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制剂和合理用药的学科,药物制剂的质量是关乎患者用药安全和疗效的重要因素。

而药剂学实验报告就是作为药物制剂质量保证和质量检验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一、实验目的药剂学实验报告的编写是为了记录药物制剂制备、标准化和检验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和结论,以便对制剂的质量进行评价和控制。

因此,实验目的就是明确、具体的写明我们这次药剂学实验所要研究的问题。

二、实验原理在药剂学实验中,实验原理是实现实验目的的基础。

原理的说明应尽可能地精确、简练明了,不要出现过多的冗言,难点应予以重点阐述。

三、实验操作实验操作环节最为重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结论的可靠性都取决于操作步骤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因此,在实验操作部分中,要详细地描述实验操作的流程和主要步骤,并给予合理的实验条件,以保证各项实验指标数据的准确性。

四、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是整个药剂学实验报告的核心部分。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应该紧密围绕前面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依据实验所得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得出合理的结论和判断。

在具体分析数据时,应注意过去实验数据,综合考虑到实验方法与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提出合理的结论或建议。

五、实验结论实验结论是药剂学实验报告的最后一部分,应针对实验目的,以解答问题、判定性质为主,而且应提出可以操作性好的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六、参考文献在药剂学实验报告中,参考文献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对我们所做实验的知识背景和学科和新进信息的介绍和参考。

参考文献的编写方法应按照所选举的文献的类型和期刊的书写规范要求来编写。

总之,药剂学实验报告是药物制剂制备和质量控制的重要参考依据,要求内容准确,语言简练。

在药剂学实验报告的编写过程中,我们要建立科学精神,认真负责地开展每一项实验,以求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结论的可靠性,不断提高药剂学实验技能和水平。

药剂学实训报告范文模板

药剂学实训报告范文模板

一、实验名称:[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1. [实验目的一]2. [实验目的二]3. [实验目的三]三、实验原理:[实验原理,简要介绍实验的理论基础和原理]四、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仪器名称及型号]2. 试剂:[试剂名称及浓度]五、实验步骤:1. [实验步骤一]2. [实验步骤二]3. [实验步骤三]4. [实验步骤四]5. [实验步骤五]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一]- [分析一]- [分析二]2. [实验结果二]- [分析一]- [分析二]3. [实验结果三]- [分析一]- [分析二]七、实验讨论:1. [讨论一]2. [讨论二]3. [讨论三]八、实验结论:1. [结论一]2. [结论二]3. [结论三]九、实验反思与改进:1. [反思一]2. [反思二]3. [反思三]十、思考题:1. [思考题一]2. [思考题二]3. [思考题三]以下为详细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名称: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二、实验目的:1. 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2. 了解溶液型液体制剂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

3. 学会溶液型液体制剂的质检方法。

三、实验原理:溶液型液体制剂是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匀透明的液体。

本实验通过制备不同浓度的溶液型液体制剂,了解其制备方法、稳定性及影响因素。

四、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滴定管、试管、试管架、显微镜等。

2. 试剂:盐酸、氯化钠、葡萄糖、苯甲醇、苯酚、硫酸铜、碘化钾等。

五、实验步骤:1. 称取适量的盐酸,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

2. 称取适量的氯化钠,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3. 称取适量的葡萄糖,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4. 称取适量的苯甲醇,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苯甲醇溶液。

5. 称取适量的苯酚,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苯酚溶液。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药物在人类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药剂学作为药物研究和开发的基础学科,对于药物的制备、稳定性、疗效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在此,我们将分享一份关于药剂学实验的报告,旨在探究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制剂特点。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药剂学实验,深入了解药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其在制剂中的应用。

实验一:药物溶解度的测定在这一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广泛应用的氨咖黄敏片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采用逐步稀释法,测定氨咖黄敏片的溶解度。

结果表明,该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为X g/mL。

这一实验结果对于后续的制剂研发提供了参考。

实验二:药物稳定性的研究药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为了研究药物的稳定性,我们选取了利巴韦林注射液作为对象,进行了灭菌、加速老化和稳定性测试。

