其形态变化的过程:④加入B液后:⑤加入蒸馏水之后,微囊的形态⑥加入甲醛固化之后,微囊的形态⑦微囊成品(最终产品)的形态2、微囊成品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①微囊的粒径(总个数)微囊直径<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μm)数(个)频率(%)②微囊的粒径:③以分布的频率(%)为纵座标,微囊的直径(μm)为横座标,绘制微囊囊径直方图方块图五、讨论六、思考题实验十四微球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1.处方与处方分析2.制备工艺四、实验结果1、观察并绘制不同条件下微球的形态①滴加司盘80前:②加入司盘80后,微球的形成及其形态的变化③加入甲醛-异丙醇后,微球的形态④微球成品(最终产品)的形态2、微球成品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①微球的粒径(总个数)微球直径<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μm)数(个)频率(%)②微球的平均粒径:③以分布的频率(%)为纵座标,微球的直径(μm)为横座标,绘制微球球径直方图方块图五、讨论六、思考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