结果表明,利巴韦林注射液经过灭菌处理和加速老化测试后,在常温下存储半年,其稳定性基本保持不变。

实验三:药物制剂的制备药物的制剂是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进行制备和改良的过程。

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利巴韦林阴道泡腾片作为制备对象。

通过制备过程,我们成功将利巴韦林注射液转化为阴道泡腾片,并且通过质量控制的方法确保了该制剂的稳定性和疗效。

实验四:药物制剂的评价在制剂研发过程中,对药物制剂的质量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选取了盐酸右美托咪定滴眼液进行了评价实验。

通过测定其pH值、滴定滴数、含量一致性以及外观和稳定性等指标,我们对该制剂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并确保了其符合药典标准。

总结:药剂学实验报告通过一系列药剂学实验,对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制剂特点进行了深入探究。

通过测定药物的溶解度、研究药物的稳定性、制备药物制剂以及评价药物制剂的质量等步骤,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药物的性质和制剂的特点。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药物研发和制剂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降低不良反应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

药剂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药剂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液体药剂、散剂、煎膏剂、丸剂的制备方法;2. 熟悉各种剂型的制备原理及工艺流程;3. 了解药物剂型选择的原则;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分析能力。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1. 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蒸发皿、酒精灯、温度计、电热套、玻璃棒等;2. 试剂:乙醇、丙酮、甘油、蜂蜜、滑石粉、甘草、朱砂、薄荷油、碘化钾等;3. 药材: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薄荷油5ml,碘化钾5g。

三、实验内容1. 液体制剂的制备(1)薄荷油的制备:将薄荷油加入适量的乙醇中,充分溶解后加入100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静置分层。

取上层薄荷油,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去大部分水分,待冷却后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即得薄荷油制剂。

(2)复方碘溶液的制备:将碘化钾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溶解后加入薄荷油,搅拌均匀,即得复方碘溶液。

2. 散剂的制备(1)益元散的制备:将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水飞朱砂成极细粉。

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

再称取朱砂极细粉1.5g置研钵中,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倒出。

取甘草置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

按每包3g分包。

3. 煎膏剂的制备(1)蜂蜜薄荷煎膏剂的制备:将薄荷油加入适量的乙醇中,充分溶解后加入100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

将蜂蜜加热熔化,加入薄荷油溶液,搅拌均匀,煮沸,浓缩至一定体积,冷却,即得蜂蜜薄荷煎膏剂。

4. 丸剂的制备(1)朱砂丸的制备:将朱砂粉碎成细粉,过筛。

将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过筛。

将朱砂粉与滑石粉、甘草粉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水,制成软材。

将软材制成小丸,干燥,即得朱砂丸。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液体制剂的制备薄荷油制剂外观呈淡黄色,具有薄荷香气;复方碘溶液外观呈深棕色,具有碘的特有气味。

2. 散剂的制备益元散外观呈浅黄色,具有滑石粉的特有气味。

3. 煎膏剂的制备蜂蜜薄荷煎膏剂外观呈淡黄色,具有薄荷香气。

药剂学实验报告范文

药剂学实验报告范文

药剂学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制备复方氨酚糖浆来了解药物配制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并加深对于药剂学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复方氨酚糖浆是一种多组分的药物配方,主要包含氨酚、苯海拉明和糖浆等成分。

氨酚具有中枢镇痛作用,苯海拉明具有抗组胺作用,而糖浆则是作为药物的载体。

本实验的目的是调整复方氨酚糖浆的质量和配方,以达到药物稳定性和疗效的要求。

三、实验步骤:1.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氨酚、苯海拉明、糖浆、测量容器、称量器、搅拌器、溶剂、玻璃容器、药瓶等。

2.按照配方比例将氨酚、苯海拉明和糖浆称量,分别放入玻璃容器中。

3.使用搅拌器将氨酚、苯海拉明和糖浆充分搅拌均匀,直至形成均一的混合溶液。

4.将混合溶液过滤,并收集清澈的液体。

5.取样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溶解度、浓度等指标。

6.清洗器材,封闭药瓶。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经过实验操作,成功制备了复方氨酚糖浆。

所得样品外观清澈透明,无颗粒或沉淀物,满足药物的质量要求。

溶解度实验结果表明氨酚和苯海拉明在糖浆中溶解良好,浓度检测结果也符合药物质量标准。

五、实验讨论与分析:本实验制备的复方氨酚糖浆为常见的治疗感冒和发热症状的药物配方。

氨酚具有较强的镇痛功效,苯海拉明对于鼻塞和过敏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而糖浆则是作为药物的载体,使其更易于服用。

通过本次实验的制备过程,我们了解到药物配制中质量和配方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药物的质量稳定性。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制备复方氨酚糖浆,加深了对于药剂学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药剂学的配制过程需要严格控制药物的质量和配方,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稳定性。

在今后的药物配制实践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配方要求进行操作,并进行质量检测和数据处理,以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七、实验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学到了药剂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在实验过程中,我对于药物制剂的配制过程和质量控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药剂学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的1. 掌握固体药剂质量水平测定的方法和步骤;2. 掌握固体药剂含量测定的步骤;3. 锻炼实验操作技能。

二. 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涉及固体药剂的质量水平测定和含量测定。

以某药物为例进行说明:1. 质量水平测定质量水平是指固体药剂中主要成分的含量,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

质量水平测定是通过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剂,提取主要成分,然后化学定量分析得出。

2. 含量测定含量是指固体药剂中某一成分的含量,也是药物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含量测定是从药剂样品中提取该成分,并通过化学分析或计算结果来得出。

三. 实验操作方法1. 质量水平测定(1) 取适量的药剂样品,称量记录质量;(2) 将药剂样品溶解至适量的容器中;(3) 使用适当的试剂与主要成分反应,沉淀或形成复合物;(4) 过滤沉淀或复合物,收集沉淀;(5) 干燥沉淀,称量记录质量;(6) 根据质量差和计算公式,得出质量水平。

2. 含量测定(1) 取适量的药剂样品,称量记录质量;(2) 溶解药剂样品,使用适当的试剂产生反应;(3) 根据反应产物的形成与否,通过仪器测定或比色法得出含量。

四. 实验结果及分析1. 质量水平测定样品质量:10.00g沉淀质量:2.00g则质量水平 = (沉淀质量 / 样品质量) × 100% = (2.00g / 10.00g) × 100% = 20%2. 含量测定样品质量:5.00g测得反应产物质量:3.00g反应产物中药物质量:2.50g则含量 = (反应产物中药物质量 / 样品质量) × 100% = (2.50g / 5.00g) × 100% = 50%五.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定,药剂样品的质量水平为20%,含量为50%。

六.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掌握了固体药剂质量水平测定和含量测定的方法和步骤。

在实验中,我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药剂的称量、溶解、反应等步骤,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药剂学实验报告范文

药剂学实验报告范文

药剂学实验报告范文实验报告:药剂学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药剂学实验方法,了解常见药品的性质和药效,提高对药剂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1.药品性质检测:使用相应的实验方法检测和确定药品的理化性质,包括溶解度、熔点、沸点、pH值等。

2.药品活性检测:通过对细菌或动物进行实验,评估药品的生物学活性和药效。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仪器:溶解度测定仪、熔点仪、恒温水浴器、pH计、温度计、显微镜等。

药品:常见的药品样品,如阿司匹林、维生素C等。

四、实验步骤1.药品性质检测(1) 溶解度检测:精确称取0.1g药品样品,加入100ml纯净水中,摇动均匀,观察是否溶解。

(2)熔点检测:取少量药品样品,放入熔点仪中,逐渐加热至药品完全熔化,记录熔点。

(3)沸点检测:将一定量的药品样品加入试管中,用温度计插入试管内,加热至观察到药品样品沸腾,记录温度。

2.药品活性检测(1)细菌抑制实验:取一定量的药品样品,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

通过扩散法或稀释法,将药品样品溶液涂抹在含有细菌的琼脂平板上,观察药物对细菌生长的抑制效果。

(2)动物实验:选取一种合适的实验动物,如小鼠或大鼠,将药品样品按照一定比例制备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

分组给予实验动物口服或注射药物,观察药效的变化,包括对疼痛、炎症、反应时间等指标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和讨论1.药品性质检测(1)溶解度检测:根据药品样品的溶解情况,可以判断药品的溶解性、水溶性、酸溶性或碱溶性等。

(2)熔点检测:药品样品的熔点可以反映药品的纯度和结晶状态,熔点高表示药品纯度高,熔点范围窄表示药品结晶较好。

(3)沸点检测:药品样品的沸点可以判断药品的挥发性和稳定性。

2.药品活性检测(1)细菌抑制实验:根据细菌在药品涂抹平板上的生长情况,可以评估药品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进而确定药品的抗菌活性。

(2)动物实验:通过观察实验动物在药物给予后的行为和生理指标变化,可以初步评估药品的生物学活性和药效。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中草药的提取、制备、质量控制等实验,掌握中药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

二、实验原理。

1. 中药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水、醇等溶剂进行提取,得到中草药提取物。

2. 药物制剂,将中草药提取物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制备成颗粒、丸剂、散剂等各种剂型。

3. 质量控制,对中草药提取物和制剂进行质量分析,包括外观、含量测定、溶出度等指标的测定。

三、实验仪器与药材。

1. 仪器,提取仪、干燥箱、离心机、pH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等。

2. 药材,黄芪、当归、川芎、桂枝等。

四、实验步骤。

1. 药材提取,取一定量的药材,用水或醇进行提取,得到药材提取物。

2. 药物制剂,将药材提取物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制备成颗粒、丸剂、散剂等各种剂型。

3. 质量控制,对制备的药物制剂进行外观、含量、溶出度等指标的测定,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药材提取物的质量分析,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对药材提取物进行质量分析,确定其有效成分含量。

2. 药物制剂的质量分析,对制备的药物制剂进行外观、含量、溶出度等指标的测定,分析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中药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对中药的提取、制备、质量控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中药研究和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不仅让我们对中药药剂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中不断提升自己,为中药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参考文献。

1.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

2. 《中药学》。

以上为本次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谢谢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剂学实验报告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2002年11月实验一溶液型和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操作步骤、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四、实验结果(一)薄荷油增溶相图的制作:根据所得实验数据计算出各组分的百分组成,填入表1-1绘制薄荷油-吐温20-水的增溶相图。

表1-1称重记录及各组分百分组成计算图1-1薄荷油增溶相图(二)薄荷水:比较三种处方不同方法制备的异同记录于表1-2中,并说明各自特点与其适用性。

表1-2不同方法制得薄荷水的性状处方pH 澄清度嗅味I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II吐温80III吐温80与90%乙醇(三)复方碘溶液:描述成品外观性状,观察碘化钾溶解的水量与加入碘的溶解速度。

(四)胃蛋白酶合剂: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五)甲酚皂溶液: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所制得的成品能否加水任意稀释而得澄明溶液?五、讨论六、思考题实验二混悬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四、实验结果(一)记录亲水药物与疏水药物的实验结果1、亲水性药物:2、疏水性药物:(二)炉甘石洗剂1、制备炉甘石洗剂,比较不同稳定剂的作用,将实验结果填于表2-3。

表2-3 沉降体积比与时间的关系沉降体积比F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炉甘2、据表2-3数据,以H/ H石洗剂各处方的沉降曲线,得出结论。

(三)复方硫磺洗剂记录硫磺洗剂各处方样品质量情况,讨论不同润湿剂的作用,制定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工艺,并选择稳定剂,制成稳定的复方硫磺洗剂。

五、讨论六、思考题实验三乳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的操作与注意事项)四、实验结果1、记录不同乳剂的性状2、乳剂类型的鉴别(1)稀释法(2)染色镜检法3、用司盘-80(HLB值为4.3)和吐温-80(HLB值为15.0)配成6种混合乳化剂各5g,它们的HLB值分别为4.3、5.5、7.5、9.5、12.0及14.0。

计算各单个乳化剂的用量(g),填入表3-1中。

表3-1 混合乳化剂组成表混合乳化剂HLB值4.35.5 7.5 9.5 12.0 14.0司盘-80(g)吐温-80(g)4、乳化鱼肝油所需HLB值的测定 6支具塞刻度试管经振摇后放置不同时间,观察并记录各乳剂分层后上层的毫升数,填于表3-2。

表3-2各乳剂经放置后上层毫升数混合乳化剂HLB值4.35.5 7.5 9.5 12.0 14.0放 5置 10时 30间 60(min)五、讨论六、思考题实验四抗坏血酸注射液的稳定性试验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四、实验结果1.整理表4-3,4-4,4-5的记录,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表4-5金属离子的影响与络合剂的作用2.整理表4-6的记录,并以pH为横坐标,3小时的透光率为纵坐标作图,同样以pH为横坐标,3小时的含量为纵坐标作图,并讨论实验结果。

六、思考题1.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易氧化药物注射液的处方设计方案。

2. 对于易水解的药物,实验应如何设计?重点考察那些因素的影响?3. 通过上述实验,参考有关资料,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自行设计1~2个抗坏血酸注射液最佳处方及最佳工艺条件。

实验五注射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操作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记录维生素C注射液澄明度检查结果,可列表如下。

表5—3 澄明度检查结果检查总数(支)废品数玻屑纤维白点焦头其它总数(支)成品数(支)成品率(%)六、思考题1.影响注射剂澄明度的因素有哪些?2.维生素C注射液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什么?应如何控制工艺过程?3. 溶液的pH值、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对维生素C注射液的制剂质量有何影响?4.请找出你制备的注射剂中出现废品的原因。

实验六滴眼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操作四、实验结果与讨论记录并整理实验结果:将滴眼液质量检查结果填入表6-1中,并分析产品质量情况,讨论废品产生原因。

表6-1 产品质量情况合格(支)不合格(支)澄明度产品应得数(支)产品实得数(支)成品率(%)六、思考题1.氯霉素滴眼液中的硼酸和硼砂起什么作用?2.滴眼剂中选择抑菌剂时应考虑哪些问题?3. 对于不耐热药物的滴眼剂应采取什么方法灭菌?4. 滴眼液制备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控制其质量?实验七颗粒流动性的测定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操作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将测得锥体高、底半径计算得休止角,填入表7-1中。

表7-1休止角测定结果(n=3)润滑剂重量*r h tanαα硬脂酸镁滑石粉微粉硅胶空白颗粒0.10 0.30 0.50 0.700.901.002.003.004.005.00 0.10 0.30 0.50 0.70 0.90*每50g颗粒中加的润滑剂或助流剂的重量2.以休止角(α)为纵坐标,润滑剂或助流剂用量为横坐标做图,确定最佳用量。

3. 讨论粉末与颗粒的流动性,以及在颗粒中加入润滑剂或助流剂后,改善颗粒流动性的情况。

五、思考题1.颗粒的流动性在片剂的制备中有何意义?2.分析上述颗粒流动性测定结果与辅料性质的关系。

3.若颗粒粒度不同,对于休止角和流动速度有何影响?实验八片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操作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阿司匹林片处方与处方分析外观片重差异溶出度硬度(kg)结论2.维生素C片处方与处方分析外观片重差异崩解时间硬度(kg)结论3.维生素B片1处方与处方分析外观崩解时间含量均匀度硬度(kg)结论五、思考题1. 湿法制粒制备阿司匹林片为何加枸橼酸?可否加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2.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哪些?3. 小剂量片制备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4. 小剂量片的处方组成、工艺过程及质检标准与大片有何不同?5. 若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是否需要检查片重差异?实验九软膏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一)油脂性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1.处方及处方分析2.主要操作与注意事项(二)o/w乳剂型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 1.处方及处方分析2.主要操作与注意事项(三)w/o乳剂型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1. 处方及处方分析2.主要操作与注意事项(四)水溶性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1.处方及处方分析2. 主要操作与注意事项四、试验结果(二)软膏剂中药物释放速度的比较表9-1 各种软膏基质不同时间释放溶液中水杨酸的浓度(mg/ml)时间(min)油脂性基质O/W乳剂型基质W/O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5102030456090120150表9-2 各种基质水杨酸软膏的累积释放量(mg)时间t(min)t油脂性基质O/W乳剂型基质W/O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5102030456090120150180五、讨论六、思考题实验十栓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一)乙酰水杨酸置换价的测定(二)乙酰水杨酸栓剂的制备1.处方与处方分析2.主要操作及注意(三)吲哚美辛栓剂1.处方及分析2.主要操作与注意事项(四)洗必泰栓剂1.处方及分析2.主要操作与注意事项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置换价记录乙酰水杨酸对混合脂肪酸甘油酯的置换价。

讨论在什么情况下制备栓剂需测定药物对基质的置换价。

2.栓剂的各项质量检查结果记录于表10-1。

表10-1 三种栓剂质量检查结果名称外观重量(g)重量差异限度(合格否)融变时限(min)乙酰水杨酸栓剂吲噪美辛栓剂洗必泰栓剂五、讨论六、思考题实验十一滴丸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操作1.处方与处方分析2.画出实际操作流程图3.实验记录:药物重:基质重:水浴温度:冷却液温度:注射器滴管口与冷却液液面距离: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滴丸的外观:2. 记录丸重及总重,计算滴丸的收得率及重量差异限度。

(1)丸总重:收率:(2)重量差异限度检查(见表11-1)表11-1 丸重及重量差异丸重W(g)100*(W-Wa)/Wa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平均丸重Wa3. 讨论质量情况并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

五、思考题1.滴丸在应用上有何特点?2.制备滴丸时如何选择基质和冷却液?3.影响滴丸的成型、形状与重量的因素有哪些?在实际操作中是如何控制的?实验十二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操作1.处方与处方分析2. 画出实际操作流程图3.实验记录: 药物重: 基质重: 95%乙醇用量: 水浴温度: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显微镜观察:绘图表示每种样品加水前后形态上的改变(填表12-1)。

表12-1 各种样品的显微观察图样品加水前形态加水后形态简要文字说明STPVP物理混合物共沉淀物2. 溶出试验结果:(1)将磺胺噻唑、1:3物理混合物、1:3共沉淀物不同时间在282nm 处吸收度及累积溶出百分率(即%100⨯∞A A t)填于表12-2:(2)以时间t 为横坐标,累积溶出百分率(即%100⨯∞A A t)为纵坐标作图(图12-1),比较各样品溶出速率。

图12-1各种样品的溶出曲线3. 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五、思考题1.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性质的药物?2.共沉淀物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速度的机理有什么?3.固体分散体在药剂学中有什么应用?4. 共沉淀法与熔融法相比有何优缺点?实验十三微囊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1.处方与处方分析2.制备工艺四、实验结果1、观察及绘制不同条件下微囊的形态,记录该溶液的pH值①鱼肝油初乳:②加入A液后:③pH逐渐降低直至4左右时,微囊的形成及其形态变化的过程:④加入B液后:⑤加入蒸馏水之后,微囊的形态⑥加入甲醛固化之后,微囊的形态⑦微囊成品(最终产品)的形态2、微囊成品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①微囊的粒径(总个数)微囊直径<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μm)数(个)频率(%)②微囊的粒径:③以分布的频率(%)为纵座标,微囊的直径(μm)为横座标,绘制微囊囊径直方图方块图五、讨论六、思考题实验十四微球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1.处方与处方分析2.制备工艺四、实验结果1、观察并绘制不同条件下微球的形态①滴加司盘80前:②加入司盘80后,微球的形成及其形态的变化③加入甲醛-异丙醇后,微球的形态④微球成品(最终产品)的形态2、微球成品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①微球的粒径(总个数)微球直径<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μm)数(个)频率(%)②微球的平均粒径:③以分布的频率(%)为纵座标,微球的直径(μm)为横座标,绘制微球球径直方图方块图五、讨论六、思考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